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磁场强度单位是什么?
- 2、磁场强度的单位是什么?
- 3、磁场的单位是什么?
- 4、磁场强度的单位是什么?
- 5、磁场强度的单位是什么?
- 6、磁场强度的单位是什么?
- 7、磁场强度单位是什么?
- 8、磁场强度的单位
- 9、磁场强度用什么单位表示
磁场强度单位是什么?
磁场强度单位是A/m。
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N×I/Le。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场强度单位有两种:
1、在国际单位制中,磁场强度的单位为安培/米。
2、在高斯单位制中,磁场强度单位是奥斯特。
“高斯”指的是高斯单位制,又称混合单位制。基本量和基本单位与CGSE制及CGSM制相同。在高斯单位制中,与点电荷有关的公式都比较简单,此外公式中较多地出现光速c,在理论物理中用和运算比较方便,这是某些理论物理书刊仍愿采用高斯单位制的原因。
磁场强度的定义:
磁场强度是线圈安匝数的一个表征量,反映磁场的源强弱。磁感应强度则表示磁场源在特定环境下的效果。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用一个固定的力去移动一个物体,但实际对物体产生的效果并不一样,比如你是借助于工具的,也可能你使力的位置不同或方向不同。对你来说你用了一个确定的力。而对物体却有一个实际的感受,你作用的力好比磁场强度,而物体的实际感受好比磁感应强度。
磁场强度的单位是什么?
磁场强度的单位有Oe(奥斯特)、A/m和T(特斯拉)三种。其中,1T=1000mT,1mT=10Oe,1Oe=80A/m。需要注意的是,A/m是磁场强度的单位,而Gauss和T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磁场的单位是什么?
磁场(强度)的单位是安培/米。
磁场强度在历史上最先由磁荷观点引出。类比于电荷的库仑定律,人们认为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磁荷,并提出磁荷的库仑定律。单位正电磁荷在磁场中所受的力被称为磁场强度(符号为H)。
后来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并不存在磁荷,磁现象的本质是分子电流。自此磁场的强度多用磁感应强度(符号为B)表示。但是在磁介质的磁化问题中,磁场强度作为一个导出的辅助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磁场强度历史:
历史上磁场强度H是从磁荷观点定义的。磁荷观点是从研究永磁铁相互作用问题中总结出来的。当时还不知道磁性与电流的关系,由于条形磁铁有N、S两极,且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这一点与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很相似,于是把永磁体与带电体相比较,假设磁极是由磁荷分布形成的。
N极上的磁荷叫正磁荷,S极上的磁荷叫负磁荷。同性磁荷相斥,异性磁荷相吸。当磁极本身的线度比正、负磁极间的距离小很多时,磁极上的磁荷称为点磁荷。
磁场强度的单位是什么?
磁场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esla),表示为T。这个单位以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命名,用于衡量磁场的强度。特斯拉是国际标准单位制(SI)中磁场强度的基本单位。
此外,也常用毫特斯拉(mT)来表示较小范围内的磁场强度,1特斯拉等于1000毫特斯拉。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使用高斯(Gauss)作为磁场强度的单位,1特斯拉等于10,000高斯。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领域和应用中,可能会使用其他非标准单位来描述磁场强度,因此在具体情境下需要确认所使用的单位。
磁场强度的单位是什么?
磁场强度的单位 主要有 T mT Gs A/m 等等
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
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Φ / (N × Ae)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m。
扩展资料:
磁场强度描写磁场性质的物理量。用H表示。其定义式为H=B/μ0-M,式中B是磁感应强度,M是磁化强度,μ0是真空中的磁导率,μ0=4π×10-7韦伯/(米·安)。H的单位是安/米。在高斯单位制中H的单位是奥斯特。1安/米=4π×10-3奥斯特。
在顺磁质和抗磁质中式B=μH成立。由式可知B与H成正比且方向一致。在H具有一定对称性的情况下,可用有介质存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求得H,再用上式求得B。这种方法也可用来近似计算软铁磁材料中的H、B。在硬磁材料中一般H、B、M方向均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式H=B/μ0-M表示。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称为电流,也叫电流强度。即 I=Q/t 。如果在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C,导体中的电流就是1A。
决定电流大小的微观量:在加有电压的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AD上选取两个截面B和C,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电荷的电荷量为e,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则在时间t内处于相距为vt的两截面B、C间的所有自由电荷将通过截面C。由 (I=ΔQ/Δt)可得I = nesv。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在电路中移动的方向相同。实际上并不是正电荷移动,而是负电荷移动。电子流是电子(负电荷)在电路中的移动,其方向为电流的反向。电流强度可以用公式表达为:
其中,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t为时间(单位是秒)。
(1A=1C/s)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或I=E(电动势)/(R[外]+r[内]) 或I=E/(R+Rg[检测器电阻]+r)(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 中如果正负离子同时移动形成电流,那么Q为两种电荷的电量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磁场强度 百度百科——电流
磁场强度的单位是什么?
磁场强度的定义是:点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场力与点电荷所带电量的比值。定义式为H=F/Q,因此它的单位是N/C(牛每库),这个定义是牛顿的磁场论中的定义,由于这个定义是与电场的对称性上、从纯理论的角度得出的,到现在也没有能在实际中得到验证,因此现在基本不用。
现在所使用的反映磁场的强弱的物理量是磁感应强度,其定义是:电流元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场力与电流强度及导体在沿垂直与磁场方向的有效长度的乘积的比值,其数学表达式为:B=F/(IL),它的基本单位是(N/A.m),国际单位是特斯拉(T),过去曾经用过的单位有高斯,1特斯拉=10000高斯。
大家都知道,用一根加工成条形的天然磁铁,插入铁屑后再移到另一处就会发现其两端能吸满铁屑,在中间极少或没有铁屑,所以称吸力很强的两端为磁极。如果在条形磁铁中间系上线,悬挂起来,使之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此时条形磁铁会一端指北,一端指南而保持不变。我们称指北的一端为北极(N),指南的一端为南极(S)。条形磁铁不论长短,N极和S极都是成对出现,即一端为N极,另一端必为S极。
当另一条形磁铁的一端靠近可以转动的条形磁铁时,转动磁铁会发生偏转,若互相吸引而转动时,说明它们是异名极,若互相排斥而转动时,则是同名极。磁铁相互之间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不论是吸引或排斥,都显示有力的作用存在,这个力称为磁力。
凡是一根磁棒在其周围显示有磁力作用的空间,这个空间,称之为磁场。磁性体不论大小,在其周围空间或大或小都会产生相应范围的磁场,即有源必有场,有场必有源。
1.磁库仑定律
近代物理学中,是以电荷运动的观点讨论磁场的。但在磁法勘探中,我们仍以假想的磁荷、磁量、磁偶极子等古典理论为基础,这是因为应用磁荷的概念能将静电场的计算方法类似地运用于磁场的讨论,方法简单。因此,磁量等概念是辅助概念。
磁量 两极磁性最强是由于两极是磁荷最集中处。我们规定,N极集中的是正磁荷,S极集中的是负磁荷。
1785年,库仑在实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两个点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该定律指出:两个点极间的斥力(或吸力)F与两点极的磁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点极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
F=Qm1Qm2/4πμ0r2 (2-1)
式中:F为两个点磁极间磁力,单位:达因(dyn);Qm1Qm2为两个点磁极的磁量;μ0为真空中的导磁率;r为两点磁极间的距离。真空中的导磁率μ0=4π×10-7H/m。
2.磁场强度及其单位
为了描述磁场性质(大小、方向),引入了磁场强度这个概念。
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强度,就是在该点上设有一单位正磁荷所受的力。如果该点的磁量为+Qm,所受的力为F,则该点的磁场强度T的大小可用下式表示:
T=F/Qm (2-2)
T是个矢量,其方向即为该点所受F的方向。对于点磁荷磁场,磁场强度的方向是指向负磁荷磁源的,背离正磁荷磁源。
磁场强度T的单位 在旧制(CGSM)中,通常以奥斯特表示,简写为“奥”或“Oe”,是指单位正磁荷在磁源磁场中某一点上所受的力为1dyn,则该点的磁场强度就是1Oe,更小的单位用“伽马”(γ)表示。1Oe=105γ。由于磁感应强度的单位高斯(Gs)与磁场强度单位特(T)有如下关系:B=μH。其中:H为任意点磁场强度;B为磁感应强度。μ在真空、空气、水及大部分沉积岩中等于1,故有B=H。即它们既有相同的量纲,数值也相等。所以有1γ=1nT(纳特)的表示式。但在SI制中,磁场强度单位为安培/米(A/m),1Oe= A/m,磁感应强度单位是特斯拉(T),1T=104Gs=109nT。故H与B量纲与数值均不相等,不能混用。应说明的是,本章中除了物质磁化时用磁场强度外,其他地方涉及的地磁场均指磁感应强度。故可采用特·纳特等单位,即1γ≈1nT。
磁力线 如果做个实验,将一条形磁铁平置于撒满铁屑的玻璃板下面,则可以看到板上的铁屑排列成图2-1所示的图像,针状铁屑的长轴顺着所处点的磁场方向。因为磁力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磁场强度的方向,其方向是指向负极、背向正极;相邻磁力线永不相交。磁力线的意义在于指出各点磁场强度的方向和数值的相对大小。如在两极磁力线相对密集,磁场强度值就大,中部磁力线相对稀少,场强相对较弱。
图2-1 磁力线
磁偶极子 设有一条形磁铁,长2l(图2-2),计算在两极连线延长线上,距离磁铁中心rcm的A点的磁场强度。根据库仑定律,TA应是磁铁两端+Qm与-Qm在A点的T+Q与T-Q的合向量。
当r?l时,
普通物探
TA是指向磁铁的。
若有一点B,位于磁铁中垂线上(图2-3),当 r?l时, ,它的方向与条形磁铁平行,指向上方。
图2-2 条形磁铁磁轴延长线上的磁场
令m=2lQm(m叫磁矩,它的意义后述),则:
普通物探
磁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两个距离很近(相对于测点来说)的点磁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称为磁偶极子。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磁偶极子的磁场的特点是与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在磁轴垂直线上的磁场强度为相同距离的中垂线上的磁场强度的两倍。须说明的是,在SI制中,在用磁荷量表达磁场强度的公式中,比旧制多乘一个因子 。用磁化强度表达磁场强度的公式中,比旧制多乘一个因子 ,但不论旧制还是SI制,分别计算磁体参数的结果是相同的。
图2-3 条形磁铁中垂线上的磁场
磁场强度单位:安培/米(A/m)
反应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称为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用大写字母B表示,其定义为: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作用与电流强度和导体长度乘积的比值,叫做通电直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上面的磁感应强度公式中:
F:表示载流导线所受的电磁力,单位:牛顿(N);
I:表示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单位:安倍(A);
L:表示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导线长度,单位:米(m);
B:表示导线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单位:特斯拉,简称特,以大写字母“T”表示,或者韦伯/米2(Wb/m2)。
扩展资料:
虽然很早以前,人类就已知道磁石和其奥妙的磁性,最早出现的几个学术性论述之一,是由法国学者皮埃·德马立克(Pierre de Maricourt)于公元1269 年写成。德马立克仔细标明了铁针在块型磁石附近各个位置的定向,从这些记号,又描绘出很多条磁场线。
他发现这些磁场线相会于磁石的相反两端位置,就好像地球的经线相会于南极与北极。因此,他称这两位置为磁极。几乎三个世纪后,威廉·吉尔伯特主张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石,其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南极与北极。
出版于1600 年,吉尔伯特的巨著《论磁石》(De Magnete)开创磁学为一门正统科学学术领域。
于1824年,西莫恩·泊松发展出一种物理模型,比较能够描述磁场。泊松认为磁性是由磁荷产生的,同类磁荷相排斥,异类磁荷相吸引。他的模型完全类比现代静电模型;磁荷产生磁场,就如同电荷产生电场一般。这理论甚至能够正确地预测储存于磁场的能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单位是什么?
磁场强度单位:安培/米(A/m)。
反应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称为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用大写字母B表示,其定义为: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作用与电流强度和导体长度乘积的比值,叫做通电直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基本特点:
与电场相仿,磁场是在一定空间区域内连续分布的向量场,描述磁场的基本物理量是磁感应强度矢量B ,也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表示。然而,作为一个矢量场,磁场的性质与电场颇为不同。
运动电荷或变化电场产生的磁场,或两者之和的总磁场,都是无源有旋的矢量场,磁力线是闭合的曲线簇,不中断,不交叉。换言之,在磁场中不存在发出磁力线的源头,也不存在会聚磁力线的尾闾,磁力线闭合表明沿磁力线的环路积分不为零,即磁场是有旋场而不是势场(保守场),不存在类似于电势那样的标量函数。
在量子力学里,科学家认为,纯磁场(和纯电场)是虚光子所造成的效应。以标准模型的术语来表达,光子是所有电磁作用的显现所依赖的媒介。在低场能量状况,其中的差别是可以忽略的。
磁场强度的单位
磁场强度与电流的关系为H=N×I/Le。磁场强度与电流的关系公式为H=N×I/Le,其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单位为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磁场为物理概念,是指传递实物间磁力作用的场;而且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并且磁场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波粒的辐射特性。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区别:1、磁场强度用H表示,磁感应强度用B表示。2、二者都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并且都与激励磁场的电流及其分布情况有关。但是,磁场强度与磁场介质无关,而磁感应强度与磁场介质有关。3、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T(特斯拉),磁场强度的单位是A/m(安/米)。4、在定性的描述磁场时多用磁感应强度,而在计算磁场中多用磁场强度,它与电流成线性关系。
磁场强度用什么单位表示
k是千的意思,oe是奥斯特,KA/m是千安/米,都是磁场强度单位。我知道有:Oe(奥斯特),A/m,T(特斯拉)三种。
当前仍未找到它,但也没有否定它的存在,尚属于研究课题。分子电流观点和磁荷观点二者微观模型不同,但宏观结果完全一样。不管磁荷是否存在,在讨论永磁问题中采用磁荷观点往往比较简便,至今仍有应用价值。
1T=1000mT。
1mT=10Oe。
1Oe=80A/m。
磁场是电流(运动电荷)产生的,并给电流(运动电荷)以作用力。从电流元、运动电荷等在磁场中受力的角度反映磁场的性质定义B(B=F最大/I2dl2,B=F最大/qv⊥)。显然,此时B是与电场强度E对应的。B本应叫磁场强度,由于磁场强度一词历史上已被H占用了,所以将B叫磁感应强度。
磁荷观点在历史上完全是在与电荷类比中提出的,实验上并没有找到单独存在的磁荷。1931年狄拉克从量子力学观点提出磁单极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