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四大凶兽是什么?
- 2、古代神话中有哪四大凶兽?为何被称为“凶兽”呢?
- 3、中国古代四大凶兽
- 4、中国古代四大凶兽?
- 5、中国四大凶兽
- 6、远古四大凶兽都有谁
- 7、中国4大凶兽是什么?
- 8、中国古代四大凶兽
- 9、山海经四大凶兽
四大凶兽是什么?
山海经十大凶兽排名
中国神话四大凶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梼杌。
一、饕餮
饕餮 [tāo tiè]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别名叫狍鸮,其名字可比喻贪婪之徒,人们一般称这种人为“老饕”。饕餮是传说中极为贪食的恶兽,贪吃到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是有头无身,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二、混沌
它的外貌如同狗一样,长着长毛,四只脚,像熊却没有爪子,有眼睛却看不见。它无法移动,有两只耳朵却无法听见,有人知往,有腹部却没有五脏六腑,有肠子却是直的并不弯曲,吃下的食物径直通过;高尚的人走向它,它会抵触他;恶人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三、穷奇
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斗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
四、梼杌
梼杌(táo wù),别名傲狠,中国神话中上古时期的四凶之一。据《神异经》记载,梼杌是生活在偏远西方的怪物,它体格像老虎而毛类犬,毛很长,脸有点像人,腿有点像老虎,嘴巴长有像野猪一样的獠牙,尾长丈八尺,在西方称霸,能斗不退。
扩展资料:
饕餮多指负面形象,但在余光中先生的《当我死时》的“饕餮地图”中,“饕餮”用在此却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人们常说的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被认为描绘的是饕餮的兽面。这种纹饰出现于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早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器上便有。 饕餮在以中国传说或玄幻武侠为题材的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中均有相关形象。
古代神话中有哪四大凶兽?为何被称为“凶兽”呢?
中国神话四大凶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梼杌 ,这四大凶兽长相恐怖分别代表着凶恶、贪食、扬恶抑善,这四种性格品质是人们憎恨的因此逐渐演变成民间神话中的四大凶兽。
古代当中的四大凶兽是混沌,饕餮 ,穷奇和梼杌 ,之所以会被称之为凶兽,因为他们都非常的残暴,吃人。
古代神话的“四大凶兽”,分别是饕餮、梼杌、穷奇和混沌,它们代表的是普遍存在于人身上的“人性弱点”
四名“大恶人”的化身,也就是指三苗、驩兜、共工、鲧,因其作恶多端,不修德,在他们被诛杀后精神不灭成为邪魔,也就是四大凶兽 饕餮、混沌、穷奇和梼杌
《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述是:帝鸿氏之不才子“混沌”、少皞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称“三凶”,加上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称“四凶”。有说法是混沌是驩兜死后的怨气所化,穷奇是共工死后的怨气所化,梼杌是鲧死后的怨气所化,饕餮是三苗或蚩尤死后的怨气所化。所以他们为害人间,被称之为凶兽。
西方以“七宗罪”将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大致归类,以此时刻提醒人们自省,相应的,我国古代神话也有“四大凶兽”,分别是饕餮、梼杌(táo wù)、穷奇和混沌。在颜小二看来,它们作为神话传说中的凶神(凶兽)各具特色,而它们身上展现出来的特色,和西方七宗类似,更像是普遍存在于人身上的“人性弱点”。
比如从饕餮的暴食的形象特色中,颜小二看到了贪婪。
从梼杌傲狠的形象特色中,颜小二感受到了傲慢和愤怒。
从穷奇毁信恶忠的形象特色中,颜小二看到了亲小人远贤臣的荒唐。
从混沌包庇奸邪的形象特色中,颜小二发现了愚顽与野蛮。
那么这些凶兽(凶神)是从何而来的呢?
有朋友猜测,“凶兽”以及相关神话可能是我们的老祖宗为了维系秩序,根据人身上表现出的“弱点”而创造的,以此警惕世人。也有学者指出,这四凶兽的成因可能与不服从舜帝统治被流放的四位部落酋长有关,而凶兽的外貌特征则取材于这四个部落的图腾。另外,从古籍上的记录来看,饕餮是缙云氏之子,梼杌是颛顼之子,穷奇是少皞氏之子,混沌是昔帝鸿氏之子。
无论哪种说法,毋庸置疑的是,这“四大凶兽”的神话流传至今,更多是因这四大凶兽所象征的“人性弱点”千百年来,直击我们“要害”,人与四大凶兽所象征的“性格特性”可以说是斗争了上千年。
于此,在介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神兽”以前,颜小二想问各位一个问题:几千年的文明,我们依旧无法克服人性弱点,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些人性弱点呢?
1、暴食的饕餮关于饕餮,各位应该不算太陌生,颜小二在电影里面看到过好几次饕餮形象,比如《长城》。
而饕餮作为我国古代神话的凶兽之一,其特点大抵便是“暴食”,继而引申为“贪婪”。
关于饕餮,据《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记载: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也就是说,饕餮为缙云氏之子,特点是贪吃、贪财、贪得无厌而不知收敛。
于此,作为四大凶兽之一,饕餮常常被人们喻指“贪得无厌”的人,而“饕餮”本身,或许就象征着人性中的“贪婪”。
2、傲狠的梼杌关于梼杌,作为四大凶兽之一,它的形象特色是傲慢、凶狠,关于它的记录,最早可以从《左传》中找到:
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也就是说梼杌是颛顼之子,傲慢嚣张、性格凶狠。
说通俗些,梼杌作为神话中的凶兽,更多是比喻这样一类性格特色的人:铁石心肠、难以沟通、油盐不进、为人傲慢嚣张、做事十分凶狠,倾向于“暴君”一类的性格。
3、毁信恶忠的穷奇关于穷奇,相关记录可以在《山海经》、《史记》等古籍中找到。
据《史记》记载:
“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也就是说,穷奇作为凶兽之一,是少皞氏之子,性格特色是没有信用、排斥忠良、亲近小人。
有趣的是,《山海经》中记录着穷奇颇具奇幻色彩的毁信恶忠的具体做法。
据记载,穷奇喜欢“掺和”人们的争斗,并会惩罚争斗中的正义方,奖励争斗中的恶人,比如将忠诚的人鼻子咬掉,抓捕野兽送给犯错的人作为“奖励”等等。
于此,我们不难看出,穷奇代表一种“亲小人,远贤臣”的性格特质。
4、愚顽野蛮的混沌关于“混沌”,《史记》中的相关记录是这样的: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也就是说,这里的“混沌”是帝鸿氏的儿子。虽说是帝鸿氏的儿子,可惜不成材,不仅无法像父亲那样成为领导世人的首领,反而善恶不辩、是非不分,助长歪风邪气、包庇奸邪,打压贤善。
因为他好坏不分、善恶不辩,弄得秩序不清、糊涂愚顽的性格,继而被人们称为“混沌”,成为四凶之一。
而“混沌”也在后世喻指“愚顽野蛮”,这里的“野蛮”与社会制度相对应,大抵是在谴责无视甚至违背“社会秩序”、是非不分等扰乱社会的行为。
5、如何看待四大凶兽象征的“人性弱点”?介绍完了四大凶兽,再来说说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与我们共存了几千年的“人性弱点”?
说起“人性弱点”,颜小二想到道家老子的一个经典论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在道家的观念里面,善恶美丑的概念出现,是成双成对的。换句话说,当人们崇尚一种行为的时候,一定出现了与这种行为相违背的现象。
也就是说,当人们崇尚“善”的时候,一定存在需要人们高呼“善”的“恶”。
在这里,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善”和“恶”。
如果这个社会类似乌托邦一般,“善”犹如喝水吃饭一般“理所当然”,那么“善”的概念不会出现,也就没有所谓的“恶”。
也就是说,“善”和“恶”从来都是“相生相克”的,有善就会有恶,无恶的时候,自然也无善。“善”和“恶”单独出现,才是“不正常”。
我们必须接受的是,从我们的社会出现“善”这一概念出现开始,“恶”就已经孕育而生。
于此,如何看待“人性弱点”,或者说如何看待人性的“恶”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在颜小二看来,所谓“恶”的特质,如饕餮的暴食、梼杌的傲狠、混沌的野蛮、穷奇的亲小人远贤臣等等,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毕竟万物生来“为己”,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而万物更享受“唯我独尊”的傲慢、不喜拘束,更不喜逆耳的忠言,这很正常,这没有什么“羞于接受”的,因为这些都起源于万物的“天性”。但是并不是起源于“天性”,就可以“不加克制”。
说白了,四大凶兽象征的人性弱点,更多是人倾向于“自我满足”的特质,拥有这个“特质”很正常,而一味放纵这个“特质”,从必要且合理的自我满足,变成贪婪、傲慢、野蛮、荒唐等等,就“不正常”了,不仅伤人更是害己,而四大凶兽的警惕意义,我想,便在于此。
参考资料:《山海经》、《史记》、《老子》等等。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中国古代四大凶兽
古代四大凶兽是混沌、穷奇、梼杌、饕餮。
1、混沌
混沌又叫做浑敦,整体长得像狗,有眼睛但是看不见,有耳朵听不见,有腹部但是没有五脏,走路的时候脚也不动,因为既混且乱,所以被人们称为混沌。《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混沌”。
2、穷奇
穷奇有能飞的翅膀,喜欢吃人,能够听懂人说话,善于蛊惑人,喜欢制造战争,不喜欢吃死人。据说它专门喜欢吃正义善良的人,在打仗时,他会专门吃正义有理的一方;知道有人忠诚老实会咬掉那人的鼻子;遇见作恶多端的人会馈赠野兽,所以穷奇一般都用来比喻背信弃义的人。
3、梼杌
《左传》中称:颛顼一不才子,傲狠明德,不可教训,因此被百姓称为“梼杌”,最终被舜帝制服并流放,因此梼杌后来都用来比喻态度凶恶,冥顽不灵的人,是一种比较奇特的野兽。
4、饕餮
饕餮是贪欲的象征,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吃,据说它没有身体,因为身体被自己吃掉了。也有传说称饕餮是蚩尤的首级所化,据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他斩首,首级落地后就化成饕餮了。
中国四大神兽
四大神兽是古代中国传说的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属于古代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四兽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颜色代表:东方青色为木,西方白色为金,南方赤色为火,北方黑色为水,中央黄色为土。另有《淮南子》提到五龙之一的黄龙位居中央,乃四兽之长。
中国古代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中国古代四大凶兽?
1、饕餮
饕餮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因为他太能吃,以至于把自己的身体都吃掉了。
它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2、穷奇
上古神兽《山海经·海外北经》描述一笔,北有恶兽,名曰穷奇,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善蛊惑人心,喜制造战争,而厌食死人。
结合天神、怪兽、恶人三位一体,真实面目不可破解的奇怪生物。《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解它称之为北方天神,身体好像老虎骑着两条龙。《山海经·西次四经》则说它长得象牛,叫起来象野狗,长着粗硬而不光滑的毛,还要吃人。
3、_杌
根据《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_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
《左传》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_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敦同沌。此谓舜流放四凶,以_杌况鲧。鲧,禹父。
4、混沌
混沌,即浑敦。其状如犬,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无五脏,行走而足不开。浑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史记.五帝本纪》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混沌。”
章炳麟在《新方言·释言》中说,“混沌”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混蛋。
中国四大凶兽
中国四大凶兽主要:饕餮、混沌、穷奇、梼杌。
1、 饕餮
饕餮,亦有传说为“龙生九子”的九子之一,后来它变成了图腾,刻于各种祭祀用的器皿之上,据《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而据《山海经·西山经》描述:“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2、 混沌
浑敦即混沌,它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据《神异经·西荒经》记载:“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 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混沌。”这里的混沌被塑造成凶恶的形象,它代表无边的黑暗的形象出现,实力更是不凡。
3、 穷奇
穷奇,中国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像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叫声像狗,主要靠食人为生。据《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蜪犬北。一曰从足。”
4、 梼杌
梼杌一般作上古凶兽,后来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人,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语言,天下谓之檮杌。”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神异经》注道:“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
四凶,中国神话传说中由上古时代的舜帝流放到四方的四个凶神。四凶在《左传》和《史记》中均有记载,但是内容却不尽相同。
《左传·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述是:帝鸿氏之不才子“混沌”、少皞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称“三凶”,加上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称“四凶”。
远古四大凶兽都有谁
远古四大凶兽有:饕餮、浑沌、穷奇、梼杌。
一、饕餮
传说轩辕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有云,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太多,最后被撑死。后来,饕餮变成了图腾,刻于各种祭祀用的器皿之上,成为贪欲的象征。
二、浑沌
浑沌,也就是浑敦。传说它又肥又红如火,四翼六足。虽然没有五官,但能熟悉歌舞。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会变得暴力;如果遇到邪恶的人,浑沌会听从他的指挥。浑沌因既混且乱,所以我们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
三、穷奇
穷奇是中国传说中的抑善扬恶的恶神,体型大如牛,长像虎,披着刺猬的皮毛,长着翅膀。但它的叫声和狗很像,以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现场,咬掉有理一方的鼻子;如果有人乱唯作恶,穷奇会抓野生动物送给他,并鼓励他做更多的恶。现在“穷奇”用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
四、梼杌
西方荒野中有一兽,其形状如虎而生有犬毛,毛长二尺,人面而长虎足,猪口獠牙,尾长一丈八尺,常搅乱于荒野之中,兽名为梼杌。据说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现在“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人。
四大瑞兽
神话故事里四大瑞兽是麒麟,凤凰,龟和龙。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凤凰是大家很熟悉的神鸟了,头像鸡,颔像燕,颈像蛇,胸象鸿,尾像鱼,五德之鸟。
龙是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是四灵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改为装饰。
中国4大凶兽是什么?
四大凶兽为饕餮、穷奇、梼杌、混沌。
四大神兽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大神兽是古代中国传说的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属于古代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四兽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颜色代表:东方青色为木,西方白色为金,南方赤色为火,北方黑色为水,中央黄色为土。另有《淮南子》提到五龙之一的黄龙位居中央,乃四兽之长。
扩展资料:
中国四大神兽
四大神兽是古代中国传说的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属于古代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四兽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颜色代表:东方青色为木,西方白色为金,南方赤色为火,北方黑色为水,中央黄色为土。另有《淮南子》提到五龙之一的黄龙位居中央,乃四兽之长。
中国古代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总称为“四大神兽”。
中国古代四大凶兽
中国古代四大凶兽为:浑沌、饕餮、穷奇、梼杌。
1、浑沌
浑沌,也作混沌,或浑敦。传说它有着肥圆的形状、火一样的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
还有一种说法称浑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了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若是遇到了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2、饕餮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指饕餮。《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3、穷奇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另外一种说法说穷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训》:”穷奇,广莫风之所生也。”高诱注曰:“穷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两龙,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岛上全身火红,状如牛的怪兽就是穷奇。
4、梼杌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两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杌。”另有一说是神名,《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於丕山。”另外有一本战国时的书名叫《梼杌》是专门记载楚史的史书。
山海经四大凶兽
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凶兽,分别是指四名神人的死后化身,即三苗、驩兜( huān dōu )、鲧(gǔn)与共工,因其作恶多端,不修德,被贬下凡间变成。分别对应:饕餮(tāo tiè),混沌,梼杌(táo wù)和穷奇。
混沌:
《神异经》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 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混沌。"
穷奇:
《神异经》云:"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言此为大恶之兽。
梼杌:
《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
饕餮: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