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昆虫记胡蜂习性
喜光性、温度适应性、食物、筑巢、繁殖。喜光性:胡蜂具有喜光性,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筑巢。温度适应性:胡蜂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性。在春秋季节,胡蜂的活动较为频繁,夏季中午炎热时则会暂停活动,而冬季则会进入越冬状态。食物:成年胡蜂主要采食瓜果、花蜜和含糖的汁液,同时也会捕食其昆虫。筑巢:胡蜂会在16~18℃时筑巢,而秋后气温降至6~10℃时开始越冬。繁殖:胡蜂在春季开始繁殖,雌蜂会产卵并孵化出幼虫,幼虫经过多阶段的发育最终成为成虫。
胡蜂(马蜂)
一、形态特征胡蜂是典型的昆虫,成蜂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足且躯体由头、胸、腹三个部分组成,体色多为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头部呈肾形,大型复眼位于头上部两侧,胸部近似圆柱形并分三节,每节生有一对足,中、后胸上各生一对膜质翅,雌蜂腹部末端有输卵管退化形成的螯针。二、发育过程胡蜂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三型蜂(雌蜂、雄蜂和职蜂)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蜂四个阶段,其中卵呈白色,椭圆形,幼虫呈白色,无足,体型粗胖,蛹呈黄白色且体色随老熟程度而逐渐加深,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蛹期不进食,在蜂房中羽化成蜂后用上颚咬破室口钻出。三、社会结构胡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每群均由蜂王(雌蜂)、雄蜂和工蜂(职蜂)组成,其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和哺育第一代工蜂,雄蜂主要负责与同巢或异巢少数雌蜂交尾且交尾后不久便陆续死亡,而工蜂则主要负责群体内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修筑蜂巢、饲喂幼虫、清巢保温、采集食物、守卫蜂巢等。四、生活习性胡蜂是杂食偏肉食性昆虫,主要以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食,也采食多种植物的果实和蜜腺分泌的花蜜,多筑巢于隐蔽的树丛里、石缝中或屋檐下,筑巢材料主要是浸软后类似纸浆状的木浆,外形多呈圆盘状、不规则扁块状或倒莲蓬状,有些大型胡的蜂巢外部还有包裹着坚硬的巢壳。五、危险级别胡蜂是非常危险的昆虫,根据危险程度可划分成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其中绿色表示无危险且对人类无主动攻击性,黄色表示危险系数较低,例如马蜂亚科昆虫基本上能与人和平相处,而橙色和红色则表示非常危险,我国尚未成患的胡蜂用橙色警示,必须高度警惕的胡蜂用红色警示。六、代表物种1、金环胡蜂:金环胡蜂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胡蜂,别称中华大虎头蜂、人头蜂等,典型特征是头部为橙黄色且胸部几乎全部都呈黑色。2、长脚胡蜂:长脚胡蜂是长脚胡蜂属昆虫的统称,有黄长脚胡蜂、家长脚胡蜂、褐长脚胡蜂等,最常见的是黄长脚胡蜂和家长脚胡蜂。3、黄腰胡蜂:黄腰胡蜂是最常见的大型胡蜂之一,别称黄腰虎头蜂、大褐胡蜂等,典型特征是腹部前半段为鲜黄色而后半段则呈黑色。4、黄边胡蜂:黄边胡蜂是危险系数比较低的胡蜂,别称欧洲黄蜂、欧洲胡蜂等,典型特征是头部除额部颜色较深以外其余全呈桔黄色。
胡蜂防治基本常识
1.怎样防治胡蜂
胡蜂是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特别是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受害严重,我国南方中蜂饲养地区普遍受害,是夏秋季蜂场的主要敌害。
危害蜜蜂的胡蜂有多种,其中最凶猛的是大胡蜂和小胡蜂。(1) 症状和危害① 大胡蜂。
大胡蜂体形大,危害蜜蜂的时间短而集中,主要在8~10月,此时山区蜜源缺乏,胡蜂不仅能拦劫空中飞行的蜜蜂,而且还在蜂场巢门口前等候,大量被咬食的蜂尸残猹弃置在巢门处。 此时蜜蜂纷纷回巢或四处躲避,表现出毫无抵抗能力,造成蜂群大乱。
当蜂群较弱,巢门口较大时,胡蜂成群攻入,使蜂群被迫弃巢迁逃或被毁灭。② 小胡蜂。
小胡蜂体形小,行动敏捷,捕捉蜜蜂时较大胡蜂灵巧,当小胡蜂攻击巢门口的蜜蜂时,常在空中保持相对的稳定位置,一旦选一只蜜蜂为攻击目标时,便俯冲下去抓捕蜜蜂,此时守卫蜂常以大幅度的“摆尾发臭”,招引大量蜜蜂从巢内涌出,聚集巢门边,严阵以待。 在胡蜂来犯时,蜜蜂做出快速反应,用整齐一致的抖动翅膀和发出“沙沙”的响声进行抵抗。
(2) 防治方法① 人工敷药法。福建农业大学蜂学系研制的“毁巢灵”,采用人;E敷药器进行敷药。
之后放胡蜂归巢,使药物污染全巢,毒死同伙。② 自动敷药法。
捕到胡蜂后,放人盛药的广口瓶内,盖上瓶盖,瓶内胡蜂沾上药粉后,放回巢,沾染药粉于全巢,达到毁灭全巢杀死胡蜂的目的。 ③ 拍打消灭胡蜂。
利用胡蜂喜欢咬食同类尸体的习性,将胡蜂尸体集中在胡蜂最喜欢攻击的蜂群附近加以引诱,将胡蜂拍打消灭。④ 药物毒杀。
毒杀胡蜂的药物有毒杀酚等有机氯杀虫剂屎敌百虫有机磷粉。
2.防治胡蜂危害的要点有哪些
防治胡蜂危害的要点如下: (1)预防与守护。
为了防止胡蜂由巢门及蜂箱其他孔洞钻入箱中,应加固蜂箱和巢门。胡蜂危害严重时期,要有专人守护蜂场,及时扑打前来骚扰的胡蜂。
胡蜂危害后,巢门前的死蜂要清除干净,避免下次胡蜂来时攻击同一箱蜜蜂。 (2)毁巢。
要根除胡蜂的危害,可用农药摧毁养蜂场周围的胡蜂巢。但许多胡蜂营巢隐蔽不易发现,或蜂巢高空悬挂,难以举巢歼灭。
因此可在养蜂场上捕擒来犯的胡蜂,给其敷药后再纵其归巢毒死其巢内其他胡蜂.最终达到毁其全巢的目的。
3.如何防治胡峰
危害蜜蜂的胡蜂有几种,以黑盾胡蜂最凶、最多、危害最严重。
胡蜂i般在土穴或树上筑巢,它们常成群在蜂箱门口徘徊,看准时机,叼住蜜蜂,飞到附近的树上咬食,严重时多只胡蜂结伙攻人蜂箱内,咬死蜜蜂,将巢内的蜜粉洗劫一空,蜂群被迫飞逃。对胡蜂可用下列方法防止。
(1)在缺蜜时期,缩小巢门至仅能容一只蜜蜂进出,防止胡蜂侵人。(2)人工扑杀。
加强蜂场巡视,发现有胡蜂时用拍子或长薄板扑打。(3)蜂蜜诱杀。
用一光滑大口的透明瓶子或水杯(瓶高15厘米以上,口径8-10厘米),盖上打几个能让胡蜂钻进去的小洞,里面放一层蜂蜜,置于蜂场附近胡蜂飞行的线路上,胡蜂即会前来取食而淹溺于蜂蜜中。 刚开始时应注意赶走蜜蜂,当有胡蜂取食淹溺后,蜜蜂一般不会去取食。
也可在胡蜂来取食时,用剪刀把它剪杀。(4)巢穴毒杀。
当找到胡蜂巢穴后,可在夜间用农药灌杀,对在树上筑巢的可在夜间用农药喷杀或火烧。使用的农药应选用击倒性强的触杀剂,如DDVP、除虫菊酯类等。
(5)毒饵诱杀。可把农药拌于切碎的蛙肉里,用盘盛放,置于蜂场附近,胡蜂取食后即中毒死亡;如选用毒性较慢的农药,还可由胡蜂取食后带回巢中,引起全巢死亡。
(6)白天先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瓶,瓶内置少量具熏蒸作用的农药粉剂(如林丹),在蜂场用捕虫网捕捉胡蜂,将被捉胡蜂引人药瓶中,盖上瓶盖,任其振翅约3-5秒钟,开盖,让胡蜂将药剂带回蜂巢,毒杀巢内胡蜂。 一般一巢胡蜂有十余只带药回巢,即可毒杀整群胡蜂。
在胡蜂危害季节,在蜂场连续数日处理,可使来犯胡蜂数量明显减少。注意,在药瓶中不宜让胡蜂振翅太久,否则胡蜂接触药剂量太大,会死亡于回巢的路上。
4.胡峰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胡峰的防治方法如下:(1) 管好巢门降低巢门高度至7mm以下、增加巢门宽度,阻止胡蜂进巢。
(2) 人工扑打当发现有胡蜂为害时,用丝状竹片击毙胡蜂。已知胡蜂巢穴时,可在夜间用蘸有敌敌畏等农药的布条或棉花塞人巢穴,杀死胡蜂。
(1) 农药毒杀15%的糖水和砷酸盐混合,调成乳状,置于盘碟,引诱胡蜂取食,将其毒死。 (2) 黏结胡蜂纸类似黏蝇纸,置于箱盖上,黏结扑来的胡蜂。
(5>诱杀胡蜂器胡蜂诱捕器由桶体、单向进蜂道、蜜蜂逃生孔、液体容器和其上的格棚阻隔片(阻止进人的昆虫接触液体诱饵)组成,大小为200mmx 150mm。装置悬挂于蜂箱周边,液体容器盛装食醋、糖水等诱食剂,引诱胡蜂通过单向进蜂通道进人贮蜂桶内,因格栅阻隔片间隙小,闯人者无法取食,最后中蜂会从逃生孔顺利飞出诱捕器,而胡蜂困死于器内。
根据情况,及时清除死亡胡蜂。替代品——饮料瓶(如营养快线瓶),在其中间穿插十字形木条 (棍),周开直径0。
5 ~0。 7cm的圆孔,内容1/3糖水,含量为30%左右,或者加人1/4的酒、醋混合物,最后将其挂在蜂场,招引胡蜂进人采食并溺毙,误人的中蜂可从周开小孔中逃离。
5.养蜂常识中应怎样防除胡蜂
防除胡蜂为害,最根本的措施是寻找其巢穴进行灭除。
在胡蜂 危害的季节里,巢门可安上隔栅栏或钉几个铁钉,中蜂可采用圆孔 巢门,以防胡蜂入侵。另外,可采取人工捕杀、诱杀、毁巢或毒杀等方法来消灭胡蜂。
当蜂场上发现有胡蜂在巢门前低飞骚扰时,可用木板、扫帚等 工具扑打,并把打死的胡蜂放在箱盖上,待其他胡蜂来拖尸时可乘 机消灭。诱杀时用剧毒无味的农药,拌在切碎的畜禽肉内,然后盛在盘 碟内,放在蜂场附近置于桌椅上,让胡蜂取食后中毒死亡,但应用 时要注意人畜的安全。
6.如何防控胡蜂危害蜂群
胡蜂在南方山区危害严重,特别是夏、秋季节。
胡蜂性情凶 暴,攻击性强,营巢地点隐蔽,防除较难。在生产中,可根据胡蜂的生物学特性予以防除。
白天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瓶,瓶内置少量具熏蒸作用的农药 粉剂,在蜂场用捕虫网捕捉胡蜂,将被捉胡蜂放入药瓶中,盖上瓶 盖,任其振翅2?3秒,然后开盖,让胡蜂将药剂带回蜂巢,毒杀巢 内胡蜂。 一般一巢胡蜂有10余只带药回巢,即可毒杀整群胡蜂。
在胡蜂危害季节,在蜂场连续处理数日,可使来犯胡蜂数量明显减 少。注意,不宜让胡蜂在药瓶中振翅太久,否则胡蜂接触药物剂量 太大,会死于回巢的路上,反而达不到让其将药剂带回蜂巢的目 的。
若已知胡蜂巢的位置,又是人员容易达到的地方,可于天黑 后,用红光作为照明(可用红布包裹手电筒),用沾满敌敌畏的棉 团,堵塞胡蜂巢口(巢口一般开口于面向开阔地带的一面),10余 分钟后,巢内胡蜂将全被毒死,然后铲去蜂巢即可。 注意在操作过 程中,不要触动巢壳,否则胡蜂会倾巢而出,有被蜇伤的危险。
若 药棉塞进巢内,效果反而不如堵在巢口好。
胡蜂是什么
胡蜂是膜翅目(Hymenoptera),胡蜂总科(Vespoidea)昆虫的总称,它包括马蜂科、胡蜂科、蜾赢科等3个类群,全世界已知胡蜂种类约6000种,国内约200多种。蜇人蜂主要属于胡蜂总科中的胡蜂科和马蜂科,即通常所说的胡蜂和马蜂。胡蜂是一种重要的有毒昆虫,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胡蜂捕食小型昆虫,能控制自然环境中的害虫,维持森林生态的平衡;胡蜂访花并吸食花蜜、帮助野生植物传粉。同时,胡蜂也捕食蜜蜂,是养蜂场的一大天敌。
形态特征:胡蜂体大而凶猛,体长约19~27毫米,棕黑色,腹部2~6节黑色,头胸部具密集的棕色毛,中胸背板中隆线明显。胸腹节黑色,有中纵沟。腹部被棕色毛。翅为棕色。各足基节、转节、腿节、跗节黑色,足其余部分为棕色。
生态特性:胡蜂一年常可发生3代,有些种类发生1~2代,胡蜂在秋季交尾受精后进入越冬期,以受精雌蜂过冬。到了深秋季节,气温降低至15℃时开始离巢,10月下旬气温降低于10℃左右,全部离巢,一般迁居至墙缝、树洞、石洞、灌木丛、草堆等比较温暖处避寒,常数十、数百只蜂王不食聚拢抱成一团度过寒冷的冬季。第二年春季气温转暖,达到14~15℃时,即开始散团,重新活跃起来,并选择适合它们生活的地点筑巢入居,继续交配和产卵,开始新一轮的活动。
蜂巢识别:胡蜂一般都选择避风向阳、温湿度适宜、隐蔽的场所营巢。巢的构筑材料以草根、树皮、锯木屑等木质纤维为主,并搀有一些胶质物。建造蜂巢外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长梨形,大小不一,蜂群增加后蜂巢直径会增加到20cm以上,高达约40~90cm,常称为“葫芦包”,每群蜂数目可达数百或数千只。蜂巢常筑在林内树叉上或土穴、树洞中,有时在村镇居民窗前檐下筑巢,胡蜂的巢每年只住半年,秋季离巢后就废弃不用,来年春天重筑新巢。
生活习性:成年胡蜂喜欢甜性物质,主要采食瓜果、花蜜和含糖的汁液,捕食其它昆虫。春秋气温低时,出巢较晚,一般每天在8~18时出巢活动;夏季和气温较高时可整日出巢;进入冬季停止繁殖和采食活动。大部分胡蜂种类不会主动攻击人畜,除非有意或无意地刺激、伤害了它们,才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有些种类对接近其巢穴15m以内的人畜都易发起凶猛的攻击,其所造成的危害在世界温带、热带地区都相当严重。
部分常见胡蜂的详细资料介绍
常见胡蜂种类 01 金环胡蜂: 别名:地王蜂,地龙蜂,红头蜂,大黑蜂,大土蜂,黑腰蜂,中华大胡蜂。 分布:生活在1000~2000海拔山区,高、底零星分布。 体长:雌蜂体长4.8~5cm、雄蜂3.9~4.3cm、工蜂3.8~4.5cm。 习性:金环胡蜂体型强大生性凶猛,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种类,毒性攻击性及强,筑巢于地下的洞中,土洞,树洞等!捕食距离最远可达5公里以上,食物广泛,以一些大型昆虫,或其他蜂种的幼虫为食,蜂旺时也可捕食一些叫小的动物幼仔,啃食他的肉作为食物!他是蜂界当之无愧的霸主,令人闻风丧胆!对一些分泌甜浆的树依赖性最强,他在的地方必须有分泌甜浆的树,生态较好的地方!它的阔巢方式以搬土出洞门为止,蜂巢最大可达100多公斤。 特征:金环胡蜂种类分四大亚种,即大金环、黑金环、红金环、黄金环。其中前三种多分布于云南。
02 黑尾胡蜂 别名:双金环虎头蜂,黄腰蜂。 分布:海拔500~1500的山区,高海拔零星分布。 体长:雌蜂3.8~4.4cm,雄蜂3.4~3.8cm.工蜂3.3~4.0cm。 习性:黑尾胡蜂筑巢跟金环一样,但没金环凶猛。有的甚至很胆小。 特征:此蜂属于常见的较大蜂种,亚种相对较多,花纹及个头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两大类,勤黑尾及懒黑尾!懒黑尾蜂巢最多3公斤!勤黑尾可达到20~30公斤左右。
03 黑绒胡蜂 别名:黑腹虎头蜂,黑尾仔,鸡笼蜂,杀人蜂,七里蜂,腰勾子等。 分布:海拔1000~2000公尺山区,高低海拔均有分布。 体长:雌蜂体长2.8~3.4cm,雄蜂2.2~2.7cm,工蜂2.0~2.8cm。 习性:初期筑巢于较浅的土洞中,但蜂王特别喜欢霸占其他同等大小的蜂,(特别是黄脚,可两种蜂同时发展),之后并产下自己的卵,待到工蜂差不多时上树筑巢,筑巢于较高的树顶,并随着蜂巢的发展壮大而把蜂窝前的树叶咬光,蜂窝洞口可有多个,都成竖着的一条缝,故名”牛逼洞”,蜂巢最大可达70公斤以上! 特征:身上绒毛较多,生性凶猛,毒性强,若是遇到危险就会群起而攻之,可把攻击者追到很远的距离,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无意侵犯到它而被它送上黄泉,所称杀人蜂!
04 黄腰胡蜂 分布: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000的山区。 体长:雌蜂3.5~4cm,雄蜂2.5~2.9cm,工蜂2.6~3.5cm。 习性:筑巢方式与金环黑尾相同!但喜欢灌木丛多的地方,巢最大可达10公斤左右。 特征:此蜂胆小如鼠,多数出巢都飞行低矮,而且呈S形,速度快。
05 黑盾胡蜂 别名:黄胡蜂,洋鬼子,黄蜂等。 分布:多分布于海拔500~1500山区,高海拔少许分布。 体长:雌蜂2.8~3.0cm,雄蜂1.8~2.5cm,工蜂2.1~2.6cm。 习性:南方常筑巢于地洞,树洞中,挑土方式与金环等蜂不同,他的挑土方式是把土叼着飞出洞外一段距离以后扔掉,再去找食,所以它来回都有叼着东西,有的很难找到。也有的筑巢于矮处比较密集的灌木丛中,北方主要筑巢于树上或者岩石上,蜂巢外形跟黄脚相同,最大可达10公斤以上。 特征:全身金黄,极好辨认,而且飞行速度快,是最迟冬眠物种。
06 黄脚胡蜂 别名:葫芦蜂,花脚仔,凹纹胡蜂,赤尾胡蜂,黄脚仔,黑胸胡蜂,白脚胡蜂,墨胸胡蜂等。 分布:高低海拔普遍分布,属最常见胡蜂物种。 体长:雌蜂2.8~3.2cm,雄蜂2.2~2.6cm,工蜂2.0~2.8cm。 习性:蜂王先筑巢于洞中,待到端午节前后搬到树上,草丛,房屋,等地方,蜂巢最大可达40公斤左右。 特征:黄脚性情温顺,适应能力强,捕食能力强,属于最可观的养殖蜂种。
胡蜂种类
胡蜂种类有金环胡蜂、黑尾胡蜂、黑盾胡蜂、黄腰胡蜂、黄脚胡蜂。1、金环胡蜂:该蜂种的体型很大,性情凶猛,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种类。2、黑尾胡蜂:黑尾胡蜂筑巢方式和金环胡蜂差不多,比较胆小。3、黑盾胡蜂:黑盾胡蜂在南方会将巢穴筑在地洞、树洞中,它的挑土方式比较特别。
一、金环胡蜂
1、别名:地王蜂、地龙蜂、红头蜂、大黑蜂、大土蜂、黑腰蜂、中华大胡蜂。
2、分布:主要分布在1000-2000海拔左右的山区,高海拔、低海拔都有零星分布。
3、体长:雌蜂体长4.8-5cm、雄蜂体长3.9-4.3cm、工蜂体长3.8-4.5cm。
4、习性
(1)金环胡蜂的体型比较大,性情非常凶猛,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品种。
(2)它有毒性攻击性很强,会将巢穴筑在地下的洞中,捕食距离最远可达5公里以上,食物广泛,主要以大型昆虫或其他蜂种的幼虫为食。在蜂群繁殖较旺盛时也会捕食一些小动物的幼仔,啃食幼仔的肉作为食物。
(2)金环胡蜂对分泌甜浆的树木有一定依赖性,它生活的地方一定要有分泌甜浆的树木,它的阔巢方式以搬土出洞为主,蜂巢最大可达100多公斤。
5、特征:金环胡蜂种类分4大亚种,即大金环、黑金环、红金环、黄金环。
二、黑尾胡蜂
1、别名:双金环虎头蜂、黄腰蜂等。
2、分布:分布在海拔500-1500的山区,高海拔有零星分布。
3、体长:雌蜂3.8-4.4cm、雄蜂3.4-3.8cm、工蜂3.3-4.0cm。
4、习性:黑尾胡蜂筑巢和金环胡蜂一样,但它的性情没有金环胡蜂那么凶猛,有的甚至很胆小。
5、特征
(1)黑尾胡蜂属于常见的较大蜂种,亚种相对较多,花纹和个头也不相同。
(2)该胡蜂主要分为2大类,分别是勤黑尾及懒黑尾,懒黑尾蜂巢一般是3公斤左右,勤黑尾可达到20-30公斤左右。
三、黑盾胡蜂
1、别名:黄胡蜂、洋鬼子、黄蜂等。
2、分布:分布在海拔500-1500的山区,高海拔有少许分布。
3、体长:雌蜂2.8-3.0cm、雄蜂1.8-2.5cm、工蜂2.1-2.6cm。
4、习性
(1)黑盾胡蜂在南方经常将巢穴建立在地洞、树洞中,它的挑土方式与金环等蜂不同,是先是把土叼着飞出洞外一段距离后扔掉再去觅食,所以它来回一般都会叼着东西,有些黑盾胡蜂也会将巢穴建立在比较密集的灌木丛中。
(2)黑盾胡蜂在北方经常将巢穴建立在树上或者岩石上,蜂巢外形跟黄脚很像,最大可达10公斤以上。
5、特征:全身金黄非常好辨认,飞行速度快,是最晚冬眠的物种。
四、黄腰胡蜂
1、分布:分布在海拔500-1000的山区。
2、体长:雌蜂3.5-4cm、雄蜂2.5-2.9cm、工蜂2.6-3.5cm。
3、习性:黄腰胡蜂的筑巢方式与金环黑尾一样,但是它比较喜欢在灌木丛多的地方筑巢,巢穴最大可达10公斤左右。
4、特征:黄腰胡蜂胆子非常小,大多数出巢都飞的很矮,而且呈S形,速度较快。
五、黄脚胡蜂
1、别名:葫芦蜂、花脚仔、凹纹胡蜂、赤尾胡蜂、黄脚仔、黑胸胡蜂、白脚胡蜂、墨胸胡蜂等。
2、分布:高低海拔都有分布,属于常见的胡蜂品种。
3、体长:雌蜂2.8-3.2cm、雄蜂2.2-2.6cm、工蜂2.0-2.8cm。
4、习性:蜂王会将巢穴建立在洞中,等到端午节前后再搬到树上、草丛、房屋等地,蜂巢最大可达40公斤左右。
5、特征:黄脚胡蜂性情温顺,适应能力、捕食能力强,属于适合养殖的蜂种
胡蜂怎么过冬?
胡峰是昆虫纲胡蜂科动物的统称,并不单指哪一种胡峰。胡峰的种类十分繁多,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的有5000种以上,而中国有记载的约有200多种。有些胡峰的毒性很大,如果被蛰了可能会导致人休克甚至死亡。那么胡峰是怎么过冬的呢?
一、胡蜂怎么过冬
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10月开始,各种野生胡蜂群的蜂王陆续交配。和蜂王交配的雄蜂将在不久后死掉,而蜂王们则挪动它那臃肿的身子,开始在泥土、石头和树上寻找洞穴,那里将是它们越冬的栖身之所,气温越低,它们就会抱团越紧。经过自然淘汰,明年4月份,安然越冬的野生胡蜂王苏醒过来,它们爬出洞穴,开始寻找合适的筑巢点。
胡峰的社会性很低,远不如蚂蚁,一到冬季,蜂群就自然解体。等到了第二年春季,熬过冬天的胡峰会重新组建家庭,多个雌蜂一同筑巢,并在巢室中产卵。与此同时,这些雌蜂互相战斗争夺最高等级。等到优势等级的社会建成后,最高等级的一个雌蜂就垄断产卵权,其余雌蜂如不飞走,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它们产的卵甚至可被最高等级的雌蜂吃掉。
二、胡峰的利用价值
胡蜂蛹是一种富含高蛋白的营养食品,它是蜂群以蜂王浆、蜂蜜和花粉等具有高价值的食物喂养形成的,食用起来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极高档的天然营养食品,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对身体虚弱、腰膝无力、阳痿遗精等病症患者有一定疗效。此外胡峰还可以入药,胡蜂的成虫、幼虫和蜂巢都可以入中药,或内服和外敷都可,可治毒虫螫咬、毒疔疮等症。
以上就是胡峰的一些相关想管知识了,对胡峰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深入的去阅读一些和胡峰相关的书籍,仔细的了解一些胡峰这种生物。
胡蜂的天敌有哪些?
胡蜂的天敌主要有鸟类、蜘蛛、蚂蚁、蝙蝠、蛙类、壁虎、鼠类等,在昆虫中的螳螂也具有捕食胡蜂的能力,此外还有一种叫黄尾巢螟的螟蛾可咬食胡蜂巢中的幼虫和蛹并破坏蜂巢,当然,胡蜂最大的“天敌”就是咱们人类了。
鸟类
有的鸟会吃胡蜂,当鸟看到蜂王或者工蜂时(不管是飞着还是停着),飞过去一嘴就将胡蜂咬了。老鹰更凶,直接在蜂巢上吃蜂。
蜘蛛
蜘蛛一般居住在洞里,清明前后,它会找到有胡蜂居住的洞,这时每窝胡蜂多数还只有蜂王,蜘蛛便躲在洞穴的角落,待蜂王出工后,它就偷吃蜂蛋或者蜂蛹,但不吃完,它要“培植财源”,等蜂蛹变成工蜂后,它又开始吃工蜂,将工蜂始终控制在10只内,要是工蜂超过10只,它就不能偷吃了,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它不吃蜂王,但就是不让蜂王逃走,它会对蜂王实施绑架——用丝缠住蜂王的脚,强迫蜂王繁殖后代供养它。
蝙蝠
蝙蝠主要攻击在草上、树上、建筑物等地表上的胡蜂,它的攻击方法是:找到胡蜂窝,吃掉出工、收工或者窝壳上的工蜂,一直将窝外面工蜂吃完,然后再拍打蜂巢,让里面的蜂出来,它再一一吃掉,最终将工蜂全部吃完。
蚂蚁
成群结队的进攻,而且悍不畏死,团结起来谁都害怕啊!
蛙类
有些蛙类也是捕杀胡蜂的高手,蹲在那里一动不动,眼睛盯着路过的胡蜂,舌头一卷,胡蜂就成了肚子里的美食。
壁虎
对于壁虎来说可不管你是胡蜂还是苍蝇,对于它来说都一样,只是道美食罢了。
老鼠
老鼠是“不小心”成为胡蜂的天敌的。在胡蜂窝还小时,老鼠过路不小心将胡蜂窝撞掉(它自己也有生命危险)。
胡蜂对于人类来说其实是益虫,一般不去招惹它或者让不让它感受到威胁,胡蜂一般是不蛰人的,但是对于养蜂人来说胡蜂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胡蜂也是蜜蜂的天敌。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