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正部级和正省级一样吗
- 2、正部级是多大的干部
- 3、正部级是什么级别的官
- 4、公安部部长是什么级别?
- 5、公务员行政划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 国,省,县。求厅级的具体含义。
- 6、省部级和正部级的区别是什么
- 7、官员级别划分
- 8、国家机构中,级别,科级、处级、厅级、部级等等的官,是怎么划分和区分的?
- 9、正部长级是什么级别的官
正部级和正省级一样吗
法律分析:正部级和省部级是一个级别的,只是叫法不同,其实是相同的,都是指中国干部级别中的三级干部,一般正部级我们是指国家部委的正部长,而省部级一般是指省级的领导,比如省委书记和省长这些正部级官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
第十八条 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第二十条 各机关依照确定的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以及结构比例,设置本机关公务员的具体职位,并确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
第二十一条 公务员的领导职务、职级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家规定。
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公务员担任的领导职务和职级可以互相转任、兼任;符合规定资格条件的,可以晋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
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领导职务、职级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领导职务、职级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公务员的领导职务、职级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以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正部级是多大的干部
正部级是正省级的官员,其应该履行的义务有:1、遵守宪法和法律;2、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命令;5、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6、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社会公德。正部级的任职条件是: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18至35周岁;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无违法乱纪行为;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5、具有较强的领导、沟通能力;7、大专以及以上学历。
补充资料:正部级以上的官员是副国级和正国级干部,副国级有中纪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国级有主席、总理、全国人大主席,政协主席,军委主席。正部级官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级别的一种。又称正省级官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官员是经过任命、具备一定等级的政府工作人员。正厅级及以上干部为高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省长、直辖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等。
正部级是什么级别的官
正部级就是部长,一级的官员连这都不懂吗?真笨。
正部级一般是各省的书记和省长,直辖市的书记各市长,国务院直属正部级部门的部长,正部级企业的一把手等。
公安部部长是什么级别?
公安部(正部级),部长由国务委员(副国级)(二级干部)兼任。相应省公安厅(直辖市的市公安局)、市(省会市、普通地级市、直辖市的区等)、县(县级市、区、直辖市的街道)、乡(镇、街道)的公安部门的主要领导(县区市局包括政委)级别高于同级其他部门主要领导半级,同同级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级别,同时公安主要领导兼任同级政府副职、党组织成员、同级党委政法委书记副书记。
公安部是国务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其最高行政长官一般由国务委员兼任,国务委员是副国级。
公安部部长是正部级的,属于三级干部。
正部级:正部级一般指省部级正职,他们包括有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以及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职,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职,民主党派全国委员会正职。
扩展资料省部级副职: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吉林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委常委、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各直辖市下属副省级新区正职干部(如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区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级别
公务员行政划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 国,省,县。求厅级的具体含义。
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
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省部级正职(三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江苏省省长、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四川省军区司令员、18集团军军长)
省部级副职(四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级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部队副军职干部(如上海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集团军副军长)
厅局(地)正职(五级干部):
(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重庆市财政局局长),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宁波市副市长),纪委书记,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如苏州市市长),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厅局(地)副职(六级干部):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厅级正职(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如苏州市副市长),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县处级正职(七级干部):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如广东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如滨海县县长),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省署高校院系处室领导,重点中学正职。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厅级, 平常听得最多的就是某省教育厅了 交通厅了这些,但其行政级别是和地级市里面的书记市长一个级别的,比如说湖南交通厅厅长就和岳阳市委书记一个行政级别的(但是假如岳阳书记同时是湖南省委常委的话。她的级别就比厅长高点了)
厅局级也叫司局级,与地级市平级。省政府下属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厅局级;国务院各部门的直属部门主要负责人,通常也是厅局级。厅局级高于县处级,低于省部级。
在国家行政编序中,厅、司、局、市、师、是同级。
厅级和局级是一样的,局级说的是直辖市的干部,厅级是省里的。处级高一级是副厅级。
在行政级别上,国家按以下排序:
国家级:(党中央、国务院、人大、政协、中央军委)
副国家级:(中纪委、最高法、最高检、部队的大军区…………)
省部级:(省、部、部队的军)
厅局级:(部省的司、厅、局、市及部队的师)
县处级:(县、团、处、及部队的团)
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县处级、乡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即平常大家所说的“国、部(省)、司、处、科”五级。除国家级以外,其他四级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地方四级行政划分。 行政级别中是没有股级的,股级是介于副科级和科员之间的,是一种习惯的称呼。
厅局级也叫司局级,与地级市平级。普通地级市的四套班子一把手,正常情况下就是正厅局级;省政府下属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厅局级;国务院各部门的直属部门主要负责人,通常也是厅局级。厅局级高于县处级,低于省部级。
最简单的例子,地级市的市长比县长大,比省长小。地级市市长就是正厅局级,省长是省部级,县长是县处级;再比如,省政府环保厅的厅长也是正厅局级,比省长小,比市环保局局长大,和地级市市长平级,环保厅长和地级市长都是厅局级,省长是省部级,市环保局局长是县处级。
不过多数情况下说的所谓“局级”,其实指的是县处级,而非厅局级,这是很多人的误区。按照《公务员法》,乡科级下面就是科员级的,但现实中二者之间还有一个股所级,比如乡镇政府下属部门的负责人,还有区政府各局的内设部门负责人,就是股所级。股所级领导有些叫“股长”或者“XX办主任”(乡镇比较常见),也有些叫“科长”(区级政府各局比较常见);这么喊的直接结果就是乡科级和县处级的称谓都乱了,比如市政府下属各局的内设机构负责人正常来说是乡科级,但往往都叫“处长”,然后市府各局的局长是县处级,现实中就叫“局长”,然后很多人都以为有这么一个“局级”的存在。其实严格说来司局级的级别要比市局局长更高一级的。
1、正国级。中央政治局常委均为正国级领导。2、副国级。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政府、政协副职,国务委员等,均为副国级领导(兼政治局常委的国务院副总理不在其列)。3、正部级。中央部委办局主官,各省市主官(兼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省市党委书记不在其列),部分中央部委办局副职(高配正部级)。领取国考资料4、副部级。中央部委办局副职,各省市四大班子副职,副省级城市(含计划单列市)四大班子主官。5、正厅级。中央部委办局各司(含办公室、中心机构等)主官,地方部委办局主官,地市州四大班子主官。6、副厅级。中央部委办局各司(含办公室、中心机构等)副职,地方部委办局副职,地市州四大班子副职。7、正处级。中央部委办局司属处室正职,地方部委办局处室正职,地市州部委办局主官,县区四大班子主官。8、副处级。中央部委办局司属处室副职,地方部委办局处室副职,地市州部委办局副职,县区四大班子副职。9、正科级。地市州部委办局科室正职,县区部委办局正职,乡镇街道主官。10、副科级。地市州部委办局科室副职,县区部委办局副职,乡镇街道副职。11、科员。新进公务员。12、办事员。公务员行政划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 国,省,县。求厅级的具体含义。
省部级和正部级的区别是什么
省部级和正部级有区别,但是区别比较小,从定义上来说,正部级指的是各部委正职,省部级则指的是四大班子的正职,另外,二者叫法不同,正部级适用于中央,省部级则主要用于省级。二者在级别、待遇方面是一样的,只不过担任的职务不同而已。
省部级和正部级有什么不同
正部级干部,在我国行政级别中又被称为“三级干部”,其享受的待遇在副部级之上、副国级之下,属于我国高级干部的范畴,正部级的干部一般担任的是部委中的正职,能享受专车待遇。
而省部级特指“四套班子”正职,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省等平级省单位和其它的副职,不过省部级通常并非是单纯的省部级,部分直辖市还会兼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其级别甚至可以达到“副国级”。
国家干部是国家的中坚力量
不管是省部级还是正部级,其实都是国家中坚力量,是促进国家有序管理,更好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不管所处何种地位,最重要是是为人民、为国家谋福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官员级别划分
中国官员的级别划分通常分为五级,分别是正处级、副厅级、正厅级、副部级、正部级。
正处级官员的最低独立掌权级别,是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处长、科长、主任等级别,如省直机关处级干部、县直机关处级干部等。副厅级是次高级别,是指国务院各部委、省市自治区政府及其直属机构的副职和副县级以上领导,如省部级副职、县级副职等。
正厅级主要是国务院各部委、省市自治区政府及其直属机构的正职和正县级以上领导,如中央委员、常委级领导。副部级是次高级别,分为正、副两种,主要是国务院各部委、省市自治区政府及其直属机构的副职和副县级以上领导。
正部级是最高级别,主要是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秘书长等,如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不同级别的官员担任的职责、责任和待遇都有所不同,通常来说,级别越高,担任的职务越重要,责任越大。
国外的官员划分:
1.美国:
美国的联邦政府官员划分较为特殊,没有像中国那样严格的官员级别划分。总统任命的内阁官员被称为“部长”,但也有其他职称,例如特使、副部长、执法机构主管等。
2.英国:
英国政府官员按级别分为1到7级,1级最高,7级最低。从高到低分别为:文职最高官员、文职高级官员、文职高中级官员、文职中级官员、文职初级官员、公务员初级官员及助理、办事员。
3.德国:
德国联邦政府的级别划分方式类似于中国,分为五个等级,但不称为“正/副部级”,而是以德文缩写字母B(Bundesbeamte)作为官员身份的代号。从高到低分别是:省级、法律顾问、调研员、管理官员和办事员。
4.日本:
日本政府官员按照等级和职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内阁大臣、副大臣、国务大臣、国务次官等。不同的职称等级也不同,每个等级又分A、B两类,A级次于特别A级(Super A)。
国家机构中,级别,科级、处级、厅级、部级等等的官,是怎么划分和区分的?
按照职务,区分和划分。正国级,正部级,正厅级,正处级,正科级都有正副之分。正部级单位正职就是正部级干部,如部长,部党委书记。副职就是副部级,副部长,部党委委员。正部级单位下辖部门为正厅级,如省政府办公厅,办公厅主任正厅级,副主任副厅级。
最高级别行政机构,国务院,其主官为国家级。国务院内设若干部委,外管若干省级政府,这一级主官为省部级领导。部委内设若干司局,省级政府内设若干厅局,外管若干地级政府,这一级主官为司局级领导。
司局,厅局内设处室,地级政府内设处级局,外管若干县级政府,这一级主官为县处级领导干部。处室,处级局内设科室,县级政府内设若干科级局,外管若干乡级政府,这一级主官为科级领导干部。科级局,乡级政府一般内设若干股,外管若干所,这一级为股级干部。公务员法虽然未规定股级干部,但实际工作中,这个级别还是存在的。
正部长级是什么级别的官
正部级官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级别。正部级官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级别的一种。又称正省级官员。背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官员是经过任命、具备一定等级的政府工作人员。
部级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级别的一种。又称正省级官员。主要人群包括: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省部级干部一般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的机构和部门的正部级副部级领导,国家各部委局的,党委、政府、人大常委会、政协正副职领导。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民法院院长,党委、政府、人大常委会、政协正职领导。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六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第十八条 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第二十一条 公务员的领导职务、职级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家规定。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公务员担任的领导职务和职级可以互相转任、兼任;符合规定资格条件的,可以晋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领导职务、职级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领导职务、职级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公务员的领导职务、职级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以及其他待遇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