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故国什么里深宫什么年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4 12:45:14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首古诗的翻译是什么?

翻译如下:
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关闭在皇宫整整二十年。我唱一曲悲凉的《何满子》,眼泪不由得双双落在唐武宗的面前。
出自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宫词二首》。
全诗如下: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
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译文如下:
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关闭在皇宫整整二十年。我唱一曲悲凉的《何满子》,眼泪不由得双双落在唐武宗的面前。
自己凭仗着能歌唱之日,赢得了先皇无限的宠爱。新声在何处唱起,使那宫中歌者哀痛有如断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唐诗纪事》记载,唐武宗李炎宠信善歌才人孟氏,后值武宗病重之时,孟才人侍其侧,武宗问之曰:“我或不讳,汝将何之?”孟才人对曰:“若陛下万岁之后。无复为生。”
当时,武宗令其于病榻之前歌《河满子》一曲,声调凄咽,闻者涕零。不久,武宗崩驾,孟才人哀痛数日而死。张枯为孟才人殉情之事写了三首诗,一首题作《孟才人叹》,另二首为一组,总题名“宫词”。
作者简介
张祜,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
卒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年间。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平生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在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有《张处士诗集》,《全唐诗》收其诗二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宫词·故国三千里
【译文】: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
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
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翻译: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出自:唐 张祜《宫词二首》
原诗:
宫词二首
其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
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
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翻译: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出自:唐 张祜《宫词二首》
原诗:
宫词二首
其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其二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
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意思:
其一
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
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其二
自己凭仗着能歌唱之日,赢得了先皇无限的宠爱。
新声在何处唱起,使那宫中歌者哀痛有如断肠。
扩展资料
这两首诗主要写宫人的哀怨。第一首诗写出民间女子幽居深宫,白白地葬送了一生的极度哀怨,从客观上揭露了宫女制度的残酷性。第二首诗点明“新声何处唱”、“断肠”等语,借新声抒发了宫人哀怨。
作者在第一首诗的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
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有高度的概括性,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
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张祜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原文_翻译及赏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唐代·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唐诗三百首宫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鉴赏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像,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 唐武宗李炎宠信善歌才人孟氏,后值武宗病重之时,孟才人侍其侧,武宗问之曰:“我或不讳,汝将何之?”孟才人对曰:“若陛下万岁之后。无复为生。”当时,武宗令其于病榻之前歌《河满子》一曲,声调凄咽,闻者涕零。不久,武宗崩驾,孟才人哀痛数日而死。张枯为孟才人殉情之事写了三首诗,一首题作《孟才人叹》,另二首为一组,总题名“宫词”。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张祜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

在诗句中填数字故国()()里,深宫()()年。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意思:远离家乡三千里,深居宫中二十年。 出自:《汉宫秋月》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落君前的谜底是什么?

【谜目】打一字
【谜底】懂。
解析:这是宫词,故国三千里,唐.张祜的诗。“故国三千里”会意代扣“重(千里)”,“深宫二十年”会意代扣“艹”,“一声何满子”会意代扣“|”,“双泪落君前”意会双泪点,像形代扣“丶丶”,综合整理代扣“重+艹+丨+丶+丶=懂”。

故国什么里深宫什么年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赏析: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
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
作者简介:
张祜字承吉,行三。唐代诗人,清河(今邢台清河)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张祜谢世后,太常博士皮日休送挽诗:“一代交游非不贵,五湖风月合教贫,魂应绝地为才鬼,名与遗篇在史臣”。
张祜一生虽官场不利,但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少,《全唐诗》中亦有349首,北京图书馆珍藏的南宋初蜀刻十卷本《张承吉文集》共收诗469首,有“海内名士”之誉。然而由于他的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
张祐的一生,幕僚、隐者,曾以多种角色出现在人生舞台上,平凡而又独特,畅意而又痛苦,受盛誉而又曾遭诋毁,声名大噪而又终生埋没。张祜是一个才子诗人,他青年时豪侠游历、中年时宦海沉浮、晚年的凄凉隐居都给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是什么意思?

身在深宫,已有二十年了,故国离此三千里(虚指,喻极远),唱出一声《何满子》,思念家乡故国,不禁双目垂泪,落泪在君王面前。
《何满子》
作者: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解:
1、故国:指故乡。
2、君:指唐武宗。
韵译: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
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
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扩展资料:
赏析:
这是一首短小的宫怨诗。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句写悲愤到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又每句嵌入数目字,把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
一、原文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二、译文
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
三、出处
唐代张祜的《宫词二首·其一》
扩展资料:
赏析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
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
你好,叫一声何满子,在你面前双眼流泪了。注:何满子是一个人,后者君就指代他,在他面前落泪了。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张钴《何满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
一、原文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二、译文
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
三、出处
唐代张祜的《宫词二首·其一》
创作背景
唐武宗李炎宠信善歌才人孟氏,后值武宗病重之时,孟才人侍其侧,武宗问之曰:“我或不讳,汝将何之?”孟才人对曰:“若陛下万岁之后。无复为生。”当时,武宗令其于病榻之前歌《何满子》一曲,声调凄咽,闻者涕零。不久,武宗崩驾,孟才人哀痛数日而死。张祜为孟才人殉情之事写了三首诗,这是其中一首。

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讲解、赏析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宫词·故国三千里》;
【作者】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大概意思是说,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关闭在皇宫整整二十年,我唱一曲悲凉的《何满子》,眼泪不由得双双落在唐武宗的面前;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在诗的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驾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的十个字中,第一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笔,写去家之远,第二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


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展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

我们接着往下看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此在下半首中,势必要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张弛有度,同时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这首诗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每一句都用了数词,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特殊的作用,它能把一件事、一个问题,表达得更加清晰,更加准确,给读者以更加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更加精炼有力;

故国___ ___ 里,深宫___ ___ 年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问(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朝张祜的一首五言绝句《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唐朝张祜的一首五言绝句《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唐朝张祜的一首五言绝句《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宫词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

1、简介
  张祜(约785—849?),字承吉,唐代诗人,清河东武城(今邢台清河)人。
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2、评价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宫人的哀怨。
《宫词二首》
唐代诗人张祜
其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其二: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
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译文:
其一: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关闭在皇宫整整二十年。我唱一曲悲凉的《何满子》,眼泪不由得双双落在唐武宗的面前。
其二:自己凭仗着能歌唱之日,赢得了先皇无限的宠爱。新声在何处唱起,使那宫中歌者哀痛有如断肠。
鉴赏:
《宫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主要写宫人的哀怨。第一首诗写出民间女子幽居深宫,白白地葬送了一生的极度哀怨,从客观上揭露了宫女制度的残酷性。
第二首诗点明“新声何处唱”、“断肠”等语,借新声抒发了宫人哀怨。这两首诗情真意切,哀怨动人,语言精炼,匠心精巧。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迷语,指的是什么动物?请高人指点、谢了。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注释】: 1、故国:指故乡。 2、君:指唐武宗。 【译文】: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 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 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赏析】: 这是一首短小的宫怨诗。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句写悲愤到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又每句嵌入数目字,把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张祜是清河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邢台清河县,他出身名门望族,又兼之有才学有修养,所以被世人称为“张公子”,又有“海内名士”之誉。
可惜这位“海内名士”张祜,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早年曾经寓居姑苏,后来被当时的宰相名臣令狐楚举荐,这样有分量的举荐最终不知何故,石沉大海。后来朝廷征辟,给他一个诸侯府内的小官,也就是一个地方势力的手下,并不接触中央权力。
张祜(785-849),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生于苏州。"苦吟派"诗人,写诗的时候反复吟诵,字斟句琢,妻子儿女叫他去吃饭,他都不应声,事后才说:"我正要口里生花,难道还顾得上你们吗?"
张祜自视甚高,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一般人不怎么放在眼里,对那些名流显宦也缺乏起码的尊重。他曾去谒见淮南节度使李绅,自称"钓鳌客",李绅觉得这名号有个性,就问他用什么做鱼竿?张祜答:"用彩虹。"李绅又问:"用什么做鱼钩?"张祜答:"用弯曲的新月。"李绅接着又问:"那用什么做鱼饵呢?"张祜却答道:"用短李相公做鱼饵。"李相公就是李绅,五短身材。张祜把李绅当鱼饵已经够不尊重了,还加个"短"字,分明是取笑李绅个子矮!倒是李绅大度,不跟他计较,还送他银两,打发他走了。
专注宫闱,揭秘唐玄宗暧昧情事
张祜写诗却有个癖好,专觅宫闱琐事吟咏。看看他的成名作《题御沟》:"万树垂杨拂御沟,溶溶漾漾绕神州。都缘济物心无阻,从此恩波处处流。"他关注的是哪里?是皇宫的下水道。但张祜不是小报记者,把窥视明星隐私作为卖点,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皇帝滥情的讽刺。
张祜最大胆的一首诗是《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虢国夫人的第一个身份是杨贵妃的三姐,第二个身份是寡妇,第三个身份是唐玄宗的情人。按说去赴情人幽会,多少应该低调点,稍稍避人耳目,但飞扬跋扈的虢国夫人每次进宫,都骑着一匹紫骢宝马,旁边有一个小太监为她牵马。张祜敢于披露唐玄宗的与虢国夫人的暧昧关系,无意满足读者的窥视心理,而是要揭露玄宗朝宫廷的秽乱不堪,进一步揭示玄宗朝走向衰败的原因,最终强调皇上应该自律,宠妃必须自重。
生活放纵,不加掩饰反而大肆张扬
张祜请人家皇上自律,宠妃自重,自己却放纵无涯。他一生没有做官,到处浪游。"一年江海恣狂游,夜宿倡家晓上楼",每天晚上,都在青楼歌肆过夜。他最喜欢扬州这个地方:"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扬州多好啊,长街十里,市井相连;月明之夜,站小桥之上看美女。死了我也要葬在这里,禅智山风光秀丽,正好可以当墓田!由于张祜诗名太盛,十二青楼名姝名妓,被他看一眼,身价都看涨。
张祜以风流自命,不拘礼法,还经常侮谑人家,"嗜酒几曾群众小,为文多是讽诸侯。"被侮谑的人岂能消停,想方设法败坏他的名声。唐人男女生活开放,达官显贵、风流才子与妓女往来司空见惯,但与妓女厮混也不是什么自带光环的事,偏偏张祜频频嫖娼,还写诗张扬,就明显踩线,容易授人以柄了。
有伤风教,终被皇帝弃用
长庆初年,张祜的至交哥们儿令狐楚亲自起草奏章,荐举张祜,还把他的三百首诗献给朝廷。唐穆宗鉴赏水平有限,就找来元稹,问他张祜的诗写得怎样?元稹说:"张祜的诗乃雕虫小技,大丈夫不会像他那么写。若奖赏他太过分,恐怕会影响陛下的风俗教化。"元稹是诗歌鉴赏的权威,唐穆宗当然信了,顺手就把张祜的诗放在了一旁。其实,元稹抵制张祜的真实原因,是他与令狐楚分属不同的政治派系,要制止令狐楚培养党羽。但是张祜公然拿本朝皇帝宫闱秘事开涮,元稹指责他"有伤风教",也不算冤枉他。
张祜在长安等了许久,不见动静。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心里恨元稹,怨穆宗,愤懑情绪膨胀到了极点,但表面上还得装出云淡风轻的样子,纵情声色,流连诗酒。
三年后,张祜寂寞归乡。走到曲阿(今江苏丹阳)时,认为这个地方不错,适合隐居,于是买地盖房,自己种菜,过起了隐士生活。
丹阳风光
悲情宠妃,为皇帝肝肠寸断
会昌六年(846),唐武宗李炎病重,自觉不久于人世,却舍不得年轻娇美的妃子孟才人,于是把她召到近前问:"如果我死了,你准备怎么办?"孟才人一边哭一边答道:"奴家愿意自缢,以追随陛下。"武宗被她说穿心事,脸色很不自然。孟才人说:"奴家愿为陛下唱一曲《何满子》,表达奴家心中的悲伤。"武宗点头同意。
唐武宗李炎
"何满子"本来是开元年间沧州一位歌伎,犯法被判死罪,临刑前写成一首琵琶曲,曲调悲绝,"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这首曲子流传下来,就叫《何满子》。
孟才人弹起琵琶,一种悲戚无力随之从她的歌喉蔓延而出,病重的唐武宗感到满心不适,正要叫停,歌声却断了,原来孟才人已经昏倒在榻前。武宗急忙命令太医诊治,太医说:"孟才人身体虽然还温热,但是已经肝肠寸断,救不活了!"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
推人及己,写下《宫词》一首
大中三年(849),张祜在由拳县(今浙江嘉兴)遇见了进士高璩。高璩不无悲伤地把孟才人殉情故事讲给张祜听,张祜颇多感怀,写下《宫词二首》,其中第一首曰: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张祜以孟才人的口气,叙述了一位宫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她对这种命运的无力反抗。一个少女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家乡远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久,其命运何其悲惨!悲惨到极点,宫女便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一般情况下,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是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怨情是在"君前"迸发出来的,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由于这首诗讲出了宫人的心声,后来流入宫中,被宫女们广泛传唱。
其实,张祜的命运又比宫女强到哪里去?在这首诗中,分明写着张祜自己大大的怨愤。写下此诗后不久,他就怀着满腔积郁去世了。
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指月宫里的兔子
应该是老虎 满意请采纳
是老虎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张祜(785-849?),字承吉,唐代清河(现在的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全唐诗》存诗349首。
唐诗闲读:“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张祜画像)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也很直白:故乡和亲人都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在君前掉下眼泪。要说的只有两点:
1、何满子的典故。
一说何满子是个人,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行刑,行刑之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凉,甚至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知道后,在赞叹和惋惜之间降旨缓刑。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后来这首《宫词》流传甚广。
另一说何满子是曲牌名,《何满子》是一个词牌名,双调共计七十四字,正格单调为三十六字,也有体裁为单调为三十七字,或双调七十四字。张祜另有一首为《孟才人叹》:“偶因歌态咏娇颦,传唱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在诗序里,张祜记道:“武宗疾笃,孟才人以歌笙获宠者,密侍左右。上目之曰:‘吾当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愿对上歌一曲,以泄愤。’许之,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一云肌尚温而肠已断。上崩,将徙柩,举之愈重。议者曰:‘非俟才人乎。’命其榇至,乃举。大致的意思就是:据说唐武宗病重时,有一位孟才人因为歌笙技艺获宠,此时也随侍左右,唐武宗用眼睛看着她说:“我将要死了,你怎么办?”孟才人指着笙囊说,我就用它自缢殉情,武宗点头应之,于是她高歌一曲《何满子》,唱罢后当即倒在了皇帝的榻前,武宗急令太医诊治,太医称“身体虽然还温热,但是肝肠已经寸寸断绝,救不活了”,佳人就此香消玉殒。不久武宗也死了,众人要将他的棺木迁走,发现很沉重。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武宗是否是在等孟才人。于是便命令将孟才人的棺椁一同抬来,这才能搬动了。由此可见,《何满子》真的是极悲痛的一种乐曲了。
唐诗闲读:“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诗意图)
2、用五绝来写宫怨诗,如何在短短的文字里将感情表达充分,这首诗是个榜样。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宫人去家之远,空间上有三千里的距离;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宫人入宫之久。在不见亲人的宫墙之内已经度过了二十年的岁月。如前说所,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因为时空的叠加加重了后续情感的表达。同样写法的还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诗中有句:“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也是以时空交织的距离感来表达感情的,因为空间够远,时间够久,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就表达的更为充分,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罢了。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时空加权之后,命运显得更加悲惨,身世更加值得同情。
唐诗闲读:“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诗意图)
诗的后两句只要理解了何满子的含义,诗意就非常明朗了。一声悲歌、双泪齐落,其实贵在直截了当,满腔怨情倾泻而下。这首诗是感情浓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我们以前说诗贵含蓄,贵有余味,写诗忌直贵曲,如果我们读到这一首诗,就会明白写诗来表达感情的方法并不绝对。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婉约含蓄固然不错,豪放直接也未尝不可。比如现代诗里,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可能含蓄,韵味悠长,美感强烈。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直抒胸臆,情绪奔放,同样极具美感。
唐诗闲读:“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断章》诗意图)
张祜此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下半首诗中人积聚的怨情需要一个出口,因此诗人借《何满子》的典故,由远及近,当一声《何满子》唱响,诗中人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限于身份,她可能没办法“哇”的一声哭出来,但到了此时,已完全无法自已而落泪是感情累积的结果。全诗的情绪是连贯的,持续的,慢慢积聚的,到最后的落泪是最终的暴发。
当然,这首诗的特点还不止这些,还有语言上独到的特点,如全诗全用实词,没有虚词,这跟《春江花月夜》的标题是一致的,春、江、花、月、夜,全是名词,但却组成了极妙的意境,也是中国古汉语的特点。本诗的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这使得全诗简括凝炼、强烈有力,没有虚词的含糊,感情浓烈肯定,这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词句结构相关。当然还有一个特点不得不提:这首诗的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距离,以“二十年”表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数目字,这使得全诗精炼、准确、强烈,感染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