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本主义心理学,何为人本主义心理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9 06:07:43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 世纪 50~6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张心理学者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其观点与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分歧,在西方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但作为一个学派它缺乏公认的强有力的领导人。因此被认为不是一个体系严谨的学派,而是一种同观点学者的广泛联盟。其创始人是A.马斯洛,后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罗杰斯。
人本主义 心理学家 认为 ,凡是有 机体都有一种内在倾向——以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发展自身的潜能,这就是机体潜能说。人的机体除具有一般生物潜能外,还有心理潜能。心理潜能也有求得发展的内在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自我实现论就是指人有这种尽其所能的内在倾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以现象学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认为心理学不能仅仅依靠对一般人的调查统计和平均数字提出理论,而应着重对健康人或自我实现者进行质的研究。因而他们强调个案研究的重要意义,主张走一条由特殊到一般、由个体到法则的研究路线。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潮已在西方社会引起重视 ,但在美国心理学界内部的评价却很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史家和体系学家的评价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实际上是一种把心理学研究范围扩展到包括人类所特有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研究,它对近代传统心理学的批判是有力的,但对自身理论的论证尚嫌不足。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是美国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是: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在方法论上,他们反对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流派的第三势力。 它的基本理论核心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核心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强调人的主观经验、强调人的意义和价值,为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提供重要的视角,也为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
1、强调人的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天生具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倾向和动力,是人类行为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推动人们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成长。
2、强调人的主观经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主观经验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强调要重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认知,主观感受和认知是受到个人的文化、社会背景、历史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发展。
3、强调人的意义和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追求意义和价值的倾向,使得人类不断向着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目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强调人类应该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教育和教育咨询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应该被视为有价值的个体,应该受到尊重和理解。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估方式方面中得到广泛应用,都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在教育咨询中运用其理论,帮助学生和教师解决学习和教学中的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招聘、培训、职业发展方面的应用,都强调员工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需要和动机,制定更加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措施。
3、心理健康领域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也有重要贡献,强调人类的天性和潜力,认为人们应该被视为有价值的个体,应该受到尊重和理解。对心理治疗和咨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哪三个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和梅是人本主义公认的领袖人物。
1、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2、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案主中心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3、罗洛·梅(Rollo May,1909~1994)被称做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代表。20世纪中叶,他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美国的存在分析学和存在心理治疗,他著述颇丰,推动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也拓展了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手段。
扩展资料: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二三十年代美国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和机体论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论准备。奥尔波特指出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每一成人都不同于他人而以他自身独特的内在和谐方式对待世界,这一看法和排除意识经验的行为主义理论直接对立。
以人格理论为基础,奥尔波特后来成为创立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学系的关键人物,这为学院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分立创造了条件。默里和墨菲这一时期也有重要的人格理论著作发表,他们把人格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为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霍妮、弗罗姆不同意弗洛伊德夸大性因素的作用,把美国工业社会发展中引起的社会问题看作是导致精神障碍的社会因素,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传统精神分析的主要分歧之一。
1939年戈尔德施泰因《机体论》的发表,被认为是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即自我实现论的基石,他第一次从机体潜能的发挥出发论述自我实现,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加强了这一本来是由哲学提出的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本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斯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尔·兰塞姆·罗杰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洛·梅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是A.H 马斯洛 ,主要代表人物 C.R 罗杰斯 。对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具重要推动作用的有H.S 沙利文 , G.W奥尔波特 , K.霍妮 , C.比勒 , 萨特等。
■ 人本主义的理论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哲学的延伸,包括承认人的尊严、价值、才能,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派系。
在心理学上,是从存在出发,分析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帮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发挥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具体“帮助或治疗”过程中,通过让服务对象体验爱、苦难发现生活的意义,促使对方成为具有理性智慧和负责任的个体。
■ 人本主义的主要价值观
前提: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行动。
帮助或治疗中的态度和原则: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心。
具体价值:强调人的内在潜力;人们彼此负有责任;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每个人的差别都应得到尊重;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人本主义
(文筑梦作品)
(CC BY-SA 4.0)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是什么

潜能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理论派别,它被称为西方心理学中非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C.R.Rogers)。
1、概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超越科学实证主义范式而趋向于构建一种“以人为本”的心理学思潮。它源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一方面以克尔凯廓尔等的存在哲学为基本观点的理论为源头,另一方面以西方现代哲学中胡赛尔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的心理。
当今,人文主义心理学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主要范式和革新运动,被称作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并驾齐驱的“第三势力”。
2、潜能和潜能发展动力
人本主义首先假定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类天生就具有趋向完美、谋求自身充分发展的基本动机,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和环境,个体就将致力于自我发展,使其身心各方面潜能都能得以实现。另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又认为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按照他自己的本性(自我实现的需要)表明,有指向越来越完善的存在,有指向越来越努力实现这种完善的趋向。而个体内在的“机体智慧”对个体经验的机体估价正是以这种自我实现的趋向作为参照系的。凡是同自我实现趋向一致的体验,是令人满意的,可引起个体对它的接近与满足;凡是与实现趋向相矛盾的体验,则是令人不快的,会引起个体的回避与消除反应。这样,这种“机体智慧”的反馈就对人起着一种自我的促进作用。因此,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指导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心理学人本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啊?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强调人的责任——人们最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强调此时此地;认为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强调人的成长。
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是一种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人的形而上学学说。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及之后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费尔巴哈拒绝唯物主义,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
在人本主义之前,心理学领域中占主导的人性理论有两种:一种是弗洛伊德的观点,人主要受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控制;另一种观点来源于行为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把人看做较大、较复杂的老鼠——人与老鼠一样,只是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反应,其中并没有任何主观的控制。这两种理论都忽略了人性中的一些重要方面——例如自由意志和人的价值等。
在现代哲学中,人本主义一词被某些哲学家运用。如德国现象学者谢勒和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克拉格斯,人本主义是以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为对象的人本学或性格学。他们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提倡忠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强调人类本质上是自我决策的生物。
以下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观点:
1. 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潜力,个体的目标是要实现自身的潜能和自身的完美。
2. 独立性和自我决策:人本主义心理学还认为,在决定自己的前途和目标时,人类应该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价值观,需要保持独立性和自我决策权。
3. 经验和现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个体关注当下的个人经验,并强调对当前生活的关注和把握。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不应该为过去或未来担心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和精神。
4. 自我体验的主观性: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理解都是基于主观体验,因此,个体体验的真实性和意义值得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5. 日常生活的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意义是人类存在的关键组成部分,“意义”是在自我实现过程中自发涌现的。人类生存的目的和积极的方向在于探索、感知和体验日常生活及其重要性。

何为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如下:
(1)强调人的责任一一人们最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强调此时此地;
(3) 认为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4)强调人的成长。
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60年代开始形成,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1987)。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
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什么?

研究对象:心理健康者、成功人士
研究内容:需要(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潜能、动机、人的价值、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强调对作为整体的人的研究。
研究方法:采用人格问题的研究方法,对成功者进行个案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有很多方面,但主要来自两个领域。一是欧洲影响广泛的存在主义哲学,一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和亚拉伯罕·马斯洛的研究。
不少治疗师如罗杰斯、马斯洛等,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
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存在主义哲学的问世已有几百年,尽管它艰深难懂,特别是没有共同认可的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定义,但它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人存在的意义、自由意志的作用和人的唯一性等,后来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评述人本主义心理学

【答案】: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强调心理学应以正常健康的人为研究对象,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人有自由意志,在充分挖掘自我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认为人都是单独存在的,心理学家应该对人进行单个的测量,而不要把他们合并在不同的范畴之内。研究方法:个案法。评价:人本主义对人的心理本质进行的新诠释,对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等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它错误地理解了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因此,它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某些描述,常常是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出发的。此外,人本主义的许多主张带有纲领的性质,所用的名词缺乏明确定义,理论体系仍不完备,难以得到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