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欧阳修的玉楼春的原文及译文
- 2、玉楼春欧阳修翻译及赏析
- 3、玉楼春讲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 4、《玉楼春·晏殊》原文与赏析
- 5、玉楼春是什么意思啊?
- 6、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 的原文翻译,直接翻译就行了
- 7、玉楼春欧阳修西湖南北烟波阔翻译
- 8、玉楼春是讲什么的?
- 9、玉楼春的译文及原文
- 10、宋祁的《玉楼春》全诗内容是什么?
欧阳修的玉楼春的原文及译文
欧阳修的玉楼春的原文及译文如下: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注释:
①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②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离的佳人。③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④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阙,乐曲终止。⑤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赏析:
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却于结处扬起:“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分别才没有遗憾,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
玉楼春欧阳修翻译及赏析
《玉楼春》的翻译及赏析如下:
一、原文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二、译文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三、赏析
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却于结处扬起:“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分别才没有遗憾,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
当然,这豪宕放纵仍难托尽悲沉,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词人只是以遣玩的意兴暂时挣脱伤别的沉重罢了。
玉楼春讲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玉楼春》讲述的是明朝隆庆年间的故事。
明朝隆庆年间,官家千金林少春因为父亲被冤贪污而惨遭家破人亡之祸。迫于生计,她开始在百戏班学戏,并遇到了富家公子孙玉楼,玉楼对她一见倾心。随后,为了替父申冤,她决定女扮男装参加科考。然而科场需要验身,少春计划失败。
玉楼得知消息后在暗中相助,让少春替父亲伸了冤。孙家在了解到少春的身世后,坚决阻止玉楼和少春来往。玉楼不肯放弃,少春感念他的深情,自强不息,在短短一年内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女商人,并在孙家没落之际嫁入。
随后,她在内维护婆媳妯娌关系,在外解决各种危机,终于赢得了内外一致夸赞。机缘巧合下,她发现导致自己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竟是公公孙逊,而且真正贪墨的人也是他。为了正义,少春最终还是选择了大义灭亲。
清代同名小说《玉楼春》,故事完全不一样:
正在播出的电视剧《玉楼春》是一个喜剧故事,剧名暗合着剧中男女主角名字。剧中,家道中落流离市井的官家千金林少春与当朝首辅之子孙玉楼相爱,嫁入了钟鸣鼎食的孙家。林少春屡遭排挤,但她凭着自身的智慧和善良,拯救濒临危机的家族财政,使家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最终林少春获得了孙家所有人的认可,同时为自己父亲洗刷了冤屈。
而清代小说《玉楼春》是龙邱白云道人的白话长篇世情小说,故事情节和上述电视剧完全不同。小说名字,暗合故事中女主角玉娘、翠楼、春晖三人名字的各一个字。小说故事发生在唐代宗年间,京都城外书香世家子弟邵卞嘉天生侠骨,淡泊功名,喜好饮酒作诗,常常仗义扶贫济困,人称 " 小孟尝 "。
他的儿子名叫十洲,为了避祸男扮女装,化名 " 文新 ",在芦花堤畔遇到渔人夫妇,在他们的帮助下到嘉兴福善庵中避难。致仕黄尚书的女儿玉娘随母亲进庵烧香,深爱文新的才貌,接回家中作伴,玉娘、文新和婢女翠楼结为三姐妹。后来,文新向玉娘、翠楼讲明真情。
《玉楼春·晏殊》原文与赏析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生当真宗仁宗盛世,身为太平宰相,称得上是“富贵闲人”。他的词多写伤离念远、春恨秋愁,虽然情致缠绵,深细婉丽,但常常流露低回凄黯的情绪,反映出精神生活空虚无聊的一面。这首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种倾向。
“绿杨芳草长亭路”,是典型的离别场景。“绿杨”,《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芳草”,《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长亭”,李白: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路”,《古诗十九首》:“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儿的每一种景物都引起作者离别的愁怀。而从眼前绿杨到天边的漫漫长路,从近处的芳草到隐隐的离亭,渐离渐远,离愁也随之不断地扩展,直到天涯。诗人苦苦地追寻着远人的行踪,而自己的多情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年少抛人容易去”,以“无情”和“多情”比照,以轻别离反衬自己哀愁善感,难以解脱,为下文“无情不似多情苦”埋下感情的伏线。“楼头”、“花底”一联,承前而来,工丽天成,进一步细腻地刻划了被“抛”的落寞忧伤。“五更钟”、“三月雨”,正是多情最苦的时候,读来意致凄然。更残漏尽,别梦依依,悠悠的钟声在五更的寒意中缓缓响起,更觉凄清空寂,相思无尽。春花本极一时之盛,但风雨春归,花底的无数落红浸透了离人的眼泪,暮春三月的小雨最断人肠!它点点滴滴缠绵不绝,使一切景物都蒙上一层迷濛灰暗的色彩,恰好表现失意恋人伫望凝想的愁苦内心。这两句和第一句“绿杨芳草长亭路”一样,句中不用一个动词,看不到人物的任何活动,但由于采用艺术综合的手法,刻意描写了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物,创造了极易引起读者联想和共鸣的意境,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动的情态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从上片所写的情景来看,无疑是和“年少”的女性有关,但晏殊的儿子晏几道不愿承认“年少”为所欢,说自己的父亲从不作“妇人语”——倾诉恋情之类,大概是出于维护“相父”的尊严。其实,晏殊作“妇人语”的并不少,只是大多幽微淡逸,令人意会即止而已。唯独这一首“年少”、“抛人”、“离愁”、“相思”,直陈心曲,于华丽的藻饰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真情,反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下片换头句“无情不似多情苦”,是对上片离愁苦恨的总括。看似平淡,却曲尽人意,掀起了一层层感情的波澜:世间最不足取的是无情薄幸,而专一持久的多情才是弥足珍贵的,多情当然要比无情好;但是,人一入情网,便自有各种忧愁和痛苦,倒不如无情可省却许多烦恼,这样说来,多情又比不上无情好;然而,明知“无情不似多情苦”,却偏偏难以割断情丝,不得不承受多情的煎熬。在曲折往复的诗意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真挚强烈的思恋之情。下面紧接的一句“一寸还成千万缕”,说的就是这种苦恋之情。作者巧妙地运用通感和比兴,相思似乎可以用尺寸来丈量,变无形为有形,写得很新奇而又形象。每一寸相思可化作千丝万缕,而心中的相思之情又何止千尺?如果照李白所说: “白发三千丈,离愁似箇长”,那该有多少缕情丝呢?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把剪不断、抽不尽,向天地间无限扩展的情思写得极尽委婉之致。天虽高深莫测而有涯,地虽广大旷远而有穷,只有这充满情意的方寸之心才可以包容天地,它比天地更长久更高远,无止无休,无穷无尽。先设想一种难以逾越的境界,再极力夸张内心的企望更远在这境界之外,这便使人益感其情之真切,同时会进一步感受到无可奈何的怅惘。欧阳修“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李商隐“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也都采用类似的手法。而晏殊以天有尽而思无涯,夸张而又自然,感情强烈而又摇曳生姿,全词抒写的多情之苦,如抽丝剥笋层层不绝,至此一笔总写,从而振起全篇,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极大的想象余地。
李商隐有“一寸相思一寸灰”之句,比喻十分尖新贴切,晏殊把“一寸相思”分成两处,上句说“一寸还成千万缕”,下句说: “只有相思无尽处”,句连意续,更见功力。最后两句也借用《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但白居易是从时间的角度写恨之长,晏殊却从空间的角度写出了思之远,和篇首呼应,自然贯通,斧凿之痕并不明显。时人评晏词“以翻用成语见长”(《雨村词话》),于此可见一斑。
李攀龙云:春景春情,句句逼真,当压倒白玉楼矣。(《草堂诗余隽》引)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年少抛人”,凡罗雀之门,故鱼之泣,当可作如是观。“楼头”二语,意致凄然,挈起多情苦来。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黄苏《蓼园词选》)
玉楼春是什么意思啊?
《玉楼春》讲述的是明朝隆庆年间的故事。
明朝隆庆年间,官家千金林少春因为父亲被冤贪污而惨遭家破人亡之祸。迫于生计,她开始在百戏班学戏,并遇到了富家公子孙玉楼,玉楼对她一见倾心。随后,为了替父申冤,她决定女扮男装参加科考。然而科场需要验身,少春计划失败。
玉楼得知消息后在暗中相助,让少春替父亲伸了冤。孙家在了解到少春的身世后,坚决阻止玉楼和少春来往。玉楼不肯放弃,少春感念他的深情,自强不息,在短短一年内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女商人,并在孙家没落之际嫁入。
随后,她在内维护婆媳妯娌关系,在外解决各种危机,终于赢得了内外一致夸赞。机缘巧合下,她发现导致自己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竟是公公孙逊,而且真正贪墨的人也是他。为了正义,少春最终还是选择了大义灭亲。
清代同名小说《玉楼春》,故事完全不一样:
正在播出的电视剧《玉楼春》是一个喜剧故事,剧名暗合着剧中男女主角名字。剧中,家道中落流离市井的官家千金林少春与当朝首辅之子孙玉楼相爱,嫁入了钟鸣鼎食的孙家。林少春屡遭排挤,但她凭着自身的智慧和善良,拯救濒临危机的家族财政,使家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最终林少春获得了孙家所有人的认可,同时为自己父亲洗刷了冤屈。
而清代小说《玉楼春》是龙邱白云道人的白话长篇世情小说,故事情节和上述电视剧完全不同。小说名字,暗合故事中女主角玉娘、翠楼、春晖三人名字的各一个字。小说故事发生在唐代宗年间,京都城外书香世家子弟邵卞嘉天生侠骨,淡泊功名,喜好饮酒作诗,常常仗义扶贫济困,人称 " 小孟尝 "。
他的儿子名叫十洲,为了避祸男扮女装,化名 " 文新 ",在芦花堤畔遇到渔人夫妇,在他们的帮助下到嘉兴福善庵中避难。致仕黄尚书的女儿玉娘随母亲进庵烧香,深爱文新的才貌,接回家中作伴,玉娘、文新和婢女翠楼结为三姐妹。后来,文新向玉娘、翠楼讲明真情。
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 的原文翻译,直接翻译就行了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白话文如下: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白话文:枝头红梅迟迟不肯绽放出美玉般的花蕊儿,早梅已把小院开满。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白话文:不知红梅蕴含了多少芳菲,只觉包藏着无限情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白话文:别人都说我面容憔悴在春窗下,心情烦闷地靠着栏杆。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白话文:想要来饮酒赏梅的话便来罢,,到明天说不定要起风了呢。
赏析:
李清照的这首《玉楼春》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态。作者出手便不俗。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的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都是抓住了梅花特征的准确用语。
枝头红梅迟迟不肯绽放出美玉般的花蕊儿,而早梅是不是早已把小院开满?不知红梅蕴含了多少芳菲,只觉包藏着无限情意。相思的人儿面容憔悴在春窗下,心情烦闷怕倚阑干。爱人啊。你快回来吧,让我们在树下举杯畅饮。只怕在明天早晨,无情的风儿将梅花吹落?
在春风、阳光和雨露的催足下,在人们含着期盼的眼神央告下,那红润如酥的梅花蓓蕾,终于同意撑破晶莹如美玉的花苞绽放了。作者绕着梅树南侧向阳的一面绕行着,探看着枝头的花儿开放了多少朵,是不是已经全都绽出笑颜。虽然没有对香味进行计量的器具和计量单位,从而说不清这梅花蕴藉着多少清香,却能看出每朵花儿的灿烂笑容,都含着无限深情,无限春意。
在满含春光的窗前孤独坐,都不依靠着栏杆观赏梅花的学道之人啊,太多的苦闷会损伤你的身体的。如果你想要来我们跟前饮酒赏花的话,就赶快来吧,谁知道明天会不会起风,将我们吹了去。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的翻译如下文所示:
色泽滋润,宛如红色凝脂,鲜嫩梅蕊像玉一般温润,含苞欲放,探看南枝,还有几多花未完全打开。不知道那花苞里蕴含多少清香,但见内里包藏无限情意。
学道之人依傍春天的窗户困顿萎靡,烦闷忧愁憔悴,连阑干也懒得倚。快来小酒一杯对花赏,未必明天不起风。
原文: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作品介绍:
李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态。作者出手便不俗。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的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都是抓住了梅花特征的准确用语,“肯放琼苞碎”者,是对“含苞欲放”的巧妙说法。
玉楼春欧阳修西湖南北烟波阔翻译
玉楼春欧阳修西湖南北烟波阔翻译如下:
译文
西湖阔,烟波浩渺波连波,东西南北望,不见岸堤坡。丝竹篁管声悲咽,随风荡湖面。绿裙罗带伴娇飞,舞罢双双垂。尊前美酒入红唇,染就香腮红云。
贪看歌舞人入迷,酒盈金杯,不知滑欲坠,欢乐极时宜生悲,想起日后各南北。面对美景与歌舞,不禁惆怅盈腹肺。
创作背景
此首可能作于皇祐二年(1050)七月,当时词人被安排为应天府南京留守司事,辞别颍州。
赏析
本篇起二句以简炼的笔触,概括地写出了西湖的广阔与繁华。“烟波阔”,一笔渲染过去,背景很有气派。“风里丝簧声韵咽”,则是浑括不流于纤弱的句子,使人想像到那广阔的烟波中,回荡着丝簧之声,当日西湖风光和一派繁华景象,便如目前。
三、四句承次句点到的丝簧之声,具体写歌舞。“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写的不是丝簧高奏,而是舞后。但从终于静下来的“裙带绿双垂”之状,可以想像此前“舞腰红乱镟”的翩翩之态;从“香腮红一抹”的娇艳,可以想像酒红比那粉黛胭脂之红更为好看,同时歌 *** 子面容之白和几乎不胜酒力,也得到了传神的表现。
换头由上片点出的“酒”过渡而下,但描写的角度转移到了正观赏歌舞的人们的一边。六么是一种琵琶舞曲,花十八属于六么中的一叠。因其包括花拍,与正拍相比,表演上有更多的花样与自由,也就格外迷人。酒杯手,连“琉璃滑”都感觉不到,为贪君歌舞而忘情之状。这样,转入明朝,就跌宕得更有力了。“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明朝”不一定机械地指第二天,而是泛指日后或长或短的时间。随着人事的变化,今天沉醉不觉者会有一天被车马带向远方。那时,异乡,甚至无可奈何的孤独寂寞中,回首画桥风月,该是何等惆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諡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玉楼春是讲什么的?
《玉楼春》讲述的是明朝隆庆年间的故事。
明朝隆庆年间,官家千金林少春因为父亲被冤贪污而惨遭家破人亡之祸。迫于生计,她开始在百戏班学戏,并遇到了富家公子孙玉楼,玉楼对她一见倾心。随后,为了替父申冤,她决定女扮男装参加科考。然而科场需要验身,少春计划失败。
玉楼得知消息后在暗中相助,让少春替父亲伸了冤。孙家在了解到少春的身世后,坚决阻止玉楼和少春来往。玉楼不肯放弃,少春感念他的深情,自强不息,在短短一年内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女商人,并在孙家没落之际嫁入。
随后,她在内维护婆媳妯娌关系,在外解决各种危机,终于赢得了内外一致夸赞。机缘巧合下,她发现导致自己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竟是公公孙逊,而且真正贪墨的人也是他。为了正义,少春最终还是选择了大义灭亲。
清代同名小说《玉楼春》,故事完全不一样:
正在播出的电视剧《玉楼春》是一个喜剧故事,剧名暗合着剧中男女主角名字。剧中,家道中落流离市井的官家千金林少春与当朝首辅之子孙玉楼相爱,嫁入了钟鸣鼎食的孙家。林少春屡遭排挤,但她凭着自身的智慧和善良,拯救濒临危机的家族财政,使家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最终林少春获得了孙家所有人的认可,同时为自己父亲洗刷了冤屈。
而清代小说《玉楼春》是龙邱白云道人的白话长篇世情小说,故事情节和上述电视剧完全不同。小说名字,暗合故事中女主角玉娘、翠楼、春晖三人名字的各一个字。小说故事发生在唐代宗年间,京都城外书香世家子弟邵卞嘉天生侠骨,淡泊功名,喜好饮酒作诗,常常仗义扶贫济困,人称 " 小孟尝 "。
他的儿子名叫十洲,为了避祸男扮女装,化名 " 文新 ",在芦花堤畔遇到渔人夫妇,在他们的帮助下到嘉兴福善庵中避难。致仕黄尚书的女儿玉娘随母亲进庵烧香,深爱文新的才貌,接回家中作伴,玉娘、文新和婢女翠楼结为三姐妹。后来,文新向玉娘、翠楼讲明真情。
玉楼春的译文及原文
玉楼春的译文及原文: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
柳永 〔宋代〕
皇都今夕知何夕。特地风光盈绮陌。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晓夜色。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译文今晚京城不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到处都是美丽神奇的景象。各种乐器有如万马齐鸣,涤荡着京城的夜空。蜡炬兰灯熊熊燃烧,亮如白昼。灯红酒绿的街上青楼妓院随处可见,那些出来游冶闲逛的妓女像鸩鹭一样成群结伴。金吾子对妓女成群在街上游冶视若无睹,任其随意拉客。游冶狎妓的行为已经到了疯狂至极的地步。
宋祁的《玉楼春》全诗内容是什么?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的《玉楼春》全诗内容是:“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此词上阕描绘春景。“东城”句,总说春光渐好;“縠皱”句专写春水之轻柔;“绿杨烟”与“红杏枝”相互映衬,层次疏密有致;“晓寒轻”与“春意闹”互为渲染,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下阕直抒惜春情怀。“浮生”二字,点出珍惜年华之意;“为君”二句,明为怅怨,实是依恋春光,情极浓丽。全词收放自如,井井有条,用语华丽而不轻佻,言情直率而不扭捏,把对时光的留恋、对美好人生的珍惜写得韵味十足,堪称千古佳作。
全词意思为:东城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美。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载着游船,承载着游客的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 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一笑。端起斟满的酒杯,邀请夕阳,劝夕阳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参考资料
雷娟.宋词三百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