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不敷出是什么意思,入不敷出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30 13:45:39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入不敷出的意思入不敷出的解释入不敷出接龙

成语名字:入不敷出
成语发音:rù bù fū chū
成语解释:敷:足够;出:支出。收入的不够开支的。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经济困难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敷,不能读作“fù”。

入不敷出是什么意思?

入不敷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rù bù fū chū。意思是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白话释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零七回:“但是家庭经济萧条,收入不够开支。”
扩展资料:
近义词
捉襟见肘,汉语成语,读音为zhuō jīn jiàn zhǒu,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
《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
白话释义
《庄子·让王》:“十年不做衣服,正帽子帽带就会断绝,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

入不敷出是什么意思

拼音:rù bù fū chū解释: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例句:他家人口太多,收入少,常常~。

入不敷出的意思是什么 词语入不敷出的意思是什么

1、入不敷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rù bù fū chū。意思是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
2、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3、示例:他家人口太多,收入少,常常入不敷出。

入不敷出什么意思

入不敷出的意思是:收入不够支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但是家庭经济萧条,入不敷出。
【例子】他家人口太多,收入少,常常入不敷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经济困难
【近义词】寅吃卯粮、捉襟见肘
【反义词】量入为出、绰绰有余、日进斗金
扩展资料
1、入不敷出的近义词
捉襟见肘
【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十年不做新衣服,帽子的帽带已经断开,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鞋子穿到鞋跟都破了。
【例子】王家现在算是步入了小康之境,那捉襟见肘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入不敷出的近义词
【解释】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出处】战国·孔子《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彼此和睦亲兄弟,感情深厚少怨怒。
【例子】尽管小明的收入甚丰,但是经常挥霍无度,所以还是入不敷出。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力等很宽恕
词目 入不敷出
发音 rù bù fū chū
释义 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示例 他家人口太多,收入少,常常入不敷出。
入不敷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rù bù fū chū。意思是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出自《红楼梦》。
入不敷出( rù bù fū chū ):敷,够、足。入不敷出,收入不够支出,形容非常贫穷。
入不敷出是一个成语,是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
一、拼音
入不敷出 [ rù bù fū chū ]
二、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释义:
但是家里贫穷,收入不够开支。
三、例句
1、如果您是位特别讲究吃穿,追赶时髦的人,而这过分的追求又常常弄得您入不敷出,故而烦恼不堪。
2、他成名前生活拮据,因爱好写作而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使得妻子跟着他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扩展资料一、入不敷出的近义词:
捉襟见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释义:也说捉襟肘见。拉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了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翻译:曾子住在卫国的时候,连续十年不曾添制新衣,戴上帽子便拉断了帽带,拉过衣襟就露出了手臂。
二、入不敷出的反义词:
绰绰有余 [ chuò chuò yǒu yú ]
释义:形容很宽裕,用不完。
出处:周·佚名《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翻译:这些让兄弟们用不完。

入不敷出.是什么意思

入不敷出的意思是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经济困难。入即收入,敷:够,足。
入不敷出是一个成语,读音是rù bù fū chū,主谓式结构;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感情色彩,造句参考:尽管小明的收入甚丰,但是经常挥霍无度,所以还是入不敷出。
入不敷出语出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意思是形容贾府被抄家后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周恩来《伟大的十年》:“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国家财政连年入不敷出。”
扩展资料
入不敷出近义词:
1,捉襟见肘,读音zhuō jīn jiàn zhǒu,汉语成语,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也可比喻成资金、物质条件,以及能力上的匮乏或欠缺。
语出《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意思是曾经三天不能生火作饭,连续十年不曾添制新衣,戴上帽子便拉断了帽带,拉过衣襟就露出了手臂,穿起鞋子就露出了脚跟。
2,寅吃卯粮,读音yín chī mǎo liáng,形容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食。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只能预先挪用眼下亏空着的财物或还没到手的收入,不顾将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入不敷出是什么意思 入不敷出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入不敷出的意思: [rùbùfūchū] 收入不够开支。
入不敷出百科解释: 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敷:够,足。
入不敷出的详细解释: 入不敷出 [rù bù fū chū] 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他家人口太多,收入少,常常~。
入不敷出的近义词: 寅吃卯粮,捉襟见肘 入不敷出的反义词: 量入为出,绰绰有余,日进斗金 入不敷出的出处: 《红楼梦》一○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入不敷出造句: 1、为了子女们的学业,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在很多年都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2、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
3、在安排家庭经济时,应该宽打窄用,以免入不敷出。
4、他成天游手好闲,花钱如流水,难怪会入不敷出。
5、接连几件庞大的开销,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入不敷出。
6、由于连年征战,国家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
7、开源节流是避免入不敷出的最好方法。
8、近年来公司入不敷出,后来想办法增加收入,这样财务收支才基本平衡。
9、这个月买了几本好书和两件衣服,我的手头明显感到入不敷出了。
10、这家工厂由于受到市场不景气的影响,目前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11、我家食指浩繁,赚钱的只有我一个,每月入不敷出,将来的生活真不堪设想呀!
12、老王的收入微薄,又要养活一家五口,实在是入不敷出。
13、他现在已入不敷出了。
14、如果您是位特别讲究吃穿,追赶时髦的人,而这过分的追求又常常弄得您入不敷出,故而烦恼不堪。
15、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16、有的家庭本来收入不丰,但为了表面的“礼”,却不得不省吃俭用,甚至入不敷出。
17、他成名前生活拮据,因爱好写作而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使得妻子跟着他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18、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不值得。

入不敷出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070 成语 入不敷出 注音 ㄖㄨˋ ㄅㄨˋ ㄈㄨ ㄔㄨ 汉语拼音 rù bù fū chū 释义 敷,足够。 收入不够支出。 ※语或出清.朱彝尊《竹垞诗话.卷下.臣士下.倪嘉庆》。 「寅吃卯粮」 典源 ※清.朱彝尊1>《竹垞诗话.卷下.臣士下.倪嘉庆》倪公2>治赋3>之才,崇祯4>戊辰,在枢部上言,国计入不敷出,岁额5>缺至二百三十余万,何以支持?其言了若指掌6>。 假令思陵此时听公之言,绸缪区画,则后此虽有水旱寇贼,尚可缓于危亡,而惜乎不见纳也。 既而兵科给事中刘徽疏请裁驿递,有旨裁十之三,省邮传银六十万。 公独昌言曰:「驿递之设,贫民不能自食者赖之,裁之太过,将铤而走险,此盗生之源也。」 俄而李自成果以驿卒被裁,走入高迎祥队中,后遂以亡明,朝野咸服公计虑之远云。 〔注解〕(1)朱彝尊:西元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浙江秀水人。 精于诗文及金石考证之学,诗与王士祯并称南北两大宗,又工古文,好为词。 著有《曝书亭全集 》。  (2)倪公:指倪嘉庆,字笃之。 明朝人,应天府江宁人,生卒年不详。 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户科给事中。 崇祯时,尝谏裁驿递之议,帝不纳。 后李自成以驿卒被裁,入高迎祥部。 朝论遂谓嘉庆有远见。 明亡,为僧,名函潜,又名大然,字笑峰。  (3)治赋:管理赋税。  (4)崇祯:明朝思宗的年号(西元1628~1644)。 (5)岁额:国家年度收支的总额。 (6)了若指掌:比喻对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 见「了如指掌」。 典故说明 「入不敷出」,指收入不够支出。 出现这句成语的文献如清朱彝尊的《竹垞诗话.卷下.臣士下.倪嘉庆》中,在明朝崇祯年间,边患纷扰,流贼频仍,战事纷起十余年。 加上北方大旱,百姓无以为生,当然也就无力纳税,国家的支出多于收入,岁额缺至二百三十余万,国库渐渐空虚。 倪嘉庆是管理赋税的长才,他针对财政空虚的问题,对崇祯皇帝提出非常切要的建言,无奈不被接受,后竟导致明亡。 朱彝尊认为,如果当时崇祯皇帝能够采纳倪嘉庆的建言,也许明朝就能延缓灭亡的命运,实在是非常可惜。 后来「入不敷出」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指收入不够支出。 书证 01.清.朱彝尊《竹垞诗话.卷下.臣士下.倪嘉庆》:「倪公治赋之才,崇祯戊辰,在枢部上言,国计入不敷出,岁额缺至二百三十余万,何以支持?其言了若指掌。」 (源)02.《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这个当儿,正是我家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儿。 何况我家又本是个入不敷出的底子。」 03.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三.廉俸》:「无如俗尚奢靡,物价腾踊,京外各官之廉俸入不敷出。」 04.《清史稿.卷一二五.食货志六》:「此后再有隐匿,甚或巧立名目,谬称入不敷出,则典守之官,不能辞咎。」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收入不够支出。 【使用类别】用在「经济拮据」的表述上。 【例  句】<01>开源节流是避免入不敷出的最好方法。 <02>由于连年征战,国家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 <03>他成天游手好闲,花钱如流水,难怪会入不敷出。 <04>接连几件庞大的开销,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入不敷出。 <05>老王的收入微薄,又要养活一家五口,实在是入不敷出。 <06>这家公司受到市场不景气影响,已经陷入入不敷出的地步。 <07>妈妈向来精打细算,所以家里从来不曾发生入不敷出的情形。 <08>尽管小明的收入甚丰,但是经常挥霍无度,所以还是入不敷出。 <09>他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一有钱时便随便乱花,结果弄得入不敷出。 <10>如果想要解决入不敷出的问题,就要作好财务的管理,当省则省,当用则用。 近义词: 寅吃卯粮 反义词: 绰绰有余 辨识 请参考『辨识1070』 参考语词 入不支出

?入不敷出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释义】: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读音】:ru bu fū chū 【近义词】:捉襟见肘 【反义词】:绰绰有余 【例句】: 1.中小型社区将会入不敷出。 2.养家餬口的人担心入不敷出。 3.目前,欧盟(eu)大多数成员国入不敷出。 4.市民们也正感受着入不敷出。 5.他们将不得不工作,否则就会入不敷出。 6.另外,很多球员财政方面都入不敷出。 7.入不敷出少了,投资水平就会回升。 8.多年来萨博一直入不敷出,沃尔沃也只是收获微薄的盈利。 9.因此,这表明组织从贷款中取得的收入微乎其微,入不敷出。 10.这些近贫者最多也只能勉强收支相抵,而穷人却入不敷出。 11.由于物价的上涨,很多年轻夫妻是入不敷出。 12.与此同时,各所大学一直以来入不敷出。 13.更主要的是,很多欧洲国家长期入不敷出。 14.简而言之,许多法国公司都没有竞争力,臃肿不堪的 *** 入不敷出。 15.一些发达经济体如今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入不敷出。 16.这对于一贯入不敷出的天然气勘探和生产行业来说并非好消息。 17.与另一个入不敷出的国家希腊相比,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8.许多年以来,我国 *** 一直过著入不敷出的日子。 19.我们回溯到她的生活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生,等待着桌子,不能入不敷出。 20.二是事后拨款,即当以其他渠道筹集的社保资金入不敷出时,从国库拨款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