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养野生黄麂犯法吗?
- 2、黄麂子的习性是什么?
- 3、黄麂是保护动物吗
- 4、野生动物黄麂几级保护动物
- 5、请问黄麂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 6、野生黄鹿几月生孩子
- 7、黄麂是保护动物吗
- 8、野生动物黄麂一般有多少斤?
- 9、黄麂子是几级保护动物
- 10、黄麂几级保护动物判几年
养野生黄麂犯法吗?
吃野生黄麂是犯法犯罪的行为,黄麂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食用是违法犯罪的。但是如果是食用的人工养殖的黄麂则是不违法的。麂子可以养殖,人工养殖的种类基本上都是黄麂,有些地方也叫黄_。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尤其适合南方农户的饲养。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成体体重不超过35公斤,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_”。中国分布有四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菲氏麂仅有标本报道。
黄麂子的习性是什么?
黄麂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0年8月被列入国家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麂子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林地,我国的麂子主要分3种,在2000年8月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有益的野生动物名录》中,发布我国的所有麂子都属于保护动物,其中黑麂是一级保护动物,赤麂是二级保护动物,野生的小麂是三级保护动物,对于麂子的任何捕杀和贩卖行为都是违法的。
黄麂子的习性
黄麂是孤独活动的动物,习性胆小谨慎,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白天隐蔽在灌丛中休息。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响亮的类似狗吠的叫声。活动范围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时,无论跑多远,最后又会回到自己原来的活动区域。
生活在低海拔山区丘陵的森林、灌丛。以植物嫩枝、叶、花、果实、农作物为食。繁殖力强,全年都能交配,孕期210天左右,每胎产一仔,一岁达到性成熟。分布于中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
黄麂是保护动物吗
黄麂子是二级保护动物。
黄麂是鹿科麂属动物,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二级陆生野生保护动物,于2000年8月被列入国家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黄麂又叫赤麂,它是一种孤独活动的动物,胆小谨慎,凭借其灵巧的躯体和细长的四肢,能在密林、草丛中活动自如,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白天隐蔽在灌丛中休息,雄性长有约15厘米的短角,而雌性仅有骨质隆起,雄性的角不会特化,而且有其他鹿科动物没有的上犬齿,它们的毛色为啡黄色,为一种保护色。
黄麖子分布范围
分布于华中、华南地区与台湾,由低海拔到海拔3,000米都有分布,从阔叶林及水源处也可找到它们;黄麂多数独居,其领域几乎不会重叠,于一只雄性的领域中可能会有三、四只一齐的雌性,每胎生一只,怀孕期7至8个月,黄麂多数同期出生,与一般草食性动物的年周期繁殖不同。
黄麖子是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体长约1米,尾长17~21厘米,体重25~30千克,生活在低海拔山区丘陵的森林、灌丛,以植物嫩枝、叶、花、果实、农作物为食。
野生动物黄麂几级保护动物
黄麂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麂子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麂类是典型热带、亚热带森林或林缘灌丛种类,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高山湿性暗针叶林。主要为夜行性,常单独活动,喜在林缘草坡处啃食青草,亦在疏林中食鲜枝嫩叶。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成体体重不超过35公斤,体长75达到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狼。中国分布有四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菲氏麂仅有标本报道。另外可以通过小麂的额头特征来辨别雌雄,雄麂的面部中央有—个大写的“Y”,额部只有自鼻端扩散延至角柄的两条黑纹,而雌麂前额有自鼻部延至头顶的黑纹所形成的一小片黑色区域,形状与盾牌相似。
请问黄麂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黄麂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00年8月被列入国家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可以人工养殖繁育,但不可以贩卖,只作为濒危动物繁殖育种。它的体长约1米,尾长17-21厘米,体重25-30千克。
生活习性
黄麂子是孤独活动的动物,习性胆小谨慎,一般是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白天隐蔽在灌丛中休息。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响亮的类似狗吠的叫声。活动范围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时,无论跑多远,最后又会回到自己原来的活动区域。
生活在低海拔山区丘陵的森林、灌丛。黄麂子灵巧的躯体和细长四肢能在密林、草丛中活动自如,且能疾走,在密林中疾走时掀起臀部,低垂头部,巧妙异常。它主要取食多种植物的枝叶,也喜食果实、幼叶、嫩芽,有时偷食农田作物如大豆、花生等。
野生黄鹿几月生孩子
一般一年一胎,多在冬季交配,怀孕期约6.5-7个月,每胎产1-2仔。寿命为15年。雌麂8月龄,雄麂12月龄性成熟。一般在1—2月交配,妊娠期6个月,7—8月生产,每胎产1—2仔。有时生殖季节可延至秋末。黄麂(学名:Muntiacus reevesi),又称为赤麂、吠鹿、印度麂等,是一种食草性动物,属小型鹿科动物,赤麂为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
黄麂是保护动物吗
黄麂是保护动物,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黄麂即赤麂,为麂类中体型最大一种,体长约1米,尾长17-21厘米,体重25-30千克。是孤独活动的动物,习性胆小谨慎,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白天隐蔽在灌丛中休息。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响亮的类似狗吠的叫声。
形态特征:
雄性黄麂具长而向后内弯曲的两叉角,角柄长度居麂类之冠。上颌有粗长向下的犬齿。额腺显著,但泪窝较它种类的鹿小。额部无明显簇毛。赤麂脸部较为狭长,前额至吻部毛色微黑,自眶下腺至角分叉处每侧有一条较阔而明显的额腺,额腺较长而最后交叉在一起成“v”形。四肢细长。雄兽有角,单叉型,角短而直向后伸展,角基长、角尖向内弯,二尖相对。雌兽无角,但其额顶与雄兽生角相应部位微有突起,且着生特殊成束的黑毛,如同角茸。
野生动物黄麂一般有多少斤?
体重20—25千克。黄麂,又称为赤麂、吠鹿、印度麂等,是一种食草性动物,属小型鹿科动物,赤麂为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黄麂脸部较为狭长,额腺较长而最后交叉在一起成v形,四肢细长,雄兽有角,雌兽无角,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大部分山区。
黄麂子是几级保护动物
黄麂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0年8月被列入国家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可以人工养殖繁育,但不可以贩卖,只作为濒危动物繁殖育种。它的体长约1米,尾长17-21厘米,体重25-30千克。
黄麂子是孤独活动的动物,习性胆小谨慎,一般是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白天隐蔽在灌丛中休息。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响亮的类似狗吠的叫声。活动范围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时,无论跑多远,最后又会回到自己原来的活动区域。
黄麂子的生活习性
麂类是典型热带、亚热带森林或林缘灌丛种类,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高山湿性暗针叶林。
主要为夜行性,常单独活动,喜在林缘草坡处啃食青草,亦在疏林中食鲜枝嫩叶。通常5~7月产仔,孕期5~6个月,每年1胎,每胎3~5仔。
黄麂几级保护动物判几年
法律分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任何猎捕麂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严禁猎捕、买卖、食用野生麂子。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