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9月18日事变,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情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1 13:06:18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变?

918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
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1931年9月18日是什么事变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

导读:每每提及9月18日,我们都痛心不已,虽然和平年代已经幸福安稳生活,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当年的悲壮,当时的惨烈,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那么,你知道1931年9月18日是什么事变?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吗?不知道的话,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1931年9月18日是什么事变
1931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候。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简介
1931年的9月18日的夜晚十点多左右,在日本关东军的安排之下,铁道“守备队”中的一支下分队在精心策划下,成功的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由日本人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在事发之后,还栽赃嫁祸给了中国军队,称是中国人炸毁的铁路,实际上日本就是要找任何一个借口,开始侵略中国。
之后,日军便以此为借口,开始光明正大的炮轰沈阳的北大营,这也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变”。在事发后的第二日,日军就侵占沈阳地区,之后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直到在1932年2月份的时候,东北全境沦陷。所以说,对于“九一八事变”它发生在整个东北地区。在此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如何纪念"九一八事变"
第一,不忘历史
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忘记曾经带给中华民族耻辱的历史,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背叛。对“九一八”这段历史,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但是,这段记忆,决不应该在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心中,而应该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因此,必须时刻牢记教育后人不忘历史、不忘耻辱、不忘教训。我们可以放弃仇恨,但决不能放弃教训和耻辱。如果日本有些人胆敢篡改这段历史,所有有良心、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进行抵制,进行斗争。
第二,发展经济
这几年来,日本一些右翼分子为了掩盖他们侵略的历史,通过修改教科书来篡改历史的本来面目,并企图用参拜神社等手段来为罪恶的侵略的“正名”。其原因就在于日本经过战后几十年的重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有了经济实力,他们那颗不安分的侵略野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为了不让日本政府和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的企图得逞,我们最急需做的工作就是发展经济,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用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只有这样,日本有些人才不敢想着篡改历史,即使心里想,也决不敢在行动上有任何标示。
第三,强盛民族

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荣耀,也给世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辉煌只代表过去,中华民族能否继续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否继续为世界历史续写辉煌,在于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民族强则地位高、人民荣,民族衰则地位低、人民耻。强盛民族,就是要我们借着世界还算太平的历史机遇,一心一意地发展经济,一心一意地进行建设,一心一意地增强国力。哪怕暂时低一下头,暂时示一下弱,也必须通过努力让经济先发展起来,让建设先搞好,让国力先增强。这一点,日本人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经验,那就是安安心心地搞上几十年的经济,让国力增强了再说话,让人民富裕了再发言。
第四,团结一心
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团结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才能发展才能振兴。如果团结问题抓不好,就会出大问题,出大乱子。在纪念“九一八”的日子中,我们更应牢记“团结”两字。如果中国不是因为在团结问题上出了问题,不是在团结问题上没有做好,日本是不可能那么轻松就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土地。历史证明,只要中国人民能够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们是无法占领中国,他们的侵略最终是要失败的。因此,在今天民族振兴的关键时刻,我们要不忘团结一心,不忘一致对外。要做到团结一心,就是要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稳定的局面,保持团结的社会氛围。真正让全中国人民,让所有中华民族子孙都能够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和谐、向上的现代化国家。

九一八事变简介

九一八事变简介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来源:flash课件资源网 编辑:常久志
1931年9月18日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简介
·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 中国东北地区·参战方: 日本,中国·参战方兵力: 中国:160000人 日本:30000-66000人·经过: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
参考资料:
九一八事变81周年--强国社区--人民网
参考链接
http://www.people.com.cn/32306/346185/349294/index.html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还栽赃嫁祸给中国军队。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旧称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事件经过
柳条湖事件
主条目: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部队长官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编辑] 辽宁、吉林主要城镇沦陷
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城、安东(现为丹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子、二道沟、南岭等地。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 (安东-奉天)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日军侵占下的沈阳市区
[编辑] 黑龙江主要城镇沦陷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1、第2、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进犯。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四平-洮安)沿线主要城镇。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江桥抗战,战至11月18日,终因伤亡惨重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1931年11月嫩江桥抗战
[编辑] 锦州、哈尔滨沦陷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现为大虎山)。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犯,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伤亡惨重,撤往宾县。2月5日,日军攻陷哈尔滨。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变?

918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扩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1931年9月18日是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变的后世纪念:
纪念场馆
1991年9月18日,中国政府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写下“以和为贵”,成为进入该馆的第一个在位日本首相。
除了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在辽宁辽阳市的白塔公园内,还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策划地纪念馆,当时被称作白塔会馆。事变前一日,本庄繁与关东军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关东军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在火车站前白塔旅馆召开了事变前密谋会议。
防空警报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沈阳在月18日9时18分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当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发生什么事变

918指的是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队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侵占沈阳。
九一八事变在中国大陆与中国国民党分别被视为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的开始,而9月18日则被中华民国视为“国耻日”。
扩展资料:
918事假后世纪念
1、纪念场馆
1991年9月18日,中国政府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写下“以和为贵”,成为进入该馆的第一个在位日本首相。
除了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在辽宁辽阳市的白塔公园内,还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策划地纪念馆,当时被称作白塔会馆。事变前一日,本庄繁与关东军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关东军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在火车站前白塔旅馆召开了事变前密谋会议。
2、防空警报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沈阳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当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哪一年?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方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该事件的起因是日本军队咋毁自己修筑的南满铁路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事变的地点是东北沈阳。
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随即日军诬陷中国军队,对其发动袭击,而后日本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次日日本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东北三省1932年的二月东北全线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府,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918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 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2]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是发生在1931年。
希望帮到你。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炮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拉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一句“勿忘国耻”依旧会激起我们血脉中不屈的灵魂,一句“振兴中华”仍然能唤起我们内心民族的尊严。让警钟长鸣心中,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
九一八事变经过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及结果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并于4个多月的时间里占领中国东北广大地区。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建立在阴谋策划和军事准备基础之上,史实清晰、证据确凿。然而却有日本右翼分子不时发出噪音杂音,或是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是日本关东军受中国“排日反日”行动“刺激”发动的;或者宣称事变爆发纯属偶然。这样颠倒黑白、信口雌黄的言论,必须加以驳斥,以正视听,告慰那些为抗战付出鲜血与生命的前辈先烈。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中国东北
结果: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社会影响:
1、揭开二战序幕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2、社会性质转变
毛泽东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所不断发生的变化,一直持续到1945年9月日本战败投降,中日民族这个主要矛盾才得以解决。
3、民族团结抗日
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情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9月19日,日军侵占沈阳。1932年2月,哈尔滨沦陷。至此,在短短四个多月内,东北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日本的侵略行径震动中国社会,各界民众团体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通电,抗议日本侵略暴行,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也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