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保护水资源
- 2、怎样保护水资源?
- 3、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有哪些
- 4、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 5、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 6、保护水资源内容有哪些?
- 7、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五大措施保护水资源
- 8、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 9、怎样保护水资源?
- 10、水资源保护包括地下水的水量与( )的保护
如何保护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需要提高全面素质,节约用水,绿色生产,拒绝污染。
提高全面素质,节约用水,除企业生产用水之外,还有平常全民的生活用水,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绿色生产,拒绝污染,作为企业应该加大科研力量转变生产模式,走绿色生产道路。
退耕还林,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和保护水资源一脉相承,是不冲突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质优劣,可以有针对性开展退耕还林活动,真正意义上保护环境。企业可以考虑进行企业转型,或者政府加大投资力度进行科研创新,抛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对生产造成的水污染进行净化,并考虑采用循环用水。
水资源重要性
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离不开水,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离不开水。水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发生、发育和繁衍的基本条件。水是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也在岩石的物理风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水是大气的重要成分,虽然大气中仅含全球水量的百万分之一,然而,大气和水之间的循环相互作用,确定了地球水循环运动,形成支持生物的气候。大气中的水帮助调节全球能量平衡,水循环运动起着不同地区的能量传输作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质可以沉降到水体,然后由水输送。
怎样保护水资源?
如下:
水は生命の源であり、水や植物がなければ、动物は灭びる。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植物和动物都将灭亡。
学校でよく手を洗う学生を见ます。蛇口を头から最後まで开けて、こんなにたくさんの水が流れてしまいました。
我在学校经常看到有的同学洗手时,把水龙头从头开到尾,这样白白流掉了很多水。
家で米を洗ったり、野菜を洗ったりする水は简単に舍てないでください。花に水をやります。
在家里洗米、洗菜的水不要轻易倒掉,可以用来浇花。
私は毎日家に帰る途中に小川を通っています。色のついた水が川に入るのをよく见ます。川の中の小さな鱼やエビがなくなり、川には臭いがします。
我每天回家的路上都要经过一条小河,经常看见一些带着颜色的水流进河里,河里的小鱼小虾不见了,河水还带着一股臭味儿。
私は自分自身から始めて、身の回りの小さなことからして、生命を大切にするように一滴ずつの水を大切にします。
我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一,平时要养成节约用水好习惯。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这些很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二,思想里要有惜水意识。不要认为水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不知道爱惜。
三,使用节水器具,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为了省钱,很多人宁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换节水器具。
四,管好水龙头。要经常检查家中自来水管路。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水龙头和水管节头的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请人或自己动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时修不了的漏水,干脆用总开关暂时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龙头,把水龙头的水门拧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样的时间里流失水量也减少一半。
五,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攻关。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有哪些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有哪些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有:
1、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
2、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良好节水习惯。
3、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修复生态环境。
5、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间是有综合利用的特点。
6、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
7、改进设备、加强管理、杜绝浪费。一些设备老化,冒、漏水的现象十分严重,应更新设备,加强管理。
8、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循环利用水。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9、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还可以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10、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保护水资源的几种方法
1.大力发展节水型先进工艺:如采用无水印染工艺,用于法印染代替有水印染,可消除印染污水的排放;采用无毒工艺,如用酶法制革代替碱法制革,便可避免产生危害较大的碱性废水;采用无氰电镀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用非氰化物电解液代替氰化物工艺,可使水中不含有毒物质;在造纸工业方面有些国家已经采用了无污染的氧蒸煮法,就是用氧气、硫酸纳蒸煮木片,产生的废液仅为硫酸盐法的1/10,无色无臭,而且能够循环利用。
2.改进设备、加强管理、杜绝浪费。一些设备老化,冒、漏水的现象十分严重,应更新设备,加强管理.
3.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a.重复用水 b.循环用水 c.闭路循环 d. 生活污水的再生回用
4.加强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回收废水中有用物质;从漂白废液中回收氯化纳;从黑液中提取碱木素、二甲基亚矾,松节油等副产品,则既可使污染源变为生产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又为集中治理创造了条件。
5.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良好节水习惯:如用水完毕随手关掉水龙头,平常洗衣服应用盘洗,而不用水龙头直接冲洗,洗澡最好也要盆浴,而不用水龙头从始至终直接冲洗等。
6.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对于大批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或是其他污水,只有通过以上设备,进行综合处理,以确保使我们有限的水源能充分利用。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1、首先要做到的是在生活中去保护环境,还有要去定时的清理水源垃圾,做到从源头净化水源。
2、禁止乱排乱放:乱排指的是不要往水里排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乱放指的是不要往水里丢垃圾,工业废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水资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3、注意对下水道的修建:建立下水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排水,这个排水当然是排放城市废水,生活废水,所以合理的规划下水道很重要。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仅仅是不污染水,同时我们也要节约用水,世界上缺水的国家很多,珍惜我们使用的每一滴水,做到不浪费。
5、宣传保护水资源的知识,提高居民意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宣传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如社区宣传,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宣传,提高这方面的意识。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回答如下:
1、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
森林有涵养水源、减少无效蒸发及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具有节流意义。林区和林区边缘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开源意义。
2、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间是有综合利用的特点。
水库可以蓄洪,也可以养殖水生动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体还可开辟旅游。水力发电用过的水,可以用于灌溉。
渠系和田间渗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从地下抽出的水,还可以灌区下游重复抽出,重复利用。新疆是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设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关系,等于开辟水源。
3、调水工程。
由于地理、气候特点,地区间水的分配并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丰水区的水调至缺水区,是解决水源不足,开辟新的经济区的有效手段。
4、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
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做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面。
5、发展和推广节水器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万套和大量的其它卫生器具,每年因马桶水箱漏水损失水量上亿立方米。
保护水资源内容有哪些?
保护水资源内容如下:
1、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循环利用水。
2、要树立惜水意识,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3、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
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5、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五大措施保护水资源
1、要动员全社会,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循环利用水。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能警示教育。
2、必须合理开发水能,避免水环境破坏。水能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能开发和地下水开发。
3、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水的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能循环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能的有效利用。
4、进行水环境污染防治,实现水能综合利用。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规则;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
5、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准则,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规则,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能综合利用。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一、积极推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益。1、是严格用水管理。依法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取水许可审批,从源头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分水方案,在黄河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用水定额,实行计划用水。2、是加强农业节水。1998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00多亿元,社会和农民投入600多亿元,重点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农业。全国建设6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1000多个节水示范项目,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3.2亿亩,形成300多亿立方米的年节水能力,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0多亿公斤。建立了近300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在近3亿亩农田中推广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全国农田灌溉面积亩均用水量从1993年的529立方米降至2003年的430立方米。3、是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出台了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有关政策,原国家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于2000年10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工业节水的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先后发布了两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技术、设备(产品)目录》,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鼓励发展节水高效、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1998年的55%提高到2002年的62%。全国各城市加快了城镇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开展了各类节水示范区建设,城市年节水量约38亿立方米。4、是深化水价改革。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布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完善了水价的形成机制和管理手段。2003年全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达到每立方米3.3分,比1991年提高2.3倍,促进了节约用水,供水成本得到一定补偿。城市供水初步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征水资源费,60多个城市实行阶梯式水价,300多个城市开征污水处理费。5、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利部在甘肃张掖、四川绵阳、辽宁大连、陕西西安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展了94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张掖市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产(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运行机制和体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广各项节水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削减了用水量,完成了黑河分水任务,实现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促进下游生态修复的双赢。
二、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修复生态环境。1、是加强水污染防治。“九五”以来,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淘汰关闭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小企业,仅淮河流域1994年以来就先后关停了近5000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和生产线。组织开展了“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及东线工程沿线、北京市、环渤海等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国共设置了760多个监测断面,组成了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建成了11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在重点流域、敏感水域初步建立了环境应急体系,提高了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变能力。到2003年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安排的工程项目已完成32%,全国污水处理总能力达到6626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为42.3%。在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重点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2、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水法》规定批准实施了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七大流域和部分省份按照水功能区定期公布水资源质量状况报告。核定了三峡库区、黄河干流、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及中线水源区等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完成了全国入河排污口普查,加强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组织淮河等流域水污染联防,开展淮河水质监测预报、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3、是采取积极措施,修复生态环境。从1999年起,对黄河流域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在连续5年来水偏枯的情况下,实现干流不断流。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这两个规划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黑河连续几年向下游输水,干涸多年的终端湖泊东居延海出现了36平方公里的水面。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断流20多年的下游河道,从2001年起恢复过流,尾闾台特玛湖水域面积最大达200多平方公里,两岸大片胡杨林复苏,两大沙漠中间的绿色走廊重现生机。实施引江(长江)济太(太湖)工程,缓解了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组织实施了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扎龙湿地补水、引察(察尔森水库)济向(向海湿地)、引岳(岳城水库)济淀(白洋淀)等水资源调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组织开展了全国牧区水利、小水电代燃料、黄土高原淤地坝等工程建设,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启动了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强化了对地下水的保护和超采区的治理。济南市停涌多年的趵突泉实现复涌。苏锡常等超采区实现全面禁采,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显著降低。
三、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1、是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0年,国家启动了全国农村饮水解困项目。5年来,中央安排国债资金98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配套和农民自筹资金90多亿元,累计解决了5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提前完成“十五”计划中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任务。人民群众把这项工程称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2、是加强了水资源配置和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国家“十五”计划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完成了甘肃引大入秦、青海黑泉水库、四川大桥水库、宁夏扶贫扬黄等一大批西部地区重点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500亿立方米。全国年供水能力达到近6000亿立方米。1998年以来,加强了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长江干堤加固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全面加快了淮河灾后重建工作和治淮骨干工程建设,黄河和其他大江大河大湖重要堤防、重点海堤、清淤疏浚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批119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3、是加强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依据《水法》,进一步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行政职能。各地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北京、上海、黑龙江、海南实现了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先后9次实施引黄济津,2次实施从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输水等应急措施,保障了连续5年干旱的京、津地区供水安全。针对近年来干旱缺水的严峻形势,各地加强了水资源统一调配和抗旱工作,保证了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正常用水,维护了社会稳定。4、是加大了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力度。2003年全国工业循环冷却海水利用量达330亿立方米,海水淡化年产量113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量每年达6亿立方米。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普遍加强了雨水集蓄利用。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积极探索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通过完善防洪和抗旱调度方案,科学调度,运用河道、洼淀蓄滞洪水,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回灌地下水。
拓展资料: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缺水人口将增长一倍,40个国家和地区将面临淡水匮乏。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虽然我国也是水资源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保护水资源百度百科
怎样保护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我们因该这样保护水资源:
1,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自觉树立节水意识:用洗菜、洗衣服的水冲厕所,使用节水龙头并养成随手关紧水龙头的习惯。
2,企业生产要实行节能减排,利用先进技术,循环用水,防止水污染。
3,政府要大力宣传,积极倡导,建立全民节水意识,建立建全相关法律以及各种赏罚制度。
4,要有惜水意识,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5,养成好习惯。学会废水的二次利用,可以将洗菜水用来浇花。
3、使用节水器具。农村浇灌安装滴水灌溉设备。
4、查漏塞流, 就生产而言,特别对一些高消耗水的行业,我们要围绕如何优化水系统的运行,如何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
许多人把地球想象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积覆盖水。其实,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水污染资料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开采供人类使用。
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
全球每年水资料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量约为110万亿立方米,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约为42.7万亿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为7300立方米。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平均数已较1970年下降了37%。
水资源保护包括地下水的水量与( )的保护
水资源保护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水量方面应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功能,避免水源枯竭,过量开采。水质方面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维持水质良好状态。
水资源保护的根本目的是防治水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增加森林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治污染,保护水质,建立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体系,实现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是控制水污染。水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如下:
1)减少工业废水污染。减少工业废水污染是水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可通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末端治理等手段加以实现。
2)建设城镇排水系统。城镇排水系统是指对城镇污水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城镇排水系统对于保护城镇区域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管理。除了采用技术手段外,水污染控制还需要通过立法、制定标准等方式强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