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析疗法,基础医学理论综合指导:三种心理治疗方法简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9 17:39:48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基本技术:
1、自由联想,让来访者毫无保留的诉说自己的想法。移情,来访者将自己对现实生活中某人的体验、幻想等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释梦,通过对来访者梦境的分析,了解潜意识里的内容。解释,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予以解释和分析。
2、阻抗,是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出现的联想困难。疏泄,让来访者完全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相关信息:
精神分析学说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他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则包含人的本能冲动及出生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
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起。它不同于觉察不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无意识,为区别其间,后来经常将其叫做潜意识。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精神分析治疗以四种技术挖掘潜意识,使之进入意识,即:
  (一)自由联想
  弗洛伊德认为自由浮现心头的任何东西 ── 一个字、一个人、或一件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精神分析疗法要求病人把积聚心头的任何想法都说出来。不管这些想法看起来多么荒唐、多么违反习俗、多么有伤大雅等都毫无保留地讲出来,不要有任何顾虑。
  (二)阻抗分析
  在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会突然说话中断,叙述缓慢、局促不安或突然有异常情绪等,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病人对治疗的阻抗。阻抗是患者无意识地拒绝向治疗者暴露带有创伤或焦虑的事件。考试大网站整理消除阻抗往往是一个长时间的、令病人感到痛苦、令治疗者感到沮丧的过程,对双方都是个考验。
  (三)移情分析
  移情是患者把早年生活中对某个人(通常是父母)的情感或态度,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移情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患者小时候与父母或养育者的关系,以及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当时出于某种顾虑,或外界环境不允许,没有将它们表现出来,被潜抑到内心深处。在治疗中,医生触及了患者潜意识中的环节,使其在治疗者身上重温起过去的经历,重新体验遥远的童年感受。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把童年时对家人的爱与恨、恐惧与欢乐、不安与依赖的混杂感情,投射到治疗者身上。治疗者可以透过患者移情的表现,弄清其早年情感世界及其与病人目前心理状态的关系。例如有一个病人,反复说治疗者不关心她,不了解她,治疗者一再保证,可病人一口咬定治疗者只关心别人,而且迟早会放弃她。通过分析得知病人父亲遗弃了她,因此她一直无法相信男人也不敢太接近男人。
  (四)梦的分析
  人在清醒时,某些违反伦理道德的愿望冲动被潜抑,不可能进入意识。一旦进入睡眠,放松了对自我的控制和防卫,潜藏在潜意识里的愿望、恐惧和冲动,便以梦的形式浮现出来。但梦往往是不清晰的,是经过乔装打扮,有时表现得荒诞离奇,难以理喻。

基础医学理论综合指导:三种心理治疗方法简介

一、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S. Freud(1856——1939),于19世纪末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经典精神分析过程在正式治疗前需经过试验性分析以确定治疗对象是否适合精神分析;然后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开放阶段,其目的在于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病人必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第二阶段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阶段。随着移情的发展,治疗者要及时进行解释,使病人对他将过去经历和体验投射至治疗者身上的情况有充分认识。第三阶段是解释、修通阶段,这一阶段要使病人能区别医患治疗同盟和被移情歪曲了的现实,能区别医生的实体和他出自幼时情感歪曲的医生形象。并帮助病人对移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着力克服治疗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即其症状所隐藏 的潜在的动机有更为清醒的认识。第四阶段是治疗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中要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依赖问题和拒绝结束治疗的企图,彻底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移情。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少则半年,多则2年到4年。

  二、认识领悟疗法

  认识领悟疗法系由我国精神病学家钟友彬所创立。它借用了精神分析的某些观点,从改变病人的认识入手,创造的一种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心理治疗实践方法。认识领悟心理治疗理论认为精神障碍的根源在于儿童时期受过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引起的恐惧在大脑内留下痕迹,在成年期遇到挫折时就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至于用儿童的幼稚态度去对待在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由于症状都是幼年期经历的恐惧在成年人身上的再现,因此症状的表现必然带有幼稚性,具有不成熟的儿童式的心理表现。

  初次会见让病人及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以明确诊断,并简单直接地告诉病人,其病态症状是由于幼年的恐惧经验在成年人身上再现出来,或用幼年的方式来对付成年人的心理困惑或解决成年人的性欲。此后的会见中,可询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忆起的有关经验,然后逐步对病人分析症状的性质,注意把握时机,分析症状的幼稚性和症状中符合成年人逻辑规律的情感或行为,是病人认识到有些想法近似于儿童幻想,在健康成年人看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不值得恐惧甚至是可笑的,再进一步向病人解释病的根源在过去,甚至幼年期。

  治疗过程主要由治疗者和病人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采用病人易于理解的、符合其生活经验的解释,促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其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不合理性,让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下决心不做儿童心理的奴隶”,从而抛弃原有的错误的态度,病态的行为,使症状得以消失。该疗法的适应症主要为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性变态。

  三、行为疗法

  行为治疗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帮助患者建立或消除某些行为,从而 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心理治疗技术。行为治疗的实施依赖人的三种学习行为:反应学习、操作学习、和观察学习,其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巴浦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 行为治疗有两个基本假设,1、病人的非适应性的行为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得来的。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那些习得的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行为治疗常用的技术有:系统脱敏技术、自我管理技术、行为契约技术、角色扮演技术、自信心训练技术、厌恶疗法、饱和技术和代币治疗技术。

  行为治疗一般包括七个步骤:1、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特别注意经常发生和很少发生这一问题的情境。2、问题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3、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4、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5、监测干预计划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6、结束阶段。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7、检验阶段。如有问题行为复发,可给以辅助性处理。

  行为治疗不是用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人的身心状态,而是通过改变环境和社会相互关系而产生治疗效果。行为治疗的共同特点是:1、治疗只是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进行;2、治疗是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的,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3、治疗的技术都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即以实验为基础的;4、对于每个来访者,治疗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

在精神分析疗法中针对整个治疗过程的程序及变量强调

在精神分析疗法中针对整个治疗过程的程序及变量强调维持分析的结构。
精神分析疗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设法把神经病人或精神病人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矛盾诱发出来,使患者有所领悟,从而消除心理障碍。
精神分析疗法是通过发掘求助者的潜意识内部的矛盾症结,然后带入意识领域,引领求助者有所领悟,并且依据现实原则进行纠正,重建求助者心理结构的一种治疗方式。
精神分析疗法其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主要的精神分析疗法有“自由联想法”、“梦境分析法”、“直接分析法”、“催眠疗法”、“暗示疗法”。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
因此,精神分析的基础是出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了诸如抗拒、压抑、性欲、攻击、恋亲情绪等诸多无意识的心理反应。
主要技术:
1、催眠技术
通过催眠放松的方式,使求助者的防备解除,进入意识比较狭窄的状态,通过语言的引导,发现问题的症结,以及通过正面的语言催眠求助者,让求助者建立新的健康的心理应对模式。
2、自由联想技术
让求助者在放松的环境内进行随意的联想,引导求助者放下顾虑,内心联想到什么说什么。通过自由联想可以帮助发现求助者的童年创伤或经历,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引导其重新建立健康的心理结构。
3、梦的解析技术
主要是让求助者记录梦境,然后由专业的精神分析师帮助分析梦境,从梦境中找出心理疾病的根源,然后引导其领悟,进而进入心理重建状态。
进行精神分析法之前,应先约定咨询师和求助者的时间,每次咨询时间约为50-60分钟,一般一周一次或一周两次,然后评估求助者的情况,设置疗程,一般短程的二十次左右,长程的约五六十次,具体情况因病情而异。

什么是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治疗是著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创建的一种特殊心理治疗技术,既可适用于某些精神疾病,也可帮助人们解决某些心理行为问题。它是建立在潜意识理论基础上的。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是:发掘患者或求诊者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致病的情结,把它们带到意识域,使就诊者对其有所领悟,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得到纠正或消除,并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从而使病情获得痊愈。
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弗洛伊德最初与布洛伊尔(BIeuer,J.)合作时,主要采用催眠术与精神疏泄方法来治疗癔症或神经症患者。后来,他认为催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往往不能根本解决病人潜意识中的症结,容易复发,以后他就放弃了催眠治疗而使用“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作为他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两种主要技术方法。
精神分析的启蒙者是催眠术的先驱者麦斯麦,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创立并发展和完善了精神分析学说。 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弗洛伊德把它形容成浮在海里而沉入海水中的冰山的主体部分,虽然我们意识不到潜意识的内容,但我们大多数的动机是潜意识的。潜意识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各方面的行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 精神分析学说以潜意识的理论为基点,所要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什么是他那个样了”的真正原因,它设法将潜意识的东西进入意识中来(如采用自由联想法),然后通过自我认识,以摆脱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精神分析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它能够挖掘出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患者借助于医生的分析、解释,理解这些关系,彻底顿悟和认识自己;医生再加以疏导,使患者宣泄并消除深藏在潜意识中童年的精神创伤、心理矛盾和痛苦体验,最后矫治不良行为,达到治疗目的。精神分析的奠基不是出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了诸如抗拒、压抑、性欲、攻击、恋亲情绪等诸多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探讨病人的深层心理,识别潜意识的欲望和动机,解释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协助病人对本我的剖析,解除自我的过分防御,调节超我的适当管制,善用病人与治疗者的移情关系,来改善病人的人际关系,调整心理结构,消除内心症结,促进人格的成熟,提高适应能力。 弗洛伊德的弟子E?E?琼斯后来把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原则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决定论原则:心理过程不是偶然发生的,某些偶发事件看似无因可查,却实则有其行为意义。弗洛伊德一次“不小心”摔奇了书桌上的墨水瓶,但他认为这是事出有因的。事实上这种“失误”如口误、笔误、失手等,在人们身上是常有发生的。经他仔细一想,不久前妹妹来参观书房,对其藏书之丰富,古推之别致和布设之优美大加赞赏,但见到书桌上那旧而难看的墨水瓶时便说:“它与整个书房太不相配了。”弗洛伊德还辩解说:“只要能用,不在乎好。”那么这次的“不小心”实际便是潜意识中接受了妹妹的意见,并以“失手”作为开脱。引起摔奇墨水瓶行为原因的时间历程并不长,但它是被决定了的。成年期甚至老年期出现的许多重大的心理或生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障碍,这便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演说的理论支撑点。罗恩?哈伯德更认为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源于未出生前的胎儿期,他倡导“回思术”,让病人逆转时间“回到童年”,甚至“回到子宫”,以求明当前行为最早期的决定因素。荣格在很多方面更改了老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但在这方面可说有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个体有许多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这是世代祖先经验的积累。这样一来,便把当前行为决定因素的时间历程拉得更遥远了。 2.情感过程的自主性原则:情感过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它可以脱离原情并移置到其它方面。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由于施治者设身处地理解求治者的内心,求治者便可能对施治者产生强烈的、毫无根据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情感移置,而把施治者当作与其原情有关的人。因此,施治者可以了解到求治者的情感生活的重要线索,并引导求治者了解自己的无意识,从而达到心理健康。 3.心理过程的动力性原则:心理过程是有动力的,并且具有释放与之相关的能源的趋势。所以,无意识的种种冲动都在寻求发泄的窗口。这种无意识冲动往往又以不同方式发泄出来,如:直接发泄――不受任何干扰或改变,无意识的“肮脏洪水”直泻于社会,因此触犯法律或道德,成为“有罪之人”;择机发泄――顾及到法律的禁令和道德的戒条,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并有适当的对象时才发泄,由此便成为“凡夫俗子”;不敢发泄――内心压抑太多,动机冲突又强,便可能成为“精神病人”;升华――把无意识的冲动当做人生前进的动力,迎合社会的法律与道德来改变原冲动的形式,或改造社会的法律与道德使之更符合人之本性,于是便成为“伟岸丈夫”。 4.心理压抑的作用:法律、道德、习俗等“看门人”随时监视着无意识的冲动,个体心理存在压抑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其原则与动力性原则是相对应的。
5.精神冲突的存在:无意识的冲动和心理压抑的相撞,便导致精神冲突。相撞不断,则冲突不止。 6.儿童心理的意义:成人期的愿望和重要事件寻根究底都与儿童期的心理愿望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对儿童期心理的研究。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便是人生的缩影。 7.儿童心理的性欲:个体的发展从初生婴儿的口腔期到肛门期、性器期、潜乃至少年的两性交往期都是以性欲为主要发展动力的。结合上述原则,性欲也便贯串于人生各阶段且起着重大的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因此也有人视之为“性泛论”。 由上述观点可看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者的症状和病理表现便是这众多原因的复合物,其组成的基本因素则是各种动机和本能的冲动。将病人对此毫无所知的心理因素召回到意识中来,通过多次的揭示和解释,修通心理障碍者或精神病人的心理紊乱,让其了解无意识的伪装和真实涵义,扩展意识生活的内容,这便是心理分析疗法的治疗目的。 有鉴于此,精神分析疗法最经典的技术便有自由联想法、移情分析法、梦境分析等。以后无论荣格的心理分析法、阿德勒的心理分析法、约翰?罗森的直接分析法和哈伯德的戴尼提回思术,还是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某些疗法等,凡与动力心理学基本观点有关的心理治疗方法,均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心理分析疗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催眠与暗示现象,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熟悉,并在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真正尝试对催眠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人,至到19世纪上半叶才出现,他便是英国的外科医生布莱德。
布莱德在其《神经催眠学》一书中认为,催眠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类睡眠状态。由于被催眠者眼睛的凝视或思想观念上的凝注时间太长,即可进入催眠状态,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原因,并无任何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而催眠的要素便是暗示。
以后许多心理医生、生物学家和教育家都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种种理论,催眠术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若不是药物麻醉的方法传入欧洲,催眠术的研究者极有可能把它发展得更完备。但是,催眠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因其见效快、费时较短、所需条件简单,因此不少心理医生仍然乐于使用。对采用心理分析疗法的医生来说尤其如此。
暗示是个体所固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不只是催眠的要素,也同样是心理治疗特别心理分析治疗的重要因素。
暗示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在其意识中和无意识中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之中,更典型者还可能引起生理上的变化。据说某权威催眠师曾站在受试者后,把一滴凉水滴在其皮肤上,当水滴即将接触皮肤之际,催眠师大吼一声“烫水”,受试者的皮肤马上隆起了一个水泡。
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被医生误诊为绝症而使身体一落千丈的事例。“自我暗示”是源于自己,一般他人暗示能起作用也是因有自我暗示的加强所致。如“医生说我患有绝症”(他人暗示),“我患有绝症,难怪身体愈来愈糟”(自我暗示),如此循环,暗示的作用便加强了。据说某人看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模样后,便常想:“这钉子穿过手心可不是滋味”,这种观念在心头萦绕不散,后来手心果真红肿溃烂了,这也是暗示作用而引发的不良后果。 暗示与说服不同。说服是作用于人的理智方面,从大脑的“正门”进入,“看门人”常常会加以批判后再接受;暗示则是作用于人的情绪或意志方面,从人脑的“后门”进入,它避开了“看门人”的检验。但是说服尽管时常有可能受到意识的抵触,但经过一定的时间以后,在某种场合下,它又可能起着类似暗示的作用。正如电视广告一样,观看时不以为然,甚至反感,但当有一天正好需要购求某商品时,头脑中又忙于搜索曾经看过的广告,广告的暗示作用便出现了。所以催眠虽不为所有的心理医生采用,但暗示却是任何心理医生都采用的方法,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正如弗洛伊德在著作《精神分析引论》中所说:“催眠的暗示和精神分析的暗示有下述的区别:催眠术的疗法想要将心中隐事加以粉饰,而分析法则在暴露隐事而加以消除。前者在求姑息,后者在求彻底。前者用暗示来抵抗症候,它只增加压抑作用的势力,求病源之所在;引用暗示,以改变这些矛盾的后果。”也正因为如此,弗洛伊德在认真钻研和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催眠术后又放弃了它。引发矛盾、暴露矛盾、挖掘被遗忘的记忆、增加克服抗力的本领,这便是心理分析法中对暗示的应用,它既不同于催眠暗示那样隐晦,也不同于认知领悟暗示那样明了。所以弗洛伊德称它是一种“有教育意味的暗示”。

心理治疗四大主要流派

心理治疗四大主要流派如下: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对个体的心理问题进行诊疗和干预的技术和方法。常用的心理治疗流派有很多,其中四大主要流派为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现代精神科治疗。
1、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是由弗洛伊德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以深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旨在通过探索患者的潜意识和潜在的内心冲突,帮助患者深入自我,解决精神问题。主要通过自由联想、解释、梦境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讨论,以达到缓解心理痛苦和治疗心理障碍的目的。
2、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强调人类的个性、人的选择自由、自主性和价值观等。该疗法通过协助患者发掘和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目标,促使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疗法较为温和且注重患者和治疗师之间互动和联结 ,突出了治疗过程的意义。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致力于解决负面情绪和离谱行为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强调认知与情绪之间的关系。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重视和认知自己不合理思想,从而改变消极负面的行为和情感反应的方式。
4、现代精神科治疗
现代精神科治疗是一种以一系列标准化技术进行干预和治疗的较新型心理治疗方法。其中包括了药物治疗、电疗、人本派与认知行为派等多个治疗方向。与其他治疗方法不同,现代精神科治疗是一种以客观、标准化,分级分层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
心理治疗的意义
通过心理治疗,人们可以更好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自我,逐渐学会适应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提高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处理能力,从而让自己更加幸福和快乐。

2020心理咨询师考试咨询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精神分析疗法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九月份,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心理咨询师考试咨询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精神分析疗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心理咨询师考试咨询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精神分析疗法
  (一)什么是心理分析疗法。
  心理分析疗法亦叫精神分析疗法,就是把病人所不知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病人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召回到意识范围内,破除潜抑作用,揭穿防御机制的伪装,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这个转变工作,就是心理分析治疗。
  (二)心理分析疗法的一般原理
  形成神经症状的根源是被潜抑到无意识中未能得到解决的欲望,是早年形成的症结。通过心理分析工作,病人能真正意识到并在感情上体验到这是幼年期形成的病根,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病人洞察到以前意识不到的致病原因,症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种洞察叫做"领悟"。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使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就是心理分析治疗的基本原理。
  (三)心理分析疗法的适应证
  用心理分析疗法对癔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神经症,以及性变态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四)应用心理分析疗法须注意的事项
  1.病人要受过适当的教育,能理解医生的解释和说明。
  2.向病人讲明心理分析治疗的时间要长一些,至少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因此,请病人做好准备。
  3.要求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对生活中重要的事暂不做决定,待治疗结束后再考虑。病人必须遵守治疗原则。
  4.要求病人必须随时把浮现在脑子里的任何观念。想法全部说出来。
  5.治疗环境要安静,不能有其他人员在场,以免干扰病人。
  6.治疗前要经过严格的躯体和精神检查。有幻觉。妄想和严重行为紊乱的精神病人,不能进行心理分析治疗。因为他们思维不清,不能理解心理医生的解释。
  (五)心理分析的过程
  心理分析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治疗时期,在正式治疗时要先进行约两周左右的试验性分析和联想,进一步确定诊断,排除分裂症或抑郁类精神病,才能正式进入第一期治疗。第一期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并且维持一个治疗上的同盟关系。病人必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第二期治疗主要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决。病人出现的移情会逐渐发展,医生要适时地予以解释,使病人能区别他和医生之间的治疗同盟,现实和被移植歪曲了的现象,能区别医生的实体和他出自幼儿感情对医生歪曲了的形象。第三期治疗即结尾期,使病人放弃把医生当作替身的态度,放弃医生是移情中幼儿期父母的形象,能承受和医生分离时的焦虑和丧失亲人的痛苦。
  概括地说,心理分析疗法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那些童年创伤。痛苦体验挖掘。暴露出来,变成意识的东西,加以分析。解释。疏导,使患者从心理医生的分析中重新认识自己,并改造自己人格的不足,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以实现治疗的目的。

什么是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是通过对病人的心理进行分析,找到病人内心潜在的心理矛盾,找出病人潜在的疾病原因,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这种疗法是奥地利精神科医师弗洛伊德创立的,是心理治疗疗法中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弗洛伊德认为一些精神病病人,尤其是性格障碍病人和神经官能症病人,其患病的根源在于其幼年心理发育的不正常,或有一些潜在的病人自己未意识到的心理阴影。这些心理上的隐疾对病人的思想行为有潜在的影响,也是病人患病的内在原因。在长大以后,这些心理的疾患虽然在很长时候也许并不能被病人察觉或是被承认,但是它仍然存在并影响着身心健康。而弗洛伊德认为,只要通过一些疗法找出病人的这种潜在的内心矛盾,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症出现的原因,然后使这些心理困扰化解,就能够让由这些心理疾病所导致的病症自然消失。于是他创立了精神分析疗法,而这种精神分析疗法其中又包括移情法,自由联想分析法和释梦法三种方法。
移情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把病人以往的人际情感关系重现,以展示出其内心的痛苦,从而使病人的心理困扰得以解除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常常会让病人把医生当作是以往一些使他产生心理障碍的人,而对医生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反应,如把医生当作是自己的妈妈、老师、亲人、朋友或是仇人。并重现从前的一些让病人不能够忘怀的场景或情绪反应。这样就使得医生对病人的内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通过合理的方法帮助病人解除心理的困扰了。
自由联想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让病人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在十分安静的氛围中把自己所能够想到的东西天马行空的倾诉出来,医生可以在病人的身边和病人进行一些对话和沟通,引导病人把其心里潜在的压抑自己的痛苦和矛盾说出来。在进行这种方法的治疗时病人常常会不知道从何说起,医生要善于弓f导,善于抓住时机,努力找出真正的病因。这种方法的治疗周期也许很长,因为要取得病人对你的完全信任,让他对你说出一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求医生一定要注意引导,并有耐心来倾听。当医生最终找到病人的致病根源的时候,就要帮助病人对它有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帮助病人将内心的障碍宣泄出来、排解出来,最后达到使疾病痊愈的目的。
释梦法
这种方法要让病人了解,无意识的心理障碍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并在主观上去克服压抑,从而恢复正常的生活。而梦境是人的一种无意识的表现,但它体现了那些虽无感觉意识,但是实际上却真实存在的压抑着人的欲望或心理压力。所以,通过对梦的分析,就能够得到病人内心无意识的心理困扰,并能够帮助他们走出这些心理困扰,恢复正常,从而也使疾病得到防治。

精神分析疗法的创立者

精神分析疗法的创立者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流派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有的人说,可能要将之一去掉,可见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性。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精神分析理论的中心概念是无意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和冲突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仍影响着意识,并可表现为神经症症状。
精神
精神又叫心理,心理活动也就是精神活动;精神活动他指的就是人脑在反应客观事物的时候进行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功能活动,是大脑各个部分的一个整合活动。
心理是指人类在符号活动梳理的过程和结果。具体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