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大气污染?
- 2、什么是大气污染
- 3、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 4、什么是大气污染
- 5、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哪几种
- 6、大气污染包括哪些?
- 7、目前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是
- 8、常见的大气污染有四种
- 9、大气污染物有哪些
- 10、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
什么是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若按形成过程分类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则是由一次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
大气污染物既包括粉尘、烟、雾等小颗粒状的污染物,也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态污染物。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生理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残。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大气污染的通俗解释
大气污染指的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气体、颗粒物等物质,通过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升高,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的种类很多,包括颗粒物污染、酸雨、温室气体等等。这些污染物来源于人类的工业、能源消耗、交通运输等活动。
大气污染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癌症等。此外,大气污染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破坏大气臭氧层、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等。
大气污染的专业解释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气体、固体、液体等污染物质,通过空气的运动在大气中相互混合、扩散和沉降过程中,导致大气中有害污染物质的浓度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的种类很多,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污染物来源于人类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人类活动。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同时,大气污染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例如破坏臭氧层、扰乱生态平衡、导致气候变化等。此外,大气污染还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例如降低旅游收益、影响产业发展等。
什么是大气污染
什么是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其中以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为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大气污染。
典型大气污染类型有三种:
一是还原型(伦敦型),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
二是氧化型(洛杉矶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燃油锅炉和石化工业;
三是酸沉降,酸沉降是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常见大气污染物有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两种。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其直径约为从0.002-100微米大小的液滴或固态粒子;
气体状态污染物是指在常态、常压下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
在人类活动中,大气污染来源主要有四种:
一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排放;
二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三是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在运输过程中的排放;
四是施用农药、秸秆焚烧等农业活动中污染物的排放。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健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指标,加快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标准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适用一级浓度限值;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适用二级浓度限值。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粉尘和二氧化硫。
以粉尘和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主要污染物是降尘和总悬浮颗粒,其次是二氧化硫。这三种污染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
我国大气污染的程度有明显的空间上的差异。在空间上,北方城市污染程度重于南方城市,尤以冬季更显着。降尘现象,也是北方大于南方。但酸雨现象,南方重于北方。从时间上看,我国大气污染冬季重于夏季,污染物的浓度早晚又高于中午。
直接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能源浪费严重,燃烧方式落后,加重了大气污染;城市和交通沿线,由于车流通量大,道路设施不足,形成交通堵塞,也是城市大气污染加重的一个原因;城市布局不合理,人口密度、工业企业密度过大也是重要原因。
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有: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得废气吹响居住区的次数最少。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
2、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
3、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4、推行科创环保。环保新技术的开发、各项技术的组合,形成优势互补,用科技创造绿色环境。如低温等离子技术与UV光解的组合等。
什么是大气污染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大气污染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大气污染 英文名称:atmospheric pollution;air pollution;atmosphere pollution 定义1: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排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物和物体造成危害的现象。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应用气象学(二级学科) 定义2: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条件的现象。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环境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3: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危害人和生态平衡程度的现象。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环境保护(二级学科) 定义4: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圈层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排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物和物体造成危害的现象。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5: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地学(二级学科)
大气污染的定义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颗粒物: 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 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 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
二:臭氧层破坏
大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被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以及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1)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
(2)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
(3)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其中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
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污染源的性质(源强、源高、源内温度、排气速率等),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防治方法很多,根本途径是改革生产工艺,综合利用,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另外,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居民稠密区的污染;在高污染区,限制交通流量;选择合适厂址,设计恰当烟囱高度,减少地面污染 ;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中国已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制订国家和平共地区的“废气排放标准”,以减轻大气污染,保护人民健康。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并且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就连南极和北极的动物也受到了大气污染的影响!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这是人教版课本讲的
实际来说人类的每种行为都是在对大气进行污染,大气污染分为很多种,例如说:氟利昂的大力使用引起的臭氧层破坏,焚烧秸秆、农村家用煮饭,烧煤等造成的乌烟瘴气,还有就是现在常说的温室效应,它是由CO2排放过多引起的,通常把它列入大气污染的一类,但地理课本上有说过,温室效应不算在内。
这是我能提供的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一分钟了解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哪几种
大气污染源可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两大类,具体如下:
一、大气污染的天然源
1、火山喷发:排放出H2S、CO2、CO、HF、SO2及火山灰等颗粒物。
2、森林火灾:排放出CO、CO2、SO2、NO2、HC等。
3、自然尘:风砂、土壤尘等。
4、森林植物释放:主要为萜烯类碳氢化合物。
5、海浪飞沫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
二、人为污染源
1、燃料燃烧: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2、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如石化企业排放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放的氟化物;酸碱盐化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
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其污染物组成与工业企业性质密切相关。
3、交通运输过程的排放:汽车、船舶、飞机等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内燃机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铅的化合物等物质。
4、农业活动排放:田间施用农药时,一部分农药会以粉尘等颗粒物形式逸散到大气中,残留在作物体上或粘附在作物表面的仍可挥发到大气中。进入大气的农药可以被悬浮的颗粒物吸收,并随气流向各地输送,造成大气农药污染。此外还有秸秆焚烧等。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危害:
1、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会导致人和动植物因缺乏阳光而生长发育不好。
2、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因此,当大气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条件与之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降水天气。
3、下酸雨: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大气污染包括哪些?
大气污染包括什么污染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颗粒物: 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 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 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常见的大气污染有哪些
向大气排入有害物质的源地称污染源,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称污染物。大气污染 源分人工源和自然源,
自然源包括火山喷发、森林着火、风吹扬尘等,它们每年向大 气排入约5.5亿吨污染物,人工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城乡交通和居民生活 污染源等,它们平均总计向大气排入的污染物在20世纪90年代约每年超过6.5亿吨,其 中以锭业污染排放量最为主要。我国1990年工业源共排放大气污染物约0.4亿吨,按人口平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排发水平。
大气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它们的种类超过100多种。从污染源排 进大气后,直接污染空气的称一次污染物,其中最主要的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CO)、 氮氧化物(NO)、二氧化氮、颗粒物(飘尘、降尘、油烟等)、CO和氨气、及含氧、 氮、氯、硫有机化合物以及放射性物质等。所谓二次污染物则是由于阳光照射污染物、 污染物间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污染物与大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有害物质,光化烟 雾就是一种二次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有哪些?
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阀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
人民网
请问现在大气污染主要包括哪些污染物,他们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
一、大气污染的主要成份及危害有以下五种:
(1) 颗粒物质 颗粒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而以人为来源为主。直接由污染源排放出来的称为一次颗粒物质;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的微粒,称为二次颗粒物质。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煤烟、飞灰等,各种工业过程排放的原料或产品微粒,汽车排放的含铅化合物,以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S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硫酸盐等。天然来源,如风起尘埃,海浪溅出的浪沫,火山灰,森林火灾的燃烧物,宇宙陨星尘以及植物的花粉等。颗粒物质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大气中的一些有毒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颗粒物质中,对人及动植物的危害很大。
(2) 硫氧化物SOx 大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是SO2,还有小部分SO3。主要来自发电厂和供热厂中含硫化石燃料(其中80%是煤)的燃烧,其次是冶炼厂、硫酸厂的排放气,有机物的分解和燃烧,海洋及火山活动等。从化学热力学来看SO2的平衡转达化率高,易生成SO3。从化学动力学看,可以通过催化氧化(悬浮在大气中的铁盐、镁盐起催化剂作用)或学化学氧化(主要是在波长为290~400nm的紫外光作用下)生成SO3,SO3极易与水汽生成硫酸雾或硫酸雨。SO2不但对人的呼吸道有强烈的 *** 性,它对植物还会产生漂白的斑点、抑制生长、损害叶片和降低产量。当空气中有微粒物质共存时,其危害可增大3~4倍(如前述的伦敦烟雾就是例证)。SOx许多不良作用是由于SOx与水作用生成的硫酸造成的。硫酸和硝酸的酸雨己严重危害我国和世界许多地区,成为举世瞩目的三大全球性公害之一。
(3) 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的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NO和NO2 等。它们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高温燃烧(如汽车、飞机、内燃机及工业窑炉等的燃烧)过程中,由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的NO、NO2(N2+O2--===2NO, 2NO+O2===2NO2)也部分来自于生产和使用HNO3的工厂的排放气,还有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的某些生产过程。现在,每年向大气排放NOx几千万吨。NO会 *** 呼吸系统,还能与血红素结合成亚硝基血红素而使人中毒。NO2能严重 *** 呼吸系统,并能使血红素硝基化,危害比NO的更大。另外。NO2还会毁坏棉花、尼龙等织物,使柑桔落叶和发生萎黄病等。另外,也会形成硝酸酸雨产生危害。
(4) CO和CO2 CO是人类向大气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但是近来的研究指出天然产生的CO也不容忽视。由于近代对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的改进,所以从固定燃烧装置排放的CO量逐渐有所减少,而由汽车等移动源燃烧产生CO的量每年约有2.5亿t,占人为污染源排放的CO总量的70%左右。现代发达国家城市空气中的CO有80%是汽车排放的。
低层大气中相当丰富的CH4可被氢氧自由基(––OH)作用生成甲基自由基(––CH3),继而转变成CO。海洋是另一个重要的天然来源。早先人们认为海洋是吸收CO的重要渠道,但现在发现海洋对CO是过饱和的,这样海洋中的CO浓度反而高于大气中的CO浓度。海洋每年向大气排放CO约达0.6亿t。
CO是无色、无臭、无气味的气体。一般城市空气中的CO含量水平对植物及有关微生物均无害,但对人和动物有害,因CO能与血红蛋白化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大200~300倍,因此CO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输氧能力降低甚至失去输氧能力,导致人体缺氧。轻度中毒有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
大气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
⑴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
⑵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⑶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新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预计现有工程经改造后污染物的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
⑷除调查统计主要污染物的正常生产的排放量外,对于毒性较大的物质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如点火开炉,设备检修,原燃料中毒性较大成分含量波动,净化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的设备及管理事故等。除极少数要求较高的一级评价项目外,一般只对上述各项中排放量显著增加的非正常排放进行统计。
⑸污染物排放方式:统计时,可将污染源划分为点源和面源。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可根据污染源源强和源高的具体分布状况确定点源的最低源高和源强。厂区内某些属于线源性质的排放源可并入其附近的面源,按面源排放统计。
⑹点源调查统计内容:
①排气筒底部中心座标(一般按国家座标系)及分布平面图;
②排气筒高度(m)及出口内径(m);
③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K);
④烟气出口速度(m/s);
⑤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kg/h);
⑥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kg/h);
⑦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
⑺面源调查统计内容:将评价区在选定的座标系内网格化。可以评价区的左下角为原点;分别以东(E)和北(N)为正X和正Y轴。网格单元,一般可取1×1(krn2),评价区较小时,可取500×500(m2),建设项目所占面积小于网格单元,可取其为网格单元面积。然后,按网格统计面源的下述参数:
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h.km2)];
②面源排放高度(m),如网格内排放高度不等时,可按排放量加权平均取平均排放高度;
③面源分类,如果源分布较密且排放量较大,当其高度差较大时,可酌情按不同平均高度将面源分为2~3类。
⑻对排放颗粒物的重点点源,除排放量外,还应调查其颗粒物的密度及粒径分布。
⑼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可作为“风面源”处理。应通过试验或类比调查,确定其起风速和扬尘量。
2、二级、三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
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可参照一级调查内容进行,但可适当从简;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⑶、⑸、⑹、⑺等条内容。
能造成大气污染的东西有哪些。
2.3.5
大气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大气污染的种类 太多了 主要: 1.还原型大气污染—伦敦烟雾型 你也许听说过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由于大量使用煤炭燃料,煤炭燃烧过程 中释放的大量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在低温、潮溼的静风天气下,形成了含有硫酸和硫酸盐的气溶胶,在近底层聚集,严重危害人类的呼吸系统,其造成的危害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2.氧化型大气污染—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燃油锅炉及石化工业所排放出的氮氧化物、甲烷及一氧化碳,在高温、干燥的静风天气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PAN、醛类等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或离子, *** 人的眼睛、喉粘膜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3.混合型大气污染—日本四日市大气污染 在工业中心城市,由企业、汽车尾气等排放的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及各种重金属微粒在静风的天气下,在近底层聚集,吸入肺部、 *** 人体呼吸道,引起肺气肿、气管炎、哮喘等。 4.特殊性大气污染—小区域局部地区 大的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特殊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局部小范围的大气污染。 1976年,意大利一家农药厂发生事故,四氯联苯大量泄露。
求采纳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包括哪些内容?
(1)减少污染物排放。如采取无污染或少污染工艺,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能源,改进燃烧装置,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等。(2)治理主要污染源。大气主要污染源包括数量大、有害物多的污染源和量虽不大但毒性严重的污染源,前者如各种炉窑烟尘、电站排出的二氧化硫等,后者如氟化物、砷化物污染源等。(3)种植树木草坪。植物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阻留粉尘、吸收有害物的功能。(4)合理规划。一个地区的发展应该建立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改变能源结构,合理发展工业,建筑科学布局,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和气象条件。(5)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可以降低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的增加会引起酸雨;
高空臭氧层是保护层,但是近低空的臭氧是一种污染物,低层臭氧含量的增加可以引起光化学烟雾,危害森林、作物、建筑物等,臭氧还会直接引起人的机体失调和中毒;
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引起人中毒;
可吸入颗粒物过多可能会引起慢性气管炎、尘肺、矽肺、肺癌等疾病。
目前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是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污染物、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是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当其通过鼻腔、气管、支气管时,多被管腔内膜水分吸收阻留,变成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一起进入人体,气溶胶微粒能把二氧化硫带到肺深部,使毒性增加3—4倍。此外,当悬浮颗粒物中含有三氧化二铁等金属成分时,可以催化二氧化硫氧化成酸雾,吸附在微粒的表面,被带入呼吸道深部,硫酸雾的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约强10倍。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动物实验证明,10毫克/立方米的二氧化硫可加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在二氧化硫和苯并(a)芘的联合作用下,动物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单个致癌因子的发病率。此外,二氧化硫进入人体时,血中的维生素便会与之结合,使体内维生素C的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新陈代谢。二氧化硫还能抑制和破坏或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作用,导致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应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应低于0?06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NOx):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氮氧化物主要是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由于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并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在一般情况,当污染物以二氧化氮为主时,对肺的损害比较明显,二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污染物以一氧化氮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比较明显。悬浮颗粒污染物:空气中可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称降尘,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直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因粒小体轻,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飘浮范围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可在大气中造成不断蓄积,使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可吸入颗粒物数量大、成分复杂,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或是其他污染物的运载体。例如可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和强致癌物苯并(a)芘、吸附病原微生物等。可吸入颗粒物随人们呼吸空气而进入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径小于5微米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的颗粒物,与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黏膜的联合作用,损伤黏膜、纤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气道阻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的颗粒物也会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黏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产生炎症。长期持续作用,还会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并出现继发感染,最终导致肺心病死亡率增高。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或造成角膜损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降低大气透明度,减少地面紫外线的照射强度;紫外线照射不足,会间接影响儿童骨骼的发育。悬浮颗粒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及其他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排出的煤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盐类颗粒物。在空气污染监测中,粒子状污染物的监测项目主要为总悬浮颗粒物、自然降尘和飘尘。酸雨: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降水即为酸雨。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在污染的空气中,SO2被氧化成SO3,遇上雨水变成硫酸而成酸雨。同样,NO在空气中被氧化成NO2,遇上雨水变成硝酸而成酸雨。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酸雨可以直接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产生哮喘、咳嗽、眼睛和鼻子过敏。酸雨还可使水体和土壤酸化,使铅、镉、汞等金属析出,通过鱼和农作物的富集,再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影响人体健康。此外,酸雨还会对森林、农作物、建筑物和材料产生明显的损害。一氧化碳(CO):俗称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几乎不溶于水,在空气中不容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很长时间。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矿坑爆炸和地震等,也能造成局部地区一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吸烟也被认为是一氧化碳污染来源之一。如局部污染严重,可对健康产生一定危害等。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到达一定高度,就会引起种种中毒症状,甚至死亡。随空气进入人体的一氧化碳,在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等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多倍,因此,当一氧化碳侵入机体后,便会很快与血红蛋白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阻碍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造成缺氧,形成一氧化碳中毒。当吸入浓度为0?5%的一氧化碳,只要20—30分钟,中毒者就会出现脉弱,呼吸变慢,最后衰竭致死。这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常发生在车间事故和家庭取暖不慎时。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乃至对后代均有一定影响。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应低于4?00毫克/立方米。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它包含有臭氧(O3)、醛类、硝酸酯类(PAN)等多种复杂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是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学氧化剂。当遇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时,烟雾会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事件,使人眼和呼吸道受刺激或诱发各种呼吸道炎症,危及人体健康。这种污染事件最早出现在美国洛杉矶,所以又称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事件不仅在美国出现过,而且在日本的东京、大阪、川崎市,澳大利亚的悉尼,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印度的孟买等许多汽车众多的城市都先后出现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石油和煤燃烧的废气及大量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等。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在光化学反应中,臭氧约占85%以上。日光辐射强度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一年中,夏季是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季节;而在一日中,下午2时前后是光化学烟雾达到峰值的时刻。光化学氧化剂可由城市污染区扩散到100千米甚至700千米以外。在汽车排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大气中臭氧浓度的增高,可视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信号。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这可能与产生的醛类等二次污染物的刺激有关。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另一些危害则与臭氧浓度有关。臭氧在高层(10—50千米)则可阻挡紫外光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而对人体健康有保护作用。但当低空大气中臭氧的浓度达到200—1000微克/立方米时,则对人体健康有害,不仅会引起哮喘发作,导致上呼吸道疾患恶化,同时也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浓度在400—1600微克/立方米时,只要接触两小时就会出现气管刺激症状,引起胸骨下疼痛和肺通透性降低,使机体缺氧;浓度再高,就会出现头痛,并使肺部气道变窄,出现肺气肿。接触时间过长,还会损害中枢神经,导致思维紊乱或引起肺水肿等。臭氧还可引起潜在性的全身影响,如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损害酶的活性和溶血反应、影响甲状腺功能、使骨骼早期钙化等。长期吸入氧化剂会影响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氟(F)化物:指以气态与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氟化物对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吸入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时,可引起肺水肿和支气管炎。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氟化物气体会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钙质减少,导致骨质硬化和骨质疏松。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城市地区日平均浓度应低于7微克/立方米。铅(Pb)及其化合物: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汽车排出的废气。铅进入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损害。引起临床症状为贫血、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我国尿铅80微克/升为正常值,血铅正常值小于50微克/毫升。
常见的大气污染有四种
常见的大气污染包括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氮氧化物污染、硫氧化物污染和臭氧污染。颗粒物污染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和液体颗粒物,如灰尘、烟雾和颗粒物物质。氮氧化物污染主要来自燃烧过程,如汽车排放和工业废气,对大气和健康有害。硫氧化物污染是由含硫燃料的燃烧产生的,如煤炭和石油,会导致酸雨和空气污染。臭氧污染则是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下产生的,对人体呼吸系统和植物造成损害。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提倡清洁能源和加强监管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途径。
大气污染物有哪些
空气污染物包括:1、颗粒物:又称尘,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2、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3、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4、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5、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尘高元素形成的化合物。6、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等等。
颗粒物: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是气溶胶体系中均匀分散的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
硫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埋兄岁硫等。
?
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碳有C-12、13、14,氧有O-16、17、18,所以可以组成7种不同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包括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弯睁害物质:重金属类包括铅、汞、镉、铬、砷、铊、锑、镍、铜、锌、等等污染物。
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
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是还原型、氧化型。
1、还原型
还原型又称为伦敦型,其主要污染物为SO2、CO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度的阴天、风速小并伴有逆温的情况下,一次污染物在低空集聚生成还原型烟雾。
2、氧化型
氧化型又称为洛杉矶型,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燃油锅炉和石化工业。主要一次污染物是CO、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大气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能引起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臭氧、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对人眼睛等黏膜能引起强烈刺激。
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我国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是由于我国环境治理中,仅水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其余如大气污染治理由于易受天气影响并且会在不同地域间转移,因此一直以来,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较低,这部分市场也较为薄弱。从我国大气污染排放量来看,由2000年的138145亿标立方米增长至2011年的674509亿标立方米,11年间增长了2.39倍。
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自于工业端排放,2011年,我国工业二氧化硫废气排放中,电力行业所占比例高达47.52%,而钢铁、水泥建材、有色冶金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达10.64%、13.26%、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