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蚍蜉撼大树”的下一句是什么?
- 2、蜉蝣撼大树的下一句是什么?
- 3、“蚍蜉撼大树”的下一句是?
- 4、什么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5、蚍蜉撼大树下一句
- 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是什么意思?
- 7、蜉蝣撼大树的下一句
- 8、诗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是出自哪个朝代、作者、作品?
- 9、蚍蜉撼大树 下一句是什么
“蚍蜉撼大树”的下一句是什么?
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蜉蝣撼大树的下一句是什么?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昌黎先生集》
“蚍蜉撼大树”的下一句是?
“蚍蜉撼大树”的下一句是?
1.疏花淡水玉
2.可笑不自量
正确答案:可笑不自量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语出唐代韩愈《调张籍》诗。意谓蚂蚁妄想摇动大树,可笑太不自量。
什么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出自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意思是如同蚂蚁企图去撼动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借助于比喻的艺术手法将李杜的文章比作参天大树,诽谤李杜的小人比作蚂蚁,表达了对李杜二人的维护、崇敬之情。
诗人这样写那些妄图诋毁李白杜甫的轻薄后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从中可以看出那些轻薄者的不自量力。设喻贴切,形象生动,后世提炼为成语,早已家喻户晓了。
创作背景
唐朝时期,李白、杜甫刚去世不久,就有人对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妄加诋毁,韩愈对此很不满意,就写给好友《调张籍》一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得到张籍的赞同。
此诗是“论诗”之作,在本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比喻等表现手法,在塑造李白、杜甫及其诗歌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也塑造出作者本人及其诗歌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诗歌的一些精到的见解,这正是本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蚍蜉撼大树下一句
可笑不自量。意思: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在盛行王、孟和元、白诗风的中唐时期不被重视,甚至还受到不公正贬抑。韩愈在此诗中,热情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高度倾慕之情。在对李杜诗歌评价问题上,韩愈要比同时人高明得多。
可笑不自量。意思: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在盛行王、孟和元、白诗风的中唐时期不被重视,甚至还受到不公正贬抑。韩愈在此诗中,热情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高度倾慕之情。在对李杜诗歌评价问题上,韩愈要比同时人高明得多。
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译文: 李白、杜甫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却不知轻薄文人愚昧无知,怎么能使用陈旧的诋毁之辞去中伤他们?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虽然我生活在李杜之后,但我常常追思仰慕着他们。晚上也常常梦见他们,醒来想着却又模糊不清。李白杜甫的文章像大禹劈山治水一样立下了不朽的勋绩,但只留下了一些斧凿的痕迹,人们已经难以见到当时的治水的运作过程了。遥想当年他们挥动着摩天巨斧,山崖峭壁一下子劈开了,被阻遏的洪水便倾泻出来,天地间回荡着山崩地裂的巨响。但就是这样的两位夫子,处境却大抵都冷落困顿;仿佛是天帝为了要他们作诗有所成就,就故意让他们崛起而又困顿。他们犹如被剪了羽毛被囚禁进了笼中的鸟儿一样,不得展翅翱翔,只能痛苦地看着外边百鸟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一生写了千万篇优美的诗歌,如金薤美玉一样美好贵重,但其中多数好像被天上的仙官派遣神兵收取去了一样,流传在人间的,只不过是泰山的毫末之微而已。我恨不得生出两个翅膀,追求他们的境界,哪怕出于八方荒远之地。我终于能与前辈诗人精诚感通,于是,千奇百怪的诗境便进入心里:反手拔出大海中长鲸的利齿,高举大瓢,畅饮天宫中的仙酒,忽然腾身而起,遨游于广漠无穷的天宇中,自由自在,发天籁之音,甚至连织女所制的天衣也不屑去穿了。我回头对地上的你说,不要老是钻到书堆中寻章摘句,忙碌经营,还是和我一起向李、杜学习,在诗歌的广阔天地中高高飞翔吧。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是什么意思?
蚍蜉是一种身体极小极弱的爬行动物,竟然想撼动大树,这种行为多么可笑,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比喻自身力量微小,还做一些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蚍蜉撼大树
指的是蚂蚁想摇动大树。
可笑不自量
指自不量力很可笑。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是一贬义词,讽刺没有多大能力还想去干大事。
蚂蚁是多么弱小的动物,它还想摇动大树,可笑它不知道自己力量有多大。比喻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比喻其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出自唐·韩愈《调张籍》
调张籍全文
作者:韩愈 (唐代)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比喻自身力量微小,还做一些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意思: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
出自:《调张籍》
作者:唐代·韩愈
节选: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翻译:
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却不知轻薄文人愚昧无知,怎么能使用陈旧的诋毁之辞去中伤他们?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虽然我生活在李杜之后,但我常常追思仰慕着他们。
扩展资料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或十一年(816年)。当时,李白、杜甫还不曾受到人们普遍的尊重。在韩愈以前,李白名高于杜甫;到韩愈那时,又有人尊杜抑李。韩愈因作此诗极全力宏扬李杜。
诗中充满了探险入幽的奇思冥想。第一段六句,纯为议论。自第二段始,运笔出神入化,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用大禹凿山导河来形容李、杜下笔为文,这种匪夷所思的奇特的想象,决不是一般诗人所能有的。
诗人写自己对李、杜的追慕是那样狂热,他长出了如云般的长翮大翼,乘风振奋,出六合,绝浮尘,探索李、杜艺术的精魂。追求的结果是“百怪入我肠”。此“百怪”可真名不虚说,既有“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又有“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下海上天,想象非常神奇。而且诗人之奇思,雄阔壮丽。
诗人笔势波澜壮阔,恣肆纵横,全诗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奔流直下,而其中又曲折盘旋,激溅飞泻,变态万状。全诗寓纵横变化于规矩方圆之中,非有极深功力者不能臻此。韩诗曰奇曰雄,通过此诗可见其风格特色。
蜉蝣撼大树的下一句
蜉蝣撼大树的下一句是“可笑不自量”。
这个成语形容力量微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自取失败。就像在唐朝诗人韩愈的《调张籍》诗中,用“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来形容蜉蝣这种小昆虫试图摇动大树的行为,显然是不自量力,自取失败的。
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文学,现在也常用来嘲笑那些不自量力、盲目自信的人。它提醒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局限,不要盲目挑战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或目标,否则只会落得失败的下场。
总之,“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个成语通过形象的比喻,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提醒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轻易尝试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诗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是出自哪个朝代、作者、作品?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
调张籍 作者: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年代:唐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
调张籍 作者: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年代:唐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蚍蜉撼大树 下一句是什么
出 处 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唐朝时期,李白、杜甫刚去世不久,就有人对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妄加诋毁,韩愈对此很不满意,就写给好友《调张籍》一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不自自量
可笑不自量
下一句是可笑不自量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