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厄立特里亚是什么
- 2、厄立特里亚人均gdp
- 3、厄立特里亚人口面积
- 4、厄立特里亚2022年gdp总量
- 5、厄立特里亚简介
- 6、厄立特里亚在哪个洲
- 7、厄立特里亚的首都是?
- 8、厄立特里亚纳克法的国家简介
- 9、厄里特里亚白种人数量
厄立特里亚是什么
厄立特里亚
Eritrea
位于东非的共和国。全称厄立特里亚共和国。面积12.5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万( 1993 )。境内主要居住有提格雷人、阿法尔人、提格里尼亚人 、萨霍人 、库纳马人等9个民族。主要语言为提格里尼亚语 、 阿拉伯语和英语 。 居民约50%信奉基督教,50%信奉伊斯兰教。首都阿斯马拉。
厄立特里亚国旗国徽
地理 地处非洲之角的最北部,西界苏丹,南邻埃塞俄比亚,东南与吉布提接壤,东北濒临红海,隔海与沙特阿拉伯、也门相望,扼欧、亚、非三洲海上通道的咽喉曼德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海岸线长1200千米。境内多丘陵高地 ,沿海有狭长平原,海滨多珊瑚礁。大部地区属热带干燥气候,草原和半荒漠广布。
地图:厄立特里亚
历史 公元初期,厄立特里亚中央高原地区就已成为今埃塞俄比亚土地上的阿克苏姆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9世纪后 ,阿克苏姆帝国崩溃 。此后这一带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埃塞俄比亚逐渐形成国家后,其历代君主始终保持对厄立特里亚的统治。1869年意大利军队占领该地区 ,1890年建立了统一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 。 1941 年意大利退出,厄立特里亚成为英国托管地。1950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厄立特里亚作为一个自治体同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 。1952年 ,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 。1962年厄立特里亚成为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厄立特里亚人民一直为独立而奋斗。
1993年4月27日,厄立特里亚宣布独立。
政治 总统兼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国务委员会为最高行政机构。国民议会为最高立法机构。伊萨亚斯·阿费沃基为厄立特里亚首任总统。
经济 为恢复和重建经济,厄立特里亚政府决定奉行市场混合经济政策,除重要经济部门和资源由国家控制外,鼓励发展 私有企业 , 减少国 家干预 。 1992 年国 内生产总值3.4278亿美元。
农业是厄立特里亚经济支柱,全国80%的人口在农村 。粮食不能自给。工业凋敝,严重开工不足。
对外关系 奉行和平、不结盟、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愿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关系,支持世界各国正义与民主运动。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历来关系密切,双方已宣布仍将保持和发展这种关系。厄立特里亚的独立使埃塞俄比亚成为一个内陆国,为此,厄立特里亚同意埃塞俄比亚使用其两个红海港口。厄立特里亚与中国于1993年5月24日建交。
厄立特里亚人均gdp
340美元。厄立特里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340美元,是非洲最低的之一。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北邻苏丹,南接埃塞俄比亚,西靠吉布提。面积约为11.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0万。
厄立特里亚人口面积
厄立特里亚占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70万。
厄立特里亚位于北纬12°42′和18°2′,东经36°30′和43°20′之间,地处东非及非洲之角的最北部,扼红海曼德海峡入口,连接苏伊士运河,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西北与苏丹交界,边界线长605公里,西南与埃塞俄比亚接壤,边界线长912公里,东南与吉布提毗邻,边界线长109公里,东北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海岸线总长2234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151公里,岛屿海岸线1083公里,包括达赫拉克群岛等有大小岛屿350多个。
气候特征
厄立特里亚高原地区属垂直气候带,气温随地势高低而不同。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年均气温为17℃,降雨量525毫米,一年中12-2月的平均气温最低,为15℃;5-6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5℃;4-5月为小雨季;6-8月为大雨季;其余时间为旱季。
东部和西部低地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分别为30℃(东)和28℃(西),最高气温达40℃以上,年均降雨量不到400毫米,尤其是红海沿岸平原,呈沙漠状态。
高原地带雨季为6月至9月,年降雨量800-900毫米,旱季为12月至3月。东南部海港阿萨布年平均降雨量仅50毫米。阿斯马拉市区属于丘陵地带,海拔2325米。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6℃。
厄立特里亚2022年gdp总量
2022年GDP还未公布。2021年厄立特里亚的gdp为23亿美元。
20.6亿美元。
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部,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670万。它曾是意大利殖民地。1993年独立。全国80%的人口为农民。根据世界银行对厄立特里亚的2022年的预测为20.6亿美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
厄立特里亚简介
厄立特里亚国(The State of Eritrea),简称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西邻苏丹共和国,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全国海岸线长1200公里,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首都阿斯马拉,全国共有6个省,人口670万(截至2021年8月),有9个民族。
厄立特里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厄立特里亚是联合国、非统组织、东南非共同市场、萨赫勒-撒哈拉国家联合体成员国和阿拉伯联盟观察员。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6个省,56个县市,分别为:南红海省、北红海省、安塞巴省、加什—巴尔卡省、南方省和中央省。
中央省,面积1300平方公里,首府阿斯马拉,省长兼阿斯马拉市长。主要县市有白瑞卡、加拉-纳菲、北米博拉卡、塞瑞杰卡、南米博拉卡、北米拉巴、南米拉巴。
北红海省,面积2.78万平方公里,首府马萨瓦。主要县市有阿法贝特、达赫拉克、格拉罗、埃拉伯利德、法罗、金达、卡库拉、纳克法、什埃伯。
南红海省,面积2.76万平方公里,首府阿萨布。主要县市有阿莱塔、中丹卡里亚、南丹卡利亚。
南方省,面积8000平方公里,首府门德法拉。主要县市有阿迪凯、阿迪瓜拉、阿莱泽、德巴瓦、德克玛哈瑞、买埃尼、麦姆尼、赛格内蒂、塞纳费、特赛罗那。
安塞巴省,面积2.32万平方公里,首府克伦。主要县市有阿迪特克勒赞、阿斯马特、埃拉伯利德、戈莱巴、哈嘎兹、哈勒哈勒、哈博罗、克尔克贝特、塞勒阿。
加什-巴尔卡省,面积3.32万平方公里,首府巴伦图。其他县市有阿科达特、德格和、佛托、宫格内、海科塔、洛格-安塞巴、门苏拉、毛戈罗、毛勒基、古陆集、杉布科、特瑟内、上加什。
厄立特里亚在哪个洲
厄立特里亚在非洲。厄立特里亚国(The State of Eritrea),简称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西邻苏丹共和国,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海岸线长1200公里,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首都阿斯马拉,全国共有6个省,人口670万(截至2021年8月),有9个民族。
公元前8世纪,闪米特人和库希特人迁徙此地。1869年,意大利殖民者来此拓殖。1890年,意大利将占领区合并为统一的殖民地,命名为“厄立特里亚”。1952年,厄立特里亚组成地方政府,正式与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1962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取消联邦制,设厄立特里亚为埃塞俄比亚第14个省,引发了厄立特里亚人民长达30年的武装独立斗争。1993年4月23日-25日,厄立特里亚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举行全民公决,以99.8%的绝对多数决定与埃塞俄比亚分离,厄立特里亚国正式成立,伊萨亚斯任首任总统。
厄立特里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厄立特里亚是联合国、非统组织、东南非共同市场、萨赫勒-撒哈拉国家联合体成员国和阿拉伯联盟观察员,2021年厄立特里亚国内生产总值22.7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2%。
厄立特里亚的首都是?
阿斯马拉(Asmara)是厄立特里亚首都。位于国境中部厄立特里亚高原,海拔2 350米。人口71万(2019年)。1885年建城。在厄立特里亚铁路线上,东北有濒临红海的港口。1942~1952年归英国管辖,后并入埃塞俄比亚。
1993年厄立特里亚独立后成为首都。全国工商业中心。制革业重要,还有纺织、食品、卷烟、化工、水泥、机器制造等企业。农牧产品贸易较盛。城东南有国际机场。著名的建筑有天主教大教堂、大清真寺等。设有阿斯马拉大学。
中文名
阿斯马拉
外文名
Asmara
所属地区
厄立特里亚首都
人口数量
71万(2019年)[1]
著名景点
阿斯马拉大教堂,阿斯马拉皇宫
阿斯马拉是厄立特里亚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有人口579000,海拔2325米,属于草原气候,温暖,但不炎热.7,8月是雨季,阿斯马拉被认为是"新罗马"和"意大利的非洲城市"
阿斯马拉是厄立特里亚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有人口579000,海拔2325米,属于草原气候
厄立特里亚国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国家,濒临红海,面积12.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40万人(2005年),首都为阿斯马拉,民族以提格雷族、阿尔法族等为主。货币通用纳克法。
历史
主条目:厄立特里亚历史
厄立特里亚原为埃塞俄比亚所建立的屯垦区,1890年为意大利所占领,并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合国的同意之下,与埃塞俄比亚共同组成联邦。1962年遭埃塞俄比亚兼并,成为该国第14省。
自立国后,“人民民主正义前线”一直为厄立特里亚的唯一政党。
行政区划
厄立特里亚行政区划图主条目:厄立特里亚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6个省。首都阿斯马拉。
1 中部区(Central)
2 南部区(Southern)
3 加什-巴尔卡区(Gash-Barka)
4 安塞巴区(Anseba)
5 北红海区(North Red Sea)
6 南红海区(South Red Sea)
厄立特里亚纳克法的国家简介
国名: 厄立特里亚国(The Commonwealth of eritrea)。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三角形构成,靠近旗杆为红色等腰三角形。红色部分中有一个由三枝黄色橄榄枝构成的圆形图案。红色象征为争取独立解放而斗争,绿色象征农业和畜牧业,蓝色象征国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财富,黄色象征矿产资源,橄榄枝象征和平。国徽:呈圆形。圆面上绘有一只骆驼,圆周以花冠和饰带装饰,下方的饰带上写着厄立特里亚的国名。面 积: 124320平方公里。人 口:450万语 言: 官方语言为提格雷尼亚语、阿拉伯语和英语,其他通用语言有阿姆哈拉语和意大利语。宗 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货 币: 厄立特里亚纳克法国庆节: 4月27日首 都:阿斯马拉(Asmara),人口约40万。国家元首 :全国政治和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兼共和国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基(Issias Afwerki),1993年5月22日当选,1997年上半年连任。独立日:5月24日(1993年)
厄里特里亚白种人数量
厄里特里亚有九个民族,提格里尼亚、纳拉、拉沙伊达等。常驻人口354.64万人,白种人就有200万左右。
二百万人左右。厄里特里亚有九个民族,提格里尼亚,纳拉,拉沙伊达等,有白人、黑人和黄人三种肤色人口,常驻人口354.64万人,白种人就有200万左右。厄里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西邻苏丹共和国,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海岸线长1200公里。厄立特里亚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平原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马雷布河为最大河流。高原地区气候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