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獾子,獾子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5 14:36:52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獾子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獾子(狗獾)保护级别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獾子一般在春、秋两季活动,性情凶猛,冬眠,挖洞而居,杂食性,每年繁殖一次,每胎2-5仔,栖息环境比较广泛,如森林、灌丛、田野、湖泊等各种生境,分布于亚欧大陆大多数地区。
扩展资料
獾子生活习性:狗獾活动以春、秋两季最盛,一般以夜间8-9时后开始,至拂晓4时左右回洞。出洞时头慢慢试伸出洞,四方窥视,若无音迹,则缓缓而出,在田野中行走甚速,它在回洞之际,行走较慢,进洞前,先在洞口略为憩息,并使头爪清洁后方入洞。
在出洞后,若发现音迹,就暂不回原洞,而搬至临时洞穴居住。活动范围小而固定,约4-6里左右,往返都沿一定路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狗獾
狼獾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鼬獾、蜜獾、狗獾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禁止包括其他物种的任何打猎和各种人为干扰活动,若猎杀属于违法行为。
獾被单独列入獾属,共有5个亚种。通常獾的毛色为灰色,下腹部为黑色,脸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端为白色。
獾与美洲獾同属鼬科,但并非同一物种,无论是分布地、食性或习性,均有较大差别。背毛硬而密,多栖息在丛山密林、坟墓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
扩展资料
獾杂食动物,饲料来源广泛。植物性饲料有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及各种薯类、瓜果、蔬菜等,动物性饲料有各种畜禽肉、畜禽内脏、青蛙等。在饲料原料的选择上,应根据当地实际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
也就是,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前提下,五谷杂粮,食品加工下脚料,都可作为獾的日粮原料,价格越便宜越好,因为獾纯属经济动物,所以必须严格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按不同生长期供给饲料。
猪獾在动物分类上属哺乳纲、融 科、沙灌属动物。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东、华北、东北 以及 陕西、甘肃等地、河北省 以西部、北部丘陵及山区分布为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獾
猪獾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狗獾是二级保护动物,捕杀属于违法行为。
獾是哺乳纲、食肉目、鼬科、獾属动物,为杂食性动物,有多种,有狗獾、蜜獾、猪獾、狼獾、鼬獾等。除蜜獾外,在中国均有分布。

拓展资料:
1、狗獾吃什么食物?
狗獾杂食性,以植物的根、茎、果实和蛙、蚯蚓、小鱼、沙蜥、昆虫(幼虫及蛹)和小型哺乳类等为食,在草原地带喜食狼吃剩的食物,在作物播种期和成熟期为害刚播下的种子和即将成熟的玉米、花生、马铃薯、白薯、豆类及瓜类等,栖息于森林中或山坡灌丛、田野、坟地、沙丘草丛及湖泊、河溪旁边等各种生境中。
2、狗獾的繁殖习性
狗獾每年繁殖一次,9~10月雌雄互相追逐,进行交配,次年4~5月间产仔,每胎2~5仔,幼仔一个月后睁眼,6~7月份幼兽跟随母兽活动和觅食,秋季仔獾离开母兽营独立生活,三年后性成熟。雌兽乳头3对,前一对接近胸部,每对乳头相距75毫米,内充满乳汁。幼兽除头部白色外,周身均被灰白色绒毛,而背部及四肢稍黑,常发出“叽、叽”的叫声。
3、猪獾
体形大小似狗獾,全身浅棕色或黑棕色,喉及尾白色,鼻尖至颈背有一白色纵纹,从平原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地都有栖居,生活习性与狗獾相似穴居,住岩洞或掘洞而居,性凶猛,叫声似猪,视觉差,嗅觉发达,夜行性,食性杂,尤喜食动物性食物,包括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蝼蛄、天牛和鼠类等,也食植物性食物,有时盗食农作物玉米、小麦、白薯和花生等。
4、狼獾
狼獾别称熊、飞熊、熊貂等,大概是因为它们既有狼一样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而得名。实际上狼獾属于鼬鼠家族,以棕色为主,远远望去,很像一头小小的棕熊。生性贪吃,食物很杂,喜食大型兽的尸肉或盗食猎人的猎物,包括驯鹿、马鹿等大型食草动物的雌兽和幼仔,还捕捉狐狸、野猫、狍子、水獭、松鸡、榛鸡、鼠类等,也吃蘑菇、松籽或各种浆果,尤其爱吃蜂蜜。
5、鼬獾
鼬獾别称猸子、山獾、白猸等,颈部粗短,耳壳短圆而直立,眼小,毛色变异较大,体背淡灰褐或黄灰褐色、暗紫灰色到棕褐色不等,腹部苍白色、黄白色、肉桂色到杏黄色不等。夜行性,穴居,行动较迟钝,杂食性,季节性活动变化较明显,每年繁殖1次,每胎产2~4仔,栖于河谷、沟谷、丘陵及山地的森林、灌丛和草丛中,分布于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越南。
猪獾是保护动物。猪獾的种群分布不零散,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高山区地带和柬埔寨的西南部与东部地区很常见。在缅甸由于目击者的减少,可以说明该种的丰度普遍下降。研究表明猪獾种群数量趋势在其分布范围可能不同,但总体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獾子生活习性:狗獾活动以春、秋两季最盛,一般以夜间8-9时后开始,至拂晓4时左右回洞。出洞时头慢慢试伸出洞,四方窥视,若无音迹,则缓缓而出,在田野中行走甚速,它在回洞之际,行走较慢,进洞前,先在洞口略为憩息,并使头爪清洁后方入洞。
在出洞后,若发现音迹,就暂不回原洞,而搬至临时洞穴居住。活动范围小而固定,约4-6里左右,往返都沿一定路径。
獾杂食动物,饲料来源广泛。植物性饲料有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及各种薯类、瓜果、蔬菜等,动物性饲料有各种畜禽肉、畜禽内脏、青蛙等。在饲料原料的选择上,应根据当地实际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
獾被单独列入獾属,共有5个亚种。通常獾的毛色为灰色,下腹部为黑色,脸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端为白色。
獾与美洲獾同属鼬科,但并非同一物种,无论是分布地、食性或习性,均有较大差别。背毛硬而密,多栖息在丛山密林、坟墓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
猪獾在动物分类上属哺乳纲、融 科、沙灌属动物。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东、华北、东北 以及 陕西、甘肃等地、河北省 以西部、北部丘陵及山区分布为主。
多数獾是省级野生动物.
【名称】: 獾。
【拉丁文】学名: Meles meles。
【英文名】: badger,brock。
【中文别名】: 狗獾、猪獾、獾子、芝麻獾、獾八狗子、獾猪、拱猪、沙獾、貒。
【分类】: 哺乳纲、食肉目、鼬科、獾属。
【体长】: 500至700毫米。
【尾长】:150至200毫米。
【体重】:10至12公斤。
【毛色】:獾的脊背从头到尾长有长而粗的针毛,颜色是黑棕色与白色混杂,呈现棕灰色。
【寿命】: 10~25年。
【保护级别】:地方常见,在部分草原地区属于害兽。
【形态特征】: 体形粗实肥大,四肢短,耳壳短圆,眼小鼻尖,颈部粗短,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长。鼻端具有发达的软骨质鼻垫,类似猪鼻;四肢较粗而强,趾端均生有强而粗的长爪,爪长近似趾长。
狗獾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在已经被列为濒危物种、数量在逐日减少,它们大部分存在于野外、树林。獾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是狼獾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南、中南等地,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野生动物。狗獾的经济价值高,皮是制作高级裘衣服装的原料;毛可制作高级胡刷和油画笔。獾也叫狗獾、欧亚獾,是分布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食肉目鼬科。獾被单独列入獾属,共有5个亚种。通常獾的毛色为灰色,下腹部为黑色,脸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端为白色。主要吃蚯蚓,但也吃昆虫、甲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獾与美洲獾同属鼬科,但并非同一物种,无论是分布地、食性或习性,均有较大差别。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他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獾子是几级保护动物

獾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獾子二级保护动物。根据查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信息显示,狗獾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獾子是食肉目鼬科的一种哺乳动物,獾子的体形肥壮,体重在10千克到12千克之间,体长45厘米到55厘米之间,尾长11厘米到13厘米之间。

獾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獾是哺乳动物中的鼬科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獾的四肢又粗又强壮,脚趾前生长强而粗的长爪,爪子和前脚趾一样长。獾的体重可达15千克,体长50厘米,尾长10厘米。身体肥壮,头小,长得嘴尖、眼小、耳短、脖子短、尾巴短。獾的鼻头有发达鼻垫,类似猪的鼻子,所以又叫猪獾。獾的皮、毛、肉、药都很珍贵。它的皮是制作高级皮服装的原料。獾毛还可制作高级胡刷和油画笔。它的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席上的佳肴。但是捕杀野生动物是违法的,我们要拒绝这种行为。
一、獾的分类
獾是俗称,有狗獾、沙獾即猪獾,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鼬科。
二、獾的形态特征
1)外形
身体肥短,四肢粗短,背圆,尾短,颈扁,吻长,耳短而圆。四肢各具5指(趾),爪长大锐利,足掌宽大。雌雄大小相同,身长45—55cm,尾长11—13cm,体重在10—12kg之间,最大的重达25kg。
2)毛色
毛色一般呈灰色、黑褐色,体背两侧及臀部间杂有白色,与颈背黑褐色毛汇合。两颊在眼下各具一条污白色条纹。耳背及耳下缘棕黑色,耳缘白色。下颌及喉白色,与四周黑褐色区域明显隔离而形成白斑,此斑向后延伸至背部,自颈背到臀部为淡褐色,四肢黑褐色,腹部浅褐色。针毛粗长挺拔,背部针毛最长,约45mm左右,毛尖棕色,基部污灰色,臀部针毛最长,约92mm左右,分三色,毛尖的1/5段为白色,中段1/5为棕黑色,基部3/5污白色。尾毛较长,约56mm左右,全白。
三、獾的生活习性
獾为穴居动物,四肢粗短而强健,前肢特长,用以掘洞。獾筑洞能力很强,平时栖息于洞穴中,冬季在穴中冬眠。獾的洞穴多见于以下几种环境:川原地区的坡坝、土丘、河岸上;山区梯田台堰、崖根及林缘荒坡上,有泉水、溪流的山谷斜坡或灌丛、树林中。
獾洞一般都在坡的阴面,有的利用古墓道或天然洞穴扩充和加深而成,但多数是獾自己建穴,多年营造,不断加深。因此,洞穴往往隧道相通,错综复杂,呈立体、交叉的多层结构,规模十分庞大。出口也很多,最多者达十余处。它使獾有一个良好的栖息处,既可躲避天敌的危害侵扰,又能防止人类的猎捕。
獾还有构筑临时洞穴的习性,这种洞穴常见于獾的食场,如农田、坟堆、山梁上,以及通往栖息洞的道旁,大都比较简单,仅一、两处出口,不很深,主要用于躲避敌害。但经过多年的扩充,也可成为从群中分离出的幼獾的栖息洞。獾洞直径在230—280mm之间。
獾出洞活动、觅食均在夜间,除一早一晚偶尔见有在洞外活动者外,白天极难见到。獾出洞的早晚与周围环境的隐蔽、安静程度、夜间的明亮程度、地形、天气、季节等几种自然因素有关(www.nczfj.com/)。一般在偏僻的山区,远离人家的地方出洞早,而在平原地区、村庄附近出洞晚;在地形复杂,洞口隐蔽(如被高秆作物遮蔽)的情况下出洞早,在地势平坦或洞口暴露(如农作物收获后)出洞晚;在五月光的黑夜出洞早,而在有月亮的月夜出洞晚。獾归洞的时间变化较大,一般来说,除了与出洞时的那些外界自然因素有关,还与食物的丰富程度有关,也就是说,在食物丰富、取食容易的季节归洞较早,而在食物贫乏、取食困难的季节,归洞较晚。
据观察,獾归洞时间最早是在凌晨3:00多钟,最晚的7:00多钟。獾秋季掘洞是在觅食活动结束、天亮以前这段时间进行。
獾的行为极为谨慎而机警,每次出洞都要长时间向外窥望,直到“确认”安全才出洞觅食。在正常情况下,獾行走的速度不快,约等于或略小于人行走的速度。稍感异常,便站住观望。但出洞时,动作异常敏捷,发现危险时,逃跑的速度也快,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方或山区,爬高、攀坡极为灵活。
獾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都在栖息洞附近活动,有时就在洞边几十米的庄稼地里觅食,离洞1一2km,已属很远。因此,遇到危险,一般都能及时逃入洞中。獾能发现地下的植物茎根,掘而食之;能发现猎人埋设的踩夹,绕道避之,这说明獾的嗅觉极为敏锐。
獾的食性很杂。动物性食物尤喜食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蟮、蝼蛄、天牛和鼠类等,植物性食物尤喜玉米、小麦、红苕和花生等。
獾有冬眠习性。通常立冬后即隐伏于洞内,于次年开春前半月始出洞活动。江南一带群众称猪獾这一习性为“冬伏”。
獾性情凶猛,当受到侵犯时,前脚低俯,发出凶残的吼声,吼声如猪,同时能挺立前半身和利爪做猛烈的回击。獾会游泳,视觉差,但以灵敏的嗅觉寻找食物时常抬头以鼻嗅闻,或以鼻翻掘泥土,酷似猪的动作。

獾子是几级保护动物

獾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其中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是指数量较少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因此,獾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猎杀、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獾子的拼音怎么拼写?

獾子的读音是huān zǐ,獾子的图片为:
獾子也叫狗獾、欧亚獾,是分布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食肉目鼬科。通常獾的毛色为灰色,下腹部为黑色,脸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端为白色。主要吃蚯蚓,但也吃昆虫、甲虫和小型哺乳动物。
扩展资料:
獾子多栖息在丛山密林、坟墓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小爬行类等。
獾的种类:
(1)狗獾
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狗獾目前在深圳的龙华,宝安,龙岗等地都有分布,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猪獾
猪灌在动物分类上属哺乳纲、融 科、沙灌属动物。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东、华北、东北 以及 陕西、甘肃等地、河北省 以西部、北部丘陵及山区分布为主,平原地区现在较少见。 [3]
(3)狼獾
狼獾主要生活在北极边缘及亚北极地区的丛林之中,中国的东北有时也能看到它们的足迹。大概是因为它们既有狼一样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而得名。实际上,狼獾属于鼬鼠家族,而且是该家族中最大的动物,身长可达1米,重达25公斤,以棕色为主,远远望去,很像一头小小的棕熊。
(4)蜜獾
蜜獾虽然属鼬科动物,但却单列一个亚科——蜜獾亚科(MELLIVORINAE)。这处亚科只有蜜獾一属一种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獾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深圳一只野生狗獾被夹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獾子”是什么动物?

“欢子”是地方叫法,学名獾子(Meles meles),也叫狗獾、欧亚獾,是分布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食肉目鼬科。獾被单独列入獾属,共有5个亚种。通常獾的毛色为灰色,下腹部为黑色,脸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端为白色。
獾子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小爬行类等。
扩展资料
狗獾、獾八狗子皮是制作高级裘衣服装的原料;毛可制作高级胡刷和油画笔。四肢短而粗壮,爪有力适于掘土,经常在洞里生活,背毛硬而密,基部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为黑褐色,毛尖白色,体侧白色毛较多。
还有一种獾叫蜜獾,就是“非洲平头哥”,还有一种鸟叫导蜜鸟。蜜獾要吃蜂蜜,导蜜鸟要吃蜂蜡,但是两位的本事都不太大,要互相帮助才能吃到自己爱吃的东西。
蜜獾牙齿锋利,前爪粗硬有力,适合挖土、爬树,专门捣碎蜂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獾子

小獾子是什么动物

小獾子是哺乳动物,食肉目鼬科动物,也叫狗獾、欧亚獾,是分布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食肉目鼬科。獾被单独列入獾属。共有5个亚种。
小獾子是什么动物
小罐子是一种哺乳动物,现在主要分布的区域是在亚欧地区,小摧子一般来说毛色呈现出来的是灰色,而下腹部的毛色则是黑色,主要吃的食物是蚯蚓,当然也会吃一些昆虫,或者是小型的哺乳动物之类的。它的外形特征是体型比较粗实肥大,但是四肢比较短,眼小鼻子尖,还有它的颈部比较粗短。这种小动物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可以拱食不同植物的根茎,吃地下的一些昆虫的幼虫,当然也会到溪边去捕食一些青蛙、螃蟹之类的作为食物。还有它的爪子细长,而且能够弯曲,所以是非常有力的挖土工具,这种动物具有冬眠的习性,一般11月到第2年的3月是冬眠时间。
形状特征:体形粗实肥大,四肢短,耳壳短圆,眼小鼻尖,颈部粗短,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长。鼻端具有发达的软骨质鼻垫,类似猪鼻;四肢较粗而强,趾端均生有强而粗的长爪,爪长近似趾长。
分布范围: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东、华北、东北 以及 陕西、甘肃等地、河北省 以西部、北部丘陵及山区分布为主,平原地区较少见。
种群分布
狗獾
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南、中南等地。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野生动物。狗獾体重约10~12公斤,体长45~55厘米。头扁、鼻尖、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壮,爪有力适于掘土,经常在洞里生活,背毛硬而密,基部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为黑褐色,毛尖白色,体侧白色毛较多。头部有白色纵毛三条;面颊两侧各一条,中央一条由鼻尖到头顶。下颌、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狗獾多栖息在丛林、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
猪獾
猪獾遍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区。国外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等地也有分布。体形大小似狗獾,二者区别主要在于猪獾的鼻垫与上唇间裸露,吻鼻部狭长而圆,酷似猪鼻。体重10千克以上,体长650~700毫米。全身浅棕色或黑棕色,另杂以白色;喉及尾白色;鼻尖至颈背有一白色纵纹,从嘴角到头后各有一道短白纹。从平原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地都有栖居,生活习性与狗獾相似穴居,住岩洞或掘洞而居,性凶猛,叫声似猪。视觉差,嗅觉发达。夜行性。食性杂,尤喜食动物性食物,包括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蝼蛄、天牛和鼠类等,也食植物性食物,有时盗食农作物玉米、小麦、白薯和花生等。有冬眠习性。立春前后发情,怀孕期3个月左右,于4~5月产仔,每胎2~4仔。
狼獾
狼獾主要生活在北极边缘及亚北极地区的丛林之中,中国的东北有时也能看到它们的足迹。大概是因为它们既有狼一样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而得名。实际上,狼獾属于鼬鼠家族,而且是该家族中最大的动物,身长可达1米,重达25公斤,以棕色为主,远远望去,很像一头小小的棕熊。
狼獾是一种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只有到发情期才肯聚在一起。它们活动的范围很大,母獾的领地可达50~300平方公里,公獾更大,甚至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往往覆盖了好几个母獾的领地。母獾对自己的领地防守得很严,特别是在发情期及喂养幼仔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对于任何胆敢来犯的母獾都会给以坚决的回击,严防第三者插足。但对于前来求婚的公獾又另当别论,因为这正是它求之不得的。狼獾的妊娠期很长,约120天左右,然后产下一窝幼仔,一般为1~3只,有时多达4只,两年后成熟,开始繁殖。
狼獾食性很杂,鸟蛋、小鸟、旅鼠甚至秋天的浆果都吃,但其主要食物是驯鹿。
狼獾在中国仅见于大兴安岭森林,是一种不知疲倦地到处游荡的食肉兽,昼夜能跑三四十公里,更以贪食知名。虽然经常吃其他野兽吃剩的尸体,但也会袭击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
蜜獾
蜜獾虽然属鼬科动物,但却单列一个亚科——蜜獾亚科(MELLIVORINAE)。这处亚科只有蜜獾一属一种动物。
蜜獾的分布范围很广,非洲、亚洲西南部、阿拉伯、中亚地区等。体长60~77厘米,肩高一般25~30厘米。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不怕蜂蜇蛇咬。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雨林、开阔的草原以至于水边,要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地洞中休息。蜜獾可称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包括小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甚至连眼镜蛇和蒙巴蛇一类的毒蛇也吃。不过它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呜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鼬獾
鼬獾又名猸子、山獾、白猸,属食肉目,鼬科头大,猪鼻,头顶同面部有明显大白点。背脊深棕色至灰棕色。脚短,有利爪,可以用于翻松泥土。肛门有腺体,受到威胁时就会释放臭气。平均身长40厘米,尾平均20厘米。尾巴的毛较短,长度大约是头到身体之间的一半长。
区别
猪獾与狗獾,二者相似而略有不同。狗獾像小狗而比小狗更肥,尖嘴短足,短尾长毛,褐色。

獾子是保护动物吗?

獾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狼獾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南、中南等地,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野生动物。狗獾的经济价值高,皮是制作高级裘衣服装的原料。毛可制作高级胡刷和油画笔。
獾也叫狗獾、欧亚獾,是分布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食肉目鼬科。獾被单独列入獾属,共有5个亚种。通常獾的毛色为灰色,下腹部为黑色,脸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端为白色。主要吃蚯蚓,但也吃昆虫、甲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獾与美洲獾同属鼬科,但并非同一物种,无论是分布地、食性或习性,均有较大差别。
饲养管理
獾是杂食动物,其饲料来源非常广泛。当仔獾长到80日龄以后,就可断奶分窝饲养。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应占到40%左右,碳水化合物饲料应占50%左右,蔬菜类应占10%左右。
植物性饲料有:花生、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瓜干、各种薯类、瓜果、蔬菜类等。动物性饲料有:各种畜禽肉、畜禽内脏、青蛙、鼠类、昆虫类等。在应用时,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最好配合起来饲喂。在獾的非配种期要以碳水化合物饲料为主,适当搭配些蛋白质饲料即可。但在入冬前要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数量,使獾达到较好的肥度,以利其安全越冬。

如何捕杀獾子?

建议网捕,那东西咬人很厉害的,比狗厉害。第一,在知道洞的情况下。一般獾只有一个洞口,但也有两个的,你一定要先看好。确认只有一个洞口后,用网将洞口封住,网一定要结实,然后找牛粪点火,会有大量的烟,放在洞里,一会它就会被薰出来,这样就能网得住了。如果是两个洞口,那么把网设在另一个出口处就可以了。第二,如果不知道它的洞在哪,你可以设夹子,在它经常出现的田间设好夹子,然后用铁链钉好,防止他逃跑。一般夹住后,这东西夹不死,你要准备长棍,将其打死,否则它会伤人。第三,投药。将食物煨上农药,放至田间,它吃后就挂了,不建议用这种方式,否则我们就吃不到肉了。第四,用地笼。做好地笼,然后将食物放进去,引它进去,这是不错的方法。不过地笼不太好做,买又比较贵。这种方法抓到的是活的。
可以尝试用狗驱赶、用结实的网进行捕捉。
挖洞捕捉法:当查知獾在洞内,可结合翻挖处理,采取挖洞的办法进行捕捉,其方法:
顺洞掏挖。竖井拦截。顺洞掏挖是由洞口开始,沿着洞的走向逐节的开膛挖掘,直到捉到獾为止,此法适用于洞身较短且洞顶土层不厚的情况。竖井开挖是先探明獾洞走向,然后于洞顶开挖竖井,如洞身长,转弯多,可多段进行,这样节节逼进,直至捕捉到獾。此法适用于长洞,挖洞捕捉法,当挖至靠近獾时可用麻袋或铅丝网笼堵罩洞口,由两人入洞捕捉。
狗獾是鼬科、狗獾属的一种动物。狗獾在鼬科中体形较大,肥壮,颈部粗短,四肢短健,尾短,体背褐色与白色或乳黄色混杂,四肢内侧黑棕色或淡棕色。
狗獾一般在春、秋两季活动,性情凶猛,冬眠,挖洞而居,杂食性,每年繁殖一次,每胎2-5仔,栖息环境比较广泛,如森林、灌丛、田野、湖泊等各种生境,分布于亚欧大陆大多数地区。
生活习性
狗獾活动以春、秋两季最盛,一般以夜间8-9时后开始,至拂晓4时左右回洞。出洞时头慢慢试伸出洞,四方窥视,若无音迹,则缓缓而出,在田野中行走甚速,它在回洞之际,行走较慢,进洞前,先在洞口略为憩息,并使头爪清洁后方入洞。在出洞后,若发现音迹,就暂不回原洞,而搬至临时洞穴居住。活动范围小而固定,约4-6里左右,往返都沿一定路径。
狗獾有冬眠习性,挖洞而居,洞道长达几米至十余米不等,其间支道纵横。冬洞复杂,是多年居住的洞穴,每年整修挖掘而成,有2-3个进出口。
内有主道、侧道及盲端,主道四壁光滑整齐,无杂物及粪便,末端以干草、树枝、树叶筑窝。春、秋季节在农田附近的土岗和灌丛处筑临时洞穴,白天入洞休息,夜间出来寻食,这类洞穴短而直,洞道粗糙,窝小,草垫薄,仅一个出口。窝距洞口约3-5m。
直径为40-60cm,有狗獾居住的洞穴,洞口光滑,泥土疏松,其上留有足迹,松土延伸远达20m左右,在松土尽端的两侧有卵圆形粪坑。
狗獾性情凶猛,但不主动攻击家畜和人,当被人或猎犬紧逼时,常发出短促的“哺、哺”声,同时能挺起前半身以锐利的爪和犬齿回击。
狗獾杂食性,以植物的根、茎、果实和蛙、蚯蚓、小鱼、沙蜥、昆虫(幼虫及蛹)和小型哺乳类等为食,在草原地带喜食狼吃剩的食物,在作物播种期和成熟期为害刚播下的种子和即将成熟的玉米、花生、马铃薯、白薯、豆类及瓜类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 狗獾

獾子是几级保护动物判几年

獾子是二级保护动物,如非法猎捕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獾子是二级保护动物。如果非法猎捕、杀害狗獾子的,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