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沙起义,华沙起义的介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9 03:47:21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1944年波兰华沙起义为何会失败?


1944年波兰华沙起义为何会失败?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1944年的波兰华沙起义的事情,因为当时其实苏联已经赶到了波兰了,但是波兰还是起义失败了,很多人就不太理解其中的原因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失败呢?。
波兰的地理位置在苏联和德国的中间,所以波兰就命运多舛了,一战后英法为了阻挡德国和苏联的崛起,就让波兰重新复古,二战德国入侵波兰就是标志战争的开始。
所以波兰是垫脚石是筹码是旗子,而且波兰亡国不亡国不是它们自己说了算,很大程度是别人说了算。
波兰在亡国后,波兰建立了自己的流亡政府叫“救国军”,其目的就是为了反抗德国,然后就是解放华沙和波兰,也能让自己的国家在战后有一定的话语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想让苏联染指自己的国家。
所以1944年8月1日,华沙起义爆发了前后历时63天,斤万波兰战士为国捐躯,也算是二战后期最为惨烈的战役了。当时很多人都在指责苏联这么近当时为什么不救?
其实苏联有救的,只是当时战场过于复杂,苏联当时打不赢德军,反而还被德军多次击败,伤亡在3万人左右。一直到了1945年2月,苏联才攻入华沙。
那当时华沙起义,波兰为什么会失败呢?其实还是波兰的流亡政府太自私了,所以这一次流亡政府就失去了在波兰的主导地位和合法性了。
华沙起义说白了,其实就是流亡政府的一次赌博,也没有提前和苏联商量,美英军队也不知道。当时苏联其实也已经很疲惫了。就算知道了,其实支援的效果也不好。其实当时苏联也没有被要求去支援。
那是因为流亡政府想在苏军控制华沙之前,自己控制住华沙,但是他们赌失败了,失败了就怪别人苏联没帮忙,所以这个波兰的流亡政府是真的有点问题。
所以波兰的这个流亡政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吧,完全就是把波兰人的命不当命的,为了一己私利做出了多少毫无智商可言的决定了,无知丑陋,所以他们有今天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怪不了别人。

华沙起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波兰战役


华沙起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波兰战役
华沙起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波兰的一场战役,这场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波兰地下军反抗德国对波兰的占领。
关于这次战争的具体情况在华沙起义简介中有详细的记载。这场战争开始的时间是1944年8月,为了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之前尽快的解放被德国占领的波兰,以免波兰再次被苏联控制,波兰地下军采取游击的方式和德军进行战斗,从开始起义到结束整整持续了63天。但是起义最后还是失败了,波兰地下起义军有一万八千个士兵和25万多个平民死亡。
最后起义军不得不向德军投降,起义军的投降宣告了华沙起义的彻底失败。波兰起义失败后,德国领袖希特勒下令德军将华沙夷为平地,因此华沙大部分的地方都被毁还,苏联红军一直等到1945年才进入华沙。
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是,在德国占领波兰的期间,德军发起了一道彻底粉碎波兰精英的命令,并把波兰最好的地方划为自己的版图。
波兰人民在这种高压的迫害下并没有屈服,而是成立了地下军队,与德军开始了游击战争,此时苏联红军也正向波兰方向前进,波兰地下军的领导人害怕波兰再次被控制,就发出了紧急的命令,要求地下军要在苏联红军到达之前夺回华沙并将华沙控制起来,但是结果终究是无法预料的。波兰地下军惨败,不得不向德军投降。
从华沙起义简介中可以看出波兰地下军与德军顽强斗争,面对强敌却不甘示弱的革命精神。
华沙起义是在二战时期波兰反抗德军的,地点发生在华沙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主要是因为法西斯德军占领波兰,并残忍屠杀,从而波兰人民奋起反抗。那么华沙起义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华沙起义的结果是华沙起义军战败投降,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波兰政权的独立性。
在波兰被德军强占之后,波兰人民奋起反抗,但是只凭借着他们自己的力量去对抗德军是不够的,而当时的苏联红军正好要去攻打德军,本来波兰如果借助苏联红军的力量很有可能把德军赶走的,但是起义军的领袖却怕苏联红军把德军赶走后,会在这里建立苏联政权,从而和他平分波兰政权。
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向美国和英国求助,都不愿意去借助苏联红军的力量,所以在他们得知苏联红军快要到达华沙的时候,波兰起义军的领袖下出命令,要求军队要在苏联红军到达之前,尽快的解放波兰华沙,并控制华沙,于是他们与德军展开了63天的战斗,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他们失败了,最后不得不向德军投降,波兰起义军投降后德军炸毁了华沙大部分的地方。
在华沙起义这场战争中,波兰起义军的领袖因为想要保留政权的唯一性而选择依靠自身的力量对抗外敌,最后终于败在了德军的屠刀之下。华沙的大部分地区被摧毁,人民群众也跟着遭到了灭顶之灾。

华沙起义的介绍

华沙起义(波兰语:Powstanie Warszawski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地下军反抗德国占领军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在1944年8月1日开始的。波兰地下军的目的是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前解放德国的占领,以避免受到苏联的控制。50,000波兰地下军采用了游击战对抗25,000德军,整个起义持续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兰军队方才向德军投降。在波兰方面有大约18,000名军人和超过250,000名平民死亡,另有大约25,000人受伤。德军方面有大约17,000人死亡和9,000人受伤。虽然华沙起义和华沙犹太人起义经常被人混淆,但是这两个事件是没有关系的。华沙犹太人居住区起义是在1943年4月19日爆发,比华沙起义早一年。而且,这两个事件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华沙的犹太人的目的是宁愿死在华沙,而不去集中营,所以他们在还有能力时抵抗纳粹德国。一般西方国家认为,在整个华沙起义,波兰地下军没有得到盟军的任何援助。虽然苏联红军早在1944年7月29日就已经达到维斯瓦河的东岸,但因为先前的攻击已经使部队疲劳不堪,在继续进攻造成了更多伤亡后不得不暂停。波兰地下军投降后,希特勒命令德军将华沙夷为平地。结果85%的地方都被毁坏。直到1945年1月17日苏军才进入华沙。

《华沙起义(2001)》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华沙起义(2001)》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GNoQJzSx6Q6vaMDHj_LMA
?pwd=67bf 提取码: 67bf《华沙起义(2001)》导演: 乔恩·阿维奈编剧: 乔恩·阿维奈、保罗·布里克曼主演: 拉达·米切尔、唐纳德·萨瑟兰、莉莉·索博斯基、汉克·阿扎利亚类型: 剧情、战争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2001-12-07片长: 177分钟又名: 起义、华沙暴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43年,在忍受了四年灭绝人性的摧残、杀戮之后,有血性的华沙犹太儿女终于揭竿而起,武装对抗德国纳粹的残暴统治……由于没走出犹太人隔离区,势单力薄兼武器短缺,起义终遭残酷镇压。其间一群支持并追随各自所爱男子为“捍卫犹太民族的荣誉”而战的犹太女子的勇敢、顽强尤其令人肃然起敬。二战犹太人题材电视电影经典片。美国导演乔恩·阿维奈(Jon Avnet)代表作。

华沙起义是怎么回事情?

在苏德战争中华沙起义也许是最有争议的一点。事情是这样的。1944年8月2日,在红军白俄罗斯战役收尾阶段,苏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前锋突入波兰,到达华沙远接近地。在原波兰流亡政府指挥下,华沙波“国民军”发起起义。华沙市民纷纷响应。德军迅速调重兵镇压。盟军与波兰流亡政府要求红军支援。红军虽以国民军起义未与红军联系,时机不当为名,表示不赞成华沙起义,但还是制定了华沙战役计划。并空投支援起义,但不允许盟军利用红军机场为华沙空投。

9月15日,苏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攻至华沙近郊普加拉,但德军炸毁了维斯瓦河大桥,并以数个精锐坦克师严守河防。此时,国民军仍不同红军联系,红军空投的联络员因无人接应被德军捕获。红军派波兰第一集团军(左翼〕一个师强渡维斯瓦河,在华沙河岸街登陆,建立登陆场。国民军不予配合。几天激战之后,在德军坦克部队突击下,波军只得撤回东岸。

10月中,华沙起义失败。红军表示接纳华沙起义人员,但国民军领导不允许起义者,向红军阵地突围。起义军全军覆没,仅有少数人民近卫军(左翼〕,撤到维斯瓦河东岸。1945年初,红军发起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1月17日,华沙解放。

华沙起义的悲剧,东西方有截然不同的说法。苏联认为是波兰地主政府为了争夺战后波兰的领导权,要抢在红军前面占领华沙,不顾一切的进行冒险,才导致了失败。西方则认为是斯大林为了控制波兰,故意不支援华沙起义者,才有悲剧产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真相是什么呢?从各种史料来看,有几点事实是可以肯定的。a.国民军发起华沙起义是为了跟苏联争地盘。

从华沙起义中国民军坚决不与红军合作,华沙起义的时机,都可以看出这一点。b.苏联对援助华沙起义缺乏积极性。

红军虽然进行了一些支援华沙起义的尝试,但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不大情愿的。从红军不断批驳华沙起义的别有用心和不允许盟军使用红军机场为华沙空投都可以看出这一点c.红军是进行了对华沙起义的支援的。

虽然很不情愿,但红军还是进行了一些支援起义的尝试的。由于德军的坚强防御才没有奏效。当然,如果领导华沙起义的是波兰左翼,红军也许会更不惜代价一些,但支援还是有的。这并不象西方所说的那样。

事实就是这3条,谁对谁错呢?

应该说,这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没有一个对错的问题。波兰原政府是以反苏反共著称的,十月革命时,它曾是最积极的干涉者之一,迫使苏联割让了大片领土。二战前,宁可被德国占领,也决不让红军通过领土去与德军战斗这时它当然害怕红军单独解放波兰,让它回不去了。所以一定要在红军到达之前占领华沙,至于时机合不合适,力量够不够都不顾了。

而苏联早受“波兰地主政府”之苦。十月革命最困难的时候,波兰从红色政权背后插了一刀,甚至占领了基辅。红军好不容易才扭转战局,在华沙战役中又遭惨败。被迫割让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二战红军诸将都是国内战争时期参军的,许多曾参加苏波战争对这段历史想必记忆犹新。1939年,红军出兵波兰,占据西白俄罗斯与西乌克兰,就是这段历史的继续。而我们在研究二战中苏波关系时也切不可忘记这段历史。否则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

而且,波兰的战略位置对苏联极度重要。不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是以波兰为跳板进攻俄罗斯的。

试想,红军将领们怎么会愿意让红军付出了60万人的牺牲才解放的波兰落入那样一个政府手中呢?正好,你起义根本不和我配合。德军防御又那么牢固,我攻了几次都没攻下来。我为什么要不顾牺牲,为你火中取栗?

在双方这种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华沙的悲剧发生了。我们很难说苏波谁对谁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华沙的悲剧中最大的赢家是德国,最大的输家是华沙市民。
华沙起义
在苏德战争中华沙起义也许是最有争议的一点。事情是这样的。1944年8月2日,在红军白俄罗斯战役收尾阶段,苏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前锋突入波兰,到达华沙远接近地。在原波兰流亡政府指挥下,华沙波“国民军”发起起义。华沙市民纷纷响应。德军迅速调重兵镇压。盟军与波兰流亡政府要求红军支援。红军虽以国民军起义未与红军联系,时机不当为名,表示不赞成华沙起义,但还是制定了华沙战役计划。并空投支援起义,但不允许盟军利用红军机场为华沙空投。
9月15日,苏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攻至华沙近郊普加拉,但德军炸毁了维斯瓦河大桥,并以数个精锐坦克师严守河防。此时,国民军仍不同红军联系,红军空投的联络员因无人接应被德军捕获。红军派波兰第一集团军(左翼〕一个师强渡维斯瓦河,在华沙河岸街登陆,建立登陆场。国民军不予配合。几天激战之后,在德军坦克部队突击下,波军只得撤回东岸。

10月中,华沙起义失败。红军表示接纳华沙起义人员,但国民军领导不允许起义者,向红军阵地突围。起义军全军覆没,仅有少数人民近卫军(左翼〕,撤到维斯瓦河东岸。1945年初,红军发起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1月17日,华沙解放。

华沙起义的悲剧,东西方有截然不同的说法。苏联认为是波兰地主政府为了争夺战后波兰的领导权,要抢在红军前面占领华沙,不顾一切的进行冒险,才导致了失败。西方则认为是斯大林为了控制波兰,故意不支援华沙起义者,才有悲剧产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真相是什么呢?从各种史料来看,有几点事实是可以肯定的。a.国民军发起华沙起义是为了跟苏联争地盘。

从华沙起义中国民军坚决不与红军合作,华沙起义的时机,都可以看出这一点。b.苏联对援助华沙起义缺乏积极性。

红军虽然进行了一些支援华沙起义的尝试,但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不大情愿的。从红军不断批驳华沙起义的别有用心和不允许盟军使用红军机场为华沙空投都可以看出这一点c.红军是进行了对华沙起义的支援的。

虽然很不情愿,但红军还是进行了一些支援起义的尝试的。由于德军的坚强防御才没有奏效。当然,如果领导华沙起义的是波兰左翼,红军也许会更不惜代价一些,但支援还是有的。这并不象西方所说的那样。

事实就是这3条,谁对谁错呢?
应该说,这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没有一个对错的问题。波兰原政府是以反苏反共著称的,十月革命时,它曾是最积极的干涉者之一,迫使苏联割让了大片领土。二战前,宁可被德国占领,也决不让红军通过领土去与德军战斗这时它当然害怕红军单独解放波兰,让它回不去了。所以一定要在红军到达之前占领华沙,至于时机合不合适,力量够不够都不顾了。

而苏联早受“波兰地主政府”之苦。十月革命最困难的时候,波兰从红色政权背后插了一刀,甚至占领了基辅。红军好不容易才扭转战局,在华沙战役中又遭惨败。被迫割让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二战红军诸将都是国内战争时期参军的,许多曾参加苏波战争对这段历史想必记忆犹新。1939年,红军出兵波兰,占据西白俄罗斯与西乌克兰,就是这段历史的继续。而我们在研究二战中苏波关系时也切不可忘记这段历史。否则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

而且,波兰的战略位置对苏联极度重要。不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是以波兰为跳板进攻俄罗斯的。

试想,红军将领们怎么会愿意让红军付出了60万人的牺牲才解放的波兰落入那样一个政府手中呢?正好,你起义根本不和我配合。德军防御又那么牢固,我攻了几次都没攻下来。我为什么要不顾牺牲,为你火中取栗?

在双方这种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华沙的悲剧发生了。我们很难说苏波谁对谁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华沙的悲剧中最大的赢家是德国,最大的输家是华沙市民。
华沙起义,在苏德战争中也许是最有争议的一点。事情是这样的:1944年8月2日,在红军白俄罗斯战役收尾阶段,苏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前锋突入波兰,到达华沙远接近地。在原波兰流亡政府指挥下,华沙波“国民军”发起起义。华沙市民纷纷响应。德军迅速调重兵镇压。盟军与波兰流亡政府要求红军支援。红军虽以国民军起义未与红军联系,时机不当为名,表示不赞成华沙起义,但还是制定了华沙战役计划。并空投支援起义,但不允许盟军利用红军机场为华沙空投。
9月15日,苏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攻至华沙近郊普加拉,但德军炸毁了维斯瓦河大桥,并以数个精锐坦克师严守河防。此时,国民军仍不同红军联系,红军空投的联络员因无人接应被德军捕获。红军派波兰第一集团军(左翼〕一个师强渡维斯瓦河,在华沙河岸街登陆,建立登陆场。国民军不予配合。几天激战之后,在德军坦克部队突击下,波军只得撤回东岸。

10月中,华沙起义失败。红军表示接纳华沙起义人员,但国民军领导不允许起义者,向红军阵地突围。起义军全军覆没,仅有少数人民近卫军(左翼〕,撤到维斯瓦河东岸。1945年初,红军发起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1月17日,华沙解放。

华沙起义的悲剧,东西方有截然不同的说法。苏联认为是波兰地主政府为了争夺战后波兰的领导权,要抢在红军前面占领华沙,不顾一切的进行冒险,才导致了失败。西方则认为是斯大林为了控制波兰,故意不支援华沙起义者,才有悲剧产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真相是什么呢?从各种史料来看,有几点事实是可以肯定的。a.国民军发起华沙起义是为了跟苏联争地盘。

从华沙起义中国民军坚决不与红军合作,华沙起义的时机,都可以看出这一点。b.苏联对援助华沙起义缺乏积极性。

红军虽然进行了一些支援华沙起义的尝试,但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不大情愿的。从红军不断批驳华沙起义的别有用心和不允许盟军使用红军机场为华沙空投都可以看出这一点c.红军是进行了对华沙起义的支援的。

虽然很不情愿,但红军还是进行了一些支援起义的尝试的。由于德军的坚强防御才没有奏效。当然,如果领导华沙起义的是波兰左翼,红军也许会更不惜代价一些,但支援还是有的。这并不象西方所说的那样。

事实就是这3条,谁对谁错呢?
应该说,这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没有一个对错的问题。波兰原政府是以反苏反共著称的,十月革命时,它曾是最积极的干涉者之一,迫使苏联割让了大片领土。二战前,宁可被德国占领,也决不让红军通过领土去与德军战斗这时它当然害怕红军单独解放波兰,让它回不去了。所以一定要在红军到达之前占领华沙,至于时机合不合适,力量够不够都不顾了。

而苏联早受“波兰地主政府”之苦。十月革命最困难的时候,波兰从红色政权背后插了一刀,甚至占领了基辅。红军好不容易才扭转战局,在华沙战役中又遭惨败。被迫割让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二战红军诸将都是国内战争时期参军的,许多曾参加苏波战争对这段历史想必记忆犹新。1939年,红军出兵波兰,占据西白俄罗斯与西乌克兰,就是这段历史的继续。而我们在研究二战中苏波关系时也切不可忘记这段历史。否则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

而且,波兰的战略位置对苏联极度重要。不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是以波兰为跳板进攻俄罗斯的。

试想,红军将领们怎么会愿意让红军付出了60万人的牺牲才解放的波兰落入那样一个政府手中呢?正好,你起义根本不和我配合。德军防御又那么牢固,我攻了几次都没攻下来。我为什么要不顾牺牲,为你火中取栗?

在双方这种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华沙的悲剧发生了。我们很难说苏波谁对谁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华沙的悲剧中最大的赢家是德国,最大的输家是华沙市民。

华沙起义苏军为何见死不救?华沙起义为何失败?

《浴血华沙》这部电影相信很多喜欢看战争大片的小伙伴们都应该看过了,这部电影主要描述的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华沙起义的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在这部电影当中,我们的男主在河边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苏联军队的坦克在河对岸了,但是最终结局还是以华沙起义军的失败而告终。那么为何苏联军队见死不救呢?起义为何会失败?

华沙起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一次重要战役,是当时波兰地下反抗军反抗德国占领军所发起的一次战役。这场著名的战役发生于1944年8月1日,波兰的地下反抗军的目的就是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之前,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将华沙解放,以此来免受苏联的控制(毕竟波兰跟俄国人也是世仇了)。
当时战争刚爆发的时候,波兰地下抵抗军队拥有50000多名士兵,他们使用了游击战术来对华沙城内的25000多名德国士兵进行打击。整个华沙起义持续了63天,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兰起义军最终以起义失败而告终。在这次起义的过程中,波兰起义军的士兵阵亡了大约有18000多人,超过25万的华沙平民因为这次起义而死亡,另外有大约25000人受伤。在德军方面,大约17000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

说起华沙起义,可能很多小伙伴们会把华沙起义与华沙犹太人起义搞混,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华沙犹太人起义与华沙起义时完全不相干的两次事件。华沙犹太人起义是在一年前1943年的4月19日爆发的,而且华沙犹太人起义的目的与华沙起义也是不同的,华沙犹太人起义的目的就是宁愿死在华沙里也不愿去集中营,所以便出现了抵抗德国纳粹的情况。
在我们很多人看来,1944年的华沙起义,波兰的地下反抗军一直都没有得到苏联军队的援助与支持。虽说当时苏联红军的部队在1944年的7月29日久已经抵达了维斯瓦河的东岸,但是他们没有向波兰地下反抗军提供任何的帮助。直到华沙起义失败,希特勒下令将整个华沙夷为平地,当整个华沙85%的建筑被摧毁的时候,1945年1月17日苏联军队才将部队开进华沙城区。因为这次华沙起义苏军基本上没有起到作用,所以在后来很多人都在指责苏联的做法,然而事实上苏联并非没有帮助,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起义军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下下华沙起义失败的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第一点,华沙起义的时候非常突然,起义军根本就没有提前与苏军进行沟通,就连英美方面军也没有进行沟通,这次起义纯粹就是波兰流亡政府的一次不顾大局的冒险行为。在当时,华沙起义军的领导人对形势的判断就是听说了西边有刺杀希特勒的事件,然而死没死他根本就不知道。再就是他看到了东部地区苏联军队的乘胜追击,第三帝国的毁灭在即,而且在这个时候苏联的军队又在快速的向华沙挺进,同时也号召着波兰人民拿起武器对抗法西斯。而这对于波兰的流亡政府来说,苏联以及共产党分子才是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害怕共产党解放波兰超过了对德国第三帝国的恐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起义军将领科莫罗夫斯基等才会选择了贸然发动起义。

第二点就是苏联军队不是没有帮忙,而是根本就没有办法提供支援。因为其本身自己都还在与的军进行交火,自己都与德军打的是热火朝天的,本身自己的弹药也是非常紧缺的,而德军也正式看清了苏军的这一点才会特别放心的去围剿华沙的起义军。然而在当时,苏联仍然是顶着弹药不足的情况下再尽力进行抢救,波兰的游击队悉数投入了措手不及的起义,伤亡非常惨重。
在白俄罗斯方面的波兰集团军也尝试了强度瓦尔河试图进行增援,结果在德国人的反扑中,六个营被打光了。在英美军方面也在尝试着去帮忙,然而无奈华沙离得实在是太远,只能派出一些飞机投放补给来给予支持。然而事实上,盟军的很多物资都都放到了德国人的阵地上了,反而是苏联的低空强投给了起义军不少的物质支持。

第三点就是,起义军的起义太过于的仓促突然了。刚开始的时候,德军和苏联都没有反应过来,所以导致当时德军一开始被打的措手不及,但是同时苏联肯定也没注意到。等到德军反应过来开始围剿的时候,苏联便开始尝试联系起义军,但是已经迟了。而且在在当时还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在起义爆发前,很多苏联联络员被拒,有的甚至被杀害了或是卖给了德军,而这都是当时起义军占尽了优势,自我感觉良好所造成的,认为德军很快就会被打垮。而这份自信甚至导致了他们都没有去摧毁重要的交通设施,起义者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把自己慢慢的闭上了绝路。而且在当时,科莫罗夫斯基还否定了整个波兰起义的计划,原因是他认为这样会便宜了苏联人,通过历史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当时波兰起义军的那些领导们一个个都是些奇葩而已。

在整个华沙起义当中,不仅苏联军队没有见死不救,反而是尽最大能力提供营救,在英美发面军也在最大限度上提供了帮助,那些在华沙的起义民众也是在最大程度上提供了帮助与支持。是可惜的是,起义民众摊上了一堆奇葩领导者,整个华沙起义就用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阐述了什么叫做:“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
其实简单的来说,老毛子其实表现的很积极,只不过老毛子心里想的是,你要打架之前能不能先跟我说一声?光想着制造声势,搞事情,连个招呼都不打,自己就在那瞎搞,目的还是为了跟我抢功劳,结果呢?还没等到我来,就被人家打的哭爹喊娘的,后来还是我来给你擦屁股,找我救你能不能把态度端正下?能不能表现出点诚意来?

华沙起义的介绍

1794年的华沙起义(或被称为“华沙暴动”;波兰语:insurekcja warszawska)是发生在波兰科希丘什科起义早期的事件。此前不久塔得乌什·科希丘什科的军队在拉茨瓦维茨作战中取得胜利。这次起义由城市平民在1794年4月17日发动,希望摆脱俄罗斯对波兰首都控制的波兰军队也加入支援。最终波兰取得胜利。

华沙起义的历史影响

  华沙起义打击了德国侵略者,彰显了波兰人民的智慧和不屈的精神。同时,起义失败也使得波兰起义军及大量平民的伤亡。给东欧名城华沙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华沙起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地下军反抗德国占领军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在1944年8月1日开始的。波兰地下军的目的是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前解放德国的占领,以避免受到苏联的控制。50,000波兰地下军采用了游击战对抗25,000德军,整个起义持续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兰军队方才向德军投降。在波兰方面有大约18,000名军人和超过250,000名平民死亡,另有大约25,000人受伤。德军方面有大约17,000人死亡和9,000人受伤。
  波兰地下军投降后,希特勒命令德军将华沙夷为平地。结果85%的地方都被毁坏。直到1945年1月17日苏军才进入华沙。
  德国各家报纸和电台报道说:“历经许多个星期的激战,这座城市几乎全部被毁。”战斗是那么惨烈,德军士兵古斯塔夫·戴维德哈兹回忆说:“我慢步行走在街上,到处都能看到一派狼籍的景象。在这里,每一栋房屋都成了战场。”华沙起义中,有20多万波兰人死亡,其中只有1.6万为起义军。而接受投降的起义军达到1.7万人,里面的922人为救国军军官。华沙起义失败后,华沙所有的平民都被赶出了城,有8.7万华沙人被送往德国强制服苦役。

华沙起义后,波兰义军遭德军镇压,苏军一河之隔为什么见死不救?

自“斯大林格勒战役”被打败后,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形势便每况愈下,到了1944年时,二战局势已完全倒向同盟国这一边。在苏军凌厉的反击下,德军被彻底驱逐出苏联境内。随后苏军继续向西推进,德军虽坚持抵抗,但也无法扭转颓势。
1944年7月下旬,苏军已占领了波兰东北部一半地区,离波兰首都华沙只隔着一条维斯瓦河。眼看反德形势空前大好,一直潜伏在华沙城内的波兰家乡军于8月1日发动了“华沙起义”,打算趁势将德军驱逐出去。
当时波兰家乡军有5万人,而驻守华沙的德军只有2.5万人,再加上苏军大部队已近在咫尺,因此波兰人对这次起义行动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华沙起义于8月1日下午发动,到入夜时,华沙城大部分区域已控制在波兰家乡军手中了。然而当波兰人满怀期待地等着苏军越过维斯瓦河前来支援他们行动的时候,河对岸的炮声却逐渐消失。
8月10日,德军开始全面镇压华沙城内的波兰家乡军。由于苏军迟迟不渡河,义军部队只好硬着头皮与德军短兵相接。在波尔将军的领导下,义军战斗非常勇敢,可是义军毕竟不是正规部队,无论装备还是战斗经验都严重不足,而他们的对手却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德军。所以尽管波兰家乡军在人数上占优势,可实力却远逊于对手。没过多久,义军便被孤立在3个狭小区域之中。
在坚持抗争63天后,波兰家乡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最终不得不向德军投降,华沙起义以失败告终。那么问题来了,离华沙只有一河之隔的苏军为什么见死不救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从政治层面上来看,领导这次华沙起义的是亲西方的波兰流亡政府,而苏联方面则是希望战后波兰由他们所扶持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治理。因此这场起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同盟国内部的博弈,波兰流亡政府想赶在苏军之前解放华沙,而苏联方面显然不愿意事态朝这个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甚至拒绝从西欧起飞的飞机在把补给物资空投到华沙后降落到苏联机场,所以西线盟军选择从意大利起飞,完成空投任务后原路返回。这不仅拉长了航程,还大大增加了飞机被德军击落的概率。
从军事层面上来看,苏军虽然在发起反击后长驱直入,节节胜利,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代价,而且战线也已拉到后勤补给的极限。因此在抵达维斯瓦河一线后,苏军急需一次彻底休整。事实上,苏军在这里差不多停留了长达6个月之久才准备就绪,开始发动另一次大规模攻势。因此,苏军选择在维斯瓦河沿线隔岸观火,也有自身实力不济的考量。
华沙起义失败后,华沙几乎被夷为平地,所有华沙平民都被赶出城,有将近9万人被送往德国强制服苦役。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华沙起义后苏军按兵不动导致起义失败,斯大林为何这样做?

因为当时斯大林认为不能让对方占到便宜。他想拥有更多的权利。所以说坑了对方。
华沙起义充分体现了波兰人的奇葩性格,我相信,如果还有下一次战争,华沙依然是第一个被灭国的。从这一次华沙起义,我们可以看到波兰人的自私性格和偏执狂妄的性格。这一次起义,由于西方的主流媒体的宣传,波兰成了受害者,而斯大林和他指挥下的苏军,成为了德军的帮凶。
华沙起义爆发在苏军逼近维斯瓦河的时候,但是,这一次起义,是由波兰流亡政府组织的。他们并没有把这次起义向苏军通报,并且拒绝与苏军进行协同。而苏军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进攻战役,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急需转入防御进行修整。
波兰流亡政府选择这个时候发动起义,主要是想利用苏军胜利进攻的声势,选择德军撤退的时候,以最小的代价占领华沙。在此之后,以华沙为首都,建立波兰政府,以和苏联分庭抗礼。因此,在起义过程中,波兰起义军既以德军为敌人,又敌视苏军,企图摆脱苏军的参与,以免将来的胜利果实被苏联控制。
就是这种既自私自利又偏执无礼的行为,让德国和苏联都不能接受。当时德国正在撤退,但是,败在苏军手下,德军心服口服。可是,在撤退期间,突然冒出一个1939年的手下败将来摘桃子,这是德国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德军调来了一切可以调来的军队,外抗苏军,内打华沙。德军对华沙进行了毁灭性的攻击,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遭到了破坏,华沙成为一片废墟。
而苏联则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当时苏联进行了长时间、长距离的战役,实力削弱很大。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一个事先根本就没有沟通的华沙起义,让苏军措手不及。而且,从种种迹象表明,这个起义对苏军是不友好的,在潜意识里对苏军是敌视的。如果这个起义成功,那么由它产生的政府,也肯定对苏联是敌视的,这简直让苏军哭笑不得了。
这个华沙起义的军事实力很小,根本就不是德军的对手。而它又拒绝苏军的直接参与,只想让苏军去外围配合他们,为之而牺牲,来保证他们的成功。至于说战果,一分一毫都不想给苏军。而且在将来,这个军事力量,也根本不会听从苏军的命令,一起协同作战。这不是把苏军当成冤大头了,只要是个正常人,谁会去做这样的事?
到最后,波兰起义军由于它错误的战略战术而失败了。但是,它的事迹经过西方的媒体渲染,变成了苏军见死不救造成的失败。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双方调换个位置,波兰会去援救苏军吗?因此,西方的双标就在这里显现了出来。
波兰流亡政府又想利用苏军的力量,又不想让苏军参与起义,还要独吞起义战果,而且下一步建立政府还要敌视苏联。在这种情况下,苏军又处于极端困乏的境地,怎么能够去救援波兰起义军。这样,苏军就成为了华沙起义失败的罪魁祸首。
试问一下波兰流亡政府的领导人,你们的思维正常吗?你们不通知苏联,不和苏军协同,而你自己又没有实力,你起义失败纯粹是自己活该。苏军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应该,有什么理由说苏军是你华沙起义失败的罪魁祸首,难道苏军联合德军一起攻击你了吗?
用这种自私自利和偏执狂妄的思维去做事的波兰人,在历史上栽尽了跟头。在华沙起义中,也是这样的性格,让它遭受了惨败。可是它不是反思自己的错误,而是把责任扣到苏军的身上。这种甩锅习惯也许是西方的通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