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迎刃而解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 2、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
- 3、迎刃而解意思?
- 4、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 5、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啊
- 6、?迎刃而解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 7、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啊?
- 8、迎刃而解什么意思 迎刃而解的释义
- 9、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
迎刃而解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迎刃而解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示例】:只要这位教士到场,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无不~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近义词】:易如反掌、迎刃冰解
【反义词】:百思不解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
[解释]碰着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处理,问题容易解决。
[发音]yíng rèn ér jiě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例句]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
[近义]易如反掌、治丝益棼、迎刃冰解、迎刃以解、水到渠成、一蹴而就、一通百通、顺理成章、瓜熟蒂落、应刃而解
[反义]不了了之、百思不解、治丝益棼、相持不下
迎刃而解(yíng rèn ér jiě)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只要这位教士到场,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无不迎刃而解的。
近义词:迎刃冰解、一通百通。
反义词:百思不解。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一通百通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ī tōng bǎi tōng,意思是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明·吴承恩《西游记》:“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习自练,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2、反义词
百思不解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ǎi sī bù jiě,解释为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指经过反复思考之后,还没有得出结论,令人感到非常疑惑,或称百思不得其解。也用来形容问题非常难,使人难以从中得出答案,探究结论与真理。
华山《山中海路》:“可是临到你百思不解,要问个水落石出的时候,他又慨叹起来:‘经验啊!经验啊!’话到嘴边又停住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迎刃而解
迎刃而解意思?
注音 ㄧㄥˊ ㄖㄣˋ ㄦˊ ㄐㄧㄝ ˇ
拼音 yíng rèn ér jiě
释义 碰著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处理;问题容易解决。
成语出处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简体字 迎刃而解
常用程度 常用
感 *** 彩 中性
成语辨形 刃,不能写作“酦”。
相似词 易如反掌、迎刃冰解
相反词 百思不解
成语故事 公元280年,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向晋武帝司马炎建议,讨伐吴国,他调兵遣将,10天功夫就占领了长江流域的大片地方。当时有人建议收兵待来年春天再战。杜预认为要乘胜追击,趁士气高涨时出兵就能迎刃而解,不久就一举占了吴国
英语翻译 Bamboo splits all the way down as soon as it touches the knife's edge.
日语翻译 容易(ようい)に解决(かいけつ)する
教育部成语典
注音 ㄧㄥˊ ㄖㄣˋ ㄦˊ ㄐㄧㄝˇ
拼音 yíng rèn ér jiě
成语解释 迎著刀刃的竹子,会顺着刀势裂开。比喻战事进展顺利。语出《晋书.卷三四.杜预列传》。后用「迎刃而解」形容相连的事物很容易分解,亦用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处理。△「势如破竹」
一、 【语义说明】 比喻相连的事物很容易分开。 【使用类别】 用在「非常容易」的表述上。【成语造句】<01>我看师傅拿起尖刀一划,鱼皮迎刃而解,就和鱼身分开了。<02>她用小刀先一划,再往下一拉,整条蛇的外皮就这么迎刃而解了。二、 【语义说明】 比喻事情很容易解决。 【使用类别】 用在「非常容易」的表述上。【成语造句】<01>他是万事通,任何事到他那儿都会迎刃而解。<02>感谢您的救助,使我眼前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03>只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事情就可迎刃而解。<04>这个根本问题若能解决,其他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05>这个问题非常困难,他竟可以迎刃而解,令我非常佩服。<06>想不到那么难解的题目,竟被他毫不费劲地迎刃而解了。<07>体例是辞典编辑的关键,掌握住,其他部分皆可迎刃而解。
成语典故 《晋书.卷三四.杜预列传》王濬先列上得孙歆头,预后生送歆,洛中以为大笑。时众军会议1>,或曰:「百年之寇2>,未可尽克3>。今向暑4>,水潦5>方降,疾疫将起,宜俟6>来冬,更为大举。」预7>曰:「昔乐毅8>藉济西一战9>以并10>强齐11>,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12>,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13>群帅,径造14>秣陵15>。所过城邑,莫不束手16>。议者乃以书谢之。〔注解〕(1)会议:聚在一起商议。(2)百年之寇:东吴自孙权(西元182?252)建国至孙皓(西元264?280)时,立国约一百年,故称「百年之寇」。(3)克:战胜。(4)向暑:接近夏天。向,接近。(5)水潦:水势盛大。潦,音ㄌㄠˋ,雨下很大的样子。(6)俟:等待。(7)预:杜预(西元222?284),字元凯,西晋京兆杜陵人。晋武帝任命为镇南大将军,率兵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后封为当阳县侯。(8)乐毅: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燕国名将,昭王时拜为上将军,曾率燕、赵、楚、韩、魏五国兵伐齐,下齐七十余城,封昌国君。(9)济西一战:指战国时,乐毅率燕、赵、楚、韩、魏五国兵伐齐,大败齐军于济水西岸,齐泯王亡走莒城。乐毅趁势攻入齐国首都临淄,总计攻下七十余城。(10)并:通「并」,兼并。(11)齐:国名,战国七雄之一。故址在于今山东省北部、河北省东南部一带。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传至战国时,君位被权臣田氏篡夺。后为秦国所灭。(12)破竹:剖开竹子。(13)指授:指点传授。(14)径造:直接进攻。径,通「迳」,直接。造,至。(15)秣陵:地约当在今南京市附近,三国吴孙权于汉献帝建安十年得秣陵,改名为建业。(16)束手:无计可施,无法抵抗。
典故说明 杜预是西晋时的著名大将,他的学识渊博,时人称为「杜武库」。据《晋书.卷三四.杜预列传》载:蜀汉灭亡之后,孙吴偏安江东。于是晋武帝派杜预为「镇南大将军」,统军攻打东吴。战事进展得很顺利,短短数日就攻占吴国许多城池,吴军都督孙歆等人被俘。杜预想要趁胜追击,但有官员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吴国立国已久,一下子很难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滥,行军不易;加上天气炎热,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暂停进攻,等到冬天再说。但杜预举出当年乐毅的济西之战为例,认为「我军现在士气旺盛,如果趁机伐吴,就像用刀劈开竹子一样,只要劈开前面几节,下面也会顺着刀势轻易地劈开了」。晋武帝接纳了杜预的建议,继续进攻吴国,果然节节顺利,很快地灭了吴国。后来「迎刃而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战事进展顺利。亦用来比喻事情很容易解决。
近义成语手到擒来 探囊取物 唾手可得
反义成语坚不可摧
相关汉字成语:迎 刃 而 解 相关汉字解释:迎 刃 而 解
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ㄧㄥˊ ㄖㄣˋ ㄦˊ ㄐㄧㄝˇ 汉语拼音 yíng rèn ér jiě 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释义 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形容轻易地解决问题。 例句 只要这位教士到场,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无不迎刃而解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所有的问题皆因为他的出现而迎刃而解。 他对数学很有研究,再难解的数学题,他常常轻松的就迎刃而解了。 一件事情的症结只要找出问题点,往往就会迎刃而解了。 相似词 游刃有余,恢恢有余,目无全牛,得心应手,运用自如,驾轻就熟,心手相应,滚瓜烂熟,炉火纯青,轻车熟道,官止神行,应付裕如,应付自如,水到渠成,手到擒来,唾手可得,探囊取物 相关词 势如破竹
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啊
迎刃而解的意思是指竹子劈开口后,下面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非常顺利。
一、读音
迎刃而解的意思是【yíng rèn ér jiě】。
二、出处
“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唐·房玄龄《晋书·杜预传》
三、近义词
1、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迎刃以解: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3、应刃而解:比喻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四、反义词
1、相持不下:指双方对立,彼此相持,不肯让步。
2、百思不解:指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3、不了了之:指把未做完的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
迎刃而解的造句:
1、这些数学题目想了好久都没有思路,经过老师的点拨全部的疑问都迎刃而解,真是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他刚走上工作岗位,书生气十足,但是事实上光凭热情是不可能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的。
3、在父母的一生中,遇到了无数艰辛苦难,但是他们通过发扬百折不挠的精神,各个迎刃而解。
4、所谓纲举目张,也就是说要抓住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5、实践证明,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迎刃而解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释义】: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读音】:ying ren er jiě 【近义词】:迎刃冰解 易如反掌 【反义词】:百思不解 【例句】: 1.其它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2.霎时间,无数令人头痛的问题迎刃而解。 3.不过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操控问题会迎刃而解。 4.一旦做出这样的选择,欧元债券之类的争议就可迎刃而解。 5.一旦你知道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问题马上就迎刃而解了。 6.一些人指出,通过发行欧元区债券,便可让这场危机迎刃而解。 7.大家都希望世界上最具政治和经济头脑的人物能将问题全部迎刃而解。 8.当然,这种做法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但一旦采用该原则,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9.这样我熟悉了如何操作道具服,准备好了身体方面,心理方面也就迎刃而解了。 10.如果布莱尔先生获得了在欧盟具有主导影响力的法德两国的支持,那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11.他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2.学习一下比特素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比特素养是管理比特的一种新型技巧设置。 13.在这种情况下业主可以选择购买一个可爱的沙发床,这样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4.斯科特说,「一旦压力得到了舒缓,身上所有的毛病都迎刃而解,并且越来越好。」 15.这种论调说,只要美国像中国这样运作,其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16.拉齐尔说,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实现经济增长的办法,那么就业市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7.一旦掌握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18.「一旦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19.运用之道,存乎一心。人性是最变幻莫测的东西,管理者如果能掌握其中的奥妙,所有管理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20.加强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材料,把握青年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去做工作,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啊?
意为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迎刃而解 意思:原意是说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迎刃而解:[ yíng rèn ér jiě ]
1、【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2、【示例】:只要这位教士到场,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无不~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3、【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近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易如反掌[ yì rú fǎn zhǎng ]
1. 【解释】: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又,“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3. 【示例】:藩台又叫首府、首县写信出去,向外府、县替他张罗,大约一二千金,~。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反义词:百思不解[ bǎi sī bù jiě ]
1. 【解释】: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2. 【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3. 【示例】:~,五夜踌蹰,故乘隙邀君一面,以决中疑。 清·无名氏《葛仙翁全传》
迎刃而解什么意思 迎刃而解的释义
1、迎刃而解,汉语成语,拼音是yíng rèn ér jiě,意思是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2、成语典故
公元280年,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向晋武帝司马炎建议,讨伐东吴,他调兵遣将,10天功夫就占领了长江流域的大片地方。当时有人建议收兵待来年春天再战。杜预认为要乘胜追击,趁士气高涨时出兵就能迎刃而解,不久就一举占了东吴。
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
迎刃而解是碰到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解决。
迎刃而解(拼音:yíng rèn ér jiě)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房玄龄《晋书·杜预传》。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近义词:迎刃冰解、一通百通。反义词:百思不解。
成语典故
杜预做镇南大将军的时候,曾带兵攻打吴国,不到十天就占领了吴国的许多重要城池。他觉得吴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就率兵趁胜追击。有人认为吴国实力强大,就出来劝阻他:“吴国建国多年了,国力积蓄得很厚实,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打跨。
如今又是夏季,天气炎热,我们晋国的士兵从小就生活在北方,对南方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应,与他们作战对我们很不利。我劝你还是趁早收兵,等夏天过去天气凉爽后,再考虑攻打吴国吧。
杜预虽然生长在官宦人家,但不是那种只知贪图享乐的纨绔子弟,而是从小就博览群书,勤于著述,为日后立业报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语告诉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相信自己。只有坚定信心,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只要解决了主要的问题,其他附带的麻烦也会随之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