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毒的元素,钋为什么最毒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3 08:40:10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钋是什么?

钋(Polonium,Po)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能在黑暗中发光,由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在1898年发现,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两人对这种元素命名为钋。
钋是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含量约为100万亿分之一,钋主要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取得。钋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
地壳内含有非常低浓度的钋元素。在所有自然环境中,例如泥土、大气以至人体都可以找到极少量钋210。天然的钋存在于所有铀矿石、钍矿石中。地壳中钋的平均丰度为3×10%。
扩展资料
故事:
1899年7月18日居里夫妇发现“钋”在化学元素周期表里有一种叫“钋”的元素,说起这“钋”的名字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哩。发现“钋”的科学家叫彼埃尔·居里和他的夫人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是法国人,玛丽却是波兰人。
后来,她到法国求学。1894年4月,正在巴黎讲学的波兰物理学教授柯瓦尔斯基,介绍她与年轻的科学家彼埃尔·居里相识。她的对科学锐意进取的精神,一下子吸引住了彼埃尔,两个人相爱了,在1895年7月结了婚。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两人都很兴奋。
玛丽突然抓住彼埃尔的手,激动地说:“我可怜的祖国的名字已从地图上消失,但我要让祖国的芳名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我想把我们刚刚发现的元素叫做‘波兰’――钋,你同意吗?”彼埃尔望着可敬的妻子,认真地点了点头。1899年7月18日,他们公开宣布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叫“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里夫妇发现“钋”
钋[pō]:
钋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能在黑暗中发光,由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在1898年发现,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两人对这种元素命名为钋。钋是目前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含量约为100万亿分之一,钋主要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取得。钋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
物理性质:
钋(Polon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符号是Po,原子序数为84,它是呈银白色的金属。金属单质,外观与铅相似,质软。是极稀有的放射性金属。溶于浓硫酸、硝酸、稀盐酸、王水和稀氢氧化钾溶液。已知道钋元素有25个同位素,它们的质量数由192至218,钋210是当中显著的一个同位素,具放射性特征,会释出放射性阿尔法粒子。其半衰期很短,只有138天。
化学性质:
较同族碲金属性强。外围电子排布6S26p4。
钋的化学性质与碲类似。钋溶于硝酸可以形成正盐Po(NO3)4和各种碱式盐,溶于硫酸只生成简单阳离子的硫酸盐。当钋溶于盐酸时,起初生成氯化亚钋(PoCl2),但由于α辐射分解溶剂产生臭氧,钋(II)被迅速氧化成钋(IV)。钋不和硫直接作用。
钋的化合物易于水解并还原。原子共价半径167皮米,Po6+67皮米,第一电离能 818kJ/mol,电负性2.0。主要氧化数+2、+4、+6。钋的氧化态有+6,+4,+3,+2,0和-2,+4和+6为最常见价态。
钋在250℃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钋,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生成PoIV盐。钋在400~600℃与碱反应生成M2Po和M2PoO3,可被氧化为M2PoO4。Po4+极易水解成为胶体,可形成很多配合物。
所有钋的同位素都是放射性的。已知有两种同位素异形体:α-Po为单正方体;β-Po为单菱形体。在约36℃时,发生α-Po转化为β-Po的相变。物理性质似铊、铅、铋。溶于稀硝酸和稀氢氧化钾。钋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元素(天然存在的)。
同位素:钋有三种同位素,都有放射性。钋同位素中最普遍、最易得的是钋210,其半衰期仅有134天,其放射性比镭大近5000倍。钋-210危险性很大,在操作时即便是很小量也要格外小心谨慎。
两种同素异形体,α-Po密度 9.32g/cm3,单正方体,β-Po密度9.4g/cm3,单菱形体。已知其27种同位素,质量数为192~218,均为放射性核素。最重要的同位素为210Po,T1/2=138.4d,α放射性。
钋-210属于极毒的放射性核素,它发射的α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很短,不能穿透纸或皮肤,所以在人的体外不构成外照射危险。但是它的电离能力很强,如果通过吸入、食入或由伤口进入人体内,可以引起体内污染、中毒或急性放射病。如果在短时间内体内的吸收剂量达到4Gy,可以致命。大小不及一粒盐的钋-210,可使体重70公斤的人死亡。但是,在通常情况下,钋-210对自然界和人类并不构成危险。这是因为钋是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只有一百万亿分之一。天然的钋存在于所有铀矿石和钍矿石中,但含量极微。在自然环境中,例如大气以至人体内都有极微量钋-210存在。钋-210的物理半衰期为138天,这就是说,每过138天,它的放射性活度就自动减少一半,约2.5年后其放射性基本消失。
钋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能在黑暗中发光,由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在1898年发现,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两人对这种元素命名为钋。钋是目前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含量约为100万亿分之一,钋主要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取得。钋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
来自:钋 - 百度百科
一种化学元素
一种化学元素。。

钋是什么?

钋(pō)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能在黑暗中发光,由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在1898年发现,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两人对这种元素命名为钋。
钋是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含量约为100万亿分之一,钋主要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取得。钋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
地壳内含有非常低浓度的钋元素。在所有自然环境中,例如泥土、大气以至人体都可以找到极少量钋210。天然的钋存在于所有铀矿石、钍矿石中。地壳中钋的平均丰度为3×10%。
扩展资料:
关于钋著名的中毒事件
最引人瞩目的钋中毒事件就是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之死。他是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几度奇迹般躲过恐怖袭击,却躲不开离奇死亡的命运。
在他离世的八年后,在他生前的遗物中检测到了大量的钋,是人体致命剂量的20多倍。而本该就此明朗的死因,却因钋-210的特性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由于它半衰期短,大约2.5年后放射性基本消失。所以有人推算,若是阿拉法特去世8年后仍有如此高的钋剂量,就相当于他在生前吃掉了一整座核反应堆。尽管阿拉法特的真正死因依旧不能盖棺定论,这件事却将他遗物中的钋-210推上了风口浪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钋
钋密度9.4克/立方厘米。熔点254℃,沸点962℃。所有钋的同位素都是放射性的。化学性质近似碲。溶于稀矿酸和稀氢氧化钾。钋的化合物易于水解并还原。化合价已有+2和+4价,也有+6价存在。钋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元素。
钋有25个同位素,都有放射性,钋-210是其中的一个核素,也称为镭F(RaF)。
以相同重量来比较,钋-210的毒性是氰化物的2.5亿倍,因此只需一颗尘粒大小就足以取人性命(氰化物对人致死剂量是0.1克),受害者根本无法透过感官察觉,而下毒者本身也要冒相当大的风险。
它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剧毒的元素,所以稍稍一丁点儿——差不多百万分之一克左右就足以送人上西天。但钋-210却无处不在,土壤里、空气中都是。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有微量的这种物质——听起来很可怕,实际不然,因为我们体内的钋-210还不到致命量的百万分之一呢。
钋-210是一种放射性物质,释放一种被称之为阿尔法粒子射线。这种粒子无法穿过皮肤上已经死去的细胞层,但一旦通过食道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它就会对人的内脏或肺细胞造成极大的破坏。尽管它不会在人体内快速流动,但它却像是辆慢速行驶的重型货车,所到之处,无坚不摧——一个阿尔法粒子可能破坏大约5个相互临近的细胞。
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人确实吸入了钋-210,基本就没什么治疗方案,只能期待吸入量不足以引起严重破坏。
钋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在铀矿及锡石中有微量存在。
能在黑暗中发光,由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在1898年发现,两人对这种元素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
钋是目前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含量约为100万亿分之一。天然的钋存在于所有铀矿石和钍矿石中,但由于含量过于微小,主要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取得。钋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
扩展资料:
元素分布
地壳内含有非常低浓度的钋元素。在所有自然环境中,例如泥土、大气以至人体都可以找到极少量钋210。天然的钋存在于所有铀矿石、钍矿石中。地壳中钋的平均丰度为3×10%。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钋(Polon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符号是Po,原子序数为84,它是呈银白色的金属。金属单质,外观与铅相似,质软。是极稀有的放射性金属。溶于浓硫酸、硝酸、稀盐酸、王水和稀氢氧化钾溶液。
已知道钋元素有25个同位素,它们的质量数由192至218,钋210是当中显著的一个同位素,具放射性特征,会释出放射性阿尔法粒子。其半衰期很短,只有138天。

tl是什么元素

tl是铊,重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第ⅢA族,为P区元素,熔点为303.5℃,沸点1457℃,密度11.85g/cm3。
铊在自然环境中含量很低,属于伴生元素,外观呈银白色,质地柔软,可塑性好,易成形,具有延展性,硬度为1.2。新切开的铊表面有金属光泽,但很快会变暗呈蓝灰色。
铊是一种剧毒元素,其毒性强于铅、铬、汞,是As2O3的4倍,是世上最“毒”元素,被誉为“死神的夺命镰刀”,和磷(P)、钠(Na)、钋(P)一起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化学元素。
拓展资料:
作为典型的稀散元素,铊在地壳中的含量很低,其克拉值为10-9~10-6级,除非是一些特殊的地质作用会使铊富集。铊也是一种伴生元素,几乎不单独成矿,世界唯一的独立铊矿位于我国贵州,主要成分是红铊,其余大多与铅、锌、铁等矿物混杂。
铊矿物空间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中欧地区、环太平洋火山带、西伯利亚地区以及我国川滇黔地区,在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及矿石岩中均有发现。
虽然铊在地壳中的含量很低,但经冶金过程富集后,副产物中铊的含量远高于地壳丰度。在有色金属冶炼时铊会迁移和富集,比如,在冶炼金属锌时,铊在硫化锌精矿中主要以Tl2S3,Tl2S和TlCl的形态存在,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硫化物氧化、碳酸盐高温分解等反应。
Tl的化学性质有亲硫性和亲石性两种,大多以分散状态存在于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辉锑矿、黄铜矿、雄黄和雌黄等矿物中,其矿物常与硫化物矿物共生产出。
正因如此,决定了Tl在各矿物中分布广泛。自然界中已发现48种独立Tl矿物,其中硫盐类有33种,硫化物有7种,硒化物有3种,硫酸盐类有3种,硫氯化物有1种。我国共计发现12种Tl矿物,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钋为什么最毒

  1、因为1克钋210 能造成2千万人中的1千万人死亡 (即2千万人的半致死剂量为1克,一个人的半致死剂量也就是2千万分之1克),所以钋是最毒的物质。

  2、钋(Polonium,Po)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能在黑暗中发光,由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在1898年发现,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两人对这种元素命名为钋。钋是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含量约为100万亿分之一,钋主要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取得。钋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

世界上十大最毒物质十大剧毒化学物质介绍(0.1克可杀千亿人)

大家常说,化学家与制毒贩只有一步之遥,这是因为世界上很多毒品毒素都是由化学物质所构成的,可以制毒的人同样精通化学知识。那么世界上十大最毒物质都有哪些呢?十大剧毒化学物质究竟可以达到何种程度呢?感兴趣的朋友不妨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接下来的这些内容。
第一个:钋元素
钋在十大剧毒化学物质中位列第一,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钋210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亿倍,它容易通过核反冲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和空气,甚至能透过皮肤而进入人体,因此必须密封保存。美国原子核管理委员会规定,钋-210最大摄入量为一万亿分之0.8克。算一算,0.1克钋可以杀死1000亿人。
第二个:钚元素
钚是世界上第二毒的物质(世界上第一毒的物质为钋)。一片阿斯匹林大小的钚,足以毒死2亿人,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类。钚的毒性比砒霜大4.86亿倍,比马钱子碱大约3.2亿倍它的威力远胜过核武器,同时他又是制作核武器的物质。
第三个: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含有高分子蛋白的神经毒素,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烈的生物毒素。这种毒素起源于肉毒梭菌,它能引起肉毒中毒。纯粹的肉毒杆菌毒素是已知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物质,并且是生化恐怖分子希望使用的一种毒素。4克未稀释的粉末(约一枚五分镍币的重量)足以使1亿人丧命。
第四个:炭疽毒素
炭疽毒素是由一种不常见的大型细菌——烟草杆菌产生的。一旦它的孢子粘在皮肤或肺上,便开始迅速生长并产生一种由三部分组成的致命毒素。这种毒素可以导致细胞大量的死亡,从而导致令人恐惧的结果。
第五个:VX神经毒素
VX毒剂是一种比沙林毒性更大的神经性毒剂,是最致命的化学武器之一。它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 ,一旦接触到氧气,就会变成气体。工业品呈微黄、黄或棕色,贮存时会分解出少量的硫醇,因而带有臭 味,主要是以液体造成地面、物体染毒,可以通过空气或水源传播,几乎无法察觉。
第六个: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最简单、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第七个:氰化物
氰化物在英文中称为cyanide,由cyan(青色,蓝紫色)衍生而来。考虑氰化物的母体(CN)2是一种气体,故在气部下加青字,得到现在通行的氰字。而英文中将氰与青色相联系,当是因为著名的蓝色染料普鲁士蓝即为一种氰化物。
第八个:硫化氢
硫化氢也是世界上十大最毒物质之一,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LC50=444ppm<500ppm)。其水溶液为氢硫酸。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燃点为292℃。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
第九个:苯胺
苯胺又称阿尼林、阿尼林油、氨基苯,分子式:C6H7N。无色油状液体。熔点-6.3℃,沸点184℃,相对密度 1.02 (20/4℃),相对分子量93.128,加热至370℃分解。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第十个:甲基溴
甲基溴常用于植物保护作为杀虫剂、杀菌剂、土壤熏蒸剂和谷物熏蒸剂。也用作木材防腐剂、低沸点溶剂、有机合成原料和致冷剂等。溴甲烷是一种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发达国家于2005年淘汰,发展中国家也将于2015 年淘汰。
可见在在十大剧毒化学物质中位列第一的钋,仅仅0.1克就可以使1000亿人死于非命。并且毒素可以通过水流、空气等多种方式传播,是各个国家重点保管的对象。除此之外,在这世界上十大最毒物质中,还有人们比较熟悉的敌敌畏、硫化氢等物质,可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接触到这些物质,所以一定要做好使用时的防范工作。

请问世界上最毒的物质是钋还是钚? (好象说是0.2克就可以干掉1亿人的!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如题,我在线,请明白人回答.
解析:

把钋放第一位介绍:钋是放射性元素,钋210毒性比氰化物高2.5亿倍(氰化物对人致死剂量是0.1克);
在元素周期表中,与钋有类似机理的剧毒元素还包括锕系元素的锕、钍、镤、铀以及铀之后的11种超铀元素镎、钚(pù)、镅等。锕系元素的毒性和辐射危害极大,以钚为例,一片阿司匹林大小的钚,足以毒死2亿人,5克钚足以毒死全人类

十大恐怖化学元素

十大恐怖化学元素如下:
1、金属钋元素因其超强的毒性而成为世界上最恐怖的元素之一。其毒性是氰化物的上亿倍,仅0.1g的钋元素的毒性就能毁灭整个地球上的人类。一亿人中毒身亡,这使得钋元素成为极其危险的元素。
2、砷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但其氧化物砒霜是其主要成分,也是金属毒物中的一种。砷-82具有半衰期25.3小时的α射线放射,其α射线活度可高达1400兆赫。砷在人类历史上一直被视为有害元素,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砷被广泛应用于木材防腐剂和杀虫剂中。
3、金属铅元素是一种具有很强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造成伤害是不可逆转的。铅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珠宝、管道、油漆和各种建筑材料中。然而,铅对细胞没有任何好处,会让它们挨饿甚至死亡。
4、氯是最早被成功使用的化学武器之一,它有两种常见同位素,即氯-35和氯-37。氯的毒性极强,吸入光气或接触皮肤、眼睛等部位会导致中毒。因此,在战争中,士兵们经常在战场上吸入氯气,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5、氟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得名“死亡元素”。氟-91具有很强的α射线放射,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元素。氟的发现和应用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业上,氟被广泛应用于氟化工、氟冶金等领域,而在医疗领域,氟被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
6、镭是一种具有放射性元素的元素,它的本义就是放射性。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起“镭姑娘”事件,一家公司雇佣了很多女工,用含镭物质制造指针的夜光涂料,这些含镭物质被告知都无毒害。
7、是一种放射性元素,自然界中的氡主要来自铀、钍和镭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尽管氡具有放射性,但它最恐怖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气体,可以扩散到每个角落。长期吸入氡气会导致肺癌的发生。
8、铍是一种1类致癌物质,早期萤光灯中常用含铍的原硅酸锌来发出绿光。然而,当人们发现铍具有毒性时,含铍磷光体就被卤磷酸盐磷光体淘汰了。铍的毒性使得它成为一种危险的元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9、碱金属是一种具有强碱性的金属,其反应活性很高,一旦接触到水,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这是因为碱金属与水反应时,会产生氢气,而氢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够迅速破坏金属的结构。
10、碘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有两种常见同位素,即氟-131和氟-132。碘的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如对甲状腺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以及辐射暴露后的致癌风险。因此,碘在医学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化学元素存放
化学元素是很可怕的存在,有很多的都是致命性的,存放不当很可能就会产生爆炸。很多化学元素和空气、光照会产生反应,所以在存放时根据元素的特点而放在合适的地方,元素和元素之间要分开存放,不能放的太近。
化学元素放的太近如果不小心打破的话,会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时,未经老师允许,不要随便把化学元素掺和到一起。
如果在实验时遇到了氟元素更要轻拿轻放,更不能拿化学元素和别人恶作剧,避免发生伤害,现在国家对化学元素控制的是很严格的,所以想要获得化学元素比较难。

最恐怖的化学元素 钋元素(0.1克钋可使1000亿人丧命)

截止到目前为止在科学家们一共是发现了118种化学元素,其中有94种存在于地球之上。那么你知道在所有化学元素中最恐怖的化学元素是哪一种呢?我来告诉那就是钋元素,这种元素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仅需0.1g便能导致1000亿人丧命,你说恐怖不恐怖?下面我们便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世界上最恐怖的化学元素,钋元素 为什么说钋元素最恐怖呢?那是因为它拥有着超强的毒性,也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最毒的化学元素,其毒性是氰化物的上亿倍,更是汞元素的不知道多少倍了,仅0.1g的钋元素的毒性就能毁灭整个地球上的人类,可使1000亿人中毒身亡,你说它恐怖不恐怖?不过这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非常稀少,也是已知的最稀有的元素之一。
据相关资料介绍,钋元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散发光芒,在1898年被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和其丈夫首次发现,随后便将其命名为钋元素。这种元素主要是存在于铀矿石、钍矿石中,在地壳中其含量约为100万亿分之一,是非常之稀少,全世界每年的产量也只有100克左右。
曾经在世界上也是有不少新闻报道过有关钋元素中毒的案例,还仅仅只是受到了它的辐射,就能让人身亡,可见其危险程度之大了,所以必须要密封保存。美国原子核研究机构曾也是对其做过了一项毒性对人类致死率的研究,最后发现人体的最大摄入量为一万亿分之0.8克,换算下来便是0.1克钋就能直接毒死1000亿人。
钋元素虽然危险,但其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主要是用于核工业、航天工业、其放射性要比镭更强,可作为α射线源,还可用作中子源等等。

世界上最毒的五种物质有哪些?

引言:第一是钋元素。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毒的物质,由居里夫人在1898年发现。它储量稀少,但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取得。第二是钸元素,第三是A型肉毒杆菌毒素,第四种是炭疽毒素,第五种是VX神经毒素
世界上最毒的五种物质分别是:钋元素,钚元素,肉杆菌,炭疽毒素,VX神经毒素。
VX神经毒素 炭疽毒素 A型肉毒杆菌毒素 钚元素 钋元素
1.钋元素。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毒的物质。
2.钸元素
3.A型肉毒杆菌毒素
4.炭疽毒素
5.VX神经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