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蛤蚧,蛤蚧简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0 08:25:23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蛤蚧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概述 5 拉丁名 6 英文名 7 蛤蚧的别名 8 来源 9 产地 10 性味归经 11 蛤蚧的功效与主治 12 蛤蚧的用法用量 13 蛤蚧的化学成分 14 蛤蚧的药理作用 15 蛤蚧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15.2 来源 15.3 性状 15.4 鉴别 15.5 浸出物 15.6 蛤蚧饮片 15.6.1 炮制 15.6.1.1 蛤蚧 15.6.1.2 酒蛤蚧 15.6.2 性味与归经 15.6.3 功能与主治 15.6.4 用法与用量 15.6.5 贮藏 15.7 出处 1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蛤蚧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蛤蚧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蛤蚧 * 蛤蚧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gé jiè
2 英文参考 gecko [朗道汉英字典]
toka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ecko gecko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iant gecko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ecko(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okay geck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蛤蚧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331 27 蛤蚧定喘丸 水蜜丸 30g 瓶 5.5 中成药部分 * 332 27 蛤蚧定喘丸 水蜜丸 5g 袋 1 中成药部分 333 27 蛤蚧定喘丸 水蜜丸 6g 袋 1.2 中成药部分 334 27 蛤蚧定喘丸 水蜜丸 36g 瓶 6.5 中成药部分 335 27 蛤蚧定喘丸 水蜜丸 40g 瓶 7.1 中成药部分 336 27 蛤蚧定喘丸 水蜜丸 60g 瓶 10.4 中成药部分 337 27 蛤蚧定喘丸 蜜丸 6g 丸 0.56 中成药部分 338 27 蛤蚧定喘丸 蜜丸 9g 丸 0.83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蛤蚧为中药名,出《雷公炮炙论》。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 的干燥全体[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5 拉丁名 Gecko(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英文名 tokay gecko(《中医药学名词(2004)》)
7 蛤蚧的别名 仙蟾、大壁虎[2]。
8 来源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 的干燥全体[1]。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2]。
9 产地 蛤蚧主产广西、云南等地[2]。
10 性味归经 蛤蚧味咸,性微温,有小毒;入肺、肾经[2]。
11 蛤蚧的功效与主治 蛤蚧具有补肺益肾,定喘止咳,助阳的功效,治虚劳,喘咳,肺痿,咯血,阳痿,淋沥,消渴,经闭[2]。
12 蛤蚧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服,0.9~1.5g[2]。
13 蛤蚧的化学成分 蛤蚧含肌肽(Carnosine)、胆堿、肉毒堿(Carnitine)、鸟嘌呤及蛋白质、脂肪等[2]。又含胆甾醇、多种氨基酸、多肽[2]。
14 蛤蚧的药理作用 蛤蚧醇提取物具有雌、雄激素样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2][2]。
15 蛤蚧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蛤蚧
Gejie
GECKO
15.2 来源 本品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的干燥体。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
15.3 性状 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有的背部及腹部分布着明显的橙红色斑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有的再生尾较原生尾短,且银灰色环带不明显。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有的具橙黄色至橙红色的斑点散在。气腥,味微咸。
15.4 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色或淡灰黄色。横纹肌纤维侧面观有波峰状或稍平直的细密横纹;横断面观三角形、类圆形或类方形。鳞片近无色,表面可见半圆形或类圆形的隆起,略作覆瓦状排列,布有细小的粒状物,有的可见圆形孔洞。皮肤碎片表面可见棕色或棕黑 *** 素颗粒。骨碎片不规则碎块状,表面有细小裂缝状或针状空隙;可见裂缝状骨陷窝。
(2)取本品粉末0.4g,加70%乙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蛤蚧对照药材0.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8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l﹕1)为展开剂,展开15cm,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5.5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3]
15.6 蛤蚧饮片 15.6.1 炮制 15.6.1.1 蛤蚧 除去鳞片及头足,切成小块。
本品为不规则的片状小块,表面灰黑色或银灰色,有棕黄色的斑点及鳞甲脱落的痕迹。切面黄白色或灰黄色。脊背骨及肋骨突起清晰。气腥,味微咸。
[参考资料]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15.6.1.2 酒蛤蚧 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润后,烘干。
本品形如蛤蚧块,微有酒香气,味微咸。
[参考资料]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15.6.2 性味与归经 咸,平。归肺、肾经。
15.6.3 功能与主治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用于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15.6.4 用法与用量 3~6g,多入丸散或酒剂。
15.6.5 贮藏 用木箱严密封装,常用花椒拌存,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15.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6

怎么读蛤蚧?

蛤蚧的读音为 hà jié。
1.蛤蚧的分类与形态特征
蛤蚧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蛤蚧科。它们通常有着扁平的身体,类似于盾牌形状,体长约为6-12毫米。蛤蚧的头部与胸部融合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分界。它们的触角短小,呈锥形或丝状。翅膀通常退化,不具备飞行能力。
2.蛤蚧的生活习性与栖息地
蛤蚧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林地、草地和农田等环境中。它们多数是植食性的,以吸食植物汁液为主要食物来源。蛤蚧通过咀嚼式取食,将口器插入植物的组织中,并用唾液分泌物来溶解植物细胞,从而摄取汁液。
3.蛤蚧对农业的影响
蛤蚧有些种类对作物生长和农田产量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蛤蚧种类,如桑白蚧,对桑树、柑橘等经济作物的叶片和果实造成直接损害。它们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黄化、萎缩甚至凋落,严重时可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蛤蚧的防治和管理
针对蛤蚧的防治和管理,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方式包括物理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物理措施包括清除病虫害源、喷洒水剂等;生物防治则利用天敌昆虫,如蚜茧蜂等,来控制蛤蚧的繁殖;化学防治则使用杀虫剂进行喷雾或者浸泡处理。选用合适的防治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5.蛤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虽然蛤蚧有时会对农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在自然界中,它们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蛤蚧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关系。同时,蛤蚧的存在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觅食和栖息的场所,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作用。
6.蛤蚧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蛤蚧在农业、昆虫学、生态学等领域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深入了解蛤蚧的生态特征、繁殖方式和防治方法,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此外,蛤蚧还可以作为研究昆虫进化、行为和生理生态学的重要模式生物,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基础。

蛤蚧怎么读

gé jiè。爬行动物,外形像壁虎而大,头大,背部灰色而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又称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体色有深灰色、灰蓝色、青黑色等,头、背部有深灰、蓝褐等颜色横条纹,全身散布灰白色、砖红色、紫灰色、橘HS斑点,尾有白色环纹。吻鳞不接鼻孔。背部粒鳞间散布的疣鳞约12-14纵列。指、趾间微蹼。栖息于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生活于树林、开阔地、山区、荒漠及房屋内。多夜间活动,主食昆虫。多为卵生,每次产2枚。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部,在印度东北部到澳大利亚群岛也有发现。
栖息环境:在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主要生活于亚热带石灰岩构成的石山中,山上有矮小树木并有供其饮水的水源,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栖息环境有3种类型:一为树洞中,二为房舍环境,三为喀斯特地貌石山裂隙中(河口),三种环境的共同特点是四周多农田。

带你识别蛤蚧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的干燥体。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
蛤蚧
【性状】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
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灰绿色或橙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和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有的再生尾较原生尾短,且银灰色环带不明显。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蛤蚧性状鉴别
壁虎:为壁虎科动物壁虎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俗称小蛤蚧。形似蛤蚧但体小,肉薄,呈扁平状,头及躯干长7~9cm,尾长5~8cm。吻鳞切鼻孔。背部褐色,粒鳞微小,散有细小疣鳞。
多疣壁虎:为壁虎科动物多疣壁虎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俗称小蛤蚧。全长20cm以下,背、腹肌肉很薄,无眼睑,吻鳞切鼻孔,鳞片极细小,体背灰褐色,具多数不规则疣鳞,生活时尾易断。
蜡皮蜥:为鬣蜥科动物蜡皮蜥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俗称红点蛤蚧。全长约40cm,尾长近体长两倍。上唇具2个大齿,有眼睑,鳞片细小,无疣鳞。体背灰黑色,密被橘红色圆形斑点,体两侧有条形横向的橘红色斑纹。指趾狭长而细,均具锐利爪。生活时尾不易断。
喜山鬣蜥:为鬣蜥科动物喜山鬣蜥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俗称西藏蛤蚧。主产于西藏和新疆自治区,是一种地方性使用药材。全长34~36cm,尾长超过体长,有眼睑,吻鳞不切鼻孔,口内有异性大齿,脊背有几行大鳞,四肢及尾部鳞片具棱,指趾狭长,圆柱形,均具爪,无蹼及吸盘。生活时尾不易断。
红瘰疣螈:为蝾螈科动物红瘰疣螈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全体呈条形,长13~19cm,其中尾长达7cm。头近圆形,较大而扁,头顶部有倒“U”字形棱,中间陷下,无吻鳞。体表无鳞片,体侧有瘰疣,密生疣粒。足具4指5趾,无蹼,无爪,无吸盘。尾侧扁而弯曲。
蛤蚧
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润后,烘干。本品形如蛤蚧块,微有酒香气,味微咸。蛤蚧含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18种氨基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神经鞘磷脂、磷脂酰胆碱等磷脂类,多种脂肪酸和钡、磷、镁等多种无机元素和肌肽、胆碱、肉碱、鸟嘌呤、蛋白质、脂肪等。
【药理作用】
1、性激素样作用
研究表明蛤蚧有性激素样双向调节作用,总体上看其尾部的强度大于体部。蛤蚧的乙醇提取物,可延长正常雌性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卵巢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正常小鼠的子宫及卵巢重量增加。
用蛤蚧体、尾醇提取物3g/kg给小鼠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6日,可使幼年雌性小鼠子宫、卵巢增重,蛤蚧体的作用与雌激素的作用相当,而蛤蚧尾的作用则强于雌激素;亦可使幼年雌性小鼠阴道口开放时间提前。
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蛤蚧醇提取液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淫羊藿、海马为弱。实验表明用蛤蚧体、尾醇提取物3g/kg给小鼠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6日,可使去势大鼠、小鼠精囊和前列腺重量增加,蛤蚧尾的作用强于蛤蚧体,但弱于丙酸睾丸素25mg/kg皮下注射。
用蛤蚧再生尾醇提取物3g/kg给去势雄性小鼠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6日,亦能使精囊和前列腺增重,但对去势大鼠、小鼠均未见蛋白同化作用。亦有报告指出用蛤蚧醇提取物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0.1g/kg给雄性小鼠灌胃,每日1次连续10日,均可使睾丸增重。报告者认为蛤蚧尾部的作用强于蛤蚧体部,可能与其尾部的含锌量较高有关。
2、抗炎作用
蛤蚧醇提取物的水溶性及脂溶性部分,对甲醛性大鼠踝关节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及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使幼年大鼠胸腺萎缩,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有关。水溶性部分能使雄性小鼠睾丸增重,脂溶性部分对雄性小鼠睾丸和雌性小鼠的子宫均可增重。
3、平喘作用
有报告认为蛤蚧体和尾醇提取物给豚鼠肌肉注射,对乙酰胆碱所致哮喘有明显对抗作用,但鲜蛤蚧水煎剂给豚鼠灌胃,则对乙酰胆碱所致之哮喘无明显平喘作用。
离体实验证明:蛤蚧体和尾醇提取物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水煎剂则无此作用。亦有报告指出蛤蚧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对乙酰胆碱及气管痉挛无解痉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有人认为蛤蚧提取物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蛤蚧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能显著增加脾重并能显著对抗泼尼松的免疫抑制作用。显著提高小鼠对炭粒的廓清指数,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正常小鼠免疫后血清中溶血素含量。
实验表明:蛤蚧体、尾醇提取物给小鼠肌肉注射,能增强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提高抗体效价,而头则无明显作用;尾提取物可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而头和体则作用不明显。蛤蚧醇提取物给豚鼠皮下注射,能增加白细胞移动性、肺和支气管吞噬细胞对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蛤蚧体和尾的作用强度无明显差异。
5、其他作用
蛤蚧醇提取物给小鼠灌服,可显著延长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亦可使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小鼠血糖降低。
【性味与归经】 咸,平。归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用于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用法与用量】 3~6g,多入丸散或酒剂。
【贮藏】 用木箱严密封装,常用花椒拌存,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蛤蚧怎么读

蛤蚧读音是gé jiè。
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主要分布于亚洲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老挝。蛤蚧多栖息在悬岩峭壁的洞缝,个别也居住在树洞里。穴居的洞隙不大,身躯刚好能在洞内自由行动。
蛤蚧遇敌即能甩尾逃脱,于事后长回,甚至其遇敌或捕获猎物时会对之紧咬不放。洞隙形状各异,一般洞宽15-30厘米,高3-6厘米,深度不等,有的可达数米之深。在野外常单独或几条栖息一处。蛤蚧喜欢干燥,在低洼或石山下部很难看到蛤蚧的踪迹。
蛤蚧的习性
蛤蚧性怕冷、怕热、怕风雨,喜栖息于山岩石隙,树洞或屋檐墙壁上,昼伏夜出,常见雌雄成对活对。喜食活饵,主要捕食昆虫类。蛤蚧有冬眠习性。气温低于10℃以下时,潜入3-4m深的岩缝中冬眠。到翌的气温回升到18-20℃时才出洞活动。雌雄异体,3-4年性成熟,每年5-9月可见产卵,6-7月为盛期。各地因气候不同而稍有差异蛤蚧卵在7-8月孵化,6-7月为盛期。

蛤蚧的意思蛤蚧的意思是什么

蛤蚧的词语解释是:蛤蚧géjiè。(1)一种爬行动物,形似壁虎且大,头大,灰色背部上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中医用做强壮剂。蛤蚧的词语解释是:蛤蚧géjiè。(1)一种爬行动物,形似壁虎且大,头大,灰色背部上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中医用做强壮剂。注音是:ㄍㄜ_ㄐ一ㄝ_。结构是:蛤(左右结构)蚧(左右结构)。拼音是:géjiè。词性是:名词。蛤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亦作“蛤解”。爬行动物。形似壁虎而大。背部紫灰色,有红色斑点;尾部暗灰色,有七条环带斑纹;腹部灰白色,散有粉红色斑点。栖于山岩间、树洞内或墙壁上,捕食昆虫、小鸟等。干燥体入药,有强壮作用,主治虚劳咳嗽、气喘等症。也称大壁虎。引《方言》第八:“桂林之中守宫大者而能鸣,谓之蛤解。”郭璞注:“似蛇医而短身,有鳞采,江东人呼为蛤蚧。”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蛤蚧,首如虾_,背有细鳞如蚕子,土黄色,身短尾长,多巢於树中。端州古墙内有巢于厅署城楼间者,暮则鸣,自呼蛤蚧里人_之,鬻于市为药,能治肺疾。医人云:药力在尾,不具者无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蛤蚧》_集解_引李_曰:“生广南水中,夜即居於榕树上,雌雄相随,投一获二。”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遽尔双璧同组,立绞鸳鸯之颈;循环合体,牢牵蛤蚧之身。”二、国语词典动物名。爬虫纲有鳞目。长四、五寸,首如虾蟆,背绿色,与蜥蜴同类异种。以此浸酒称为「蛤蚧酒」,可作药用。词语翻译英语Phrynosomacornuta(akindoftoad)_法语Gekkogecko关于蛤蚧的诗句颇笑退之嘲蛤蚧坐听空园蛤蚧鸣古墙生蛤蚧关于蛤蚧的成语岛瘦郊寒且食蛤蜊促膝谈心井底蛤蟆点金乏术担惊受怕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惮赫千里雕蚶镂蛤踞_食蛤关于蛤蚧的词语点金乏术担惊受怕堤溃蚁孔井底蛤蟆词不达意大公无私踞_食蛤雕蚶镂蛤岛瘦郊寒大含细入关于蛤蚧的造句1、蛤蚧是重要的药用动物,有补肺气、益精血、助阳道、定喘止咳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虚痨喘咳、咯血、肺结核、神经衰弱、阳痿早泄、老人气虚等疾病。2、竹蛏竹蛏科中蛤蚧动物中的任意一种,其显著的特点是贝壳又窄又长。3、目的:建立商品蛤蚧药材中总磷脂含量测定方法。4、眼下最吸引人的就是唇膏蛤蚧,大小仅够攀附于手指,双唇有深色条纹横贯,酷似妆容。5、竹蛏科中蛤蚧动物中的任意一种,其显著的特点是贝壳又窄又长。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蛤蚧的详细信息

蛤蚧的拼音

蛤蚧:gé jiè。
声母:g、j。
韵母:e、ie。
释义:爬行动物。形似壁虎而大。背部紫灰色,有红色斑点;尾部暗灰色,有七条环带斑纹;腹部灰白色,散有粉红色斑点。栖于山岩间、树洞内或墙壁上,捕食昆虫、小鸟等。干燥体入药,有强壮作用,主治虚劳咳嗽、气喘等症。也称大壁虎。
引证:《方言》第八:“ 桂林之中守宫大者而能鸣,谓之蛤解。”
蛤蚧造句1、公司建立了商品蛤蚧药材中总磷脂含量的测定方法。
2、这些结果表明夜行性蛤蚧和昼行性中国石龙子在视觉系统中,其顶盖结构存在差异。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蛤蚧雄蜂酒,采用蛤蚧、雄蜂蛹、杞子,配以米酒经二次浸泡而成。
4、这节教学的目的是探讨蛤蚧对相关病症的治疗作用。
5、蛤蚧端脑前背侧室嵴各区及各层细胞形态大小有差异,这可能与各区各层的功能有关。
6、竹蛏科中蛤蚧动物中的任意一种,其显著的特点是贝壳又窄又长。
7、蛤蚧是重要的药用动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蛤蚧的功效与作用

核心功效增强免疫力、抗炎平喘、治疗肾虚简介蛤蚧栖息于悬岩石壁洞缝中、树洞中,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部,在印度东北部到澳大利亚群岛也有发现。在国内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体长约30厘米。体背腹略扁。皮肤粗糙,被粒状细鳞,鳞间分布有大的疣状颗粒。功效与作用1、增强免疫力:蛤蚧含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18种氨基酸,多种脂肪酸和钡、磷、镁等多种无机元素,长期服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2、抗炎平喘:蛤蚧含有组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18种氨基酸,作为中药具有助阻益精、纳气定喘的功效,可以用于抗炎平喘。3、治疗肾虚:蛤蚧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有刺激雄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肾虚不足引起的肾不纳气,虚喘气促,阳痿,遗精等疾病。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适宜禁忌人群无特殊禁忌人群不宜同食无特殊同食禁忌食用方法蛤蚧瘦肉汤:先把蛤蚧去头足、肠杂,留尾部,用酒洗过;然后加瘦肉、白果(去壳)冬虫夏草一齐置瓦盅;接着炖3小时,去渣饮汤,白果可以食。

什么是蛤蚧呢

  蛤蚧,属于爬行纲,蜥蜴目,壁虎科,壁虎属,又称仙蝉、石 牙、仙蟾、四脚蛇、蚧蛇等。由于其体比壁虎大,所以也有大壁虎 之称。在我国,主要产在南方,如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 省区。属于我国保护动物。

蛤蚧怎么读

蛤蚧读:[gé jiè]。
大壁虎(学名:Gekko gecko):俗称蛤蚧(gé jiè)、又称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体色有深灰色、灰蓝色、青黑色等,头、背部有深灰、蓝褐等颜色横条纹,全身散布灰白色、砖红色。
蛤蚧造句:
1、眼下最吸引人的就是唇膏蛤蚧,大小仅够攀附于手指,双唇有深色条纹横贯,酷似妆容。
2、带着吸血鬼般弯弯牙齿的鱼、貌似涂了唇膏的`蛤蚧(壁虎)还有高达七米的食肉植物,听起来都像梦魇中的生灵,但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
3、结论蛤蚧端脑前背侧室嵴各区及各层细胞形态大小有差异,这可能与各区各层的功能有关。
4、这些结果表明夜行性蛤蚧和昼行性中国石龙子在视觉系统中,其顶盖结构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