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量入为出怎么造句
- 2、用“量入为出”怎么造句,26条用“量入为出”造句
- 3、量入为出..造句
- 4、量入为出造句
- 5、量入为出
- 6、量入为出的意思
- 7、量入为出的拼音
- 8、量入为出是什么意思
- 9、量入为出是什么意思呢?
量入为出怎么造句
【词语】:
量入为出
【拼音】:
[liàng rù wéi chū]
【解释】:
计量。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 通俗解释:估计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然后量力而为。
【造句】:
1 量入为出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2 国家搞建设和人民过日子一样,也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
3 国家财政如果不能量入为出,不注意积累,就如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一样,有崩溃的危险。
4 如果能量入为出,自然可避免每到月底就出现捉襟见肘的`窘态。
5 她总是不能量入为出,收入不多却要摆阔气,这样时绌举赢,日子可够过的!
6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难处,但若量入为出地早做安排,但日子总能对付过去。
7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难处,但若能量入为出地早做安排,日子总能对付过去。
8 居家的日子,应量入为出,寅吃卯粮是不行的。
9 今后每个月给你200元,包括在校吃饭、坐车和零用钱,你就量入为出,计划着用,节约着花吧!
用“量入为出”怎么造句,26条用“量入为出”造句
如果你懂得量入为出,那你就可以致富了
他们想知道如果他们努力工作,量入为出,一切都可以好起来。
量入为出对消费者而言总是件好事
政府必须要量入为出,就像一个家庭那样。
削减掉那些我们所不需要的东西,量入为出,我完全同意这一点。
量入为出..造句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精打细算,量入为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行不?希望能帮你
量入为出造句
量入为出造句如下: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避免过度消费导致经济困难。
2、理财规划的核心就是量入为出,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支出计划。
3、作为一名理智的消费者,我始终坚持量入为出,避免因为冲动购物而陷入财务困境。
4、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以确保家庭的财务稳定。
5、量入为出不仅是一种理财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6、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我们必须要坚持量入为出,做到精打细算,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7、购物时我们应该坚持量入为出,不要因为追求短暂的快乐而让自己陷入长期的财务困境。
8、量入为出是保持财务健康的关键,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来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
9、坚持量入为出原则,避免盲目跟风消费,才能让我们的财务状况更加稳健和健康。
10、理财不是一味追求高收入,而是要坚持量入为出,保持稳健的投资策略,才能实现财富增长。
11、家庭的财务管理需要坚持量入为出,确保收支平衡,才能让家庭的生活更加幸福和稳定。
12、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量入为出,不被物欲所左右,做到理性消费。
13、坚持量入为出是避免财务危机的关键,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盲目追求高消费。
14、量入为出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过度消费和不必要的浪费。
15、只有坚持量入为出,才能让我们的财务状况更加稳健和健康,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量入为出
读音:[liàng rù wéi chū]。
解释:量:衡量;入:收入;出:支出。根据收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用度。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例句:无论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量入为出,精打细算。
近义:量入制出。
反义:入不敷出。
造句:
1、如果你懂得量入为出,那你就可以致富了。
2、她总是不能量入为出,收入不多却要摆阔气,这样时绌举赢,日子可够过的!
3、量入为出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4、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难处,但若能量入为出地早做安排,日子总能对付过去。
5、居家的日子,应量入为出,寅吃卯粮是不行的。
6、只要你肯量入为出,很快就可以脱离这种寅吃卯粮的窘况。
7、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
量入为出的意思
量入为出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
量入为出,汉语成语,拼音是liàng rù wéi chū,出自《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成语典故:三国时期,曹操派属官卫觊去巴蜀联络益州牧刘璋,卫觊到关中,见地方势力太大,会影响曹氏家族的利益,建议加强控制。曹睿继位后,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弄得关中地区民不聊生。卫觊上书曹睿要求根据国库收入来决定支出的限度。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
量入为出造句:
1、我们能够承担起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的唯一途径就是削减掉那些我们所不需要的东西,量入为出,我完全同意这一点。
2、简单来说,政府一直量入为出,没有债台高筑,预算案亦素有盈馀,因此得以积聚可观的财政储备。
3、也有人量入为出,温饱无虞,可是又担心他的孩子将来自费留学的经费没有着落,于是于自我麻醉中陷入于穷的心理状态。
4、人言纷杂,保持自我;工作勤奋,娱乐适度;对待朋友,不玩心术;处理事务,不躁不怒;生活讲究,量入为出;知足常乐,一生幸福!
量入为出的拼音
量入为出
1、拼音
liàng rù wéi chū
2、解释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
3、出处
1)、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2)、《宋书·武帝纪中》:“夫量入为出,邦有恒典。”
3)、《明史·孙原贞传》:宜量入而出,汰冗食浮费。
4)、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服务的态度五》:“我们要靠自己的收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仍然要严格遵守量入为出的原则。”
4、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派属官卫觊去巴蜀联络益州牧刘璋,卫觊到关中,见地方势力太大,会影响曹氏家族的利益,建议加强控制。曹睿继位后,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弄得关中地区民不聊生。卫觊上书曹睿要求根据国库收入来决定支出的限度。
根据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的财政管理原则。又称“量入制出”。
中国早在奴隶社会就有“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的记载。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以农业生产为主,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管理原则有其客观必要性。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常强调的重要理财原则之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和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提倡实行量入为出的原则。
1、量入为出拼音:liàng rù wéi chū
2、释义: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支出。《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3、出处:“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用;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礼记·王制》)
4、褒贬:属中性成语
5、近义词:精打细算、量入制出、量入为用
6、反义词:入不敷出
7、造句:(1) 量入为出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2)如果能量入为出,自然可避免每到月底就出现捉襟见肘的窘态。
量入为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支出。量:衡量。入:收入。出:支出。根据收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用度。量入为出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造句:无论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量入为出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家庭的收支平衡。
量入为出是什么意思呢?
释义: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
读音:liàng rù wéi chū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
译文:用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数作依据来编制预算,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如何开支。祭祀的费用,占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造句:简单来说,政府一直量入为出,没有债台高筑,预算案亦素有盈馀,因此得以积聚可观的财政储备。
扩展资料:
近义词:精打细算
读音:jīng dǎ xì suàn
释义:意思是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出处:茹志鹃《妯娌》“再看红英自己,那是连半个钟头的工都不肯耽误的,也从没见她吃过一口零食,一看就知道是个会量入为出、会过日子的人。”
造句:李明和张华每天如饥似渴的赚钱,加上平时精打细算着过日子,没几年他们俩不约而同成为了我们村的致富能手,过上了富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