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颐之年是指多少岁,期颐之年是多少岁?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6 21:02:17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期颐之年是多少岁?

出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所以期颐之年是100岁
期颐之年是100岁。
出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译文: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扩展资料: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2、3岁
垂髫:指幼年儿童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加冠(又称“弱冠”):男子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又称“知天命”、“半百”):50岁
花甲之年:60岁
古稀之年:70岁
耄耋之年:8、90岁

“期颐之年”是指多大岁数?( )

【答案】C【答案解析】
期颐是指百岁之人。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期颐之年”是指多大岁数?

汉字“期颐”的讲解
100岁
  一百岁.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期颐:百岁之人.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期颐之年是多少岁

不满周年----襁褓
两三岁----孩提
男孩八岁----龆年
男孩七岁----髫年
幼年泛称----总角
十岁以下----黄口
十三岁至十五岁----舞勺之年
十五岁至二十岁----舞象之年
十二岁(女)----金钗之年
十三岁(女)----豆蔻年华
十五岁(女)----及笄之年
十六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至二十岁----桃李年华
二十四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摽梅之年
至三十岁----(女)半老徐娘
二十岁(男)----弱冠
三十岁(男)----而立之年
四十岁(男)----不惑之年,强任之年
五十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六十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七十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八十岁----杖朝之年
八十岁至九十岁----耄耋之年
九十岁----鱼合背之年
一百岁----期颐之年
100岁
1:不满周年襁褓, 两三岁孩提 ,男孩七岁髫年,男孩八岁龆年 , 幼泛称总角 。
2:十岁以下黄口 ,十三岁至十五岁舞勺之年 ,十五岁至二十岁舞象之年 ,至二十岁桃李年华 ,至出嫁摽梅之年。
3:二十岁弱冠 ,三十岁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之年,强任之年 ,五十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
4:六十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七十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八十岁杖朝之年 ,八十岁至九十岁耄耋之年 ,九十岁鱼合背之年 ,一百岁期颐之年。
期颐之年是100岁。
100岁。
1:不满周年襁褓, 两三岁孩提 ,男孩七岁髫年,男孩八岁龆年 , 幼泛称总角 。
2:十岁以下黄口 ,十三岁至十五岁舞勺之年 ,十五岁至二十岁舞象之年 ,至二十岁桃李年华 ,至出嫁摽梅之年。
3:二十岁弱冠 ,三十岁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之年,强任之年 ,五十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
4:六十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七十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八十岁杖朝之年 ,八十岁至九十岁耄耋之年 ,九十岁鱼合背之年 ,一百岁期颐之年。

人到多少岁是“期颐”?

古人称男子二十年为( 弱冠 )之年,三十岁为(而立 )之年,五十岁为(知命),六十岁为( 花甲 ),七十岁为(古稀)之年,一百岁为( 期颐)之年。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期颐之年是多少岁

期颐之年是100岁。
期颐之年,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出自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朱熹也曾对期颐进行解释:期,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待人养护。期颐就是这时饮食起居期待子孙奉养照顾了。
古代引用:
1、汉·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
2、宋·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3、唐·李华 《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4、宋·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5、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古代所称期颐之年是指?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是多少岁?

期颐之年是指活到一百岁。
期颐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
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扩展资料
古代年龄称呼有:汤饼、初度、生小、总角、垂髫、始龀、教数、外傅、bai束发、舞勺、及笄、舞象、待年、弱冠、而立、不惑、强壮、艾、花甲(耳顺)、古稀、皓首、耄耋、黄发、鲐背、期颐。
1、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2、初度:周岁。
3、生小:幼年。
4、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5、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6、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期颐之年是多少岁

期颐之年的简介
期颐之年指的是一百岁。期颐之年是出自《礼记·曲礼上》中:百年曰期、颐。翻译成白话就是人到了百年的时候,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子孙来照顾。
其他特殊的年龄
赤子,指的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之所以叫赤子,是因为刚刚生下来的婴儿皮肤比较泛红,并且没有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因此古人将这个时候的婴儿叫做赤子。豆蔻,指的是十三四岁的女子,因为豆蔻在初夏盛开,并且比较粉嫩,和这个年岁的女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