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成语「推心置腹」的意思
- 2、推心置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 3、推心置腹是什么意思 推心置腹的典故
- 4、推心置腹什么意思
- 5、推心置腹是什么意思
- 6、推心置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 7、推心置腹的意思是什么
- 8、推心置腹是什么意思?
- 9、推心置腹什么意思
- 10、推心置腹的成语典故
成语「推心置腹」的意思
推心置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82 成语 推心置腹 注音 ㄊㄨㄟ ㄒㄧㄣ ㄓˋ ㄈㄨˋ 汉语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释义 把赤忱之心推到人家肚子里。 比喻以至诚待人。 #语本《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 典源 #《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更始遣使者,即立帝为萧王。 诸将议上尊号,帝不许。 帝击铜马1>,大破之,受降适毕,封降贼渠率2>,诸将未能信,贼亦两心。 帝敕3>降贼各归营勒兵待,帝轻骑入,案行4>贼营。 贼曰:「萧王5>推赤心6>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7>。」 由是皆自安。 〔注解〕(1)铜马:指铜马贼,王莽末年,起于北方的叛军之一。 (2)渠率:首领。 (3)敕:音ㄔˋ,指帝王对臣属所下的命令。 (4)案行:巡察。 (5)萧王:指东汉光武帝刘秀(西元前6~西元57)字文叔。 蔡阳人,汉景帝后裔。 新朝王莽末年,刘秀起兵讨伐王莽,因大败莽军及其他叛军,被刘玄封为萧王。 后光复汉室,定都洛阳,为汉朝中兴之主。 (6)赤心:诚心。 (7)投死:效死。 此言舍命回报。 〔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 典故说明 据《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载,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推行改革政策,却因法令烦苛,弄得民不聊生,四方分裂。 此时刘秀兄弟也以恢复汉室为号召,拥立刘玄为更始皇帝,加入反王莽政权的阵容。 刘秀待人诚恳,擅于用兵,军民悦服。 邯郸一役,刘秀大败莽军,被刘玄封为萧王。 后来刘秀又北上击败强大的铜马军以及其他的割据势力,战败军队纷纷投降。 刘秀收编降卒,原先的首领也都分派官职。 但是这些首领们仍然心存疑虑,深怕刘秀终会对他们不利。 刘秀看出他们的心态,就下令让他们仍然回去带领自己的部队,自己只带着极少的随从前去巡察。 降将们看到刘秀对他们毫无戒心,十分信赖,便说:「萧王把他的赤诚之心都推移到人家的肚子里了,我们怎能不舍命回报呢?」后来「推心置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以至诚待人。 书证 01.《明史.卷一七○.于谦列传》:「赞曰:『……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 』」02.《清史稿.卷二二○.诸王列传.允禩》:「圣祖升遐,朕念允禩夙有才干,冀其痛改前非,为国家出力,令其总理事务,加封亲王,推心置腹。」 03.《隋唐演义》第五八回:「王世充拾亡魏之余,推心置腹,以待群雄,藉其土地以强根本。」 04.清.蒋士铨《临川梦》第一二出:「大人若推心置腹,叟虽衰疾,尚堪一往,管教他下邳兵逃,邯郸围解,又何必运神椎,劳朱亥。」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以至诚待人。 【使用类别】用在「真诚待人」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对朋友向来推心置腹,坦诚相待。 <02>我们是推心置腹的老友,绝对信任对方。 <03>他们俩推心置腹谈了一整夜,化解了许多误会。 <04>要解开他心中的疑虑,你必须推心置腹地与他恳谈。 <05>我跟你推心置腹相交数十年,你不相信我还能相信谁?<06>陈伯伯是爸爸推心置腹的好友,有事可以去找他帮忙。 <07>如果我们不能推心置腹,合作无间,这项计画决不可行。 近义词: 肝胆相照,披肝沥胆,坦诚相见 反义词: 明争暗斗,钩心斗角,尔虞我诈 辨识 参考语词 推心致腹,推诚置腹,置腹推心
推心置腹是什么意思 推心置腹的典故
1、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2、典故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群雄讨莽。
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绿林农民军起义爆发后,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刘玄加入陈牧领导的平林兵。公元23年,绿林军诸部合兵击破新莽将领甄阜、梁丘赐,遂号刘玄为更始将军。
因刘玄是刘姓宗室, 同年二月便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刘玄恢复汉朝国号,自称玄汉王朝。此时,刘秀在名义上还只是刘玄手下的一个将领。
刘玄虽然称帝,但是位子并不牢靠,不光王莽老派兵打他,他手下的将领也不全听他的。于是,刘玄想了一招——通过大封宗室来收拢人心。刘秀屡立战功,又是刘玄的族人,于是就被刘玄封为“萧王”。
刘秀被封为“萧王”时,正在跟另一草莽英雄王郎“死磕”。王郎本是个算命的,看到大家都造反了,就拉了一帮宗室豪强,盘踞河北,定都邯郸,也自称汉帝。刘秀和王郎在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河一带展开大战。
战争中,刘秀渐渐取得优势。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王郎于邬(今河北束鹿县东南),大破之,王郎的部将渠帅和不少士兵都投降了。刘秀封渠帅为列侯,但双方毕竟打了这么多年,投降的士兵并不很放心,担心刘秀报复。
刘秀多狡猾啊,他很快获悉这一情况。为使降将降兵放心,决定采用安抚之计,他令降将各归其本部,统领原来的兵马,而刘秀本人则不带保镖,一个人骑着马,往降兵的营区走去。
降兵一看来了个骑马的大官都围上来看,心想这是谁啊?仔细一看,这不是打败了自己的“萧王”么?他怎么一个人大摇大摆地来我们这里巡查?难道不怕我们杀了他吗?
虽然大家心里很疑惑,但这番举动也让他们知道了刘秀对他们没有戒备心理,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了,这下投降的兵将就放心了。
《后汉书·光武皇帝本纪》把这件事儿记了下来,将“推赤心置人腹中”概括为“推心置腹”这个成语,以喻真心待人之意。
推心置腹什么意思
推心置腹意思是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其中,推:拿出;置:安放;把自已的心放到别人肚子里。??
拼音:tuī xīn zhì fù
近义词:肝胆相照、赤诚待人
反义词:居心叵测 ? ?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
造句:每次她从外地回来只要一碰到推心置腹的朋友就会忘乎所以的侃侃而谈。
扩展资料:
推心置腹的故事:汉朝时期,王莽篡位夺权不久便暴发了农民起义,西汉皇族刘秀也加入了绿林军的队伍,准备复兴汉室。昆阳失陷后王莽派了四十万大军前去镇压,刘秀发挥聪明才智指挥部队以少胜多把王莽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
此战之后刘秀到河北招兵买马,护充队伍力量,并安抚各个州府。河北铜马起义军在跟刘秀反复斗争之后终于被刘秀打败了。刘秀为了加强力量准备将这数十万人马收编到自已麾下,于是把义军的首令都封官加爵。这些首领们起初都认为刘秀此举并非真心实意,刘秀也猜到他们心里的想法,他便带着几名贴身随从到军营里轮流问侯他们。
刘秀毫无戒备的行为让这些将领们非常感动,他们说:“萧王对我们推心置腹地,我们还有理由不信任他吗?”刘秀见他们心服口服便正式将他们安排到自已的部队下,如此一来,刘秀的部队马上就增加了数十万的士兵。
推心置腹是什么意思
拼音:tuī xīn zhì fù解释: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出处:《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例句:由于他平素对朝廷不满,又感于尚炯的~,就把他平日不轻对人谈的话都谈了出来。(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推心置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ㄊㄨㄟ ㄒㄧㄣ ㄓˋ ㄈㄨˋ 汉语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同义词 推诚置腹 推心致腹 出处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宋.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故得百万之师,如臂使指;亿兆之众,推心致腹。」 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七.规讽》:「李侍郎绍,江西安福人。与人交,必推心置腹,务尽忠告。」也作「推心致腹」。 释义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例句 由于他平素对朝廷不满,又感于尚炯的推心置腹,就把他平日不轻对人谈的话都谈了出来。(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他们推心置腹的谈了一晚,终于解开了十年的心结。 例:她俩是真心相待、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相似词 坦诚相见,肝胆相照,披肝沥胆 相反词 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疑鬼疑神
推心置腹的意思是什么
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1、读音:tuīxīnzhìfù。
2、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真心待。
3、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意思是:萧王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把自己置于死地。
扩展资料
近义词:肝胆相照、赤诚待人。
1、肝胆相照
读音:gāndǎnxiāngzhào。
释义:比喻彼此之间真诚相见。
出处:宋·文天祥《文山全集·六·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意思是:我所依靠的是知己的人能用真心相待,在写信的时候不怕使用倾慕的文字。
2、赤诚待人
读音:chìchéngxiāngdài。
释义:指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推心置腹是什么意思?
释义:意思是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读音:tuīxīnzhìfù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译文:萧王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怎么能不让别人忠诚。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真心待人。
造句:由于他平素对朝廷不满,又感于尚炯的推心置腹,就把他平日不轻对人谈的话都谈了出来。
扩展资料:
近义词:肝胆相照
读音:gāndǎnxiāngzhào
释义: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译文:我愿意用尽我的全部心血、才智为您出谋划策,只是担心您不会用我。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真诚相处。一般用于两者之间。
造句: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推心置腹
推心置腹什么意思
“推心置腹”的原义是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诚意的待人。
推心置腹,拼音:tuī xīn zhì fù,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本纪》。
用法: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出处: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成语寓意:刘秀这种惯于给人以“推心置腹”感觉的本领,帮助他获得了帝位。他称帝后,没有像汉高祖刘邦那样诛杀功臣,而是赏给他们封地、钱帛与特权,然后劝他们一律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不再过问事情。
他还不时派官员带着异域进贡给他的奇珍异宝,去慰问这些隐退的功臣。这样,刘秀既巩固了皇权,又落得个不杀功臣的美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别人,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真诚的对待,这样的关系才会长久。
成语典故
王莽篡汉后,发生了争斗,后来,南阳的豪强,西汉皇族刘縯、刘秀兄弟也乘机起兵,加入了绿林起义军,准备夺取,恢复刘氏的天下。王莽听说昆阳失陷,派42万大军前往镇压,起义军在刘秀的正确指挥下,以劣势兵力击败了王莽军。
接着,萧王刘秀主动要求去河北安抚各州郡,他在河北争取人心,扩充力量。接着,刘秀派出14名将领,带领大批兵马,去消灭河北的铜马起义军。经过多次激战,刘秀终于击溃了铜马起义军,数十万人向他投降。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刘秀决定收编这一大批人马,并把投降的起义军首领封为列侯。
但是,这些首领心存疑虑,不相信刘秀会信任他们。刘秀了解到他们的心思,就让他们各自回营,照样带领自己的部下,刘秀骑着马,只带几名随从,到一个一个军营去慰问他们。这些投降的将领见刘秀这样毫无戒心地对待他们、关怀他们,感动地说:“萧王如此推心置腹,我们怎能不为他卖命呢”。
刘秀见他们都已经打心里服了自己,就把他们分别安排为自已将领的部下,这样,他一下子就增加了数十万人马。关西那一带原来只知道铜马,都把刘秀说成是“铜马皇帝”。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推心置腹
推心置腹的成语典故
成语名称:推心置腹
成语拼音:tuī xīn zhì fù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真心待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成语来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成语造句:钱钟书《围城》:“所以两人虽然常常同上街买东西,并不推心置腹。”
推心置腹的成语故事
西汉未年,王莽篡政,引起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群雄讨莽。公元23年初,刘玄被立为天子,刘秀任偏将军。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刘玄。在这些战斗中,刘秀屡立战功,被刘玄封为“萧王”。同时,刘秀与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河流城征战多年。打了不少胜仗。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民起义军于邬(今河北束鹿县东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帅为列候。但降者并不很放心,担心刘秀是否出于真意。刘秀获悉这一情况后,为使其放心,便采用安抚之计,下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刘秀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这样一来,降者都信以为真了,只听他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在一起低语:“萧王推已之红心,置他人之腹中,我们还担心什么?还不为他打天下,出力吗。”《后汉书·光武皇帝本纪》里的'原话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将“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为“推心腹”成语,以喻真心待人之意。
推字开头的成语
推心置腹
包含有推字的成语
推心置腹 墙倒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