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血草,散血草的简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1 01:04:02 浏览6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散血草的简介

散血草(学名:AchyranthesasperaL.)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的全草。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湖南、山东、江苏等地。粗毛牛膝一年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米。茎多分枝,披散,圆柱形,紫红色,叶对生,矩圆状倒卵形至椭圆形或倒卵形。穗状花序顶生,蒴果细小,长圆形,宿萼包着不露出,浅褐色,长约3毫米,倒生于花轴上。花期夏秋至翌年春季。穗状花序顶生,直立,长10~30cm,花期后反折;总花梗具棱角,粗壮,坚硬,密生白色伏贴或开展柔毛;花长3~4mm,疏生;苞片披针形,长3~4mm,先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4.5mm,坚硬,光亮,常带紫色,基部两侧各有1个薄膜质翅,长1.5~2mm,全线,全部贴生在刺部,但易于分离。多年生草本,花期6~8月,果期10月。高20~120cm。根细长,直径3~5mm,土黄色。茎四棱形,有柔毛,节部稍膨大,分枝对生。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纸质,宽卵状倒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1.5~7cm,宽0.4~4cm,朱端圆钝,具突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密生粗毛。花被片披针形,长3.5~5mm,长渐尖,花后变硬且锐尖,具1脉;雄蕊长2.5~3.5mm;退化雄蕊先端截状或细圆齿状,有具分枝流苏状长缘毛。胞果卵形,长2.5~3mm。种子卵形,不扁压,长约2mm,棕色。

散血草的鉴别的应用

散血草根圆柱形,微弯曲,长20~30cm,直径3~5mm,表面灰黄色,具细顺纹及侧根痕;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小点状维管束排成数个轮环。茎类圆柱形,嫩枝略呈方柱形,有分枝,长40~90cm,直径3~8mm,表面褐绿色,嫩技被柔毛,节膨大如膝状;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绿色。对生,有柄;叶片多皱缩,完整者长圆状倒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7cm,宽0.4~4cm,两面均被粗毛。穗状花序细长花反折如倒钩。胞果卵形以根粗、带花者为佳。散血草茎横切面:呈方形。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椭圆形,外壁略突起,有非腺毛。皮层薄壁细胞3~5列,含黄棕色物质;棱角处有厚角组织。中柱鞘纤维于角隅处较发达,韧皮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群集中在四棱角隅及两棱中部;导管群周围有木纤维。髓部近中心处有2个相对立的髓部维管束.外韧型。茎基横切面木质部有木间韧皮部。散血草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力为1列类方形细胞;外被非腺毛,栅栏组织细胞3~4列,含草酸钙簇晶或砂晶;海绵组织细较少,黄棕色。维管束外韧型,4~5个排成不连续环状,束间有大型薄壁细胞,束周薄壁细胞含棕色物质。主脉处上表皮内有厚角组织,呈现双峰状突然袭击起,其下表皮内亦有厚组织,呈不规则孤状突起。

筋骨草(白毛夏枯草)是长什么样子的?


筋骨草(Ajuga ciliata Bunge.)是唇形科、筋骨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有抗氧化、抗疟、抗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青鱼胆草、苦草、苦地胆、透骨草、金疮小草
筋骨草(学名:Ajuga ciliata Bunge,别名:散血草)是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产于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浙江等地。???筋骨草根茎细长,茎直立,四棱形;叶草质,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花对生,与序轴密被上曲的白色小柔毛;成熟小坚果栗色或黑栗色。它生于海拔600~1800米间的石坡、潮湿谷地或林下。
筋骨草
筋骨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茎细长。茎???5张京黄芩茎高24-40厘米,直立,四棱形,粗0.8-1.5毫米,绿色,基部通常带紫色,不分枝或分枝,疏被上曲的白色小柔毛,以茎上部者较密。叶???5张京黄芩叶草质,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1.4-4.7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锐尖至钝,有时圆形,基部截形,截状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浅而钝的2-10对牙齿,两面疏被伏贴的小柔毛,下面以沿各脉上较密,侧脉3-4对,斜上升,与中脉在上面不明显下面突出;叶柄长(0.3)0.5-2厘米,疏被上曲的小柔毛。花???30张京黄芩花对生,排列成顶生长4.5-11.5厘米的总状花序;花长约2.5毫米,与序轴密被上曲的白色小柔毛;苞片除花序上最下一对较大且叶状外余均细小,狭披针形,长3-7毫米,宽1-2毫米,全缘,疏被短柔毛。花萼开花时长约3毫米,果时增大,长4毫米,密被小柔毛,盾片开花时高1.5毫米,果时高4毫米。花冠蓝紫色,长1.7-1.8厘米,外被具腺小柔毛,内面无毛;冠筒前方基部略膝曲状,中部宽1.5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内凹,顶端微缺,下唇中裂片宽卵圆形,两侧中部微内缢,顶端微缺,两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二强;花丝扁平,中部以下被纤毛。花盘肥厚,前方隆起;子房柄短。花柱细长。子房光滑,无毛。果成熟小坚果栗色或黑栗色,卵形,直径约1毫米,具瘤,腹面中下部具一果脐。花果期花期6-8月,果期7-10月。

肺筋草又叫什么名称

肺筋草又叫做散血草、肺经草、打不死、散血草、脐风草、反背红、血经草等,此外不同地区的叫法也不一样,比如安徽叫做鹅掌脚草、广东叫做野芹菜。肺筋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伞形科、变豆菜属,植株的全草均可入药,还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肺筋草别称肺筋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伞形科、变豆菜属,植株的全草均可入药,还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肺筋草又叫做散血草、肺经草、打不死、散血草、脐风草、反背红、血经草等,此外不同地区的叫法也不一样,比如安徽叫做鹅掌脚草、广东叫做野芹菜。肺筋草长什么样子肺筋草是一种矮小草本,株高13-30厘米,茎干直立细弱,有少数分枝,叶片为近五角形,花朵有白色、粉红色、淡蓝色等多种颜色,花果期4-11月。肺筋草生长在什么地方肺筋草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多见于海拔500-2000米的山坡、沟谷、林下、溪边等地方,喜欢较湿润的沙质土壤。肺筋草功效和作用肺筋草这种植物全草可入药,味甘性温,有着祛风发表、活血调经、化痰止咳的功效,对于月经不调、外伤出血、咳嗽、哮喘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散血草的功效和作用

散血草主治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清热解表。主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病;水肿;湿热带下,外感发热;疟疾;咽痛;疔疮痈肿药理作用1、本品酊剂用试管稀释法,1:32对白喉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1: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本品10%酊剂1ml与白喉毒素1个量小致死量,置于试管内混全半小时后,给豚鼠皮上注射,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上述作用煎剂均较酊剂为弱。2、散血草碱0.5mg/ml的浓度在体外能使蛙腹直肌收缩,且不为箭毒碱所阻断;对狗有降低血压和心率,扩张血管,增加呼吸频率和幅度的作用;0.5mg/kg给大鼠灌胃有利尿和导泻作用;对大鼠微有解热作用。3、自种子分得的皂甙混和物能使离体蛙心、豚鼠心和兔心的收缩力增强;心脏乳头肌衰竭时,应用该皂甙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比用洋地黄快,但作用时间较短。

散血草长什么样?

散血草,中药材名。本品为苦苣苔科植物旋蒴苣苔的带根全草。春季采挖,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止血,散血,消肿。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卵形或近圆形,稀为长圆形,长6~10厘米,边缘具细钝锯齿,两面均伏生短柔毛;具叶柄。花茎数个丛生,直立,高15~20厘米;聚伞花序顶生,花5~6朵,粉红色;苞片小;萼片5,狭;花冠阔钟状,基部稍不等,2唇形,裂片5,卵形,蒴果线形,长2~3厘米,室裂,果瓣2,螺旋状扭转。

夏菇草的功效?


呵呵~~帮你找到了,筋骨草的资料,你详细了解一下吧!
别名 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金疮小草Ajuga becumbens Thunb.的全草。
植物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被白色长柔毛。茎方形,基部匍匐。叶对生,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11cm,宽0.8~3cm,边缘有不规则波状粗齿;叶柄具狭翅。轮伞花序有6~10朵花,排成间断的假穗状花序;苞片叶状,花萼钟形,5齿裂;花冠唇形,淡蓝色、淡紫红色或白色,基部膨大,内有毛环,上唇短,直立,顶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灰黄色,具网状皱纹。花期3~7月,果期5~11月。
生于路旁、溪边、草坡和丘陵山地的阴阴湿处。主产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
采制 春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化学成分 含脱皮甾酮(ecdysterone)、杯苋甾酮 (cyasterone)、筋骨草甾酮B和C(ajugasterone B,C)、筋骨草内酯、筋骨草糖、黄酮甙、皂甙及生物碱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养筋和血。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关节疼痛;外治外伤出血。
【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金疮小草、青鱼胆草、苦草、苦地胆
【来源】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的全草。春、夏、秋均可采集,晒干或鲜用。
【制法】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
(1)对咽喉红肿疼痛,甚至有发热者,单用本品一两,煎服,即有良好的功效;用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可与化痰止咳药如前胡、佛耳草、枇杷叶等配伍应用。用治热疖痈肿等症,除煎汤内服外,亦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对于外伤出血,可用干草研粉,撒布包扎;用治血瘀肿痛,以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2)筋骨草别名叫白毛夏枯草。简称白夏枯草,这是由于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上有这样一段话:「叶梗同夏枯草,惟叶上有白毛。」因此而得名。筋骨草味甚苦,而清热解毒的作用很强,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体会,用本品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及急性支气管炎,都有良好的疗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开放分类:
植物、中药、中草药
去火的,广东凉茶就有这味药
可以消暑,夏天做凉茶就用这个.
夏菇草又称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阴湿。以疏松肥活的夹沙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花期3~7月,果期5~11月。生于路旁、溪边、草坡和丘陵山地的阴阴湿处。
春、夏、秋均可采集,晒干或鲜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分布于我国的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扩展资料:白毛夏枯草全株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二萜类化合物、环烯醚萜类、植物蜕皮甾酮类、糖苷、黄酮等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等,具体如下:
黄酮类化合物,从筋骨草(采自安徽怀宁)中分离得到木犀草素。
二萜类化合物,闵知大等阎于1990年,桑已曙等阿于2005年相继研究了筋骨草中的新克罗烷双萜类化合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对二萜化合物进行分离,利用NMR对结果进行鉴定。结果从氯仿提取部位分离已知化合物金疮小草素A,C,D。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夏菇草

虾菇草是什么

虾菇草是什么
夏菇草又称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为唇形科植物金疮小草(Ajuga becumbens Thunb)的全草。春、夏、秋均可采集,晒干或鲜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可以治疗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等疾病
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 全株被白色长柔毛。茎方形,基部匍匐。叶对生,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11cm,宽0.8~3cm,边缘有不规则波状粗齿;叶柄具狭翅。轮伞花序有6~10朵花,排成间断的假穗状花序;苞片叶状,花萼钟形,5齿裂;花冠唇形,淡蓝色、淡紫红色或白色,基部膨大,内有毛环,上唇短,直立,顶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灰黄色,具网状皱纹。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阴湿。以疏松肥活的夹沙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花期3~7月,果期5~11月。生于路旁、溪边、草坡和丘陵山地的阴阴湿处。
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的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主要价值
性味
苦甘,寒。
①《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②《纲目拾遗》:"性寒,味苦。"
③ 《本草再新》:"有小毒。"
功能
清肺止咳,利胆退黄,凉肝息风,软坚散结。[1]
主治
治气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肿痛,疔疮,痈肿,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25(鲜者50~150克);打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药材基源】:筋骨草的全株。
【生态环境】:生长于路旁、河岸、山脚下、荒地上。
【资源分布】:产浙江、江苏等地。
【来源】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的全草。春、夏、秋均可采集,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含脱皮甾酮(ecdysterone)、杯苋甾酮 (cyasterone)、筋骨草甾酮B和C(ajugasterone B,C)、筋骨草内酯、筋骨草糖、黄酮甙、皂甙及生物碱等。
【采制】 春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制法】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请问这是什么草?


中文学名
赤胫散
拉丁学名
Polygonum runcinatum
赤胫散,又名散血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70厘米;根状茎细长;茎直立或倾斜,分枝或不分枝,有纵沟,有稀疏柔毛或近无毛。叶片三角状卵形,腰部内陷,长4~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稍下延至叶柄,叶耳长圆形或半圆形,先端圆钝,长0.5~1厘米,有的近于无叶耳,两面有稀疏柔毛或无毛,先端截形,有短缘毛或无。头状花序,直径0.5~1厘米,有数朵至10余朵花,由数个至多个花序排列成聚伞状花序;苞片卵形,内有1朵花,花柄短或无柄;花萼白色或粉红色,5片,长约2毫米;雄蕊8枚,长约1毫米,中部以下与花萼连合,花药黄色;花柱三个,中部以下连合,柱头头状,与花萼等长或稍露出。瘦果球状三棱形,直径约2毫米,先端稍尖,褐色,表面有点状突起,包在宿存的花萼内。花期6~7月,果期7~9月。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急性胃肠炎,吐血咯血,痔疮出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

这是什么中药?有什么功效??


唇形科植物筋骨草。
这个具体要询问医生的
筋骨草,中药名。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管状花目、唇形科、筋骨草属多年生草本,根部膨大,直立,无匍匐茎。茎高25~40厘米,四棱形,基部略木质化,紫红色或绿紫色,通常无毛,幼嫩部分被灰白色长柔毛。约40种,原产于欧亚大陆。药用植物,有镇咳、祛痰、平喘等功效。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全草。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主治】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咯血,跌打肿痛。
【相关配伍】
①治肺热咯血:与白茅根配伍;
②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筋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用筋骨草鲜草四至五株,加豆腐共煮, 吃豆腐并饮汤;
③治跌打伤,扭伤:与少量生姜、大葱配伍,捣烂外敷。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