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子狸,什么是果子狸?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5 20:07:36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果子狸是否可以养殖?

果子狸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已被列入中国“三有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Ⅲ。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级别为近危(NT)。
果子狸不可以人工养殖
在国家禁养野生动物《名录》“兽纲”中,包括果子狸,因此果子狸是禁养禁食的动物,是不可以人工养殖,以及捕捉食用的,若被发现私自养殖或者捕捉。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什么是果子狸?

果子狸。
果子狸属于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的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体色为黄灰褐色,身体略胖,颈部粗短,和身体不易区分。现有17个亚种,中国有9种。所属的花面狸属只有这一个物种,与本科其他物种同属于食肉动物中的原始类群。
果子狸肢体长48~50厘米,尾长37~41厘米;体重3600~5000克。体毛短而粗,体色为黄灰褐色,头部毛色较黑,由额头至鼻梁有一条明显的四带,眼下及耳下具有白斑,背部体毛灰棕色。后头、肩、四肢末端及尾巴后半部为黑色,四肢短壮,各具五趾。趾端有爪,爪稍有伸缩性;尾长,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二。

果子狸是什么呀?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10 1000 火 急!
解析:

果子狸
正式名:“白鼻心”
俗名为:花面狸、香狸、白额灵猫

主要分布地区:于低至高海拔之山区,但以低、中海拔的热带地区为多,栖息地以阔叶林为主,偶可在开垦地发现其踪迹,我国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等地均有分布。
动物学分类属性: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果子狸属
自然属性:夜行性动物,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但人工饲养果子狸的这种习性并不明显。适合气温在16至24摄氏度之间,野外果子狸一年一胎,每胎2至4头,人工驯养已能做到二年产4到5胎。
法律属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果子狸属于保护动物。
品种:在我国有3个,北亚种、南亚种、指名亚种。北亚种体形大,毛色浅,指名亚种体形小,毛色深、身体紧凑,南亚种则不论及体重与毛色。
生存状况:目前民间繁殖饲养的数量颇多,但野外族群的现状不明。
体态特征:身体略胖,颈部粗短,和身体不易区分。体毛短而粗,呈黄灰褐色,头颈部毛色较黑,由额头至鼻端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纵带。双眼上下延伸至耳下的部分亦各有一块白斑。后颈、肩及四肢末端则为黑色。头躯干长48~50厘米。尾长略小于体长,约37~41厘米,末端为黑色。四肢粗短有力,各具五趾,脚爪锐利。它食性杂,喜欢果实和谷物,亦食各种小鸟、鸟卵、小型爬行动物、鼠类、昆虫等,在遇到敌害时,能从臭腺射出浅黄色分泌物自卫,但在平时无奇臭味。

果子狸属于几级保护动物

果子狸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果子狸是一种动物,俗名为花脸瘴。它的肢体长约48~50厘米,尾长约37~41厘米,体重约3600~5000克。果子狸已被列入中国的三有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Ⅲ。此外,果子狸还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于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政策,果子狸被划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果子狸属于保护动物吗?

是的,属于保护动物。
  果子狸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果子狸属于保护动物,果子狸还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果子狸即花面狸,是灵猫科、花面狸属的一种野生动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林缘兽类。

  花面狸主要栖居于季雨林、常绿或落叶阔叶林、稀树灌丛或间杂石山的稀树裸岩地。

  花面狸营家族生活,雌雄老幼同栖一穴,交配季节成对活动,多在树上活动、觅食。

养殖果子狸的注意事项


果子狸是灵猫科一种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果子狸现在也是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野味。它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物质,适宜食欲不佳,咳嗽无力等病症的患者服用。由于野生数量被大肆捕捉,现在基本上市场上的果子狸基本上是人工养殖的。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养殖果子狸的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1、饲料管理
果子狸的食性非常杂,可食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饲料。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性降低果子狸养殖的成本,在最大限度中降低肉食性饲料的比例,将素食性饲料比例提高到70%左右。注意饲料的营养比例,保证饲料的多样性,提高果子狸适口性。并且要定时定量进行饲喂,促进果子狸形成进食的条件反射,定时分泌消化液,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并且要根据季节、天气及果子狸年龄等各方面因素控制好用量与投喂频率。

2、避免惊吓
果子狸的胆子是非常小的,在养殖中受到惊吓的话会导致果子狸食欲下降或者是停止进行,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时候可能会使果子狸死亡。特别是对于在哺育期的果子狸是更加严重的,受到惊吓的话,母果子狸会弃子逃亡,不进行哺乳,导致幼崽饿死。甚至母果子狸会咬扯幼崽,将其咬死或者是吞食。所以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周围环境安静,不要轻易触摸移动果子狸。

3、卫生防疫
在养殖中一定要做好卫生防疫的工作,降低果子狸发病率。定时对养殖场进行消毒防疫,定期对果子狸注射防疫药剂。每天必须清扫一次养殖场,清理粪便,防止粪便发酵滋生病菌。并且还需要对食槽、水槽等生活用具进行消毒。保证干净无菌,舒适干燥,将养殖环境控制在最适宜果子狸生长的程度。如果生长环境过于脏乱的话,果子狸容易产生应激反应,降低繁殖期果子狸的配种产仔率。

4、温度控制
果子狸生长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控制温度是保证果子狸健康生长的关键。在夏季高温干旱的环境下,因为果子狸的毛非常长,并且汗腺功能与散热能力差,如果没哟及时降温的话,极易导致果实中暑死亡。因此我们在夏季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加强圈舍通风,适当泼水,有条件的可以增设降温设备。但在冬季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注意寒流与贼风侵袭。

以上就是果子狸养殖注意事项的简单介绍了,果子狸养殖是没有大家想象中想的那么简单的。在果子狸繁殖期的管理更是需要进一步加强,保证果子狸成功交配受孕,提高产仔率与幼崽成活率,避免降低养殖效益。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果子狸是什么动物

灵猫科动物。灵猫科动物的体型多样,几乎所有种类都有极长的圆柱状尾巴,通常超过头体长的90%。它们体型较大细长,后足仅具4趾,四肢短,具腺囊,头骨形态及牙齿与犬科较接近,但上裂齿原尖较大,且有较发育的前附尖。果子狸头体长400到690毫米,尾长350到600毫米,体毛短粗,四肢短小,形态特征与灵猫科动物一致,所以果子狸是一种灵猫科动物。果子狸是夜行性动物,白天主要藏身于树洞、树叶的缝隙、空中花园等地方,晚上时就会出来活动,主要以攀爬树木为主要运动方式,极具灵活性和攀爬能力。

果子狸是几级保护动物判几年

二级保护动物,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查询华律网信息显示,果子狸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果子狸是什么动物?

果子狸属于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的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体色为黄灰褐色,身体略胖,颈部粗短,和身体不易区分。现有17个亚种,中国有9种。所属的花面狸属只有这一个物种
果子狸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果子狸白天除吃食和排粪、尿外,其余时间一般都在睡眠或卧着不动。显得迟顿、懒惰。睡眠时,有时侧睡、有时仰睡、有时弯成半球状。多个果子狸在一起时,则是堆叠而睡。果子狸有敏锐的夜视能力,到夜晚22时后,果子狸变得灵敏,精神抖擞,开始进行攀缘、嬉戏玩耍、寻找配偶、交配、觅食、排泄等活动,并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
果子狸好静、胆小、怕惊,听觉比较灵敏。受惊后,多数表现为食欲、性欲减退,废食、难产、拒绝哺乳、乱拉粪尿、咬死或吞吃仔狸等。也有少数果子狸受惊后排出一种极臭的气味,然后逃入巢箱,颤抖不停。受刺激因素还未消失时,果子狸会失去平时的判断力和胆怯,盲目地冲出巢箱乱窜乱跳,常碰跌得头破血流,甚至内脏出血死亡。
进入冬季,果子狸的性体征完全消失,被毛丰厚、光泽好,体肥胖,行动迟缓,对光和平时认为的危险反应较迟顿,食量明显降低,昼夜除进行少量的进食和排泄外,一直处于睡眠之中,以冬眠来缓慢消耗秋季所积蓄的营养。待到初春,果子狸复苏,开始玩耍、嬉戏、攀缘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