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鸮怎么读,鴞这个怎么读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1 06:53:22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鸮”怎么读?音是什么?


鸮【xiāo】
部首:鸟
释义:〔鸱鸮〕见“ (鴞)鸱”。
【名】 鸟名。俗称猫头鹰〖owl〗。如:鸮鸟(猫头鹰);鸮炙(火烤的鸮鸟肉);鸮音(鸮鸟的声音,指恶狠或凶暴的人)
相关词语:
1.泮鸮 [ pàn xiāo ]典出《诗·鲁颂·泮水》。谓泮林中的猫头鹰,食泮林之桑葚,可变其丑音。比喻可以感化者。
2.鸮响[ xiāo xiǎng ]鸮鸟的叫声。比喻恶人的叫嚣。
3.鸮心鹂舌 [ xiāo xīn lí shé ]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4.鸮鸟生翼 [ xiāo niǎo shēng yì ]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 比喻忘恩负义。
5.见弹求鸮 [ jiàn dàn qiú xiāo ]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鸮怎么读?

鸮读作:xiāo,声母x,介母i,韵母ao,声调一声。
部首鸟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10画
五笔KGNG,仓颉RSPYM
释义:〔鸱鸮〕见“鸱”,古书上指鹞鹰:鸱张。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泮鸮[pàn xiāo]
泮林中的猫头鹰,食泮林之桑葚,可变其丑音。比喻可以感化者。
2、鸮鸣[xiāo míng]
鸮鸟鸣叫。亦借指恶声。
3、鸮子[xiāo zǐ]
指春秋越范蠡。
4、钦鸮[qīn xiāo]
即钦。
5、鸮鸟[xiāo niǎo]
《聊斋志异》十二卷篇目,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

号鸟怎么读?

鴞 xiāo
〈名〉鸟名。俗称猫头鹰。
如:鸮鸟(猫头鹰);鸮炙(火烤的鸮鸟肉);鸮音(鸮鸟的声音,指恶狠或凶暴的人)
同音字









hao niao 分别是第二声第三声
一、鸮的读音:xiāo
声母:x
韵母:ao
音调:一声
二、汉字释义:
鸟名。俗称猫头鹰。如:鸮鸟(猫头鹰);鸮炙(火烤的鸮鸟肉);鸮音(鸮鸟的声音,指恶狠或凶暴的人)。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部首:鸟
五、相关词组:
鸮子、鸮炙、钦鸮、狍鸮、鸮鸣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竖、横折、横、横、竖折折钩、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二、词语释义:
1、鸮子
指春秋越范蠡 。
2、鸮炙
谓炙鸮鸟为食。
3、钦鸮
即钦。
4、狍鸮
神话传说中的兽名。
5、鸮鸣
鸮鸟鸣叫。 亦借指恶声。

鸮怎么读

拼音:xiāo。部首:鸟。笔画:10。笔顺:竖、横折、横、横、竖折折钩、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鸮是形声字,繁体写作“鴞”,从鸟号声,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总称,亦称鸱鸮、鸱鸺、土枭、山鸮、鸟等。因声音凄厉,古人也以猫头鹰为恶鸟,《毛传》,“鸮,恶声鸟也”。
组词:钦鸮、鸮子、鸱鸮、鸮王、狍鸮、泮鸮、鸮音、枭鸮、鸮响、鸮鸣、鸮张、鸮炙、鸮鸟生翼、鸮心鹂舌、鸮啼鬼啸、见弹求鸮。
古籍解释:
《唐韵》《集韵》《韵会》于娇切,音猇。《说文》鴞鸱,鸋鴂也。《尔雅·释鸟》鸱鴞,鸋鴂。《郭注》鸱类。《孔疏》陆玑云:鸱鴞,似黄雀而小,幽人或谓之鸋鴂。《埤雅》鴞大如班鸠,绿色。《诗·陈风》有鴞萃止。《毛传》恶声鸟也。
又《鲁颂》翩彼飞鴞,集于泮林。
又名鵩。《巴蜀异物志》鵩鴞体有文色,俗因形名之曰鵩。

鸮字怎么读?

鸮 xiāo
<名>
鸟名。俗称猫头鹰 [owl]。如:鸮鸟(猫头鹰);鸮炙(火烤的鸮鸟肉);鸮音(鸮鸟的声音,指恶狠或凶暴的人)

xiāo
<名>
鸟名。俗称猫头鹰 [owl]。如:鸮鸟(猫头鹰);鸮炙(火烤的鸮鸟肉);鸮音(鸮鸟的声音,指恶狠或凶暴的人)
xiāo ㄒㄧㄠˉ
〔鸱~〕见“
(鴞)鸱”。
郑码:JAZR,U:9E2E,GBK:FB5E
笔画数:10,部首:鸟,笔顺编号:2511535451
鸮,拼音是xiāo。
xiāo的声母是x,韵母是iao,音调一声。
一、释义
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总称,亦称鸱鸮、鸱鸺、土枭、山鸮、鸟等。因声音凄厉,古人也以猫头鹰为恶鸟。
二、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形声;从鸟、号声。
三、说文解字
鴞,鸱鴞,寕鴂也。从鸟,号声。
白话文释义:鸮,鸱鸮鸟,也叫鸋鴂鸟。字形采用“鸟”作边旁,采用“号”作声旁。
四、汉字字源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鸱鸮 [ chī xiāo ]
鸟,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种类很多,如鸺鹠、猫头鹰等。
2、鸮张 [ xiāo zhāng ]
鸮鸟张翅。比喻猖狂,嚣张。
3、泮鸮 [ pàn xiāo ]
谓泮林中的猫头鹰,食泮林之桑葚,可变其丑音。比喻可以感化者。
4、鸮鸣 [ xiāo míng ]
鸮鸟鸣叫。亦借指恶声。
5、鸮王 [ xiāo wáng ]
鸮鸟之王。比喻凶狠专横的统治者。

鸮怎么读?

鸮xiao,读一声
读作:[xuě xiāo]。
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现在用来命名鸮形目猛禽,该目猛禽均为夜行性鸟类,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现存约140种,其中体型最大者是雕鸮,常见的种类有长耳鸮、短耳鸮、仓鸮、草鸮、雪鸮等。
而雪鸮(学名:Bubo scandiaca)是鸱鸮科的一种大型猫头鹰,头圆而小,面盘不显著,没有耳羽簇。嘴的基部长满了刚毛一样的须状羽,几乎把嘴全部遮住。虹膜金黄色,嘴铅灰色或角褐色,爪基灰色,末端黑色。
雌鸟和雄鸟相似,通体亦为白色,但头部有褐色斑点,背有暗色横斑,腰具成对褐色斑点,胸腹和两胁亦具暗色横斑。尾具3-5对褐色横斑。其余似雄鸟。幼鸟和雌鸟相似,而且横斑更显著。

鴞这个怎么读

鴞这个怎么读?
鴞,读音:[xiāo]
鸮是脊椎动物亚门、鸮形目动物,是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现在用来命名鸮形目猛禽,该目猛禽均为夜行性鸟类,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现存约140种,其中体型最大者是雕鸮,常见的种类有长耳鸮、草鸮、短耳鸮、仓鸮、雪鸮等。鸮可治噎食,惊痫,鼠瘘,恶疮。

号鸟鸮怎么读

鸮读音xiāo。
基本解析:
1、是形声字,繁体写作“鴞”,从鸟号声,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总称,亦称鸱鸮、鸱鸺、土枭、山鸮、鸟等。因声音凄厉,古人也以猫头鹰为恶鸟,《毛传》,“鸮,恶声鸟也”。
2、别名猫头鹰、鸱鸺,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现在用来命名鸮形目猛禽,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鸮的种类及分布:
鸮现存约140种,多数鸮头部宽圆,脸部扁平,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罗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被有蜡膜,且多被硬羽掩盖。它头的活动范围达270°,并可在夜间视物。主要以鼠类为食。除了北极地区以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鸮的食物:
以动物为食,一些体形较小的如角鸮属Otus嗜食昆虫、兼食鼠,渔鸮属Ketupa吃鱼等水生动物,而大多数鸮类主食或专食鼠类。其嗉囊具有消化能力,常将猎物整个吞下,待消化后将不能吸收的皮毛骨头几丁质等残渣混成团状吐出,称为“食丸”“唾余”。
主要品种科别:
1、草鸮科:
草鸮科头骨狭长,面盘心形似猴,常被称为“猴面鹰”,腿较长。草鸮科有2属12~17种,中国2属3种。其中栗鸮属仅2种,分别分布于非洲和亚洲南部,草鸮属10~15种,其中很多种分布于偏僻的岛屿上以及澳洲等地。
另一些则分布广泛,其中仓鸮在世界各个大陆都能见到,但在我国境内分布局限,我国境内更常见的是草鸮。
2、鸱鸮科:
鸱鸮科头骨宽大,腿较短,面盘圆形似猫,常被称为“猫头鹰”。鸱鸮科种类较多,体型大小不一,习性也较多样化,有些以鱼为食,有些则白天也出来活动。有些种类有耳簇,如长耳鸮,有些种类面盘不显著或缺失,看上去似鹰,如各种鹰鸮。
鸱鸮科在澳洲仅以各种鹰鸮为代表,其中猛鹰鸮是体型最大的一种,也是澳洲唯一特有的鸮,性情比较凶猛,可以捕食较大的动物。鸱鸮科从北极到热带都有分布,约28属133种,我国有11属23种。

鸢、鹫、鹞、鹗、鸮、鸺鹠怎么读

鸢yuān 部首:鸟 部外笔画:3 总笔画:8
鹫jiù 部首:鸟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7
鹞yào 部首:鸟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鹗è 部首:鸟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鸮xiāo 部首:鸟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鸺xiū 部首:鸟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鹠liú 部首:鸟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