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偃旗息鼓什么意思,“偃旗息鼓”的意思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2 02:48:02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偃旗息鼓什么意思 偃旗息鼓含义介绍


1、偃旗息鼓,汉语成语,拼音是yǎn qí xī gǔ,意思是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或停止做某事。
2、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3、近义词:销声匿迹。
4、反义词: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5、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偃旗息鼓的意思是什么

偃:放倒;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现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偃旗息鼓
(
yǎn



)

释: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例:匪徒当天晚上就~,逃得无影无踪。
近义词:销声匿迹
反义词: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偃旗息鼓”的意思是什么?

偃:仰卧,引申为倒下。放倒军旗,停敲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和攻击。
【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示例】: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卷包而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近义词】:销声匿迹
【反义词】: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郾息旗鼓是什么意思

偃旗息鼓
(名词解释)
偃旗息鼓,汉语成语,作谓语、定语、宾语,偃:仰卧,引申为倒下。放倒军旗,停敲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和攻击。出自《三国志·赵云传》。原意指放倒军旗,停止击鼓,做出不准备战斗的假象。现多指不做声响。

偃旗息鼓的意思及造句

  偃旗息鼓的解释
  [释义]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语出] 《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 ;更大门开;偃旗息鼓;公(曹操)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正音] 息;不能读作“xǐ”。

  [辨形] 偃;不能写作“揠”。

  [近义] 销声匿迹

  [反义] 大张旗鼓 重整旗鼓
  偃旗息鼓的造句精选
  1) 不过他们的反击在第分钟便偃旗息鼓了,马克西在码外门前劲射左上角,球应声入网。

  2) 记者在多地回访发现,被点到名的这些高档场所大多偃旗息鼓,但仍有个别场所在“避风头”、“换法子”。

  3) 房产新政出台偃旗息鼓了,同时又是对房地产今后发展变局胸中无数,犹豫不决。

  4) 女人们的抱怨往往都是不持久的——或许只是那么一句安慰一点哄,所有的声讨便速速偃旗息鼓。叶萱

  5) 处暑 了,偃旗息鼓了,清凉爽透了心;暑气烟消雾散了,清爽润透了胃;烦躁无影无踪了,心情乐开了花。愿你开心过处暑,自在爽歪歪!

  6) 海盗活动在今年初偃旗息鼓了一段短时间后,最近几个星期重张旗鼓。

  7) 大部分人对小部分人的讨伐很快分出结果,在大家很不善意目光注视下,王穆棱一伙立刻偃旗息鼓了。

  8) 韬光养晦的九黎蛮山,偃旗息鼓的三苗部族,一朝东风起,尽破万里关。

  9) 这一惊,弄得洛尘的老弟直接偃旗息鼓了。

  10) 经过一天的激战,双方偃旗息鼓。

  11) 没想到他突然宣布退选,偃旗息鼓地携妻 出国 。

  12) 难道“偃旗息鼓”就是“圆满结束”的意思?

  13) 对方既然竖起白旗,我们就暂时偃旗息鼓,静观其变吧!

  14) 辟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15) 两年前,他就偃旗息鼓,不再搞文学创作了。

  16) 立交桥建成后,往日的拥挤不存在了,红绿灯也偃旗息鼓了。

  17) 在酷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连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

  18) 辟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19) 我看这事就偃旗息鼓吧,再斗下去没完没了。

  20) 海湾危机总有偃旗息鼓的时候。

  21) 由于警力部署妥善,原来准备械斗的两帮人马,只好偃旗息鼓,纷纷散去。

  22) 一场竞选闹剧就这样偃旗息鼓了。

  23) 一个无用的人,大事交给他,最终必然偃旗息鼓。

  24) 我军势弱,可偃旗息鼓,埋伏于此,俟机攻其不备。

  25) 从限制车进京那天起,手机上的垃圾短信也会偃旗息鼓。

  26) 他已经在文学界偃旗息鼓,"下海"经商了。

  27) 今天各官方就欲偃旗息鼓,称异味消除,搞莫贵移花接木法。

  28) 偃旗息鼓不代表他们绝了这念头。嘴边的肉不吃掉他们绝不死心。

  29) 让我军来个欺敌之计,大开寨门,偃旗息鼓,引敌入彀。

  30) 此行既是偷袭,当然得偃旗息鼓,隐密行踪。

  31) 连续打了几天仗,敌军突然偃旗息鼓,不知有何阴谋?

  32) 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们的争执就偃旗息鼓吧!

  33) 尽管所向披靡,一路通行,德国兵自己对这毒气也偃旗息鼓,掘壕休息了。

  34) 那些冷漠的、轻蔑的、恐惧的、猥琐的、残忍的目光。它们一次次偃旗息鼓,但一经触发就立刻卷土重来,不容你心存幻想。

  35) 以明代来看,狂禅之风,其历时二十年不到,随当权者的偃旗息鼓。

  36) 秋风送来了阵阵寒意,也无情地扫落了夏日曾给我们撑过绿伞的张张树叶,爱赶偃旗息鼓,待来年春暖夏热时再现风华了。

  37) 在这上次劳动中,刚开始,我的干劲还挺大的。但没过偃旗息鼓。

  38) 或许有些爱情也不过如此吧,当心的距离渐行渐远,哪怕同处一个屋檐下也感觉远在天边。曾经的世界里彼此照耀,而后各奔东西不再依恋,千疮百孔的爱情在心里偃旗息鼓,只留下空荡荡的记忆捉弄依然停留在原地的那个人。


  看了偃旗息鼓内容的人也喜欢:

1. 偃旗息鼓的成语故事

2. 偃旗息鼓的成语典故

3. 偃旗息鼓的相关造句范例

4. 攻其不备的造句大全

偃旗息鼓的意思_偃旗息鼓造句_偃旗息鼓的读音

【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近义词】:销声匿迹
【反义词】: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偃旗息鼓造句:
01此行既是偷袭,当然得偃旗息鼓,隐密行踪。
02我军势弱,可偃旗息鼓,埋伏于此,俟机攻其不备。
03连续打了几天仗,敌军突然偃旗息鼓,不知有何阴谋?
04让我军来个欺敌之计,大开寨门,偃旗息鼓,引敌入彀。
06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们的争执就偃旗息鼓吧!
07我看这事就偃旗息鼓吧,再斗下去没完没了。
08没想到他突然宣布退选,偃旗息鼓地携妻出国。
09辟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10由于警力部署妥善,原来准备械斗的两帮人马,只好偃旗息鼓,纷纷散去。

偃旗息鼓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中文】:偃旗息鼓
【读音】:yǎn q xī gǔ
【正音】:偃;不能读成yn。
【辨形】:偃;不能写成堰。
【偃旗息鼓的意思】:偃:放倒。放倒战旗,停止击鼓。指秘密行动,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现比喻事情不得不中止或收场。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曹操)军疑有伏兵,引去。
【近义词】:掩旗息鼓
【反义词】:大张旗鼓、重振旗鼓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偃旗息鼓造句】
1、朋友圈那些秀恩爱的情侣,秀着秀着就偃旗息鼓了。
2、这场战争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对方基本已经偃旗息鼓了。
3、不要以为他就这么偃旗息鼓了,说不定正在谋划更大的阴谋。
4、世界上有个人承认她是对的,她就从此偃旗息鼓,过去受过的委屈再也不提起。《我不是潘金莲》
5、入秋了,呼喊了一个夏天的蝉儿终于偃旗息鼓,树林像一个玩累了的孩子,变得乖顺和安静。伊甸《树林》
6、那一年的北京美得不像北京,像美好时代里的北平,我们气象峥嵘地爱过,也偃旗息鼓地败过。
7、也许爱情真像一场迟来的雪,来的时候轰轰烈烈染白了整个城市,走的时候却又偃旗息鼓水落石出。
8、仇恨永远不会消逝,只会在偃旗息鼓之后潜伏在人中心中等待下一个轮回中粉墨登场的机会罢了。
9、只有遵守纪律,尊重市场,尊重趋势!没有把握,偃旗息鼓;看准机会,果断出机!动则如蛟龙,静则如乌龟!徐晴媛《徐氏交易心得》
10、听着他沉稳的心跳,源于梦境的悲伤和不舍,仿佛才偃旗息鼓。《他来了,请闭眼》
11、经过一天的激战,双方偃旗息鼓。
12、在酷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连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
13、连续打了几天仗,敌军突然偃旗息鼓,不知有何阴谋?
14、没想到对方看到我的气势居然偃旗息鼓了。
15、做事就要坚持到底,半路偃旗息鼓算怎么回事啊。
用励精图治怎么造句 励精图治的意思和读音 励精图治
拼音 l jīng t zh
近义 雄才大略
反义 丧权辱国祸国殃民
释义 砺: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励精图治的造句
1、战国七雄之一的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战败以后,勾践想励精图治,寻求圣贤之士来治理国家,以发展生产,提高军事实力。
2、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几十年的上下求索,我们的祖国已经屹立于世界东方,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唐太宗克己纳谏、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曾国藩克己戒色、修身治国,立下不朽功业。
4、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成春秋五霸。
5、唐太宗励精图治,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贞观盛世。
6、近年来,由于学校领导们的励精图治和老师们的奋力拼搏,学校面貌日新月异!
7、只是那一颗颗励精图治的心,在长年累月的纸醉金迷中,失去了当年锐利的光芒。
8、请相信吧!我们年轻的一代正在励精图治,致力于祖国的腾飞。
9、走过60年的风风雨雨,经过60年的励精图治,我们的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0、千古流芳,现在人们常用它赞扬勇于探索真理、敢于攀登高峰的人。他们有远大志向,有为事业励精图治、百折不回的雄心壮志。
11、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为国事忧劳出,现了贞观之治。
12、我们的军队励精图治,已成为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部队。
13、如果他们能励精图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他们肯定会做的有声有色。
14、共产党九十年饱经风霜,九十年励精图治,九十年灿烂辉煌,换来了祖国繁荣昌盛,换来了人民幸福安康。
15、从此,乾泰祥励精图治,所经营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在苏州同业中一直名列前茅,获得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踌躇的意思 踌躇读音 踌躇的近义词和造句 踌躇[chuch]
词语解释:犹豫不定,拿不定主意,走来走去。
近义词:犹豫、彷徨、踯躅、踟蹰
反义词:果断、果决、坚决
踌躇造句
1、我正踌躇怎样开口,然而他却阻止我开口,怎么他知道我要说什么?
2、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他也仅是踌躇了一会儿,便立刻找到了答案。
3、领导踌躇了半天,还是做出了决定。
4、踌躇多日难以下笔,因为,遥远的中学生活之于我的人生,就像是水墨山水中那一抹若有若无的浅灰色背景。
5、他踌躇片刻,咬咬牙,还是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6、我正为这件事踌躇不已,然而他却说这没什么大不了。
7、我踌躇了半天,还是决定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8、先行者此时已经踌躇满志,大部分投资者却仍在犹豫不决。
9、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10、在困难面前,不应该踌躇不前。
11、当我踌躇在坚持与放弃的边缘,我的心告诉我:不能再犹豫,不能再踌躇,只有坚持才会成功!
12、到底是去还是不去,让我很踌躇

偃旗息鼓的读音,是什么意思?词语解释及出处

拼 音: yǎn qí xī gǔ 释 义: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 处: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示 例: 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卷包而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

拼音:yǎn qí xī gǔ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例句: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卷包而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