×

棒垒球规则,棒球、垒球是怎样进行比赛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9 18:01:11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棒球、垒球是怎样进行比赛的?

棒球、垒球运动是以棒子击球、跑垒得分、接球传杀为特点的一项球类活动。因棒球与垒球场地、器材和比赛方法相似,所以我们一起介绍。
棒垒球比赛是在直角扇形球场上进行的。扇形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以内为“界内地区”。扇形场内有一正方形,正方形之内为“内场”,之外为“外场”。正方形的四个尖角分别为:本垒、一垒、二垒和三垒。本垒是攻队击球进攻的起点,也是踏垒得分的终点。内场正中有个“投球区”,是守队投手投球的地点,也是守队防守的起点。
比赛时,双方各出9人,守方按投手、接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手、中外场手、右外场手的位置各司其职。攻队按预先排定的顺序逐一上场击球,攻方击球员如三次未击好球、或击球未中、或击球出界,即被判“三击出局”,取消继续击球的权利。在本垒板上空有一好球区,投手4次未投入好球区,即为“四坏球”判击球员“安全上一垒”。击球员将投来的球击出后即成为击跑员,要迅速跑上垒,并力争跑回本垒得分。如击出高飞球被守方在空中接住,即为接杀判击球员“出局”,否则判为“安全上垒”。如击出地滚球,守方接球后传向一垒,如一垒手接球踩垒在先,则判击球员“出局”,否则判“安全上垒”。跑垒员如见守方传接球失败,可进至二垒、三垒乃至本垒。但随时有被守方传接杀出局的危险。
跑垒员可进可退,但一个垒位只许留一人,只有在垒位上才有安全。在垒位上的跑垒员等攻方击球员击出安打,即可进垒或跑回本垒得分。攻队在“三人出局”前,能跑回本垒多少跑垒员就判得多少分。但是一到“三人出局”,就改攻为守,转换攻防。双方各攻守一次称为“一局”。棒球成年人每场9局,青少年每场7局,儿童每场5~7局。垒球每场7局。如赛完9局或7局场上仍为平分时,加赛延长3局,并在二垒直接放跑垒员,以加速得分。棒垒球比赛战术多变,技术要求很高,规则也很复杂。要求每个选手在场上对每个瞬间做出极为敏捷而正确的判断和反应,所以棒垒球不但要求运动员有速度、力量,而且要求运动员有很强的战术意识,有丰富的场上经验,它是一项勇敢、智慧、技术相结合的非常有趣的体育运动。

棒垒球规则及图解

关于棒垒球规则及图解如下:
1、有效比赛
垒球运动比赛术语。正式比赛时,遇后攻队在最后一局3人出局前或前一局所得分数较对方最后一局得分多时,不需打满最后一局,即可判后攻队获胜。
遇天黑或其他特殊情况,如比赛已满5局或5局以上整局,或后攻队在4局半得分超过对方时,裁判员有权宣布比赛结束,判为“有效比赛”。
2、无效比赛
垒球运动比赛术语。比赛未满5局或在4局半、后攻队得分未超过先攻队时,遇下雨或其他特殊情况而不能继续比赛,称为“无效比赛”须另行安排重赛。
3、击球次序
垒球运动术语。指一队在进攻时按上场队员名单依次击球的顺序。比赛开始前,应将击球顺序和陪同队员号码、防守职位以及替补队员名字登记在上场名单上,一式三份交给主裁判员。一经交出,不得更换,如要更换即作为替补。在整场比赛中每一队员须按比赛顺序击球。
4、出局
垒球运动比赛术语。比赛中进攻队员在击球或跑垒时被守方投杀、接杀、传杀、触杀以及在活动中违反规则或妨碍犯规等,被判离场失去继续进攻机会,称为“出局”。满3人出局就交换攻守双方。
5、死球
垒球运动比赛规则。比赛中出现犯规、界外球、球碰障碍物或球进人比赛无效区等情况,裁判员双臂上举并宣布“死球”。此时一切活动停止,直到裁判员将球交给在投手区内的投手,并宣布继续比赛后,方为死球局面结束。
6、延迟死球局面
垒球运动比赛规则。比赛中,如发生投手不合法投球或接手妨碍击球员击球,而击球员仍将球击出,以及跑垒员被守场员阻,挡时,裁判员为了有利于进攻队,应立即平伸左臂做出“延迟死球局面”的手势,待活动停止后,根据场上情况再作裁决。
对投手不合法投球或接手妨碍击球员击球,而击球员仍将球击出,但击球员和跑垒员都没进--个垒时,攻方教练员可以选择已成局面或按犯规处理。

棒垒球是一项什么运动

棒垒球是一项集体的对抗运动。
场地:
棒球的垒间距是90英呎(约27米),快垒和慢垒是20米,投手球距离棒球约18米,垒球约15米。全垒打墙距离垒球为80米(女子组,男子组则85米)以上,但一般垒球比赛场地还是使用棒球的场地,所以会在外野区放置一临时性的全垒打墙棒垒球。
打击:
快垒的守备人数和棒球一样都是九人(慢垒多一人,一般称游击手或自由手,守备位置一般在二垒后方内外野之间,但也有为加强内外野的防守,而往内或外靠,形成内野五人或外野四人的防守)。
另外垒球的打击可多排一名专任打击(简称EP,只打击不防守,但不称DH,因为投手已经上场打击),以快垒为例防守时为九人,打击时可选择排九人或十人。
跑垒:
快垒和棒球一样都是可以盗垒的,但是跑者需在投手投出球的瞬间才可离垒,当然投手也可以做牵制,而慢垒的跑者则是在打击者击到球的瞬间才可离垒,又因为慢垒在打击者挥空或是不挥棒时(无论好坏球)均为死球状态,所以慢垒是不能盗垒的。
球棒:
棒球,快垒,慢垒这三种项目的球棒都不同,垒球的球棒头比棒球的小,而快垒和慢垒棒子的不同则在於快垒棒击球区较长,慢垒棒的比例则和棒球类似。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可拿垒球棒来打棒球,也不要以上手投球的方式投给拿垒球棒的打者。
垒球使用的球比棒球大。垒球各垒之间相距18.3米(60英尺),而棒球垒与垒之间的距离为27.45米(90英尺)。
棒垒球规则:
比赛局数:
垒球有七局,而棒球有九局。另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如果九局以后,两队仍是平局,垒球规则规定,各队在附加赛时,在各自的半局,跑垒员将从第二垒开始跑,以增加得分机会。
安全垒:
此外,垒球在第一垒有一个安全垒,即附加在普通的白色垒旁边的橙色垒,用来避开冲撞。跑垒员必须跑到橙色的安全垒,而第一垒球员必须跑到白色垒。
垒球投球只能低手(underhand),棒球则随便。棒球可偷垒。垒球在投前在垒上的队员必须踩垒,不能起跑偷垒。
成员:
每一队有一个投球手+一个捕手(接球手+一垒+二垒+三垒+左外场手+右外场手+中外场手进攻的只有击球手,击到球后击球员即变成跑垒员,依次上垒,跑回本垒得一分棒球是攻守分开的运动。
即是说,进攻的时候就是进攻,防守的时候就是防守;进攻得再差不会失分,防守得再好不会得分每场比赛,有先发的9名球员上场。
防守时,9个人的守备位置分别是投手,捕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野,中外野,右外野。进攻时,9个人会有一个打击顺序,从第一棒打到第九棒,九棒打完又轮到第一棒。

求棒垒球的游戏规则

女子垒球是一种以两支队伍交替进攻和防守的比赛项目。比赛一般进行7局,7局结束后夺得分多者获胜。如果7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的话,将进入延长赛,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正式比赛一般有4名裁判执裁,分别为1名司球裁判和3名司垒裁判,重大比赛还会再增设2名司线裁判。 垒球比赛双方各有9名队员上场参加比赛。 防守队员根据场上位置分别为: 1. 投手 2.接手 3. 一垒手 4. 二垒手 5. 三垒手 6. 游击手 7. 左外场手 8. 中外场手 9. 右外场手 进攻队员依次按事先排定的次序上场击球。 得分和安全 在比赛中,击球员击打对方投手投出来的球后,待球落在边线以内后才能跑垒,落到边线以外为界外球,击球员继续击球。如击出的球在空中即被防守队员接住,无论界内界外,击球员都直接出局。球落在界内后,防守队员须迅速捡起球并传向指定垒位,如果击球员(或已经在垒上的跑垒员)在球传到相应垒位之前先到达,则为安全,否则就出局,如果击球员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并转变为跑垒员,然后依次跑上二垒、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时,得一分。在一局内,如果进攻方有3名队员出局,则进攻结束,双方交换攻守。双方各攻守一次为一局。 本垒打 本垒打是指击球员将球直接击出外场围网,此时击球员和所有在垒上的跑垒员都可以跑回本垒并得分。 垒球是一种以两支队伍交替击球和接球的比赛项目。比赛双方的目的是力争在7局比赛(即七轮击球)中获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击球手被淘汰出局的话,那么,该队的半局就宣告结束。如果七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的话,两队将进入附加赛,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 得分: 在一局比赛中,如果击球手击中球后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然后跑完所有的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此时,这支球队得一分。击球手击中对方队员投出来的球后,该击球手占得一垒。击球手击出来的球必须落在边线以内,对方接球队员之前,这样,对方接球队员就有可能用其手套将球接住。在接球手拿球上垒之前,击球手必须先到该垒。 上垒: 如果击球手将球击出场外(击球区外四个投球点以外)或者被对方投出来的球打到身上,击球手也能安全上垒。但是,如果是一个本垒打,经常是将球击出场外围栏,那么,击球手和所有跑垒球员都要绕各垒跑一周,然后马上得分。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击球队员安全到达第一垒后,然后其他击球手击中投球后,逐垒占领,这样才能得分。 击球队员和跑垒员可以跑到下一个没被其他跑垒员占领的垒。但是,如果击球队员在接球队员之后上垒,那么,该击球手就被淘汰出局。如果击球手打出一个地面球,那么,一垒的跑垒员就要尽快跑到第二垒,这样,击球手就能轻松的跑到第一垒。类似的,如果一名队员被迫跑到其队友原先所占的垒时,其他的跑垒员也要相应的跑到下一垒。 在这两种情况下,跑垒员都必须跑垒,而接球手在接到球后,只需比跑垒员先到下一垒,就可以将对方跑垒员淘汰出局。不需追赶对方跑垒员。. 将对方击球手淘汰出局: 投球手的目的就是要将击球手(即跑垒员)淘汰出局。要达此目的,有如下三种途径: 迫使击球手向内场手击出一粒地面球,(内场手向一垒球员掷出球后,立即跑到一垒)。 迫使击球手将球击向空中,这样队友能将球接住。 迫使击球手三击不中出局。 其他规则: 如果击球手打出一粒边界球,除非该队员在此之前已击出两粒好球,那么这个球算击球手的一次失误。 如果击球队员在前两次击球失败后,第三次击出的球被接球队员接住,那么,该击球手就会以三击不中而被淘汰出局。 接球手一旦接到被击球手打到空中的球,跑垒员就必须离开本垒,然后在接球手之前赶到下一垒。 在球被接到之前,如果跑垒员跑离本垒,而且,接球队员在跑垒员赶回之前拿到球并成功上垒的话,那么,该跑垒员被淘汰出局。 击球手可以跑过第一垒,但如果她跑过或滑过第二垒或第三垒,就有可能被接球手追上而被淘汰。 跑垒员可以在击球手击球之前就开始跑垒,或叫窃垒。 击球手在第三打时,触击球犯规就会被淘汰。 投球手在掷球时必须至少有一条腿着地。 队员被替换下场之后可以重新上场,但是一名替补只能替换一名场上球员。 垒球场: 通常,垒球得内场为泥地,外场是草地。因为垒球场内场被本垒和其他三垒围成一个菱形,所以垒球场也被称为菱形场。 垒与垒间隔18.3米(60英尺)一条假想的线将四个垒连成一个锐角为45度的菱形。 投球手站在球场中央一块橡胶制的投球垫上。实力强劲的投手一般都能将球以110千米/小时的速度掷出。但是,为了扰乱击球手的击球节奏,投球手也会掷出一些稍慢一点的球,比如说为使打击手打空而投的缓慢球。 外场的大小不那么严格,但是,女子速投垒球的本垒离外场围栏之间至少应该有61米(200英尺)。 奥运参赛资格: 将有8支队伍角逐2000年悉尼奥运会。作为主办国,澳大利亚队自动入选。通过1998年世界杯,美国,日本,中国和加拿大均获得了奥运参赛资格。另外三支队伍分别是,意大利,新西兰和古巴。这三支队伍通过地区锦标赛取得了参赛资格。 比赛方式: 这八支队伍都在一个球场内比赛,每支队伍都将与其他七支队伍遭遇。前四名将进级半决赛,半决赛中,第一名将对阵第二名,第三名与第四名对阵。第一名和第二名球队的败者将队阵第三名与第四名球队中的胜者,而这场比赛的得胜一方将与第一名球队和第二名球队之间的胜者争夺总冠军。, 垒球与棒球的比较: 如果各位熟悉棒球的话,大家可能会发现垒球与棒球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同时大家也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垒球使用的球比棒球大。 垒球各垒之间相距18.3米(60英尺),而棒球垒与垒之间的距离为27.45米(90英尺)。 在垒球中,投球距离为12.2米(40英尺),而棒球的投球距离为18.4米(60英尺,6英寸)。 垒球的投球手采用下手臂运动投球,而棒球投球手则采用举手过肩的办法投球。 与棒球的投球手不同,垒球投球手不在突出的土墩上掷球。 在垒球中,跑垒员在球投出掷前必须保持一只脚落地。 垒球有七局,而棒球有九局。 另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如果九局以后,两队仍是平局,垒球规则规定,各队在附加赛时,在各自的半局,跑垒员将从第二垒开始跑,以增加得分机会。 此外,垒球在第一垒有一个安全垒,即附加在普通的白色垒旁边的橙色垒,用来避开冲撞。跑垒员必须跑到橙色的安全垒,而第一垒球员必须跑到白色垒。 最后,在奥运会中,棒球已经采用木制球棒,而大多数垒球击球手仍用铝制球棒。在垒球中甚至还可以使用三面球棒,但人们仍喜欢使用普通的圆形球棒。

垒球比赛规则

垒球比赛规则有准备投球、低手投球、不合法投球规则。具体规则如下:
一、准备投球
投手准备投球时,两脚都必须踏在投手板上,不得离开投手板的两侧,先用一一手握球,面对击球员,两肩与一、三垒平行。然后双手持球置于身前至少保持一秒钟的静止,但不能超过10秒钟,才能分手摆臂做投球动作。
投手必须在接手在接球区内做好接球准备时方可投球,否则判为不合法投球。
二、低手投球
投手必须采用低手投球法投球方为合法投球。投手投球时只能向击球员方向伸踏-一步,伸踏和投球动作要同时开始,伸踏脚落地之前,轴心脚应保持与投手板接触或拖地离开投手板。投手如果采用绕环式投球时,绕环臂不得超过一圈,绕环动作不得中途停止。
投手投球时,手和手腕必须同时前送,要在持球臂向摆越超过体侧后才能使球离手。球离手时手必须低于臀部。手腕和体侧的距离不得大于肘和体侧的距离,就是说臂的摆动要与身体相平行并与地面相垂直。
三、不合法投球
投手违反规则的投球,称为“不合法投球”。如不合法的投球被击出,击球员和跑垒员都进一个垒时,则比赛继续进行。如没有击出或跑垒员没有进垒,则按犯规处理,判垒上的跑垒员各安全进一个垒, 判给击球员一“球”。
垒球比赛的设施器材
一、球棒
球棒可以使用国际垒联审定的金属、竹子、塑胶、碳铅、镁、玻璃纤维、陶瓷或其他合成材料制成。任何在国际比赛中使用的球棒必须经过国际垒联的审定。国际比赛普遍采用金属球棒。球棒长度不超过86.4厘米,重量不得超过1077克,圆形球棒最粗处不得超过5.7厘米。
二、垒球
在国际比赛中的比赛用球,必须符合国际垒联规则委员会的规定标准,同时球体上必须印有国际垒联(ISF)字样。少年比赛用球圆周27.9厘米的球,其圆周可为27.6至28.3厘米,其重量在166.5至173.6克,球体表面应用双针缝法并至少要有80针。
成年比赛用球圆周30.5厘米,的球,其圆周可为30.2至30.8厘米,其重量在178至198.4克,球体表面的缝合应用双针缝法并至少要有88针。
三、手套
任何球员皆可使用分指手套,但是“连指手套”仅限接手及一垒手使用。任何手套的虎口上端长度不得大于12.7厘米,使用皮绳或其他皮制品装置均可。投手手套必须为单一颜色,除白色及灰色外,其余均可;其他球员可戴拼色手套,但背面不得有白色或灰色圆圈。
四、球鞋
比赛球员应穿着钉鞋,鞋面应以帆布、皮革或类似物质制成。成年赛可穿铁钉鞋,青少年赛不得使用铁钉鞋,可使用胶钉鞋。任何级别比赛不得使用圆金属钉鞋,不得使用硬橡胶或聚氨酯等类金属鞋底。
五、护具
接手须佩戴面罩、护胸、护喉、护腿,进攻队员领佩戴头盔。任何队员均可佩戴面罩。

棒球详细规则

基本规则:两队比赛,每队各有9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打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截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
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截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场地介绍: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地区都是比赛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反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
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地面应平整。跑垒路线上的土质要松软。一般国际比赛场地要求内场整个场地呈龟背形,最高点为投手区,跑垒路线、投手区及各垒位周围是土场地,内场其余地方及外场区应为草坪。比赛场地的内场与地面平,只是投手区为直径5.49的圆圈土坡,投手板高出地面25厘米。投手板用木或橡胶制成,应固定在地上。击球员区及接手区为限制击球员及接手的合法活动范围。
扩展资料:棒球指的是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其也是一种团体球类运动,法定比赛人数最少为9人,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比赛中,两队轮流攻守: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1分。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队就胜出。2012年伦敦奥运会,棒球被列入比赛项目。棒球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作为比赛项目正式回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棒球
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1、棒球分为进攻方和防守方。跟所有的球类运动一样,进攻就是要得分,胜利就属于得分比较多的那一方。以一局为例,上半局是客队进攻,主队防守。下半局是主队进攻,客队防守。
2、进攻的时候,上场队员只有一个(击球员),另一个在击球员准备区松松筋骨等待上场,其他的在球员区等待。
3、防守的时候,上场队员有九个,一个是负责投球的(投手),一个是负责接球的(捕手),另外有七个散布在整个球场上防守(野手)。
4、场上有四个垒包,就好像是防守方的碉堡,围成一个大菱形,投手站在中间(投手丘)。击球员站在第一个垒包(本垒)上准备,争取把投手扔过来的球用球棒打出去,打的越远越好,远到防守方完全够不着最佳,然后逆时针跑,按顺序把其他三个垒包(一垒、二垒、三垒)都攻陷了(跑垒)再回到出发的地方(本垒),就算是得一分。如果打不了那么远也跑不了那么远,拿下一个垒包也是可以的,等自己队友击球成功的时候继续进攻下一个垒包直到得分。
场地规定:
1、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
2、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
3、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
4、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扩展资料
棒球运动简介:
棒球运动源于英国的板球。1839年,美国人窦布戴伊在纽约州古帕斯镇组织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现在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棒球比赛场地呈直角扇形,场地应布置接手区、击球员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准备击球员区、比赛有效区(野传球线)、本垒打线和草地线。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具。棒球接手除戴护面和穿护胸外,还要穿护腿,佩戴接手头盔、护喉。此外,棒球运动员在击球跑垒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接球和投球时戴手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棒球比赛规定
棒球规则
棒球运动规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投球,击球,接球。棒球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轮流进攻与防守。在9局比赛中,得分最多的队获胜。一队的三名投手都出局后,两队交换进攻与防守。如果两队在9局比赛中打平,还有加一局比赛,一直到分出胜负。
攻方队员击球后跑垒,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得一分。棒球比赛中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击球手先到一垒、然后依次跑垒到本垒得分的,但也有非常令人激动的本垒打情况。所谓本垒打就是击球员将球击出后(通常击出外野护栏),击球员安全回到本垒叫本垒打。 击球员无失误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击球员在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后可自动上垒。主要棒球术语如下:
场地
界内地区
从本垒经一、三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内的区域叫“界内地区”。
界外地区
从本垒经一、三垒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外的区域叫“界外地区”。
内场
连结四个垒位所形成的正方形的界内场区为内场。
外场:内场以外的界内地区,即内场以外至连接两条边线末端的弧线所形成的扇形地区为外场。
边线:本垒至一垒及其延长线和本垒至三垒及其延长线叫边线。 垒线:连接垒间的线叫垒线。
垒位:跑垒员为得分而必须按顺序踏触内场四角的四个位置叫“垒位”。
投手区;直径为5.49米,高出地面0.25米,四周成斜坡,供投手投球的土墩为投手区。土墩正中稍后为一平台,中置投手板(图7)
击球员区:击球员击球时端立的区域叫“击球员区”。
接手区:接手准备接投手投球时必须站立的区域叫“接手区”。
跑垒指导员区:设在一、三垒外,供跑垒指导员指导本队队员跑垒和击球的地域叫“跑垒指导员区”。
队员席:为场上队员和不上场的替补队员及其他穿着运动服装的本队成员准备的座位叫“队员席”。
野传球线:画在边线以外18.29米,至少与边线的本垒至一垒、本垒至三垒部分平行,用以区别比赛有效地区与无效地区的线叫“野传球线”。
队员
守队、守队队员:在场上进行防守活动的队员“守队”;进行防守活动的任一队员叫“攻队队员”。
主队或先守队:某队在本队球场或本地球场进行地,该队即为“主队”。按惯例先守,又叫“先守队”。
守场员;进行防守的任一队员都叫“守场员”。
内场手;在内场各位置进行防守的队员都叫“内场手”。
外场手:在外场进行防守的队员叫“外场手”。
投手:向击球员投球的守队队员叫“投手”。
击球员:在击球员区内击球的攻队队员叫“击球员”。
击跑员:击球后向一垒跑进的攻队队员叫“击跑员”。
跑垒员:安全到达一垒后继续进行进垒、偷垒、得分等进攻行为的攻队队员叫“跑垒员”。
跑垒指导员:站在跑垒指导员区指导击球员击球和跑垒员跑垒的同队队员或教练员叫“跑垒指导员”。
替补队员:未列在上场队员名单内、替换场上队员参加比赛的非开局队员叫“替补队员”。
投球
投球:投手投给击球员的球叫“投球”。 正面投球;投手以身体正面对着击球员进行投球的姿势叫“正面投球”。
侧面投球:投手用身体一侧对着击球员进行投球的姿势叫“侧面投球”。
投手的轴心脚;投手踏触投手板投球时作轴的脚叫“投手的轴心脚”。
投手的自由脚:投手投球时不作轴而做伸踏的脚叫“投手的自由脚”。“自由脚”也叫“伸踏脚”。
不合法投球:违反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下列投球均判“不合法投球”:
投手的轴心脚没有踏触投手板而向击球员投球时;
突然向没有准备好的击球员投球时;
违反有关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的规定投球时。 投球无效:不判好球或坏球,攻守也无效的投手投球叫“投球无效”。
投手犯规则:垒上有跑垒员时投手牵制跑垒员或投球的不合法行为叫“投手犯规”。这时,判各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好球区: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击球时自然站立姿势的膝盖上沿至腋部之间的立体空间,这个区域叫“好球区”。
坏球:投手合法投出的球没有进入“好球区”或在进入“好球区”前已落地,而击球员又未击的投球叫“坏球”。
暴投:偏离本垒板致接手无法接住的投球叫“暴投”。 注:球滚出野传球线或后挡网以外时判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
漏接:接手失接经过正常努力可以接住的投手投球,致使跑垒员多进一个垒的行为叫“漏接”。
突然急投:击球员尚未作好击球准备,投手突然急速向其投球的行为叫“突然急投”。这是不合法投球。
责任失分:由投手负责的失分叫“责任失分”。
攻守活动
“比赛开始”或“继续比赛”:裁判员宣布开始进行比赛或遇死球局面时宣布恢复比赛的命令。
局:比赛双方各因三个出局而互换攻守条一次为“一局”。只有一方三人出局而未交换攻守时为“半局”。 安全: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得分: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
出局: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叫“出局”。
击球:击球员站在击球员区用球棒击投手投球的进攻行为叫“击球”。
不合法击球:击球员采取下列任一行为击出的球为“不合法击球”:
(1)一脚或双脚全部落在击球员区外的地面上或一脚全部或一部分踏触本垒板挥击而将球击中时;
(2)用不合规则规定的球棒将球击出时。
击:击球员击球未中、好球未击、两击前击成界外球、触击成界外球、击球末中而球触及身体、好主身体或击成“擦棒球”时都判为一“击”。 球:击球员坏球未击或投手不合法投球时判为一“球”。
界内球: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均判“界内球”。:
(1)停止在本垒至一垒之间或本垒至三垒之间的界内地区时;
(2)地滚球越过一、三垒垒位从垒位后面的界内地区滚向外场或滚出界外时;
(3)触及一垒、二垒或三垒垒包时;
(4)先落在一、三垒垒位后界内地区时;
(5)在界内触及裁判员、比赛队队员身体时;
(6)从界内地区上空直接越出本垒打线时。
注:在边线上接球时,应按守场员手套触球时与地面的垂直线来判定,而不应以守场员触球时是站在界内或界外地区来判定。腾空球落在第一、三垒上或落在一、三垒后面的外场界内地区,然后弹出界外地区时仍为“界内球”。
界外球;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判“界外球”:
(1)停止在本垒到一垒之间或本垒到三垒之间的界外地区时;
(2)内场地滚球经过一、三垒垒位,从垒位后界外地区滚人外场或继续滚出界外时;
(3)落在一、三垒位后的界外地区时;
(4)在界外触及裁判员或比赛队队员的身体或其他障碍物时。 注:击出的球直接击中投手板,从本垒到一垒之间或本垒到三垒之间反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外球”。
腾空球:击向空中的高飞球叫“腾空球”。
地滚球:在地面滚动或弹跳的击球叫“地滚球”。
平直球:异常快速,既不着地又不上升而直接飞向守场员的击球叫“平直球”。
擦棒球:碰触球棒后迅猛而直接地到达接手手中并被接住的击球叫“擦棒球”。
触击球:有意等球碰棒或用棒轻触来球,使球缓慢地滚入内场的击球叫“触击球”。
抢分触击;在二出局前,三垒有跑垒员抢进本垒得分的进攻战术叫“抢分触击”。 牺牲打:击球员牺牲自己安全上垒的权利而使跑垒员进垒得分的击球叫“牺牲打”。“牺牲打”根据击球方法不同又分为“腾空球牺牲打”和“触击球牺牲打”。
内场腾空球;二出局前,一、二垒或一、二、三垒都有跑垒员时,击球员合法击出的落在内场或内场附近,而守场员9包括外场手)又能轻易接住的界内腾空球(平直球和用触击法击出的腾空球除外)叫“内场腾空球”,判击球员出局,继续比赛。
安打:凡守场员并无失误而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安打”按安全到垒的多少分“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本垒安打”(简称“一垒打”、“二垒打”、“三垒打”、“本垒打”)。
四球上垒:击球员击球时得了四“球”而安全进到一垒的判定叫“四球上垒”。
滑垒:跑垒员身体贴地滑动的占垒动作叫“滑垒”。
滑出垒位:攻队队员除从本垒进入一垒外,凡因滑垒过头而离开垒位的行为叫“滑出垒位”。
再踏垒:跑垒员按规定合法返回并踏触原占垒位的行为叫“再踏垒”。
离垒过早:跑垒员在守场员接触腾空球前离垒的跑垒行为,叫“离垒过早”。
被迫进垒:跑垒员由于击跑员上垒被迫放弃原占垒位而向下一垒位前进的跑垒行为叫“被迫进垒”。 偷垒;跑垒员在投入起动投球时迅速抢进下一垒位并获得成功的跑垒行为叫“偷垒”。
捷杀:守场员把击球员击出的腾空球或平直球在落地前合法接住,或接本队守场员的传球而使击跑员或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接杀”。
接住:守场员没有用帽子、护具或运动服装的任一部分来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牢固地把球握在手套或手中的防守行为叫“接住”。
投杀:击球员被判三“击”而取消其继续击球的权利的投球行为叫“投杀”。
触杀:守场员用手套或手牢固地将球握住,同时以所持的球或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触跑垒员的身体使其出局的防守行为叫“触杀”。 传杀:守场员传球以协助本队其他守场员完成接杀击跑员或跑垒员的任务的防守行为叫“传杀”,也叫“助杀”。
封杀:守场员对击跑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击跑员击球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封杀”。这种攻守局面叫“封杀局面”。
守场员选杀:守场员在处理界内地滚球时,不传杀击跑员而传杀前位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守场员选杀”。
牵制传杀:投手踏触投手板对跑垒员进行牵制和传杀的行为叫“牵制传杀”。
夹杀:守场员对跑在两个垒位之间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夹杀”。 双杀:守场员防守出色而使攻队两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双杀”。双杀有:
(1)双封杀:封杀造成的双杀。
(2)封触双杀:铣用封杀再用触杀造成的双杀。
三杀:守场员防守无失误而使攻队三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三杀”。
身体:指攻守队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
接触:接触场上队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叫“接触”。
失误:凡守场员经过正常努力可以接好或传好的球,但没能接住或传好致使攻队队员安全上垒或得分的防守行为叫“失误”。 野传球:守场员传、接球失误致使球滚出野传球线或滚出前碰触障碍物或滚入看台、队员席等而成“死球”的传球叫“野传球”。
妨碍:凡影响比赛队员进行正常攻守的行为叫“妨碍”。
阻挡:守场员没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挡跑垒员进行垒的行为叫“阻挡”。
沃球:继续比赛,攻守有效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叫“活球”。
死球:暂停比赛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叫“死球”。这种暂停比赛的局面叫“死球局面”。
暂停:裁判员为暂时中断比赛所宣布的口令。此时场上成死球局面。 申诉:守队队员对攻队队员的犯规行为要求裁判员判以出局的行为叫“申诉”。
提出抗议;比赛队对裁判员执行规则上的错误向裁判员提出改判要求的行为叫“提出抗议”。
裁判与记录
判定:裁判员做出的判断叫“判定”。
合法;与规则的规定相符合叫“合法”。
不合法:与规则的规定相违背叫“不合法”。
中止比赛:由于某种原因由主裁判员宣布结束的比赛叫“中止比赛”。
平局比赛:主裁判员宣布的两队得分相等的有效比赛叫“平局比赛”。
弃权比赛:因一方违反规则由主裁判员宣布另一方以9:0获胜而结束的比赛叫“弃权比赛”。
改期续赛:主裁判员因故宣布提前中止并定期继续将其赛完的比赛叫“改期续赛”。
连赛两场:在一日内连续参加两场比赛叫“连赛两场”。
罚则:根据规则裁判员对比赛队队员和教练员的犯规则行为进行处理的规定叫“罚则”。
正式记录员:由比赛主办单位指派担任比赛记录和技术统计工作的人员叫“正式记录员”。
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野传球线以内)地区都是比赛的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置一个垒位。在尖角处的垒位是本垒,其余依逆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界内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注:如果在规定的比赛有效场地内有观众和障碍物,或比赛有效场地不足规定的距离时,应曲裁判组根本情况定出临场规定并通知比赛双方。
内场各个垒位之间有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间的距离为18.44米。在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处画野传球线,在此范围内为界外的比赛有效地区。两边线至少长76.20米。两边线顶端连结线的任何一点距本垒尖角都应不少于76.20米(图1)

棒球是用圆形软木、橡胶或相似的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用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0克至148.80克。圆周为22.90厘米至23.50厘米。弹性为:自4.12米高处自由在厚6厘米的大理石板上能反弹起1.43米至1.50米的高度。
球棒
球棒可用整块金属或硬木或几条木片胶合制作,呈酒瓶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几条木片必须按直线纹路合而成。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0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带或橡胶包缠。注:用几条竹片胶合而成的球棒,只要符合以上规定,安全耐用,也可视作合法球棒。
服装
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的外露部分、球帽和球袜等)。服装上面不得有闪光纽扣或附饰物,上衣背面应有长度不小于15.20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如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就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每场比赛的先攻队穿浅色,后攻队穿深色。
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胶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圆锥形的金属钉。平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0厘米。注:教练员、跑垒指导员均应穿着与本队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
1. 棒球比赛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 有四个垒位 分两队比赛 每队9人 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 并乘机跑垒 能依次踏过1 2 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 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 正式比赛为9局 以得分多者获胜。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 接手 1垒手 2垒手 3垒手 游击手 左外场手 中外场手 右外场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时 该击球员应即跑垒 称为击跑员。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 即称为跑垒员.
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 1人为主裁判(又成为司球裁判) 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接手身后 主要职责为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 "界外?quot;或"擦球棒";处理 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宣布比赛结果。司垒裁判负责1 2 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作;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 妨碍对方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 并协助主裁判执行规则 使比赛顺利进行。此外 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技术统计。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判员 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场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 外场手是否合法接杀 是否击出本垒打等。
2. 基本技术
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 传球 击球和跑垒。
1) 接球 用双手到位接球 双眼注视来球 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 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
2) 传球 要用食指 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 前脚要指向目标 传出时注意甩腕 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传球姿势有3种 即肩上传球 肩侧传球 肩下或低手传球。
3) 击球 有3中方法;挥棒击 执棒触击 执棒推击。挥击时 双手靠拢 前肘离身 小臂拉平 后肘不宜过于贴身 双足稍分立 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 以免影响挥棒的准确性 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挥棒力量主要靠后蹬 转体 拉臂 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挥击姿势 争取打出"本垒打"。另一种为了安全上垒 采用转体甩腕 双臂稍曲的动作 做到下棒快 棒轨短 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触击法是双手轻执棒 平放身前 棒头稍高 待球碰簟2宦刍踊骰虼セ?都要注意投手的动作及来球的路线 以便采取相应的击球动作?BR>4) 跑垒 击球后要利用挥棒的力量迅速迈出第一步 沿跑垒线冲向1垒。安全到达1垒后可以冲过垒位 但应立即返回。有可能更进一垒时 应按照跑垒指导员的手势 及早作好拐小弯的动作 用左脚踏触1垒垒包内侧后 奔向2垒。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 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4种姿势:单脚冲前坐势滑进;双脚冲前 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 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 用腹部滑进触垒。在滑垒中 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3. 攻防技术
进攻技术 一般是按照全队所规定的战术及教练临场发的战术暗号进行 常用的进攻战术有:
1) 等一个球战术 即投手投来的第一个球 不击 以观察投手的动作及实力
2) 积极迎击第一个球 以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3) 击出高远球准备牺牲自己促使同队进垒得分。
4) 打了就跑战术 即把球击到1垒跑垒员身后的空隙地带 使其他跑垒员安全进到2垒或抢到3垒 破坏对方企图制造双杀的机会
5) 跑了再打战术 即跑垒员先偷垒 击球员随后击球
6) 触击牺牲打 击球员用触击将球击向1垒或(3垒) 击出地滚球引诱守队"杀"1垒 击球员牺牲自己 使同队进垒或返回本垒得分
7) 1 3跑垒员双偷垒战术 制造3垒 跑垒员返回本垒得分机会
防守战术 须全队密切配合 及时移动补位和进行掩护 以防止攻队进垒或得分 常用的战术有:
1) 接球后传1垒封杀击跑员
2) 双杀战术 接球后传到最近垒位封杀跑垒员 随即传球到1垒封杀击跑员造成双杀
3) 夹杀战术 守队互相配合传球 截杀在垒间的跑垒员 逼赶跑垒员退回原垒并乘机在垒间触杀之
4) 防止双偷垒战术 由接手指挥行动 由游击手 2垒手或投手作中间策应拦截接手传2垒的球 再传回本垒 截杀3垒跑垒员。如3垒跑垒员不抢回本垒 即由守2垒的队员接球 截杀1垒跑垒员
5) 变幻投球战术 投手针对击球员不同弱点 投出不同的球 如快速球 变速球 曲线球或下堕球等 使击球员无法击中来球 造成出局
6) 缩小防圈战术 为了防止击球员采用牺牲触击球战术 缩短防守距离 明确本垒前各区有人负责截接球 其余各队员应移动补位防守
总之 不论是攻或守均应有统一指挥 统一暗号 平常训练时反复运用 比赛时才能配合默契 应用自如。
4.棒球规则
关于投球的规定 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前均须用脚踏触投手板。正面投球只许向击球员投出。投球动作开始后 动作必须连续 不得中断。侧身投球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位传牵制球 但投球动作开始后 只许投向击球员。投球前必须保持静止持球在身前的姿势至少1秒钟。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 判投手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 叫"投手犯规" 跑垒员得安全进1个垒。
关于击球和跑垒的规定 攻队必须按"击球次序"名单依此入场击球。击球时不得越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 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棒挥击、推击或触击。击出界内球后 击球员即应跑垒;投手累计3个"好球"(在本垒宽度上空以内 高度在击球员膝上、腋下之间)击球员三击不中出局。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 击球员安全进1垒。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 即成击跑员 应向1垒跑进。到达1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封杀或触杀 为安全到垒 此时即成为跑垒员。跑垒员必须按1.2.3及本垒顺序跑垒。不得反向跑垒 不得有意妨碍守队接球 否则判出局。跑垒员可以偷垒 但有被"杀"出局的可能。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 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击球员击出界内腾空球时 跑垒员应触踏垒包 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 方可离垒。合法跑垒并触踏过1.2.3垒到锉纠菔??分。击出合法腾空球超出外场规定界限时 为"本垒打"。击球员安全得1分。但击球员仍需按规定路线踏触3个垒再回到本垒 才算合法得分。
关于防守截杀规定
1) 封杀跑垒员 当击球员成为击跑员时 其他跑垒员被迫放弃原垒向前跑进 守垒员只要接球用脚触垒即可封杀跑垒员出局。
2) 防守队员持球触杀离垒或跑进中的跑垒员 判跑垒员出局。
打棒球的场地是每边九十英尺的菱形场地,每一个角上放一垒包,就是垒,由本垒顺序往前数,是一垒、二垒、叁垒。本垒有本垒板而没有垒包。在边线以内的地区,叫做内野,超出垒外的有效区,叫外野,由本垒到一垒和叁垒边线延长,所包括的区域,就是有效区。双方队员都要争取上垒,一垒一垒的推进,直到回本垒就算得分。以得分多少来分胜负。
棒球场场中有四个垒包。在比赛中,每方轮流作为进攻方或防守方。进攻方每次由一名打击手上场打击,打击手的任务是将球击出之后,从本垒起跑,采逆时针方向,经过一垒、二垒和三垒,最终回到本垒,来赢取分数。如果三次好球没有打中,或者击出的球被防守方在空中接到,或者在守垒者拿到球之后才跑至该垒,打击手便被判出局。进攻方有三人出局之后,双方交换进攻和防守。在正规比赛的九局中,以获得较多分数的一方为胜方。
防守方的目的是阻止对方赢取分数,防守时由九名球员上场(括号中的数字,代表一般棒球比赛纪录时所用以代表各野手的代号),投手(1)负责投球,捕手(2)负责接球、防守本垒和指挥全场,一垒手(3)防守一垒,二垒手(4)防守一、二垒之间,三垒手(5)防守三垒,游击手(6)则于二、三垒间机动防守;这些守备人员称为内野手;而外野手则分为左外野手(7)、中外野手(8)(或称中坚手)和右外野手(9)。
注:守备位置除投手和捕手外,并无明确规定守备位置。但经过长时间演化,所有球队均采类似的守备位置来分配其他七名守备球员。因此守备位置的定义即采一般认知的方式,但遇到特殊情况时,仍会有变形的守备位置出现,每次攻守守备方站的位置也会略有不同。
正式棒球比赛每场一共有九局,每一局分上、下两个半局。最终按双方获得分数的多寡来裁定胜负。正式棒球比赛若九局结果同分,则可能进入延长赛,延长赛以一局为单位,最多打几局则依大会规定为准。此外,若后攻方在九局上半结束时已经领先,则比赛亦结束(不进入九局下半)。但成人棒球以下的比赛,有时并不打完九局。依大会规定为准。所以不要以为一定要打完九局
守和攻防守的球队,主要的任务是阻止攻击的球队回本垒得分。球赛开始,由防守球队的投手把球投到本垒上空的好球带围。攻击球队的打击手,要尽力把球打出去,打在有效区内。捕手要接住未被打中的球。
他也可以接住本垒附近的高飞球,或触击球,传给队友,封杀跑垒的人。
防守的一方,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去接住被打中的球。当然主要人物还是投手,因为他是最先有机会使对方打击手出局的人物。或是叁振,或是接杀,或是封杀、触杀。上垒和出局——挥棒落空,要记为好球;投来的球,要通过好球带,都是好球。好球带就是在本垒板上空,打击手的膝盖以上,腋窝以下的地带。擦棒界外,也记好球。但是在已有两个好球情况下,擦棒界外就不记了。
叁好球以后,打击手就要出局。如果捕手在叁好球时,把球掉在地上了,在他把球传到一垒手手中以前,打击手可以跑垒,若是失误,打击手可安全上垒,当然多数情形是会被封杀的。投球不在好球带以内是坏球。四个坏球就要保送打击手上一垒。任何一个好球被击中,在落地以前为防守球员接住,打击手就要出局,打击手击中球以后,跑到一垒以前,防守球员把球传到了一垒,他就被封杀出局。打击手击中球以后,在球被传到一垒以前到达一垒,是安打;到达二垒而球未传到,是二垒安打;到达叁垒是叁垒安打;击到全垒打线外为全垒打,跑垒员可连跑四垒回本垒得分。打击手一旦上垒,就成了跑垒员,同队的队友就要尽一切努力使他向前面的垒推进,直到回本垒得分。往前跑垒可以在队友的安打下跑;可以在对方失误下跑,也可以盗垒。盗垒是在无安打,无失误,无投手犯规等情形下,推进一垒。跑垒员若是未踩垒,被触杀,被队友打出的球击中,或越过先他在垒的跑垒员,都要出局。

求棒垒球的游戏规则

http://www.baseball-almanac.com/rulemenu.shtml
这个网址是大联盟MLB规则的一个主页,你通过这个网址里面的“Online Text of the Official Rule Book”下面的链接就可以看到英文原版的所有规则
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我乐意具体解答
垒球规则稍有不同,如果你要我再给你。
简单的说,分成9局,每局分上下两个半局
每个半局一队进攻,另一队防守
防守队投球,进攻队把球打出去后向垒上跑
防守队队员则需要接到球,或者将球捡起扔向垒上的其他防守队员
如果进攻队员先到垒则安全,若被直接接到或防守方先传球到垒上则该进攻队员出局
然后下一个进攻队员击球.
一个进攻队员连续踩123本 四个垒包,就得一分
三个进攻队员出局则半局结束交换攻守.
http://v.ku6.com/show/wDI39V07yTfFiyYu.html参考下。
垒球规则与棒球规则区别有105条
[本文以垒球规则为例,列举与棒球规则的差异,相同之处不再重复,仅供参考]
一.定义:[棒球:术语定义][21条]
S1.异型球棒[ALTERED BAT]
垒球:正规球棒的物理结构被改变。例如:用木柄或其它材料代替金属棒的握柄,在棒内加入他物,握柄上缠有两层胶带,呈喇叭形或圆锥形的握柄,或在球棒表面涂上油漆等等。[对金属球棒的限制]
棒球:变型球棒。包括:在球棒内填充东西.把球棒面削平.在球棒上打钉. 把球棒挖空.把球棒弄凹.在球棒上涂以石蜡.白蜡等物质。[对木制球棒的限制]
S2.申诉局面:[APPEAL PLAV]
垒球:六种:漏踏垒;腾空球离垒过早;击球次序错误;踏过一垒企图进二垒;不合法替补;不合法再进场。
棒球:五种:A腾空球离垒过早;B漏踏垒;C踏过一垒企图进二垒;D未踏本垒;E.击球次序错误;。
二.O三.投手犯规:[BALK]
垒球:无此条款。
棒球:垒上有跑垒员时,投手的不合法行为叫“投手犯规”。这时判各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S14.砍击球:[CHOPPEI BALL] [慢投]
垒球:[慢投]击球员挥棒由上往下砍击而击出的高弹球。
棒球:无此条款。
S16.鸦式跳投:[CROW HOP]
垒球:投手轴心脚迈出.拖离或跳离投手板前沿落地,并以此点第二次发力完成投球动作的行为。[不合法行为]
棒球:投手投球前,任何一脚都不能离地。但向击球员投球时,自由脚可以先向后退一步再向前伸踏一步。
S23界内球:[FAIR BALL][A.C.D.E相同]
垒球:b.在界内地区反弹通过一.三垒垒包时。
棒球:B.击球在界内地区触地后越过一.三垒垒位后从垒位后面的界内地区滚出外场时。
垒球;无击球员区在界内地区前三角为界内地区的概念。[默认棒球条款]
棒球:F.3.击球员区在界内地区的小三角为界内地区。
S25.假触杀:[FAKE TAG]
垒球:是跑垒员在进垒或返垒时,被手中无球或并非正要接球的守场员阻挡的行为。
棒球:无此条款。
S29.界外球:[FOUL BALL]
垒球:规则无棒球⑷.1.条款。[默认棒球条款]
棒球:⑷.1.击出的球在没有触及守场员前击中投手板然后反弹到一垒或到三垒之间滚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外球。
二.三六.不合法投球:[ILLEGAL-PITGH]
垒球:判击球员一球。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
棒球:“不合法投球”判击球员一“球”。垒上有跑垒员时的“不合法投球” 判“投手犯规”,垒上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S36.不合法队员:[ILLEGAL PLAYER]
垒球:a.未经报告即再次进场比赛的开场队员。[判离场]
b.未经报告即进场比赛的替补队员。[判离场]
注:在投手投出第一个球[合法的或不合法的]以后,违反队通知裁判员以前,对方队向司球裁判提出时,判不合法队员出场,并宣布其为不合格队员。
棒球:无规定。
S37.不合法再进场:[ILLEGAL RE-ENTRY]
垒球:a.开场队员被两次替补后再进场。
b.[慢投] EP被替补后,再次进场。
c.开场队员被替补后没有按原击球次序再次进场。
d.替补队员被替补退场后,再进场。
e.[快投]指定防守队员[DEFO]没有按开场[DP]的击球顺序进场击球。
f.[快投]开场的[DP]再次进场,没有按原击球次序击球。
棒球:无规定。
S38.不合法替补队员:[ILLEGAL SUBTITUTE]
垒球:未经报告即进场比赛的队员。
a.未曾上场的队员。
b.被宣布为不合法队员。
c.被宣布为为不合格队员。
d.不合法再进场队员。
e.不合法DP[快投]或EP[慢投]。
棒球:如因裁判员疏忽,替补队员未经裁判员宣布即行入场而有下列任一情况时,均为合法替补,所进行的攻守活动都有效。
S39.不合法击球:[ILLEGALLY BATTED BALL][基本相同而且互补]
垒球:a.击球员的一脚完全踏出击球区地面,不论击成界内或界外球时。
b.击中球时脚的任何部位触及本垒板时。
c.用不合格球棒或异型球棒击球时。
d.击球员的任一脚完全是踏出击球区,再回到击球区内击中球时。
棒球:A. 棒球垒球相同。
B.投手作投球的准备动作时击球员由一侧的击球员区进入另一侧的击球员区时。[垒球在击球员出局条款]
C.棒球“C”与垒球b.击中球时脚的任何部位触及本垒板时。[同样处罚]
D.使用或试图使用裁判员认为能够增加击球距离或使球造成不正常反应的变形球棒击球时等等。[棒球“D”同垒球c]
S41.不合格队员:[INELIGIBLE PLAYER]]
垒球:被裁判员罚出场而不能再合法参赛的队员为不合格队员。他不能再作为一名队员参加该场比赛。使用不合格队员,即判弃权。
棒球:无规定。
S48.跳跃投球:[LEAPING]
垒球:[快投]即投手的轴心脚蹬离投手板时,离开地面。其向前的冲力,使整个身体[包括轴心脚和伸踏脚]腾空,向本垒移动投球出手。“跳跃”是不合法投球。
棒球:
S56.选择局面:[OPTION PLAY][延迟死球]攻队的领队或教练,选择按不合法行为处理或维持现状的局面。选择如下:
垒球:a.当接手或任何守场员阻挡或干扰击球员时。[击球员和跑垒员都安全进垒不予选择]
b.使用不合法手套:除接手.一垒手以外的守场员使用连指手套进行传杀时。
c.不合法替补:没通知裁判的替补为不合法替补。
d.不合法投球:击球员和跑垒员都安全进垒或投中击球员不得选择。[P50.3][判一球.一垒]
e.不合法投手再次投球:
f.[混慢]保送女击球员。
棒球:不合法投球.使用不合法手套.接手防碍三款。
S66.再进场:[QUICK RETURN PITCH]
垒球:开场队员只可再上场一次。队员替补或再进场必须通知裁判,方可进场比赛。司球裁判应及时通知记录员及对方队,该队员姓名.号码.位置。否则该队员经对方申诉后。判违规队员离场。并宣布其为不合格队员。
开场队员与其替补队员不得同时出现在击球次序的名单中。
棒球:被替补队员下场后除可担任跑垒指导员外,不得再次上场参加本场比赛。
S68.暂替队员:[REPLACEMENT PLAYER]
垒球:比赛中任何队员有出血的情况,在适当时间内不能止住,或其运动服上有血污,则必须下场处理。出血完全被止住,地面清理干净并覆盖好,如必要的话,运动服以后,方可上场比赛。使用暂替队员,不是替补.代打.代跑。只能暂替本局及其后的一整局,至出血队员返回上场即可。否则暂替队员变成替补队员。使用暂替队员不受替补规则制约。即出血队员返回,暂替队员下场,成为替补队员,可再进场替补。
棒球:无此条款。
二.六八.侧身投球:[SET POSI-TION]
垒球:下手投球的姿势。
棒球:投手以身体一侧对着击球员投球的姿势叫“侧身投球”,它是两种合法投球姿势一种。
S70.敲击.拖击[SLAP HIT]
垒球:是以有控制的短促的砍击动作,而非全挥击出的球。常见的有两种:
a.击球员采取触击的姿势但用快速短挥把球打在地上,或推在内场。
b.击球员在击球区内采取跑动向投手上步的动作击球。
敲击.拖击不是触击。
棒球:
S74.好球区:[STRILE ZONE]
垒球:[快投]本垒板上方空间任何一部分,高度为击球员击球时自然站立击球,低于其腋部,高于其膝部上沿,为“好球区”。
[慢投] 本垒板上方空间任何一部分,高度为击球员自然站立,低于其后肩,高于其膝部,为“好球区”。
棒球: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肩部上沿与裤腰上沿的水平线,低限在双膝上沿之间的立体区域叫好球区。好球区按击球员击球,准备迎击投球时所采取的站立姿势判定。
二.场地:[必须是平坦无阻的][15条]
1.比赛场地:
垒球:[快投]半径:女子为67.06米;男子为76.20米。扇形场地。
[慢投]半径:女子为80.77米;男子为91.44米。扇形场地。
[混慢]半径:为83.82米。扇形场地。
棒球:两边线应至少延长至97.54米[91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的距离至少达121.92米[108米]。
2.垒间距离:
垒球:成年组:[快投]女子为18.29米;男子为18.29米。
成年组:[慢投]女子为19.81米;男子为19.81米。[混慢]为19.81米。
青年组:[快投]为18.29米。
[慢投]为19.81米;男子为19.81米。[混慢]为19.81米。
棒球:成年组:为27.43米。
美国[Luttie League Bazeball] 为18.29米。
美国[Pony League] 为21.43米—24.38米。
日本儿棒为23米。
3.投球距离:
垒球:成年组:[快投]女子为13.11米;男子为14.02米。
成年组:[慢投]女子为14.02米;男子为15.24米。
成年组:[混慢]为15.24米。
青年组:[快投]女子为12.19米;男子为14.02米。
[慢投]为14.02米。
棒球:成年组:为18.44米。
美国[Luttie League Bazeball] 为14.02米。
美国[Pony League] 为14.63米—16.46米。
日本儿棒为16米。
4.准备击球区:
垒球:在本垒两侧,靠近球员席划一以1.52米为直径的圆圈。
棒球:在本垒尖角3.96米处向本垒纵向中心线两侧各量11.28米,并以该处为圆心各划一直径为1.52米的圆圈。
5.击球区:[BATTER SBOX]
垒球:宽0.91米,长2.13米,距本垒板15.2厘米
棒球:宽1.22米,长1.82米,距本垒板15厘米
6.接手区:[CATCHERS BOX]
垒球:宽2.57米,长3.05米
棒球:宽1.10米,长距本垒板2.44米
7.本垒板:
垒球:为五边形,尖角向外,平面向内,前沿宽为43.2厘米,两边线长为21.6厘米与击球区平行,距击球区内边线15.2厘米,面对接手的两条斜边长为30.5厘米。[固定地表]
棒球: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 应固定在地上,与地面齐平。
8.投手板:
垒球:长61厘米.宽15.2厘米,固定地表。
棒球:长61厘米.宽15厘米,固定地表。
9.投手区:[PITCHERS CIRCLE]
垒球:是以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44米为半径画一圆圈。界线包括在投手区内。投手板固定圈内地表。
棒球: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倾斜并与之齐平。[投手区没有明显划定时,以一.三垒两条边线代替]
10.垒包:
垒球:为38.1厘米见方厚度不超过12.7厘米。
一垒垒包:呈38厘米76厘米,厚度不超过12.7厘米,颜色明显不同的双垒包。垒包的一半固定在界内地区,颜色明显不同的另一半固定在界外地区。
棒球:为38.10厘米见方,厚7.6厘米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11.跑垒限制线:
垒球:本垒至一垒连线的中点[9.145米]向外延0.91米,画一平行线至一垒。
棒球:本垒和一垒的中点[13.715米]和延边线至一垒后0.91米处各向场外画一条长0.91米的垂直线,并将两垂直线的终点连接在一起。
12.跑垒指导区:
垒球:在一垒和三垒垒线外3.65米处各画一条向本垒方向延伸,与垒线平行,长4.57米的线。指导区在此线以外。
棒球:在一.二垒及二.三垒垒线与边线相交的点以外4.57米处向本垒方向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长6.10米的线,再在线的两端向场外各画一条长3米的垂直线。
13.内场分界线:
垒球:以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18.29米为半径画弧与边线相交。[05规则无说明。97规则名称为无草皮内场边缘线]
棒球:[草地线]以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8.93米为半径,在界内连接边线所画弧线。
14.本垒打线:
垒球:[快投] 以本垒尖角为圆心半径:女子为67.06米;男子为76.20米。
[慢投] 以本垒尖角为圆心半径:女子为80.77米;男子为91.44米。
[混慢] 以本垒尖角为圆心半径:为83.82米。
棒球:以本垒尖角通过二垒中心的延长直线50米为圆心,从圆心到边线末端[97.54米或91米]相交。
15.后挡网及野传球线:
垒球:垒线外侧及本垒板[尖角]至后挡网之间7.62米。
棒球:本垒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挡网,网高4米以上。[从垒线到看台18.29米]
三.设备:[16条]
1.球棒:
垒球:①.整木或木料粘合制成或用金属.竹片.塑料.石墨.碳素.镁.玻璃纤维.陶瓷等材料制成。
②.呈园形,表面须光滑。 [97规则:三角形球棒击球面宽处不得超过5.7厘米]
③.金属球棒,可以成曲角形。[中国][金属球棒不得使用其他材料[镶嵌]握柄]
[台湾]球棒必须是圆面形或三面形,且表面应平滑。金属球棒其握部可以成曲角形。
④.长度不得超过86.4厘米。重量不得超过1077克。直径不得超过5.7厘米。[焊接的或栓紧的柄头和粗端密封堵头不得脱落]
棒球: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握棒部分的棒帽末端可以制成直径为2.5—5厘米,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或橡胶包缠。
2.球:
垒球:①.白色球白缝线。黄色球红缝线。
②.园周:30.5厘米。重量:178克—198.4克。
③.球体表面应用双针缝合,针数不少于88针。
棒球:棒球是用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二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克至148.8克。园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
3.手套:
垒球:
①.分指手套规格[任何队员都可使用][较长较宽]垒球与棒球比较:
[垒球]: [棒球]:
⑴.掌宽[上部]20.3厘米 19.7厘米[-0.6厘米]
⑵.掌心宽21.6厘米 20.3厘米[-1.3厘米]
⑶.虎口上沿12.7厘米 11.4厘米[-1.3厘米]
⑷.虎口下沿11.5厘米 8.9厘米[-1.6厘米]
⑸.虎口中长18.4厘米 14.6厘米[-3.8厘米]
⑹.虎口边长[靠食指]19.0厘米 14.9厘米[-4.1厘米]
⑺.虎口边长[靠拇指]19.0厘米 14.0厘米[-5厘米]
⑻.虎口沿长44.5厘米 34.9厘米[-9.6厘米]
⑼.拇指顶端至下沿23.5厘米 19.7厘米[-3.8厘米]
⑽.食指顶端至下沿35.6厘米 30.5厘米[-5.1厘米]
⑾.中指顶端至下沿33.7厘米 29.8厘米[-3.9厘米]
⑿.无名指顶端至下沿31.1厘米 27.3厘米[-3.8厘米]
⒀.小指顶端至下沿27.9厘米 22.9厘米[-5厘米]
②.连指手套规格:[限一垒手或接手使用]
一垒手或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上下端长不得超过30.5厘米,
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
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
虎口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
虎口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
虎口处可用整块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
③.投手手套:[分指手套]投手的手套必须是一种颜色,但不得用白色或灰色。手套背面有形如球状的白色或灰色圆圈为不合法。
棒球:①.分指手套规格:[任何队员都可使用][较短较窄]
⑴.掌宽上部19.7厘米
⑵.掌心宽20.3厘米
⑶.虎口上沿11.4厘米
⑷.虎口下沿8.9厘米
⑸.虎口上下沿14.6厘米
⑹.食指一侧虎口边长14.9厘米
⑺.拇指一侧虎口边长14.0厘米
⑻.虎口周长34.9厘米
⑼.拇指顶端到下沿19.7厘米
⑽.食指顶端到下沿30.5厘米
⑾.中指顶端到下沿29.8厘米
⑿.无名指顶端到手套下沿27.3厘米
⒀.小指顶端到手套下沿22.9厘米
②.接手手套: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大圆手套],
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
上下端长不得超过39.4厘米,
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
虎口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
虎口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
虎口处可用整块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③.一垒手手套规格: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
上下端长不得超过30.5厘米,
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
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
虎口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
虎口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
虎口处可用整块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④.投手手套:[分指手套]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4.球鞋:
垒球:球鞋鞋面可用帆布.皮革等材料制成。棒球底应平滑或带有软或硬橡胶柱。金属鞋钉不可超过1.9厘米。不允许圆金属钉。青年队均不允许使用带金属钉的鞋。
棒球: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圆尖的金属钉。长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厘米。
5.护胸:
垒球:成年女子和所有青年接手必须穿护胸。
棒球:接手必须戴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
6.护面:
垒球:所有接手必须戴附有护喉的面罩及头盔。
棒球:接手必须戴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
7.护腿:
垒球:青年接手必须带护腿,以保护膝盖。
棒球:接手必须戴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
8.头盔:
垒球:强调两个护耳。接手和攻方人员.拣棒的球童均须戴头盔。裁判员要求击球员戴头盔而不戴,则判其出局。守场员也可戴头盔。
任何头盔如有破损,裂缝或凹陷时,不得使用,且必须拿出场外。
⑴.比赛中,佩戴不当或故意摘下头盔被裁判员发现时,应立即判出局。继续比赛,不影响其他封杀局面,本垒打除外。
⑵. 跑垒员头盔脱离其身上正常位置,被击出.传出的球或守场员触及。判戴该头盔的队员出局。
棒球:击球员和跑垒员都要戴带有护耳的护帽。[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经劝告后一分钟内仍不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9.服装:
垒球:同队队员应穿颜色一致的运动服。教练员服装必须穿着整齐,包括运动鞋;或穿着与球员同色的队服。若要戴球帽,必须经裁判员认可。
棒球: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衬和外露部分]。服装上不得有闪光的纽扣或附饰物,服装上衣背面应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 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先攻队穿深色,后攻队穿浅色。
10.球帽:
垒球:①.球帽必须一致,男子球员必须戴帽,且必须端正。
②.女子球员可选用球帽.帽檐或头带,也可混杂使用,如选用不同的款式时,其颜色及式样必须相同。
[例外]守场员可以不戴球帽而选戴经认可的头盔,只要其颜色与守队球帽相同。
棒球:无要求。
11.内衬:
垒球:队员可穿有单色内衬[可以是白色]的比赛服但不必都穿内衬。如有人穿了,其颜色和式样都应一致。露在外面的内衣衣袖不能破烂或撕裂成条
棒球: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衬和外露部分]。
12.球裤和滑垒裤:
垒球:全体球员的球裤长.短均可,但必须为同一式样.颜色。球员露在外面的滑垒裤不得破烂.磨损或撕裂。
棒球:无要求。
13.号码
垒球:应有鲜明颜色的号码,高度至少15.2厘米,号码不得重复, 球员无背号不得参加比赛。
棒球:服装上衣背面应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 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
14.姓名:
垒球:个人姓名可呈现在背号上方。
棒球:无要求。
15.铸件:
垒球:如石膏.金属或其他坚硬物体铸件。均不允许在比赛中佩戴。
棒球:服装上不得有闪光的纽扣或附饰物。
16.首饰:
垒球:暴露在外的珠宝首饰,如手表.手镯.耳环.项链.或其他裁判员认为有危险的物体,均不允许在比赛中佩戴,医学用的手镯或项链不视为珠宝,如佩戴则必须用胶布固定。
棒球:服装上不得有闪光的纽扣或附饰物。
四.教练.队员和替补队员[10条]
1.教练:[COACH]
垒球:教练不得使用会给队员,裁判或观众,带来负面影响的语言。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器具,场内场外均不允许。[判该教练离场]
棒球:比赛时双方队任何人员都不得用文字或手势煽动观众起哄;用语言攻击对方队队员.裁判员或观众。[违者罚出场]
2.开场队员:[STARTLNG PLAYER]
垒球:开场队员只可再上场一次。队员替补或再进场必须通知裁判,方可进场比赛。司球裁判应及时通知记录员及对方队,该队员姓名.号码.位置。否则该队员经对方申诉后。判违规队员离场。并宣布其为不合格队员。
开场队员与其替补队员不得同时出现在击球次序的名单中。
棒球:被替补队员下场后除可担任跑垒指导员外,不得再次上场参加本场比赛。
3.指定队员:垒球为指定击球员[DP];棒球为指名击球员[DH]
垒球:使用指定击球员[快投]为[DP].指定防守队员为[DEFO]
①.指定队员[DP]可替代任何一守场员进攻,必须赛前告知,并登记在九名击球次序的名单中。
②.开场[DP]被替补之后,可再进场一次,按原击球次序进场。[例外]开场队员只可再上场一次。开场队员可以多次被替补。
③.DEFO登记在九名击球次序的名单后第十名。
④.开场[DP]在比赛中,必须按固定击球次序击球。
⑤.DP及其替补队员或暂替队员不得同时参与进攻。
⑥.DP可在任何时间被一名击球员.跑垒员或其带打的DEFO替补。
注:DEFO替代DP,不视为替补。
⑦.若开场DP进攻时被DEFO或替补队员替补,则被视为退场。
⑴.若被DEFO替代,则比赛队员由十人减为九人;若DP未再进场,则比赛可合法以九人继续进行直到终场。
⑵.若DP再进场,可参与进攻和防守,继续以九人比赛;或回原先的棒次,而DEFO回到第10位仍只参加防守。[如DP代替DEFO以外的队员防守,则该队员只进攻不防守,不视为退场]
⑧.DP可替DEFO防守,而DEFO被视为退场,比赛队员减为九人。
⑨.DEFO可在任何时候被一名合法替补队员或DP替补。DEFO可再进场一次,他或者回到第10位,或者到DP在击球顺序中的位置。
⑴.DEFO如回到第10位,仍只能防守,但任何位置皆可。
⑵.如回到DP的击球位置则参与进攻及防守,比赛将继续以九人进行。
垒球:[慢投]为特定队员[EP],若使用[EP],在比赛中不得取消。[违者判弃权]
垒球:[混慢]若使用二名[EP],则十二名进攻,十名[五男五女]防守,防守位置可以改变,但是击球顺序不变。可被替补,不可再上场。
棒球:使用指名击球员为[DH]
⑴.[DH]只代开场投手和后继投手击球。并且列入送交给主裁判员的上场队员名单上。
⑵.列在开场上场队员名单上的指名击球员至少要上场击球一次,除非对方替换投手。
⑶.未将指名击球员列在开场上场队员名单上,则不许使用指名击球员。
⑷.被替补的指名击球员不得再上场比赛。
⑸.指名击球员可以参加防守并继续按原来的击球次序击球。但是,投手必须按被替补的防守队员的击球次序击球。除非替补队员超过一个人以上。这时由教练员指定投手按其中一个被替补的防守队员的击球次序击球。
⑹.可以替补指名击球员跑垒,但一经替补,跑垒员即成为指名击球员。指名击球员不能替补跑垒员。
⑺.指名击球员的击球次序是固定的,即使安排了几个替补队员,也不能改变指名击球员的击球次序。
⑻.投手一旦改打其他防守位置,在以后各局比赛中不得再使用指名击球员。
⑼.替补击球员一旦代替“上场队员名单”中的任一队员击球进而上场担任投手时,在以后各局比赛中不得再使用指名击球员。
⑽.比赛投手一旦代替指名击球员击球时。在以后各局比赛中不得再使用指名击球员。
⑾.指名击球员一旦防守参加时,在以后各局比赛中不得再使用指名击球员。
4.不合法队员:
垒球:未通知裁判即进场比赛的开场队员或再次进场比赛的替补队员。[判离场]
棒球:无规定。

垒球是什么运动

棒垒球是以9人为一队,在室外场地使用球棒和球进行的一项球类运动。
垒球主要是由棒球发展而来的,但是又区别于棒球,其难度和运动剧烈程度较小,垒球通常为室内,需要的场地较小,球体较大,而且球的运动速度较慢,非常受到女性的喜爱,垒球运动受到各地的喜爱。
垒球分为快速垒球和慢速垒球,垒球从1950年从大众的运动变成了竞技的体育项目,在澳大利亚举办了第一届的女子垒球锦标赛,此后每隔十年都分别会举办一次,男子、女子、青年的垒球世界锦标赛。
垒球的最高组织机构国际垒球联合会,成立于1952年9月,现有协会会员129个,总部设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国际垒联的主要赛事有:奥运会垒球比赛、世界垒球锦标赛、世界青年垒球锦标赛和各大洲垒球锦标赛等。
基本规则:
1、有效比赛
垒球运动比赛术语。正式比赛时,遇后攻队在最后一局3人出局前或前一局所得分数较对方最后一局得分多时,不需打满最后一局,即可判后攻队获胜。遇天黑或其他特殊情况,如比赛已满5局或5局以上整局,或后攻队在4局半得分超过对方时,裁判员有权宣布比赛结束,判为“有效比赛”。
2、无效比赛
垒球运动比赛术语。比赛未满5局或在4局半、后攻队得分未超过先攻队时,遇下雨或其他特殊情况而不能继续比赛,称为“无效比赛”须另行安排重赛。
3、击球次序
垒球运动术语。指一队在进攻时按上场队员名单依次击球的顺序。比赛开始前,应将击球顺序和陪同队员号码、防守职位以及替补队员名字登记在上场名单上,一式三份交给主裁判员。一经交出,不得更换,如要更换即作为替补。在整场比赛中每一队员须按比赛顺序击球。
4、出局
垒球运动比赛术语。比赛中进攻队员在击球或跑垒时被守方投杀、接杀、传杀、触杀以及在活动中违反规则或妨碍犯规等,被判离场失去继续进攻机会,称为“出局”。满3人出局就交换攻守双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垒球

谁知道棒球,垒球的比赛规则???

垒球投球只能低手(underhand).棒球则随便。棒球可偷垒。垒球在投前在垒上的队
员必须踩垒,不能起跑偷垒。所以垒球里也没有假投什么的规定了。
1.场地:棒球的垒间距是90英呎(约27米),快垒和慢垒是20米,投手丘距离棒球约18米,垒球约15米。全垒打墙距离垒球为80米(女子组,男子组则85为米)以上,但一般垒球比赛场地还是使用棒球的场地,所以会在外野区放置一临时性的全垒打墙
2.打击:快垒的守备人数和棒球一样都是九人(慢垒多一人,一般称游逸手或自由手,守备位置一般在二垒后方内外野之间,但也有为加强内外野的防守,而往内或外靠,形成内野五人或外野四人的防守),另外垒球的打击可多排一名专任打击(简称EP,只打击不防守,但不称DH,因为投手已经上场打击),以快垒为例防守时为九人,打击时可选择排九人或十人
3.跑垒:快垒和棒球一样都是可以盗垒的,但是跑者需在投手投出球的瞬间才可离垒,当然投手也可以做牵制,而慢垒的跑者则是在打击者击到球的瞬间才可离垒,又因为慢垒在打击者挥空或是不挥棒时(无论好坏球)均为死球状态,所以慢垒是不能盗垒的
4.球棒:棒球,快垒,慢垒这三种项目的球棒都不同,垒球的球棒头比棒球的小,而快垒和慢垒棒子的不同则在於快垒棒击球区较长,慢垒棒的比例则和棒球类似。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可拿垒球棒来打棒球,也不要以上手投球的方式投给拿垒球棒的打者,因为这都是会对棒子有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