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看的阿弥陀佛佛像,释迦摩尼佛和阿弥陀佛的佛像有什么区别?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1 23:06:15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欢喜佛高清大图,求这张阿弥陀佛的高清图

提到欢喜佛高清大图,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求一张高清佛教大图 图片如下图,诸佛菩萨基本都齐全了 希望能找到合适尺码能够打印成壁纸 感恩诸师兄,另外,还有人想问谁有恶佛的图片?(超大或高清),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求这张阿弥陀佛的高清图,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求这张阿弥陀佛的高清图,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欢喜佛高清大图 阿弥陀佛
一心顶礼西知方极乐世道界阿弥陀佛
欢喜佛修行法门。
阿弥陀佛,这里的大图非常多,楼主师兄可容以去选自己需要的。邪佛壁纸高清大图。
不动佛如来高清图片秽迹金刚咒轮。
我也是在网上找的,是挂历,从挂历上剪裁下来的印广法师的弟子。
求佛教万字符高清图片 无水印
阿閦佛高清原图?
我看这张图片上的小伙子的高清原图很好看很漂亮很有气质感,所以我看他好看极了。故宫欢喜佛。


求一张高清佛教大图 图片如下图,诸佛菩萨基本都齐全了 希望能找到合适尺码能够打印成壁纸 感恩诸师兄 欢喜佛歌曲。
下载 抄这个 袭,绝对够 知你用 道

昵图网有
哪位有这幅佛像的高清图无水印的,谢谢,发给我下,南无阿弥陀佛!!!
谁有佛祖的图片要高清的,越多越好
求这张阿弥陀佛的高清图 你看看这个 来网站怎么 自样 有很多佛像 有你想要的印广法师。
要干什么有情成佛咒威力太大。


欢喜佛高清大图:谁有恶佛的图片?(超大或高清) 都是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才有的神,比如:欢喜佛。也是密教所特有的。欢喜佛大佛像。
但是虽然密乘有无以计数的本尊神,但可以将其粗分为三大类,即善相本尊;怒相本尊;善、恶相兼具本西半球。
较为著名 的善相本尊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度母、无量寿佛等等。大威德金刚、金刚橛、马头金刚(或称马头明王)、金刚手(亦称恰那多吉)是较为著名的怒相本尊神。善、恶相兼具本尊神有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和金刚亥母。
上述本尊被描绘成各种形体,有时候与常人形相一致:一面、二臂、双腿;有时又描绘成多面、多臂、、多腿的神灵。
描绘本尊神所依的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该本尊所有的菩提心的无限知识,一是本尊的智慧特征。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将所有的本尊归入佛皈依的范围。
为什么在密乘中有如此之多的怒相本尊神,而善相本尊神的数量并不是那么多呢?这是因为佛陀教义的实质在于训导信徒自己的意念能和其他人一样持守戒律,那些无助的众生有情,思维意念停留在由欺骗引起的烦恼之中。在无助的情况下,众生有情被引向修积不恰当的业 力的行为中去。由欺骗引起的烦恼是应该受到责难的一种烦恼,因而必须从根本上灭除欺骗的魔鬼。为了使修习者的意念能够迅速地捕捉引起烦恼的邪魔,所以常把这些邪魔描绘成具体的可视形象。
大多数的众生已经形成了将其他 有情物人微言轻自己的敌人、朋友,或仅仅人微言轻相识之人的概念。因而,在相互之间的联系中,他们懂得了恨和爱以及平和宁静诸种感情。在密乘教法中,烦恼亦被看作一种敌人。
以上就是与求这张阿弥陀佛的高清图相关内容,是关于求一张高清佛教大图 图片如下图,诸佛菩萨基本都齐全了 希望能找到合适尺码能够打印成壁纸 感恩诸师兄的分享。看完欢喜佛高清大图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是如来佛吗?可否有图片

阿弥陀佛(梵文:Amita`bha)为西方极乐世界(又称安乐世界,安乐刹,安乐处等)之教主。
“如来”其实也是对佛的十种称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之一,“如来佛”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称谓,我们可以将阿弥陀佛称作阿弥陀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也可称作药师琉璃光王如来,释迦牟尼佛也可称作释迦如来。
而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如来佛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
扩展资料:
佛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阿弥陀佛
扩展资料:
佛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不是如来佛。
阿弥陀佛,不是由梵语而来,是阿弥陀婆耶或阿弥陀庾斯的简化。阿弥陀佛是诸佛之一,他的名号“阿弥陀”,其意义依据梵文和佛典,有通义和别义两种。
象征快乐幸福和自由,佛的智慧圆满无所不知,犹如佛的光明横遍十方。佛说法前放光无量,即是慧光的遍照。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即含摄福德庄严的一切自在安乐。
大乘经广说十方诸佛净土,但着重于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所谓“诸经所赞,尽在弥陀”。阿弥陀净土,被认为是大乘净土思想的归结 。由此汉传佛教也特别宏扬西方净土。
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比如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如来为释迦牟尼就错了。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是某佛,正像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佛有十种称号,“如来”是其中之一。
扩展资料:
在显宗或汉传佛教中,阿弥陀佛的造像为右手下垂,掌心向前作与愿印,左手持莲华。手作与愿印,表示众生的往生之愿和阿弥陀佛的接引之愿相互摄引,阿弥陀佛能与愿众生;手持莲华,因为极乐世界的众生不是胎生,而是莲华化生。
由于自己的愿力和佛菩萨的悲愿,不须父母为缘而化生莲华中。莲华为出于淤泥而清净,离一切烦恼得身心清净成为圣者。修念佛生净土即化生莲华。阿弥陀佛以莲华接引众生来住此国佛刹。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克体而论,法身无形无相,寂静湛然;然从法身垂报,则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圆满具足;从报起用,悲心化物,应众生不同根机,则现无量身相(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梵文:Amita`bha)为西方极乐世界(又称安乐世界,安乐刹,安乐处等)之教主。
“如来”其实也是对佛的十种称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之一,“如来佛”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称谓,我们可以将阿弥陀佛称作阿弥陀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也可称作药师琉璃光王如来,释迦牟尼佛也可称作释迦如来。
而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如来佛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
扩展资料在显宗或汉传佛教中,阿弥陀佛的造像为右手下垂,掌心向前作与愿印,左手持莲华。手作与愿印,表示众生的往生之愿和阿弥陀佛的接引之愿相互摄引,阿弥陀佛能与愿众生;手持莲华,因为极乐世界的众生不是胎生,而是莲华化生。
由于自己的愿力和佛菩萨的悲愿,不须父母为缘而化生莲华中。莲华为出于淤泥而清净,离一切烦恼得身心清净成为圣者。修念佛生净土即化生莲华。阿弥陀佛以莲华接引众生来住此国佛刹。
在密教中,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的妙观察智,名甘露王。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受用智慧身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身黄金色,结入定印,三昧耶形为莲花;
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无量寿如来,居中台八叶院之西方,身白黄色或真金色,跏趺坐于宝莲上,结入定印,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初开的莲花。
后期的密教,有关于阿弥陀佛手印印相的流传,因为并非见于经藏,所以说法不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通常造像是左手执莲花台,右手施与愿印,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结跏趺坐于或站于莲花台上,与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一起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随其继续学修。(阿弥陀佛的法相在百度图片中可以找出很多。)
“如来”其实也是对佛的十种称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之一,“如来佛”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称谓,就像我们把一位教授称作“教授先生”一样,具体指哪位教授或那位先生都没有说清楚。其实可以将阿弥陀佛称作阿弥陀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也可称作药师琉璃光王如来,释迦牟尼佛也可称作释迦如来。
这个是阿弥陀佛不是如来佛
阿弥陀佛(梵文:Amita`bha)为西方极乐世界(又称安乐世界,安乐刹,安乐处等)之教主。
“如来”其实也是对佛的十种称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之一,“如来佛”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称谓,我们可以将阿弥陀佛称作阿弥陀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也可称作药师琉璃光王如来,释迦牟尼佛也可称作释迦如来。
扩展资料:
如来种类:
1、南无阿弥陀佛(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后生极乐世界 一生成佛)
2、南无释迦摩尼佛(已闻今闻当闻释迦牟尼佛名者 是诸众生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3、南无弥勒尊佛(往生净土)
4、南无药师佛(若称彼佛如来名者 一切殃罪悉皆除灭)
5、南无不动如来(假若堕入恶道 于地狱中受无量苦 如果在世或前世中 有曾经称念过 阿閦佛名号 以此少善根因缘纵使身处地狱 亦蒙阿閦佛救济拔度)
6、南无多宝如来(脱离三恶道去除贫穷果报)
7、南无华明至尊古佛(灭无量阿僧祗劫所集众罪)
8、南无内丰珠光如来(及受天上人中快乐恒沙劫中所作众罪 悉当弃舍不受)
9、南无宝俱苏摩身光明胜佛(超越世间不可数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来
百度百科——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形象如何?阿弥陀佛有什么来历?

阿弥陀佛的形象一般有坐姿和站姿两种。阿弥陀佛的坐姿为结跏趺端坐莲花台,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足跟,掌中托一座莲台;或者双手结定印,仰掌叠置于足上。这一般是供奉于释迦牟尼右边的阿弥陀佛的姿势。站姿则为立于莲花台,左手下垂作与愿印,右手上扬作无畏印(又称来迎印);或者左手屈臂于当胸,手掌中捧莲花台。阿弥陀佛的站姿又被称为阿弥陀佛接引相。
阿弥陀佛( a mí tuó fó ),也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以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这是我国佛教界最熟稔的如来。
形象是非常好的,它代表了坚定的信念。传说是古时候上帝给我们的产物,为了警告我们,督促我们。
常听人说阿弥陀佛,你知道他的身世如何嘛?
阿弥陀佛的坐姿为结跏趺端坐莲花台,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足跟,掌中托一座莲台;或者双手结定印,仰掌叠置于足上。 站姿则为立于莲花台,左手下垂作与愿印,右手上扬作无畏印(又称来迎印);或者左手屈臂于当胸,手掌中捧莲花台 。阿弥陀佛掌中托的莲台,表示的是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的座位,体现出阿弥陀佛为救度所有众生所发的心愿。和九品手印相呼应,往生者入座的座位也分为九等,所以掌上托着的莲台也称为“九品莲台”。 据《无量寿经》记载,于过去久远劫中,世自在王佛出世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发无上道心,弃国出家,号为法藏。其后,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前,摄取210亿诸佛妙土地清净行,发四十八大愿。其根本愿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藏比丘发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净土,其佛土距此十万亿刹,名为安乐。
阿弥陀佛的形象一般有坐姿和站姿两种。
阿弥陀佛的坐姿为结跏趺端坐莲花台,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足跟,掌中托一座莲台;或者双手结定印,仰掌叠置于足上。这一般是供奉于释迦牟尼右边的阿弥陀佛的姿势。
站姿则为立于莲花台,左手下垂作与愿印,右手上扬作无畏印(又称来迎印);或者左手屈臂于当胸,手掌中捧莲花台。阿弥陀佛的站姿又被称为阿弥陀佛接引相。
阿弥陀佛掌中托的莲台,表示的是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的座位,体现出阿弥陀佛为救度所有众生所发的心愿。和九品手印相呼应,往生者入座的座位也分为九等,所以掌上托着的莲台也称为“九品莲台”。
据《无量寿经》记载,于过去久远劫中,世自在王佛出世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发无上道心,弃国出家,号为法藏。其后,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前,摄取210亿诸佛妙土地清净行,发四十八大愿。其根本愿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藏比丘发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净土,其佛土距此十万亿刹,名为安乐。
法藏比丘建立此四十八大愿之后,专一志向倾注心意于庄严胜妙国土。常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供养恭敬诸佛世尊,如是功德多得无法称叹记数。口中之气芬芳洁净,犹如青莲花香。身上的毛孔,散发出栴檀香味,其所散的香气普遍熏染无量世界。容貌颜色端正无比,身相完好殊胜美妙。手中常常自然生出无尽宝藏、衣服饮食、珍妙华香、彩画宝盖、仪仗旗帜等装饰物品。如是等事超过一切世间诸天人民的功业福德,于一切法得大自在。法藏比丘构建了所有净土中最好的极乐世界,自己圆满成佛,称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长什么样貌可怕吗?

阿弥陀佛。样貌不可怕。因为阿弥陀佛,拥有无量相好。只要你想象中最美好的人的模样是什么样,阿弥陀佛就是什么模样。
真正的阿弥陀佛相貌十分慈祥、和蔼,和我们见到的塑像不太一样。
读元音老人文集。中有成就秘籍。大白话佛经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阿弥陀佛也是佛,因此他的相貌并不可怕,而是非常庄严,有佛经为依据:
《佛说阿弥陀经》:“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清净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念佛众生很有福啊)。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
由此可见,阿弥陀佛相好光明,庄严威仪。

释迦牟尼佛像和阿弥陀佛像的区别

一、手掌拿的东西是不一样:
阿弥陀佛几乎全部是站的或者是立起来的。一般来说,他们的手上一手拿的莲花台,一手下垂,这是很多阿弥陀佛的普遍造型,就是释迦牟尼来说,释迦牟尼佛的上面有时候手上是一个钵盂,有时候一只手是指天指地。
同时大家还要知道的是,释迦摩尼佛他的造型有很多。造型不一样的是,所有的造型都在手掌上有一定的区别。
二、从庙宇来区分佛像:
一般来说,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而在释迦摩尼佛的左右会有侍者,一般是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这两种佛了。大家区分大雄宝殿的时候一般基本是坐北朝南开门,中间供奉的是释迦摩尼,释迦牟尼左手供奉阿弥陀佛,右手供奉药师佛,也就是说他们从等级上也有一定的区分。
一般来说,供奉阿弥陀佛的大殿,多半是供奉西方三圣,中间供奉的是阿弥陀佛,旁边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三、从法器上区分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
从法器上去区分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一般来说释迦摩尼佛的首相当中一般是持有钵体,这个钵体非常常见,就像西游记里面唐三藏手里拿的那个,或者是如来佛手里拿的那个,所以大家非常的熟悉可一下就区分出来,而阿弥陀佛佛像手持莲花。
扩展资料: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五百余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贤哲”。
释迦牟尼佛,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创始者。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佛,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的了知、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徒称呼他为佛祖。
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
参考资料:释迦牟尼佛像-百度百科阿弥陀佛-百度百科
区别如下:
1、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而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2、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为大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3、释迦牟尼佛一般造像为结跏趺坐,手托钵,阿弥陀佛坐像手托莲花,站像一般为左手托莲花,右手下垂,坐接引众生状。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释迦牟尼 (佛陀)
百度百科-阿弥陀佛 (佛教术语)
1、首先说明一点,释迦摩尼和阿弥陀佛不是同一个人,在佛教里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2、一般看到释迦摩尼佛像都是在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像设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大殿正中的主尊佛像,二是大殿两侧的十八罗汉,三是正中佛坛背后的三大士或海岛观音像。各地佛寺因地因事制宜,并不完全相同。
主尊佛像中的释迦牟尼佛像主要有三种造型姿势:
第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些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相。
第二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
另外有一种立佛,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名为“栴檀佛像”,传说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栴檀木按照佛的面貌身形所作。手下垂名为“与愿印”,表示能满众生愿;上伸名为“施无畏印”,表示能除众生苦。后来仿照此形像制作的也叫作“栴檀佛像”。
第三种是卧像。释迦牟尼向右侧平卧,这是他进入涅盘的姿势。释迦牟尼临终前嘱咐在身边的弟子勤修我法,因此卧像四周大多塑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像。
有的大雄宝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
三世佛旁边各有二位菩萨立像和坐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各是这三位佛的上首弟子(见《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佛经》)。
竖三世佛,是以人生的前世今生后世来命名的。正中是现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燃灯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不过,大殿常见的是“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罕有设置。
最后,强调一点,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之主,几乎都是或站或立,一手拿莲花台,一手下垂做接引状,这是最普遍的造型,表示接引众生。
释迦牟尼佛像多是各种手印造型,有时也会有托一个钵盂。有时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等等。
区别在于释迦牟尼佛像以手托钵,或作说法印。阿弥陀佛像,手捧莲台,接引众生。
1、来源不同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而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2、法器上不同从法器上去区分还没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一般来说释迦摩尼佛的首相当中一般是持有钵体,这个钵体非常常见,就像西游记里面唐三藏手里拿的那个,或者是如来佛手里拿的那个,所以大家非常的熟悉可一下就区分出来,而阿弥陀佛佛像手持莲花,莲花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植物。
3、坐姿不同
释迦牟尼佛一般造像为结跏趺坐,手托钵,阿弥陀佛坐像手托莲花,站像一般为左手托莲花,右手下垂,坐接引众生状。
扩展资料:
释迦牟尼佛像
北魏太和(477-499年) 铜镀金 高33厘米,此像跏趺端坐,头部高昂,饰涡旋状发型,顶有高肉髻,面颊丰腴,大眼细长,神态威严。身着袒右肩袈裟,右肩披偏衫,胸前衣领上饰折带纹,衣纹厚重写实。
右手举于身侧结施无畏印,左手置左膝。四足座床浑朴稳重,正前方和两个侧面刻有飞鸟、蔓叶、胡人装束供养人、卷云等纹饰,座后刻有“大代”等铭文。
整体风格具有印度犍陀罗艺术遗风,但其圆大结实的脸庞、高挺健硕的胸脯、宽厚结实的肩膀和剽悍坚毅的神态表情,则更多地体现了当时北方鲜卑民族的人体特征和精神风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释迦牟尼佛像
百度百科—阿弥陀佛像

被众人熟知的“阿弥陀佛”为何被释迦摩尼赞叹为“佛中之王”?

如来佛祖之所以被称为佛中之王,是因为它所发出的宏愿,比任何一个佛家的人都要伟大,有些人想到的是超度自己,有些人是为了度一个地方的人,有的人是为了度全世界的人,而如来佛是为了度任何一个世界中的万物。
1、佛教中的宏愿
如今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已经流传甚广,而提到佛教,最先让人想起的便是观世音菩萨和如来佛祖,其中如来佛祖,也被我们认为是佛教中最厉害的人物,这是因为成佛后都会根据自己对于世间万物的了解,认识和理解程度来根据心中的慈悲来发宏愿,宏愿也就是佛教所谓的度,你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度已,你便只能成为自己心中的佛,你若度人,你便可以做一个有慈悲心的佛。
2、如来佛位居第一的原因
而在佛家中比较强大的人物之一,观世音菩萨,在修成正果之前,在陈佛的途中看到了众生的悲伤和痛苦,所以想要杰就这些众生,因此她放弃了成佛发宏愿说,非自己将天下的劳苦百姓全部,解救出来,使天下的人都安居乐业了,他才愿意成佛。而如来佛祖所发的宏愿是,解救各个世界中的万物众生,让佛光普照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建立了西方的极乐净土,而这净土中可以接待一切想要成佛的人。
虽然我个人并不信佛教,但是依旧就被如来佛祖所做的事迹,以及他所发出的宏愿所打动,人人常说不要自私,要关注他人的想法,但是我们心中的他人可能是一个人或是两个人足多到一个家,但是他要关心的是世间万物,不管是花花草草还是人鱼鸟兽,都是他要关心超度的对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佛教世界历来博大精深,佛教也颇具特色。当许多人谈论佛教时,他们会有疑问。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都是西方的宗教大师。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有何关联?事实上,只有佛教研究表明,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早期的君主和大臣。据了解,当时宝海的一位佛经大臣曾劝吴建年国王与菩萨共建净土。其中,以大慈大悲鼓励国王的大臣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任,而那个国王是阿弥陀佛的前任。
为了拯救苦难的世界,释迦牟尼需要体验世间的种种苦难,让人们能够远离苦难的世界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阿弥陀佛选择了纯粹的西方天堂成佛。主要市场平台查询“中国网佛教频道”,了解专业佛教知识。
而且,阿弥陀佛比释迦牟尼早成佛。那时,他许了四十八个愿。释迦牟尼佛许了五百个愿,被称为大悲菩萨。至于为什么他们都被称为西方大师,那是因为阿弥陀佛成佛的天堂就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的西部,而释迦牟尼佛是在印度出生的,印度也位于西方。因此,他们都可以称为西方宗教大师。
一般来说,西方的三圣是指在天堂成佛的三位佛、菩萨,自然排除了选择到雅巴世界为受苦的人解救的释迦牟尼佛。因此,一般来说,西方宗教大师多指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的诞生是为了改变我们的世界。他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所相信的把受苦的人从苦难的海洋中拯救出来的佛陀。阿弥陀佛是在天堂世界出生的佛,是为了教育天堂世界的佛陀人才而创造的。
据说在金刚乘的世界里修行的人,可以摆脱苦海,进入天堂。这可能是连接两者的一种方式。佛教原来是想帮助受苦的人走出苦海,享受人生的乐趣。
因此,根据小编的解释,我们应该了解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系。佛不分大小。他们一直是平等的。他们都希望能够衡量所有的生物,帮助人们走出苦难的海洋,但他们代表的含义不同。
阿弥陀佛为什么会被释迦摩尼赞叹为佛中之王,他有哪些功绩?
佛佛道同,每一位佛所证悟的境界都是相同的,到了佛的境界根本不会有什么上下高低之分,为什么?因为有这样的想法,观念,就是依然有分别心,有分别心就不是绝对的平等的心,那这个人也不能称之为佛——彻底觉悟的大圣人。
所以万法平等,平等法是佛法,佛教不是政治,是圆满的教导。 有时候在经典中,他方世界或是我们世界的释迦牟尼佛都会赞叹其他的佛,因为佛的功德实在深如大海,所以就像释迦牟尼佛曾经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句话不能作字面解释,认为阿弥陀佛就是佛中的王,其他佛都在他之下,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我们的释迦世尊,逊己尊彼,以表弥陀大愿重重无尽,这是表法的,是佛的赞叹,以来表示阿弥陀佛的大愿广大无边,一切诸位都随喜,都赞叹。
佛千佛,佛敬阿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如果提到佛教,首先要想到的是释迦牟尼,也就是俗称佛陀的释迦牟尼。
然而,在佛教,释迦牟尼,作为佛陀,不断赞扬另一个佛陀。
佛陀不仅称它为无限光佛,甚至说他是佛陀当之无愧的国王,释迦牟尼非常敬佩的佛陀,他也是阿弥陀佛的佛。
在佛教中,佛陀不具有高和低的价格,但它也是一个小尺寸的大佛像,如佛的佛,也就是天空的地下,但只有一个佛至于小佛陀,它就像一头牛的毛。
在西游中,唐僧和修女们去读经,菩萨给了他一行前的好处之一,其中一个好处就是搬到佛陀那里,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佛陀,一些佛陀只能在少数人的照顾下工作。佛陀和佛陀之间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它的意思。跟随佛陀的每一个人都将依靠他对世界的了解和对心脏的同情程度。所谓的野心就是所谓的程度。
你是你所拥有的学位,你只能是你的佛陀,而你应该是一个人。你是一个具有同情心和同情的佛。如果你约三万,你就会得到像佛陀一样的东西。
佛陀的方法是使佛陀和菩萨菩萨在佛陀的见证之后,要去灵山的佛,但在路上,他看到了众生的苦难,于是他放弃了佛,许下了一个伟大的愿望,说他愿意做佛陀,除非世界不再遭受苦难。
大慈大悲使观音菩萨到无限的尊重,观音菩萨不是佛陀对一切的尊重的原因阿弥陀佛的伟大愿望是佛陀中最野心勃勃的,即使对世界来说,他所要做的也不是三千,也不是一千个世界,而是所有的十方世界,而阿弥陀佛的佛陀真正是创造光明和所有生命。
这就是佛陀称佛陀为佛的原因。阿弥陀佛的另一大贡献是建立了西方净土,这是佛教接受过去所有极乐的地方,也是信仰佛教的人最有希望的佛教果实。阿弥陀佛与佛教有着很大的关系,它与佛陀有着很大的关系。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老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这位老师,说是在末法时期(就是现在)跟阿弥陀佛学比较适合。
正法一千年(2500年前释迦世尊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49年,从释迦牟尼佛示现灭度之后开始算,其后的一千年,那时候佛法教育比较纯正。),戒律成就;
像法一千年(在正法时期过完,再之后的一千年,慢慢佛法教育在世间流出久了,不免就开始衍生出种种误解。),禅定成就;
末法一万年(就是现在),净土成就。
正法时期古人跟释迦佛学习,可以成就,像法时期,众生机缘,及佛法流传等情况,适合修禅,所以那时候达摩祖师观机(观察到这个机缘成熟了),把禅宗带到了中国,这1000年,禅宗成就了无数人,所以我国禅风很盛,到六祖惠能,达摩祖师和释迦牟尼佛一样,都预见到,再往后,修禅的黄金时期就过了,所以达摩祖师也说,禅宗只传六代衣钵,就是修禅黄金时代在这一千年间,以后人也可以修,但就没那么适合了。
到了现代,众生的根器比较适合修净土宗,所以释迦世尊,为我们末法众生,介绍阿弥陀佛,告诉我们,我们修净土,比较适合,比较容易成就。
阿弥陀佛发的宏愿,则是诸佛之中最为宏大的,甚至来说,他要度的世界不是三千世界,也不是万千世界,而是一切十方世界,阿弥陀佛真正要做到的,就是让光普照,普照一切的众生,这就是让释迦摩尼如来佛称之为佛王的原因。阿弥陀佛的另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西方净土,这方净土是接收一切向佛之人的往生极乐之地,也是信奉佛教之人所最能期盼的佛果。
其实性和相是一不是二,佛法无二法,也就是平等法,释迦摩尼佛说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是从其相上说的,我们众生有分别心,佛没有分别,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看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那还有什么区别呢。
佛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也要随顺大家的语言分别,所以才能说给大家明白,其实性上说或者从理上说,我们和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都有如来本性,只是相上觉和迷的不同罢了,那么佛与佛之间、佛和菩萨之间呢,一样有不同的光等,这些只是释迦摩尼佛的方便说。
那么我们看众生呢,佛告诉我们要看众生都是佛,唯有我们自己是凡夫,其实这样说也是真话,佛是真语者、不妄语者,我们从佛所说,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佛语很深啊,所谓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们今生参不透不要紧,等到了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一切都明白了。。。阿弥陀佛(合十)。
我们要晓得,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他见到、听到了,不相信,不能接受,这就是没有缘。我们自己认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跟佛有没有缘。肯定有,为什么?如果没有缘,这两个小时这堂课你听不下去,你能听这两个小时一堂课,就是跟阿弥陀佛有缘。缘虽有,但是深浅不相同,有人缘深,一听就得利益,听个一句、二句他就开悟了,缘深的;缘浅的就不行,他要听几年,要听几十年才会开悟。
所以开悟早晚、往生品位,这是与佛缘的深浅而来的;能不能往生,那是对於极乐世界、对於阿弥陀佛相不相信。如果是圆满的信心,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你这一生肯定决定得生。生到四土三辈九品哪一个品位,我们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佛知道,极乐世界里面的诸菩萨都知道。为什么?他们见到你无量劫来修行的浅深,到西方感得果位不一样。虽然感果不相同,但是极乐世界妙、殊胜是我们无法想像的,为什么?统统都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这一得加持,我们的品位不相等,但是我们的待遇相同。原本在他方世界,待遇跟品位都不一样,有差别;极乐世界品位有差别,待遇没差别,不可思议,无比殊胜。
诸佛如来都赞叹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从哪里赞叹的?就从往生到极乐世界无比殊胜待遇上来说的。阿弥陀佛太伟大了,真正了不起!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上上品的是等觉菩萨,下下品的是凡圣同居土,差别很大,但是享受平等。享受跟谁平等?跟阿弥陀佛平等,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身体,你也是。我们这个世界,我们的身体是什么?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境界分,阿赖耶的三细相里头境界相,有生有灭。生到极乐世界统统都转八识成四智,你的身相跟佛一样,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所以叫无量寿。
每一尊佛的刹土六道里面的轮回众生,没有佛力加持,所以苦不堪言!眼睛,隔了一张纸就见不到,耳朵,距离远一点听不到了,六根虽然起作用,作用范围不大,很小的范围,本能不现前。可是到极乐世界,并不是你修得的,像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真的是六道凡夫,佛经上讲的六种神通我们没有,往生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就有了,阿弥陀佛加持给你。天眼能看多远?能看到过去、现在、未来,能看到十方诸佛刹土,看得真切,如对目前。好像我们平常看电视,从美国传来的画面,从欧洲传来的画面,如同现场一样,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什么?科学技术的加持,需要用它的机器能看到。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不需要用这些工具。你在极乐世界看我们这个世界,我们的家亲眷属朋友们还在这个世界,你在极乐世界看得很清楚,如同我们看电视一样,比看电视还要逼真。电视还要许多机器跟它配套,极乐世界的天眼任何帮助都不要,想看哪里,就在现前,想听什么地方,声音都听到,跟佛的德行、能力一样大,佛能见到我们都能见到,真正不可思议。

释迦摩尼佛和阿弥陀佛的佛像有什么区别?

汉传佛教造像中,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像一般从佛的面相是分辨不出的,都是从佛陀所结的手印或手持的法器来辨别。释迦牟尼佛像一般是右手掌心向外举起施无畏印,左手掌心向外放于膝上施与愿印;或者手持钵盂。阿弥陀佛像则手持莲台(莲花),象征接引众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第一种分辨方法就是手上拿的东西不同。
阿弥陀佛几乎都是或站或立,一手拿莲花台,一手下垂做接引状,这是最普遍的造型。
释迦牟尼佛有的时候是手持一个钵盂。有时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等等,释迦牟尼佛的造型很多,多半不同在手印(很多种手势)上。只要能分别出一两种就可。
除了手印等,在身体的样式上,没什么大的区别。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三尊像除了手的样式不同,其他完全一样。
阿弥陀佛的面相,可参考弥陀相赞前面四句: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泔目澄清四大海,白毫宛转五须弥。这是与释迦牟尼不同的地方。释迦牟尼的面相,可参阅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其实,诸佛报身都是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唯有阿弥陀佛光明广大,其光为佛中最尊,所以区别也就在这一点上,其他均同。
另外,在中国,释迦牟尼与观世音菩萨同体,释迦牟尼头顶上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顶上有释迦牟尼
现在常见的释迦佛像手中托钵或者打手印,阿弥陀佛像手持莲台。
阿弥陀佛,一手捧莲台,一手下垂接引众生。释迦牟尼佛一般有说法印,或者托钵,或者施无畏印。
释迦摩尼佛和阿弥陀佛的佛像区别:
1、从法器上区分:
释迦摩尼佛的一般是持有钵体。阿弥陀佛佛像手持莲花。
2、从手势上区分
释迦牟尼佛手势主要为说法印(一向前、一向下),阿弥陀佛主要为手托莲花。
3、从他们旁边站的菩萨区分:
阿弥陀佛旁边观音、势至菩萨;释迦牟尼佛旁边文殊、普贤菩萨。
3、从造型上区分:
阿弥陀佛几乎全部是站的或者是立起来的。释迦牟尼佛他的造型有很多。
扩展资料:还可以从庙宇来区分佛像:
一般来说,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而在释迦摩尼佛的左右会有侍者,一般是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
一般来说,供奉阿弥陀佛的大殿,多半是供奉西方三圣,中间供奉的是阿弥陀佛,旁边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释迦摩尼
2、百度百科——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与如来佛的佛像如何区分?

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
汉传佛教的 阿弥陀佛,有两个名字:
  无量光佛,梵文amitābha,构词为amita-ābha(光明)
  无量寿佛,梵文amitāyus,构词为amita-āyus(寿命)
  amita原意为不可数,经文意思为无极,无尽,无量。
阿弥陀佛,不是由梵语而来,是阿弥陀婆耶或阿弥陀庾斯的简化。
  也有简化为弥陀佛(mita-budda),阿弥陀(amita),弥陀(mita)。
在显宗或汉传佛教中,阿弥陀佛的造像为右手下垂,掌心向前作与愿印,左手持莲华。手作与愿印,表示众生的往生之愿和阿弥陀佛的接引之愿相互摄引,阿弥陀佛能与愿众生;手持莲华,因为极乐世界的众生不是胎生,而是莲华化生。由于自己的愿力和佛菩萨的悲愿,不须父母为缘而化生莲华中。莲华为出于淤泥而清净,离一切烦恼得身心清净成为圣者。修念佛生净土即化生莲华。阿弥陀佛以莲华接引众生来住此国佛刹。
在密教中,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的妙观察智,名甘露王。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受用智慧身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身黄金色,结入定印,三昧耶形为莲花;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无量寿如来,居中台八叶院之西方,身白黄色或真金色,跏趺坐于宝莲上,结入定印,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初开的莲花。
后期的密教,有关于阿弥陀佛手印印相的流传,因为并非见于经藏,所以说法不一。
如来(梵语:Tathāgata),音译为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大称号之一。
tatha 意思是“如”,agata 意思是“来”,如来,“就像来了一样”。
如指真如,含两层意思:
凭借真如之道,通过努力,不断累积善因,最后终于成佛,故名如来,也就是真身如来;通过介绍真如之道,使众生增长智慧、消除烦恼、获取利益,故名如来,也就是应身如来。
也有解释作“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民间常以如来、如来佛专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释尊,即当时的悉达多太子。
佛陀长得都是一个模样,一般很难区分的。手托莲花的一定是阿弥陀佛,但是阿弥陀佛也有手托如意宝珠的。其他样式的往往是释迦牟尼佛。再就是从身边站立的菩萨可以区别,佛左右站立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是阿弥陀佛;佛左右站立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或者站立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的定是释迦牟尼佛。如来佛是所有佛的通称。佛,也就是如来,如来就是佛,是佛陀的10个名字中的两个。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而如来佛(西游记的误导)在佛教中这样称呼是不确切的,因为如来,佛都是佛的十号之一,也就是说,每尊佛都有这十个名字,其中包括如来和佛
【阿弥陀佛】
梵名Amita -buddha ,西藏名Dpag-tu-med, Dpag-yas 。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Amita^yus ,音译阿弥多廋,意译无量寿;梵名Amita^bha ,音译阿弥多婆、阿弥亸皤,意译无量光。
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他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
阿隬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于现存大乘经论中,记载弥陀及其极乐净土之事者凡有二百余部,可见有关弥陀信仰及净土教义之深入人心。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之众生。于西藏,阿弥陀佛被视为无量光、无量寿二佛,若祈求智慧,则皈依无量光佛;若祈求延寿福乐, 则皈依无量寿佛。
【十号】
佛有十种的尊号,即一、如来,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二、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三、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四、明行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五、善逝,自在好去入于涅盘。六、世间解,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七、无上士,至高无上之士。八、调御丈夫,能调御修正道的大丈夫。九、天人师,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十、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参考资料:佛学大词典
最简单,阿弥陀佛手托莲花,两边站着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释迦牟尼佛手托着钵,两边站着迦叶和阿难两位尊者。
阿弥陀佛佛像的手里有莲花,是用来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是阿弥陀佛特有的。
一、单尊佛像:
阿弥陀佛双掌做法界定印持莲花,有时也做接引手势;而是释迦牟尼佛则持钵或说法印。
二、群像:
阿弥陀佛的左右协士分别是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这时,右侧是观世音菩萨是持宝瓶,左侧大势至菩萨则持莲花,而阿弥陀佛则作接引手势,俗称西方三圣像(通常为立像)。
另外比较大规模的佛寺,其大雄宝殿中间佛龛上会供“三宝佛”(通常为群坐像):这时,中央为释迦牟尼佛,通常是持钵或只作法界定印;右侧为药师佛,通常是持药钵或宝塔;左侧为阿弥陀佛,则仍持莲花。
三、佛的区别
阿弥陀佛是报身佛,释迦牟尼佛则是身佛。
扩展资料
佛的三身:
佛有三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1、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为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
2、报身佛:卢舍那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
3、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大日如来介绍:
大日如来,梵音名号Maha^vairocana,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阶层的佛,为佛教密宗所尊奉最高神明。密宗所有佛和菩萨皆自大日如来所出,在金刚界和胎藏界的两部曼荼罗中,大日如来都是居于中央位置,他统率着全部佛和菩萨,他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
大日如来依梵音可译成毗卢遮那佛,“如来”即是“佛”的意思。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间一切生物,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大日”之意胜于太阳。摩柯“为大,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译大光明遍照,亦称遍照如来。大日如来是遍照一切世间万物而无任何阻碍的法体,众德圆满,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无昼夜之分, 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都能受到恩惠, 启动萌生佛心,获不可思议之成就。《大日轻疏》记载:“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开发众生善根,乃至世间事业由之成办。”
其名有三义,即:
(一)除暗遍明义,谓如来智慧日光遍一切处,作大照明,无有内外、昼夜之别。
(二)众务成办义,谓如来日光遍照法界,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之善根,乃至成就世、出世间种种殊胜事业。
(三)光无生灭义,谓佛心之日虽为无明所覆障,而无所减;究竟如法实相三昧圆明,而无所增。以如此诸种原因,故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处,故加以‘大’字。
大日如来是光明理智的象征,佩戴供奉者能够保护您,给您带来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勇往直前,光明快乐。
佛教密宗记载,大日如来是属羊和属猴人的本命佛,是光明理智的象征,佩戴者能够保护您,给您带来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勇往直前,光明快乐。因此羊年、猴年生人,若能虔诚佩戴或供奉大日如来之本命佛法像,必获如来光明开启智慧,成就一切事业,使贵人来助,鸿图大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弥陀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来佛

师兄们讲一下阿弥陀佛 和 释迦牟尼 佛佛像的区别

阿弥陀佛为坐像时,双手结印,手托莲花;阿弥陀佛为站像时,则左手托莲花,右手下垂,旁边站立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菩萨显在家相。
而释迦牟尼佛均为坐像,或双手托钵,或左手托钵,右手做触地印,或不托钵,左手横放,右手做触地印,或为说法印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造像非常接近,但还是可以区分的。
阿弥陀佛最常见的佛像只有两种,一种是坐姿,一种是站姿。这里先说站姿,阿弥陀佛是接引佛,所以站姿多为接引手印,即佛的右手向下垂,手掌心向外;另一只手置于胸前。阿弥陀佛坐姿为禅定相,双手置于盘腿之上,捧了一个钵。坐姿的阿弥陀佛容易和释迦牟尼佛禅定相混淆,因为释迦牟尼也有禅定相,在很多时候可以区别开的是手上有没有捧钵。比较正确的造像,释迦牟尼禅定相是没有钵的,因为禅定悟道时的释迦牟尼还没有成佛,那个时候还没有钵,但很多造像的也给释迦牟尼禅定相做了钵。这种情况还是综合分析来区别比较好。
三方佛中的区别。在三方佛中(以你的视觉来分左右),中央肯定是释迦牟尼,那么剩下的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肯定就是一左一右。大多数情况下,阿弥陀佛在右边,药师佛在左边,也有例外。但这个时候只需要区分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即可,药师佛一般手捧长有药草的钵,另外一只手持要草药(花草样式的)或药丸(圆形或椭圆形的丸子),能区分出药师佛,那么另外一尊就是阿弥陀佛了。
单独存在的时候,主要依据姿态,比如站姿会结接引印、坐姿是禅定托钵相。姿态可以区分很多佛像,比如乐山大佛,为什么说是未来佛弥勒而不是其他什么佛呢?因为他的坐姿是双手下垂放于膝盖上的,这就是未来佛主弥勒坐姿之中的一种(未来弥勒成佛时在龙华树下举行龙华会时的坐姿)。
还有就是根据周围的环境,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而西方极乐世界又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是净土宗信徒们希望死后往生的地方。关于极乐世界的绘画或者场景就非常漂亮,最常见的就是阿弥陀佛坐于一颗树下,这颗树非常大,上面长满了奇花异果、珍珠宝石……这也是判断阿弥陀佛的重要特征。另外就是阿弥陀佛的侍者,分别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他们共称西方三圣。所以有观音菩萨和大势至站在旁边的就肯定是阿弥陀佛了。释迦牟尼身旁站的是他的两大弟子(罗汉),或者是八大菩萨,这就和阿弥陀佛有显著的区别。
(图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下方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背后是长满奇花异果、珍珠宝石的异常繁荣的树,双手托钵)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整理。佛的辨识主要通过姿态、手势、法器、侍者、环境来辨识,虽然他们都很像(甚至一样),但综合分析考虑还是不难分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