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瓜,黄瓜的生长周期多少天 黄瓜的种植方法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6 22:51:51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黄瓜的生长周期多少天 黄瓜的种植方法


黄瓜的生长周期多少天 黄瓜生长发育一般经历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和结果期4个阶段。露地黄瓜生育期约90~120天左右。
(1)黄瓜的生长周期--发芽期:
由播种至第1片真叶出现,约需5~8天。本期要给予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以利于苗齐苗壮。出苗后要防止徒长。撒播要及时在子叶展开后分苗。黄瓜播种后,正常温度下4天即可出土,出土后子叶迅速展开,进而心叶开始出现。子叶展平前温度和湿度过高,易成为徒长苗。如果土温过低,出土缓慢,土温低于10~15℃可能烂种。

(2)黄瓜的生长周期--幼苗期:
从真叶出现到真叶4~5片左右定植为止,约需30天左右。本期的目的是培育壮苗。管理上要“促”、“控”结合,增加幼苗的叶重/茎重比和地下部重/地上部重比。如光照过弱、氮肥过多、水分过多、温度过高,易形成徒长苗。幼苗生长健壮的标志:从第1片真叶后,茎轴呈“Z”字形生长,即“倒拐”。幼苗期结束叶原基已分化到21~23节,花芽分化已达40%。在温度和光照管理上要有利于雌花分化。
(3)黄瓜的生长周期--初花期:
抽蔓期。由真叶4~5片定植起到第1雌花瓜坐住(根瓜),约需25天左右。早熟品种时间短,晚熟品种时间长。该期结束时茎高30~40厘米,真叶展开7~8片。有的品种开始出现侧枝。当第1条瓜的瓜把由黄绿变成深绿,俗称“黑把”时,标志初花期结束。栽培管理上要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关系,常进行“蹲苗”。
(4)黄瓜的生长周期--结瓜期:
由第1果坐住到拉秧,时间因栽培方式、栽培条件和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经历30~100天。冬春茬保护地和高寒地区一年一季栽培的可达150天左右。本期是连续开花坐果期,栽培中要尽可能延长结果期。结瓜期必须及时供应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以提高黄瓜产量和质量。此期也是易发病期,应加强日常管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黄瓜的种植方法 黄瓜的种植方法简单易学,新手也可以很快地上手种植,我们需要在种植的过程当中注意种植时间、种植土壤、平时悉心的照料注意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就可以种出茂盛又美味的黄瓜了,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几个方面。
种植时间
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
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因此当地温维持在20度左右的时候最宜开始种植黄瓜。
土壤的选择
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透气性好的中性肥沃土壤。一般喜欢pH5.5~7.2之间的土壤,但以pH值为6.5最好。如果嫌配置土壤麻烦可以购买适合种植黄瓜的营养土。
播种
播种一般分为直播也移栽两种方式。
直播
每个种坑大约间隔30到40厘米,播种之前先在种坑内浇透水,水渗入后放入2-3枚种子,然后覆盖上一层1厘米到1.5厘米的浮土,轻轻压实防止水分蒸发和温度不够导致种子不发芽。
间苗
当黄瓜幼苗长出2到3片真叶的时候开始间苗,每个种坑内留下一颗最为健壮的幼苗,其余的全部拔掉。拔出的幼苗可以移栽至未发芽的种坑内,注意选择根部完好的幼苗移栽,移栽后要浇透水保证幼苗的成活。
移栽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买好的黄瓜幼苗直接移栽至种坑内,先在种坑内浇满水,不等水完全渗进去时把幼苗栽进种坑,然后等水渗完之后再埋土,注意不要埋的过深,不要把幼苗的叶子埋到土里,埋完土之后轻轻压实。
插架
黄瓜属于攀爬型植物,因此定植后及早插架,防风抽苗。插架可采用花架或人字形架,距离根部8~10厘米左右。
绑蔓
采用“8”字方法绑蔓,防治伤茎蔓和茎蔓下垂。每2~3节绑一次,应在下午进行,上午茎蔓易折断,绑蔓的松紧度应抑强扶弱,对于生长势强的植株适当绑得紧一点,并使生长点高矮一致。
水肥管理
不同的生育期,采取不同的施肥浇水方法,达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延长结瓜期获得高产。
初花期
黄瓜定植后及时缓苗,加速根系的恢复与生长。一般情况下定植水浇过后,肥水管理突出一个“控”字。如果缓苗后土壤过干,需偷浇水。即从根边浇水,不要直接浇苗。水量要小,防止徒长。此时期一般不需要追肥。
结果期
这个时期总的管理特点在于“促”。随着根瓜、腰瓜的采收,黄瓜的日需肥水量增加很多。浇水的原则是先轻再大后小。
具体来说
根瓜期
根瓜期植株生长量和结瓜数不多,因此浇水次数不宜过多,水量不宜过大,保持地面见干见湿。
腰瓜生育期
这一时期生长逐渐茂盛,需要的肥水量大大增加,需要大量追肥浇水,每1到2天浇一次水甚至1天浇两次水。浇水宜在早晚进行,以早上最好。
追肥一般随水施入,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肥和钾肥,要以少量多次为宜。
此外,每天要及时采收,以防影响结瓜。
顶瓜生育期
此时期黄瓜已经进入衰老期,所需的肥水量也逐渐减少,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延缓衰老,延长结果期。水肥原则上要少食多餐,每浇一次水,顺水追肥一次。
除草
在整个的黄瓜种植过程当中要时刻注意清除种坑周边的杂草,以免杂草长势茂盛影响黄瓜的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的防治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白粉病、黑星病、角斑病、马赛克病、霜霉病病毒、枯萎病病毒等。主要害虫为根结线虫、白粉虱、蚜虫等。防治的原则主要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免影响黄瓜的生长和结果。
采收与储存
黄瓜的采收并无固定的时间,一般播种后40到45天即可开始采收,采收期大约在2个月左右。这样您就可以随时享用新鲜的黄瓜了。
黄瓜属于不易储存的蔬菜,因此建议一次性不要采摘太多,随吃随摘,如一次采摘吃不完可放冰箱内冷藏,可以存放几天时间。

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偏偏要叫它黄瓜呢?

黄瓜之所以叫黄瓜,是因为它成熟后的果实是黄色的。我们平时吃的绿色的黄瓜,其实是未成熟的阶段。

另外,黄瓜这个名字,也有一段历史渊源。据说,黄瓜最早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当时被称为“胡瓜”。后来,因为有些皇帝忌讳“胡”字,或者是为了避免与胡人混淆,就改叫“黄瓜”。

所以,黄瓜这个名字,既有颜色上的原因,也有历史上的原因。
那是你没见过也没吃过。黄瓜当然是黄色的,不需要等到真正成熟。绿色的黄瓜叫青黄瓜。黄黄瓜比青青瓜软一些吃起来也甜一些,但是产量低,所以被资本淘汰了,一般乡下农民种来自己吃。还有那种终生戴朵花的,那叫青瓜,激素化肥堆出来的。
1,问题“黄瓜明明是绿的 为什么叫黄瓜啊”本身就是错误的,比如,有人因为蝌蚪是黑色的,就提问:“青蛙是黑色的,为什么叫青蛙呢”;
1,黄瓜在成年后的颜色是黄色的;
2,与黄瓜相似的一种瓜,不管长多久多大,皮肤都是青黑色的,我们称之为“小瓜”,其瓜皮肤无“粉刺”、“黑头”;
3,我们这里的青瓜一般指南瓜的一种:未熟透的南瓜,皮肤青黑色。方言称南瓜为“那瓜”。注:我们这里方言“南”并不读“那”。所以“那瓜”另有
来历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个赦。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现在黄瓜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而闻名全国的品种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宁阳刺瓜。
题主好: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望采纳好评哦!
黄瓜在成熟后果实表面会出现黄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散,使得整个黄瓜看起来呈现黄色。
因此,黄瓜被称为黄瓜,是因为它的外观在成熟后会呈现黄色。
此外,不同地区的黄瓜品种也有所不同,有些品种的果实表面确实会呈现黄色。

那是你没见过也没吃过。黄瓜当然是黄色的,不需要等到真正成熟。绿色的黄瓜叫青黄瓜。黄黄瓜比青青瓜软一些吃起来也甜一些,但是产量低,所以被资本淘汰了,一般乡下农民种来自己吃。还有那种终生戴朵花的,那叫青瓜,激素化肥堆出来的。
黄瓜是一种蔬菜,通常呈长条形状,表皮光滑,呈淡绿色。然而,它的名字却让人感到困惑,因为“黄瓜”这个名字和它的颜色并不一致。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称呼绿色的黄瓜为“黄瓜”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
1、在中国,黄瓜被称为“黄瓜”,而不是其他的名称。这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黄”这个颜色的特殊重视有关。在中国文化中,“黄”一般被视为吉祥和正面的颜色,代表着丰收、富贵和繁荣。因此,在中国,黄瓜的名称可能会与这种文化背景有关。
2、在英语中,黄瓜被称为“cucumber”,这个词来自于古法语“cocombre”,而古法语中的“cocombre”则是来自于拉丁语“cucumis”。在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法语中,黄瓜分别被称为“pepino”、“cetriolo”和“concombre”,这些名称与“cucumber”和“黄瓜”都不直接对应。这表明,不同语言中的黄瓜名称可能是受到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不是完全基于颜色。
3、黄瓜起源于印度,据信最早是在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次大陆被种植。早期种植的黄瓜颜色是黄色或淡黄色,而不是绿色。在16世纪初,黄瓜传入欧洲,开始在欧洲种植。由于早期的黄瓜是黄色的,所以欧洲人就称它为“黄瓜”。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瓜在欧洲的种植和繁殖,绿色的品种逐渐取代了黄色的品种成为主流,但是名称却沿用了早期的名称。因此,现在我们依然称绿色的黄瓜为“黄瓜”。
4、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成熟的黄瓜表皮会逐渐变黄,所以也被称为黄瓜。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购买的黄瓜大多数是未成熟的,表皮呈现淡绿色。黄瓜之所以被称为黄瓜,可能与早期种植的品种颜色有关,也可能是因为成熟的黄瓜表皮会变黄。但无论如何,黄瓜的颜色以及美味并没有受到名称的影响。
5、一种可能性是黄瓜的表皮在成熟时会呈现出淡黄色。虽然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绿色,但是在成熟后,颜色会有所变化。因此,有人可能会认为黄瓜是“黄色的”。有些黄瓜品种也确实会呈现出黄色的外观,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这些黄色的黄瓜品种可能会被称为“黄瓜”,而不是“绿瓜”。这种情况下,名称可能是基于黄色品种的外观而得出的。
6、还有一种可能性是,黄瓜在不同的语言和方言中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在一些语言和方言中,可能会将黄瓜称为“黄色的蔬菜”,而不是“绿色的蔬菜”。这种情况下,名称可能是基于黄瓜的外观而得出的,尽管它们实际上是绿色的。
最后,黄瓜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食品,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价值高,具有许多健康益处。无论是作为生食还是烹调食品,黄瓜都是一种非常适合加入到您的饮食中的食品。

黄瓜的学名叫什么?

黄瓜名字的由来是: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个赦。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现在黄瓜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而闻名全国的品种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宁阳刺瓜。
黄瓜的学名叫胡瓜,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
黄瓜学名叫乳瓜。
他就是黄瓜呀。
青瓜
黄瓜(学名: Cucumis sativus L.),属葫芦科甜瓜属植物。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分布于中国各地。花果期为夏季,是中国夏季主要蔬菜。茎藤药用,能消炎、祛痰、镇痉。茎、枝伸长,有棱沟。卷须细,不分歧,具白色柔毛。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有具刺尖的瘤状突起,极稀近于平滑。
中文学名
黄瓜

葫芦目
拉丁学名
CucumissativusL.
别称
胡瓜、刺瓜、王瓜、勤瓜、青瓜、唐瓜、吊瓜

葫芦科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黄瓜属

双子叶植物纲

黄瓜
亚纲
合瓣花亚纲
分布区域
世界各地
英文名
Cucumber
繁殖方式
种子,嫁接
生命周期
1年
花果期
夏季
命名者及年代
Linn.,1753
收起
形态特性
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不分歧,具白色柔毛。
黄瓜
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长10-16(-20)厘米;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长、宽均7-20厘米,两面甚粗糙,被糙硬毛,3-5个角或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齿,有时边缘有缘毛,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宽2-3厘米,深2-2.5厘米,有时基部向后靠合。
雌雄同株。 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长0.5-1.5厘米,被微柔毛;花萼筒狭钟状或近圆筒状,长8-10毫米,密被白色的长柔毛,花萼裂片钻形,开展,与花萼筒近等长;花冠黄白色,长约2厘米,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3,花丝近无,花药长3-4毫米,药隔伸出,长约1毫米。雌花:单生或稀簇生; 花梗粗壮,被柔毛,长1-2厘米;子房纺锤形,粗糙,有小刺状突起。
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50)厘米,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有具刺尖的瘤状突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长约5-10毫米。花果期夏季。[1]
主要品种
主要变种
西南野黄瓜(变种)
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果实较小,长圆形或近球形,长5-6厘米,径4-5厘米,外面平滑,无瘤状突起。
黄瓜
产中国云南、贵州和广西。常生于海拔700-2000米的山坡、林下、路旁及灌丛中。印度东北部、尼泊尔、缅甸、泰国也有。[1]
品种分类
根据黄瓜的分布区域及其生态学性状分

黄瓜的18种家常做法

黄瓜的18种家常做法有黄瓜拌油条、腐竹拌黄瓜、豆腐皮拌黄瓜丝、老黄瓜薏米骨头汤、黄瓜拌猪心、黄瓜炒木耳、黄瓜炒猪肝、油泼黄瓜、清炒黄瓜仔、胡萝卜炒黄瓜、黄瓜腰果炒虾球、温拌黄瓜蟹味菇、虾仁黄瓜饼、凉拌黄瓜、洋葱炒黄瓜、黄瓜炒鸡蛋、皮蛋黄瓜汤、拍黄瓜。
1、黄瓜拌油条:黄瓜去皮切长条,油条切小段和切好的黄瓜放在一起,大蒜加盐捣成蒜泥后加陈醋混合均匀。
2、腐竹拌黄瓜:腐竹先用凉水泡发,将腐竹放入沸水焯熟,捞出用凉水过凉,挤干水分后切成小段,黄瓜洗净后切成细条,把腐竹和黄瓜放入碗中,加入醋、酱油、白糖、盐和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3、豆腐皮拌黄瓜丝:一些豆腐丝摆放到盘中,黄瓜切丝摆放到上边,加入适量盐,加入酱油和醋,小葱一根洗干净切成长段即可。
4、老黄瓜薏米骨头汤:把全部材料放进锅里,加入6~8碗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5~2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5、黄瓜拌猪心:猪心切开,去除中间血水,反复在流动的水中冲,切除头上油脂部分,其余切成块。用水浸一会,再用水冲,沥干水。黄瓜去除多余水分,加糖,白醋,和刚才小碗里的调料拌匀,把猪心放入,再次拌匀即可。
6、黄瓜炒木耳:将木耳择洗干净,剪去硬蒂。将黄瓜择洗干净,切片。热油锅,放入黄瓜和木耳,倒入芡汁煸炒一会,即可关火。
7、黄瓜炒猪肝:猪肝切片后,在水中清洗后,泡水30分钟;将猪肝用5克淀粉,料酒,腌10分钟,葱切末,姜切末,蒜切末,黄瓜切片,胡萝卜切片,锅中放油,倒入猪肝炒至8成熟取出;锅中重新放油,倒入葱姜蒜末加入盐,最后用5克淀粉和15ml水和成的水淀粉液倒入锅中,收汁即可。
8、油泼黄瓜:黄瓜去皮切薄片,用盐抓均腌一会儿,腌黄瓜的时候把大蒜拍扁剁碎,姜也剁碎备用,锅里放少许油,中小火爆香干辣椒段和花椒粒,然后将滚油淋在姜蒜末上面即可。
9、清炒黄瓜仔:锅中放油,油五成热后放入蒜片爆香,放入黄瓜仔翻炒十分钟,加入点点盐即可。
10、胡萝卜黄瓜:取一平底锅,将锅烧热,转小火,锅中抹上一层色拉油,将黄瓜丝和胡萝卜倒入锅内,翻炒五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的盐即可出锅。
11、黄瓜腰果炒虾球:锅里加水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虾,用笊篱轻轻推动,开锅后捞出,锅烧热倒油,油热入黄瓜丁,虾段煸炒,加蒸鱼豉油再煸炒一会即可出锅。
12、温拌黄瓜蟹味菇:黄瓜去皮,去掉两头取中间段,切成小丁状。蟹味菇入开水焯熟,捞出控水后自然放凉。胡萝卜切片蒸熟后自然放凉,将料理好的黄瓜、蟹味菇、胡萝卜混合一起,加盐拌匀,放置10分钟左右使其入味,倒出多余的水分,滴上几滴香油拌匀即可。
13、虾仁黄瓜饼:虾去头剥壳开背去肠泥后,成虾仁,用一点点盐、蛋清、水淀粉上浆备用。一根黄瓜擦成丝,加两个鸡蛋搅散。加适量清水拌匀。加五汤匙左右的面粉调成糊状加少量盐和胡椒粉调匀。平底锅加油,加热至三成,倒入面糊,把虾仁排在表面煎到金黄即可。
14、凉拌黄瓜:黄瓜切菱形,然后加盐腌制10分钟,蒜头切沫,待用,把蒜沫放入黄瓜中,倒入麻油,加点鸡精拌匀一下。
15、洋葱炒黄瓜:锅中倒入油,大火加热至7成热时,放入洋葱丝煸炒30秒钟,炒到洋葱变软,呈现略透明状,放入黄瓜片,翻炒均匀后加入盐,再继续炒30秒钟即可。
16、黄瓜炒鸡蛋:锅烧热,放油,待油溅起后,鸡蛋放入锅中用铲子往一边推,刚凝固用铲子划成块待用。再在锅里放适量的油,爆香蒜末,大火爆炒黄瓜片,放少许盐炒软,放鸡蛋,葱花炒匀,淋少许麻油装盘,洒少熟芝麻。
17、皮蛋黄瓜汤:锅里底油,将皮蛋放油里煎煎,这样做是为了保持皮蛋切破后的形状,煮汤时不至于汤过于浑浊。皮蛋煎好后加水,有些浮沫,剔除出去,然后放黄瓜块。
18、拍黄瓜:热锅放入一匙芝麻油,随后加入干辣椒碎小火炒香,起锅的时候加入蒜蓉拌匀,最后将拍好的黄瓜放入腌渍料里,置于冰箱冷藏最好超过2-3小时。

黄瓜的生长方式是什么样的?

黄瓜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椭圆形,对生。真叶掌状全缘、互生,呈五角形,叶面积较大,叶柄较长。雌雄同株异花,虫媒花,花的性别除由品种特性即遗传因素决定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很大。果实为瓠果,具有单性结实能力,果面平滑或有棱、瘤、刺。
根系由主根和侧根两部分组成。其主根入土深达80~100米,但主要集中在0厘米的士表层,被称为“串皮根”。黄瓜根系好气性强,根系老化后或断根,很难生出新根。茎蔓性,中空,4棱或5棱,生有刚毛。5~6节后开始伸长,不能直立生长。第片真叶展开后,每一叶腋均产生卷须
从播种到第1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需5~7天;从第1片真叶出现到具有4~5片真叶为幼苗期,需30~40天;从具有4-5片真叶到第1雌花坐瓜(根瓜)为抽蔓期,需20~25天;从第1雌花坐瓜到拉秧为结瓜期。
发芽期适温25~30℃,低于20℃发芽缓慢,高于35℃发芽率下降;幼苗期和抽蔓期白天25℃左右,夜间15~18℃;结瓜期自天25~30℃,夜间18~22℃。黄瓜生长发育还需要10℃左右的昼夜温差,保持较大温差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黄瓜根系生长最适宣地温为20~25℃,10℃以下根毛丧失吸收能力,25℃以上根系容易衰老和死亡。黄瓜属于短日照植物,即每天日照时数在10小时以下的短日照有利于其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黄瓜喜湿不耐旱,要求土壤湿度为85%~95%,白天空气相对湿度以75%左右为宜夜间不高于90%。黄瓜根系浅,根群弱,吸肥能力不强,所应选择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好、保水保肥、疏松透气的土壤,pH值以6.5左右为宜。
黄瓜生长中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根系生长和幼苗发棵以吸收氮、磷为主,植株生长中后期以吸收氮、钾为主,钾能促进植株健壮和植株体内养分运转,并使瓜条品质优良,所以在追施氮肥时,一定不能忽视钾肥的使用。另外,钙、镁、铁、锌、硼等。
元素也不能缺乏,但这些元素往往被忽视,尤其在设施内连作栽培、有机肥用量少、化肥用量大的情况下,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这些元素,很容易发生缺素症。黄瓜根系对氧气的需求量较高,一般要求土壤含氧量不低于5%
二氧化碳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一般露地栽培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尚能够满足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需求。但设施栽培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往往达不到要求,因此要注意及时的通风换气。设施内有毒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就会为害黄瓜的生长发育。对黄瓜植株有害的气体种类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等。
黄瓜属于一年生蔓生或攀援纯植物,都是靠种子发芽生长出来的
黄瓜的养护方法
1、黄瓜对温度的要求
丝瓜喜温暖,不抗严寒。生孕适温为10~32℃。通常中午25~32℃,晚间15~18℃生长最合适;最适合土壤温度为20~25℃,最少为15℃上下。最适合的白天黑夜温度差10~15℃。丝瓜高温35℃呼吸作用欠佳,45℃出现高温阻碍,底温-2~0℃冻死,假如底温炼苗可承担3℃的底温。
2、黄瓜对光照的要求
华东型种类对短日照比较灵敏,而华中型种类对日照的长度规定不严苛,已变成日照碱式盐绿植。大部分种类在 8~11钟头的短日照标准下,生长优良。
3、黄瓜对水分的要求
丝瓜产销量高,需水量大。适合土壤含水量为60~90%,小苗期水份不适合过多,土壤含水量60~70%,结果期务必供求平衡充裕的水份,土壤含水量80~90%。丝瓜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病发,导致限产。
4、黄瓜对土质的要求
丝瓜喜湿而不抗涝、喜肥而不抗肥,宜挑选含有土壤肥力的茂密土质。通常喜爱pH 5.5~7.2中间的土质,但以PH值为6.5最合适。

黄瓜是凉性还是热性

黄瓜味甘,甜、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火烫伤。还有减肥功效。
黄瓜皮所含营养素丰富,应当保留生吃。但为了预防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黄瓜应先在盐水中泡15~20分钟再洗净生食。用盐水泡黄瓜时切勿掐头去根,要保持黄瓜的完整,以免营养素在泡的过程中从切面流失。另外,凉拌菜应现做现吃,不要做好后长时间放置,这样也会促使维生素损失。
黄瓜是属于一种凉性的食品。营养价值比较丰富,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和核黄素等成分。适量的吃一些青瓜之后可以有效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起到对抗衰老、对抗自由基的功效,可以保证皮肤更加的水润。
黄瓜是属中性的,它既不是凉性的,也不是热性的,是温性的,所以人人都可以吃,黄瓜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水分也特别大,减肥的人吃黄瓜是最好的,
黄瓜是凉性食物,多吃黄瓜可以去火,补充维生素,但是对胃寒,肠胃不好的任来说应该少吃,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适量吃就可以了。
黄瓜是属于凉性蔬菜:能坐吃,也能熟吃,具有利尿解热之功效,清火利咽,无糖食品,大家都喜欢吃。
黄瓜是属于凉性的。\x0d\x0a因为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对黄瓜的定性是“甘”、“寒”;\x0d\x0a在《中华本草》中,对黄瓜的定性是“味甘”、“性凉”,可见书本上的知识就已经说明了黄瓜的属性。\x0d\x0a从身边的生活中,也能够体会到黄瓜是凉性而不是热性。最简单的就是夏天吃生黄瓜,人会感觉生津止渴,清热消暑,而不是越吃越热,就是这个道理。\x0d\x0a综上所述,黄瓜是属于凉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