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历史课本上没有国民党,貌似上高会战比台儿庄战役的战果还要大,为什么没有写入历史课本?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9 15:42:01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没有把皖南事变写入,初中历史课教科书中?

为了稳定两岸关系,给抗战时期的国民党留点面子。所以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黑历史基本都没有写进历史教材或者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一笔带过。
新版教材已写进了哦
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2课的相关史事写了,而且有文有图。
抗开始说南方市民协助初中的的教育个数中中就和树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一些,很多地方都有他的一些版本
应该是写了,是不是教材不同
初中历史的教科书。要学的历史内容太多了,皖南事变,只是其中的一个,历史事实,没有写入,那也是情理之中,其实如果喜欢历史的学生,自己可以多查阅历史书籍,可以学到许多历史知识,也不一定局限于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中

国民政府的《土地改革法》为什么历史教材没有提及?

原因:胜利者书写的史书,失败者大多都是丑陋不堪的,在历史教材中要灌输的是执政党的思想,那么对立面的仇敌怎么能把其功绩都提出来。况且这个土地法的影响范围不大。
  原因:胜利者书写的史书,失败者大多都是丑陋不堪的,在历史教材中要灌输的是执政党的思想,那么对立面的仇敌怎么能把其功绩都提出来。况且这个土地法的影响范围不大。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国民党和蒋介石声称要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实现“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制定颁布了《土地法》,并且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这些措施加快了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除了在个别地方搞过一点改革和减租外,这些政策都没有真正得到施行。即便如此,国民政府的土地法和土地改革运动却揭示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路径,同时也揭开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序幕。
  一、《土地法》的颁布
  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重农思想根深蒂固。民国时期,许多有识之士进一步认识到了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国民政府制定颁布《土地法》,以挽救濒临破产的农村经济。
  1928年2月,胡汉民、林森组织班子,拟出《土地法原则》九项,提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讨论。同年12月,国民党中政会通过,交南京政府立法院作为制定土地法的原则依据。立法院于1929年2月成立由吴尚鹰等5名委员组成的起草小组,经一年半的反复商榷修改,完成了《土地法》草案,于1930年6月由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并决定自1936年3月1日起全面实施。
  二、土地改革的主要措施
  为了推行《土地法》,南京政府于1931年春在内政部下设中央地政机关筹备处,各省也相继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地政机构;同时设立了以箫铮为首的地政学院,专门培训地政专业人员,采取具体措施,开展土地改革。南京政府的土地改革措施主要有两项,其一是“二五减租”,其二是“土地陈报”。
  1、二五减租。早在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1926年10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与各省党部联席会议,通过了“减轻佃农田租百分之二十五”即“二五减租”的决议;1929年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也有“二五减租”的议案;1930年《土地法》中队地租更是明确限定租额为收获总量的37.5%。这些措施如能实行,无疑能减轻佃农沉重的地租负担,也必然会损害地主阶级的利益,因为必然遭到地主阶级的接力反对,他们纷纷以增大量度增收地租、威逼佃户虚量土地加租、强夺收获谷物、串通地政人员加租等形式阻挠减租。
  2、土地陈报。这是实施《土地法》的基础,也是南京政府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蒋介石说得很清楚:“我国土地如果实行清丈之后,田赋收入,比较现在可望多20倍,即每年可望收入20万万元,岂不是于国家财政大有裨益,……我们从种种方面观察,都可以证明土地整理,是我们国计民生的一个生死关键。”1934年1月,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原则通过关于土地陈报案,交行政院核办。行政院公布《办理土地陈报纲要》及要点说明。然而,此项工作也遭到了大土地所有者的百般阻挠。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成立“土地整理处”,但土地陈报工作遇到重重阻力。浙江省推行土地陈报工作一年余,耗资300余万元,动员12万余专职人员,而成绩极不理想,最后仅完成全省耕地面积的17%。
  三、土地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南京政府自1930年制定《土地法》到1936年正式推行《土地法》,期间虽曾在局部地区试行,但收效甚微。待正式推行一年半时,又不得不进行修改,公布修正方案。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土地改革被迫停顿下来。抗战期间,国民党曾在大后方一些地区推行“扶植自耕农运动”,以标榜其继续执行孙中山“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之思想的决心。然而,这些政策都是耗费巨大而收效甚微。直至国民党退出大陆,也始终未能实现孙中山的遗愿,没有完成土地改革的任务。

中国大陆还有国民党吗

中国大陆还存在国民党。
在中国的政治历史中,国民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大陆,还有还有国民党存在,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之一,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统一事业的政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后,参与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作为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成员,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介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是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创建的政党。现有党员六万余人,民革中央机关分设办公厅、研究室、组织部、宣传部、联络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部等6个职能部门。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各级组织是:中央组织为中央委员会。地方组织为省级、省辖市级、县级委员会。省级组织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省辖市级组织为省辖市(自治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员会县级组织为县级市、县(旗)、省辖市的区委员会。基层组织为支部、总支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貌似上高会战比台儿庄战役的战果还要大,为什么没有写入历史课本?

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最经典最有战略转折意义的一次战役,由后国民党“副总统”李宗仁指挥。它发生在抗战状态低迷、战绩糟糕的敏感时期,台儿庄战役的巨大成功,振奋了精神斗志、提升了作战士气,为接下来战斗夯实了牢固的精神基础,远比战果最大化来的给力
除了 台儿庄战役 是对日全面战争以来,第一个战役级别的胜利的巨大意义以外,李宗仁后来回到大陆,以及其回忆录在大陆广泛宣传也非常关键
上高会战主力是74军,后在孟良崮遭到粟裕全建制的歼灭,作为正面形象宣传在之前是不太可鞥的
因为是国名党打的最成功的的一次战役,其他的自己脑补吧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意义不一样
不好说,是国军指挥的
因为台儿庄战役的影响更大,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
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就是不可战胜的。
3、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
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此战中国胜利的评论。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扩展资料:
两次战役战果:
1、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历经月余,中国军队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
中共《新华日报》1938年4月7日、8日报道称:歼敌万余人,坦克车被击毁30余辆,缴获大炮70余门,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汽车100余辆。日方数据为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
其中第五师团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战死1281人,受伤5478人,第十师团3月14日至5月12日战死1088人,受伤4137人。此数据源自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三课对台儿庄战役前后日军伤亡的一个统计。
2、上高会战
这一战役,战场实际指挥官罗卓英在1941年3月29日给蒋介石电报中汇报的战果为:毙伤日军少将步兵指挥官长岩永汪、大佐联队长浜田以下1.5万余人,自身伤亡2万余人;
但他的上司第9战区司令薛岳没有认可这个战果,薛岳在4月5日给蒋介石的电报中,直接将罗卓英的战果打了个八折,称伤毙日军12520名,俘敌14人。
日军宣称造成中国军死伤17,119名,失踪2,814人,至于己方损失在战报上则只字未提,日本网站引用的日本右翼战史学家儿岛襄的估计为1000余人。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共产党不选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哪种理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性课题作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指引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才能带领并依靠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历史征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正是因为这样,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会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书不提,我是从老人们的议论,和电视剧,才知湘西会战,长战,衡战,常德战!就因为是国军参与?

历史书不能每场战役都讲,毕竟抗战打了十四年,课本篇幅有限,只能简明扼要写影响力特别大的战役,像松沪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为什么中学历史课本里把国军称为中国军队

历史有阶段的,那时候就叫做中国军队,现在只不过保留了下来。
从推翻满清开始,
官方关于中国军队到底是属于国家还是属于党的都很模糊,这里不必追究
国家有文件的,坚决反对军队国家化.

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及其原因

国民党政权并没有垮台 只是是去了在大陆的统治 现代中国国民党实行多党选举制 是中国最大(选举党)
从国民党方面来说是一、政治孤立,失去民心;二、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三、贪官横行,统治腐败;四、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从共产党方面来说是:一、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三、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四、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五、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这是高中历史课本上列出的答案。谢谢采纳。

中国的历史书上漏掉了哪些历史?

你是说教科书吗?教科书只是立一个框架,详细的内容不会提到的,教的又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具体到细节,有专门研究某一方向学者的著作,谈不上漏掉
近代历史都有记叙,只要你去找。所谓建国后不好说的历史香港台湾很多学者,号称中共党史第一人的书大陆也有了。
唯一丢掉的是西夏历史,因成吉思汗个人喜好将这个国家民族一切都毁了,现存只有无法解读的一些文字。
近代史,尤其是1921年以后的(这个时间你懂的)。这段时间将很多国MD的贡献,尤其是抗战中的贡献给抹去,换成目前执政党的功劳了。
还有是1966-1976时期的。
甚至到改革开放后也有,1989年的,如果你想细查的话网上根本没有!
没办法,我们这个时代和国度的言论,不自由啊!
你想说遗漏了国军的抗战史吧?很遗憾,从80年代中叶开始,大陆教科书就开始宣传国军抗战了。我手头有一本是93年的,几次国军的战役都提到了。还有一本上海历史的册子专门写了淞沪抗战。
项羽建立的楚朝政权被漏掉了
大陆的历史书还算是很全面和正面阐述一些事情的
比如,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用了一章来写。对国军抗战也做了正面描述,很多国军的将领,如,张自忠,谢晋元,李宗仁,张灵甫,孙立人等都做了介绍,还配了图片。对一些战斗也进行了记录,77事变,8.13淞沪抗战,南京大屠杀,太原会战,长沙会战等都有介绍,还分出一小章节介绍远征军。配了史迪威和孙立人的照片。新版的历史书还配了一本比较厚的扩展阅读的读本,对抗战正面战场描写更多,更详尽,有戴笠,陈立夫图片,陈纳德啊之类的。战役也更多的描写,这个我没有仔细看过,就随便翻了翻,大概是08年左右的中学历史课本配的。
高中历史书有的还吧抗战正面战场分三章讲的,敌后抗战(共军)两章,然后后方文艺等志愿前线介绍一章。还有的单独弄出一章写国际上对中国的援助,美国的陈纳德史迪威,中缅公路和驼峰航线,加拿大的白求恩,印度的科利华等。
前些年,中日韩三国合编了《东亚的现代史》,就是以中国历史教材为基础,日韩做补充,因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公认历史研究和历史考古方面最先进的国家。
相比下,台湾的历史书好意思拿出来给大陆人甚至日本人看么?韩国人呢……日本人更是,不承认侵略,不承认大屠杀,不承认的太多了。
前一段看过朋友拿过来的台湾历史课本,我真的很无语,当然是朋友1985年的课本了。不过他说他儿子的历史书,和他学的这些差不多,我就更无语了。尤其是对抗战的描写,当然我不谈具体内容,我就谈篇幅,我和他在我家里把我学过的大陆历史书和他学的那本对比了下,古代史,基本上没啥区别,但是到抗战史就差太多了,高中历史书,台湾的将抗战的内容少的可怜,就那么点,就这么少主要还是讲国民党开了几大,开了什么会议等等。而大陆历史书用了好几章节来写的,其中国军抗战的篇幅比台湾的章节多好多。据朋友说台湾好像有不同的历史书,我也没查到,有的朋友希望能分享下。

民国初徐树铮将军曾刀图收复外蒙古,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为何只字未提?

楼主,如果你细看历史教科书近代史部分,你会莫名其妙:怎么外蒙突然成外国了?至于个中复杂内幕,书中却只字不提,我却可以告诉你:那是中美请俄出兵东北的酬劳…呜呼,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人家想掩饰什么你就别想轻易知道什么。
国民党取得政权后,对历史作了很大的修改,因此北洋系人物并未得到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