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是哪句古诗?
- 2、“古人学问无遗力”是陆游的哪首诗?
- 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是什么意思?
- 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啥意思?
-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 6、古人学问无遗力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译文
- 7、陆游的古诗:古人学问各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后面两句是?
- 8、少壮工夫老始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全诗
-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是什么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是哪句古诗?
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出处】《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扩展资料
1、《冬夜读书示子聿》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99年(庆元五年)于山阴写给二十一岁小儿子陆聿的。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
2、《冬夜读书示子聿》鉴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古人学问无遗力”是陆游的哪首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示:教导.
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浅:肤浅,浅薄.
绝知:彻底弄清楚.
躬行:亲自实践.
【解说】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诗。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告诫自己的孩子学业应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原文如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如下: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扩展资料: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啥意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意思: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答案】: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题干大意: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A项错误,本题强调的是学习上不遗余力,注重量的积累,未体现实践决定认识。
B项正确,本题强调年轻时下功夫学习,到老年才有所成就,注重量的积累,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项错误,本题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体现矛盾的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D项错误,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本题没有体现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B。
古人学问无遗力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译文
1、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3、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的古诗:古人学问各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后面两句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律》,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诗的前两句,从古人的经验谈起,其中“无遗力”三个字,概括了古人做学问用功程度;诗的次句,既道出了做学问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也强调了“少壮功夫”的重要。告诫儿子在年轻时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只有重视了“少壮功夫”,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诗的后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要躬行”至少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嘴就是学生的一种“躬行”。我们现在不是提倡“启发式”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吗?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练习,就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没有学生的“躬行”参与,就几乎无法进行,即使古人学习内容以文史为主,学习过程也有一个“躬行”问题,学了文章诗篇要背诵,是一种“躬行”,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古训吗?懂得了文章的起承转合,还要自己练笔写作,否则,先生讲得再多再妙,学生的文章还是做不好的。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这个“躬行”就是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
少壮工夫老始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全诗
1.“少壮工夫老始成”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为宋代陆游,全诗意思为: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2.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3.《冬夜读书示子聿》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诗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纸指书本。终:到底,毕竟。浅意为肤浅,浅薄,有限的。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躬行指亲身实践。
这是宋代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此诗是作者告诫自己的儿子子聿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全诗原文如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全诗的白话文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青壮年时期肯下功夫,到老了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毕竟还是不够的。想做出一番成绩,一定要注重亲身实践。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子聿是陆游的最小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陆游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送给儿子,本诗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这首诗的首联诗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遗”,即保留。“无遗力”,毫无保留,全力以赴。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