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
- 2、中国国民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哪里举行
- 3、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 4、我问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哪一年召开?
- 5、中国国民党召开一大是什么的标志?
- 6、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结束。
- 7、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______。()
- 8、关于广州国民党“一大”旧址的描述
- 9、国民党一大的主要成果,和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 10、秦简要叙述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
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
这次会议代表总额196人,到会165人。代表中一半由各省党部选举产生,一半由孙中山指定。其中共产党员约占40%。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林伯渠、谭平山、王烬美、李维汉等人都以个人身份出席了大会。
这次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章程》、《组织国民党政府之必要案》等决议案。选举产生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举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戴季陶、李大钊、邹鲁等24人为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等17人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党经过这次改组,实际上已经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通过了国民党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24年
1月20在
孙中山
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是:1924年1月20日。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由共产党人帮助起草的宣言和党章,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扩展资料:
中国国民党于1924年1月20~30日在广州召开的对党进行全面改组、实现国共合作的会议。由于辛亥革命和以后历次斗争的失败,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认真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决定学习俄国革命的经验和方法,改组国民党,以振兴国民党进而振兴国家。
1923年10月孙中山指派廖仲恺、李大钊、汪精卫等五人为改组委员,并设立国民党临时中央委员会,筹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代表以地方党部推选和孙中山指派相结合的方法产生,海内外代表共两百人,出席开幕式的代表有一百六十五人。代表中有共产党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林祖涵(林伯渠)、瞿秋白、谭平山等二十四人。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大会主席,并指定胡汉民、汪精卫、林森、谢持、李大钊组成大会主席团,苏联顾问鲍罗廷也出席了大会。
大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即反对帝国主义,“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即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主张“把政权放在人民掌握之中”,实行民主政治;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反对“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反对私有资本“操纵国计民生”。经过此次大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成为国民党的基本政策。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施政纲领,提出了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和实行新三民主义的具体方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共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新华网--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召开
中国国民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哪里举行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
这次会议是在改组国民党和推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召开的。
按照中共三大的决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张国焘、李立三、瞿秋白等20多人参加了会议。
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孙中山主持开幕式并致开会词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在文明路广东省博物馆馆内,大院左侧的钟楼的礼堂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在该钟楼的礼堂内召开。礼堂现已恢复当时大会时的原状,正面的主席台上有孙中山画像,和中国国民党党旗,台下的座位全部贴有当时出席会议人员的编号和姓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12年1月在中国南京召开。国民党成立初期,其前身为同盟会,旨在推翻清朝政府,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制定了《三民主义》作为国民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国民党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奠定了国民党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问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哪一年召开?
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在广州召开。
国民党“一大”,即“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于1924年初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此次会议有孙中山、廖仲恺、蒋介石等一批国民党高层和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共产党高层共一百五十六人参加了会议。孙中山以总理的身份任大会主席。
1924年
国民党“一大”,即“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于1924年初在广州召开。
孙中山、廖仲恺、蒋介石等一批国民党高层和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共产党高层共一百五十六人参加了会议。孙中山以总理的身份任大会主席。
中国国民党召开一大是什么的标志?
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通过了国民党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结束。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结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______。()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______。()
A.联俄
B.联共
C.扶助农工
D.平均地权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孙中山思想飞跃的主要标志。1923年孙中山在党的帮助下,着手改组国民党,在与中共代表和苏俄代表商讨中,逐渐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这三大政策为基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该政策的贯彻和坚持,保证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顺利发展,成为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关于广州国民党“一大”旧址的描述
在广州,国民党“一大”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5号。
旧址位于文明路215号的钟楼礼堂。原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这里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诞生地,也是鲁迅1927年在中山大学任教时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钟楼礼堂和广场也就成为国共两党领导人经常出席群众集会的中心场所,因而被誉为“革命的大本营”。这里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景点周边还有一些地方也不错,比如:
景点 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与国民党“一大”旧址距离0.02km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国民党“一大”旧址距离0.12km
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 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与国民党“一大”旧址距离0.12km
国民党一大的主要成果,和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一九二四年一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距今整整六十周年。这次大会,政治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组织上改组了国民党,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行动上推动了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工农运动的发展。大会的召开,揭开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序幕,预示着中国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比较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的“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使其半殖民地的民主革命性更强.孙中山已能认清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新的“民权主义”在君主专制被推翻后矛头直指一切不民主的政治体制,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受一切自由及权利.”这样,将资产阶级民权政治和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飞跃.
新的“民生主义”强调“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重新解释“平均地权”,提出了新的方针.“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即“耕者有其田”,反封建的革命性进一步加强.
“节制资本”,“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这样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国民革命.
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民权为“平民所共有”和“节制资本”的口号已表明对旧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理想,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反对帝国主义”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使它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能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正如孙中山所言:“我们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革命,终要把军阀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对于对外的责任,有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都来解放.”
秦简要叙述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
时间:1924年1月
地点:广州
内容: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里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和节制资本的主张,将三民主义发展为包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精神的新三民主义。一大还决定改组国民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影响: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此后国民大革命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