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正教承认教皇吗,基督教的三大派别怎样形成?有哪些区别?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9 14:39:01 浏览35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东正教有无教皇

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解析:

东正教不设教皇。东正教共有四个牧首区和十五个自主教会,从传统上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最尊,但其余牧首区和自主教会并不受其制约。目前俄罗斯正教会信徒人数最多,其首脑为吉洪牧首。

一般来说教皇是哪个国家的人?

第一位非意大利籍的教宗是第一位教宗圣伯多禄宗徒。教宗是由枢机主教(俗称红衣主教)选举产生,所以不一定是哪国人。比如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波兰人,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是德国人。
一般是意大利人.但保罗二世是天主教第264任教皇,是波兰人,也是第一位非意大利籍的教皇。
教皇是从备选的枢机主教里选出来的,由其它枢机主教投票。
世界各国每个天主教国家有一个枢机主教,有的大国有几个,数量不确定。
选出来的教皇是那国人一般就说他们的母语,翻译就可以,这个没限制。不过正式文件和仪式上一般使用拉丁语与意大利语。
罗马
罗马
教皇一词译自“Pontifex”(祭司),原指罗马帝国皇帝兼任的多神教“Pontifex Maximus”(最高祭司),现为基督教国家梵蒂冈城国元首的政治及外交称号。教皇由天主教会的教宗(Pope)兼任,世界各地的枢机主教内部投票产生,除主动退位外,可终身任职,且不可罢免。但枢机主教有权另立反对派教皇,或以监禁、放逐等形式对其架空。
公元382年,西罗马皇帝废止胜利女神的祭祀,独尊耶稣,并将教皇一职交罗马教会第39任主教。445年,东罗马皇帝与东正教会承认其教会的最高地位。同时,时任罗马主教利奥一世因劝退阿提拉,而在罗马市民中间树立威信,成为第一位被誉为“伟人”的教皇。西罗马灭亡后,奉行神权至上的罗马教会与政教合一的东部教会渐行渐远。
公元8世纪丕平献土,教皇国以此为基础成立,自此成为世俗国家的领袖,直到20世纪签订拉特兰条约成为象征国家。此外在15世纪,时任主教尼古拉五世在与葡萄牙王国国王阿方索五世进行外交使节时,开始使用“Romanus Pontifex”(罗马祭司)一词,并写入教会法。后来葡萄牙商人和传教士来与中国的明朝和清朝政府进行双边活动,译作罗马教皇,约定俗成。

古代埃及人的直系后代在哪里?

古埃及人接收了伊斯兰教之后成为了阿拉伯人。所以现代的埃及人大部分都是古埃及人的后裔。
整个种族灭绝消失了,就象匈奴人一样
古埃及人创造了灿烂的尼罗河古文明,其直接后裔为信奉了基督教的科普特人。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之后,同化了大部分埃及本地居民。所以,今日埃及人除少量科普特人外,其实已非古埃及人的直系后裔,而是古埃及人和阿拉伯人融合的结果,是阿拉伯化的埃及人。
不是呀!埃及人仍住在埃及,我就认识一个.
应该象中国古代的某些种族被融合了,
埃及的科普特人,就是古埃及人的直系后裔。
科普特这个词在古希腊语中意思是“埃及人”。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传到埃及,多数古埃及居民成为基督徒。后来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埃及被伊斯兰化,但仍有一些古埃及人坚持原来的基督教信仰,今天的科普特人就是他们的后裔。目前,在埃及全国,科普特人占总人口的15%左右,他们也讲阿拉伯语,科普特语仅仅是“宗教语言”,在宗教场合使用。
大部分科普特人信仰的是基督教东正教派的一个分支,称为科普特教,它的教义和宗教仪式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科普特教神职人员的着装也自成风格,他们均穿黑大袍,戴黑大帽,留长胡子。科普特东正教会不承认罗马教皇,不接受其领导,完全独立自主。它的首领也称教皇,除埃及外,科普特教皇的“辖区”还包括埃塞俄比亚等邻国。

基督宗教分哪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分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三大宗教。
1、天主教
“天主教”一词的西文源自希腊文,意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词,为明末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取意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与中国所信奉的神灵相区别,故称其教为天主教。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尊耶稣生母玛利亚为“圣母”。“信经”是天主教权威性的信仰纲要,也是信徒受洗入教时必读的经文。
2、新教
因对罗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议态度,不承认罗马主教的教皇地位,故西方一般称新教为“抗罗宗”或“抗议宗”。这词源出德文“Protestanten”(抗议者),最初指1529年在德意志帝国会议中对恢复天主教特权之决议案提出抗议的新教诸侯和城市代表,后衍为新教各教派的共同称谓。
新教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瑞士、北欧五国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3、东正教
东正教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因罗马帝国东部一脉相承的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宗教闻名。
公元1世纪,希腊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条克、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罗马之五城联邦原型诞生。4世纪,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国家教会首都。5世纪,因单性论被开除的近东边缘教会形成东方人派正教会。
东正教象征1世纪到11世纪的基督教会及整体风格,融合了耶路撒冷、安条克、亚历山大港、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罗马五大原始的自治教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主教
百度百科——新教
百度百科——东正教

基督教的三大派别怎样形成?有哪些区别?

早期的基督宗教在公元1054年发生了基督宗教大分裂,教会从这里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教会。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教会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开创的最原始的教会,并且都不让对方拥有这头衔。在东部的教会称自己是东正教。而西部的为天主教,分布在欧洲。新教就像一楼所说的是从天主教分裂而来,由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导致。
区别在于1.划十字上下左右的.是天主教.2.划十字上下右左的.是东正教.3.祷告时不划十字的.是基督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基本相同重视对圣母诞神女玛丽亚的敬拜。新教不拜玛利亚也没有前二者那么多形式。
由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导致基督教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分别代表罗马教廷和君士但丁堡教廷,后来奥匈帝国灭亡,东正教核心转移到俄罗斯。教义上主要是三位一体思想的差别。新教是从天主教分裂而来,由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教义无明显差别,只是不承认罗马教皇而已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是什么?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主要有:
一,在宗教特点方面,东正教具有注重神学理论和神秘主义化的特点;而天主教则具有伦理化、法律化和讲求实际的特点。
二,在宗教传统方面,东正教保存了教多的犹太教的传统,天主教则更多地接受希腊罗马哲学的影响。
三,在礼仪仪式方面,东正教认为领圣体是真正接受教主的圣体血,因而也分享了主的生命;而天主教通常只有司祭领圣血,平信徒只领圣体。
四,在教义教规方面,东正教主张圣神只来自圣父,而天主教主张圣神来自圣父和圣子。东正教没有关于“天堂”和“地狱”之间存在“炼狱”的说法,而天主教声称二者之间有“炼狱”。东正教否认贞女玛利亚童贞受孕及其肉体升天的教理,而天主教承认。东正教不承认罗马宗教为普世教会首脑,只承认它的主教和“西部教会牧首”的职位;而天主教自称是全世界教会的领袖。
五,在组织制度方面,东正教无统一的教会组织,教权集中于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拉和耶路撒冷这四大教会的牧首中;而天主教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
六,在神学方面,东正教没有什么革新和发展,较保守、缺乏活力;天主教则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在世界许多地区开展的活动较有生气,主张社会开放、自由、平等,提出诸多进步神学,如解放神学,妇女神学,大众神学等。
七,在教历方面,东正教使用儒略历法,是现在公历的前身,即旧历。罗马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对旧历进行改革,于1582年公布新历法,称格列历法,自那时起天主教就用此历法。此历法被多数国家使用,被公认为公历。
八,在教堂方面,东正教教堂的建筑式采用拜占庭式,或斯拉夫式。天主教教堂采用罗马式或哥德式。而其内布置也各有不同,东正教堂圣坛中央挂有圣像,四周则挂圣徒画像;而天主教堂圣坛中央挂圣母玛利亚画像,圣坛两旁挂耶稣画像,周围墙上挂十四幅耶稣受难画像。
九,在哲学方面,东正教哲学主张天主和世界的统一、天主和人类和谐性、神性与人性结合、神学与哲学合一,反对理性,提倡神秘主义,通过神秘主义,使人吸取神的智能,强调救世主如何变成有血有肉的躯体和如何降临于人世的奥秘;而天主教哲学主张理性,强调天主的启示和人类的理性是一致的,反对神秘主义。东正教哲学提倡用神学和哲学的思维方式来建立真正的基督文明,贬低天主教,认为天主教不能发扬基督的博爱和自我牺牲精神,指责天主教把天主和人类分离开来,因而不能建立真正的基督文明。
十,在修道制度特点方面,东正教注重神秘主义和玄虚思考,它的隐士不劳动,只追求苦行,靠施舍捐赠维持生活;而天主教则更注重实际勤苦和清静诚心,不强调苦行,而强调劳动,主张自食其力,认为懒惰是罪恶之母,并认为体力劳动可以消除罪恶,拯救灵魂。
十一,在政权与教权的关系方面,东正教由皇帝控制教会,皇帝已被神化,成为基督教信仰的最高权威,教会的首脑,政权高于教权;而西方天主教出现了一个教皇,统治一个教皇国,教权高与政权,另外,教皇垄断文化教育,修道院逐渐成为文化教育的中心,教会和修道院兴办学校,以僧侣为师,初级学校和中级学校都开设不同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为适应宗教生活的需要而设的,经院哲学成为西欧封建统治阶级和天主教会的御用哲学。

什叶派和逊尼派的主张有何不同。概括的有条理一些,几十字即可

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关系,也就类似于: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关系。
天主教有教皇,由教皇负责召开大公会议,对圣经进行解释,然后发布教义。
东正教没有教皇,不再召开大公会议,教义保持教会最初期的解释,以后永不变更。
什叶派有教会的首领,对可兰经进行同一解释,然后发布教义。
逊尼派没有教会的首领,教义保持教会最初期的解释,以后永不变更。
不同之处是:
基督宗教方面,发生了改教运动,形成了另外一派(也就是基督新教)。导致教义差别太大。
伊斯兰教方面,没有发生改教运动。教义比较纯正,分歧不严重。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是什么?

很多人有宗教信仰,基督教就是其中之一,也都知道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是基督教的三大分支,那么,你们知道我们所说的东正教的特点吗?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又是什么?让小编带你了解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吧!
一、东正教的一些特点
1、保守性
东罗马帝国的封建化过程十分缓慢,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处于停滞状态,因而其意识形态也毫不例外地有保守性、落后性。东正教的保守性表现在,它拘泥于古代基督教会的教义和礼仪,信守《尼西亚信经》的基本原则和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的各项决议,对它们不作任何更改、补充和革新。
2、神秘性
教会要求教士作个神秘主义的祈祷者,从而与神交往;同时实行禁欲主义,与世隔绝,终身过隐修生活。
3、依附性
东正教是在东罗马帝国皇权统治下产生的,所以它作为精神支柱服务于帝国政府。东正教会直接受制于皇帝,完全依附于世俗政权,从来没有起过象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方所起过的那种独立于皇权的作用。东罗马皇帝实行独裁统治,有权任免教会牧首,召开主教会议,批准宗教会议决定,解释教义。教会与国家相结合,同时皇权高于教权。东正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东正教不同于基督教其它教派的特征,就是国家与教会,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混为一体。”
4、多中心
东正教力量较分散,不象天主教那样在全世界有统一的教会中心和统一首脑。它各自独立为教,其影响也不及天主教会大。罗马帝国分裂后,东正教会各主教为争夺牧首地位而经常进行斗争,每个主教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因此形成了东罗马的4个宗教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教区、耶路撒冷教区、君士坦丁堡教区和安提阿教区。矛盾和斗争的结果:君土坦丁堡教区主教居于其它三教区主教之上,享有“至圣主教”和“普世牧首”尊号。迄今为上,除上述4个教区或教会外,东正教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有十几个教区或教会。
5、具有华丽、庄严的气势
教堂四壁悬挂众多使徒画像。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礼仪时,整个教堂灯光通明,烛火万点,十分隆重、静穆,圣乐团演奏,引领圣歌,带动信徒的情绪,使之陶醉在圣乐氛围之中,宗教气氛之浓,是天主教和新教所不能比拟的。
二、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是什么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有哪些呢?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裂成东西两派。东派是在帝国东部地区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形成的。由于帝国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民族、风土、人情、习俗等方面与西方不同,东正教在这里的发展与西方天主教有所差别,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是什么,表现在:
1、经典: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体现在东正教除《圣经》(新旧约、外,还包括《圣传》(即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决议、、《尼西亚信经》教父亚大纳西、大巴西勒、金口约翰等人的着作和神学家格列高利等人的作品,而天主教的经典则主要是《圣经》。
2、教义:东正教主张圣灵只来自圣父,不同意天主教关于圣灵既来自圣父又来自圣子之说。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就是否认天主教关于教皇“永无谬误”、永远正确。
3、宗教仪式:东正教教士衣着与天主教不同,东正教主教头戴圆筒帽,身穿银白色或黑神袍,胸挂圣像,手持权杖,天主教主教则头戴瓜子帽或四角帽,身着金黄色长袍,胸挂十字架,手戴权戒;祷告时,东正教除使用希腊语言外,许可使用地方民族语言,如斯拉夫语言。天主教则在长期内只能使用拉丁语言;洗礼时,东正教采用浸水式,而天主教刚采用注水式;东正教的坚振礼在婴儿受洗后不久举行,而天主教则在婴儿长到七至八岁时进行;在圣餐礼上,东正教徒是饼酒同领,而天主教规定,只有神职人员才能饼酒同领,平信徒只能领饼;东正教准许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再婚,而天主教则规定,一切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强调独身主义和禁欲主义。

中国的基督教被教皇承认了吗

中国的基督教一般指新教,在国际上,基督教有三个分支: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其中只有天主教承认教皇的地位,梵蒂冈也只是天主教的“圣座”。
中国的基督教被教皇承认了吗?中国的基督教被教皇承认了。
中国的基督教的话是受中国的国家政策所影响的,它并不被教皇所统治,但是也是被教皇所承认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