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晌午的拼音,“晌午”在鲁西南方言中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0 13:38:55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晌午的拼音怎么读

晌午,拼音shǎngwǔ,是俚语。
在中原地区,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还有的地区表示下午15:00--17:00属于末时、申时时段,以及一日五餐(早点、早饭、晌午、晚饭、晚点)中的”晌午“。
的意思: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
【释义】一般表示中午、正午之意。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中午,古代俗语。
【出处】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你晌午后先吃了人一顿拷,怎又将他来扯拽着。
造句:
1、已近晌午时分,偌大一座菜棚里,竟然才只坐了七八名茶客。
2、明天晌午,每户一石黏米,没米的就得拿别的东西顶。
3、张亦风也是学的极为刻苦,除去晌午吃饭的时间,几乎都用来背诵这天道门的门规,一天下来,自然是滚瓜烂熟。
4、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5、晌午的北京恹恹的,这座城大概从来不会在意少了谁。

晌午拼音是什么意思

晌午拼音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晌午 shǎng wǔ】:1.正午。相似词:半晌 歇晌 晌觉 头晌 正午 端午 亭午 午觉 。
一、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二、在这夏日的晌午,镜子般的水面,反射着银色的光。
三、晌午,烈日当空,云彩汇聚在一起,形成栩栩如生的图案,有的像花甲老人头上的白发,有的像入口即化使人心旷神怡的棉花糖,有的像怒不可遏,威震四方的老虎,奇妙的事物比比皆是,把天空装饰得摄人心魄。
四、这时正是晌午,太阳像一团火,晒在河面上,连流动着的河水,都给晒得热气蒸人。
五、冷,天气依旧是那么冷。但阳光毕竟是和煦的。晌午,太阳朗照着大地。金色的阳光,洒浇在旷野和屋顶上,洒落在人们的肩膀上和脊背上。一股热乎乎的暖流在周身洋溢,头昏昏然的,骨头软软的,多么舒坦,多么惬意。
六、在这夏日的晌午,镜子般的水面反射着强烈的阳光,岸边的绿柳和白杨,给河面投出凉凉的阴影。
七、晌午时分,沙漠上阵阵的热浪扑面而来。
八、夏日的晌午,像极苏茜黄的热情,诱惑着这如痴如醉的大地,还混和阵阵蝉声的伴奏。
九、走了一上午的山路,还没到晌午,我们的肚子已经饿扁了。
十、晌午的时候,鹿群都聚拢在河边喝水。
十一、清晨的阳光妩媚,晌午的阳光魑魅,傍晚的阳光让人陶醉,送去集开心、快乐、幸福等为一体的短信祝福,祝你周末愉快!
十二、吉祥文字送祝福:清晨你被平安叫醒,晌午又和财富约会,夜晚抱着甜蜜入睡。欢笑幸福来作陪,快乐好运来追随。喜事不断,健康天天!祝您吉祥!

晌午的拼音

晌午的拼音:shǎng wu。
晌午的意思: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
晌午的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你晌午后先吃了人一顿拷,怎又将他来扯拽着。”
晌午的例句
1、1923年9月1日,刚过晌午,一场里氏7.9级的地震发生了,地震波横扫了东京-横滨都市区。
2、我们晌午绊脚,如在黄昏一样。我们在肥壮人中,像死人一般。
3、约瑟见便雅悯和他们同来、就对家宰说、将这些人领到屋里、要宰杀牲畜、预备筵席、因为晌午这些人同我吃饭。
4、娃娃出生后第二天,女人象平时一样,起床给他们做饭,但没有和王龙一起下地收割。王龙一个人在地里干到晌午,然后穿上他那件兰袍子,进城去了。
5、王阿、我在路上、晌午的时候、看见从天发光、比日头还亮、四面照著我、并与我同行的人。

晌午的拼音是什么 晌午的拼音

1、晌午,拼音:shǎng wu,是俚语,在中原地区,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
2、还有的地区表示下午15:00--17:00『未时、申时』时段,以及一日五餐(早点、早饭、晌午、晚饭、晚点)中的晌午。

“晌午”在鲁西南方言中是什么意思?

新华字典》给“晌”字的解释是“一天内的一段时间,一会儿或正午或正午前后”两个意思,在《汉语字典》里增添了一个“方言,半天的时间”;给“午”字的解释是“地支的第七位;午时,指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饭,特指白天十二点,午前、下午、午夜(半夜)”的意思。《汉语词典》给“晌午(拼音shǎngwǔ)”的解释是“中午”的意思。
在鲁西南地区,有说“晌午”,也有说“晌午头”、“晌午头上”的,都是“中午”的意思,其中“晌午头”的“头”字是个后缀字,类似于“拧劲头、败坏头”的用法,“晌午头上”的“上”字在这里是用《汉语字典》给出的“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如晚上、头上、楼上”意思。如“这都快到晌午头啦,吃罢饭再走吧”。又如“吃罢晌午饭,恁俩再下地去拾花(棉花),拔棉柴”。再如“晌午头上,天忒热,恁还下地治(鲁西南方言,读zi音)啥(干什么)”。
有人也指出“晌午”是俚语,在中原地区,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相当于“上午。我个人认为,鲁西南部分县市可能也是这个意思。如我小时候所在的农村是个平原,与河南商丘、开封、皖北搭界,上午这段时间,当地人称“头晌午”,到了中午就是“晌午头”,下午称“横哼(这个词语还没有确定,临时用用)”。
另外,《汉语词典》里有“晌午饭”这个词,是“午饭”的意思,我小时候在鲁西南农村上学时,都是五更头上去上学,上一节晨读课、一节课,大约上午八点左右放学吃早饭,上午九点半到下午一点多上三节课,晌午饭一般是下午两点多吃。《汉语词典》里有“半头晌”这个词,是“方言,约指上午九、十点钟以前”的意思,我个人认为,在鲁西南方言里可能有用到的,如“一头晌午的活,恁半头晌(有时也说半晌)就干完啦,乖麻利嘞”。
对于时间上的方言称谓,是比较繁杂的,几乎是一村一个说法,或者是几个村一个说法,不太好梳理的,我就不瞎白白(瞎说。这里的“白”我小时候村里人读bei)啦。

晌午的拼音

晌午的拼音shǎngwǔ。
为俚语,在中原地区,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还有的地区表示下午15:00——17:00(未时、申时)时段,以及一日五餐(早点、早饭、晌午、晚饭、晚点)中的“晌午”。
出处:
无名氏(元)《争报恩》第一折:“你晌午后先吃了人一顿拷,怎又将他来扯拽着。”
施耐庵(明)《水浒传》第四回:“未及晌午,马已到来,员外便请鲁提辖上马,叫庄客担了行李。”
《金瓶梅》第六十回:“我只说你日头常晌午,却怎的今日也有错了的时节。”
曹雪芹(清)《红楼梦》第八回:“至晌午,贾母便回来歇息。”
曹雪芹(清)《红楼梦》第九三回:“过了厦浆影晌午,便摆腊迁壳朽开桌子吃酒页巩戒。”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这天待好晌午歪咧,管保也该饿了。”
相关例句:
1、晌午时分,沙漠上阵阵的热浪扑面而来。
2、走了一上午的山路,还没到晌午,我们的肚子已经饿扁了。
3、在这夏日的晌午,镜子般的水面,反射着银色的光。
4、晌午的时候,鹿群都聚拢在河边喝水。
5、儿子背着母亲走进了一片大森林里,走啊走啊。眼看快晌午了。
6、日近晌午,吴成喜终于等不及了,猛一跺脚,就要出门去五叔家。
7、冷,天气依旧是那么冷。但阳光毕竟是和煦的。晌午,太阳朗照着大地。
8、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9、在这夏日的晌午,镜子般的水面,反射着银色的光。

晌午的拼音 晌午的意思

1、晌午拼音:[shǎng wǔ]
2、晌午的释义:指白天十二点左右的一段时间。
3、晌,读作:shǎng。汉字基本字义是一天内的一段时间:一会儿:工作了半晌;也表示正午或正午前后,常用词组:晌午、晌饭、晌觉、晌晌。古同“垧”,是计算地亩的单位。

晌午晌的拼音是什么?

晌午 shang wu
晌午 [shǎng wǔ]
shang. wu. xiang
晌午,拼音shǎngwǔ,

晌午的拼音怎么写

晌午,拼音shǎngwǔ
一,基本解释
晌午是俚语,在中原地区,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还有的地区表示下午15:00--17:00『末时、申时』时段,以及一日五餐(早点、早饭、晌午、晚饭、晚点)中的”晌午“。
二,引证解释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你晌午后先吃了人一顿拷,怎又将他来扯拽着。”《红楼梦》第八回:“至晌午,贾母便回来歇息。”
端木蕻良《乡愁》一:“太阳还黄橙橙的照在头上呢,现在许刚是晌午。”
三,词语分解
1,晌的解释
晌shǎng:一天内的一段时间,一会儿:工作了半晌。正午或正午前后:晌午。晌饭。晌觉。歇晌。古同“垧”,计算地亩的单位。笔画数:十。部首:日。
2,午的解释
午wǔ:地支的第七位,属马。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古同“忤”、“迕”,逆,背。笔画数:四。部首:十。
四,关于晌午的诗词
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出自元代张养浩的《雁儿落兼得胜令》
早晨间少婢无奴,晌午后寻朋觅友,到黄昏忆子思妻。——出自元代刘庭信的《【双调】折桂令忆别》
到今早日将晌午,方才着我开铺面。——出自元代王晔的《杂剧·桃花女破法嫁周公》
晌午鸦鸦响踏车,那边丛薄有人家。——出自宋末元初方一夔的《田家》
五,关于晌午的造句1,儿子背着母亲走进了一片大森林里,走啊走啊。眼看快晌午了。
2,晌午的时候,鹿群都聚拢在河边喝水。
3,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声悲叹他也必听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