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道速滑,短道速滑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有哪些著名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取得了什么成就?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31 12:34:59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2023短道速滑赛事有哪些

短道速滑每年有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短道速滑世锦赛、世界团体锦标赛、世界杯分站赛、四大洲短道速滑锦标赛等。
1、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World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Championships)是由国际滑冰联盟主办的,每年举办一届。比赛分个人赛和团体赛(开始于1991年)。首届比赛开始于1976年(官方的正式比赛开始于1981年)。
2、短道速滑世锦赛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短道速滑由国际滑冰联盟管理,该组织于1892年在荷兰成立。国际滑联组织的短道速滑比赛主要有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等。
3、世界团体锦标赛
团体世界锦标赛不同于个人世界锦标赛,男女各有八支队伍参赛,比赛分为预赛、复活赛和决赛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小组资格赛(预赛),八支队伍被分成两组,获得小组第一名的队伍直接晋级决赛,小组第二名、第三名将进入第二阶段复活赛。
参加复活赛的队伍中将取成绩最好的前两位晋级决赛,和直接晋级决赛的两个小组第一名组成四支决赛参赛队伍。第三阶段为四强决赛,参赛队伍共有四支,成绩最好的队伍将获得金牌。
4、世界杯分站赛
2022年12月准备在北京进行两站短道速滑世界杯比赛因为疫情而被取消了,因此中国滑冰协会无法在2022至2023赛季举办比赛,这实在是非常可惜了。最终这两站还是决定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办,希望中国下次能有机会举办吧。
5、四大洲短道速滑锦标赛
短道速滑四大洲锦标赛,就是由来自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选手参加的短道速滑比赛。竞赛项目有男、女500米和1500米,女子3000米接力、男子5000米接力。
2022至2023赛季短道速滑四大洲锦标赛2000米混合接力决赛,公俐、王欣然、李坤、钟宇晨出战的中国队最终以2分38秒244的成绩获得亚军,美国队以2分38秒095获得冠军,加拿大队以2分46秒024获得第三名。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滑冰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项运动,也是一种竞技运动,滑冰里面还包含很多种不同的滑冰内容,以下了解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1
   首先是场地的区别。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场地区别非常明显,短道速滑是滑“小圈”,速度滑冰是滑“大圈”。
  短道速滑场地一圈是111.12米,1000米就需要滑9圈。
  短道速滑的场地比赛面积通常是30米*60米,赛道呈椭圆形,跑道内缘周长111.12米,整个直行滑道不设置分道线,运动员出发后可在任意位置进行超越。

  速度滑冰场地示意图
  速度滑冰比赛场地周长为400米,赛道通常分为内道、外道和换道区。此次,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的速滑场地,共有三条滑道,最内侧是供选手在比赛前做二次热身的热身道、中间是内道、最外侧是外道。正式比赛时,选手必须要在内外道上完成动作。

  速度滑冰是完全追求速度的一个项目,比赛当中,每条跑道上只有一个人,其目的就是要用最大的速度去竞争。速度滑冰的瞬间时速,最快可超过每小时65公里。

  而短道速滑比赛时每组运动员4-8名不等,只要在小组中取得前两名的成绩,就能进入到下一轮比赛中。比赛中,运动员之间往往“短兵相接”身体接触多、随时可能被超越,快如闪电、观赏性强,是一项兼具速度与激情的运动。
  选手装备方面则更鲜明地体现出了两项运动的差异。短道速滑,由于赛道是椭圆形,因此运动员在大部分比赛中都要绕着弯道滑,在转弯中,身体和冰面形成的角度大约为37度,且速度越快,角度就越小。而这些都使得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彼此间非常容易发生碰撞。因此,短道速滑运动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装备保护。
  短道速滑选手的比赛装备
  防碰撞的炭纤维材料头盔、护颈、具有防割防扎面料的滑冰服、软垫硬壳护膝、有指扣可用于减小摸冰时的摩擦力及防切割功能的手套等等。
  速度滑冰比赛时运动员的专业服装
  速度滑冰的装备则更注重对速度的极致追求。它是一套将帽子、上衣、裤子连为一体的轻便保暖的紧身服,其设计的核心是减少空气阻力。
  而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装备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冰刀。短道速滑的冰刀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小,便于运动员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同时冰刀的刀身较高,可以保证在倾斜度很大时,冰鞋不会接触冰面。
  短道速滑选手所用冰刀
  速度滑冰运动员穿的是克莱普冰刀,刀刃窄且平,在鞋与冰刀之间,只有冰刀前点与冰鞋固定连接。运动员在蹬冰时重心前移,这时冰刀后点与冰鞋分离,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冰刀与冰面的接触时间,有更大的加速机会。

  速度滑冰用的'是克莱普冰刀
  最后,就是两项运动的规则区别了。简单讲,短道速滑是一项对抗激烈、战术多变、观赏性极强的冰上竞速运动。比赛按逆时针方向滑行,首轮出发站位由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成绩决定本场出发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
  短道速滑最后冲刺以运动员冰刀过线为准
  在行动如飞、抢道争挤的比赛中,该项目对运动员爆发力、技战术配合,特别是稳定的心理素质,都有极高要求。
  点击视频进一步了解短道速滑的规则与判罚标准
  而速度滑冰是世界上最快的水平场地无外力辅助运动,运动员的最高时速可达65公里甚至更高。和短道速滑一样,运动员也按逆时针方向滑行。冬奥会上,该项目设有男子和女子个人赛、集体出发赛以及团体追逐赛。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速度滑冰的场地一圈是400米,内、外两道宽各5米,这样就可能带来内外两道的长度有差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个人赛为例,两人一组,分别在内道和外道出发,抽签决定选手起跑时的内外道顺序,每滑行一圈,两名运动员要在换道区交换赛道,这样就可以保证两道选手每圈的距离都是400米了。

   速度滑冰-团体追逐赛
  速度滑冰看起来不似短道速滑那样对抗激烈,时刻有可能发生犯规被罚的情况。但事实上,速度滑冰的规则也是很复杂的,存在很多可能犯规遭遇处罚的情况。比如,为了避免选手在换道时彼此间发生碰撞,外道选手拥有换道优先权,且如果两人在换道时发生碰撞,判内道选手犯规。
  点击视频 跟随速度滑冰奥运冠军张虹一起了解速度滑冰规则与判罚
  1月28日下午,意大利速度滑冰队在“冰丝带”与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花式合影。
  让我们一起为来自各国的运动员们加油吧!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2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
   1、场地不同:
  速度滑冰的比赛是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跑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的弧线连接而成,道宽5米,分为外道和内道。外跑道的外圈半径为25米,而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
  短道速滑比赛场地面积为30米X60米,跑道每圈周长111。12米,直道长28。85米,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
   2、冰刀不同
  速度滑冰冰刀刀体一般很长,刀刃窄且平,蹬冰面积大,摩擦阻力小,鞋腰矮以便于降低身体重心,减少空气阻力。
  短道速滑冰刀的刀身一般较短、较高,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

   3、比赛形式
  速度滑冰选手被分成两人一组,道次安排和出发顺序由抽签决定。同组的两位选手在发令枪响后,绕着冰道逆时针滑行,率先达到终点的获胜。
  短道速滑预赛一般由4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一般获得前2名的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而之后的比赛站位则由上一场比赛的成绩决定,排名第一则站一道,以此类推。需要经过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最后,决赛第一名获得冠军。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3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
  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有在赛场大小、赛道设置、选手装备以及上场人数上的差别。
  1、赛场大小。短道速滑场地面积相对较小,为30×60米,速度滑冰场地相对较大,周长400米,道宽5米。内冰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冰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2、赛道设置。速度滑冰赛道有标志线并且分为内道和外道;而短道速滑赛道则没有细分。
  3、选手装备。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佩戴安全头盔以及一系列耐切割、防扎的手套、护腿、护膝、护颈。而速度滑冰由运动员需身穿经过一系列严格风洞测试后用以减少风阻的带帽连身服。
  4、上场人数。速度滑冰比赛中,一般每组2名运动员同时出发。速度滑冰集体出发项目,6人一排同时出发;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一般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及以上长距离比赛则是6-8名运动员同时出发。
   短道速滑项目介绍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由国际滑冰联盟管理,该组织于1892年在荷兰成立。国际滑联组织的短道速滑比赛主要有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等。
   速度滑冰项目介绍
  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在国际体育分类学上属于滑冰运动。它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简称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脚着冰鞋在冰面上滑行,借助冰刀的刀刃切入冰面形成稳固的支撑点,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动作以及全身协调配合向前快速滑行。
  速度滑冰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早在十一二世纪,在荷兰、英国、瑞士以及斯堪的纳维亚一些国家的早期文献中就有关于将动物骨骼绑在脚上在冰上快速移动的记载,这是滑冰运动的早期雏形。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速度滑冰从英格兰和荷兰迅速传入其他国家,滑冰俱乐部也由此纷纷建立。
  19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建立全国性滑冰组织的要求开始产生。1879年,第一个全国性的滑冰领导机构—英国滑冰协会创立。1893年1月,在国际滑联的领导下,第一届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男、女速度滑冰分别于1924年、1960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速度滑冰最高级的组织机构国际滑冰联盟,1892年在荷兰成立。中国的最高级组织机构为中国滑冰协会,1980年在北京成立。

简述短道速滑

简述短道速滑
简述短道速滑,滑冰作为一项新型健身运动被越来越多多的人接受,滑冰是一项非常好玩的运动项目,滑冰不仅好玩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简述短道速滑。
简述短道速滑1 短道速滑就是短跑道速度滑冰。
短道速滑,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短道速滑以名次论胜负,赛制采用淘汰制。首先小组预赛,前2-3名进入下一轮,即复赛;以此类推,复赛每个小组的前2-3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前2-3名进入决赛。通常500米、1000米决赛只有4人参加,1500米决赛可有6人参加,3000米可有8人参加。
短道速滑首先速度滑冰类似个人计时赛,短道速滑类似F1的比赛,其次短道速滑的比赛场地比速度滑冰的小,最后速度滑冰是单败赛制而短道速滑是小组赛制。短道速滑史上唯一 一个包揽全部奥运金牌的是中国: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包揽了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和3000米接力女子短道速滑项目的全部四枚金牌。
简述短道速滑2 起源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早在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许多滑冰爱好者,开始追求速度,它们在滑冰场圈了一个适合的场地后,开始尝试速滑的竞速比赛。这是短道速滑的前身。1988年短道速滑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2年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技术要求
短道速滑技术可分为:起跑技术、直道滑行技术、弯道滑行技术、冲刺技术、超越技术等。
起跑技术一般包括三个动作阶段,即起跑预备姿势、启动和疾跑。
直道滑行技术在直道滑行基本姿势的基础上,两腿交替连续完成蹬冰、收腿、下刀、支撑滑行,并配合摆臂形成完整的直道滑跑动作。
弯道滑行技术既要保持高速滑行,又要扣住8m半径的弯道。在弯道滑行的区段也是体现战术意图的重要区域。
冲刺技术当临近终点且运动员相距较近时,冲刺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以送刀式冲刺为例,在接近终点的滑行过程中,将重心落在有利于克制对手一侧的腿上,将另一侧腿迅速前伸,保持平衡冲过终点。
超越技术是取得比赛胜利至关重要的因素。超越可以分为主动性超越(包含速度性超越和技术性超越)、非主动性超越、弯道超越、直道超越和冲刺超越。
比赛项目
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和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设项相同,共设9个小项,分别是:
男、女500米,男、女1000米,男、女1500米,男子5000米接力,女子3000米接力,混合团体接力。

场地
比赛场地冰面最小尺寸为30×60米,赛道为椭圆形,每圈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内侧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场地两端弧形弯道处摆放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增加比赛的安全性,运动员不得滑入标志线内。直道区则没有标志线,可以任意滑行。
装备
短道速滑项目需要的装备有:安全头盔、耐切割手套、防切割安全比赛服、护目镜、冰刀、护颈、护腿板。
比赛规则概述
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由每组4-8名选手集体出发,每次比赛的.前2-3名晋级下一轮,直至决赛。
接力比赛由4名队员按预先确定的顺序依次完成,每一棒要滑一圈半或者两圈。接力交接由一名队员推动另一名队员完成。在队友滑行过程中,其余3名队员在赛道的内部等待。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981年,开展短道速滑运动。1983年,举办首届全国短道速滑比赛。1985年,成立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2018年,武大靖为中国获得冬奥会首枚金牌。
简述短道速滑3 短道速滑在室内冰球场进行的速度滑冰比赛,是速度滑冰发展演变的分支,但已自成独立的竞赛项目。1988年第15届冬季奥运会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第16届冬季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短跑道速度滑冰源于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全国锦标赛,次年美国也举行了全国比赛,后来又多次举行两国间的比赛,并逐渐传入欧洲和日本等。
国际滑冰联盟于1978~1980年试举办了3次国际锦标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于1981年在法国的麦顿举办第1届世界短跑道速滑锦标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
短跑道速滑比赛的项目通常是:男、女的单项均为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另有男子5000米接力和女子3000米接力比赛。1992年第16届冬季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的项目,男子为1000米和5000米接力,女子是500米和3000米接力。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头戴护盔,手戴防护手套,身穿长袖连身服,冰刀后跟必须呈圆弧形。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由国际滑冰联盟管理,该组织于1892年在荷兰成立。国际滑联组织的短道速滑比赛主要有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等。

短道速滑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有哪些著名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取得了什么成就?

速度滑冰是一种冰上竞速运动,虽然速滑起源很早,但它直到1924年才被列为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在国内有不少著名速滑运动员,张虹、叶乔波、王北星、王曼丽、薛瑞红、罗致焕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中国速滑名将。
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中国短道速滑的领军人物女子有杨扬跟王濛、男子有武大靖,个人都看过他们的比赛。
王濛,现役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领队,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获得三项接力赛的冠军。中国第一位再次获得冬奥会冠军的运动员,也是中国第一位在一届冬奥会上获得三枚金牌的运动员。
杨扬,一名国家运动员在中国冬奥会上实现了零金牌的突破。在她的短道速滑生涯中,她已经获得了59个世界冠军,是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中国运动员。杨洋在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获得了四枚短道速滑金牌。
李琰,在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创造了1000米和1500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1992年,他在500米和1000米短道速滑世锦赛上获得两枚金牌。2003年,他是我们国家短道速滑队的主教练。
那到时候划起源于加拿大;中国的武大靖,王濛,周洋,李佳军;王濛是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领军人物,是世界上第1位500米滑进43秒的选手,冬奥会冠军人物。
短道速滑的起源与发展是什么?中国著名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有哪些?取得了什么成就?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短道速滑的内容吧。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项目,全称是短跑倒速度滑冰。在速度滑冰成为一项国际化的运动项目之后,短道速滑就开始在欧洲出现了。
短道速滑的起源地是加拿大,时间是19世纪80年代。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的爱好者经常在室内冰球场上练习。之后慢慢地产生老了室内的速度滑冰的比赛。在1889年举行了第一届长道速度滑冰世锦赛。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了室内速度滑冰公开赛标志着短道速度滑冰的诞生。1982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20世纪20年代,短道速滑逐渐传入到欧洲。1969年,英国梅登黑徳的举行了第33届国际滑联代表大会,并在这次大会上提出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规则》。1981年,第一届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是在法国举行的。在1988年的时候,短道速滑被正式列为冬季奥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中国著名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李琰、杨扬、王濛、武大靖、周洋、张会、孙琳琳、曲春雨,范可新等。我国有许多的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那么我就来说其中几个吧。武大靖,是为我国著名的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他是短道速滑男子500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和奥运会纪录保持者。他在2008年的冬奥会上获得了短道速滑500米的冠军。他还是中国男子短道速滑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李琰,在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创造了1000米和1500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在1992年的时候,她在500米和1000米短道速滑世锦赛上获得两枚金牌。2003年,她成为我们国家短道速滑队的主教练。
这些就是有关短道速滑的内容。以上的内容仅代表小编的个人观点,如果有什么错误,请谅解。

短道速滑一共有几个项目

第一、 男子500米

这个赛制,采用淘汰制,分为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

第二、 男子1000米

然后这个赛制,采用淘汰制,分为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

第三、 男子1500米

像这样的赛制,采用淘汰制,分为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

第四、 短道速滑男子接力5000米

团体赛,赛制为 男子四人接力完成比赛。

第五、 女子500米

这个赛制是采用淘汰制,分为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

第六、 女子1000米

这个赛制也是采用淘汰制,分为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

第七、 女子1500米

这个赛制还是采用淘汰制,分为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

第八、 短道速滑女子接力3000米

属于团体赛,赛制为女子四人接力

短道速滑的规则是什么

短道速滑的规则是什么
短道速滑的规则是什么,速度滑冰雏形最早出现在荷兰,而后逐渐发展成为竞速运动。而且滑冰运动可以很好的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柔韧性,以下了解短道速滑的规则是什么
短道速滑的规则是什么1 短道速滑比赛中的知识点
①只能抢跑一次,第二次抢跑将被判罚出局;②抢占内道是第一个赢得比赛的时机;③有良好的弯道技术才能不让后来者超越自己;④弯道时身体倾斜角度越大,身体后方运动员越没有空间超越;⑤弯道降速时是很好的超越时机;⑥发生滑倒及被滑倒后连带摔倒的几率很大;⑦短道速滑选手必须全副武装防止受伤;⑧冲刺的一刹那仍要保持高度警惕。
短道速滑比赛规则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发展到如今分为男女个人比赛和团体赛。男女个人比赛项目均包括500米、1000米及1500米3项。男女团体比赛项目均需要4名队员接力完成,男子团体赛滑行距离为5000米,滑行45圈;女子团体赛滑行距离为3000米,滑行27圈!
按照一般情况,500米、1000米短距离比赛的参赛选手为4~6名,前2~3名选手可以晋级下1轮比赛;1500米以上长距离比赛参赛选手为6~8名,前3~4名选手可以晋级下1轮比赛。预赛时滑道站位由抽签决定,后续比赛按照上1轮比赛成绩确定滑道站位,成绩好的站在内侧滑道!

短道速滑犯规动作分为两种!一是起跑犯规行为:运动员在发令员喊出“准备”之后,如故意放慢准备动作,造成其他运动员起跑犯规,该运动员则会被判“延误警告”。起跑时运动员冰刀任何部位在起跑线上或越过起跑线,都会被判起跑犯规。
每组比赛总共只允许1次起跑犯规,第2次起跑犯规的任何运动员都会被判犯规并需在裁判的`指引下迅速离开冰面!
二是赛道滑行中的犯规行为:短道速滑滑道较短,多名运动员同时滑行,可以随意穿插,因此赛制允许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有身体接触,但以推挤、冲撞、脱离滑道、降速、踢人出局等方式阻碍和干扰其他运动员前进的将被视为犯规。运动员一旦被视为犯规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短道速滑的规则是什么2 短道速滑一圈是多少米
短道速滑一圈是111.12米。另外,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次、半决、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4-8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站位通过抽签决定。
比赛途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短道速滑采用什么赛制
短道速滑以名次论胜负,赛制采用淘汰制。首先小组预赛,前2-3名进入下一轮,即复赛;以此类推,复赛每个小组的前2-3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前2-3名进入决赛。通常500米、1000米决赛只有4人参加,1500米决赛可有6人参加,3000米可有8人参加。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出发。
首轮比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比赛成绩分配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如用身体碰撞、绊人以及用手推拉等,则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违规被取消资格的选手无法进入下一轮的比赛。禁止脱离跑道、降低速度、冲撞、踢出局。

中国队破短道速滑混合接力世界纪录
在10月21日晚结束的2021-2022短道速滑世界杯2000米混合接力赛中,由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组成的中国队打破世界纪录!在2000米混合接力赛第一组比赛中,由黄大宪、金雅朗领衔的韩国队率先以2分38秒451打破世界纪录。然而仅仅5分钟后,第三组出场的荷兰选手舒尔廷和队友就以2分38秒094刷新了这一纪录。
随后,中国接力队彰显实力——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又将这一纪录提高到2分37秒747,顺利晋级半决赛。在21日其他比赛中,武大靖在男子500米第13组出场,以40.557秒位列小组第一成功晋级。在女子1500米1/4决赛中,中国选手张雨婷获得第二组第一,韩雨桐获得第四组第一,晋级半决赛。
如何看懂短道速滑
短道速度滑冰,简称短道速滑,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短道速滑速度看上去非常快,但实际上和你在城市里开车的速度差不多,优秀运动员一般能滑到50公里/小时的速度。
短道速滑的规则是什么3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有啥区别?
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有在赛场大小、赛道设置、选手装备以及上场人数上的差别。
1.赛场大小。短道速滑场地面积相对较小,为30×60米,速度滑冰场地相对较大,周长400米,道宽5米。内冰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冰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2.赛道设置。速度滑冰赛道有标志线并且分为内道和外道;而短道速滑赛道则没有细分。
3.选手装备。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佩戴安全头盔以及一系列耐切割、防扎的手套、护腿、护膝、护颈。而速度滑冰由运动员需身穿经过一系列严格风洞测试后用以减少风阻的带帽连身服。
4.上场人数。速度滑冰比赛中,一般每组2名运动员同时出发。速度滑冰集体出发项目,6人一排同时出发;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一般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及以上长距离比赛则是6-8名运动员同时出发。
短道速滑项目介绍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由国际滑冰联盟管理,该组织于1892年在荷兰成立。国际滑联组织的短道速滑比赛主要有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等。
速度滑冰项目介绍
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在国际体育分类学上属于滑冰运动。它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简称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脚着冰鞋在冰面上滑行,借助冰刀的刀刃切入冰面形成稳固的支撑点,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动作以及全身协调配合向前快速滑行。
速度滑冰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早在十一二世纪,在荷兰、英国、瑞士以及斯堪的纳维亚一些国家的早期文献中就有关于将动物骨骼绑在脚上在冰上快速移动的记载,这是滑冰运动的早期雏形。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速度滑冰从英格兰和荷兰迅速传入其他国家,滑冰俱乐部也由此纷纷建立。19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建立全国性滑冰组织的要求开始产生。1879年,第一个全国性的滑冰领导机构—英国滑冰协会创立。
1893年1月,在国际滑联的领导下,第一届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男、女速度滑冰分别于1924年、1960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速度滑冰最高级的组织机构国际滑冰联盟,1892年在荷兰成立。中国的最高级组织机构为中国滑冰协会,1980年在北京成立。

短道速滑常识

1.关于短道速滑的技巧
弯道技术是轮滑技术难点,而且要求有比较高的技术动作,对于初学者,还是先练习向左方向转弯为宜。
1、双脚平行转弯法: 动作要领是:在滑进中如果要向左转弯,首先要把重心移到左腿上。身体前倾、膝关节屈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左脚外轮、有脚内刃用力向转弯的反方向蹬地。身体向左倾斜,两脚平行的向左边划两条“弧线”,转弯即可完成。
双足滑行向左转弯时,应向前滑行几步以后。利用惯性两脚平行着冰,做出身体向左倾斜的动作,成为双足向左滑行的大曲线(弧线)。

体重主要放在左脚上。右脚起辅助作用。
2、双脚平行短步蹬地转弯法: 动作要领是: (1)保持双脚平行转弯的姿势。 (2)向左转弯时,重心要往左侧倾倒。
(3)左脚外刃、右脚内刃交替往右侧蹬,改变前进方向。两脚蹬一步往左移进一点,通过多次交替使身体在快速中转向左侧。
在上述动作基础上,将重心完全移到左脚上,右脚抬离冰面并在体侧不断地以内刃向侧蹬冰,左脚连续做短切线。形成了向左转弯动作。
3、压步转弯法: 动作要领是: (1)保持向左转弯的姿势不变,当有脚内轮向右侧蹬去时,身体重心应落在左腿并支撑滑行。 (2)身体前倾并向左侧倒,右脚蹬地结束后,迅速将右脚提到左脚前左侧,并支撑全身的重心。
左脚用外刃向右腿下交叉蹬过去,然后将左脚迅速移到右脚前内侧,变成支撑腿,这样一右一左为一个交叉压步。根据弯道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应进行多次重复。
(3)在弯道压步时,身体始终保持向左倾倒。两臂配合蹬地动作,左臂前后小摆动,右臂侧后大摆动,向前时屈肘。
(4)身体倾斜要适度。它与弯道的速度成正比例关系,速度越快身体倾斜度越大。
当身体向左倾斜,左脚支持滑进时,右脚蹬冰后迅速移向左脚前方落冰,左脚以外刃蹬冰。此时身体仍保持向左侧倾斜.右脚支撑体重并以内刃滑行;两膝弯曲,重心下降。
4、出弯道时滑跑的动作要领: 1)出弯道的第一步应该是左脚。当左脚准备出弯道时,在支撑滑进时,逐步由外刃过渡到全轮着地。
2)右腿随左脚四轮着地时,向前引腿。 3)当左脚两内轮着地开始蹬地时,右脚向前送出,两内轮着地。
4)当左脚两外轮蹬地结束,右脚用两外轮支撑向前滑进。弯道滑跑结束。
问:短道蹬直的话,会不会因速度过快而失去平衡呢? 短道速滑的弯道半径非常小,比赛是应该是尽早出弯道,不可能用全力。请注意短道选手的弯道多用右腿,即不用在弯道时加速,否则会因速度太快而甩出去。
这点与大道速滑不同。现在大道速滑比赛因使用了分离式冰刀,速度比以前更快了,500米第二个弯道有的选手也会因速度太快而甩出去。
2.短道速滑基本要领
短道速滑技术要领 1陆地练习 陆地练习也称陆地模仿练习,是速度滑冰教学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练习方法。
一般在冰期到来之前进行练习,在教学中合理地得到运用,不仅能够为初学速滑者完成冰上教学和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很好地发展和提高与速度滑冰相关的专项身体素质。 1.1滑跑的基本姿势模仿练习 两脚两腿并拢,两腿屈膝深蹲,重心适中,双肩放松,上体前倾,背手,上体放松呈“弓”状,与地面平行或肩稍高于臀,头微抬起,目视前方。
要求:膝关节成90°—110°,踝关节成50°—70°,鼻、膝、脚尖三点成一线。 1.2直道滑行模仿练习 a.基本姿势前行练习。
基本姿势站立,左腿向前迈出一步,同时重心移向左腿,随后右腿向前迈出一步,同时重心移向右腿,两腿交替前行;b.基本姿势单腿侧出练习。由基本姿势开始,一腿向侧出,然后收回原位,两腿交替练习。
要求重心放在支撑腿上,膝盖位于胸下。侧出脚要轻擦地面,向侧蹬出。
侧出腿要伸直,收回时要以大腿带小腿,注意放松,侧出脚尖与支撑脚尖在一条直线上;c.基本姿势单腿侧出接后引。由深蹲姿势开始,单腿向侧蹬出后,以最短距离由侧位向后引,呈单腿支撑后引姿势,然后将腿收回并拢,两腿交替练习;要求:重心放在支撑腿上,支撑腿膝盖位于胸下。
侧出接后引要以大腿带动小腿来完成,动作要连贯;d.摆臂练习(双摆)。呈滑冰基本姿势,右侧臂肘关节微屈置于体前稍内合,高度不能超过下鄂。
左侧臂肘关节伸直置于体后,手自然高于臀。要求:两臂前后交替摆动时,要贴近大腿,以手领先;e.速滑完整动作模仿练习。
2冰上练习 2.1 原地冰上练习 a.冰上站立。站立时两刀用平刃支撑,两脚与肩同宽,两刀成外八字站好,两臂自然下垂,重心放在两脚之间冰刀中部。
学生冰上站立是下一步教学的基础,只有站得稳,才能进行以后的熟悉冰性的教学步骤,同时也能加快教学进度;b.冰上站立蹲起。两脚与肩同宽,两刀平行,平刃支撑两腿弯曲,膝前弓,背稍高于臀的半蹲姿势,重心在两腿之间。
教法:二人对面站立,互握双方,一人做蹲起练习,然后独立完成半蹲练习;c.原地踏步。两脚平行开立,两刀平行用平刃支撑,重心投影于两腿之间,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渐提高腿起的高度,冰刀平起平落。
教法:二人扶持做提膝踏步练习;独立完成踏步练习。 2.2 重心移动练习 身体呈速滑基本姿势,双手背于体后,重心右移,a2c落在半蹲的右支撑腿上,用平刃着冰支撑,左腿向体侧伸直,两刀平行,左右交替进行。
2.3 单腿蹬冰双脚滑行练习 要想在冰上滑行,必须有初速度,初速度的获得是蹬冰的结果。身体呈冰上基本姿势,重心放在左腿上,右脚用内刃蹬冰,将体重推送到向前滑行的左腿上,右脚蹬冰后迅速与左脚拢成两脚平刃滑进,借助惯性使身体向前滑行。
当速度下降时,接着用左脚内刃蹬冰,之后与右腿并拢成两平刃滑进。 要求:蹬冰时腿要蹬直,回时速度要快。
惯性滑行时,保持冰上基本姿势,双脚平行靠拢。 2.4 双脚滑行单脚支撑 在双滑行的基础上,可将两脚左右分开大一些,在惯性滑行时,重心放在一只脚上用平刃滑行,另一只脚在体侧帮助扶持,体会单脚支撑时的身体感觉。
弯道滑跑(弯道技术)就是转弯需要的技术,它包括几种具体方式:双脚平行的快速转弯,双脚平行短步蹬地转弯,向左右压半步的转弯,弯道压步滑跑。对于速度溜冰要求单一的向左转弯,但是在花样轮滑、轮滑舞蹈和轮滑球中,其转弯就有向左或向有转之分了。
弯道技术是轮滑技术难点,而且要求有比较高的技术动作,对于初学者,还是先练习向左方向转弯为宜。 1、双脚平行转弯法: 动作要领是:在滑进中如果要向左转弯,首先要把重心移到左腿上。
身体前倾、膝关节屈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左脚外轮、有脚内刃用力向转弯的反方向蹬地。
身体向左倾斜,两脚平行的向左边划两条“弧线”,转弯即可完成。双足滑行向左转弯时,应向前滑行几步以后。
利用惯性两脚平行着冰,做出身体向左倾斜的动作,成为双足向左滑行的大曲线(弧线)。体重主要放在左脚上。
右脚起辅助作用。 2、双脚平行短步蹬地转弯法: 动作要领是: (1)保持双脚平行转弯的姿势。
(2)向左转弯时,重心要往左侧倾倒。 (3)左脚外刃、右脚内刃交替往右侧蹬,改变前进方向。
两脚蹬一步往左移进一点,通过多次交替使身体在快速中转向左侧。在上述动作基础上,将重心完全移到左脚上,右脚抬离冰面并在体侧不断地以内刃向侧蹬冰,左脚连续做短切线。
形成了向左转弯动作。 3、压步转弯法: 动作要领是: (1)保持向左转弯的姿势不变,当有脚内轮向右侧蹬去时,身体重心应落在左腿并支撑滑行。
(2)身体前倾并向左侧倒,右脚蹬地结束后,迅速将右脚提到左脚前左侧,并支撑全身的重心。左脚用外刃向右腿下交叉蹬过去,然后将左脚迅速移到右脚前内侧,变成支撑腿,这样一右一左为一个交叉压步。
根据弯道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应进行多次重复。 (3)在弯道压步时,身体始终保持向左倾倒。
两臂配合蹬地动作,左臂前后小摆动,右臂侧后大摆动,向前时屈肘。 (4)身体倾斜要适。
3.短道速滑有哪些规则
规则
比赛场地面积为30米60米,跑道每圈周长111.12米,比赛采用分组预赛、次赛、复赛、决赛的淘汰制,抽签决定道次。比赛出发时,多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滑行过程可以随时超越对手。运动员必须戴防护头盔和防护手套,身穿防切割服参加比赛。短道速滑1980年首次出现在冬奥会上,当时为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子1000米、女子500米和男女接力四项。1994年利勒哈默尔增加到男女500米、1000米和男女接力六项。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又增加了男女1500米,短道速滑已经增加到了八个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比赛由每组4名选手(有时5人或6人)进行比赛,集体出发沿逆时针绕圈滑行。这是一项多轮淘汰赛,每次比赛的前两名晋级下一轮,直至决赛。短道速滑比赛中超越非常困难。超越通常发生在直道的外道,如果领先者留下很大的空隙,也可能在弯道的内道完成。比赛中经常会出现摔跤现象,结果可能导致相当数量的申诉和取消资格。接力比赛由四名队员按预先确定的顺序依次完成,每一棒要滑一圈半或者两圈。接力交接棒由一名队员推动另一名队员完成。在队友滑行过程中,其余三名队员在赛道的内部等待。
4.关于短道速滑的技巧
弯道技术是轮滑技术难点,而且要求有比较高的技术动作,对于初学者,还是先练习向左方向转弯为宜。
1、双脚平行转弯法: 动作要领是:在滑进中如果要向左转弯,首先要把重心移到左腿上。身体前倾、膝关节屈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左脚外轮、有脚内刃用力向转弯的反方向蹬地。身体向左倾斜,两脚平行的向左边划两条“弧线”,转弯即可完成。
双足滑行向左转弯时,应向前滑行几步以后。利用惯性两脚平行着冰,做出身体向左倾斜的动作,成为双足向左滑行的大曲线(弧线)。
体重主要放在左脚上。右脚起辅助作用。
2、双脚平行短步蹬地转弯法: 动作要领是: (1)保持双脚平行转弯的姿势。 (2)向左转弯时,重心要往左侧倾倒。
(3)左脚外刃、右脚内刃交替往右侧蹬,改变前进方向。两脚蹬一步往左移进一点,通过多次交替使身体在快速中转向左侧。
在上述动作基础上,将重心完全移到左脚上,右脚抬离冰面并在体侧不断地以内刃向侧蹬冰,左脚连续做短切线。形成了向左转弯动作。
3、压步转弯法: 动作要领是: (1)保持向左转弯的姿势不变,当有脚内轮向右侧蹬去时,身体重心应落在左腿并支撑滑行。 (2)身体前倾并向左侧倒,右脚蹬地结束后,迅速将右脚提到左脚前左侧,并支撑全身的重心。
左脚用外刃向右腿下交叉蹬过去,然后将左脚迅速移到右脚前内侧,变成支撑腿,这样一右一左为一个交叉压步。根据弯道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应进行多次重复。
(3)在弯道压步时,身体始终保持向左倾倒。两臂配合蹬地动作,左臂前后小摆动,右臂侧后大摆动,向前时屈肘。
(4)身体倾斜要适度。它与弯道的速度成正比例关系,速度越快身体倾斜度越大。
当身体向左倾斜,左脚支持滑进时,右脚蹬冰后迅速移向左脚前方落冰,左脚以外刃蹬冰。此时身体仍保持向左侧倾斜.右脚支撑体重并以内刃滑行;两膝弯曲,重心下降。
4、出弯道时滑跑的动作要领: 1)出弯道的第一步应该是左脚。当左脚准备出弯道时,在支撑滑进时,逐步由外刃过渡到全轮着地。
2)右腿随左脚四轮着地时,向前引腿。 3)当左脚两内轮着地开始蹬地时,右脚向前送出,两内轮着地。
4)当左脚两外轮蹬地结束,右脚用两外轮支撑向前滑进。弯道滑跑结束。
问:短道蹬直的话,会不会因速度过快而失去平衡呢? 短道速滑的弯道半径非常小,比赛是应该是尽早出弯道,不可能用全力。请注意短道选手的弯道多用右腿,即不用在弯道时加速,否则会因速度太快而甩出去。
这点与大道速滑不同。现在大道速滑比赛因使用了分离式冰刀,速度比以前更快了,500米第二个弯道有的选手也会因速度太快而甩出去。
5.短道速滑的技术口诀是什么
短道速滑技术口诀直道滑行1.身体基本姿势(流线型蹲屈势)。
弓背抬头两肩平,肩背稍高于臀部。髋膝踝角要锁住:45、90、50度。
两眼前看30米,鼻膝脚刀同轴线。上体脊柱不扭曲,蹬冰高低不变动。
躯干两臂背放松,重心落在偏后部。左手轻握右手腕,放在中线腰下部。
2.蹬冰(蹬冰阶段:形成蹬冰角42°~50°,体重到位,至蹬冰腿冰刀抬离冰面止)。蹬冰分为三阶段:开始最大和结束。
开始膝关节前压,踝关角度略缩小。等到最适蹬冰角,首先迅速伸展膝。
伸膝带动髋和踝,展髋伸髋伸膝踝。膝关角度看赛距,赛距越短越弯曲。
蹬冰角度视速度,平均摆幅53度(下刀105°结束42°)。内刃中部咬冰面,蹬冰方向为垂进。
平稳有力渐加速,极点呈现爆发力。慢实快、柔挤爆,先移体重后蹬冰。
蹬冰时机掌握好,最用力时刀着冰。蹬冰结束膝伸直,刀冰平行刀尖起。
3.收腿(收腿阶段:蹬冰结束,冰刀抬离冰面起,至将腿收至后位某一点止)。髋为轴,膝领先,自然回摆至腿后:大腿冰刀要垂直,小腿与冰面平行。
收腿目的有五个:放松肌肉;调平衡;加速惯性移重心;承蹬(冰)启下(刀)调频率;协调配合助蹬冰。收腿技术六要点:积极迅速要流畅;准确到位走捷径;自然放松要利索;摆动收腿内转膝;收腿移体要统一;冰刀尽可能要低。
4.下刀(下刀阶段:收腿动作结束,至冰刀触及冰面止)。下刀作用有四个:协调蹬冰;建平衡;确定方向;调时机。
下刀分为两阶段:向前摆腿和着冰。向前摆腿要提拉,屈髋大腿带小腿。
浮腿控制于胸下,臀部放松膝朝前。腿向前摆要加速,展膝前踢刀前送。
踝背略屈略外偏,积极下落刀尖起。精力聚焦着冰点:蹬角最小再下刀,最用力时刀着冰。
下刀角度按需要,下刀方向随重心。着冰位置前内侧,尽量靠近支撑腿。
后部外刃着冰面,连贯自然要稳定。下刀着冰一刹那,咬住冰面顶膝盖。
迅速全部移重心,开始身体略压低。顶膝聚焦刀外刃,前顶外展用合力。
易犯错误有四个:上体扭转踝外转;刀尖触冰位偏后;下刀停顿和等待;侧跨、下切、开角大。5.单脚支撑自由滑(单脚支撑自由滑阶段:蹬冰、下刀结束,全部体重移到支撑腿,至再次蹬冰、下刀前止)。
单脚滑行三目的:向前冲滑增惯性;全面调整作休息;维持平衡利蹬冰。动作分为三阶段:外刃、平刃和内刃。
蹬冰用力下外刃,顶膝重心略压低;随着收腿和摆臂,改为平刃稳重心;体重回移拟下刀,再用内刃压重心。外刃重心在后部,感觉脚趾向上起;平刃内刃在中部,一边滚动一边移。
滚刃腿髋要配合,积极压腿臀同移。重心外移要迅速,切忌带水又拖泥。
重心回移把时机,太早太晚都不行:太早滑行时间短,浮腿不能得休息,重心可能提前落,内刃前滑易懈力;太晚滑速要减慢,错过蹬冰最佳期。滑行尽量用平刃,时间节奏随心意。
静力支撑视情况,根据战术把时机。变刃摆动幅度大,收缩成团求稳定。
变刃重心在中部,眼睛控头头控体。头肩体臀成整体,共轴水平左右移。
身体上下不起伏,脊柱左右不扭曲。目视前方走直线,轨迹尽量不弯曲。
浮腿膝盖要低垂,有效放松得休息。重心移到浮腿时,结束滑行拟蹬冰。
6.摆臂。摆臂作用有四个:提频、提速、助平衡;有效压迫移重心;增加蹬冰爆发力;节奏准确又清晰。
摆臂滑行同方向,前摆颌下后摆平。避免侧摆幅度大,身臂夹角40度。
摆臂蹬冰同节奏,先慢后快同始终。摆臂领先于两腿,高速运动才同步。
开始蹬冰控摆速,手臂自然往下落。最大蹬冰再用力,蹬冰摆臂同加速。
摆至前后最高点,蹬冰结束刀着冰。摆臂服从于两腿,保持节奏和匀速。
前摆屈肘向侧压,不要超过纵轴线。摆臂要视情况定,摆单摆双可不摆。
摆幅力量和速度,取决战术和腿部。起速抢滑摆幅小,蹬距越大越伸展。
摆臂自然要放松,避免起伏和扭动。7.直道配合。
(1)两腿。两腿动作要流畅,蹬收摆下不停顿。
动作时机掌握好,配合自然要放松。(2)腿体。
蹬冰最大用力前,重心不离蹬冰腿。随着蹬冰和收腿,重心横向作移动。
移动明显要准确,臀部躯干成整体。移动发力在髋部,积极快速要主动。
基本 *** 不能变,臀部躯干同摆动。无论下刀怎么变,上体平行走直线。

短道速滑一圈是多少米?

短道速滑一圈的场地周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
短道速滑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一项冰上竞速运动。
短道速滑于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修建室内冰球场,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到室内冰球场练习。及至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温尼伯等城市相继出现室内速度滑冰比赛。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全国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锦标赛,后逐渐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
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届国际滑冰联盟代表大会上,向与会代表散发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规则》,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76年首次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尚佩思举行国际短道速滑赛。1981年起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设置了短道速滑的10个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短道速滑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有男子500米(1994年列入)、1000米(1992年列入)、5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1500米(2002年列入)、女子500米(1992年列入)、1000米(1994年列入)、3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以及1500米(2002年列入)。
短道速滑以名次论胜负,赛制采用淘汰制。首先小组预赛,前2-3名进入下一轮,即复赛;以此类推,复赛每个小组的前2-3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前2-3名进入决赛。通常500米、1000米决赛只有4人参加,1500米决赛可达6人,3000米可达到8人参加。
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出发,首轮比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比赛成绩分配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场地两端弧形弯道处各摆放7个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运动员不得滑入标志线内。直道区则没有标志线,可以任意滑行。
扩展资料:
短道速滑的运动起源:
在速度滑冰(长道)成为一项国际化的运动项目后不久,短道速滑开始在欧洲出现。1889年举行了第一届长道速度滑冰世界锦标赛,三年之后,国际滑冰联盟(ISU)于1892年成立。
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区举行公开的比赛。1906年,美国和加拿大联合举办了短道速滑的国际比赛,1921年开始举行每年一度的国际短道速滑锦标赛。
1920-1940年间,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区迅速普及。1932年冬奥会的组织者甚至把长道速滑改成类似于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
1976和1977年举行了最初的两届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但是没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认。ISU官方承办的短道速滑锦标赛开始于1978年,但是第一届ISU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直至1981年才在法国的默东举行。
早在1932年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就出现了类似与今时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赛,当时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运动员对短道竞赛的形式不满,因而拒绝参加这种形式的比赛,著名的五枚冬奥金牌得主克劳斯-桑博格就曾不预合作。
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设置了短道速滑的10个表演项目,直到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才正式被设立为比赛项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为奥运会项目之前,滑冰运动员已经经常在短道和长道上进行比赛。短道冰场可以终年铺设,随时为运动员提供训练和比赛场地。许多长道滑冰运动员就利用短道冰场练习并改进技术,其中一些人甚至参加短道速滑的比赛。
随着室内长道设施的出现,这种混用两种赛道的训练方式逐渐被淘汰。此外,由于短道速滑已经成为冬奥会的正式项目,运动员也不得不专注于短道的训练,以求在这个项目上获得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短道速滑
一圈111.12米
一圈200米
短道速滑一圈是111.12米。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
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1906年,美国和加拿大联合举办了短道速滑的国际比赛,1921年开始举行每年一度的国际短道速滑锦标赛。
1920-1940年间,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区迅速普及。1932年冬奥会的组织者甚至把长道速滑改成类似于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
1976和1977年举行了最初的两届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但是没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认。ISU官方承办的短道速滑锦标赛开始于1978年,但是第一届ISU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直至1981年才在法国的默东举行。
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设置了短道速滑的10个表演项目,直到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才正式被设立为比赛项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为奥运会项目之前,滑冰运动员已经经常在短道和长道上进行比赛。短道冰场可以终年铺设,随时为运动员提供训练和比赛场地。许多长道滑冰运动员就利用短道冰场练习并改进技术,其中一些人甚至参加短道速滑的比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短道速滑

短道速滑世界排名榜2023?

1、女子1500米,荷兰名将舒尔汀积34400分排名第一位,韩国选手金智有以29277分排名第二位,崔敏静以28192分排名第三位。李靳宇以15870分排名第五位,李璇排名第八位,沈石溪排名第13位。
2、女子500米,玛丽斯泽维斯卡积40800分夺得冠军,瓦尔切皮娜连拿三站冠军,以39216分排名第二位,瑞尔文以35216分排名第三位,范可新以16078分排名第六位,臧一泽排名第15位。
3、女子1000米,荷兰名将舒尔汀拿下四站冠军,以40000分夺得冠军,普罗威斯尔诺娃以29695分的成绩排名第二位,查尔斯排名第三位,崔敏静排名第14位,臧一泽排名第16位,范可新排名第19位。
4、女子3000米接力,俄罗斯队以34400分排名年度第一,荷兰队排名第二位,韩国队排名第三位,中国队排名第八位。
5、男子1500米,金建宇连拿三战冠军,以38000分排名第一位,赌博意思以23040分排名第二位,李俊秀排名第三位,林孝俊排名第四位,刘少林排名第22位。
6、男子500米,林孝俊拿下两个冠军,以31439分排名第一位,武大靖在前三站比赛当中全部夺冠,但是随后没有成绩进账,以30000分排名第二位,吉拉尔德排名第三位,刘少林排名第五,刘少昂排名第六,任子威排名第10,贾海东排名第13,于松楠排名第14位。
7、男子1000米,朴继武以37520分排名第一位,黄大焕以24459分排名第二位,刘少昂以23277分排名第三位,任子威排名第四位,刘少林排名第六位。
8、男子5000米接力,匈牙利队拿下两个冠军,以29677分排名第一位,加拿大队排名第二位,日本队排名第三位,中国队排名第五位。
9、混合2000米接力,俄罗斯队以25898分排名第一位,中国队拿下一个关键,以25616分排名第二位,加拿大队排名第三位,匈牙利队排名第四位,韩国队排名第五位

短道速滑的知识

短道速滑的知识
短道速滑的知识,因为冬奥会的原因,让我们很多人都认识到了短道速滑,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以下分享短道速滑的知识。
短道速滑的知识1 1.短道速滑一圈有多少米?
短道速滑场地长为60米,宽为30米,一圈的长度是111.12米。
不同项目对应不同圈数,500米比赛要滑4圈半,1000米要滑9圈,1500米是13圈半,3000米要滑27圈,5000米则是45圈。
2.短道速滑速度有多快?
看上去非常快,但实际上和你在城市里开车的速度差不多,优秀运动员一般能滑到50km/h的速度。
3.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区别?
区别还是非常大的。冰刀、场地、比赛方式都有不同。
速度滑冰场地一圈是400米,两人一组进行比赛,场地中有分道线,每过一圈交换一次内、外道。短道速滑一般是4至6人一组,场地中无分道线,可在任何位置超越。
4.短道速滑是不是固定向一个方向滑?
对!就是逆时针方向。
这是多数人天生的习惯性方向,现有的短道速滑冰刀也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设计的,不信你穿上一双比赛冰刀鞋顺时针滑一滑,保证一拐弯就摔倒。

5.短道速滑的冰刀好像有点特殊?
事实上,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的冰刀各有不同。
短道速滑的冰刀又长又薄,而且为了过弯方便,冰刀不是固定在鞋底的正中间,而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一般来说,左右脚冰刀均向左倾斜约15度。
速度滑冰的冰刀只有一个固定点,是“拖鞋式”.花样滑冰的冰刀则带有锯齿和凹槽。
6.短道速滑的冰刀割到人怎么办?
被冰刀割破的确不是闹着玩的`,因为短道速滑的冰刀非常锐利。因此,任何短道速滑比赛都对运动员的服装有严格要求,运动员的防护服是用特殊纤维制成的,其原料与防弹背心所用的相同,冰刀割不破;
此外,运动员还必须穿护膝、护胫、护颈,戴头盔,尤其是护颈和头盔,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7.运动员还要戴上手套?
主要是为了安全。
运动员的手套也是防切割的,而且在高速过弯时,你会发现运动员的左手一般都会扶向冰面,因此手套的手指部分一般都会使用特殊材料制作。
8.怎么判定犯规?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故意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妨碍,推拉,撞击,阻挡其他运动员”,即可被视为犯规,但比赛时情况千变万化,很多时候裁判都需要看慢动作重放才能予以准确判定。
但比较确定的是,如果被认为是犯规者,则被取消成绩,如果你受犯规干扰摔倒,摔倒前处于领先,一般会被判定晋级。
9.短道速滑的道次怎么划分?
不同比赛有不同规定。
比如在温哥华冬奥会上,预赛分道是抽签决定的,而进入下一轮后则按照成绩排定道次,成绩最好的在第一道,也就是占据优势的最内道。
10.接力赛的规则是怎样的?
每队有4人参加,对每人所滑具体圈数并没有严格规定,但为了保持较高速度,一般来说都由第一个出发者滑一圈,最后一个接力者滑最后两圈,中间每过1圈半至两圈接力一次。
短道速滑的知识2 什么是短道速滑?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
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1988年短道速滑首次被冬奥会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很适合亚洲人学习: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里面的亚洲人明显更占优势一些。短道是技巧更占上风,不在于谁的速度更快,而在于比其他人更快。所以,在短道,不仅韩国选手厉害,中国、日本甚至今年来连哈萨克的选手都不错。
当然传统强国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最近崛起的欧洲强队荷兰、俄罗斯、匈牙利也都很有实力。黄种人厉害,白种人也不差。不过在短道速滑里面,很少有大个,超过1米75,都算绝对大个;当然个也不能太少,矮于1米60,比赛中一旦合理碰撞,就会吃亏。
儿童几岁适合学习?
根据个人爱好、身体状况、自身柔韧性,是否选择成为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学习,建议5~8岁年龄最佳。

儿童在短道速滑前最好佩戴下列专业装备:
1)短道速滑安全头盔应符合现行的ASTM标准。头盔必须有一个规则的形状,不能有突起。
2)耐切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连指手套,或不含羊毛的合成材料手套。
3)防割、防扎耐用材料的护腿。
4)符合97.1402号MU型安全比赛服。
5)长袖长裤连身服。
6)软垫或软垫的硬壳护膝。
7)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圆弧形。最小半径为10毫米。刀管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的部分。
8)所有中国运动员必须佩戴中国滑冰协会批准使用的护颈。
短道速滑的知识3 短道速滑的起源
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修建室内冰球场,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到室内冰球场练习。及至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温尼伯等城市相继出现室内速度滑冰比赛。
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全国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锦标赛,后逐渐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届国际滑冰联盟代表大会上,向与会代表散发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规则》,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
1976年首次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尚佩思举行国际短道速滑赛。1981年起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
短道速滑项目哪一年进入中国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1981年,短道速滑进入中国。1982年,国家体委正式决定在中国开展短道速滑运动,并将其列为全国和全运会比赛项目,国际滑联也将短道速滑列为亚洲冬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此,在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成立了短道速滑队。

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中国代表团在以往历届冬奥会上获得了13枚金牌,有10枚来自短道速滑项目。无论是杨扬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为中国拿下冬奥首金,还是王濛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勇夺三金,一幕幕来自短道速滑赛场上的精彩瞬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2018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比赛中一骑绝尘,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中国男子短道速滑的冬奥首金,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上的唯一一枚金牌。
虽然近两届冬奥会夺金数连续下滑,但在2021-2022赛季的世界杯赛中,经历了动荡期的中国队终于亮出了家底,从四站比赛来看强队底蕴仍在。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总共九个小项上,新增的混合接力是中国队实力最强的一个。在四站世界杯赛中,中国队夺得2金1银1铜,在所有队伍中排名第一。北京冬奥会将这个项目的决赛安排在开幕式后的首个金牌日,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队对这块金牌的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