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冯梦龙简介
- 2、冯梦龙简介明代文学家的传奇人生
- 3、明朝冯梦龙简介
- 4、冯梦龙的作品有哪些
- 5、冯梦龙简介:明代通俗文学家、戏剧家
- 6、冯梦龙简介
- 7、冯梦龙是哪个朝代的人?
- 8、冯梦龙的作品有哪些
- 9、冯梦龙的山歌在史上有何深远影响?冯梦龙三言二拍简介
- 10、关于冯梦龙有哪些简介?
冯梦龙简介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公鱼。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扩展资料:
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纂辑的三个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是明代通俗小说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冯梦龙在对其进行编辑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修订,可以看成是冯梦龙的文本重构;另外也有作者的创作。
“三言”反映了冯梦龙极为复杂的思想,其思想的总体结构形式是:以近古新兴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以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三言”即是冯梦龙那种思想形式下的独具特色的小说艺术形式,可以概括为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中和审美形式,这具体体现在“三言”的审美情感形式,叙事结构模式等诸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梦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言
冯梦龙简介明代文学家的传奇人生
冯梦龙,字幼安,号东篱,明代文学家,出生于福建福州。他是明代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被誉为“文学奇才”,其作品不仅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后世文学史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冯梦龙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方面,他创作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等多部小说,其中《喻世明言》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以讽刺、幽默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对于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小说外,冯梦龙还写过诗歌、杂文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中以诗歌最为出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郁的禅意和哲理性。
冯梦龙的传奇人生
早年经历
冯梦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幼聪颖好学,对文学特别感兴趣。后来,他考入了福建的府学,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文学创作
冯梦龙的文学创作始于明万历年间,当时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有名的文学家。他的小说《喻世明言》出版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明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后来的创作中,冯梦龙又写了《醒世恒言》、《梦梁录》等多部小说,其中《醒世恒言》更是被誉为“小说之冠”。
官场生涯
冯梦龙曾经在官场上担任过多个职务,但是他并不擅长处理政治事务,因此他的官场生涯并不十分顺利。后来,他辞去了官职,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了一名纯文学家。
晚年生活
冯梦龙晚年生活颇为寂寞,他几乎与世隔绝,专注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不断地被发掘和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
结尾
冯梦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在后世文学史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创作风格清新脱俗,思想深邃,对于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冯梦龙的传奇人生,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明朝冯梦龙简介
1、冯梦龙生平: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署龙子犹,别号墨憨斋主人、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等。他自称是“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人”,原籍属今之苏州市。冯梦龙生在这座文化名城中一个书香之家,又恰逢资本主义萌芽蓬勃出土之际,传统的孕育、时代的感召,把他这位天才造就成为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事业的第一功臣。2、冯梦龙出生于明后期万历二年(1574年),卒于1646年。他生下时在世界的西方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与之遥相呼应,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也出现了许多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艺术家。李卓吾、汤显祖、袁宏道等等一大批文人,以他们惊世骇俗的见解,鲜明的个性特色,卓绝的艺术成就,写下了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璀璨的篇章。他卒于南明唐王隆武二年,也就是清顺治三年,终年七十三岁。在这一年的前后,有许多很有成就的文学家,如凌蒙初(1644年),侯峒曾、黄淳耀、黄道周、吴应箕、夏允彝、祁彪佳、刘宗周(1645年),阮大钺、王思任(1646年),杨廷枢、陈子龙、夏完淳(1647年)等等,在战乱中死去。一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在异族入侵的铁蹄下夭折了。3、冯梦龙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今苏州)人,生于1574年(明万历二年),出身名门世家,冯氏兄(冯梦桂)弟(冯梦雄)三人被称为“吴下三冯”。其兄梦桂是画家,其弟梦雄是太学生,作品均已不传。冯梦龙除了写诗文,主要精力在于写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他自己的诗集今也不存,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为中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古今烈女演义》、《广笑府》、《古今谭概》、《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而以选编“三言”的影响最大最广。
冯梦龙的作品有哪些
冯梦龙(1574年-1645年),明末清初著名小说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有:
1.《喻世明言》:这是冯梦龙的代表作,是一部以讽刺幽默为特色的短篇小说集,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官场、民间、妇女等各个方面,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黑暗面。
2.《醒世恒言》:这也是一部讽刺小说集,与《喻世明言》类似,但是以揭示人性的黑暗面为主要特色。
3.《东周列国志》:这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东周时期列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战,以及一些人物的故事。
4.《搜神记》:这是一部神怪小说,记载了大量的神怪故事和传说,内容独特、形式新颖。
5.《鬼谷子》:这是一部以战争和谋略为主题的小说,描写了鬼谷子和他的弟子们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
6.《古今谭概》: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内容包括官场、民间、妇女等各个方面,但是相对于《喻世明言》和《醒世恒言》,它更多地描写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人物的日常生活。
冯梦龙简介:明代通俗文学家、戏剧家
冯梦龙是一位受欢迎的作家和剧作家。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集,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从口头艺术向案头文学转变的重要标志。【名人史】冯梦龙,字尚龙、尚耳,别号龙子犹得、莫寒子,又名莫寒斋主人、青天阁主人、姑苏词奴等。常州人。他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就因其博学而受到同龄人的敬仰。哥哥冯梦贵擅长书画;他的弟弟冯梦熊是个诗人。这三兄弟被称为武侠三丰。冯梦龙心胸宽广,在学习上不拘一格。虽然他在事业上不成功,但他在通俗文学领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他编了喻世明言,邹市明一龙双双跌下神坛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补了平妖传,重写了新列国志,确定了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他编纂了挂枝儿和山歌两部民歌集,收集了800多首吴中流行的民歌。他改编了精忠旗,酒家佣等。在戏剧中。还创作了双雄记、万事足等剧。其中,冯梦龙的三个字影响最大,对话小说的传播和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颜是明代天启年间陆续写成的三篇白话短篇小说集。每集40部作品,共计120部。宋元明五百年来创作和流传的优秀白话小说,几乎都已枯竭。三言部分作品是冯梦龙根据民间传说创作、修改或润色的。第三,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从口头艺术向案头文学转变的标志。三句话,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反映青年男女婚恋生活的章节。比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一个关于公民班一对情侣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商人姜兴阁和妻子王三乔幸福相爱。蒋星哥外出做生意,王三乔被骗被诱后与另一商人发生暧昧关系。蒋兴哥回国后与妻子离婚,但仍未能放弃对王三乔的深情。听说王三乔改嫁了,就送了16箱衣服作为嫁妆。而王三乔,则令人难忘。蒋星哥吃了错官司后,想尽办法抢救。几经波折,两人终于来了第二次约会。在这个分分合合的过程中,夫妻之间的深情克服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制和束缚。再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名妓杜十娘试图摆脱被侮辱被玩弄的卑微地位,追求真挚爱情的幸福生活的故事。最后因为希望破灭而与死神抗争,表现出一个不甘受辱,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女性形象。除此之外,这三个字里,卖油郎独占花魁,玉堂春落难逢夫,宋小官团圆破毡笠,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吴保安弃家赎友等篇章都是有影响的作品。三个字里很多感人的故事被搬上舞台,长久以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正如三言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都比较高,白话短篇小说自问世以来在文学史上获得了牢固而重要的地位,通俗文学得到了广泛传播,增加了中国的活力古代文学创作。
冯梦龙简介
1、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詹詹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墨憨斋主人等。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2、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明崇祯贡生。崇祯七年(1634年),任福建寿宁知县。后回乡从事著述。清顺治初,著《中兴伟略》,记唐王朱聿键监国福州事。家富藏书,辑著《三遂平妖传》《智囊》《广笑府》《春秋指目》《古今谭概》《墨憨斋传奇》《七乐斋稿》《燕都日语》《山歌》《寿宁县志》等。所辑话本《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3、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作出了独异的贡献。
冯梦龙是哪个朝代的人?
冯梦龙是明朝人。冯梦龙字犹龙,号龙子犹。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
冯梦龙出身于理学名家,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而且酷嗜经学。他从小好读书,童年和青年时代与封建社会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诵读经史以应科举上。他在青年时期高中秀才,但长期没有考中举人。
冯梦龙的生平简介。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明崇祯贡生。崇祯七年(1634年),任福建寿宁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年)任满致仕回乡从事著述。晚年奔走反清大业,未成,忧愤而终。
冯梦龙的作品有哪些
冯梦龙的作品包括:话本·小说类《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话本·讲史类《有夏至传》、《东周列国志》,笔记小品类《智囊》《古今谈概》《情史》《笑府》《燕居笔记》,戏曲类《双雄记》《万事足》等。
1、《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白话短篇小说集,初刻用名《古今小说》,又称《全像古今小说》。明末冯梦龙纂辑。部分为宋元话本旧作,也有明人拟作。文字可能经过纂修者的加工。题材多来自民间,也有根据历史小说和前人小说改编改写的。
2、《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始刊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
3、《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完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民间宗教宝卷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
4、《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
5、《古今谈概》
《古今谭概》又名《古今笑史》《古今笑》《谈概》,是由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写的笔记小说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冯梦龙
冯梦龙的山歌在史上有何深远影响?冯梦龙三言二拍简介
冯梦龙 山歌 冯梦龙是我国明朝的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生平著作有很多,并且流传至今,给后人留下一笔极为丰厚的精神财富。在冯梦龙的众多著作当中,《山歌》就是影响极为深远的一部著作。
冯梦龙山歌封面
冯梦龙在编纂《山歌》这一本著作的时候,多以记载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表达了对男女之间纯洁忠贞的爱情的赞美。而所记载的内容也是十分的明快率真、风格十分的清新。
但是,正是由于冯梦龙所记载的歌曲是十分的原汁原味,大部分歌曲的用词都是较为简单俗气的。有很多人都会觉得《山歌》这一著作过于庸俗,并不能表达出纯洁崇尚的爱情。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山歌》是冯梦龙用尽一生心血,去到很多的地方搜集了很多的吴歌,然后编纂而成的一部作品。评价《山歌》这一著作,不能单单从歌舞当中的文字了进行判定,更应该从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判定,才不失公允。
我国的书本记载当中,对于吴歌的资料记载十分的少,而冯梦龙的这一本《山歌》却提供了众多的历史资料,让我们可以从《山歌》这一个著作当中,了解到吴歌所记载的各种生活情况,以及所记载的众多爱情故事。《山歌》当中记载了很多吴人吴地的民风以及生活,为我国历史研究者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因此,这一本著作的历史价值是十分的高的。
冯梦龙三言二拍 在我国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那就是冯梦龙。冯梦龙医生著作甚多,其中他的三言是深受后人追捧的著作。与三言并称了还有二拍。那么,三言两拍是指哪三言和哪两拍呢?
冯梦龙三言二拍
冯梦龙的三言主要就是包括《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以及《警世通言》,两拍则是凌鞒醯摹冻蹩膛陌妇奇》以及《二刻拍案惊奇》。这五本书皆分为上下两册,并且每一册的数字都达到了十多万字,而三言两拍的数字总量则是达到了上百万字!由此可以知道,这是一部汇集了冯梦龙诸多心血的著作。
在冯梦龙的三言当中,每集有四十篇,一共有一百二十篇。在三言当中,记载了各种社会传闻、戏曲、小说以及众多历史故事,糅合编纂而成。并且还加入了很多新的思维以及写法,描写出了社会当中的各种现象,将人之间的各种情感描绘的淋漓尽致。三言的出现,是古代白话小说的整理以及创作 *** 来临的标志,对后世影响深远。
凌鞒踉诜朊瘟三言的影响之下,写下了二拍。二拍当中所记载的故事高扩市井生活、商业活动以及广场争夺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将明代商人对于财富的极度渴求。
三言两拍记载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是流传资金,并且影响甚大的小说集。其中宣扬了正义,占用的忠贞,并且也批判了各种丑恶,十分值得我们去阅读。
关于冯梦龙有哪些简介?
冯梦龙(1574~1646年),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号墨憨斋主人,长州(今苏州)人。出身于书香世家。但仕途不得志。幼年起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后来受到进步思想家李贽的影响,成为晚明通俗文学的代表人物。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等。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明崇祯贡生。崇祯七年(1634年),任福建寿宁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年)任满致仕回乡从事著述。晚年奔走反清大业,未成,忧愤而终。
冯梦龙家多藏书,辑有《三遂平妖传》《智囊》《广笑府》《春秋指目》《古今谭概》《墨憨斋传奇》《七乐斋稿》《燕都日语》《山歌》《寿宁县志》等。所辑话本《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他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作出了独异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