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仙过海三 片7,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8 10:07:11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八仙过海三?片正版哪年的

八仙过海三是一部电视剧,它是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出品,于1999年首播。该剧根据传统神话故事改编,讲述了八仙各显神通帮助世人度过劫难的传说。该剧在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并获得了多项奖项的肯定。
该剧的制作精良,演员阵容强大,包括了知名演员如曹国涛、刘耿维、陈刚等。同时,该剧的导演也备受认可,由著名导演李海兴执导,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拍摄手法,将这部神话故事呈现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值得一提的是,八仙过海三在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同时也获得了业界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该剧的成功也证明了优秀的电视剧制作和演员阵容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后来的电视剧制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八仙过海三是一部经典的神话电视剧。如果您对这部电视剧感兴趣,可以在网上搜索该剧的相关资源,观看该剧的精彩片段和剧情介绍。

八仙过海的传说故事

  所谓八仙是指八位仙人,他们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和吕洞宾。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八仙过海的传说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八仙过海的传说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八位得道仙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人称八仙。
  一天,八位仙人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诸仙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洞宾偏偏别出心裁①,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大家一听也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便答应了。
  吕洞宾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扔,说了一声“变”,顿时拐杖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唱歌,热闹极了。
  船在海上航行着,几位大仙觉得速度太慢,吕洞宾就说:“我们不如每人都拿出自己的宝物,使船加快速度。”说完,吕洞宾拔出宝剑,扔进水中,水中立刻翻起大浪,推动船往前走。船走出了几里后,吕洞宾便收回宝剑。
  铁拐李见吕洞宾收回了宝剑,马上摘下自己的宝葫芦,对着船的后面,只听“砰砰”两声,船又加快了速度。汉钟离也不甘示弱,举起大扇子,扇了几下。船的速度又更快了。
  蓝采和一见也着了急,拿起快板抛入水中。可是过了一会船又慢了下来,并没有加快。几位大仙笑着说:“怎么你的快板不灵了呢!”蓝采和一看自己的宝物不见了,就急急忙忙跳入水中去找,结果一看是被龙王太子给偷了。蓝采和追了上去,与龙王太子大战起来。
  其他七位大仙正谈论着蓝采和的仙术失灵。突然,平静的海面掀起一个浪头,将大船打翻了。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汉钟离打开蒲扇垫脚底;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个葫芦;吕洞宾踩着宝剑;何仙姑坐在莲花上,都没有落水。
  他们看蓝采和与龙王太子打了起来,便知道是龙王太子偷了快板。龙王太子见八位仙人都在,知道自己打不过他们,便跳入水中逃跑了。
  八位仙人本来想去游玩,偏偏遇上这事,非常生气,便跳入水中直奔龙宫追去。
  龙王太子知道八仙不会善罢甘休,早在半路上就安排好。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八仙淹来。汉钟离挺着大肚子,飘然降落潮头,轻轻扇动蒲扇。只听“呼呼”两声,一阵狂风就把虾兵和蟹将都扇到九霄云外去了,吓得其他海怪连忙关了龙宫大门。龙王太子见汉钟离破了他的阵势,忙把脸一抹,喝声“变”。海里突然蹿出一条大鱼,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钟离。
  汉钟离急忙扇动扇子,不料那大鱼毫无惧色,嘴巴越张越大。这下,汉钟离可慌了神了。正在危急时,忽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那笛声悠扬悦耳,大鱼听了,竟然斗志全无,朝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
  吕洞宾挥剑来斩大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
  仔细一看,眼前哪儿有什么大鱼,分明是块大礁石。吕洞宾气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一旁笑眯眯地说:“待我来收拾它!”
  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他的那根拐杖“刷”地飞了过来。铁拐李把拐杖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却打在一堆软肉里。原来,海礁已变成一条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要不是何仙姑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原来那大礁和章鱼都是龙王太子变的。这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手叫驴,连忙急追。眼看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一只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龙王太子现出原形,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杈的龙角,张舞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八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龙王太子。
  龙王太子斗不过八仙,只得向龙王求救。龙王知道后,把龙王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亲自把快板还给了蓝采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了。
  八仙经过一番大战,各自的本领大增,又一同去游蓬莱岛。八仙一到,只见霞光普照,天地一片灿烂。这正是历经风雨,才见彩虹。
  解释:
  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又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历史起源
  "八仙过海",道教掌故之一。"八仙"一般是指铁拐李、汉锺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神仙人物。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汉锺离有鼓,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及箫管,何仙姑有竹罩、韩湘子有花篮、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大拍板。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八仙的文学艺术作品可谓比比皆是,甚至在旧时新娘出嫁所乘的轿子上以及印糕上,都可以看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八仙造型。明代出现的青花瓷瓶上有以西王母为中心的图案,其中也有八仙祝寿的场面。在民间,有一种颇为人们所喜爱的方桌叫"八仙桌"。凡此种种,说明八仙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深刻影响。
  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动的记述见于明吴元泰之《东游记》。该书写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有一天,他们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显"神通"而过。其他诸位仙人都响应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後来,人们把这个掌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相沿至今,再无变动。
  在道教形成之前,汉代有“淮南八公”,此即汉代八仙。
  《艺文类聚》卷七十八引《列仙传》曰:“汉淮南王刘安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卷,论变化之道,于是八公乃诣王,授丹经及三十六水方。”
  ①《抱朴子内篇·仙药》称:“昔仙人八公,各服一物,以得陆仙,各数百年,乃合神丹金液,而升太清耳。”②《抱朴子内篇佚文》云:“伍被记八公造淮南王安,初为老公,不见通,须臾皆成少年。”③据高诱《淮南鸿烈解叙》所载,淮南八公是: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④《神仙传》卷四《刘安》载:刘安招接天下道术之士,“乃有八公诣门,皆须眉皓白,”安初不欲见,后八公皆变为年约十四五之童子,安乃足不履,跣而迎。八公自称:“吾一人能坐致风雨,立起云雾,画地为江河,撮土为山岳;一人能崩山,塞深泉,收束虎豹,召致蛟龙,使役鬼神,一人能分形易貌,坐存立亡……一人能乘云步虚,越海凌波,出入无间,呼吸千里;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冬冻不寒,夏曝不汗;一人能千变万化,恣意所为……一人能防灾度厄,辟却众害,长生久视;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铅为银,水炼八石,……浮于太清之上。”⑤后刘安与八公一道成仙,时人传八公和刘安临去时,遗药器于中庭,鸡犬舐啄,尽得升天,此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出处。
  到唐代,淮南八仙的故事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文人墨客的诗文中亦多以此为典故说神仙长生之事。武则天《升仙太子碑》提到“淮南八仙”。⑥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自谓“未遑八仙之术”。⑦此后,八仙传说起了变化:一是人称李白、贺知章、崔宗之等八位骚人墨客为饮中八仙。《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七《李白传》曰:“公(指李白)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游。”⑧二为蜀中八仙。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唐末道士张素卿曾画“八仙图”,⑨“蜀主(孟昶)诞日,忽有人持素卿所画八仙真形,以献蜀主,蜀主观之,且叹曰:‘非神仙之能,无以写神仙之质。’遂厚赐以遣。”注云:“八仙者,李阿、容成、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长寿仙、葛永瑰。”AB《太平广记》卷二百十四引《野人闲话》所记内容亦同,唯:“李阿”作“李已”,“葛永瑰”作“葛永璝”。AC宋元之际,八仙之说再次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今日民间流传的八仙。这种变化,与金元时全真道之兴起有关。全真道所奉的北五祖中有钟离权和吕洞宾,而钟、吕二仙在八仙故事中占有重要地位。《道藏》有《钟吕传道集》,钟吕金丹道风行宋元,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南宋李简易《玉溪子丹经指要》卷首有《混元仙派图》,列出钟吕的传承世系,第一代钟离权传吕洞宾,后以吕洞宾所传为多,有曹国舅、何仙姑、李铁拐等。
  这说明钟吕金丹道的兴起与元明八仙故事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后者的许多原型来自前者。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四“八仙”条指出:“按《太平广记》《神仙通鉴》等书,胪列仙迹,纤悉不遗,并无所谓八仙者。胡应麟谓大概起于元世。王重阳教盛行,以钟离为正阳,洞宾为纯阳,何仙姑为纯阳弟子,因而展转附会,成此名目云。”AD翟灏《通俗编》也说:“元人杂剧如马致远《岳阳楼》、范子安《竹叶船》、谷子敬《城南柳》,皆举称仙者八人,与世俗所绘符其七,唯无何仙姑,……则其起于元世,又何疑焉?”AE元代的八仙名目不尽相同,如有的无何仙姑,而有余仙翁;有的无张果老、何仙姑,而有风僧哥、玄壶子。直到明代才大体上定型,但也还有个别不同的说法。
  八仙人物简介
  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事迹”如下: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
  《混元仙派图》称其为吕洞宾弟子。
  元岳百川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也持此说。《历代神仙通鉴》载:李凝阳从老子和宛丘生魂游华山,嘱弟子曰:“倘游魂七日不返,方化我尸魄。”不料弟子因母病危,提前将其尸体焚化,游魂无依,附于林中一饿死的乞丐身上,变得形极??功行充满,便是异相真仙。AF后奉为东华齐阳启元帝君。一说铁拐李生而有足疾,西王母点化升仙,封东华教主,授以铁拐。文艺作品中铁拐李的形象通常是拄铁拐,背葫芦,游历人间,解人危难。道教名山崂山流传“铁拐李摔葫芦”的故事,崂山“金液泉”、“酒槽”等地名,传说因铁拐李葫芦里的酒流溢而得名。
  汉钟离,名钟离权,全真道尊称“正阳祖师“,奉为“北五祖”之一。《道藏》有《灵宝毕法》三卷,题钟离权著,吕岩传。另外还有一些托名钟离权著的经书。《宣和书谱》和《宋史》都提到其事迹。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一说: 他的道号是“和谷子”,一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生时有异相,及壮仕晋为大将,后回心向道,一老者“授以长生真诀,赤符玉篆,金科灵文,金丹火候,青龙剑法”,从此领悟玄旨。后点化吕洞宾,应上帝之召而去。他与吕洞宾对神仙之道的问答,经施肩吾编为《钟吕传道集》行于世。
  “宋钦宗靖康初封为正阳真人,元至元六年(1269)正月褒赠正阳开悟传道真君。”AG钟离权自称“天下都散汉”,艺术形象为手拿扇子,袒露大肚,乐呵呵的胖子,以突出其散仙的风度。
  张果老,道教称为果老仙师,由唐代道士张果衍化而来。
  据《大唐新语》卷十载:“张果老先生者,隐于恒州枝条山,往来汾晋,时人传其有长年秘术。”唐玄宗迎之入宫,倍加礼敬,自称是“尧时丙子年生”,曾为尧的侍中。
  “善于胎息,累日不食。”玄宗诏赐为“银青光禄大夫,仍赐号通玄先生。”后尸解。AH《旧唐书·张果传》与此略同,只是更多一些神异事迹。中唐以后,张果的传说日益增多。《太平广记》卷三十引《明皇杂录》《宣室志》《续神仙传》称:果“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噀之,还成驴矣。”
  此条亦见于《三洞群仙录》卷十五引《高道传》,当系后来张果老倒骑毛驴形象的雏形。 何仙姑,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五、《历代神仙通鉴》卷十四载称:
  “广州增城县何泰之女也,唐天后时,住云母溪。年十四五,一夕梦神人教食云母粉,……誓不嫁,常往来山顶,其行如飞。……唐中宗景龙中,白日升天。”诸书所记何仙姑事,颇多歧异。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四引宋《东轩笔录》《乐善录》《独行杂志》及清人《杂录》等所记何仙姑之事多不同。蓝采和,《续仙传》载称:“不知何许人也,常衣破蓝衫,……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长三尺余,常醉踏歌,老少皆随看之。……似狂非狂。行则振靴言曰:‘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椿树,流年一掷梭。’……后踏歌濠梁间,于酒楼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举于云中,掷下靴衫腰带拍板,冉冉而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七抄录此文,无大异。后来传说中,有时变成挎着花蓝的姑娘,直到清代的戏文中还是女妆打扮。也有仍将其定为男性的,为一少年。
  吕洞宾,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吕岩,号纯阳子。全真道兴起后,奉为北五祖之一。其人其事见本书第一卷。世传八仙中之最负盛名者。传说中颇多神异事迹。元明以来文艺作品及民间传说的八仙故事中,多以他为中心,并将其塑造为手持宝剑,能解救人间苦难的游侠形象。
  韩湘子,字清夫,据说是唐吏部侍郎韩愈之侄,或外甥、侄孙。《列仙全传》卷六载:遇纯阳先生而从游,登桃树堕死而尸解。来见韩愈,愈勉之学,则答曰:湘之所学与公异。曾作诗自称:“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韩愈不信,即为开樽,果成佳酝;又聚土,一会儿开碧花二朵,花间拥出金字一联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愈读之不解其意,后因谏佛骨事谪官潮州,途中遇雪。韩湘子冒雪而来,问道:“公能忆花间之句乎?”愈询其地名即蓝关,感叹不已,方信湘之不诬。LC(《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二《韩湘》与此同)这个故事较早的见于《三洞群仙录》卷三所引宋刘斧《青琐高议》中,则韩湘子在宋代已衍为道教神仙。后来关于他的传说颇多,有《韩仙传》增演其故事。又传说他系吕洞宾弟子,被吕度为仙人,由此名列八仙。
  曹国舅,《混元仙派图》载其为吕洞宾的弟子。《列仙全传》卷七称其为宋曹太后之弟,每不法杀人,以后隐迹山岩,精思慕道,得遇钟离、洞宾,引入仙班。LD遂为八仙之一。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幼、富、贵、贫、贱;
  俗称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蓝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文艺作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今西安市有八仙宫(古称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内奉八仙神像。

八仙过海为什么最后只过去七个?

八仙过海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典故,讲述了八位仙人跨海救人的故事。关于为什么最后只过去七个,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和解释,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解读:
1. 纪念八仙中的韩湘子:八仙中的韩湘子是唯一一个不会游泳的,传说他为了表现自己的牺牲精神,主动选择留下,以便让其他七位仙人顺利过海。
2. 数字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数字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数字八被视为吉利的数字,而七则被认为是凶利的数字。因此,故事中只有七个人最后过海,可以被解读为为了避免凶利的数字八。
3. 口耐不齐:八仙过海是一个口头传统的故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版本和口述差异。有人认为,只有七个人过去是因为有人在口述故事时出现了口误或者记忆错误,而后来的版本中就保留了这个错误。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解释都是基于民间传说和解读,并没有确凿的历史依据。八仙过海的故事有多种版本和解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文化背景来进行解读。
因为蓝采和失踪了。
八仙过海时,八仙各自乘坐自己的兵器,安稳地顺着汹涌的波浪漂去。突然,蓝采和从他们当中消失了。张果老猜测是东海龙王把蓝采和抓去了,于是众人来到龙宫,请求龙王放人。谁知道龙王不但不肯放任,还派自己的几个儿子带领虾兵蟹将追杀八仙。八仙只得用随身的法宝抵抗虾兵蟹将。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龙王的两个太子被八仙杀死了。龙王听到儿子被杀的消息,很生气,并请其他龙王前来帮忙。后来,太上老君、如来佛和观世音赶来调解才制止了纠纷。

八仙过海是指哪八仙?

八仙过海,是中国神话故事中流传较广的一个。主要讲的就是八位仙人发挥各自的本事,赢得最后成功的故事,后才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话语。那么,你知道八仙过海是哪八仙吗?他们各自有什么本事呢?一起看八仙过海是哪八仙。
“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相传他们学道成仙,各有一套本领,故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之说。八仙所持之物;张—鱼鼓、吕—宝剑、汉—扇子、韩—花篮、铁—葫芦、何—笊篱、蓝—横笛、曹—阴阳板,被称为“暗八仙”。
1、汉钟离(神器:芭蕉扇)
相传汉钟离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他是中国民间道教传说中的神仙,也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是哪八仙之一。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教祖师,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钟离权逭双髽髻以传道,手摇芭蕉扇,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
2、张果老(神器:鱼鼓、纸叠驴)
张果老,是八仙中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张果老是唐朝(618-907年)人,本名张果,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表示对他的尊敬。著名炼丹家张果,胯下纸叠驴,就是民间所传“八仙”中的张果老。
3、韩湘子(神器:横笛)
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擅长吹箫,拜吕洞宾为师,是八仙中最风度翩翩的。韩湘子属坎水之象,在民间传说中,人间发生了大旱,韩湘子便为百姓吹横笛来降雨,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是哪八仙之一。
4、铁拐李(神器:葫芦)
铁拐李,亦称李铁拐。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铁拐李属兑金之象,以铁拐代足,铁属金,足在下属阴,以示柔金之象。
5、吕洞宾(神器:纯阳剑)
吕洞宾,名岩石,字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吕洞宾属乾金之象,乾卦为纯阳,故而他被称为纯阳老祖,所持宝剑也称纯阳剑。
6、荷仙姑(神器:荷花)
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时雨,由于总是手持荷花,又称“荷仙姑”。何仙姑属坤土之象,为柔土,她欲与吕洞宾配成夫妻,以示乾坤交泰之象,是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八仙之一。
7、蓝采和(神器:花篮)
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于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其饮酒量多而不醉,精通酿酒技艺,自酿自饮,以蓝酒自成一体,蓝采和也是中国酿酒界最有权威的人。蓝采和属巽木之象,手持兰草,草本即柔木。
8、曹国舅(神器:玉板)
曹国舅,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伏罪,曹景休耻见于人而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注: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分别指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八仙过海是中国民间比较受欢迎的神话传说之一,后来民间有了关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歇后语,比喻依靠个人能力创造奇迹。八仙过海有哪八仙1、汉钟离汉钟离是魏晋时期的人物,也是中国民间以及道教传说中的神仙,他身高八尺,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行为非常的潇洒,并且喜欢喝酒,不修边幅。2、张果老张果老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的形象就是一位倒骑着白驴的老人,本名叫张果,因为年纪很大所以后面加上一个老字。3、韩湘子韩湘子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比较擅长吹箫,因为拜吕洞宾为师而学道,是八仙中风度偏偏的斯文公子,韩湘子的宝物就是紫金萧。4、铁拐李铁拐李是八仙之首,幼年时期天资聪颖而闻名于巴国,后来巴国被灭,铁拐李看破红尘,去华山学道访仙,并在成仙后专门学习药理,主要治疗风湿骨痛药膏,普救众生,被封为药王。5、吕洞宾吕洞宾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祖师,也是道教中的大宗师,原本是一位儒生,在40岁时遇到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0岁时遇到钟离权传丹法,修炼成仙之后,他普度众生,留下很多传说。6、何仙姑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一位女性,她的形象就是手持荷花,所以也被称为荷仙姑。传说中,何仙姑是在北宋时期的聚仙会时受铁拐李的邀请在石笋山位列八仙的。7、蓝采和蓝采和是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是唐朝人,在淮南道濠州钟离濠梁上得道成仙。他经常穿着破旧的蓝衫,一脚穿着靴子,一只脚光着,手里拿着一个大板拍,行走在街上,趁着酒醉还会高歌。8、曹国舅曹国舅是八仙中出现最晚的一个,在宋代时被内丹道收编为吕洞宾的弟子,并在宋金时期受铁拐李的邀请列入八仙之列,形象比较固定,头挽双髻,身上穿着蓑衣,披着蓑裙,光着手臂和双脚,留着长长的胡须,笑容可掬。

八仙过海过的是哪个海以及过海的原因是什么?

  八仙过海,是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相传从前吕洞宾、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共八位神仙,为了渡过东海,踏险浪、战恶魔、各施法术和本领,最后终于到达了彼岸――蓬莱仙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八仙为何过海原来在唐末时期,真的有个叫吕洞宾的人。他文武双全,相貌堂堂,因在朝中犯了罪,被发配到大海之中的长岛受苦刑。和他一起发配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平民布衣、也有皇亲国戚。在长岛,他们都蓬头污面,披镣带铐,饿着肚子干苦活。他们将终生被监禁在长岛。每日里,他们隔着海面,望着对面的蓬莱丹崖山,很想渡海逃离长岛到内陆来。
  一天夜里,风狂海啸,星月无光,吕洞宾带着七个囚犯,砸了镣铐,偷偷地渡海了。除了何仙姑坐着一个大脚盆外,其余的人都抱着一根大木头渡海。他们划了一夜,终于划到了蓬莱县城的丹崖山下,在临海边的一个山洞里躲了起来。拂晓,有个赶海的渔夫,在山洞口发现了他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这个渔夫知道八个蓬头污面的人是赤手空拳从对面长岛渡海过来的时,便肯定八个人是神仙无疑了。因为这是凡人办不到的事。他慌慌忙忙跑到县衙门,告诉县官说,哎呀呀,不得了,神仙下凡了!县官闻言大惊,连忙令人抬了八顶彩轿,赶到海边去迎接神仙。可到山洞里一看,那八位“神仙”早已无踪无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件事,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和虚构,便编出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八仙过海”故事。世上本来就没有神仙,所有神话都凡人编出来的。古人云:“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人人都说吕洞宾是神仙,其实他是唐末时期的一个穷秀才,能做得一手好诗,有作品传世。由于他浪荡江湖,道德和学问都很出众,做了许多好事,受到人们的敬仰,后来,人们便给他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奉为神仙了。
八仙过海是哪八位仙人?过海是怎么回事?带你了解这其中原因
从八仙过海的故事中了解到,八仙是横渡了东海后成功到达了“蓬莱仙境”,而现实中则是为“越狱”到达了蓬莱丹崖山。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是没有神仙了,那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是什么出现的?“八仙过海”故事虽然是虚构的神仙,但历史上还真的有吕洞宾等7个人成功渡过了大海,而这个海就是伟大的东海。
一、“八仙过海”故事,实际是吕洞宾等7位囚犯“越狱”东海而到达了蓬莱丹崖山
在古代的历史记载中确实有关于“八仙过海”的真实故事,而唯一记载的人物就是吕洞宾。根据资料记载,吕洞宾是因为犯事而被关到了某个小岛之上,不为生活折腰的他伙同了另外7名册囚犯尝试“越狱”;我们都知道他们想到达的是蓬莱丹崖山,但这海确实不太了解;直到看到故事中提及“东海龙王”则猜到,他们所需要横渡的就是伟大的东海了!要知道,古人对于大海都是畏惧的。
二、为了真实这八位古人的坚毅,人们则用“八仙”代替了不畏惧大海的他们
了解地理知识的我们会觉得东海其实不算太大,甚至不如太平洋的恐怖,可古代并不一样;古人对于大海是很畏惧的,甚至会觉得大海里面存在的恐怖生物等,当看到从大海“越狱”到岸边的八位囚犯快速消失后,就觉得他们是神仙的存在。之所以把这八位囚犯称为“八仙”,是对他们毅力的认可,从某个程度上也是美化了这几位为了生活而不惜一切努力到彼岸的人。或许后人会觉得他们做法不好,但对于古人来说能真正横渡东海的都是伟大的存在。
“八仙”其实是横渡了东海,而到达了蓬莱丹崖山生活。

八仙过海只有七个什么梗?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一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为什么说八仙过海,原本只有七仙?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古代民间传说中十分流传的道教八仙分别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其中最后一位的曹国舅是最后加入八仙行列的神仙,也是这个团队中的唯一一位恶霸。
之所以被称之为恶霸,也是有原因的。曹国舅,别名曹佾、曹景休,因为他是北宋年间慈圣光献皇后之长弟,所以都叫他曹国舅。这曹国舅天生聪颖,却不喜欢享受荣华富贵,一心喜欢修道。
他之所以一直成为历史上名声不好的“恶霸”,并不是他自己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而是他为了保护自己最亲近的人变成了罪恶的帮凶。
曹佾除了有一个皇后姐姐,还有一个弟弟,也就是另一个国舅,我们称之为二国舅。二国舅从小集万千溺爱于一身,嚣张跋扈,长大后便成为了无恶不作的纨绔子弟,他逞强行恶,为祸乡里,私吞百姓田地,欺男霸女,手下还聚集了一群乌合之众,整天为非作歹,真真就是现实版的黑社会。
二国舅做的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就是强抢进京赶考秀才的妻子,那年,一位秀才带着自己貌美如花的妻子进京赶考,这个二国舅一见倾心,贪图人家的美色,派自己的手下杀害了秀才,霸占了那女子,但是那秀才的冤魂不安,找到包拯申诉冤情,包拯铁面无私,要一查究竟,曹国舅便告诉二国舅把那秀才妻子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于是二国舅让手下把秀才的妻子投入井中,没想到被她逃脱,后来逃跑途中遇到曹国舅,误以为他是包拯,便向曹国舅申诉告状,曹国舅大惊失色,命令手下用铁鞭打死秀才的妻子,手下打完以为她已经死了,于是把她的尸体扔在了偏僻的小巷里面。秀才的妻子醒了之后,跌跌撞撞跑到开封府向包公叫冤,包公问明真情后,就假装生病,曹国舅便来探望包拯。包拯让秀才的妻子出来申述,然后就把曹国舅监禁起来。又写了一封假书将二国舅骗来开封府,让此女当面诉说冤情。又将二国舅关入牢中。曹皇后和宋仁宗亲自来劝包拯释放她的两个弟弟,包拯刚正不阿,没有听从,并命令手下将二国舅处决。后来皇后屡次求救,宋仁宗为了救下曹国舅大赦天下。包公才将曹国舅放行。
曹国舅被放出来后,找了个山洞,归隐山野,专心修行,恰巧有一天,吕洞宾路过山洞看到仙骨不凡的曹国舅,就问:你修的是什么?曹:我修的是道。吕:道在何方?曹:道在天。吕:天又在何处?曹国舅指了指心。吕洞宾心满意足:你已经洞彻道之真义,可以修道成仙了,于是曹国舅就成了八仙的最后一位修仙人员。
那有人说了,为什么曹国舅犯错了还能成仙?事实上,八仙里面的每个人都是从各个不同阶级,不同档次的地方选出来的,他们都是各有缺点,但是他们没有大错,并且他们真心悔过并改正,又潜心修行,更加接地气,大家都喜欢,他们八位还代表人间的"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再有,曹国舅的人生转折,正印证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金律良言。被皇后姐姐救出来之后,以曹国舅的身份大可以继续放纵无度、为所欲为,但曹国舅却是浪子回头,抛去了一生的荣华富贵,世间没有几个人能像曹国舅这样洒脱,从一个草菅人命的恶霸转变成一位向善的仙道,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原本只有七仙,这符合中国古代的迷信学说。后来传说曹国舅为身边亲人而为恶,被抓捕后,亲人多方求情,自己又修道大成,才位列仙班的。
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这最后一位本来是一位恶霸,后来悔过,潜心修炼,最终成功补位。
因为曹国舅原本不在八仙之中,他因为依仗国舅身份而强抢民女,还将其进京赶考的夫君绞杀而死。
因为曹国舅是宋代人心中的恶霸,所以算不上仙!
曹国舅的“恶霸”之名也不是他自己的,只是为了帮真正的恶霸亲,所以才落一个“恶霸”之名。
因为前面七人成仙早,而曹国舅,也就是曹景休加入这个队伍的时间很晚,于是七仙变成了八仙。为啥说曹国舅被称为恶霸呢?这跟一些民间传说有关系,有的民间传说中曹国舅办了些令老百姓很是反感的事情,所以导致他在民间的评价不高。不过,也有另外的说法说曹国舅其实是个一心向善、专业向道的人。
八仙之中曹国舅进群最晚,但是曹国舅身份最高,他是皇后的弟弟,在朝堂上也有自己的位置,所以曹国舅一直穿着官袍。曹国舅并不是皇后唯一的弟弟,曹国舅的下面还有一个兄弟,江湖人称二国舅。当年这个二国舅看上了一个有夫之妇,但是人这个小媳妇不愿意跟二国舅走,于是二国舅就把小媳妇抢回去了。
霸占了一段时间以后,二国舅害怕东窗事发,于是决定出手灭了这个小媳妇,结果可能是因为心虚害怕,没能彻底消灭这个小媳妇,反而让她跑了。可怜这个小媳妇点儿背,跑出去居然碰上了曹国舅,曹国舅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后,本着帮兄弟忙的原则,决定自己出手除去这个原本有着受害者身份的女人。
可能是老天爷看这个女子太可怜,于是安排她从曹国舅的手下有逃脱了(不得不说这个女子还是有点好运气的,能一次次逃跑),然后去包拯那里告状。包拯是谁?那可是铁面无私的一位好官,于是包拯出面收拾了曹国舅和这个二国舅。由于这个事情曹国舅办的很不光彩,于是在民间留下骂名。

八仙过海都有哪八仙

八仙过海的故事:最早的八仙出现在汉代,是号称“淮南八仙”的八个文学家,当时称作“八公”。《小学绀珠》记载:“淮南八公: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
由此可见,淮南八仙只是八个文人,并非神仙。但后来因为有淮南王成仙的传说,后世便附会在他门下的八公也成仙了,称作“八仙”。
晋代谯秀所著《蜀纪》中,载有:“蜀之八仙”,依次是:“首容成公、隐于鸿闬,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与蜀;三董仲舒,亦青城山隐士;四张道陵,今鹤鸣观;五庄居平,卜肆在成都;六李八百,龙门洞在成都;七范长生,在青城山;八尔朱先生,在雅州。”上述的“八仙”与现在所传的八仙,都毫无关系。
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的书籍中,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八仙”这样一个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都并称八位神仙,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
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四折末《水仙子》,以吕洞宾的口吻,依次介绍八仙道:“第一个是汉锺离,现掌着群仙箓;这一个是铁拐李,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
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愚鼓。”上述八仙,均为男性,没有现在所传八仙中的何仙姑,却多了个徐神翁。
自从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问世后,“上洞八仙”才选定了。吴元泰排定了八仙的顺次:一、铁拐李,二、汉锺离,三、监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
这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已经与现在所传八仙完全吻合,说明大多数人接受了吴氏的说法。
盘古开天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附近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面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徐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每天天升高一丈,地天天下沉一丈,盘古也跟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味,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飞舞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大地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蕃庑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润泽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锦绣的宇宙。
这个传说故事虽纯属虚构,但它说明了人类改造、征服大天然的伟大气焰,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与天然抗争、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智慧才智。
小就听说过八仙过海的古代神话故事,也看了不少相关的神话电视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八仙中的何仙姑和吕洞宾了。那么八仙过海分别是哪八仙呢?有哪些过海传说?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 名字
第一仙:铁拐李
关于这人以及他的名字,民间都有故事可寻。传闻这铁拐李的母亲病重,家中贫困,好不容易借了点钱给母亲买了点药,熬到一半的时候家中就没有柴火了,现在要是去找柴火,这药就废了,要是没有柴火,药也废了,铁拐李情急之下将自己的腿伸进去当柴火,后来拿出来的时候已经残废了,铁拐李又顺手拿了锅灶里一根烧红的铁棍做拐杖,就有了这个称号,后来铁拐李做了道士,得道成仙了。
第二仙:吕洞宾
有一句话我们都很熟悉,那就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里面的吕洞宾就是这个吕洞宾。传闻吕洞宾为唐朝李唐的后代,后为了避武则天灭杀李唐后人的灾难,改姓为吕。
第三仙:张果老
张果老其实本名叫张果,因为他得道成仙的时候太晚了,年龄太大,大家为了尊称他,就叫他张果老。张果老本人只是一个江湖术士,会看风水,会算命,但有人认为他不能算一个真正的神仙,他会的不过是一些江湖术士,骗人的把戏,充其量叫幻术而已。
第四仙:汉钟离
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大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虽然有关于他的记载,但寥寥无几,我们只能知道他是一个道士,但是诗词写的不错,被当时的人成为得道高人。
第五仙:韩湘子
历史上关于韩湘子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此人是大儒学家韩愈的侄子,曾经官至大理丞。也是很厉害的一个人物了。
第六仙:蓝采和
这人说白了就是一个江湖流浪汉,但是因其行侠仗义而深受百姓喜爱。蓝采和此人疯疯癫癫的,常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但是此人有一个特点,武功不错,且喜好劫富济贫,虽然自己就是一个穷人,流浪人,但是对待贫苦百姓真的很好。所以百姓为了纪念他,就神化成神仙了。
第七仙: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过海八位神仙中唯一一位女性。关于何仙姑的事迹也是别有一番韵味,何仙姑本来家中非常贫穷,以织鞋为生,后来家中突生变故,何仙姑四处奔波,在一家山寺里面住下了,为了不白白受山寺中众人的接济,何仙姑每日在山中采摘山果,以供寺里的和尚食用。后来某一天寺里来了一位别处的和尚,那个和尚所居的寺庙距此地几百里外,和尚说看到他那里天天有仙女在摘果子,结果大家一番查证后发现那就是何仙姑去摘果子的日子,和尚们一直很奇怪,何仙姑的果子哪里来的,现在知道了。原来是仙女每天给他们摘果子吃,众人高兴不已。
第八仙:曹国舅
曹国舅是宋仁宗皇后的弟弟,因其为皇亲国戚,且对待百姓很好,被百姓称为曹国舅。曹国舅此人才能非凡,且心系天下苍生,为国为民着想。曹国舅有生之年身历数朝,甚为皇帝信赖,仕途一直坦坦荡荡。
八仙传说怎么过海的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每一位仙都有一句话来形容,如张果老倒骑驴,那另七位的是什么呢?

八仙: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东海蓬莱龙宫太子见到八仙过海,看上了何仙姑,打翻了船,抢走了何仙姑,其他七仙过海法: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个葫芦;汉钟离打开蒲扇蛰脚底;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曹国舅心细,脚踏巧板浪里漂;只有吕纯阳(吕洞宾),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 一些歇后语:张果老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寿星卖了张果老——倚(以)老卖老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何仙姑要下凡——六神无主 拉着何仙姑叫舅妈——五百年前是一家 铁拐李背何仙姑——将就 韩湘子拉着铁拐李——一个吹,一个捧;你吹我捧 铁拐李摆摊——蹩脚货 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的啥药 铁拐李的脚杆——长短不齐;高的高来低的低 铁拐李葫芦里的药——医不好自己的病(比喻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铁拐李看月亮——上不正,下参羡 铁拐李落难卖跌打药——总会碰到识货人 铁拐李卖跌打药——货真价实 铁拐李跳舞——摆不平 铁拐李走独木桥——够戗(够受的);走险 铁拐李走路——一摇三摆 韩湘子吹箫——不同凡响 韩湘子的花篮——要啥有啥 韩湘子出家——一去永不回;一去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