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劫掠,劫掠的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1 03:32:19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劫掠的意思拼音

劫掠拼音[ jie lue ]
基本解释
(动)抢劫掠夺。[近]劫持。
详细解释
1.亦作"却掠”。亦作“却掠”。抢劫;掠夺。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巢盈过於周,周西鄙掠之"晋杜预注: "劫掠财物。"唐皎然《诗式-三不同语意势》∶“酇侯务在匡佐,不暇采诗。致使弱手芜才,公行却掠。”《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诸川吐蕃兵马还来却掠沙州。新人探得事宜,星夜来报偻射。"宋司马光《速水记闻》卷十二:“铜知喁等于二日起兵,有众二千鈇人,却掠村社族帐。”

劫掠的意思拼音

劫掠拼音[ jie lue ]
基本解释
(动)抢劫掠夺。[近]劫持。
详细解释
1.亦作"却掠”。亦作“却掠”。抢劫;掠夺。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巢盈过於周,周西鄙掠之"晋杜预注: "劫掠财物。"唐皎然《诗式-三不同语意势》∶“_侯务在匡佐,不暇采诗。致使弱手芜才,公行却掠。”《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诸川吐蕃兵马还来却掠沙州。新人探得事宜,星夜来报偻射。"宋司马光《速水记闻》卷十二:“铜知喁等于二日起兵,有众二千_人,却掠村社族帐。”

劫掠的拼音

拼音:[jié lüè]
解释:
亦作“刼掠”。亦作“刦掠”。抢劫;掠夺。指劫掠者。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欒盈过於周,周西鄙掠之”晋杜预注:“劫掠财物。”唐·皎然《诗式·三不同语意势》:“劗侯务在匡佐,不暇采诗。致使弱手芜才,公行刼掠。”《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诸川吐蕃兵马还来刼掠沙州。姧人探得事宜,星夜来报仆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詗知嵎等于二日起兵,有众二千馀人,刦掠村社族帐。”《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江南草贼生发,刼掠平民子女、财物。”清·戴名世《抚盗论》:“胜则乘机四出劫掠,不出一百里二百里之地;败则守险以自固,势不能弃其巢穴远出侵暴,而有非常之望也。”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他们扼守住这个山口的目的,就是不让凤山这边和山那边的以劫掠老百姓为生活的坏军队的连成一气。”冰心《怀念老舍先生》:“一九○○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大肆劫掠。”《宋书·孝义传·张进之》:“时劫掠充斥,每入村抄暴,至进之门,辄相约勒,不得侵犯,其信义所感如此。”

劫掠拼音

劫掠的拼音:[ jié lüè ]
基本解释
(动)抢劫掠夺。[近]劫持。
扩展资料: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劫掠是什么意思

劫掠是什么意思
劫掠,汉语词语,拼音是:jié lüè,意思是抢劫;掠夺。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化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通行。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
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他语言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汉字表》,韩国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础汉字》,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国等,现今已废弃汉字。

劫掠的意思

问题一:劫掠是什么意思 抢劫掠夺

问题二:劫掠的意思是什么 劫 掠
【拼 音】 jiélüè
【英 文】 rob
【词 性】 动词,
【释 义】 [动词]抢劫掠夺。

问题三:三国中曹操望风劫掠什么意思? 应该是指曹操用兵如神,神机妙算吧,当年曹操与刘备打第一仗时,曹操半途看风向,又看看天空乌云密布,此乃是偷袭己方的好机会,于是曹操下令就地扎营并且布置伏兵,最后果然刘备带着张飞来半夜袭营,被曹操伏击,大败而归。

问题四:为什么shanghai还有\“劫掠\”的意思? 你好,这是因为在外国有shanghai这个词望采纳,谢谢

问题五:劫掠的拼音是什么 劫掠_词语解释
【拼音】:jié lüè
【解释】:1.亦作“?o掠”。亦作“?f掠”。抢劫;掠夺。2.指劫掠者。
【例句】:当时兵匪不分,广州市内,纷纷遭遇劫掠,居者逃遁。

劫掠的意思

掠劫的解释抢劫。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自新》 :“ 陆机 赴假还 洛 ,辎重甚盛, 渊 使 少年 掠劫。” 克非 《 春潮 急》 十五:“他 毕竟 没能创立起一份满意的家业。一九四八年的土匪掠劫……还差点使他连一点点 可怜 的老本都搞光。” 词语分解 掠的解释 掠 夺取:掠夺。掠取。抢掠。劫掠。 擦过:掠视。浮光掠影。 拷打:掠笞。掠治。拷掠。 砍伐:掠林。 顺手抓取: 随手 掠起一根棍子。 部首 :扌; 劫的解释 劫 é 强取,掠夺:劫掠。洗劫。劫道。劫富济贫。 威逼,胁制:劫持(要挟,挟持)。劫制。 灾难:劫数(?)(佛教指注定的灾难)。 劫难 (刵 )。浩劫(大灾难)。遭劫。劫后 余生 。 部首:力;

劫掠的意思是什么?

抢劫、掠夺(财物或人)。
拼音lüè
简体部首扌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
繁体部首手部五笔RYIY仓颉QYRF郑码DSJK
四角50096结构左右电码2230区位3451
统一码63A0笔顺一丨一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掠lüè(ㄌㄩㄝˋ)
1、夺取:掠夺。掠取。抢掠。劫掠。
2、擦过:掠视。浮光掠影。
3、拷打:掠笞。掠治。拷掠。
劫掠意思是指抢劫、掠夺。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欒盈过於周,周西鄙掠之”晋杜预注:“劫掠财物。”唐·皎然《诗式·三不同语意势》:“劗侯务在匡佐,不暇采诗。致使弱手芜才,公行刼掠。”《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诸川吐蕃兵马还来刼掠沙州。姧人探得事宜,星夜来报仆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詗知嵎等于二日起兵,有众二千馀人,刦掠村社族帐。”《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江南草贼生发,刼掠平民子女、财物。”

劫掠的拼音和意思怎么写

劫掠的拼音:jiélüè。劫掠的意思:掠夺。
劫掠的写法:
劫总笔画:7笔。1.一(横)、2.丨(竖)、3.一(横)、4.ㄥ(撇折)、5.丶(点)、6.??(横折钩)、7.ノ(撇)。
掠总笔画:11笔。1.一(横)、2._(竖钩)、3.?(提)、4.丶(点)、5.一(横)、6.丨(竖)、7.?(横折)、8.一(横)、9._(竖钩)、10.ノ(撇)、11.丶(点)。
出处:
1、《左传襄公二十一年》“_盈过於周,周西鄙掠之。”
2、《诗式三不同语意势》:“_侯务在匡佐,不暇采诗。致使弱手芜才,公行_掠。”
3、《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诸川吐蕃兵马还来_掠沙州。_人探得事宜,星夜来报仆射。”
4、《涑水记闻》卷十二:“_知_等于二日起兵,有众二千馀人,_掠村社族帐。”

劫掠的拼音和意思怎么写

劫掠的拼音:jié lüè。劫掠的意思:掠夺。
劫掠的写法:
劫总笔画:7笔。1.一(横)、2.丨(竖)、3.一(横)、4.ㄥ(撇折)、5.丶(点)、6.??(横折钩)、7.ノ(撇)。
掠总笔画:11笔。1.一(横)、2.亅(竖钩)、3.?(提)、4.丶(点)、5.一(横)、6.丨(竖)、7.?(横折)、8.一(横)、9.亅(竖钩)、10.ノ(撇)、11.丶(点)。
出处:
1、《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欒盈过於周,周西鄙掠之。”
2、《诗式三不同语意势》:“劗侯务在匡佐,不暇采诗。致使弱手芜才,公行刼掠。”
3、《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诸川吐蕃兵马还来刼掠沙州。姧人探得事宜,星夜来报仆射。”
4、《涑水记闻》卷十二:“詗知嵎等于二日起兵,有众二千馀人,刦掠村社族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