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请问韩国首都为什么叫首尔?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4 11:41:44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汉城改叫首尔啦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 工程技术科学
解析:

1月19日,韩国首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汉城市的正式中文名称已改为“首尔”,不再称“汉城”。
为何不再称汉城呢?对汉字文化圈的人来说,使用了600年的称呼,突然要被抹去,确实是有些纳闷和费解的。
首先,韩国首都的位置没有变更,何况迁都计划已被否决。其次,用韩文书写和称呼的Seoul也照旧,改变的只是要中国和世界华人不再用“汉城”来称呼它而已。换言之,这是针对华人的一项片面通告。
李明博市长列举了三大理由,说明韩国首都为何不应再称“汉城”。

第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按Seoul英文标记的发音来称呼韩国首都,唯独中国人按古代名称将之称为“汉城”。第二,汉城改名已有百年历史,中国人继续称它为汉城,不符国际惯例。第三,韩中交往日益频繁,Seoul与汉城发音不一,含义也不尽相同,使用就带来了“很大的混乱”。比如,韩国有两家大学,一是Seoul大学,另一是汉城大学,中国人都称它为汉城大学,这就造成交往的混乱。
对“汉”过敏症?
汉城当局在去年1月间成立了“Seoul汉语新标记委员会”,原本计划半年内选出一个“发音相近,意义良好”的全新中文名字。不料,6月发表初选结果之后,新名称就石沉大海,直到今年1月才正式宣布以“首尔”取代汉城。
李明博市长说,“首尔”的发音接近韩语Seoul实际发音,意思又是“第一城市”,相信中国人会很快熟悉这一新名称。
韩国的地名,由韩国人来决定,是天公地道的事,何况又是首都,纯粹是韩国人的“家务事”,外国人当然是不容置喙,而且必须给予尊重。但是,熟悉中韩关系,特别是韩国独特民族性格的人,并不作如此单纯的解释。
首先,汉城市是首都,但市长却是民选的,市长能否代表中央 *** 宣布,“汉城中文不能称汉城”?第二,中国人翻译外国地名,甚至国名,除了音译,也可以意译,比如德国的慕尼黑、美国的旧金山、檀香山、英国的剑桥、牛津等等,既有历史背景,也有约定俗成因素。无论如何,规定中国人如何用华文来表达,却有干涉文化内政之嫌。
第三,“汉城”这个名字,并非中国人所起,是朝鲜王朝的开国皇帝李成桂所定。史载,李成桂1394年从开京(现开城)迁都汉阳,从此将它正式命名为“汉城”。
朝鲜半岛过去从吸收中国文化,使用中国汉字,前后已超过2000年。即使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于1443年创立了朝鲜式的拼音方块字——“朝鲜谚文”(也称韩文),包括战后全面排斥汉字的谚文主义兴起,它的语言文化政策就一直在左右摇摆。汉城非汉城,难怪有人会怀疑,又是对“汉”字产生过敏症的表现。不过,取消了“汉城”,还有“汉江”从它心脏地区日夜流淌,不是理还乱?
有人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认为“汉城”每次改名,几乎都跟韩国人的民族心态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1394年李氏王朝在此建都,改名汉城,读音是朝鲜式训读Hansung。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又将它改名“京城”,读音是日式训读Keijo。1945年朝鲜半岛获得解放,大韩民国又建都汉城,虽然口称它为“首府”,却不写汉字,仅用韩文拼写,Seoul遂成了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标记的城市。
尊重汉城当局的决定
过去,世界华人一直把韩国首都称为汉城,一是漫长历史的约定俗成,二是根据韩国官方印发的中文资料,以为它的正式名称就是“汉城”。所谓“百年前就不再称汉城”,显然是言过其实。当然,我们应尊重汉城当局的决定,从此称呼汉城为“首尔”。
但是,“首尔”是新创的中文译名。从朝鲜的文化、历史,到半岛的环境现实,所有地名、人名仍然是以汉字为基础起名称呼的,即使南北朝鲜都不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使用汉字,金正日、卢武铉、朴正熙等等,却都是可以还原其汉字的名字。Seoul的原本汉字是什么?为何避而不谈,而要把“错误”称呼“汉城”的责任全盘推到中国或世界华人身上呢?这是笔者百思不解的疑问之一。
再者,“首府”的韩语发音原本是Sieur,音译成英文却成了Seoul,但音译方式却不限一种,到底是什么,就有过激烈的论争。李明博市长说,“首尔”是根据英译的Seoul再翻过来的,问题似乎又陷入另一个极端,就是太偏重英译,而忽略韩文的原汁原味。依据李明博市长的英译标准论,以后甚至会有人主张,“韩国”的中文标记应该写成“高丽”,因为标准英译是Korea.

李明博为什么把“汉城”改称“首尔”﹖

2005年1月19日,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韩国为何改称本国首都“汉城”的中文名字?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汉语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
“汉城”的称呼则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
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政府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称“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另外,“汉城”是中国人几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虽然它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汉武帝在朝鲜(专题,图库)设立的四个郡是对朝鲜半岛的侵略。
因此,一些韩国人对这一名称有不良的心理情结,有意更改译名。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的解释,仅仅是表面的,这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来掩盖更加深层的心理情结,努力摆脱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
对此,我们应该持一种比较平和与理解的态度。朝鲜民族在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扬朝鲜本民族的文化,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努力摆脱外来文化影响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应该随意扣上狭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韩国自身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该不分好坏一概拒绝。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朝鲜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
在具体对待这次改名的问题上,韩国有权利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译名,但是中国以及其他汉语权的国家也有权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新译名。接受与不接受,这也是中国与其他汉语国家应有的权利,韩国应当予以尊重。因为对中国等这些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译法上的问题,而涉及了历史习惯、经济费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要采纳哦
因为汉城听起来像中国的地名
汉城是史上中国人命名的……
据李明博介绍,汉城改名首尔主要有三大理由:
第一,“汉城”的中文名字在韩国已停止使用,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按照与其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这个城市,只有中华文化圈继续使用原中文名字“汉城”,这与其现在的实名不符。
第二,当今的时代是按国际标准化行事的时代,汉城的名称也应按国际标准更改。
第三,随着韩中两国交流的日益频繁,汉城的原名称在使用中引起了“很大混乱”。
扩展资料:
汉城古称汉阳,1395年在书面语中改名为“汉城”。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人随即把“汉城”改为按日语读音的名字,意即京都。
1945年朝鲜半岛获得解放后,为铲除日本殖民者的统治痕迹,韩国不再采用日语读音的名字,也没有恢复古代的名字,而是改用另一个朝鲜语名字,读音类似于“首尔”,意为首都,但其中文仍一直被称为“汉城”。
参考资料:
韩国首都改名首尔——人民网

韩国首都汉城为什么改名首尔?

因为朝鲜半岛光复后不久即实行南北分治,所以李承晚在京城建立大韩民国,并把汉城改名首尔。
1948年8月15日半岛南半部建立大韩民国,李承晚出任首届总统。朝鲜半岛光复后不久即实行南北分治,李承晚在京城建立大韩民国,并把首都改名为首尔,因当时无汉字名称,故中国等继续使用汉字名汉城称呼。
1949年提升为特别市之后。首尔也不断向周边原属京畿道的地区扩张,直到1973年为止。首尔在1988年曾举行过奥运会。2002年亦与日本东京合办世界杯,首尔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改为首尔。
首尔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居世界第五。同时也是高度数字化的城市,网速和数字机会指数均居世界首位。
首尔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朝气蓬勃的人群、繁华喧闹的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充满活力的首尔到处呈现出令人心动的景象,拥有首尔大学、汉阳大学、成均馆大学等大专院校34所,是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
首尔有冠岳山、三角山、仁旺山、景福宫、德寿宫、昌德宫等名胜古迹。市区内的浓荫下,古老的宫殿、庙宇等同直入云霄的现代建筑群交相辉映,显示了首尔既古老又现代的历史和时代风貌。

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

这是因为韩国光复之后,独立政府1948年起使用韩语固有词“??”(意思为“首都”),当时无汉字名称,故中国等继续使用汉字名汉城称呼。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因为一个城市有两个名字,容易引起误解。比如韩国有首尔大学,也有汉城大学,很多时候人们把汉城大学误认为是首尔大学,或者误认为汉城大学后来更名为首尔大学。
其实“首尔”在韩语中就是首都的意思,韩国早在1945年就称汉城为首尔了,但“首尔”的汉字词依然是汉城,所以在汉字文化圈里,依然把韩国的首都称为汉城。2005年以后,韩国不再用汉字词“汉城”称呼其首都了,于是汉字文化圈里的其他国家也直接音译“Seoul”这个词了,首尔成为朝鲜半岛唯一一个没有汉字名的城市,不过也有学者指出“首尔”一词也是汉字词,“首尔”的汉字词是“首邑”。
扩展资料
首尔最早的名称是汉城,是高句丽的别都,三京之一。
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今开城)建立朝鲜王朝,1394年迁都汉阳,即今日之首尔。此后,汉阳一直都是朝鲜的首都。日据时代,汉阳降格为汉城府,直到与开城府一同被并入京畿道为止。
1945年复国后,再度从京城改称为??(英译Seoul)”。朝鲜战争爆发后,原汉城(今首尔)在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之间四度易手。韩国光复之后,独立政府1948年起使用韩语固有词“??”(意思为“首都”),因当时无汉字名称,故中国等继续使用汉字名汉城称呼。
1949年提升为特别市之后。首尔也不断向周边原属京畿道的地区扩张,直到1973年为止。首尔在1988年曾举行过奥运会,2002年亦与日本东京合办世界杯,首尔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并通知中国政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首尔
汉城改名首尔的原因:
2005年1月19日,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首尔两个字在韩语中就是首都的意思。因为当时大家既不想保留被日本统治的记忆,也不想恢复古时候对中国称臣的记忆,没有名字可以用,就直接改名为首尔。
扩展资料
首尔最早的名称是汉城,是高句丽的别都,三京之一。
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今开城)建立朝鲜王朝,1394年迁都汉阳,即今日之首尔。此后,汉阳一直都是朝鲜的首都。日据时代,汉阳降格为汉城府,直到与开城府一同被并入京畿道为止。
1949年提升为特别市之后。首尔也不断向周边原属京畿道的地区扩张,直到1973年为止。首尔在1988年曾举行过奥运会,2002年亦与日本东京合办世界杯,首尔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
首尔市内的建筑古老和现代共存,既有景福宫等朝鲜时代的古宫,也有最尖端的综合文化设施。市内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主要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和秘苑(御花园)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首尔
韩国的目的是为去汉字化。
首尔市李明博市长说:中国人将Washington称为华盛顿、将London称为伦敦、将Moscow称为莫斯科,都是用与这些词的发音接近的汉语来标记的,只有Seoul仍按照古代名称将之称为汉城,这引起了很大的混乱。
扩展资料
关于首尔的名字由来
首尔最早的名称是汉城,是高句丽的别都,三京之一。
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今开城)建立朝鲜王朝,1394年迁都汉阳,即今日之首尔。此后,汉阳一直都是朝鲜的首都。日据时代,汉阳降格为汉城府,直到与开城府一同被并入京畿道为止。
1945年复国后,再度从京城改称为??(英译Seoul)”。朝鲜战争爆发后,原汉城(今首尔)在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之间四度易手。韩国光复之后,独立政府1948年起使用韩语固有词“??”(意思为“首都”),因当时无汉字名称,故中国等继续使用汉字名汉城称呼。[
1949年提升为特别市之后。首尔也不断向周边原属京畿道的地区扩张,直到1973年为止。首尔在1988年曾举行过奥运会,2002年亦与日本东京合办世界杯,首尔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并通知中国政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首尔
2005年1月19日,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韩国为何改称本国首都“汉城”的中文名字?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汉语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
“汉城”的称呼则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
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政府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称“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另外,“汉城”是中国人几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虽然它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汉武帝在朝鲜(专题,图库)设立的四个郡是对朝鲜半岛的侵略。
因此,一些韩国人对这一名称有不良的心理情结,有意更改译名。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的解释,仅仅是表面的,这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来掩盖更加深层的心理情结,努力摆脱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
对此,我们应该持一种比较平和与理解的态度。朝鲜民族在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扬朝鲜本民族的文化,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努力摆脱外来文化影响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应该随意扣上狭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韩国自身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该不分好坏一概拒绝。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朝鲜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
在具体对待这次改名的问题上,韩国有权利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译名,但是中国以及其他汉语权的国家也有权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新译名。接受与不接受,这也是中国与其他汉语国家应有的权利,韩国应当予以尊重。因为对中国等这些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译法上的问题,而涉及了历史习惯、经济费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高晓松揭秘,汉城为什么改名首尔?原因真是让人大跌眼镜!高晓松揭秘,汉城为什么改名首尔?原因真是让人大跌眼镜!高晓松揭秘,汉城为什么改名首尔?原因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因为“首尔“两个字在韩语中就是“首都”的意思,当时大家既不想保留被日本统治的记忆,也不想恢复古时候对中国称臣的记忆,就直接叫首都“首尔”了。
首尔位于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朝鲜半岛的中部,最早为周朝的真番东夷小国的栖居地,1394年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并改为汉城。
扩展资料:发展历程
1、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建立朝鲜王朝,1394年迁都汉阳,此后,汉阳一直都是朝鲜的首都。
2、1948年起改称韩语固有词“??”首都的意思,成为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名的城市。
3、首尔在1988年曾举行过奥运会,2002年亦与日本东京合办世界杯,首尔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
4、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并通知中国政府。
参考资料:首尔-百度百科

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

原因是:
2005年1月19日,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首尔两个字在韩语中就是首都的意思。因为当时大家既不想保留被日本统治的记忆,也不想恢复古时候对中国称臣的记忆,没有名字可以用,就直接改名为首尔。
历史沿革:
首尔从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国都慰礼城始建,就开始了它在朝鲜半岛上作为首都或重要城市的地位,此后,今日的首尔一直都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家必争之地。
统一新罗时代,开始定名为“汉阳”。高丽王朝时期将汉阳定为南京,于高丽文宗23年(即1068年)时命名,到恭愍王时的1356年,开始迁都往南京,但其后中断。
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今开城)建立朝鲜王朝。
1394年迁都汉阳并将汉阳改为“汉城”。
1945年8月朝鲜半岛解放后不久即实行美苏分据,初期仍名为京城府。
1948年随着大韩民国成立而定为首都。

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

1、2005年1月19日,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
2、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政府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3、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称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地势:
首尔市内的南山位于市中心,高度为270米,山顶建有高达240米的首尔塔。首尔在汉江的下游,距离朝鲜半岛西海岸只有30公里。汉江自东向西缓缓流过,水面宽400到1000米左右。
城市沿着平缓的河谷迤逦铺展,自然地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在城市的四周,围绕着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和丘陵,如列城郭,起到天然的护卫作用。

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

汉城改名叫首尔是因为韩国人认为汉城这个名称中国色彩太重。
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首尔两个字在韩语中就是首都的意思,因为当时大家不想恢复古时候对中国称臣的记忆,没有名字可以用,就直接改名为首尔。
首尔最早是高句丽的别都,三京之一,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建立朝鲜王朝,1394年迁都汉阳,即今日之首尔。此后,汉阳一直都是朝鲜的首都,日据时代,汉阳降格为汉城府,直到与开城府一同被并入京畿道为止。韩国光复之后,独立政府1948年起使用韩语固有词“Seoul”,因当时无汉字名称,故中国等继续使用汉字名汉城称呼。
首尔市简介:
首尔市内的南山位于市中心,高度为270米,山顶建有高达240米的N首尔塔,首尔在汉江的下游,距离朝鲜半岛西海岸只有30公里。汉江自东向西缓缓流过,水面宽400到1000米左右,城市沿着平缓的河谷迤逦铺展,自然地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在城市的四周,围绕着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和丘陵,如列城郭,起到天然的护卫作用。
首尔是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8℃左右,四季分明,春,秋季雨水少,气候温暖,适宜旅游。夏季(6月~9月中旬)的月平均温度为20℃-27℃的连续高温多雨的天气;冬季(12月~2月)比同纬度的其他城市气温略低(月平均温度为-5℃~0℃)。

为什么汉城改为首尔?

首先不管是汉城还是首尔都是韩国的首都,只是汉城在2005年汉城市李明博将汉城改成了首尔这个名字。这可能与中国的汉字有关吧!汉城改名为首尔,其根在民族主义。其实,类似的“去汉语化”举动在韩国已经进行了多年。在韩国,关于是否保留汉字、保留多少汉字的争端就从来没有断过,最近的一次是2004年12月21日,韩国决定将现行759项法律文本中混用的汉字标记方式全部以韩文取代。“去汉语化”的程度,与韩国实力的提高、与韩国领导人的风格、与韩国不同派别的角力,甚至与中韩关系,都息息相关。
其次是汉城可以让人联想到中国、会让人以为韩国人在崇拜、模仿中国、在韩国最近的去汉化运动中、韩国下令禁止使用汉字,在此之前韩国跟日本一样,街头、课本都用汉字标示。现在四十岁以上的韩国人也全部都会写繁体汉字。在去汉化运动中,韩国人要彻底脱离中国的文化、使用它们的纯韩国语、还要求中国政府将汉城的译名改为首尔。总之其他理由未免显得有些冠冕堂皇,韩国民族的狭隘自尊心与小气的性格导致如此。
再就是汉城市是原来的韩国首都,但他的市长却是民选的,市长代表中央政府宣布,“汉城中文不能称汉城”?第二,中国人翻译外国地名,甚至国名,除了音译,也可以意译,比如德国的慕尼黑、美国的旧金山、檀香山、英国的剑桥、牛津等等,既有历史背景,也有约定俗成因素。无论如何,规定中国人如何用华文来表达,却有干涉文化内政之嫌,当时的韩国当局就有此想法。
汉城改名首尔的真实原因,高晓松说了实话,听完长知识了
韩国为何将首都由汉城改为首尔?这其中有何秘密?
汉城就是汉人的城池,改成首尔是为了脱离中国文化
主要原因:
1、韩国人一直在搞去汉语化运动;
2、韩国人不自信;
3、韩国民族主义浪潮作怪。
首尔(Seoul),全称首尔特别市(?????/??特别市),韩国首都,国际化大都市,韩国第一大城市,韩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位于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朝鲜半岛的中部。
原因:
2005年的时候,汉城市长李明博就召集了很多记者,准备开发布会,他在会上说明将汉城这个名字改为首尔,从此汉城则成为历史,原因一是首尔的英文发音很贴近使用,二是为了避免一些混乱。汉城的名字被改,是韩国人的自由,最终经过一年的意见征求,这个城市名字才被定为了首尔。
从可考据的资料上来看,最晚是朝鲜时代后期,朝鲜民间就习惯称为首尔,汉阳是官方正式场合的称谓,普通民众很少这么叫。十七世纪的荷兰人罕德列哈默(Hendrick Hamel)漂流到朝鲜后撰写的「兰船济州道难破记」荷兰文版本中,就记录为「Sior」。
E.J.澳珀特的朝鲜游记里面也有说朝鲜百姓听不懂汉阳,只有说Sior才听得懂,所以推测百姓之间俗称首尔,不常用汉阳,或者这位西洋人发音的方式不对,人家听不懂。
扩展资料
名称由来
首尔最早的名称是汉城,是高句丽的别都,三京之一。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今开城)建立朝鲜王朝,1394年迁都汉阳,即今日之首尔。此后,汉阳一直都是朝鲜的首都。日据时代,汉阳降格为汉城府,直到与开城府一同被并入京畿道为止。
1945年复国后,再度从京城改称为??(英译Seoul)”。朝鲜战争爆发后,原汉城(今首尔)在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之间四度易手。韩国光复之后,独立政府1948年起使用韩语固有词“??”(意思为“首都”),因当时无汉字名称,故中国等继续使用汉字名汉城称呼。
1949年提升为特别市之后。首尔不断向周边原属京畿道的地区扩张,直到1973年为止。首尔在1988年举办奥运会,2002年亦与日本东京合办世界杯,首尔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并通知中国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首尔

请问韩国首都为什么叫首尔?

有人问我为什么韩国首都汉城突然改名首尔了?其实,从古至今韩国人一直把自己的首都叫首尔(英文seoul)但是,当时首尔城里有很多中国人居住。所以中国人就给首尔起“外号”叫汉城意思是中国人的城市。汉这个字在汉语中指的是中国人或中国。现在应韩国总统卢武玄的要求中国政府便对外宣布把首尔原名改了回来,同时在首尔有一条江名字叫“汉”江,也是这个原因改名叫“韩”江了汉城市市长李明博19日在汉城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汉语中的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也都是根据这些地名的固有发音来标记的,只有汉城的中文名称一直沿用古代名称“汉城”。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李明博说,“首尔”同汉城的韩语发音最为接近,并采用多用于外国地名的常用汉字,中国人也容易熟悉这一新名称。汉城市今后将在市政府的中文网站、所有中文发行物和各种标牌上采用新的中文名称,同时要求韩国各个机关、团体和企业采用新名称,在机场、交通和旅游标志及教科书等出版物上也使用新名称。韩国也将向中国提出这一要求。汉城市早在2004年年初就成立了“汉城中文名称改名推进委员会”,就改名方案进行讨论和征求意见,原计划于2004年4月公布新的名称,但由于在新名称的确定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故尔新名称公布日期一再推迟。最终确定的汉语名称“首尔”可解释为“首位的城市”。记者当天登录汉城市的中文网站发现,网站上的大部分“汉城”字样已经被修改为“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