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蜂的特点和生活特征,蜜蜂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30 15:34:33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蜜蜂有哪些特点和生活习性

1、分工特点
蜂王:
蜂王的社会分工就是专职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社会重任。在产卵期间,蜂王每天都要让工蜂饲喂蜂王浆,以促进快速代谢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
雄蜂:
只是与蜂王交配。,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蜂群内的雄性“公民”,每天过着不劳而获的日子,其存在的唯一作用是与蜂王交配。不过,雄蜂当发挥了这一作用,就要献出其宝贵的生命。
工蜂:
社会分工最多,任务最重。可以说,除了蜂王与雄蜂各自的任务外,蜂群内的其他所有工作都由工蜂承担。工蜂是雌性器官发育不全者,但它的许多结构特化得更适应工作的需要,比如其前肠中的嗦囊特化为蜜囊,以便贮存花蜜 。
2、信息交流
蜜蜂腺体释放出的一种微量化学信息物质,被称为信息素,也叫外激素。依靠空气或个体间的接触进行传播,对同种个体间来说传播的是一种“语言”,接受的个体能理解这种“语言”的含义,作用于行为或生理反映。
3、行为方式
主要是舞蹈,最典型的是圆舞和摆尾舞。舞者是采集蜂中的侦察蜂,舞台是巢内与地面垂直的巢脾。侦察蜂跳什么舞根据所探查到的蜜源的方向与距离不同而选定。
4、物理方式
利用声与光传递信息。所谓声,就是蜜蜂振翅的声音。比如蜂王双翅振动发出的声音被称为“歌唱”,“歌声”通过巢脾传递,这是因为蜂王振动双翅是靠胸肌的振动而带动的,由于胸肌紧贴巢脾就将其振动声波传播开来,当蜜蜂感受到后,便产生停止活动的反应。再如,侦察蜂飞舞发出的“呼呼”声,有“调兵遣将”的作用,一旦产生了新蜂王,就必然分蜂,这时侦察蜂发出的这种声音,便引导蜂群飞向新巢 。
扩展资料
蜜蜂的生活习性
1、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
2、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3、寄生性: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4、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
5、社会性: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且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蜜蜂种类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苏拉威西蜂、绿奴蜂、西方蜜蜂与东方蜜蜂九大种类。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分布于中国海南、广西和云南,后两种又包括许多亚种,多为地理隔离的自然亚种,人工选育的蜜蜂品种多为杂交种。

蜜蜂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蜜蜂的特点是各个蜂种颜色不同,生活特征是群居。
躯体较小,头胸部呈黑色,蜂王体长17.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棕红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体长11mm左右,喙长5mm左右,腹节背板呈黑色黄色环,处于高纬度、高山区的中蜂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中蜂腹部色泽偏黄,全身被覆灰色短绒毛。雄蜂体长12.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黑棕色,全身被覆灰色绒毛。
蜜蜂是典型的群居动物,蜂群由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三型蜂有明确的分工且各司其职,任何个体离开蜂群都无法独自生活,蜂群缺少任何一种蜂型都无法正常繁衍,每只蜜蜂就相当于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实际上蜜蜂也是以群体为单位在进化的。
卡尼鄂拉蜜蜂的主要特征
大小和体形与意蜂相似,腹部细长,腹板呈黑色,腹部背板第2~3节通常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红棕色环带,几丁质黑色,覆毛短而密,体表绒毛灰色,雄蜂绒毛灰至灰棕色,吻长与喙长均6.6mm左右。分蜂性强,不易维持强群。
耐寒,定向力强,不易迷巢,盗性弱,采集树胶较少。性情温顺,提脾检查时,不怕光,能保持安静。采蜜力很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蜜源条件不良时很少发生饥饿现象。采集花粉能力比意蜂差。蜂王呈棕黑色,少数蜂王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产卵力强。在夏季,只有当粉源充沛的时候,卡蜂才能维持大量子脾;若粉源缺乏,育虫则受到限制。

蜜蜂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蜜蜂的特点和生活特征如下:
1、特点:蜂王专职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重任,产卵期间每天都要进食蜂王浆,促进快速代谢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其存在的唯一作用是与蜂王交配。工蜂雌性器官发育不全,但它许多结构特化,更适应工作需要,其前肠中的嗦囊特化为蜜囊,以便贮存花蜜。
2、生活习性:蜜蜂完全以花粉和花蜜为食,蜂王在巢室产卵后由工蜂喂食,待蜂粮吃尽,幼虫化蛹后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雄性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负责营巢,外出采集花粉、花蜜贮存于巢室以备不时之需,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外形特征
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种类很多,体长8-20mm,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有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
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未有螯针。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蜜蜂为社会性昆虫,蜂群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

蜜蜂的特点和生活特征和外形(蜜蜂的生活特征)

1.生活习性:蜜蜂完全以花粉和花蜜为食,蜂王在巢室产卵后由工蜂喂食,待蜂粮吃尽,幼虫化蛹后破茧而出。
2.家养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
3.雄性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抚育后代的任务。
4.雌蜂负责营巢,外出采集花粉、花蜜贮存于巢室以备不时之需,寿命比雄性长。
5.特点:蜂王专职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重任,产卵期间每天都要进食蜂王浆,促进快速代谢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
6.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其存在的唯一作用是和蜂王交配。
7.工蜂雌性器官发育不全,但它许多结构特化,更适应工作需要,其前肠中的嗦囊特化为蜜囊,以便贮存花蜜。
8.侦察蜂通过跳舞表达所探查到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9.蜜蜂腺体释放的微量化学信息物质,被称为信息素,也叫外激素,依靠空气或个体间的接触进行传播,对同种个体间来说传播的是一种语言。

蜜蜂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

蜜蜂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如下:
外形特点:
中华蜜蜂工蜂的腹部颜色因地区而异,有黄色,有黑色,吻长平均5毫米。蜂王有两种体色,一种是腹部有明显的褐色环,整个腹部呈暗褐色。
另一种是腹部没有明显的褐色环,整个腹部呈黑色。雄蜂通常是黑色的。南方蜂种一般比北方小,工蜂长10~13毫米,雄蜂长约11~13.5毫米,蜂王长约13~16毫米。
生活特征:
中华蜜蜂飞行敏捷,嗅觉敏感,出巢早,归巢晚,每天外出采集时间比意大利蜜蜂多2~3小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造脾能力强,喜欢新脾,爱啃旧脾,抗蜂螨和美洲幼虫腐臭病能力强。
但容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易受蜡螟危害,喜欢迁飞,在缺蜜和疾病敌人的威胁下,特别容易弃巢移居,自然分蜂和盗蜂容易发生,不采树胶,分泌蜂王浆的能力差,蜂王日产卵量比西方蜜蜂少,群势小。
中蜂养殖:
1、放养场所
中蜂放养场所应远离工厂、矿山、公路、居住区及嘈杂地段,附近应有无污染干净水源、充足开花植物。中蜂与意蜂的最大不同是不要求有大宗的蜜源,只需要有连续不断的开花植物即可。
确定好养殖场所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蜂箱,最好能够采用中蜂养殖标准蜂箱,所有蜂箱应注意前低后高、门开下方,便于清理。
2、蜂群管理
开始养蜂首先应引入优质蜂种资源,通过杂交培育强大的采集群。一般可在当地主要蜜源植物开花前1个月左右,通过添加少量奖励性饲喂方式,来培育采集群。

蜜蜂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1、蜜蜂完全以花为食,蜜蜂是一种完全以花为食的昆虫包括包括花粉和花蜜。2、工蜂采集半径不大一般为3公里左右。3、工蜂泌蜡修筑蜂巢,蜜蜂的蜂巢是用蜂蜡筑成的。4、工蜂寿命极为短暂,工蜂的寿命与季节有很大关系,越冬期的工蜂最长可活3~6个月,其他季节一般约2个月左右,最短为采蜜期只有28天。一、蜜蜂完全以花为食蜜蜂是一种完全以花(包括花粉和花蜜)为食的昆虫。当外部蜜源丰富时,蜂群将收集的花蜜酿造成蜂蜜并储存在蜂巢中。这些储存的蜂蜜实际上是由蜂群以备不时需而储存的食物。例如,冬天蜂群不能出巢采集食物,则以储存的蜂蜜作为食物。在养蜂生产中养蜂人也经常使用白糖和豆粉作为饲料来饲喂蜜蜂。二、工蜂采集半径不大蜜蜂的采集半径一般为3公里左右,在外界蜜源匮乏时,蜂群也会飞到5公里左右的地方采集食物,但蜜蜂的采集效率会大幅度降低。另外,蜜蜂在出巢采集前,先由侦查蜂外出侦查蜜源,侦查蜂发现蜜源后以蜂舞的形式通知其他工蜂,然后大量工蜂才根据侦查蜂的指示的方位前往蜜源处采集。三、工蜂泌蜡修筑蜂巢蜜蜂的蜂巢是用蜂蜡筑成的,这一点与马蜂完全不同(马蜂用类似纸浆的材料筑巢),蜂蜡是蜂群中13~18日龄工蜂蜡腺分泌的脂肪性物质,整个蜂巢的最小单位是六边形的巢房,巢房整齐排列形成半圆形的巢脾,巢脾再平行排列组成半球形的蜂巢,而蜂群则在蜂巢中哺育幼虫和储备食物。四、工蜂寿命极为短暂蜜蜂(主要指工蜂)的寿命是极短,其中蜂王在蜂群中寿命一般为4~5年,最长可达8年之久,雄蜂的寿命平均为3个月左右,但一旦与蜂王交尾后立即死亡,工蜂的寿命与季节有很大关系,越冬期的工蜂最长可活3~6个月,其他季节一般约2个月左右,最短为采蜜期只有28天。五、蜜蜂只能蛰一次人蜜蜂因尾部有毒针而被人们所恐惧,实际上蜜蜂一生只能蛰人一次。蜜蜂毒针的末端有倒钩,蛰人后这些倒钩会钩住皮肤,当蜜蜂蛰人后飞离时毒针会将一部分内脏也拉出来,失去一部分内脏的蜜蜂很快就会死亡,所以蜜蜂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蛰人,但如果蜂巢受到威胁时蜂群也会群起而攻之。

蜜蜂的生活特点简单介绍

蜜蜂是群居性昆虫、蜜蜂完全以花为食、蜜蜂营巢生活昆虫。蜜蜂是群居性昆虫,任何一只蜜蜂离开群体后都无法独自生存,整个群体由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其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包括植物的花粉和花蜜,蜜源丰富的季节蜜蜂能将采集的花蜜酿成蜂蜜并用蜂蜡封存在蜂巢中,等蜜源匮乏或不适宜出巢采集时蜂群便以蜂巢中储存。蜜蜂营巢生活昆虫,蜂巢由数张或十数张相对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巢脾构成,巢脾由一系列紧密排列的六面体巢室(蜂窝结构)组成。蜂,拉丁学名Apoidea,属节肢动物门,为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马蜂,黄领花蜂,中国蜂,红脚细腰蜂,绒蚁蜂,台湾蛛蜂,黄腰虎头蜂,黑腹虎头蜂,黄脚虎头蜂,黑尾胡蜂,黄长脚蜂,变侧异胡蜂,蜚蠊瘦蜂等。

蜜蜂的生活特征有哪些 蜜蜂的生活特征是什么



1、蜜蜂是群居性昆虫,任何一只蜜蜂离开群体后都无法独自生存,整个群体由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其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雄蜂主要负责与新蜂王交尾且交尾后便死亡,而工蜂则负责蜂群中几乎所有的劳作。
2、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包括植物的花粉和花蜜,蜜源丰富的季节蜜蜂能将采集的花蜜酿成蜂蜜并用蜂蜡封存在蜂巢中,等蜜源匮乏或不适宜出巢采集时蜂群便以蜂巢中储备的蜂蜜为食,养蜂生产中养蜂人也用白糖等代替饲料来饲喂蜂群。
3、蜜蜂营巢生活昆虫,蜂巢由数张或十数张相对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巢脾构成,巢脾由一系列紧密排列的六面体巢室(蜂窝结构)组成,而巢室则由工蜂腹部蜡腺分泌的蜂蜡筑成,另外蜜蜂的巢穴多修筑在环境隐蔽且附近蜜源丰富的地方。
4、蜜蜂完全变态发育,三型蜂都要经历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蜂四个阶段,但不同蜂型各发育阶段所需时间却不尽相同,其中蜂王从受精卵到成蜂大致要16天,雄蜂从未受精卵到成蜂大致要23天,而工蜂从受精卵到成蜂则大致要20天。

蜜蜂有哪些生活习性和特点?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以群体方式生活并属于蜂类。以下是蜜蜂的一些生活习性和特点:
1. 分工合作:蜜蜂社群中有不同的角色分工,如女王蜂、工蜂和雄蜂。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2. 培养蜜蜂:蜜蜂会选择一个适合的地点建立巢穴,然后女王蜂会产下卵并孵化出蜜蜂的幼虫,工蜂负责给幼虫喂食和管理巢穴。
3. 蜜蜂和花朵的关系:蜜蜂是花粉媒介者之一,它们通过采集花粉和花蜜,为巢穴中的幼虫提供食物,并将花粉传播到其他花朵上,有助于花朵的授粉和繁殖。
4. 蜂舞语言:蜜蜂能够通过特定的舞蹈方式传递信息。例如,工蜂可以通过舞蹈告诉其他工蜂找到了花卉的位置和花粉的质量。
5. 社会性:蜜蜂生活在一个高度有序的社会组织中,基于分工合作和相互依赖的原则。
6. 蜜蜂家族:蜜蜂社群中的女王蜂是唯一会繁殖后代的成员,她会产卵,并通过释放信息素来控制工蜂的发育和任务分配。
7. 采集花粉和花蜜:蜜蜂通过嗅觉和视觉来寻找花卉,然后使用它们特化的触角和吸管舌头来采集花粉和花蜜。
蜜蜂是非常重要的昆虫,对于保持生态平衡和花卉的繁殖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也是为人类提供蜂蜜等有益产品的生产者。
蜜蜂有单食性,就只吃一种花丛的花蜜;蜜蜂还有多食性,可以吃多种花丛的花蜜;蜜蜂也有寡食性。
蜜蜂的生活习性如下:
1、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
2、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3、寄生性: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4、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
5、社会性: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且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扩展资料: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
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蜜蜂21天后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蜜蜂 (昆虫纲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