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大材小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 2、四字成语:大材小用的意思 故事 典故 近义词 反义词 造句
- 3、大材小用是什么意思?大材小用成语造句和典故
- 4、大材小用什么意思?
- 5、大材小用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 6、大材小用是什么意思
- 7、大材小用什么意思?大材小用怎么读?
- 8、大材小用和大才小用哪个对
- 9、大材小用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何造句?
大材小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ㄉㄚˋ ㄘㄞˊ ㄒㄧㄠˇ ㄩㄥˋ 汉语拼音 dà cái xiǎo yòng 出处 《后汉书?边让传》:「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 释义 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把好的人才用在小地方。 在描写没有把人用在该用的地方,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 字词辨正:「材」非「才」。 例句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业。(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 他是个电脑博士却要派他去开车,这也未免大材小用了。 相似词 长材短用,杀鸡用牛刀,牛刀割鸡,牛鼎烹鸡 相反词 适才适用
四字成语:大材小用的意思 故事 典故 近义词 反义词 造句
大材小用,指把大的材料用于小的用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
【成语解释】
材:木料;把大的材料用于小处。大材小用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人尽其才。也指材料使用不当造成的浪费。
【成语出处】
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成语示例】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近义词】大器小用、明珠弹雀、牛鼎烹鸡
【反义词】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知人善用
【成语典故】
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不悦想用才学打动刘备,又见诸葛亮不在,只得辞行。到了那以后,终日借酒浇愁。刘备听闻庞统不理政事,终日把酒取乐,大怒,命张飞去荆南巡视。张飞遂与孙乾一同前往。到时未见庞统出来迎接。庞统的同僚告诉张飞,庞统如何不理政事。张飞大怒,想擒拿庞统。孙乾劝他见了庞统,治罪不迟。张飞见庞统后,大喝他把县的各种事给废了。而庞统却认为都是小事,结果只用半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月的事都处理了,张飞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他。后人便演化出了庞统当县令——大材小用的歇后语。
事实上庞统确实去当过县令,也确实当的不是特别好,但没有用半天的时间就解决了一个月的政务。后来(因为当的不好)被免官了,鲁肃便写信告诉刘备,庞统这个人不适合当县令,应该当治中、别驾。而后,庞统的表现也确实很出色。但前面那句歇后语,却绝对不是事实。即使庞统真的有半天就解决一个月的事的本领,这个故事则说明他志向远大,深至天下。而不是大材小用。
大材小用是什么意思?大材小用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大材小用 dà cái xiǎo yò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大材小用】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大材小用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大材小用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大器物派小用场;表示使用不当。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智。亦指人事安排不恰当而屈才。
[成语出处]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辨形] 材;不能写作“才”。
[近义] 大器小用 明珠弹雀 牛鼎烹鸡
[反义]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知人善任
[用法] 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多用作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一个人有没有才能;要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才能知晓;有的人自恃才高;总以为自己~;受了委屈;这也大可不必。
[英译] waste one’s talent on a petty job
[成语故事]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父亲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抚养成人。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并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隐居,学老师的样子写田园诗。”
刘瞻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认为他的志向很高洁。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此后,辛、党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统治集团,为金人作了一些帮闲乃至帮凶的工作。
金人南侵后,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故乡起义。后来,又率领队伍投奔济南府农民耿京组织的起义军。不久,起义军接受朝廷任命,与朝廷的军队配合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但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后来曾长期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1203年春,才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这一年,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
绍兴西郊有一处地方叫三山,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在那里闲居。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当时快八十岁了,他的爱国诗句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因此辛弃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访了这位前辈,两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宁宗降下圣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觉得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
为了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诗中写道,“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流的人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千万不要因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介意。六十六岁那年,这位始终是被大材小用的爱国英雄,终于在忧愤中去世。
百科解释如下:
成语,把大的材料用于小的用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
目录 ? 成语解释
? 成语出处
? 成语示例
? 成语用法
? 典 故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解释[回目录]
大材小用 ( dà cái xiǎo yòng ) :把大的材料用于小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成语出处[回目录]
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成语示例[回目录]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成语用法[回目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人事安排不当
【近义词】 大器小用、明珠弹雀、牛鼎烹鸡
【反义词】 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知人善用
【歇后语】 八仙桌子盖酒坛;大檩做棒锤;大松树作柴火 ;八五炮打苍蝇;百年松作烧柴;大斧子砍枝丫;大梁柁做文明棍儿; 庞统当县令;大理石压酸菜缸;大立柜装煤球;大炮打蚊子;大松树当柴禾烧;的确凉当抹布;电线杆当筷子;电线杆钓鱼;电线杆子当火柴棍;顶门杠当针用
【灯 谜】 高炮打蚊子;铁棒磨成绣花针
典 故[回目录]
庞统 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不悦想用才学打动刘备,又见诸葛亮不在,只得辞行。到了那以后,终日借酒浇愁。刘备听闻庞统不理政事,终日把酒取乐,大怒,命张飞去荆南巡视。张飞遂与孙乾一同前往。到时未见庞统出来迎接。庞统的同僚告诉张飞,庞统如何不理政事。张飞大怒,想擒拿庞统。孙乾劝他见了庞统,治罪不迟。张飞见庞统后,大喝他把县的各种事给废了。而庞统却认为都是小事,结果只用半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月的事都处理了,张飞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他。后人便演化出了 庞统当县令——大材小用 的歇后语。
事实上庞统确实去当过县令,也确实当的不是特别好,但没有用半天的时间就解决了一个月的政务。后来(因为当的不好)被免官了,鲁肃便写信告诉刘备,庞统这个人不适合当县令,应该当治中、别驾。而后,庞统的表现也确实很出色。但前面那句歇后语,却绝对不是事实。即使庞统真的有半天就解决一个月的事的本领,这个故事则说明他志向远大,深至天下。而不是大材小用。
辛弃疾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父亲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 抚养成人。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并和党怀英 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 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 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隐居,学老师的样子写田园诗。” 刘瞻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认为他的志向很高洁。辛弃疾却回 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 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此 后,辛、党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 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统治集 团,为金人作了一些帮闲乃至帮凶的工作。金人南侵后,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故乡起义。后来, 又率领队伍投奔济南府农民耿京组织的起义军。不久,起义军接受 朝廷任命,与朝廷的军队配合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 但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后来曾长期闲居在江西上 饶一带。1203年春,才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这一 年,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 绍兴西郊有一处地方叫三山,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在那 里闲居。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当时快八十岁了,他的爱国诗句早 已为辛弃疾所景仰,因此辛弃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访了这位前辈,两 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 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 得成功。次年春天,宋宁宗降下圣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征询他对 北伐金国的意见。”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觉得这是辛弃疾 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 为了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赠给 他。诗中写道,“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流的人 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鼓励他为 恢复中原而努力,千万不要因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介意。 六十六岁那年,这位始终是被大材小用的爱国英雄,终于在忧 愤中去世。 边让 《三国演义》第十回有个故事,说是曹操的父亲曹嵩被陶谦所杀,曹操誓报杀父之仇,带领大军杀奔徐州。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厚,闻知徐州有难,自引五千兵来救。曹操闻之大怒,使夏侯惇于路上截杀之。这里说的边让,就是成语“大材小用”的主人公。历史上确有曹操杀边让的事,但时间及情节与《三国演义》上所说的有些出入。
边让,字文礼,陈留人,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人。边让这个人很小的时候就能言善辩,博学多闻,他最有名气的作品是《章华赋》。
汉灵帝刘宏立何妃为皇后,重用何妃同父异母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何进听说了边让的名气和才华,就想征召他做官,但又怕边让不来,就以征兵的名义把边让召到洛阳,任命他做了个令史。
何进本以为这件事儿自己办得不错,没想到却引起了当时的大学者、大诗人、大书法家蔡邕(yōng)的不满——蔡邕觉得给边让的官太小了!
蔡邕找到何进说,这个边让呀,小时候就很孤苦,但是聪明好学,学诸子百家的经典,能见本知义,举一反三;这个人心通性达,“非礼不动,非法不言”,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用来煮牛的大鼎,假如用来烹调一只小鸡就不合适,汤多了,淡而无味;汤少了,就煮不熟。让边让当令史,就是所谓的“大器之于小用”,希望大将军能给他个机会,让他一展才华。后来,何进就让边让做了九江太守。
当时朝廷上下已是一片混乱,边让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实在没意思,后来干脆辞掉官职,回家读书做学问了。可一个有才华的人,怎么能对社会没有一点看法呢?边让对曹操这个崛起的枭雄就非常看不起,经常在不同的场合骂他。
后来就有人到曹操那里告状,曹操正春风得意,哪容得别人这样说他?于是,他就安排地方官把边让给逮住杀掉了。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44721.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大材小用什么意思?
把大的 材料 用于小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 其才。
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或大型好的物才。去干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或使用不当等于浪费资源的意思。
大材小用
【拼音】:dà cái xiǎo yòng
【解释】: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出处】:茅盾《腐蚀》:“你这样的人,干这种比较机械的工作,未免是大才小用了,可惜!”
【示例】:钱钟书《围城》:“~,可惜可惜!方先生在外国学的是什么呀?”
【近义词】:大器小用、明珠弹雀、牛鼎烹鸡
【反义词】: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知人善用
【歇后语】:八仙桌子盖酒坛;大松树作柴火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人事安排不当
【成语故事】: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刘备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不悦,终日借酒浇愁,张飞来巡视才发现庞统的真实才能,孔明推荐庞统给刘备,刘备任命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
大材小用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词目 大材小用 发音 dà cái xiǎo yòng 释义 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引用 《乾隆皇帝》第八章 夫妻絮语论功说名 棠儿兴起理财立规 ...己,忙定住了神,说道:“你不要尽往窄处想,当今英明,怎会将你 大材小用 ?我在主子跟前侍候,有什么不知道的?主子心中还是器重你... 《梼杌闲评》第十八回 河柳畔遇难成阉 山石边逢僧脱难 ...道:“罢了!可惜!可惜!我守了他三十余年,不意为你所有,可惜 大材小用 了!”进忠道:“师父,那是个什么东西?”老僧也不回答,... 《梼杌闲评(明珠缘)》第十八回 河柳畔遇难成阉 山石 ...道:“罢了!可惜!可惜!我守了他三十余年,不意为你所有,可惜 大材小用 了!”进忠道:“师父,那是个什么东西?”老僧也不回答,...
大材小用是什么意思
拼音:dà cái xiǎo yòng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出处:《后汉书·边让传》:“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例句:~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业。(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
大材小用什么意思?大材小用怎么读?
大材小用什么意思?大材小用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dà cái xiǎo yòng,简 拼:dcxy
成语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成语出处: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成语例句: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业。
注音:ㄉㄚˋ ㄘㄞˊ ㄒㄧㄠˇ ㄩㄥˋ
大材小用的近义词:大器小用
明珠弹雀 比喻得不偿失或使用不当。语出 汉 扬雄 《太玄·唐》:“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测曰:明珠弹肉,费
牛鼎烹鸡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大材小用的反义词:人尽其材
物尽其用 充分发挥各种东西的功用。 耿可贵 《孙中山与宋庆龄》:“为了使我们苦难的祖国挣脱专制枷锁,做到人尽其
知人善用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人事安排不当
成语故事: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有一次,刘瞻问他的志向,辛弃疾说:“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金人南侵后,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弃笔从戎,在家乡组织义军,配合朝廷的军队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长期转战在大江南北。由于他坚决主张抗金,四十三岁时,被投降派解职,长期闲居,只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1203年,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第二年春天,宋宁宗要招辛弃疾到京城去,询问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他的好朋友陆游知道了,很高兴。为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说:“辛弃疾是管仲、萧何一流的英雄人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材料用在了小地方。(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大材小用”用来比喻对人的使用不当。(出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waste one's talent on a petty job
俄语翻译:растрáчивать большие талáнты по пустякáм
日语翻译:才能 (さいのう)ある人を役不足 (やくぶそく)な地位 (ちい)につける
其他翻译:<德>edles material für unbedeutende zwecke verwenden<法>homme de grand talent affecté à un emploi modeste
成语谜语:高炮打蚊子;铁棒磨成绣花针
写法注意:材,不能写作“才”。
歇后语:八仙桌子盖酒坛;大檩做棒锤;大松树作柴火
大材小用和大才小用哪个对
正确用法是“大材小用”。正确的汉语是“大材小用”,意思是指重用人才,使人才发挥所长;或者是指对才华横溢者,要发挥他们所长。材指才能、才干,用指施用、运用。在语境上,它指掌握了一定才能之后,没有得到体现或者发挥的情况。例如,雇用具有一定才华的工人时,给他们做一些无需专业能力的简单工作,这就是“大材小用”。在汉语中,这是一个固定成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相比之下,“大才小用”是一个不合适的语法,它有些矛盾。在语义上,大才意味着才华超群,成就显著,而小用则意味着这种才华较少被关注,甚至站不住脚跟。因此,虽然有些人在口语中可能会稍稍混淆,但在正式语言和写作中,应该优先使用更为准确的大材小用。
大材小用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何造句?
大材小用 本文分类:abcd式的词语 发布时间:2014/1/2 【拼音】:dà cái xiǎo yòng
【解释】:材:木材,人才。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出自】: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示例】: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业。”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人事安排不当
【褒贬】:贬义词
【英语】:put fine timber to petty use;a large material for petty use;give an able person a *** all job
大材小用的近义词 牛鼎烹鸡 明珠弹雀 大器小用 怀才不遇
大材小用的反义词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绠短汲深 量才录用 小材大用 知人善用
大材小用造句 像你这样有高智商的人,却干这种出力活,未免大材小用了。
让他来做这种工作有点大材小用了。
你这大学生竟然在夜市里摆地摊,也太大材小用了吧!
让一名高级工程师去做清洁工作,简直是大材小用。
大步流星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