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什么意思
-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思
-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对今后有什么影响
- 7、请简述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什么意思
- 9、罢黜百家是什么意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童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开始图形。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关介绍
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素,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以后,凡是做官的人都要懂得儒家的学说,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法律。
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古代的封建正统思想就开始确立了,但真正的全面确立是到了隋唐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提出的治国思想,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
《董仲舒传》中记载了董仲舒提议的原话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记载了汉武帝的做法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兼容”与“发展”特性,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什么意思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à chù bǎi jiā dú zūn rú shù]: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自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思是:废除儒家之外的学说,只尊重儒家的学说,即将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正统学说,凡入仕为官者都要学习儒家思想,以此强化中央集权,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来的,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
汉武帝 时期
逐渐 废弃了 法家 名家 道家 等等 学术派别的 治理范围
独独 推崇 儒家的 历史事件
主要 人物 是
汉武帝 和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意思是罢黜其它的思想,独尊儒家的思想。董仲舒之所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其目的的加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也是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儒术既包含了儒家思想,也容纳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思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意思是罢黜其它的思想,独尊儒家的思想董仲舒之所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其目的的加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也是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来的,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以后,凡是做官的人都要懂得儒家的学说,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法律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古代的封建正统思想就开始确立了,但真正的全面确立是到。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兼容”与“发展”特性,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在古代,发生了百家争政的现象,最终,儒家学取得了最终胜利,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君的支持这种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化的进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5、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褒贬中性词 注意ldquo黜rdquo字不能读作ldquochūrdquo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在政权和国家上层建筑中完全使用儒家思想该名词源于。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思是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同时设立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凡入仕为官者都要学习儒家思想董仲舒的介绍 董仲舒是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汉武帝元光元年,汉武帝下诏。
7、百,声母b,韵母ai,声调三声家,声母j,韵母ia,声调一声独,声母d,韵母u,声调二声尊,声母z,韵母un,声调一声儒,声母r,韵母u,声调二声术,声母sh,韵母u,声调四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
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封建时代初期的一次思想大调整和大统一运动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遭到秦汉之交长期战乱的严重破坏,因此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
9、罢,bà,声母是b,韵母是à,读作第4声黜,chù,声母是ch,韵母是ù,读作第4声百,bǎi,声母是b,韵母是ǎi,读作第3声家,jiā,声母是j,韵母是ā,读作第1声独,dú,声母是d,韵母是ú,读作。
10、百家杂陈而儒家独多儒家的书诗春秋以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都有博士,其中诗博士有齐鲁韩三家,春秋博土有胡毋生董仲舒二家这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提供了条件。
11、2012011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什么意思 1577 20060110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是什么? 552 20140302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 20110908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术指什么? 25 20090102 罢黜百家。
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 在古代,发生了百家争政的现象,最终,儒家学取得了最终胜利,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君的支持这种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化的进度。
1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开始图形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
1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献给汉武帝的治国策略,指的是摒弃除儒家外的所有学说将儒家学说视为正道,并且推崇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理念。
15、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出现了各种思想,所以形成了战乱纷争,诸侯割据的局面而这与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思想相悖逆,所以就通过焚书坑儒来净化思想,达到统一思想文化的目的,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6、嫣语芳菲 回答采纳率294% 20081026 1605 检举 初中玍 对 嫣语芳菲 的感言thanks您觉得这个答案好不好好0不好2 相关问题 #xFFFD6#xFFFD1 汉武帝为什么提出quot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quot?#。
17、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其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这一系列思想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董。
18、但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简单地讲,首先,儒学占据正统思想地位,必然黯淡了其他学派的光芒,久而久之,原本一些很有特色的思维方式不仅不得光大,甚而渐渐失传,大大压缩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à chù bǎi jiā dú zūn rú shù]: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出处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自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造句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定于一尊,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
2、大一统归于思想层面主要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怎么回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对今后有什么影响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上的一件大事。
3、西汉初期,为了统一封建思想,巩固封建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汉朝在太学设立五经取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选拔官吏,也以儒家学说为标准,从此,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从此以后,在学术和仕进上,儒家被定为一尊,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
5、独尊儒术在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稳定国家的作用,但后来却成为封建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
请简述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上和思想上的一件大事。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这一思想,建议罢黜其他思想,只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百家,只让熟悉儒家的人当官,以统一思想,强化专制集权。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意识形态和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意识形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以儒家学说作为正统官方学说,其他学说都禁止,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而采用董仲舒的意见.
内容: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维护统治
表现:任用儒生当官,设立太学,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在地方开办学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什么意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开始图形。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来的,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以后,凡是做官的人都要懂得儒家的学说,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法律。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古代的封建正统思想就开始确立了,但真正的全面确立是到了隋唐时期。
意思:尊奉儒家,废掉其他的思想
拓展资料:背景:汉代初期,儒、道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与汉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因为实行了这种废除别家的思想,推崇儒家思想的统治政策 。汉武帝时因为多年来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逐步强大。统治者可以改变无为而治的策略,开始有所作为。董仲舒提出了这种方略,以统一思想,并且为政策寻找合理解释。他改革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宣扬统一。被皇帝接纳。所以独尊儒术了,其他家的思想被拒绝在国家的主流思想之外。
影响与作用: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专制帝王,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是他完成了专制政治结构的基本工程,所谓“内圣外王”,刚柔相济,人治社会的政治理想第一次因为有了一套完备的仕进制度而得以确立;是他使得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社会牢固、安定的势力,并进一步推而广之,最终使之成为整个宗法制国家的基础。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
2、是汉代董仲舒提出来的,当时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肯定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并从此将儒家思想定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3、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有很多学说,如道家,法家,墨家,当时儒家思想并不受到统治者重视,然而汉武帝之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小曹老师
简单说尊奉儒家,废掉其他的思想!
汉代初期,儒、道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与汉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因为实行了这种废除别家的思想,推崇儒家思想的统治政策
汉武帝时因为多年来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逐步强大。统治者可以改变无为而治的策略,开始有所作为。董仲舒提出了这种方略,以统一思想,并且为政策寻找合理解释。他改革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宣扬统一。被皇帝接纳。所以独尊儒术了,其他家的思想被拒绝在国家的主流思想之外。
简单说尊奉儒家,废掉其他的思想!
汉代初期,儒、道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与汉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因为实行了这种废除别家的思想,推崇儒家思想的统治政策
汉武帝时因为多年来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逐步强大。统治者可以改变无为而治的策略,开始有所作为。董仲舒提出了这种方略,以统一思想,并且为政策寻找合理解释。他改革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宣扬统一。被皇帝接纳。所以独尊儒术了,其他家的思想被拒绝在国家的主流思想之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怎么回事?
罢黜百家是什么意思
罢黜百家【拼音】:bā chù bǎi jiā【解释】:罢黜:贬低并排斥,废弃不用;百家:诸子杂说。原指排斥诸子杂说,专门推崇儒家学说。也比喻只推行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出自】:《汉书·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示例】:朱自清《论朗诵诗》:“……只认朗诵词和诗。笔者却不能够赞成这“~”的作风。”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褒贬】:中性词
【注意】:“黜”字不能读作“chū”。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在政权和国家上层建筑中完全使用儒家思想。该名词源于1916年,是易白沙在《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孔子评议》,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孔子为傀儡,垄断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
在春秋战国时,各国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方针,影响了各自国家的政策。至秦朝时,政府推行法家思想建立国家基本政策,秦始皇时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