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蝼蛄怎么读,蝼蛄的读音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8 14:39:27 浏览5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蝼蛄这两个字怎么读?

我估计你说的是这个字,它在宝盖头和至之间还有个小八字,是穴宝盖 螲拼音一种生活在地下的蜘蛛 螲 zhì 另见dié 螲蝼 zhìlóu 蝼蛄
lou二声 gu一声
:[lóu] 】:[gū]
拼音:lóu gū
蝼蛄的读音是lóu gū,声母是l、g;复韵母是ou;韵母是u。
【解释】:昆虫,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也叫蝲蝲蛄(làlàgǔ)。
华北蝼蛄:黄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被褐色细毛,头暗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暗红斑点,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0-2个刺,多为1个。
东方蝼蛄:灰褐色,全身生有细毛,头暗褐色,前翅灰褐色长约12MM,覆盖腹部达一半;后翅长25-28MM,超过腹部末端。
扩展资料:
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生活史很长,均以成虫或若虫在土下越冬。华北蝼蛄三年完成一个世代,若虫13龄;东方蝼蛄一年1代或二年1代(东北),若虫共6龄。蝼蛄一年的生活分6个阶段:冬季休眠、春季苏醒、出窝迁移、猖獗危害、越夏产卵、秋季危害。
当气温下降,本地区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向地下活动,一窝一虫,头部朝下,不群居,多在冻土层之下,地下水位之上,以成、若虫越冬,第二年当气温升高到8°C以上时再掉转头向地表移动。
5月上旬开始,此时地表出现大量弯曲虚土隧道,并在其上留有一个小孔,蝼蛄已出窝为害。正是这个阶段迁移造成苗根和土壤分离,根部失水,导致苗木死亡。

蝼蛄怎么读

蝼蛄的拼音是lóu gū。
蝼蛄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药用昆虫。我国大陆上常见的分布较广的蝼蛄有5种,分别是华北蝼蛄、东方蝼蛄、金秀蝼蛄、河南蝼蛄和台湾蝼蛄。
华北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危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
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生活史很长,均以成虫或若虫在土下越冬。华北蝼蛄三年完成一个世代,若虫13龄;东方蝼蛄一年1代或二年1代(东北),若虫共6龄。蝼蛄一年的生活分6个阶段:冬季休眠、春季苏醒、出窝迁移、猖獗危害、越夏产卵、秋季危害。
食性与行为特性
蝼蛄食性广,可采食菊科、藜科和十字花科等多个科的植物,不仅采食植物叶片,还采食根、茎。温度影响蝼蛄采食,20℃以下,随着温度降低,采食量逐渐减少,活动也逐渐减少,5℃时蝼蛄几乎不再活动,20℃~25℃有利于蝼蛄采食,高于25℃,采食量又开始下降。
蝼蛄生活于土壤中,在土壤中挖掘洞穴,在挖掘洞穴过程中寻找食物,到了产卵期,就产卵于洞穴中。采用吸水脱脂棉作为介质代替土壤,蝼蛄可在其中挖洞、疾走和鸣叫,并在其中生长、产卵繁殖,完成各种行为活动。

蝼蛄怎么读拼音

蝼蛄拼音是lóu gū
蝼蛄的介绍:
蝼蛄(Gryllotalpa spps.)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药用昆虫。我国大陆上常见的分布较广的蝼蛄有5种,分别是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
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金秀蝼蛄(Gryllotalpa jinxiuensis You&Li)、河南蝼蛄(Gryllotalpa henana Cai&Niu)和台湾蝼蛄(Gryllotalpa formosana Shiraki)。
一般入药的主要是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药用通常为蝼蛄科昆虫蝼蛄的干燥成虫和大个若虫全体。华北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危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
分布范围:
蝼蛄在中国的分布很广,华北蝼蛄主要分布在北纬32度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内蒙古、新疆、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苏北等地。
东方蝼蛄几乎遍及中国。台湾蝼蛄只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江西、四川,危害不重。金秀蝼蛄分布在广西。河南蝼蛄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陕西和四川等省的山区。
主要种类:
蝼蛄(Gryllotalpaspps.)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药用昆虫。我国大陆上常见的分布较广的蝼蛄有5种,分别是华北蝼蛄(GryllotalpaunispinaSaussure)。
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Burmeister)、金秀蝼蛄(Gryllotalpa jinxiuensisYou&Li)、河南蝼蛄(Gryllotalpa henanaCai&Niu)和台湾蝼蛄(Gryllotalpa formosanaShiraki)。
一般入药的主要是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药用通常为蝼蛄科昆虫蝼蛄的干燥成虫和大个若虫全体。

蝼蛄的读音蝼蛄的读音是什么

蝼蛄的读音是:lóugū。蝼蛄的拼音是:lóugū注音是:ㄌㄡ_ㄍㄨ结构是:蝼(左右结构)蛄(形声;从虫、古声)词性是:名词。蝼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蝼蛄lóugū。(1)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__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二、引证解释⒈昆虫名。背部茶褐色,腹部灰黄色,前脚大,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__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盐山有刘某者,患癃闭,百药不验,一夕,梦神语曰:‘铜头煅灰,酒服之,即通。’问:‘铜头何物?’曰:‘汝辈所谓_蛄也。’”马加《双龙河》:“她们像夏天雨后的蝼蛄一样,从松土壳里翻出了身。”三、国语词典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的泛称。体圆,色褐,长约三公分。有两对翅膀,前肢有力,善掘地,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嗜食农作物嫩茎,为稻麦害虫。雄虫每于日落黄昏时叫。四、网络解释蝼蛄(直翅目蝼蛄科昆虫)蝼蛄,又名拉拉蛄、地拉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要类型有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华北蝼蛄又称单刺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为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关于蝼蛄的诗词《宿村庄·蝼蛄偷火照田沟》《蝼蛄》关于蝼蛄的诗句初夜深砌吟蝼蛄蝼蛄偷火照田沟秋雨注墙蝼蛄叫关于蝼蛄的成语蝼蚁贪生先驱蝼蚁词不达意岛瘦郊寒惮赫千里热锅上蝼蚁促膝谈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担惊受怕关于蝼蛄的词语堤溃蚁孔词不达意惮赫千里先驱蝼蚁户枢不蝼担惊受怕促膝谈心大公无私岛瘦郊寒蝼蚁之诚关于蝼蛄的造句1、有名的食虫鸟,以摄食地下金针虫、蝼蛄、步行虫等昆虫为生,它所吃的昆虫,多是农作物的害虫。2、民警通过查阅,发现此鸟名为戴胜,是有名的食虫鸟,大量捕食金针虫、蝼蛄和天牛幼虫等害虫,在保护森林和农田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如蜜蜂、蝇蛆、黄粉虫、蝙蝠蛾、蟑螂、蝼蛄等。4、证明了这些昆虫是有益的:例如,蝼蛄和白蚁都可以帮助哺乳期的母亲产生母乳。5、蝼蛄!逐渐,强烈光满淡化,那个高大的恶煞魔灵崛地而起,高达几十米。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蝼蛄的详细信息

蝼蛄的读音

蝼蛄的读音:lóugū
造句:
1、三是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蝼蛄和金针虫,它们在秋苗期和返青后咬食小麦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垄。
2、黄粉虫、蝙蝠蛾、蟑螂、蝼蛄等.
3、地下害虫主要是金针虫、蛴螬、蝼蛄,尤以前两种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
4、地画中蝼蛄有两只,也代表着戎族的两支,因年久传说失真,变成了启“乘两龙”了。
5、民警通过查阅,发现此鸟名为戴胜,是有名的食虫鸟,大量捕食金针虫、蝼蛄和天牛幼虫等害虫,在保护森林和农田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6、从解剖青蛙的胃中发现有156只虫子,害虫占80%,如稻卷叶虫11只,稻螟10只,稻苞虫7只,粘虫10,其他还有蝗虫、稻苞虫、棉铃虫、蝼蛄等都是它的美味佳肴。
7、有名的食虫鸟,以摄食地下金针虫、蝼蛄、步行虫等昆虫为生,它所吃的昆虫,多是农作物的害虫。
8、小麦死苗的另一个原因是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
9、防治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
10、中国蝼蛄属蝼蛄科新种直翅目.
11、他从外面抓了一个“拉拉蛄”(蝼蛄)扔进玻璃缸内,它一下子扑上去,一口就将“拉拉蛄”的脑袋咬碎,不到5分钟,便吃个精光。
12、在男性和靠西人像下方画了粗黑的框子,框中绘有两只蝼蛄,头向东。
13、外来的草坪在太原还很遭害虫“惦记”,核桃虫、蛴螬、蝼蛄大量在其下繁衍。
14、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
15、对园林植物危害较大的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而且以幼虫危害为主。

蝼蛄怎么读

1、蝼蝈的读音是lóu guō蝼蝈又名 蟪蛄天蝼蝼蛄仙姑石鼠梧鼠俗名拉拉蛄土狗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本科昆虫通称蝼蛄全世界已知约50种习性 蝼蝈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此类昆虫身体梭形,前足为特殊的开掘足,雌性缺产卵器,雄性外生殖结构简单,雌雄可通过翅脉识别雄性覆翅具发声结构二 简介 1字典音làlàgǔ,北方常读做lálágǔ,蝼蛄的俗称,有的地区称土狗;蝼蛄拼音 lóu gū释义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蟪蛄是“蝼蛄”吧潮汕话蝼lu5蛄gu1潮汕人习惯叫“杜dou6猴gao5”;1蛄,gū 成虫体长30~35mm,灰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分布于全国各地蛄食性杂,咬食植物根茎,果实,比如马铃薯,黄薯等等为农业害虫2种名蝼蛄 Gryllotalpa sp俗称。
2、能传染鼠疫等疾病统称“跳蚤”“虼蚤”“蝼”,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lóu,最早见于楚系简帛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蝼”的基本含义为昆虫,如蝼蚁引申含义为谓肉有臭味如蝼蛄,如蝼蛄疮;蝼蛄的读音是lóu gū,具体释义如下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表达意思昆虫名,生活在泥土中,吃农作物嫩茎,俗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蝼蛄种类多达110种,其中在我国分布的有11种;词语名称 蝲蝲蛄 词语解释 蝼蛄的通称也作拉拉蛄 蝼蛄 lóugū mole cricket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蛞蝓,读音kuòyú,蛞蝓,又称水蜒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基本释义1即蜒蚰俗名鼻涕虫,形似去壳的蜗牛2日本动漫火影忍者里五代火影纲手;gu 一声蝼蛄,昆虫名。
3、蝼蛄的读音是lóu gū,声母是lg复韵母是ou韵母是u解释昆虫,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也叫蝲蝲蛄làlàgǔ华北蝼蛄。
4、蝼蛄蝲蝲蛄 土狗子 是多种地栖性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昆虫的总称蝼蛄,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应该是;蝼蛄 lóu gū蝼蛄,又名拉拉蛄地拉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要类型有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华北蝼蛄又称单刺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为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
5、蝼蛄拼音 lóu gū释义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蝼蛄的读音lóu gū解释蝼蛄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

蝼怎么读

蝼读作lóu。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
《唐韵》落侯切《集韵》郞侯切《正韵》卢侯切,音楼。蝼蛄。详蛄字注。
又蝼蝈,蛙也。详蝈字注。
又土蝼,兽名。《山海经》昆仑之丘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竹书纪年注》有大蝼如羊。《魏公卿上尊号奏》有熊之兴,地出大蝼。
又《说文》螭亦名地蝼。
又囿名。《晋语》赵??子田于蝼。《注》蝼,晋君之囿。
又《集韵》龙珠切,音廔。天蝼,虫名。《尔雅·释虫》螜,天蝼。《古今注》蝼蛄,一名天蝼。《扬子·方言》蠀螬,秦、晋之闲谓之蠹,或谓之天蝼。
又音漏。内病也。《周礼·天官·内饔》马黑脊而般臂蝼。《羣经音辨》蝼,干宝读去声。《吕氏春秋》戸枢不腐,流水不蝼。 《礼记》作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蝼
蝼读作lóu,含义为昆虫,褐色,有翅,前脚强化为挖掘足,能掘地,咬农作物的根。亦称“天蝼”、“蛞蝼”、“土狗”;简称“蝼”,如“~蚁”,主要用以代表微小的生物,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常用词组1.蝼蛄【lóugū】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
2.蝼蚁【lóuyǐ】 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出自:夫吞舟之鱼大矣,荡而失水,则为蝼蚁所制。——《韩诗外传》

蝼怎么读 蝼的拼音是什么

蝼的拼音:
lóu。
蝼的笔画
共15画,
蝼的部首
为虫,
蝼的汉字结构
为左右结构。
蝼的解释:
● 蝼
(蝼)
lóu ?ㄌㄡˊ
◎ 〔蝼蛄〕昆虫,褐色,有翅,前脚强化为挖掘足,能掘地,咬农作物的根。亦称“天蝼”、“蛞蝼”、“土狗”;简称“蝼”,如“蝼蚁”(用以代表微小的生物,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 (蝼)

蝼蝈的读音是什么啊?

蝼蝈的读音是lóu guō。
蝼蝈又名 蟪蛄、天蝼、蝼蛄、仙姑、石鼠、梧鼠。俗名拉拉蛄、土狗。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本科昆虫通称蝼蛄。全世界已知约50种。
习性
蝼蝈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土壤相对湿度为22~27%时,华北蝼蛄为害最重。土壤干旱时活动少,为害轻。成虫有趋光性。夏秋两季,当气温在18~22℃之间,风速小于1.5米/秒时,夜晚可用灯光诱到大量蝼蛄。蝼蛄能倒退疾走,在穴内尤其如此。
成虫和若虫均善游泳,母虫有护卵哺幼习性。若虫至 4龄期方可独立活动。蝼蛄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常栖息于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特别是砂壤土和多腐殖质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