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缂丝读音是什么
- 2、缂丝怎么读 缂丝的读音和解释
- 3、缂丝怎么读
- 4、一个绞丝旁一个革读什么
- 5、鸟丝旁加个革念什么
- 6、缂怎么读
- 7、缂怎么读
- 8、缂怎么读音是什么
- 9、左边绞丝旁右边加一个革读什么?
缂丝读音是什么
拼音:
[kè sī]
[释义] 中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的一种工艺美术品,以细蚕丝为经,色彩丰富的蚕丝作纬,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也作刻丝,最早产生在我国宋代
缂丝怎么读 缂丝的读音和解释
1、缂丝kè sī,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2、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3、苏州缂丝画也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缂丝怎么读
缂丝的读音是kè sī。
一、释义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一种织造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缂丝的工艺主要是将丝线通过雕刻和染色等处理,使其具有图案和色彩效果,然后利用梭子将不同颜色的丝线交替织入,形成图案和纹理。与其他丝绸织造工艺不同,缂丝的织造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经验。
缂丝的图案和色彩效果非常丰富,可以织出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形象,也可以织出各种纹理和图案。由于其织造工艺的独特性,缂丝被誉为“千年不坏的艺术”。
二、出处
缂丝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在唐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缂丝工艺逐渐发展起来。最初,缂丝技术是由西域的胡人传入中原地区的,后来经过汉人的改良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缂丝工艺。
缂丝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手工艺。当时的缂丝制品以丝织品为主,如锦、罗、缎等,其图案和色彩都非常精美,深受贵族和富商的喜爱。
缂丝的例句
1、这件缂丝制品非常精美,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2、缂丝工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代表了古代丝绸工艺的巅峰。
3、这件缂丝制品的图案非常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缂丝工艺品在古代是贵族和富商大贾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5、这件缂丝制品的纹理细腻,颜色搭配和谐,非常优雅。
6、缂丝工艺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手工艺。
7、这件缂丝制品的图案非常生动,仿佛要跃出画面。
8、缂丝制品常常被收藏家们视为珍贵的艺术品。
9、这件缂丝制品的细节处理非常到位,可以看出它的生产过程非常讲究技艺和耐心。
10、缂丝工艺在现代得到了新的发展,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优雅的艺术形式。
一个绞丝旁一个革读什么
缂 kè
〈动〉 织纬。
如:缂绣(明代对缂丝的称呼)
〔~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
拼 音 :kè
1.[缂丝](kèsī)
2.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织时先架好经线,按照底稿在上面描出图画或文字的轮廓,然后对照底稿的色彩,用小梭子引着各种颜色的纬线,断断续续地织出图画或文字,同时衣料或物品也一起织成。
3.用缂丝法织成的衣料或物品。‖也作刻丝。
鸟丝旁加个革念什么
缂 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
是绞丝旁吧
缂kè
部首笔画
部首:纟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五笔86:XAFH 五笔98:XAFH 仓颉:VMTLJ
笔顺编号:551122125112 四角号码:2415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F02
基本字义
1. 〔~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
2. (缂)
详细字义
〈动〉1. 织纬 [woof; weft]。如:缂绣(明代对缂丝的称呼)
常用词组
1. 缂丝 kèsī
[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中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的一种工艺美术品,以细蚕丝为经,色彩丰富的蚕丝作纬,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也作“刻丝”,最早产生在我国宋代
缂怎么读
缂的读法是[kè]
缂(缂)音韵参考〔~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
缂(刻):通过通经断(回)纬的方式制造的平纹或其他组织的特种丝织品,织纬 。如:缂绣(明代对缂丝的称呼)
缂丝 kèsī [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中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的一种工艺美术品,以细蚕丝为经,色彩丰富的蚕丝作纬,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也作“刻丝”,最早出土的文物见于唐代。
唐代的缂丝多为丝带等实用品。缂织技法主要受织成锦和纬锦方法的影响,一般以齐缂或平缂为主,花地之间的交接处,尚有明显的缝隙即“水路”。此外,还有掼缂、构缂和搭棱等几种缂织技法。
唐代缂丝的纹样题材一般以简单的几何形花纹为主,色彩主要是平涂的块面,还没有使用晕色匹配,故色彩层次不够丰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线作地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饰性。
有的缂丝在织造工艺上带有缂毛的遗风,与西北地区的缂毛技术也有着明显的一脉相传的关系,但其图案却呈现典型的中原风格。可见,唐代缂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缂怎么读
缂的读法是:kè。
缂一共有12画,笔画分别是:撇折、撇折、提、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竖。
缂的解释:1、缂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2、(缂)。
缂的组词有:缂丝、缂绣。
缂丝的意思是: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缂丝的用途:缂丝,是以生丝作经线、各种熟丝作纬线,用通经回纬方法织造的平纹织物。制作时,先把图稿描绘在经线上,再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这种特殊的织法使得产品的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和小孔,犹如刀刻,宋人有“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之说,故又被称为“刻丝”,有时也写作克丝、克丝。
缂丝工工艺流程为: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摇线,打翻、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搞、配色线、修毛,装裱。
缂丝的特点是:通经断纬,也就是纬丝非通梭所织。
缂怎么读音是什么
缂 kè
缂丝 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
拼 音
kè
部 首 纟
笔 画 12
五 行 木
繁 体 缂
五 笔 XAFH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
2.(缂)
缂:[kè]
1. 〔~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
2. (缂)
左边绞丝旁右边加一个革读什么?
缂 拼音:kè,笔划:12
部首:纟 五笔输入法:xafh
--------------------------------------------------------------------------------
缂
(缂)
kè
〔缂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
(缂)
笔画数:12;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122125112
--------------------------------------------------------------------------------
缂
缂
kè
【动】
织纬〖woof;weft〗.如:缂绣(明代对缂丝的称呼)
缂丝
kèsī
〖silktapestrywithcutdesigns〗中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的一种工艺美术品,以细蚕丝为经,色彩丰富的蚕丝作纬,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也作“刻丝”,最早产生在我国宋代
相关词语:
--------------------------------------------------------------------------------
缂绣
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