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钱学森和钱令希是什么关系
- 2、钱令希的介绍
- 3、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怎么样
- 4、钱令希的人物生平
- 5、钱令希院士贡献有哪些?
- 6、钱令希墓在哪
- 7、大连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 8、请问下大连理工的“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这个专业好吗?
- 9、中国近当代有些姓钱的名人,他们之间关系是怎样的?麻烦详细列举,不胜感谢。
- 10、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分数线是多少
钱学森和钱令希是什么关系
钱令希教授,是钱学森的族亲,两人都是著名的力学大师。
钱学森和钱令希是上下级关系。
钱令希(1908年3月14日-2002年11月11日),男,汉族,出生于江苏常州,物理力学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计算力学学科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7月29日),汉族,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这两位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坚毅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钱令希的介绍
钱令希(1921 07.16 - 2009 04.20),工程力学专家,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是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1916年7月16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36年毕业于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工程师学位。回国后曾从事铁路桥梁工程设计,担任云南大学(1942~1943)、浙江大学(1943~1951)教授。1952年起在大连工学院执教至今,历任数理力学系主任、研究部主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院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82年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他历任第二、三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和第三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钱令希长期从事结构力学方面的研究。他在刚架结构分析、悬索桥分析、余能理论、结构极限分析和板壳理论等方面有研究。70年代后在中国国内倡导计算结构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他将结构力学理论用于许多建筑、桥梁、船舶等结构工程中的大型计算任务。钱令希发表科学论文五十余篇,散见于《中国科学》、《科学记录》、《力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专著有《静定结构学》(1952)、《超静定结构学》(1951)和《工程结构优化设计》(1983)。
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怎么样
好。根据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官网查询显示:大连理工的工程力学是王牌专业,全国前三甲,钱令希是大连理工工程力学系的创系元老,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是力学精英人才培养的平台,教学资源等都非常丰富,工程力学(钱令希创新班)就业率甚至高达百分之百,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钱令希的人物生平
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工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铁路桥梁工程师,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起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历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院长。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力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1991至1995年任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8年起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56年起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至第七届代表。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1994年被评为辽宁省功勋教师。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两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术上,在结构力学、板壳理论、极限分析、变分原理、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重要成果。主张力学为工程服务,并身体力行,在桥梁、水坝、港工、造船和国防等工程中发挥了力学研究的作用。鉴于电子计算机强力推动科技进步,在中国大力倡导建立计算力学学科,并在大连理工大学培养和带领出一支优秀的计算力学队伍,在工程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方面做出显著成绩。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钱令希院士于2009年4月20日10时01分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享年93岁。
钱令希院士贡献有哪些?
钱令希:江苏省锡山市人(无锡县)人,著名力学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科
学院院士,学部广度团成员。1936年毕业于上海中法国立学院后在云南大学、浙江大学
任教,并担任系主任。1952年来大连工学院,历任(科学)研究部主任,工程力学研究
所所长,副院长,院长。1977年以来,连续获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
功勋教师及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科学工作者奖。
钱令希教授从事结构力学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五十余年。五十年代初写《静定
结构学》和《超静定结构学》两本专著。并倡导变分原理的研究。七十年代初,在我国
力学界创建了“计算力学”学科,他带领了一批中青年科学工作者从事计算力学研究和
实践,成果多次获国家级奖励。钱令希教授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多次出国讲学,并是国
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的发起人之一,国际计算力学杂志的编委。其学术专著《程结
构优化设计》获1984年我国第一批优秀科技一等奖。他在教育和治学方面的论文和学术
著作很多。他的传记被收入《中国现代教育家传》和《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以下是
他的简历。
1932-1936年,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获土木工程师学位。
1936-193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最优等工程师学位。
1938-1942年,云南,川滇铁路工程,任桥梁工程师。
1942-1943年,云南大学土木系,任教授。
1943-1952年,浙江大学土木系,任教授。
1981-1985年,大连工学院,任院长。
1982-1987年,中国力学学会,任理事长。
1984-1988年,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任理事。
1982-1992年,中国高教学会,任副会长。
1955-今,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2-今, 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任教授。
研究领域名称:工程结构力学
主要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计算结构力学,结构极限分析,结构优化设计
主要出版著作或论文:
⑴ 《超静定结构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51年。 ⑵ 《静定结构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52年。 ⑶ 悬索桥的近似分析,美国土木工程学报,1948年。 ⑷ 余能原理,中国科学,卷Ⅰ,2-4期,1950年。 ⑸ 结构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中国科学,卷Ⅷ,11期,1964年。 ⑹ 《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年。
钱令希墓在哪
旅顺龙王塘墓园,快采纳吧,大哥!
又:DUT的孩子们点赞的时候留个啊
中国共产党党员、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第二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4月20日10时零1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3岁。
钱令希1916年7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38年在比利时自由大学获得“最优等工程师”称号。1943年钱令希到浙江大学任教。1952年1月,他接受大连工学院院长屈伯川博士之邀,来学校任教。1954年钱令希入选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上世纪80年代初,由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钱学森推荐,钱令希被选举为第二届理事长;他创办了《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杂志,并成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油港——大连新港主体工程的设计,领导了海上栈桥的设计和建造,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七十年代优秀设计奖。他领导开发出结构优化设计程序系统DDDU,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后经进一步发展1990年又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钱令希院士是杰出的教育家。他爱才如命,有口皆碑。由他担任名誉理事长的“钱令希力学奖励基金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已奖励了600多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力学学科的持续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哇,一看到这个问题,脑海里涌现出无数个名字,他们都是大工的骄傲!每次听到大工校友的伟大成就,我就不禁激动,作为大工学子,我很自豪,以前辈们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在这里先和大家简单分享几位我比较了解的大工的知名校友。
白玉祥先生:山西省原化工厅厅长,也是大工山西校友会理事。我本人是化工学部的学生,对白老早有耳闻,后来在一次校颁奖介绍中再一次了解白老先生事迹,当时对白老的介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生心系煤炭化工。(当时默默的把这句话抄在了小本子上),白老已经年过八十,依然精神抖擞,而且记得当时的介绍是白老依然活跃在山西的煤炭化工领域,参与山西省煤化工科技创新的研发工作。当时真的是给了我特别大的动力,觉得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吧。
叶钟先生: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总是大工1986级涡轮机专业本科生,2004级动力专业的硕士生。之前见过叶总是在一次招聘会,当时是处于好奇,听说是大工特别厉害的一位校友,就去听了听,叶总是国家级技术中心主任,而且带领一支很厉害的创新团队。叶总已经连续二十多年接待我们学校的实习,还多次亲自回来进行招聘工作。也许这就是大工情怀吧
刘杨先生:东北石油大学校长。东北石油大学可以算是石油界的“黄埔军校”,刘校长作为学习的掌门人可以说是特备厉害了。刘校长是我们学校1985级的博士生,提出过很重要的关于钻井优化的理论,那个时候这些技术在我国还是一些空白,学长凭借自己的努力来一点一点填补了这些空白,刘校长在毕业后也会经常回到大工来参加一下活动,进行一些演讲交流,鼓励我们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能够有所成就,同时刘校长也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校长,是我们晚辈要学习的榜样!
大工是一所有情怀的学校,大工走出去的校友拥有着独特的大工情怀,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时刻心系母校,作为大工的学子我很骄傲,我爱大工~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即刻删除。
大四老学长来说一下对自己影响颇深的几位大工校友
孙效里教授
去年差不多这时候孙老师带给了我一份激励与感动。电子技术最后一节课上来听课的专家竟然是孙效里教授。这个在大一高数课上经常被高数老师谢琳提及,将其称为他最佩服的人;她曾作为主讲者参加长春书院砥砺人生讲座,讲述她的人生故事,可惜那次我好像有事没有去下课时孙教授箭步冲上讲台,和我们说她已经和一千二百多名学生谈过心,我们无论有哪方面问题都可以去找她。她已经退休了现在作为学校的返聘老师,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督查任务还自愿承担负责学生的思想方面工作。不得不感叹,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老师,真的将生命写进立德树人。
教授赠言:现在正是你们正当奋斗的年代,年轻时不拖累生你的人,年老时不拖累你生的人。最后啊,看着自己拍的这张照片又有感而发,年轻有为的章老师有爱地看着功成名就的孙老师,互相欣赏着,共同立德树人。
2.大连理工大学前校长—申长雨,现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申校长原本是郑州大学校长,后因大工临时紧缺,申校长便被调任大工做校长,后又担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校长曾在大连理工大学求学6年,又在毕业20多年后回大工任校长工作一年半,在职期间,帮助大工取得多项成果。申长雨在就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时在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设立的国家知识产权培训(辽宁)基地,推动大连理工大学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战略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大连理工大学的发展建设。
3.侯毓汾
作为一个化工系的同学,我们学院最让人骄傲的应该就是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而大工精细化工学科的奠基人就是有着“中国染料之母”之称的侯毓汾老师了,我们上化学专业课时,无论是哪个老师在授课,只要一提到侯毓汾老师,他们眼中都会流露出崇敬之情。侯毓汾老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染料方面的科研、技术人才。当她八十岁高龄时,将自己一生积蓄的3万元设立了奖学金,旨在勉励年轻人为中国的染料化工事业做出新贡献,并将珍藏的三百多册图书资料全部捐献给学校图书馆。侯毓汾老师对于大工如今化工学科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大连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大连理工大学是我们国家的一流高校,从建校以来就一直为我们国家的培养人才。到现在从大连理工大学走出的名人有很多,各个岗位都有,这些人一直在为国家做贡献。那么,大连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呢?下面就来看一看吧。
01,刘恩海刘恩海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恩海也是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上的风云人物,他的很多习惯都被一届一届的传下去,在他上学的时候,就按时上课,兢兢业业。上课认真听,并且笔记做得也很好,课下也总是去图书馆学习相关知识。正式因为他年复一年的学习钻研,才能够有现在的成就。他自主研发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技术,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是无数大连理工大学学子的榜样,以身作则,为学生们带了个好头。
02,苗玉华苗玉华是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在参加母校的活动时,跟同学们亲切相处,把自己的好习惯教给大家。他曾获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60周年“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30余项荣誉。他是大连理工大学走出的优秀人物之一,他带给大连理工大学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许多精神激励着大连理工的学子,引导着大连理工的学子一步步向前。
03,樊恒海樊恒海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部研究员。他是卫星型号任务的测控总体、卫星管理、飞控组组长及主管总师,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地面测控网、921工程、二代导航工程以及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等建设论证设计。他创造出的学术成就为国家航天领域向前迈进提供了许多贡献,他也是大连理工大学学子们的偶像,他让母校感到自豪,为母校增添光彩。他是大连理工大学走出的出色学子之一,他会被一直记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名校名人榜上。
大连理工大学培养出来的名人还有很多,正是这些名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连理工的学子,指引着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他们的事迹在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中流传,每一届学子都以这些人为榜样,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母校的荣光,还为母校培养人才做贡献。大连理工大学正是因为这些努力学习的学子才会办的越来越好,希望大连理工大学还可以走出更多更有名的学子,每个人都可以为国家做贡献。
1、孙效里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退休老教师。我大一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团校培训,邀请的嘉宾中有一位是孙老师。那次孙老师一个人讲了能有一个多小时,给我印象很深。那一个多小时里孙老师讲了很多,而且全都是特别接地气、特别实在的,完全没有假大空的东西,大体上有学习、生活、爱情观这几个方面,给我们讲了很多真实的小故事。比如曾经某个学长上了大学以后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然后做了多方面调查和打听,并且拜访了我们学校的几乎每一个学院的院长,向他们请教各个专业的发展状况、就业前景,和他们谈自己的理想、观点、困惑,最终选择了机械系,并且这个学长后来发展得也确实特别好。再比如给我们讲她所见到的学生们的爱情经历,以及她自己和她先生的感情经历,教育我们树立正确爱情观。等等。
那一个多小时里孙老师是越讲越激情澎湃,而且她的这份热情是能感染在场的每一个听众的,那份活力和热情让那个十八九岁的我都自愧不如。
我后来才知道孙老师本来已经退休了,但是她自愿投入到学校关工委的工作,负责起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辅导工作。学生有任何方面的问题她都热情地去帮助,而且会主动、持续关注,她会找年级辅导员要成绩单,主动找挂科的学生谈话,分析挂科原因,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有的学生比较内向胆小不敢去找她,或者有的学生比较叛逆不想被她管,她都能去学生上课的教室等学生下课了去堵。讲真在现在这个年代,认真负责到这种程度的老师不多了,毕竟非亲非故的,孙老师完全可以不操这份心,但是她还是去做这些了,真的让人挺感动的。凡是接触过孙老师的人对她的评价都很高,可以说是有口皆碑。
2、屈伯川 著名学者、教育家。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创始人,大连理工第一任校长。
钱令希 江苏省人,工程力学家,中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大连理工第二任校长。
屈伯川
钱令希
屈伯川和钱令希
可以说是这两位前辈成就了大连理工大学,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大工。每年新生入学都会集体观看话剧《屈伯川》,讲述建校的那段峥嵘岁月。真的很感人,我当时看的时候都看哭了。钱令希是屈伯川亲自请来的,两人之间的情谊很深。
大工著名景点情人路 两侧的水杉,是当年屈老院长亲手栽下的,屈老的一部分骨灰就葬在这片水杉林里。
我来了大工以后,真的被水杉这种树震撼了,树干不是很粗,堪称清癯,但是笔直矗立,高耸入云,夏天枝繁叶茂,冬天威严耸立,尖尖的树梢直插云霄。每次走在这条路上,都会在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庄严肃穆正义之感。
3、钟万勰 大连理工大学院士 我国计算力学界泰斗。长期从事工程力学研究与应用。
钱学森曾致信钟万勰说:“是您使弹性力学的工程计算体系适应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要求,真是立了大功!”
老爷子八十多岁了,每学期仍然在为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上课。我还特意去一馆蹭过钟老的课,老师仍然思维清晰,底气十足。大佬就是大佬,听大佬讲一堂课,我感觉比我自学一个月都受益更多。
讲真,那些老一辈的科学家是真正的科学家,真正搞科研乐于奉献的,他们被评为院士那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钟万勰在第一教学馆上课:
4、刘长春 中国奥运第一人。是大连市甘井子区人,大连理工有专门以其命名的刘长春体育馆,新生入学教育就在馆内。体育馆内有羽毛球馆、篮球馆、游泳馆、舞蹈馆、健美操馆、健身房等等,设施很齐全。还有刘长春的雕塑。
大连理工大学到今年已经建校70周年啦,从大连工学院逐步发展到现在,为我们国家教育出很多人才,保守估计已经有25万毕业生了。所以有很多名人啊,下面列举几个我比较了解的名人。
说到走出过哪些名人,当然要先说说我们的校长郭东明院士啊。郭东明校长毕业于机械学院,校长在2009年1月14日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国内机械制造学科领域颇具声望的领军人物。校长平易近人,运动会的时候会发枪,重阳节看望退休老教授。给校长疯狂打call
钱令希,虽然钱老先生在2009年就去世了,但是我觉得每个大工人都会对钱老有着或多或少的印象,这篇回答我就是在令希图书馆写的。钱老是国内计算力学学科创始人,工程力学专家,也是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工的校史馆里陈列着很多与钱老的照片和实物,钱老带领团队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个现代化油港等重要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前几天有幸见到钟万勰院士,钟老是计算力学专家,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常务理事。老院士今年85岁了,还在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是大工授课年龄最大的教授。钟老上课精神矍铄,一丝不苟。回答问题条理清楚,吐字清晰。真的是一代大师啊!
还有屈伯川博士,屈老是大工的主要创始人。近些年基本上每个新入学的本科生都会到山上礼堂观看话剧《屈伯川》,所以我对屈老的印象也比较深。该话剧讲述了屈院长三顾茅庐力学大师钱令希,和与钱令希院长顶着巨大压力励志创建大连第一港“争气港“的故事。很感人,老一辈教育家将自己一生的半生的心血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奠定了大工的基础。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名人,我的了解不多,请大家点开链接查看哦王立鼎,王兆国,尉健行,程耿东
上面几个同学介绍的郭东明校长,屈伯川校长,钱令希教授,钟万勰教授等我就不再赘述了,这里提一些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年度人物:
刘恩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之前听其他学长提起过,刘恩海学长上学期间就认真对待课业,一丝不苟科研,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展现出优于其他同学的努力和坚持。从业三十多年,他艰苦奋斗,兢兢业业,打破国外对交会对接高精度敏感器技术垄断,自主研发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技术。他常说“大工人就要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而现实中他也确实是以身作则,投身科研第一线,成为我们每一个大工人最自豪的学长,最优秀的榜样。
苗玉华,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上一次校园活动中,我有幸见到了受邀回到母校的苗学长,平易近人和我们这群学弟学妹们聊得很嗨!他说是大工特有的拼搏精神和创新意志,支撑他出色而又完美的完成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任务。苗学长曾获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60周年“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30余项荣誉,是大连理工大学最优秀的学子之一!也是我们每一个大工在读小萌新小菜鸟奋斗的目标!
樊恒海,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部研究员。大工学子遍布全球,就连祖国最厉害最前沿的航天领域也有很多超级出色超级棒的大工人!樊学长就是其领域中最出色的之一!他是卫星型号任务的测控总体、卫星管理、飞控组组长及主管总师,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地面测控网、921工程、二代导航工程以及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等建设论证设计。他不仅祖国贡献出了个人力量,也让大大连理工大学的名字熠熠生辉,闪耀在光荣榜上,督促着我们每一个大工学子都以让母校为自己自豪为目标!
高纪兵,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兼总工办主任、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办副主任。专利那么难申请获取的东西...我们的高学长可是一位取得了43项发明专利的超级厉害的学长哦,学霸在身边!听老教授说,高学长上学期间就课业认真出色,是一个不折不扣学霸!在世界第二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世界首座三塔悬索桥——泰州大桥、国内最大跨径连续钢箱桥梁——崇启大桥中,都有他挥洒的汗水和攻坚克难的身影。母校大连理工大学是包括高学长在内的所有大工学子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汲取知识,以待有朝一日展翅翱翔!高学长的刻苦钻研不畏艰难是我们每一个大工后辈人的榜样!
请问下大连理工的“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这个专业好吗?
果断是,王牌~!
力学在全国都拿得出手的,刚刚的。
运气不错呀你~~~
大工工程力学自从有排名这东西就一直是中国第一,没变过。
恭喜你,被“钱班”录了,好好努力吧,不要辜负这么好的机会。
1.这个 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 是今年刚开始招生的;
2.大连理工的工程力学绝对是王牌专业,全国前三甲,钱令希是大连理工工程力学系的创系元老;
3.这种班应该是通过力学知识的学习,注重去解决问题,注重创新的;
4.之前大连理工已经有了机械,电子创新实验班,就是基本和那些专业的人一起上课,但是额外会有专门老师指导科研,平时会有一些创新项目,这个力学班应该差不多吧;
5.到时候肯定会忙但是充实,很好的。
中国近当代有些姓钱的名人,他们之间关系是怎样的?麻烦详细列举,不胜感谢。
钱学森,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在中国近当代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钱姓人物,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钱姓人物以及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1. 钱穆:钱穆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他是中国现代学术界的重要人物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2. 钱钟书:钱钟书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的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广为人们所知。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围城》、《管锥编》等,他在文学和翻译领域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
3. 钱学森:钱学森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科学家,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曾参与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钱其琛:钱其琛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曾担任过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和外交部部长等职务。他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备受关注,代表了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
这些人物都是中国近当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他们的影响力都涉及到了不同的领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分数线是多少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分数线为310分。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是由我国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李士豪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令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国藩教授于1949年领衔创建的土木工程系(1949-1955年)发展而来,1955-1985年更名为水利工程系,1985-1996年扩建为土木工程系,1996年拓建为土木建筑学院,2002年更名为土木水利学院,2009年学部制改革成立土木工程学院。
历经七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土木工程学院,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始终位列国内第一梯队(第四轮A-,第7名),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土木排名位居中国大陆第5名、世界23名。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现有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1个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1个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涵盖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土木工程管理、以及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7个硕士学科点。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包括4个招生方向(土木工程(含全英文国际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