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经典名句50条,著名政治家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五十九条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6 20:39:11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孔子名言50句

孔子名言50句
寄语: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从小到大学了很多孔子的教育名言,经典永流传,直到今天还被众人传颂,所以我今日特地收录送给各位读者。孔子名言50句欢迎阅读。
1.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 *** 不敬。
5.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6.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学而不思则惘。
8.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2.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3.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6.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 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0.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1.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2.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3. 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4.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25.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6.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28.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9.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0.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2.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33.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5.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6.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7.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38.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9.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0.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1.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 *** 服;举枉错诸直, *** 不服。
4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4.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6.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7. 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48.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9. 礼之用,和为贵。
50.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名言精选 关于孔子的名言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名言名句 孔子名言50句

关于孔子的名言100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吾日三省吾身。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礼之用,和为贵。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巧言令色,鲜矣仁!
  
  33、发愤忘食,(www.Fwsir.com)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6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7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不迁怒,不贰过。
  
  79、小不忍则乱大谋
  
  80、过,则匆惮改。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7、听其言而观其行。
  
  88、不迁怒,不二过。
  
  89、不学礼,无以立。
  
  9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9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3、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9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9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0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的经典名言100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吾日三省吾身。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礼之用,和为贵。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巧言令色,鲜矣仁!
  
  33、发愤忘食,(www.Fwsir.com)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6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7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不迁怒,不贰过。
  
  79、小不忍则乱大谋
  
  80、过,则匆惮改。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7、听其言而观其行。
  
  88、不迁怒,不二过。
  
  89、不学礼,无以立。
  
  9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9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3、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9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9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0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的名言100句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孔子语录: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孔子语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孔子语录:《关罘,乐而不*,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孔子语录: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孔子语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http://www.oh100.com/a/201204/81067.html
  35、孔子语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6、孔子语录: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37、孔子语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8、孔子语录: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9、孔子语录: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福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0、孔子语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41、孔子语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2、孔子语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3、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4、孔子语录: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45、孔子语录: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6、孔子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47、孔子语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8、孔子语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49、孔子语录: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50、孔子语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51、孔子语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52、孔子语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53、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4、孔子语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
  (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55、孔子语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6、孔子语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57、孔子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摘孔子《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58、孔子语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59、孔子语录: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0、孔子语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61、孔子语录: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62、孔子语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63、孔子语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64、孔子语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65、孔子语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66、孔子语录: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67、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
  本文来源于百分网(http://www.oh100.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谢谢!
  (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68、孔子语录: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69、孔子语录: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70、孔子语录: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71、孔子语录: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72、孔子语录: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3、孔子语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74、孔子语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75、孔子语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76、孔子语录: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7、孔子语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8、孔子语录: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79、孔子语录: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
  (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80、孔子语录: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81、孔子语录:当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语》
  (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82、孔子语录: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83、孔子语录: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4、孔子语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
  (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85、孔子语录: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86、孔子语录: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87、孔子语录: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88、孔子语录: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
  (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89、孔子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90、孔子语录: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91、孔子语录: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92、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93、孔子语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94、孔子语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
  (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95、孔子语录: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96、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97、孔子语录: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98、孔子语录: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99、孔子语录: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孔子《论语》
  (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100、孔子语录: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摘孔子《论语》
  (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著名政治家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五十九条

著名政治家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篇一】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7.孔子曰:“有教无类。”
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1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 孔 子 《论 语》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12.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
1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5.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16.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1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当仁, 不让于师。
20.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著名政治家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篇二】 2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2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24.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2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6.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 《论语》5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丘 《论语》 
27.学而不思则惘。——孔子 
2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孔子 《论语》 
2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 《论语》
30.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31.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3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4.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3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6.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38.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孔子
39.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56、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 
40.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作者:孔子 
著名政治家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篇三】 41.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42.不贰过。——《论语·雍也》
43.刚毅、木讷,近仁。
44."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论语》" 
45.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6.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47.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 《论语》 
4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4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0.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5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5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55.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论语》
5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7.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58.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5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秦朝丞相李斯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名人名言:
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昔者穆公制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仁宗时,担任右司谏。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乱中,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协助夏竦平定叛乱。庆历三年(1043年)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历时仅一年。后因为遭反对,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间,设立义庄,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范仲淹名人名言大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独上西楼为君久,满城明月会云销。
萧萧远韵和于乐,密密清阴意在人。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游子未归春又老,夜来风雨落花多。
春尽桃花无处觅,空余流水到人间。
送君直上青霄去,行看归乘驷马车。
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春山雨后青无限,借与淮南洗眼看。
归来笑春风,白日登青天。
花前人自乐,桃李岂须言。
密密天上语,忽忽人间有。与君置青山,解冠松桂间。
吾将退而隐,尚得荣其视。
安得如白云,无心两相忘。
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
红霞绿竹忘机地,未免天家下诏求。
万物已齐无一事,独醒惟笑众醺醺。
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
好乐当年开口笑,此心无事愧重霄。
功名早晚就,裴度亦书生。
诗人不悔衣沾露,为惜清光岂易亲。
莫将富贵移平昔,彼此清心发半凋。
半生游此道,观海特茫茫。
莫道官清无岁计,满山芝术长灵苗。
江山藏拙好,何敢望天阍。
圣明何以报,殁齿愿无邪。
好励图南志,翱翔览四瀛。
况有南窗姬易在,此心那更起纤尘。
万古功名有天命,浩然携手上春台。
少壮由来须努力,篆铭钟鼎古何人。
渺渺云霞开绛节,雝雝鸾凤答空歌。几时身退琼坛畔,荣利匆匆奈老何。
子孙何事为炮烙,不念嘻吁祝网时。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随去。
谁言吾子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
孔子作旅人,孟轲号迂儒。吾辈不饮酒,笑杀高阳徒。
到日必诗战,重登李杜坛。
万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阴。
西都尚有名园处,我欲抽身希白傅。一日天恩放尔归,相逐栽花洛阳去。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轮。
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更约中秋夕,长津无寸烟。
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
好风从天来,吹落桂树花。
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清夜泛月华,宛是江湖游。他日上云去,兹为黄鹤楼。
安得嘉宾来,当之共披襟。陶景若在仙,千载一相寻。
有声若江河,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勗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
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逐尔群鸥乐,群鸥尔勿飞。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买臣起白社,贾谊富青春。宝此金辘轤,去去延平津。
千灵无结愠,万卉不摧荣。庶几宋玉赋,聊广楚王情。
天人两相忘,逍遥何有乡。吾当饮且歌,不知羲与黄。
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此乐不寻常,何苦事浮荣。愿师先觉者,远远濯吾缨。
坐啸此亭中,行歌此亭际。逍遥复逍遥,不知千万岁。
上有尧舜主,下有周召臣。琴瑟愿更张,使我歌良辰。
竭我百家产,崇尔一室居。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
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
昔多松柏心,今皆桃李色。愿言造物者,回此天地力。
自然天下文,不复迷宗师。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两两凫雁侣,依依江海濒。晚光倒晚影,一川无一尘。悠悠乘画舸,坦坦解朝绅。绿阴承作盖,芳草就为茵。
焰焰众卉明,衮衮新泉流。箫鼓动地喧,罗绮倾城游。
窈窕玉女窗,想像玉女粧。皎皎月为鉴,飘飘霓作裳。
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距。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清风何处来,先此高高台。兰丛国香起,桂枝天籁回。
尝闻自天意,天意岂如此。何为治乱间,多言历数尔。
何当换金骨,五云朝玉京。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
昔多松柏心,今皆桃李色。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教易为善,善而人正,国之所以治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教易为善,善而人正,国之所以治。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
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清朝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林则徐经典名句名言 年代:清朝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8年9月20日,湖广总督林则徐奏陈严禁吸食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硝烟。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林则徐生于乾隆五十年,历经嘉庆、道光两代,咸丰登基后不久病故。他从政为官四十年,先后担任多职,但他的正直清廉,不仅为他的人民所敬仰,并赢得林青天的美誉,就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钦佩他的品德和贡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魁英国人包令这样评价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而著称。
林则徐一生在14个省担任过多种官职,他的非凡之处,是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有了责无旁贷的献身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有人评价林则徐无一事不认真,无一事无良法,这话千真万确。虽然林则的实干精神挽救不了清王朝砚灭的命运,但林则徐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实事,在局部上,在具体问题上,都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林则徐时代根本不同,但林则徐的实干精神,却永远也不会过时。林则徐每任一职,每做一事,从来没有敷衍马虎过。实干加智惠,贯穿于林则徐为官从政的全过程,或者说林则徐的一生就是实干加智慧的一生。
清朝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林则徐经典名句名言
1、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
5、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二、父母不孝、奉神无益。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六、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十、淫恶肆欲、阴骘无益。林则徐《十无益》
6、海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9、深觉时光可惜,暮景可伤。林则徐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则刚关心则乱林则徐
11、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
12、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3、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性质不断,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是云不同,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林则徐

孔子经典名句50条

如下: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2、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3、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论语》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1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集

孔子的名言名句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礼之用,和为贵。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2、过,则匆惮改。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37、有教无类。

38、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45、听其言而观其行。

4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5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的名言,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名言

5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5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0、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孔子的名言,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孔子语录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经典名言很多,这里整理了60句具有代表性的名言供大家阅读。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名言
5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5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0、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一、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二、不学礼,无以立。

三、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四、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五、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七、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九、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十、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十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十二、有教无类。

十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十四、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五、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十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十七、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十八、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十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二十、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二十一、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二十二、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二十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二十四、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二十五、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二十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十七、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二十八、过,则匆惮改。

二十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三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三十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十二、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三十三、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礼之用,和为贵。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2、过,则匆惮改。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37、有教无类。

38、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45、听其言而观其行。

4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5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0、朽木不可雕也。

6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64、不学礼,无以立。

6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6、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70、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7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7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7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78、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7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0、巧言令色,鲜矣仁!

81、不迁怒,不贰过。

8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86、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7、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8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92、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9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名人名言孔子孔子的名人名言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描写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2.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3.不学诗,无以言。

24.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5.匹夫不可夺志也。

2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7.过,则匆惮改。

2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0.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3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4.不迁怒,不二过。

4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4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7.有教无类。

4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集》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看后受益匪浅深刻又内涵的孔子名言摘录 (56句)

看后受益匪浅深刻又内涵的孔子名言(篇一) 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 《论语》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6.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 

7.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8. 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0.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11.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 《论语》

13.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15.学而不思则惘。——孔子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8.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看后受益匪浅深刻又内涵的孔子名言(篇二)
20.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21.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2.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 

23.有言者,不必有德。

24.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2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27.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来。

28.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 

29.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3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31.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3.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34.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35.“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 《论语》 

36.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论语》 

3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孔子 

3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看后受益匪浅深刻又内涵的孔子名言(篇三)
39.当仁, 不让于师。

40.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41.苛政猛于虎 《论语》 

42.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4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44.君子以当仁不让。——《论语》 

45.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 《论语》

46.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孔子 《论 语》

47.民无信不立。 ——孔丘

4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9.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5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5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作者:孔子 

52.不迁怒,不二过。

5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54.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孔子 《论语》 

5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处:论语

56.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让你受益匪浅的十五句励志英语名言

让你受益匪浅的十五句励志英语名言

1. Do not, for one repulse,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orro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p.B.Shelley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9. The only re) (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耶夫)

11.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 toil tears and sething new and better .No man can sever the bonds that unite him to his society simply by averting his eyes . He must ever be receptive and sensitive to the new ; and have sufficient courage and skill to novel facts and to deal with them . (Franklin Roosevelt , American president )
人经过努力可以改变世界,这种努力可以使人类达到新的、更美好的境界。没有人仅凭闭目、不看社会现实就能割断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他必须敏感,随时准备接受新鲜事物;他必须有勇气与能力去面对新的事实,解决新问题。(美国总统 罗斯福. F.)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励志英语经典句子] [ 清晨励志英语演讲稿]

让人受益匪浅的企业家管理名言
让人受益匪浅的企业家管理名言【篇一】
1.多想一下竞争对手。——比尔·盖茨

2.许多企业做广告就像炸鱼,把炸药扔到水里,刚好碰上鱼群,就炸到许多鱼,如果没遇见鱼群,就自认倒霉。 —— 李锦魁 《品牌颠覆》

3.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起打比赛。——通用电话电子公司董事长查尔斯·李

4.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牛根生

5.差错发生在细节,成功取决于系统。——比尔·马瑞特

6.记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至理名言,也要记住说这句话的哲人也犯了骄傲的错误,这说明做到谦虚是多么困难。——柳传志

7.最初的计划如果只订出低目标,达到的成果必定在目标之下。——威廉·弗斯特

8.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啥也不懂还装懂,只爱所谓的面子的时候,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9.布尔逻辑:如果趋势不可靠,那么规划和决策的数字用途就有限了;如果数字帮不了我们,那我们必须抛弃每个管理决策量化的假定;如果商业环境快速变化,那么”短期效益主义”是合适的;如果人们被复杂性弄得心神不灵,那么对管理的信任就至关重要。——《企业生命周期》

10.速度就是一切,它是竞争不可或缺的因素。——杰克·韦尔奇

11.我觉得真的是不缺钱,想法也满天都是。中国缺的是有一个想法,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把这个想法不断坚持做下去的人。——马云

12.总经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能把命令系统清楚地转换成符号。——本田宗一郎

13.抓住时机并快速决策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森哈特

14.战略越精炼,就越容易被彻底地执行。——花旗银行董事长约翰·里德

15.速度就是一切,它是竞争不可或缺的因素。——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16.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英国管理学家L·威尔德

17.经营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到最后一点。——王永庆

18.尚未成熟才有成长的空间,一旦成熟,接下来只会走向衰退。——雷·卡洛克

19.没有失败者,只有幸运者。——马云

20.在企业当中也是这样,你可以挣到钱,那是你具有企业家的能力。但是你把它分匀了,分得大家还有干劲,这就是企业家的智慧了。所谓“盗亦有道”,古代的盗跖讲的盗者之道是“圣、勇、义、智、仁”。小偷是没有“道”的,所以,一旦被人抓住,他就脸红。江洋大盗与小偷的不同在于,他是有理念的。——郭梓林
让人受益匪浅的企业家管理名言【篇二】
21.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的最好保证。——杰克·韦尔奇

22.战略越精炼,就越容易被彻底地执行。——约翰·里德

23.成为好企业没有特效药,如果有的话,每家公司应该都会成为好公司。——艾柏何德·柯汉姆

24.造人先于造物。——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25.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

26.自己不会练兵,永远别想打仗。——牛根生

27.抓反复、反复抓,抓重点、抓提高。——张瑞敏

28.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美国自由党领袖大卫·史提尔

29.最初如果认为不行,从开始有想法的那一刹那,就已经注定办不到。——泽田秀雄

30.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於家。——李嘉诚

31.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美国国际农机商用公司董事长西洛斯·梅考克

32.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做出任何决策。——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

33.想要成为无可取代的人,就必须经常标新立异。——CoCo·香奈儿

34.别人的辛酸史,听得再多也无法使你成长,不如亲自尝尝辛苦的滋味。——濑户雄三

35.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36.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李嘉诚

37.在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岁至岁之前,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年的成功,%靠运气好,%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李嘉诚

38.看书是从头开始看,但经营企业却恰好相反,先从结局开始,为达成结局而努力。——哈洛德·吉尼恩

39.不只奖励成功,而且奖励失败。——杰克·韦尔奇

40.是员工养活了公司。——亚州首富李嘉诚
让人受益匪浅的企业家管理名言【篇三】
41.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牛根生

42.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李嘉诚

43.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

44.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认为是在市场上可以嬴得用户忠诚度的能力。——张瑞敏

45.记住,关系特别不可靠,做生意不能凭关系,做生意也不能凭小聪明。

46.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大卫·史提尔

47.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美国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

48.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49.决定放弃或是忍耐,将左右人一生的成就。——冢本幸一

50.管理就是决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

51.企业的执行力靠的就是纪律。——卢正昕

52.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升。——郭广昌

53.创业初期如果即面临着好景气,往往就会丧失了警觉性,因而忽略了管理上的重要性;如果初期并不怎么顺利,或许反而会更加努力经营,时时保持着警觉性不致掉以轻心,这对应付未来的挑战,极有助益。 ——邱永汉

54.所谓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就是把商场竞争仅仅理解为资本实力的较量,却忽略了人心的向背和金钱以外的成本。——韩朝华

55.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做出任何决策。——艾尔弗雷德·斯隆

56.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对我们这些男人们,革命才是身体的本钱!你的企业你的事业停步了,你还有什么本钱!

57.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海尔

58.如果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IBM公司总裁郭士纳

59.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李嘉诚

60.你不能衡量它,就不能管理它。——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看后受益匪浅深刻又内涵的孔子名言摘录 (56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关于孔子的名言 专题。

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有哪些

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有哪些
  孔子(BC 551年9月28日―BC 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名言名句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不学礼,无以立。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8、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小不忍则乱大谋。
  11、匹夫不可夺志也。
  12、道不同,不相为谋。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2、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8、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3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3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7、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网友对孔子的评论 :
  孔子是一个守旧者,孔子是一个革命者。
  孔子以一个守旧的面目来改变这个国家的现状,孔子也以一个革命者的姿态寻回这个民族的传统。
  在他主张的周礼里,他本该安于卑贱,却上下求索,他从破落贵族的每一步上升都是对周礼的挑衅;
  他悲伤地感叹着“吾道衰矣”,又义无反顾的把火种交给工匠和农夫,他揭开了知识高墙的第一块砖,转身时,听见高墙内旧秩序的瓦解,这是他对自己的背叛。
  孔子的人格,在他最爱的两个弟子上凝聚,他们一个叫颜回,一个叫子路。
  子路勇猛,颜回推让,子路冲动,颜回克制,子路进取,颜回无为,子路狂,颜回狷。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格,但在孔子身上却得到完美统一,后世人把它称之为“中庸”,奉为儒家的理想境界。
  然而他们理解错了,中庸不是中规中矩,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狷才是通往中庸的大道,要成为一个中庸的人,一定先要做一个狂狷之辈。
  孔子的一生,一直在以保守的形态进取,以圆润的方式变通,以小心翼翼达成他的野心勃勃。他自命不凡,却脚步缓慢,他坚定有力,永远向前。
  他接受命运,却不甘于屈服;他理解世俗,却不同流合污,他就这样坦然的`把当下做到最好,一层层攀爬他面前的阶梯,每一次进步,他都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一个新人。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儒虽旧教,其命维新;孔虽旧人,其命维新。那些讲国学的永远不懂,常变常新才是孔子的内核。
  如果问我孔子是什么样的人,那么只要拿来一面镜子,那里就是孔子应有的样子。我们早已从他身上学会了,温文尔雅的挥剑,内敛低调的放肆,悄无声息的争胜。
  这是我们的传统。
;

孔子名言100句

【名人名言】
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论语·子路》
2、
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论语·雍也》
3、
君子周急不继富。
——孔子《论语·雍也》
4、
乘肥马,衣轻裘。
——孔子《论语·雍也》
5、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论语·学而》
6、
食不语,寝不言。
——孔子《论语·乡党》
7、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论语·宪问》
8、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论语·卫灵公》
9、
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论语·季氏》
10、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论语·季氏》
11、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论语》
12、
君子以当仁不让。
——孔子《论语》
13、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论语·先进》
14、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论语·卫灵公》
15、
为君难,为臣不易。
——孔子《论语·子路》
16、
不知言,无以知人。
——孔子《论语·尧日》
17、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论语·阳货》
18、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论语·学而》
19、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论语·卫灵公》
20、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论语·里仁》
21、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孔子《论语·宪问》
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论语·卫灵公》
23、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孔子《论语·述而》
2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论语·述而》
25、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论语·颜渊》
26、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孔子《论语·颜渊》
27、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论语·颜渊》
28、
贫而无谄,高而无骄。
——孔子《论语·学而》
29、
温、良、恭、俭,让。
——孔子《论语·学而》
30、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论语·学而》
3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孔子《论语·乡党》
32、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论语·宪问》
33、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论语·宪问》
34、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论语·宪问》
35、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孔子《论语·先进》
3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论语·卫灵公》
37、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论语·卫灵公》
38、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孔子《论语·微子》
39、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论语·泰伯》
4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论语·公冶长》
41、
道不行,秉桴浮于海。
——孔子《论语·公冶长》
42、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孔子《论语》
4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论语》
44、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孔子《论语·颜渊》
4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论语·学而》
46、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论语·卫灵公》
4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论语·为政》
48、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孔子《论语·子路》
49、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论语·阳货》
50、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论语·卫灵公》