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内寿一,当年二战期间侵占东南亚地区的日本将领最后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1 03:43:04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寺内寿一简介_寺内寿一生平_寺内寿一和冈村宁次

中文名:寺内寿一
外文名:てらうち ひさいち
国 籍:日本
民 族:大和族
出生地:山口县

出生日期:1879年8月8日

逝世日期:1946年6月12日
职 业:军人
毕业院校:陆军士官学校
主要成就:攻占华北,占领东南亚
军 衔:元帅陆军大将
寺内寿一—— 元帅陆军大将
  寺内寿一(Terauchi Hisaichi),旧日本帝国元帅陆军大将、伯爵(继承父位)。首相寺内正毅长子,二·二六事件后以铁腕整肃陆军,卢沟桥事件后任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一再突破大本营的限制,占领华北全境,1941年任南方军总司令,统率25万日军5个月占领了东南亚全境,晋封元帅。1944年以后其西线缅甸被英军占领,东线菲律宾被美军突破,1946年作为甲级战犯嫌疑在新加坡监狱押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前病死南洋。

寺内寿一“剖腹质问” 闹得广田弘毅不得不辞职

  寺内寿一:寺内寿一“剖腹质问”事件是什么? 寺内寿一1879年8月8日出生在日本山口县一个极有名望和势力的世袭贵族家庭。
  寺内寿一父亲寺内正毅伯爵是明治元勋,曾任教育总监、陆相、驻朝总督、首相等职。他出生的时候,他父亲还只是个小少佐。
  寺内寿一爷俩都是典型的日本男人体型:头重脚轻、五短身材,长得也极为相似。
  1936年11月,帝国议会议事堂竣工。
  1937年1月,在这个新落成的议事堂发生的一场剑拔弩张的“剖腹质问”,当时年届七旬的浜田国松发言指出:“军人不应该干政,站在军队立场进行政治,很危险。 ”

  陆军大臣寺内寿一气得满脸通红站起来答辩,他义愤填膺地说道:“我认为浜田国松议员得质问有辱军方!”
  对此,浜田国松议员针锋相对,咄咄逼人地质问寺内寿一:“我的发言哪处有侮辱军队的部分,你指出来!”并且公开叫板:“可以查速记记录,如果我发言里真有侮辱军队的语言,我将当场剖腹向你谢罪。但如果没有,你要剖腹!”
  当时的浜田国松已经年届七旬,是一位当了30年议员的长老级人物,还担任过众议院议长。
  但是由于军部的横暴,人们噤若寒蝉,国民的不满意已到了相当程度。
  因此,“剖腹质问”在国民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为议会投下了波纹。
  议会不得不休会两日。到头来,寺内寿一也没有剖腹的勇气,却闹得广田弘毅内阁不得不总辞职。

当年二战期间侵占东南亚地区的日本将领最后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说起二战时期的日本,在肆掠了大半个中国后,又开始到太平洋与东南亚去折腾了。当年的日本士兵就算为了天皇去死也是一间令他们感到无比幸福的事情。于是便在短短的半年了横扫东南,偷袭珍珠港,把太阳旗插得整个大洋洲,东南亚地区到处都是的。而这些当年横扫东南亚的日军将领都是谁呢?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曾任首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在中国大肆烧杀的寺内寿一(1879—1946)大将,开始配合山本,全面指挥陆军侵略东南亚,当时他的身份是裕仁天皇钦命的南方军总司令官。这家伙乃显贵之后,他爸寺内正毅元帅是明治天皇麾下重臣,当过教育总监、陆军大臣、首相等职,还顶着一个伯爵的贵族头衔。寺内寿一很为爹争光,也混上了元帅(当时日本最高军衔是大将,元帅是荣誉称号)。
寺内寿一的南方军总部设在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原是法国殖民地,1940年法国投降纳粹德国没多久,作为德国盟友的日本就把法国的殖民地都拿下了。对日本来说,偷袭珍珠港就意味着和整个西方世界作对(德国和意大利除外),终于到了把美国、美国和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都包圆的时候了。当时的东南亚,除了被日本早就拿下的法属印度支那(即越、老、柬三国),还有属于英国地盘的缅甸、马来亚(战后独立改版,变成了马来西亚,所属的一些地盘有变化)和新加坡、属于美国地盘的菲律宾和属于荷兰地盘的印度尼西亚,唯有泰国是独立的。
寺内寿一的南方军由四大军团组成——进攻菲律宾的第十四军;进攻缅甸的第十五军;进攻印尼的第十六军;进攻马来亚和新加坡的第二十五军。指挥这四大军团的司令和他们的上司寺内寿一一样,也都是侵华战争中的嚣张鬼子。
侵占菲律宾的第十四军司令官叫本间雅晴(1887—1946),陆军中将。这家伙英语很牛,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当过驻英武官,参加过英王加冕典礼,平时爱好写诗。侵华战争中他当过第二十七师团长,参加攻占武汉。又当过台湾军司令官,还写过军歌。很奇葩的是,此人在生活中男女通吃,无论女优还是男优,他都有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于1942年1月2日攻占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接着攻占菲律宾巴丹半岛,驻菲美军被打得飞机毁光、大兵全投降,驻菲美军司令直接被踹飞到澳洲,但是,没能活捉这位美军司令让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很不爽。当时本间雅晴和东条英机绝对打死想不到,他们的这位狼狈不堪的手下败将,会在数年后反杀成功,占领日本,要了他们的命!这位美国佬的名字叫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攻占缅甸的第十五军司令官叫饭田祥二郎(1888—1980),也是陆军中将。这家伙在侵华战争中任第一军参谋长、台湾混成旅团长等职,曾在山西和河南作战,还参加攻占海南岛。他不但打仗比较凶狠,而且擅长忽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把东南亚唯一不是西方殖民地的泰国忽悠成了日本的同盟小弟,接着从泰国去打缅甸。1942年3月8日,饭田迅速攻占缅甸首都仰光,缅甸的英军不堪一击、稀里哗啦,挂了一万四,而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也在一片悲戚中被迫退却。4月,国际援华的通道滇缅公路被日军掐断,5月,缅甸全境沦陷。
攻占印尼的第十六军司令官叫今村均(1886—1968),还是陆军中将,但后来升为陆军大将了。这家伙小时候身体不好,上学时还尿床,后来效忠天皇,一腔热血,身体也正常了,而且在陆军大学毕业时成绩是全校第一。侵华战争中,他当过第五师团长,在广西作战。后来调到东京担任教育总监本部长,奉东条英机的命令制定《战阵训》——给新兵洗脑,让他们为天皇去死,决不投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今村均率军于1942年2月初—3月12日攻占爪哇岛,横扫印度尼西亚群岛,这地儿可是石油资源丰富呀,日军乐坏了,而荷兰军队呢,喊着女王万岁的口号毅然投降了。想那荷兰本土都被希特勒灭了,哪还有心思保护海外的地盘呢?
四大军团中人气最大的一位就是进攻马来亚和新加坡的第二十五军司令官山下奉文(1885—1946)大将。这家伙是当时日本人中少的大汉,身高1.74米,体重90公斤(后又涨到近100公斤),骑马时间不能长,因为战马扛不住他那夸张的身躯。侵华战争中他当过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第四师团长,大肆讨伐抗日游击队,四处烧杀。不过东条英机一直不待见他,因为他上学时比东条成绩好多了,而且和东条政见不和,东条从来都是小心眼。生活中山下对女性比较温柔,对老婆、小姨子、还有高级军官俱乐部的女招待们都比较重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山下率军在马来半岛登陆,迅速突破英军防线,英军被打了个晕头转向。1942年1月7日,山下攻占马来亚首府吉隆坡,2月15日又拿下了被英国人视为命根子的新加坡。在逼迫驻守新加坡的英军投降时,山下对英军司令帕西瓦尔大吼:降还是不降?Yes还是No?帕西瓦尔吓得赶紧率领13万英军走进日军战俘营。其实英国佬根本不知道,山下的部队只有1万多人,而且快要弹尽粮绝了!马来亚、新加坡之战被誉为日军有史以来最大的陆战胜利。从此山下奉文得了个马来之虎的绰号。裕仁天皇也颁布敕谕对攻占新加坡的皇军使劲夸奖。
虽然日军横扫东南亚时异常神速、十分欢腾,但没多久,他们就彻底悲剧了。回过味来的美国人开始反杀,在太平洋战争的一系列陆海空大战中,日军连遭惨败,最终日本本土也被炸得稀烂,还挨了两颗原子弹。那么,横扫东南亚的日军司令们结局如何呢?
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在1945年8月天皇宣布停战后,心理很不情愿,但又必须听天皇的话,只能放下武器,战后他被关在新加坡监狱,但没多久就于1946年6月病死了。攻占新加坡的山下奉文在1944年奉命防守菲律宾,但被麦克阿瑟打败,马来之虎虎落平阳。日本投降后,他在马尼拉军事法庭受审,被判处绞刑,1946年2月被处决。同样被麦克阿瑟干掉的还有攻占菲律宾的本间雅晴,对老麦来说,这家伙当初痛揍了自己,更得弄死。在马尼拉受审的本间雅晴在1946年4月被处决。相比于山下和本间,饭田祥二郎和今村均的结局要好多了,还都挺长寿——今村均在日本投降后被澳大利亚军事法庭判了10年,1954年刑满出狱,活到了1968年,时年82岁。饭田在日本战败投降前被编入了关东军,结果苏联对日宣战,秒了关东军,他被苏军关到西伯利亚,不过五年后就给放出来了,一直活到了1980年,时年92岁。

马来亚战役的战争将领

寺内寿一(1879年-1946年6月12日),第18任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的长子,日本军人,政治家,伯爵,二战甲级战犯。1899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加入日本陆军。曾经派往德国工作,曾任军事学院讲师,过后担任第五军团司令、朝鲜军参谋长及台湾军司令官。1935年10月升为将军,两年后任广田弘毅首相内阁中的陆军大臣。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在他的指挥下,日军由北平一路攻下山西、陕西、甘肃,直取兰州。在平型关战役中遭到中国八路军林彪部沉重打击的板垣师团是他的部下。1941年11月6日,寺内寿一任南方派遣军总司令,开始执行由山本五十六策划的太平洋战争计划,山下奉文即是其属下。他与山本五十六的海军联合舰队相配合,发动了震动世界的太平洋战争,从越南西贡直捣新加坡。日军占领整个东南亚之后,把南方派遣军总部设在新加坡。寺内寿一升为元帅,于1944年5月把总部转移到菲律宾,由于受到同盟国反攻的威胁,再把总部转移到越南的西贡。1945年4月10日,寺内寿一在接到缅甸被同盟国军队收复的消息后患中风,无法在1945年9月12日来新向联军最高统帅蒙巴顿勋爵投降,令板垣征四郎代表他出席签署投降书。1945年11月30日在西贡亲自向蒙巴登勋爵投降,关押于马来亚半岛的柔佛州。1946年年6月12日因脑溢血死于柔佛州冷金当时的战犯关押处--英国人的喜京斯别墅,死时68岁

寺内寿一的贵族勋臣

寺内寿一(てらうち ひさいち),1879年8月8日出生在日本山口县一个极有名望和势力的世袭贵族家庭。父亲寺内正毅伯爵是明治元勋,曾任教育总监、陆相、驻朝总督、首相等职。他出生的时候,他父亲还只是个小少佐。这爷俩都是典型的日本男人体型:头重脚轻、五短身材,长得也极为相似。寺内寿一虽然是名门之后,但同样接受了一整套严格的军事教育。曾就读于东高师附属中学校、东京成城学校。1899年11月21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1期步兵科,翌年6月22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任近卫步兵第2联队附。参加日俄战争,任近卫步兵第1旅团副官。战争结束后入陆大21期学习,华族子弟中能像他这样考上陆军大学校的可不多。1909年12月3日毕业。1911年晋少佐,近卫师团参谋,参谋本部部员,1913年,寺内寿一获得赴德机会,任驻维也纳陆军副武官。他一面工作,一面积极研究德国陆军。回国后他父亲权势正盛,使他能够在参谋本部和近卫师团两个要害部门之间跳来跳去,1919年7月,寺内寿一被任命为近卫第三联队联队长,同时晋升大佐军衔。同年,父亲病逝,寺内寿一失去父亲的荫庇,进入自己独立发展的阶段。1919年12月袭爵(伯爵)。1924年2月4日晋升陆军少将、步兵第19旅团长,第1师团司令部附,朝鲜军参谋长,独立守备队司令官,第5师团长(九一八事变),第4师团长,1933年,日本大阪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因闯红灯与交警发生冲突,结果事态越闹越大。最终,时任师团长的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毅然决然地带领广大师团官兵捣毁了大阪警察署,史称“大阪Go-Stop事件”。 后转任台湾军司令官,1935年10月30日晋升陆军大将﹑军事参议官。

寺内寿一的埋骨南洋

1945年初以后,南方军与日本本土的战略联系被彻底切断,全军再也无法获得人员和物资补给。寺内寿一还妄图顽抗,他重新进行部署,企图通过收缩兵力来独立抵抗盟军。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停战后。寺内寿一虽心有不甘,却又不得不命令全军“承诏必谨,誓安圣虑”,9月12日,寺内寿一委派第七方面军司令官板垣征四郎大将代表自己和南方军在新加坡签订投降书。投降后的寺内寿一作为战犯嫌疑被关押在新加坡监狱。1946年6月12日,双手沾满侵略鲜血的寺内寿一服刑期间死于消化系统癌症,埋骨南洋。没有像畑俊六一样被送上东京去审判。他死后,日本战俘决心为他们的元帅修一座符合身份的豪华坟墓,他们以修建营房为名,秘密采集石料,一夜之间把巨大的石碑树立起来,并用钢筋水泥加固。其行动之迅速和秘密使英国人为之大为震惊并气急败坏,寺内寿一的坟墓坐落于新加坡,采用柔佛(今属马来西亚)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浸染了日本军人血迹的石料筑成,据称这座石山上曾发生过日军和英澳联军的激战。

东条英机和寺内寿一谁的军衔大?拜托了各位 谢谢

寺内寿一1935年10月30日晋升陆军大将,1941年任南方军总司令,统率25万日军5个月占领了东南亚全境,晋封元帅。 东条英机1933年3月,东条英机被任命为陆军少将,1936年12月1日 ,东条英机被晋升为陆军中将,1941年10月17日下午,日本天皇召见东条英机,晋升其为大将,诰命他以现役军官身份担任首相出面组阁,并身兼陆相。 就其职位而言,东条英机比寺内寿一要高,但是寺内寿一是皇室,拥有伯爵封号,是寺内正毅之子,因而得以晋升元帅军衔,所以论军衔,寺内要高。
军衔的话 应该是寺内寿一大,因为寺内寿一是元帅,而东条英机是陆军大将 不过比官阶的话就 是东条英机大,因为东条英机不仅是首相还身兼外相和陆海相 简单点说东条英机是总参谋长,陆军的最大头子,第一人

寺内寿一的南方作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随着战线的越来越长,兵力愈显不足,同时国内资源匮乏,难以维持持续的战争消耗。东南亚以及南太平洋的诸群岛拥有丰富资源,因而日本大本营企图南进,摆脱战争危机。 1941年9月6日,御前会议制定了《帝国国策施行要领》。并于11月5日最终通过了该要领,决定“帝国为保全自存自卫,不惜与美(英、荷)作战”,将“南进”方针定为下一步国策行动的主要目标,担负准备和进行南方作战的重臣即是寺内寿一。1941年11月6日,大本营正式组建南方军作为南方作战的战略兵团,统辖11个师团25万人。裕仁天皇钦命寺内寿一为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的主要任务是“与海军共同协力,以主力集中于印度支那、华南、中国台湾、西南诸岛及南洋群岛方面,准备攻占南方要域”。太平洋战争初期,南方军进展迅速,兵分四路作战,山下奉文的25军沿马来半岛——新加坡方向,本间雅晴的14军沿菲律宾方向,饭田祥二郎的15军沿缅甸——泰国——印度方向,今村均的16军沿爪哇方向。不到半年时间,南方军即侵占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南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攻占了10倍于日本本土、拥有富饶自然资源和1.5亿人口的大片土地。同时,日方损失甚微,包括海军在内,仅伤亡15000人,损毁飞机380架,驱逐舰4艘。 1943年6月21日,寺内寿一被授予“元帅”的称号。他和父亲成为日本陆军仅有的父子大将,父子元帅。本来还很有可能成为父子首相的。1944年东条英机下台后米内光正曾推荐寺内寿一担任首相,但内大臣木户幸一以其尚在前线很难回来为由否决(后来米内又推荐了小矶国昭任首相)。日军占领整个东南亚之后,把南方军总部设在新加坡。后来准备对美决战,于1944年5月把总部转移到菲律宾,可是由于英军反攻缅甸,再把总部转移到越南的西贡。1944年以后,盟军的反攻已经很强劲,在西方,南方军进行英帕尔会战失败,缅甸方面军河边正三和15军司令牟田口廉也统统被撤换,换上了的是号称机器人次官木村兵太郎更差(这个家伙在跟东条当副官的时候和机器一样只知服从而无头脑)根本挡不住英军名将威廉·约瑟夫·斯利姆的攻势,在敏铁拉会战惨败,完全丢了缅甸。寺内寿一得到消息后当场气的中风。在东方,寺内的爱将山下奉文进行的菲律宾决战也由于所谓的台湾海空战大捷的虚假战报引发的天皇瞎指挥而惨败,只得退入山区对美军麦克阿瑟部进行进行持久抵抗。

寺内寿一的三年赋闲

未达到目标的寺内寿一闷闷不乐地回到中国大陆,继续当他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1938年底,不断侵略扩张的日军先后攻占了武汉和广州两个重要城市,以及华北、华中、华南的许多领土,东京大本营为了掌控整个战局、发动更大的侵略战争,着手对在华日军的部署进行了新的调整。11月25日,寺内寿一离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回国出任军事参议官。

日军杉山元元帅和寺内寿一元帅哪个厉害

水平其实差不多。只不过对手不同。和八路军交手,哪位日本将军取得便宜的?而战争初期攻击东南亚,又有哪个日本将军不捷报频传的?
都没听过。不觉得日本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将领。除了海军印象深一点。空军也有一定水平。
寺内寿一比较厉害
杉山元亲自组织的三次治安肃正作战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下连吃败仗,黄土岭伏击战中“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被击毙,陈庄歼灭战中被八路军120师贺龙部、雁宿崖伏击战中被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部队歼灭第八旅团、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各一部及伪军若干,既损兵又折将,因而被日本国内讥为“笨蛋元帅”。
1935年10月升为将军,两年后任广田弘毅首相内阁中的陆军大臣。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在他的指挥下,日军由北平攻下山西。在平型关战役中遭到八路军林彪击败的板垣师团是他的部下。
1941年11月6日,寺内寿一任南方军总司令,开始执行由山本五十六策划的太平洋战争计划,山下奉文即是其属下。他与山本五十六的海军联合舰队相配合,发动了震动世界的太平洋战争,从越南西贡直捣新加坡。
日军占领整个东南亚之后,把南方军总部设在新加坡。寺内寿一升为元帅,于1944年5月把总部转移到菲律宾,由于受到同盟国反攻的威胁,再把总部转移到越南的西贡。1945年4月10日,寺内寿一在接到缅甸被同盟国军队收复的消息后患中风,无法在1945年9月12日来新向联军最高统帅路易斯·蒙巴顿勋爵投降,令板垣征四郎代表他出席签署投降书。1945年11月30日在西贡亲自向蒙巴登勋爵投降,关押于马来亚半岛的柔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