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道兵志在四方,有谁知道铁道兵之歌的歌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30 12:43:49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词

铁道兵志在四方
作词:黄荣森 作曲;郑志洁
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
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
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
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下地,明朝(哪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志在四方》
作词:黄荣森
作曲:郑志洁
演唱:群星
歌词
背上了行装扛起了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行装扛起了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劈高山填大海
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今天汗水下地
明朝鲜花齐开放,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扩展资料:
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是铁道兵心灵之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军歌。歌词由黄荣森创作,韩志改词,郑志洁作曲,歌曲于1962年4月21日在《铁道兵报》932期第四版(文艺版)发表。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黄金时间的“每周一歌”栏目中,持续播放一个星期。
1963年11月11日,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参加铁道兵党代会的领导同志,曾唱起这首歌。《铁道兵志在四方》,充分表达了铁道兵“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精神。另外有铁道兵编辑部于1956年6月出版的图册。
一曲《铁道兵志在四方》,雄壮豪迈抒情优美的旋律,满腔热血无限忠诚的歌词,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给数十万铁道兵留下了永恒的激情和难忘的记忆。在那个年代,不仅军人喜欢唱它,老百姓喜欢唱它,中央很多首长都喜欢唱它,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彭德怀、贺龙、叶剑英等很多高级首长都很喜欢唱这首歌,他们一次次在接见铁道兵代表时就曾经和大家一同高唱。
革命的英雄主义和美妙的音乐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上无数铁道兵战士战时和平时抢修铁路那无私无畏感天动地的故事,所以,这首歌不是一般的铁血军歌,它是英雄的铁道兵们几十年来用生命和鲜血谱写成的歌曲;是一座人民的战士永远立在广大群众心中的丰碑!

铁道兵志在四方原唱歌曲

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是铁道兵心灵之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军歌。
歌词由黄荣森创作,韩志改词,郑志洁作曲。
歌曲于1962年4月21日在《铁道兵报》发表。
原唱:李双江
歌词内容:
背上了行装扛起了枪
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行装扛起了枪
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
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下得明朝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铁道兵志在四方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歌曲

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是铁道兵心灵之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军歌。
歌词由黄荣森创作,韩志改词,郑志洁作曲,歌曲于1962年4月21日在《铁道兵报》932期第四版(文艺版)发表,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黄金时间的“每周一歌”栏目中,持续播放一个星期,《铁道兵志在四方》,充分表达了铁道兵“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一曲《铁道兵志在四方》,雄壮豪迈抒情优美的旋律,满腔热血无限忠诚的歌词,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给铁道兵留下了永恒的激情和难忘的记忆,在那个年代,不仅军人喜欢唱它,老百姓也喜欢唱它。
歌曲歌词:
背上了(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下地,明朝(哪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那么行装扛起那个枪歌词

背上了那个行囊,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们那,你们要问我,到哪里去啊,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万倾浪,早听塞外牛羊叫,又闻那个江南稻花儿香,同志们呐,迈开大步,朝前走啊,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歌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电视剧《铁色高原》插曲
演唱:郁钧剑,词:黄荣森,曲:郑志洁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
又闻那个江南稻花儿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哇朝前走哇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
要让锦绣山河铺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洒下地
明朝那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哇朝前走哇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志在四方
作词:黄荣森 作曲;郑志洁
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
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
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
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下地,明朝(哪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了行装扛起枪
满怀豪情斗志昂扬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奔向祖国
最需要的地方
打通昆仑千重山
又战东海万顷浪
林海雪原铺新路
金沙江畔摆战场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万里山河铺上铁路网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万里山河铺上铁路网
背上了行装扛起枪
满怀豪情斗志昂扬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奔向祖国
最需要的地方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建设祖国保卫国防
备战备荒为人民
革命重担挑肩上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志在四方原唱歌曲

《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原唱是铁道兵文工团。
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军歌,歌词由黄荣森创作,韩志改词,郑志洁作曲,由铁道兵文工团演唱。歌曲于1962年4月21日在《铁道兵报》932期第四版(文艺版)发表。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黄金时间的“每周一歌”栏目中,持续播放一个星期。
《铁道兵志在四方》雄壮豪迈抒情优美的旋律,满腔热血无限忠诚的歌词,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给数十万铁道兵留下了永恒的激情和难忘的记忆。这首歌不是一般的铁血军歌,它是英雄的铁道兵们几十年来用生命和鲜血谱写成的歌曲;是一座人民的战士永远立在广大群众心中的丰碑。
《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词
背上了(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
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 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 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
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 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
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下地 明朝(哪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有谁知道铁道兵之歌的歌词

背上了行装扛起枪,
满怀豪情斗志昂扬;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打通昆仑千重山,
又战东海万顷浪,
林海雪原铺新路,
金沙江畔摆战场。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万里山河铺上铁路网。
背上了行装扛起枪,
满怀豪情斗志昂扬;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建设祖国保卫国防;
备战备荒为人民,
革命重担挑肩上;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志在四方》
《铁道兵之歌》歌词
铁道兵之歌
背上了那个行装
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 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 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 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
又闻那个江南稻花儿香
同志们哪迈开大步呀 朝前走啊 铁道兵战士 志在四方
背上了那个行装
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 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
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 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
又闻那个江南稻花儿香
同志们哪迈开大步呀 朝前走啊 铁道兵战士 志在四方
背上了那个行装
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 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 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 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
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洒下地
明朝那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哪迈开大步呀 朝前走啊 铁道兵战士 志在四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铁兵文化

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这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并无二致。艰苦奋斗,一方面说铁道兵的工作艰苦——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另一方面说铁道兵的生活艰苦——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当年的铁道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的铁路;志在四方,指的是铁道兵战士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让“锦绣河山织上铁路网”。这个愿景是崇高的,是伟大的。从历史的大视野看,“艰苦奋斗、志在四方”为主题的铁道兵精神,是铁道兵战士用智慧和汗水写就的历史华章,包含了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要传承和光大的传统作风。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脱下军装依然是个兵”,告别军旗仍然是一支劲旅,薪火传承,军魂永铸。所以,铁道兵精神既是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资源,是具有铁道兵的传统文化。成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的力量源泉。
铁兵精神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铁道兵精神。是当时时代的产物,同样地也是当代中国主题下的精神支柱。它内涵的强烈的时代价值和高贵品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职业教育、职业文化建设的形象教材。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这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并无二致。艰苦奋斗,一方面说铁道兵的工作艰苦——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另一方面说铁道兵的生活艰苦——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当年的铁道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的铁路;志在四方,指的是铁道兵战士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让“锦绣河山织上铁路网”。这个愿景是崇高的,是伟大的。从历史的大视野看,“艰苦奋斗、志在四方”为主题的铁道兵精神,是铁道兵战士用智慧和汗水写就的历史华章,包含了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要传承和光大的传统作风。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脱下军装依然是个兵”,告别军旗仍然是一支劲旅,薪火传承,军魂永铸。所以,铁道兵精神既是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资源,是具有铁道兵的传统文化。成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的力量源泉。 铁道兵战友之间趣称:“铁军”、“老铁”、“黑老铁”,这反映出其艰苦的战斗环境,为了保障铁路的畅通、完工,显示出铁一样的意志。 铁道兵之歌“背上了行装扛起了枪,满怀豪情斗志昂扬。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打通昆仑千重山,又战东海万顷浪。林海雪原铺新路,金沙江畔摆战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精神演讲稿

   铁道兵精神演讲稿 (一)
  第一次听这首“铁道兵志在四方时,我已经离开了生活两年的大学校园,加入了中国铁建这个大家庭,来到了中铁十四局四公司。听到这首歌,我倍受鼓舞。从那时起,铁道兵“不畏险阻、勇攀高峰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让我了解到我们身为筑路人所承担的使命,从此,它们留下的不朽功勋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铁道兵精神既是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也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栉风沐雨,餐风露宿,铁道兵前无困难。他们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筑路生活的锻炼和生与死的考验,正是怀抱这种忠诚爱岗的敬业精神;四海为家的艰苦创业精神;争创一流的诚信精神和不怕流血牺牲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战胜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和险阻。不论是北方的寒冷、西北的戈壁滩还是南方的蚊虫、海边的浪花,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铁道兵的身影,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下,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一座座隧道的贯通都是他们用双手一点点的凿出来的,一座座大桥的架起都是用人力一车车推着浇筑而成,地质结构的复杂、施工环境的恶劣、塌方冒顶、泥石流灾害、施工物资器材供应不上等等这些,都没有阻挡他们的步伐。
  现如今在优越的工作环境下,如何立足岗位做好工作,是我们新一代筑路人的又一考验,通过铁道兵传统精神的教育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新时代的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发扬老一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刻不容缓的,我们要以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最基本的品德追求,要以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作为原动力勇往直前,要有着四海为家艰苦创业的'豪情壮志,这些文化、精神力量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时代变了但是铁道兵精神所包含的勤劳质朴、艰苦奋斗、富于创造、敢于奉献的基本内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扬起青春的风帆,吹响冲锋的号角,让我们立下青春的誓言,带着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光荣传统开拓未来的路,同企业共发展,让明天更辉煌,将铁道兵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铁道兵精神演讲稿 (二)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们,你要问我到哪里去,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曲《铁道兵志在四方》,记录了当年铁道兵们苦中作乐的情怀,记录了他们励志顽强、不怕困难的气魄,记录了铁道兵好儿郎一路行来洒下的热血与汗水!正是这首歌,音调倍感铿锵,牵动着你我!随着歌声我仿佛依稀看见那沧桑的岁月,看见了我们铁道兵眼睛里闪动着的莹莹的泪光,看见了铁道兵先辈们让人永铭于心的灿烂辉煌。
  打开封存的历史,追忆铁道兵的战斗历程,历史让我们始终牢记并发扬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精神成为寻回我们这代人的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的原动力。
  铁道兵为了打通国家的战略运输线,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抛井离乡,共同来到群山环抱、人烟稀少的地方,每天重复着几乎相同的体力劳动,而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据统计,每建成不到一公里的铁路,就有两名铁道兵战士牺牲。在这里,缺医少药,不让谈恋爱,没有私人空间,甚至没有一点基本的业余娱乐生活。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这样一群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但能够生活和工作下去,而且生活得有滋有味,工作得激情燃烧。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他们的工作却很快乐。
  叶剑英元帅的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不讲条件,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完成任务:在铁道兵看来最平常不过的起码要求却成了现在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尚的职业精神。
  什么是铁道兵的独特气质,那就是铁道兵的骨头是铁做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铁道兵精神的生动概括。()正因为铁道兵的骨头是铁做的,他们才可以适应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施工环境,才可以凭借简陋的工具打通隧道,才可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创造直可“惊天地、泣鬼神的工程奇迹!铁道兵是钢铁汉男人的形象:性格鲜明、脾气火暴,但他们有着一幅铮铮铁骨,有着一颗赤子丹心,不惧艰难万险,不求名和利,为了祖国甘愿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无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他们的光荣传统。军队的职能决定了军人必须准备与苦相伴,以死报国。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无非是“苦、“死二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就要做好思想准备,即在必要时以身殉国。常听当兵的人说部队中广泛进行“两不怕教育,“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成为当时的口头禅。优良的传统教育,对于凝聚军心,激发官兵战斗精神和以苦为荣、刻苦练兵的斗志,为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注入了活力。
  苍茫天宇,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一旦被“两不怕精神培育、武装起来,就足以迸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力量。“两不怕精神代代相传,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有了这种精神与力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艰苦奋斗,是的,艰苦奋斗,作为时代的精神品格,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取向的继承和发扬。其精神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代必然赋予它不同的时代内涵。在时间进入21世纪的今天,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告别了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短缺经济时代,但艰苦奋斗精神所包含的勤劳质朴、拼搏进取、富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基本内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要把这一优秀的时代精神传承下去。
  铁道兵是一个特殊兵种:铁道兵战友是一群新时期最可爱的人,铁道兵情结是一种纯真的珍贵的友谊,铁道兵精神是一种国家和军队永远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认为铁道兵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言败、永向前、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就是这种崇高的精神,培养了无数个英雄;就是这种崇高的精神,使我们铁道大军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中,都能像东方巨龙一样,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无数人间奇迹。
  进入21世纪的今天,30年的改革开放,祖国的铁路建设已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再也不是那铁镐加风枪的年代了。我们告别了一直困扰着我们经济物质短缺的时代,但铁道兵精神所包含的内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多少年来,铁道兵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勇于面对各种艰险地势,克服各种恶劣施工条件,攻坚无数施工技术复杂的地段,他们创造了传颂世界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作为铁道部的一员,我衷心希望中国铁建全体同志能够将铁道兵精神发扬光大,踏着先烈的足迹,勇于拼搏,勇攀高峰,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奇迹!让铁道兵精神永存!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传统

校训 技艺 科学 真理 校歌 《铁道兵志在四方》作词:黄荣森作曲:郑志洁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劈高山填大海, 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下地,明朝(哪个)鲜花齐开放。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校徽 该校校徽主体部分是学校英文名简称的矢量图形,校名简称字母构成一辆火车,寓意铁道;下方的“1950”表示学校是创建于1950年的铁道兵工程学院财材系。

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同名画册

图书名称:铁道兵志在四方(画册)书籍作者:图书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文化部编印图书品相:九五品库 存 量:1 本图书售价:450.00元图书类别:艺术图书标签: 画册 编印 解放军 中国人民 政治部上书时间:2007-06-26出版时间: 1966-04 印刷时间:1966-04开本:12开 页数:24 页装订: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