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汉朝29位皇帝顺序列表年龄表
- 2、西汉王朝共经历了几代皇帝?
- 3、汉朝的皇帝有几位?
- 4、求汉朝皇帝排位顺序
- 5、汉朝有几个皇帝
- 6、西汉十二位皇帝一览表
- 7、西汉有多少位皇帝
- 8、汉朝皇帝顺序表 汉朝皇帝顺序表是哪些
- 9、汉朝皇帝的顺序
汉朝29位皇帝顺序列表年龄表
1、西汉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2、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3、西汉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4、西汉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4年6月—公元前180年11月)。5、西汉第五个皇帝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11月—公元前157年6月)。6、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7、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8、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蒙古。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汉朝在科技领域也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西汉王朝共经历了几代皇帝?
西汉王朝共经历了12位皇帝
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孺子婴
一共有29个,分别是刘邦、刘盈、刘恭、刘洪、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贺、刘洵、刘奭、刘骜、刘康、刘欣、刘衎、刘秀、刘庄、刘炟 、刘肇 、刘隆 、刘祜 、刘懿、刘保、刘炳 、刘缵、刘志、刘宏 、刘辩、刘协。
一、开平民天子之先河的汉高祖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西汉王朝的开国明君,豁达大度,宽厚仁爱,好谋善听,胸怀大志,不类常人。在沛时,广交英豪,后为泗水亭长。目睹暴秦苛政,遂斩蛇起义,招贤纳
高谏,知人善任,重用三杰,灭秦挫项,五年成就帝业,建立大汉王朝。其用人之道,治国之德,流传后世。传二十四代皇帝,前后达四百多年之久,匹夫崛起而有天下者,自高祖始。
他废除秦刑苛法,约法三章,实行休养生息之国策,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完善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华夏割据之神州大地,终以强大统一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位十二年,崩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三岁,卒葬长陵(今咸阳北)。
二、仁慈的汉惠帝刘盈
西汉孝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前188年)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代皇帝。年六岁立为太子,生性儒弱而仁慈,刘邦晚年拟废之,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以大臣反对而作罢。高帝十二年刘邦去世后继任,时年十五岁。
但大权为吕后掌握,因对母后毒死赵王如意和残害戚夫人不满,故不理朝政,纵情酒色,在位七年,忧郁病死于未央宫,终年二十四岁,葬安陵(咸阳东北三十里)。
三、“文景之治”的开创人汉文帝刘桓
西汉太宗孝文皇帝划(公元前202——157年),高帝第四子,西汉第三代皇帝。高帝十一年立为代王,高帝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死,陈平、周勃设计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为皇帝。
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劝课农桑,减少租赋,废黜收孥相坐律令,免宫奴婢为庶人,募民实边,令民得纳粟拜爵的。
大修水利工程,发展农业生产,克勤克俭,厉行节约。为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驻军北方,迁民驻边,汉朝由此逐渐趋向安定,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繁荣景象,和后来的景帝一起誉为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157年6月已亥日,病死于未央宫,终年46岁,葬霸陵(西安市东三十五里)。
四、治国有方的汉景帝刘启
西汉孝景帝刘启(公元前188~141年),文帝第三子,西汉第四代皇帝,要位期间,继续推行文帝时政策,经济繁荣,国内殷富,府库充实,国库钱积如山,粮堆如天。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晁错建议,
实行削藩。景帝前三年,任用周亚夫于公元前154年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其后又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捐黜其官制,王国官吏由皇帝任免,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后世史学家将其和文景统治时期合称“文景
之治”。公元前141年正月甲子日,病逝于未央宫,在位十六年,终年四十八岁,葬阳陵(陕西陵县西南三十里)。
五、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
西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景帝第三子,七岁时立为太子,西汉第五代皇帝。继位后首创号为“建元”。
政治上继续景帝的政策,颁布“推恩令”,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经济上采纳孔仪等人的主张,将治铁、煮盐收为官营,
充实国家经济实力。兴修水利,大量移民电田,军事上先派卫青、霍去病发动数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北方的威胁,在云贵等省设郡制,加强汉和少数民族的联系。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通往西
方的丝绸之路,使西汉发展到鼎盛时期。公元前87年2月,外出巡视途中得病,遗诏霍光等辅政,2月丁卯日病逝于巡视途中,在位54年,享年71岁,葬茂陵(陕西兴平县东北十七里)。
六、年少英明的汉昭帝刘弗陵
西汉孝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74年),武帝少子,西汉第六代皇帝。武帝在位时立为太子,八岁时武帝死后继位,由霍光辅政,左将军上官杰、桑弘羊与霍光不和,多次设计陷害霍光,并勾结燕王刘日谋杀霍光。
企图政变,被年少弗陵识破,发兵捕杀,避免了一次政变,大臣无不佩服昭帝少年英雄。在位期间,执行武帝时的政策,移民屯边,派兵反击匈、乌的扰乱,保证了边疆的安全。公元前74年癸未日,因患绝症死于未央宫,在位十三年,终年二十一岁,葬平陵(咸阳西北十三里)。
七、励精图治的汉宣帝刘询
西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公元前90~前49年),字次卿,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孙,史皇孙刘进子。刘据因受江充诬陷,为父皇武帝所疑,后被杀害,株连满门,刘询被祖母史家收养,居住民间,深知民间疾苦和吏治得失,又通达黄老刑名之学。
公元前七四年六月昌邑王刘贺被废之后,被霍光等从民间迎入宫中,七月继位,为西汉第七代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人才辈出,平狱缓刑,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广开言路,国泰民安。
又设西域都护,降服匈奴,使西域正式归汉,威震海外。公元前四九年十月,病逝于未央宫,在位二十五年,终年四十二岁,葬杜陵(西安东南十五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君主
汉朝的皇帝有几位?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
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END
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
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END
汉朝一共28个皇帝,1个摄皇帝王莽,具体如下
西汉14个皇帝,1个摄皇帝王莽:
姓名/庙号/谥号/任期
刘邦/太祖/高皇帝/BC202.2.28-BC195.6.1
刘盈/英宗/孝惠皇帝/BC195.6.23-BC188.9.26
刘恭/无/无/BC188.10.19-BC184.6.15
刘弘/无/无/BC184.6.15-BC180.11.14
刘恒/太宗/孝文皇帝/BC180.11.14-BC157.7.6
刘启/圣宗/孝景皇帝/BC157.7.12-BC141.3.9
刘彻/世宗/孝武皇帝/BC141.3.21-BC87.3.29
刘弗陵/神宗/孝昭皇帝/BC87.3.30-BC74.6.5
刘贺/无/无/BC74.7.18-BC74.8.14
刘病己/中宗/孝宣皇帝/BC74.9.10-BC48.1.10
刘奭/无/孝元皇帝/BC48.1.29-BC33.7.8
刘骜/无/孝成皇帝/BC33.8.4-BC7.4.17
刘欣/无/孝哀皇帝/BC7.5.7-BC1.8.15
刘衎/无/孝平皇帝/BC1.10.17-AD6.2.3
王莽/无/无/AD6.2.16-AD9.1.10
东汉14个:
姓名/庙号/谥号/任期
刘秀/世祖/光武皇帝/AD25-AD57
刘庄/显宗/孝明皇帝/AD57-AD75
刘炟/肃宗/孝章皇帝/AD75-AD88
刘肇/无/孝和皇帝/AD88-AD105
刘隆/无/孝殇皇帝/AD105-AD106
刘祜/无/孝安皇帝/AD106-AD125
刘懿/无/无/AD125-AD125
刘保/无/孝顺皇帝/AD125-AD144
刘炳/无/孝冲皇帝/AD144-AD145
刘缵/无/孝质皇帝/AD145-AD146
刘志/无/孝桓皇帝/AD146-AD167
刘宏/无/孝灵皇帝/AD167-AD189
刘辩/无/无/AD189-AD189
刘协/无/孝献皇帝/AD189-AD220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
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END
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
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END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
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
汉朝的皇帝有些是不被历史学家承认的。其实,别的朝代也有类似情形。哪些皇帝不被承认呢?比如那些“废帝”、“少帝”,因为他们几乎没有给历史带来什么影响。所以,汉朝的皇帝,你只要知道如下这些就行:那就是西汉的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加上孺子婴共12位皇帝,东汉的光武、明、章、和、安、顺、冲、质、桓、灵、献共11位皇帝,这样加起来是23位皇帝。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汉朝是24帝,那是各人的看法和取舍不太一样。我习惯照我的理解来记这23位皇帝。一是比较顺口,二是两汉两头两尾有些相似性,比如西汉到哀平间开始衰落,东汉恰好也是到桓、灵年间开始衰落,都是王朝的倒数第二、三个皇帝。希望能帮到你。
29个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
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END
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
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END
求汉朝皇帝排位顺序
西汉皇帝排位顺序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
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
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
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4年6月—公元前180年11月)
第五个皇帝: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11月—公元前157年6月)
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
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
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
第九位皇帝:汉废帝刘贺(公元前74年7月—公元前74年8月)
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8月—公元前48年)
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4年)
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
第十三位皇帝:汉孝哀皇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
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刘衎(公元前1年—公元6年)
第十五位皇帝:汉孺子刘婴(公元6年—公元8年)
东汉皇帝排位顺序第一位皇帝: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
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
第三位皇帝:东汉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
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
第五位皇帝:孝殇皇帝刘隆(公元106年)
第六位皇帝:孝安皇帝刘祜(公元106年—125年)
第七位皇帝:少帝刘懿(公元125年)
第八位皇帝:孝顺皇帝刘保(公元125年—144年)
第九位皇帝:孝冲皇帝刘炳 (公元144年—145年)
第十位皇帝:孝质皇帝刘缵(公元145年—146年)
第十一位皇帝:孝桓皇帝刘志(公元146年—148年)
第十二位皇帝:孝灵皇帝刘宏(公元168年—189年)
第十三位皇帝:少帝刘辩(公元189年)
第十四位皇帝:孝献皇帝刘协(公元189年—220年)
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因为巫蛊之祸受到牵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坐过牢,当过平民,之后才成为皇帝的人,汉宣帝一朝由于对外解决了匈奴的大患,对内国泰民安,一片详和,此时的汉朝处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最强大的时代,达到整个两汉最鼎盛的时期,就是汉宣帝当政期间。 汉明帝刘庄与汉章帝刘炟,两位皇帝共同创立了明章之治,是东汉自光武帝之后的另一个治世,此时的东汉帝国,在明章二帝的统治下,势力达到顶峰,对外解决了匈奴外患与羌人问题,对内开创了各种治世。
求汉朝皇帝排位顺序看来是刘邦第一,然后汉文帝汉皇帝反正就是这些。
我觉得刘秀也很不错,汉朝分西汉和东汉,如果不是刘秀的话,汉朝已经灭亡了,刘秀的功劳也是非常大的,不必刘邦差多少。
刘邦和刘彻之后,汉朝就没有太过于出类拔萃的皇帝了,硬说有的话,那就是东汉的开创者。刘秀其他的在我的印象里并没有太出色的
汉朝的著名君主,刘邦最优秀,其次是汉武帝刘彻,后续的一位当算是刘秀。刘邦跟刘秀同为开国之君,汉武帝刘彻功劳虽大,但是他的雄才大略,更多地体现在西汉国力的强盛基础之上,起点最高,刘邦起点最低,刘秀次之。
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因为他的出现,才得以让汉朝延续了几百年,如果没有他估计汉朝在王莽的时期,已经被终止了,所以他是汉朝一位出类拔萃的皇帝。
刘秀作为刘邦的九世孙,长沙定王刘发的六世孙。因为刘彻“推恩令”推广,刘秀的父亲只是济阳县县令,8岁的时候刘钦病故后便被远在湖北的叔父刘良抚养,从河南再次迁徙务农。王莽篡位后,刘秀的亲哥哥刘縯暗中积累人脉,最终在公元22年骑兵。刘秀骑着牛参加指挥,可见军队装备多么差。
最终,刘秀在昆阳大战中获得战绩,一举成为天下知名人士。其后,刘演被杀,刘秀一方面上疏更始帝刘玄表示谢罪,一方面积蓄力量。实力壮大后,借助绿林、赤眉较量成功摆平各方势力。
在这一过程中,刘秀就连兄长被杀,自身队伍受到极大打压下,仍然可以坦然面对、表面装着诚心诚意地服软。这点在可以与刘邦让项羽煮了自己的父亲、鸿门宴上的装孙子相媲美。
但刘秀比刘邦的优势在于两点:其一,刘秀当时仍有“刘氏天下”的余荫,天下人仍然对“刘姓皇族”带着敬畏之心;其二,刘秀所依靠的乃是地方豪族,而且当时天下各个势力割据,主体仍然是农民起义军,相对于秦末各国贵族之后所支撑的队伍更容易被削平一些。刘秀时代没有项羽那样的“天才将领”。这对刘秀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后来刘秀依赖自己显赫的皇族背景,较高的文化水平,文能治国武能打仗,同时又能驾驭群雄,再造汉室完成统一,并且在他的治理下,使得东汉王朝在初期就恢复到了盛世局面。
刘秀的成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当时民众反莽思汉,纷纷打着兴复刘氏的旗号,起义军与各地豪强以及西汉皇族都不约而同地一边倒拥立西汉后裔为帝,就连庸懦的刘玄、刘盆子、冒充汉成帝私生子的刘子与都能不费吃灰之力当上皇帝,也就是说只要能力不是很差,皇位就能坐稳,何况身为皇族的刘秀是一代明君的料,收拾这样的残局当然是摧枯拉朽般的顺利。
汉朝有几个皇帝
汉朝一共有29个皇帝,其中,王莽和刘玄不算汉朝皇帝。
第1任高帝刘邦 公元前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 公元前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 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 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 公元前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 公元前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 公元前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 公元前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 公元前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 公元前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 公元前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 公元前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
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
西汉十二位皇帝一览表
西汉十二位皇帝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
西汉十二位皇帝一览表:
一、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61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二、汉惠帝刘盈
公元前211--前188年,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惠帝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
三、汉文帝刘恒
公元前202--前157年。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霸陵。
四、汉景帝刘启
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文景之治”。在位十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阳陵,坐东向西。
五、汉武帝刘彻
谥号孝武帝。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公元前一五0年立为太子,公元前一四0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茂陵,庙号世宗。
六、汉昭帝刘弗陵
公元前94--前74年。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七、汉宣帝刘询
谥号孝宣帝,庙号中宗。生于公元前九0年,卒于公元前四九年,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刘据因发动夺宫事败,三子同时遇害,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于民间。公元前七三年戊申岁,霍光等将其从民间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岁。
八、汉元帝刘奭(shì)
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生于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岁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渭陵。
九、汉成帝刘骜
公元前51--前7年。元帝子,元帝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延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5里处)。谥号孝成皇帝。
十、汉哀帝刘欣
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二二年,刘康去世,年仅三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岁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
十一、汉平帝刘衎
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岁,九岁时登基,后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
十二、更始帝刘玄
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被刘秀封为淮阳王,在位3年,被赤眉军勒杀,葬于霸陵。
西汉有多少位皇帝
西汉,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西汉上承秦朝,享国210年,与东汉统称为汉朝。经过汉初文景之治,西汉在汉武帝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域,奠定汉武盛世局面。自汉元帝后,西汉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废西汉末帝,西汉灭亡。
西汉历代共有15位皇帝,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
无 太祖 高皇帝 刘邦 前206 11 沛县丰邑人,刘太公第三子 无 无 孝惠皇帝 刘盈 前195 7 刘邦次子 无 无 (前)少帝 刘恭 前188 4 刘盈长子 无 无 (后)少帝 刘弘 前184 4 刘盈第4子 无 太宗 孝文皇帝 刘恒 前180 23 刘邦第4子 无 无 孝景皇帝 刘启 前157 16 刘恒第5子 建元 世宗 孝武皇帝 刘彻 前141 54 刘启第10子 元光 元朔 元狩 元鼎 元封 太初 天汉 太始 征和 后元 始元 无 孝昭皇帝 刘弗陵 前87 13 刘彻第6子 元凤 元平 无 无 废帝 刘贺 前74 在位27天 刘髆长子 本始 中宗 孝宣皇帝 刘询(刘病已) 前74 26 刘进长子 地节 元康 神爵 五凤 甘露 黄龙 初元 高宗 孝元皇帝 刘奭 前48 15 刘询长子 永光 建昭 竟宁 建始 统宗 孝成皇帝 刘骜 前33 26 刘奭长子 河平 阳朔 鸿嘉 永始 元延 绥和 建平 无 孝哀皇帝 刘欣 前7 6 刘康子 元寿 元始 元宗 孝平皇帝 刘衎 前1 6 中山孝王之子 居摄 孺子 孺子婴 刘婴(王莽摄政) 公元6 4
西汉皇帝顺序表
汉高祖刘邦 -- 汉惠帝刘盈 -- 汉少帝刘恭 -- 汉少帝刘弘 -- 汉文帝刘恒 --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 汉昭帝刘弗陵 -- 汉废帝刘贺 -- 汉宣帝刘询 -- 汉元帝刘奭 --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 汉平帝刘衎 -- 汉孺子刘婴
如果不算前后少帝、海昏侯和孺子婴,自高祖刘邦到平帝刘衎,共有十一位皇帝。
西汉有12位皇帝,不算前后少帝和海昏侯
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至9年1月10日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共211年。也有人把王莽推翻后的更始帝也算作西汉,这样西汉灭亡则是在26年。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西汉皇帝顺序表
汉高祖刘邦 -- 汉惠帝刘盈 -- 汉少帝刘恭 -- 汉少帝刘弘 -- 汉文帝刘恒 --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 汉昭帝刘弗陵 -- 汉废帝刘贺 -- 汉宣帝刘询 -- 汉元帝刘奭 --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 汉平帝刘衎 -- 汉孺子刘婴
汉朝皇帝顺序表 汉朝皇帝顺序表是哪些
1、汉朝皇帝顺序从前至后排序为: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
2、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王莽、汉更始帝刘玄、建世皇帝刘盆子、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北乡侯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弘农怀王刘辩、汉献帝刘协。
3、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史学上分为西汉和东汉,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朝是刘邦开国的,以王莽之乱为界,分为西汉、东汉,也叫前汉、后汉,这与“汉朝”是名实相同的;后来的三国时的蜀国,那是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王室血统”;五胡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前汉、后汉”,则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可以肯定与汉室的刘姓血统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汉朝皇帝的顺序
1、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刘邦本名刘季,出生于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丰县的一个农户家里。刘邦父刘太公刘煓,母刘媪。根据官方史载:刘邦未出生之前,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交合。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太公正好前去看她,见到有蛟龙在她身上。不久,刘媪有了身孕,生下了刘邦。
2、汉惠帝刘盈
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刘盈为吕后所生,虽然比齐悼惠王刘肥年幼,但却是汉高祖的嫡长子,故于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立为王太子。及刘邦称帝后,立为皇太子。
3、西汉前少帝刘恭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父亲是汉孝惠帝刘盈,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
4、西汉后少帝刘弘
与他的前任一样,刘弘同样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与自己的兄弟不同的是,他没有死于吕雉之手,因为吕雉比他死得早了一点。刘弘原名叫刘义,是汉惠帝的儿子,本来被封为常山王,在吕雉废除了刘恭的皇帝之后,他"幸运"的被吕雉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并改名刘弘,当上了皇帝。
5、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对他政绩的充分肯定。文帝名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
6、汉景帝刘启
刘启,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出生于代地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母亲是窦氏。
7、汉武帝刘彻
西汉第七位皇帝,《汉书》评叙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今天我们看他的历史,不能否定他是一个杰出而特殊的人物。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后来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8、汉昭帝刘弗陵
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十四日,汉武帝病逝。二月十五日,刘弗陵登基为帝,是为汉昭帝,封其姊鄂邑公主为长公主,入住皇宫。遵照武帝遗诏,由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 左将军上官桀为其副手。
9、汉朝废帝刘贺
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10、孝宣皇帝刘询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
11、汉元帝刘奭
汉元帝刘奭,生于元平元年(前74年),汉宣帝刘询的长子,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
12、汉成帝刘骜
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13、汉哀帝刘欣
和二年(前7年)三月十八日,汉成帝病故 。四月初四日,十九岁的刘欣继皇帝位,是为汉哀帝。
14、汉平帝刘衎
刘衎,原名刘箕子,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中山孝王刘兴之子。
西汉15个:
姓名-------庙号----谥号
刘邦------ 太祖----高皇帝
刘盈-------仁宗----孝惠皇帝
刘恭-------无------前少皇帝
刘弘-------无------后少皇帝
刘恒-------太宗----孝文皇帝
刘启-------高宗----孝景皇帝
刘彻-------世宗----孝武皇帝
刘弗陵-----睿宗----孝昭皇帝
刘贺-------无------废皇帝
刘病己-----中宗----孝宣皇帝
刘奭-------无------孝元皇帝
刘骜-------无------孝成皇帝
刘欣-------无------孝哀皇帝
刘衎-------无------孝平皇帝
王莽-------无------假摄皇帝
东汉14个:
姓名-------庙号----谥号
刘秀-------世祖----光武皇帝
刘庄-------显宗----孝明皇帝
刘炟-------肃宗----孝章皇帝
刘肇-------无------孝和皇帝
刘隆-------无------孝殇皇帝
刘祜-------无------孝安皇帝
刘懿-------无------前少皇帝
刘保-------无------孝顺皇帝
刘炳-------无------孝冲皇帝
刘缵-------无------孝质皇帝
刘志-------无------孝桓皇帝
刘宏-------无------孝灵皇帝
刘辩-------无------后少皇帝
刘协-------无------孝献皇帝
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高帝刘邦公元前202—公元前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公元前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公元前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公元前73—公元前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公元前48—公元前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公元前32—公元前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公元前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
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25—220年首都洛阳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
刘邦_汉太祖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邦是西汉皇帝。
刘盈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是位年轻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汉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但是仁弱的汉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公元前188年,在位仅仅七年的汉惠帝去世,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刘盈是西汉皇帝。
刘恭
西汉前少帝刘恭(约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4年),汉惠帝刘盈嫡长子,西汉第三任皇帝,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佯为有身,取惠帝与宫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太子之母。刘恭是西汉皇帝。
刘弘
刘弘(?―前180年),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前184年6月15日,继任帝位,即后少帝。前180年9月,吕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阴谋说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废杀了刘弘及他的四个兄弟。朝臣选定代王刘恒(即后来的汉太宗孝文皇帝)作为新皇帝并迎入汉都长安。刘弘是西汉皇帝。
刘恒_汉太宗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
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一、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1、第1任高帝刘邦公元前202—公元前194年在位9年
2、第2任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年在位7年
3、第3任废帝刘恭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4、第4任废帝刘弘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年摄政8年
5、第5任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56年在位23年
6、第6任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公元前140年在位16年
7、第7任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年在位54年
8、第8任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年在位14年
9、第9任少帝刘贺公元前73年
10、第10任宣帝刘询公元前73—公元前48年在位26年
11、第11任元帝刘奭公元前48—公元前32年在位16年
12、第12任成帝刘骜公元前32—公元前6年在位26年
13、第13任哀帝刘欣公元前6—公元1年在位6年
14、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15、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二、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三、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四、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25—220年首都洛阳
1、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2、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3、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4、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5、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6、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7、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8、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9、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10、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11、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12、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13、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14、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扩展资料:
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简介: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
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一、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1、第1任高帝刘邦公元前202—公元前194年在位9年
2、第2任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年在位7年
3、第3任废帝刘恭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4、第4任废帝刘弘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年摄政8年
5、第5任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56年在位23年
6、第6任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公元前140年在位16年
7、第7任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年在位54年
8、第8任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年在位14年
9、第9任少帝刘贺公元前73年
10、第10任宣帝刘询公元前73—公元前48年在位26年
11、第11任元帝刘奭公元前48—公元前32年在位16年
12、第12任成帝刘骜公元前32—公元前6年在位26年
13、第13任哀帝刘欣公元前6—公元1年在位6年
14、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15、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二、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三、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四、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25—220年首都洛阳
1、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2、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3、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4、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5、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6、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7、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8、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9、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10、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11、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12、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13、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14、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扩展资料:
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简介: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
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朝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